部編版二上語文狐假虎威教案(優(yōu)質(zhì)1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6 11:07:08
部編版二上語文狐假虎威教案(優(yōu)質(zhì)16篇)
時間:2023-11-06 11:07:08     小編:薇兒

教案包含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過程等內(nèi)容。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進展情況不斷調(diào)整和完善教案。通過閱讀這些教案范文,你可以了解到不同教學領域的教案編寫實例。

部編版二上語文狐假虎威教案篇一

這則成語故事描寫了一只狐貍借助老虎的威風嚇跑森林中百獸的經(jīng)過,說明了實際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貍那樣,借助別人的力量嚇唬人,其實他們自己根本沒有什么本事,也啟發(fā)我們看問題要看實質(zhì),不能被表面現(xiàn)象蒙住了自己的視線。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狐假虎威”的實際意義。

1、認讀文中21個生字,會寫其中的10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是難點。

頭飾、生字卡片、課件。

一、檢查復習。

出示生詞卡片認讀生詞卡片。

二、導入新課。

1、(課件展示狐貍、老虎的圖片)。質(zhì)疑:它們是誰?你對它們有什么印象?自由發(fā)言。

2、過渡:今天,我們就來聽聽他們之間的故事。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三、精讀訓練。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你聽明白了什么?匯報聽后的收獲。

(2)理解“竄”字的意思。討論交流。

(3)課件出示圖畫。

2、學習2—5自然段。

(1)理解“骨碌一轉”學生上臺做動作。

(2)質(zhì)疑:狐貍眼珠子骨碌一轉。說明了什么?

(3)理解:扯著嗓子。

(4)指導朗讀、嘗試讀。

(5)師做“一愣”的動作,指名讀引導學生理解“一愣”的意思。

(6)質(zhì)疑:老虎為什么一愣?聯(lián)系生活實際,陳述原因。

(7)(課件展示圖畫)師:第四自然段比較難讀,你用什么語氣來讀才能把老虎蒙住呢?

(8)指導朗讀、加上動作朗讀。指名上臺讀。

(9)師松開手:老虎被蒙住了,松開了爪子。

3、學習6—8自然段。

(1)這時,你是狐貍,你會怎么做?自由發(fā)言、交流,加動作朗讀。

(2)指導朗讀第6自然段。

(3)師:走吧!我們到森林里地看看!自由讀課文馬上,老師找?guī)讉€同學來演一演。表演狐貍神氣活現(xiàn),搖頭擺尾的樣子。

(4)理解神氣活現(xiàn)、搖頭擺尾的意思。

(5)問狐貍,你什么要這樣做?

4、生表演老虎半信半疑、東張西望的樣子。

(1)理解半信半疑、東張西望的意思。其余學生齊讀。

(2)問老虎:你東張西望些什么?7、8自然段。參加表演的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進行表演。

(3)問百獸:你們看到狐貍大搖大擺地走,你們有什么感想?

(4)理解“納悶”一詞的意思。

(5)你們?yōu)槭裁磁??你們怕誰?

(6)師小結:所以,我們說狐貍自己沒有什么本事,它是借著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的。

(7)指導朗讀、嘗試讀、齊讀。

5、學習第9自然段齊讀第9自然段理解“狐假虎威”中“假”的意思。

質(zhì)疑:你喜歡這只狐貍嗎?為什么?討論、交流.

部編版二上語文狐假虎威教案篇二

1、掌握關鍵詞句,理解文章內(nèi)容。

2、研讀課文,積累名言警句。

3、背誦課文,汲取精神養(yǎng)料。

1課時。

一、導入。

作者:諸葛亮(181-234),字孔明,瑯玡陽都(今山東沂南南)人,三國時蜀漢政治家、軍事家。他一生立志“興復漢室,還于舊都”,為此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高風亮節(jié)言傳身教,惠及子女。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誡子書》,聆聽他對子女、后人的諄諄教誨?!墩]子書》,告誡兒子的一封家書。

二、初讀課文。

老師范讀,學生勾畫生字詞。注意句子的停頓。

如: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年時/與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學生自由讀課文。

聽朗讀錄音,體味語調(diào)、語速的變化,揣摩作者情感。

學生再自由讀一遍課文。

三、精讀課文。

1、小組合作,借助注釋疏通文意,互相質(zhì)疑解難,嘗試翻譯課文。

難點:(1)詞語廣才——增長才干。勵精——振奮精神。治性——修養(yǎng)性情。馳——疾行,指迅速逝去。

(2)句子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

2、總結交流:

四人一組互相翻譯課文,交流指正。選2名學生朗讀自己的譯文,老師闡述自己觀點,供參考。

3、說說對下列兩句話的理解。

(1)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依靠內(nèi)心安靜精力集中來修養(yǎng)身心,依靠儉樸的作風來培養(yǎng)品德)。

(2)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不能平靜地學習就不能實現(xiàn)遠大的目標)。

4、畫出文中提到“志”的語句,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你對“志”與“學”的關系是怎樣理解的。(不學習就難以增長才干,沒有志向就難以學有所成。)。

四、練習試為下列句子劃分節(jié)奏,在反復誦讀中,體會文言文的韻律美。

1、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2、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3、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4、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五、作業(yè)。

背誦全文。

這是諸葛亮寫給他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從文中可以看作出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的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無限期望盡在此書中。全文通過智慧理性、簡練謹嚴的文字,將普天下為人父者的愛子之情表達得非常深切,成為后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古代家訓,大都濃縮了作者畢生的生活經(jīng)歷、人生體驗和學術思想等方面內(nèi)容,不僅他的子孫從中獲益頗多,就是今人讀來也大有可借鑒之處。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被后人譽為“智慧之化身”,他的《誡子書》也可謂是一篇充滿智慧之語的家訓,是古代家訓中的名作。

《誡子書》的主旨是勸勉兒子勤學立志,修身養(yǎng)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險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學的經(jīng)驗,著重圍繞一個“靜”字加以論述,同時把失敗歸結為一個“躁”字,對比鮮明。

在《誡子書》中,諸葛亮教育兒子,要“澹泊”自守,“寧靜”自處,鼓勵兒子勤學勵志,從澹泊和寧靜的自身修養(yǎng)上狠下功夫。他說,“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意思是說,不安定清靜就不能為實現(xiàn)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要學得真知必須使身心在寧靜中研究探討,人們的才能是從不斷的學習中積累起來的;不下苦功學習就不能增長與發(fā)揚自己的才干;沒有堅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學業(yè)成功?!吨T葛亮教育兒子切忌心浮氣躁,舉止荒唐。在書信的后半部分,他則以慈父的口吻諄諄教導兒子: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話看起來不過是老生常談罷了,但它是慈父教誨兒子的,字字句句是心中真話,是他人生的總結,因而格外令人珍惜。

這篇《誡子書》,還指明了立志與學習的關系;不但講明了寧靜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縱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則方面對其子嚴格要求,循循善誘,甚至在一些具體事情上也體現(xiàn)出對子女的細微關懷。在這篇《誡子書》中,有寧靜的力量:“靜以修身”,“非寧靜無以致遠”;有節(jié)儉的力量:“儉以養(yǎng)德”;有超脫的力量:“非澹泊無以明志”;有好學的力量:“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有勵志的力量:“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有速度的力量:“淫慢則不能勵精”;有性格的.力量:“險躁則不能治性”;有惜時的力量:“年與時馳,意與歲去”;有想象的力量:“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有簡約的力量。

這篇文章短短幾十字,傳遞出的訊息,比起長篇大論,誡子效果好得多。文章短小精悍,言簡意賅,文字清新雅致,不事雕琢,說理平易近人,這些都是這篇文章的特出之處。

《誡子書》短小精悍,卻意蘊深刻,寥寥數(shù)筆卻飽含著一位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讀來頗有韻味。

特別是“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句名言,大家真是耳熟能詳。本課要求背誦,最好的方式是在課堂上一步步引導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成誦。但大多時候,古文在背誦上有前置性,也就是還沒正式學習課文時,學生已經(jīng)會背誦了。《誡子書》很短,學生在講解前已經(jīng)背完了,我問孩子們理解什么意思嗎,講了什么內(nèi)容,他們異口同聲地回答“不知道”。

其實,我也料到孩子們在理解上會有困難,但完全不懂是沒料到的。課前,我已經(jīng)分析了原因:雖然短小,問題就出在短小上。越是短小,就濃縮了越多的精華,我們就要更靜下心來深入到文本中去。我決定把分成隱性的層次,引導孩子們一層一層去理解文本內(nèi)容。

“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這句話,孩子們很容易發(fā)現(xiàn)是說學習的。我追問“學習需要什么”,孩子們很聰明,齊聲回答“靜”。

“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边@句話很明顯和前文所說的不同,強調(diào)的是一個“躁”字。學生再結合“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可以理解這句話說的是修身。

至此,孩子們看到黑板上的板書,一目了然。

從而,回到“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這句中心句上來,孩子們也很容易理解了本文的核心是“靜”。無論是做人(修身)還是學習(治學),都需要“靜”,切忌“躁”。

最后的“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孩子們根據(jù)意思,自己總結出了“要珍惜時間”。到此,諸葛亮寫這封家書的用意就很明朗了。

當然,學習古代的精華很有必要,能從中有自己的感悟和體會更可貴。因此,學生從中所受的啟發(fā)是這節(jié)課不能忽視的,也希望孩子們能學有所獲。

部編版二上語文狐假虎威教案篇三

1、在觀察、比較、臨摩的基礎上,學會書寫基本筆畫“豎”。

2、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含有“豎”筆畫的漢字。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豎”的寫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復習上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

指名談談自己的學習收獲。

板書課題。

齊讀課題。

(一)講解“豎”書寫要領。

1、老師示范書寫,指名說筆畫名稱。

老師領讀筆畫名稱。

2、講解筆順(從上到下)。

3、再次范寫,讓學生說說自己看到的“豎”有什么特點。

分小組討論。

4、教師分析講解:

豎畫要寫垂直,因為豎畫在一個字中往往起著關鍵的支撐作用,豎不垂直,則字不正。

豎有垂露、懸針和短豎之分。

垂露豎的寫法,下筆稍重,行筆垂直向下較輕,收筆稍重。

圖示:

懸針豎的寫法同垂露,只是收筆時由重到輕,出鋒收筆,筆畫出尖。

圖示:

短豎,寫法同垂露豎,只是筆畫較短,短豎要寫得短粗有力。

圖示:

5、指名說一說垂露豎、懸針豎、短豎怎樣書寫。

6、師邊講解邊示范。

(二)學生練習書寫豎,師行間巡視輔導。

展示優(yōu)秀的學生作業(yè)。

(三)學習書寫帶豎的字。

1、出示范字:

十上土干工正

2、指名認讀。

3、指名說筆順,書空。

4、帶領學生分析書寫要領。

十:橫平豎直,是懸針豎

上:垂露豎,上面的橫稍短,下面的橫略長。

工:上面橫短,下面橫長。

5、演示書寫過程。

6、學生練習書寫,教師行間巡視,強調(diào)寫字姿勢。

7、比一比,改一改

部編版二上語文狐假虎威教案篇四

教學目標1、學習本課14個生字。認識8個字。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遇事不能光聽別人說,要動腦筋想一想,試一試,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

3、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懂得“光聽別人說,自己不動腦筋,不去試試,是不行的”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難點為什么說“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

教學方法講授法,情境法。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具詞語卡片,多媒體課件。

預習設計預習生字,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補充修訂。

第一課時。

《坐井觀天》引入,板書課題。

1、學生自由小聲讀課文一、二遍,要求目視雙行,讀準生字的音,難讀的字多讀幾遍。

2、分段指名讀課文,學生聽評。

3、教師范讀(或聽朗讀錄音)課文。

4、學生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主要講小馬過河時發(fā)生的事)。

1、在課文中找出含有生字的生詞,讀一讀。

2、用“麥、步、然、意、連”口頭組詞,完成課后練習第3題。

3、小組同學之間互相訂正。

第二課時。

理解小馬已經(jīng)長大了,愿意幫媽媽把麥子馱到磨坊去。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讓學生說說老馬和小馬住的地方。理解“馬棚”(養(yǎng)馬的地方)、“一匹”等詞。

2、先自由讀第二自然段,再分角色讀。

思考:從老馬和小馬的對話中你知道了什么?(知道了小馬長大了,很愿意幫助媽媽做事。從“您”看出小馬不但愛勞動,而且有禮貌)。

一蹦一跳”“蹦蹦跳跳”“跳呀蹦呀”等詞語。

思考:小馬馱著麥子到磨坊去,遇到了什么困難?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在閱讀中找出有關詞句,做上記號。

1、指名朗讀第三自然段。小馬來到河邊,為什么為難了?它想到了什么?讀有關的句子。

1、分角色練習朗讀。小馬和老牛的話。

2、松鼠的話同老牛的話就不同了,“攔住他大叫”,后面的話用的是感嘆。

3、四人一組練習分角色朗讀。

第三課時。

思考:小馬的媽媽是怎么說的?媽媽的話是什么意思?你從它的話中懂得了什么?

1、指名讀,找出小馬媽媽說的話,用小黑板出示:“光聽別人說,自己不動腦筋,不去試試,是不行的?!?/p>

2、聯(lián)系上下文稿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小馬來到河邊,老牛說河水淺,它“立刻”準備過河;松鼠說河水深,小馬“連忙”收住腳,不敢過河了。全句的意思是說,不要只是聽別人一說就信以為真,一定要自己動腦筋想一想,在思考的基礎上,再親自試一試。因為別人說的,往往只適合別人。別人說的對不對,要想一想,并實踐一下,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思考:小馬是怎么過河的?過了河它有怎樣的感受?

1、把寫小馬感受的話找出來,教師用小黑板出示:“原來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p>

2、小馬的這種感受是怎么得來的?讀有關句子。

這是小馬自己試著過了河才知道的。因為小馬既不像老牛那樣高大,也不像松鼠那樣矮小。

抓住老馬的話,讓學生聯(lián)系全文理解,各抒已見;讓學生明白:做什么事都要動腦筋,要去試一試才行。

1、重點指導以下幾個生字的字形和書寫。

2、練習寫字。

1、學生自由讀文。

2、學生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3、學生口頭組詞。

1、復習導入。

2、學生試著說一說課文主要內(nèi)容。

3、學生讀第一自然。

4、分角色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1、朗讀第三到六自然段并思考:

小馬馱著麥子到磨坊去,遇到了什么困難?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在閱讀中找出有關詞句,做上記號。

1、思考:小馬是怎么過河的?過了河它有怎樣的感受?

1、指導朗讀。

板書。

設計。

小馬過河。

老牛圖淺。

松鼠圖深。

小馬圖動腦筋親自做。

作業(yè)。

設計。

課后。

反思。

部編版二上語文狐假虎威教案篇五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2、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簡單的方法積累自身喜歡的成語。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指導同學朗讀課文,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揭示故事的寓意。

一導入: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8課。齊讀課題:狐假虎威。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課題中的“狐”和“虎”分別指什么?(分別貼圖)。

二學習課文。

這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學習它們的故事。先來復習一下生字詞(出示)(開火車讀)。

三:精讀課文。

過渡:大家讀的很好,所以老師要獎勵小朋友看課文的動畫片,想看嗎?(想)。

師:看完以后,請你簡單的說一說,狐貍和老虎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放動畫片)。

-(是老虎)

(設計意圖:初步感知課文,激趣導入,培養(yǎng)同學概括以和說話的能力)。

(板書:威風)。

四.學習第一小節(jié)。

1、下面就讓老師和小朋友一起讀一讀這個有趣的故事吧。(指名讀第一節(jié))。

2、從這節(jié)中我們知道是誰更加厲害?(老虎)從哪幾個詞語可以看出來?(逮、抓)。

3、盡管狐貍從老虎身邊“竄”過,老虎還是逮到了它。狐貍為什么是“竄過”呢?(狐貍看到老虎比較緊張跑的很快,或者說還有一點害怕)。

五.第二、三小節(jié)朗讀訓練。

--。

--。

(師引讀第二節(jié))

出示課文內(nèi)容:狡猾的狐貍眼珠子骨碌一轉,扯著嗓子問老虎:“你敢吃我?”

2、狐貍的眼珠子。

--。

--。

-(同學:骨碌一轉)什么是眼珠子骨碌一轉?.做做看。

3、狐貍眼珠子“骨碌一轉”讓你想到什么?(狐貍正在想鬼主意)。

4、想好了主意他就怎么問老虎的?(扯著嗓子問)什么是扯著嗓子,?是把什么拉長?(把聲音拉長)請你來扯著嗓子來問老虎?。ㄍ瑢W讀:你敢吃我?)。

6、老虎有沒有被嚇住呢?(有點嚇住了)你是怎么知道的?(老虎一愣)(指導讀)。

師:請男生讀狐貍的話,女生讀老虎的話,旁白老師來讀!可以加上表情動作。

過渡:假如你是老虎,你想知道狐貍的鬼主意嗎?

六:指導朗讀四、五小節(jié)。

2、那狐貍怎么說的?請讀一讀!評價。重點讀好哪些詞?(老天爺,違抗,多大)。

3、請小朋友們自由練讀狐貍說的話,看誰讀得最好?

4、你知道狐貍的主意嗎?(讓老虎相信他是老天爺派來的百獸之王,老虎就不敢吃他)。

5、老虎有沒有被他給蒙住呢?(蒙住了)你怎么知道的?(它松開爪子)。

(同學讀第五段)。

(設計理念:讓同學在讀中自悟,真正做到與文本對話,成為學習的主人)。

七:第六段的朗讀指導。

--。

--。

-(出示第六段狐貍說的話)

1、看看圖,狐貍是什么表情?什么樣的動作?加上表情和動作,再讀(同學讀)。

2、請一個小朋友演大老虎!另小朋友來當狐貍,看這只狐貍能不能把老虎給蒙??!

3、現(xiàn)在老師來當大老虎!你們都是狐貍,現(xiàn)在就來蒙一蒙我,看能不能把我蒙住,蒙不住的話,我可要吃了你們!分角色讀第2―6小節(jié)段(拿書讀,可以加上動作)。

八.朗讀訓練第七段。

過渡:不會吧!我還沒老呢!老天爺就不讓我當大王了嗎?我不相信!我還是跟著狐貍去森林里看看吧?。ǔ鍪菊n文的圖)。

1、你看!狐貍走在前面,老虎走在后面。一個是神氣活現(xiàn)、搖頭擺尾,還有一個是半信半疑、東張西望(理解半信半疑、東張西望這兩個成語的意思)。

2、能通過你的朗讀,分別表示他們不同的樣子嗎?和同桌一起讀一讀,練一練。

(設計理念:讓同學在讀書中,理解成語的意思,有效防止老師“空講“和一言堂”現(xiàn)象)。

3、指名讀,其他小朋友仔細聽,假如他讀的很像老虎和狐貍,我們就送給他掌聲!

九.讀第八段并扮演這七八段。

出示:森林里的野豬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見狐貍大搖大擺地走過來,跟往常很不一樣,都很納悶。再往狐貍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獸嚇得撒腿就跑。

1、小動物們看見狐貍和往常不一樣,都很(納悶)什么叫納悶?(很奇怪)。

2、大家為什么感到奇怪?(因為狐貍和平時很不一樣,平時他膽子都是很小的,也不怎么出門,今天卻是大搖大擺大走來,所以小動物們很奇怪)。

4、哎呀!你們怎么都那么害怕呀?我要采訪采訪幾個小動物。

(1)老虎大王,你看到森林里的小動物都很害怕的樣子,你是怎么想的?

十學習并朗讀最后一小節(jié)。

出示最后一自然段。

1、是誰借誰的什么?(狐貍借老虎的威風)(板書:威風)(板書:嚇跑百獸)。

2、你現(xiàn)在知道狐假虎威中的假是什么意思了嗎?(是借)。

(讓同學聯(lián)系上下文反復誦讀課文,引導同學在課文中找到“假”的意思是“借”,通過扮演,采訪和誦讀的多種形式讓同學理解成語中“假”的意思,突破了本課的難點)。

3、狐假虎威這個成語的意思就是。

--。

(狐貍借著老虎的威風嚇跑百獸)。

4、誰來告訴我,課文的哪一小節(jié)說的就是狐假虎威這個成語的意思!(最后一節(jié))。

十一一起讀課文。

總結: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讀了故事,又扮演了故事,大家都學得很快樂,讓我們一起拿起書,齊讀這篇課文!看誰能能把書讀在嘴上,又能把書讀在臉上,讓我們教室里所有的老師一起傾聽你們的聲音,欣賞你們的感情,分享你們的感受!

十二拓展說話訓練。

師:課文學完了,相信大家都很喜歡這個故事!你想對狐貍或者老虎說點什么嗎?

出示說話訓練:我覺得狐貍很(),我想對它說:“()!

我覺得老虎很(),我想對它說:“()!

(設計意圖:訓練同學的說話能力和對文本的感悟能力,同學自由發(fā)揮,可以隨心所欲的說出心里話)。

十三讀后感悟。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這個有趣的成語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生:有的人沒有真身手,卻喜歡借用他人的威風來嚇唬他人....)。

師:那你喜歡誰呢?

(生:我喜歡狐貍,因為他很聰明,因為他遇到了那么強大的敵人,卻一點也不害怕,還想出了方法來對付他,我們也要像他一樣,遇到壞人不能著急要想方法)。

(生:我不喜歡老虎,因為老虎太愚蠢了,我們不能像他一樣,隨便輕易相信他人的話...)。

(設計意圖:讓同學自由的說一說讀后的感受,充沛允許同學有出人意料的答案,因為"閱讀是同學的個性化行為,老師不可把自身的感受強行加在同學的身上")。

十四作業(yè)設計。

1.和爸爸媽媽扮演這個故事。

2.讀兩個成語故事《亡羊補牢》和《葉公好龍》。

十五板書設計。

8.狐假虎威。

狐貍(圖)借老虎(圖)的威風嚇跑百獸。

部編版二上語文狐假虎威教案篇六

《影子》是一首與生活現(xiàn)象為題材的兒歌,運用擬人和比喻的手法,充滿童真童趣,寫出了影子與人形影不離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影子的喜愛之情。兒歌共兩小節(jié),語言簡練,句式整齊,偶數(shù)句押韻,讀來朗朗上口。

課文配有兩幅插圖。第一幅是小朋友玩跳房子的情景,配和第一小節(jié)“影子在前,影子在后?!钡诙峭孑喕那榫啊E浜系诙」?jié)“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兩幅圖中都出現(xiàn)了影子,旨在幫助學生結合生活經(jīng)驗理解兒歌的意思。

1.認識“影,前”等11個生字和寶蓋、女字旁,月字旁3個偏旁。會寫“后,在”等4個字和斜鉤1個筆畫。

2.正確朗讀課文,體會我對影子的喜愛之情。借助生活經(jīng)驗理解在陽光下影子與人形影不離的特點。

3.借助情境,辨別前、后、左、右四個方位,并用這四個詞來表達方位。

教學重點:

正確朗讀課文。斜鉤和臥鉤的書寫區(qū)別。

教學難點:

識記前、后、左、右并在生活情境中辨別四個方位。

1.教師準備生字卡片,筆畫卡片、掛圖、相關的課件。

2.學生預習課文和生字。

一、激趣導入。

2.板書課題(9影:后鼻音;子:輕聲。)。

3.

(1)簡筆畫,邊說邊畫:紅日當空照著。地上有一幢高高的建筑物,旁邊有一片影子。

(2)誰能說說用什么好辦法記住“影”字?(強調(diào)“彡”)。

【設計意圖】通過猜謎,簡筆畫等形式的練習,讓學生加深對影字的理解和對“影子”這一生活現(xiàn)象的理解,用這種方式導入新課讓每個孩子都有話說,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提出學習要求:遇到不會讀的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先認讀田字格里的生字,再在課本上圈出課的生字本課的生字。

2.指名讀課文。

3.縮小語境識字。

影子前后黑狗左右它們好朋友。

(1)拼讀詞語,讀不好的字多讀幾遍.

(2)小老師帶讀。

(3)說說記字方法。(加一加、減一減、猜謎語、編童謠等)。

(4)誰能說說平時在哪些地方看到過這些字?

(5)開火車讀。

4.聽兒歌做動作。

像我不是我,常常跟著我。

影子在前,影子在后。

影子在左,影子在右。

它像小黑狗,是我好朋友。

5.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卡片“在、后”。

(2)認讀,觀察字形。

(3)師范寫。(強調(diào)撇捺的變化)。

(4)生練寫,教師指導巡視。

(5)反饋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做動作來感受字義,不僅達到了鞏固的目的',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動一動,調(diào)節(jié)課堂氛圍,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在識字方法的交流上,先復習再交流,讓學生說的時候有法可依,為培養(yǎng)他們獨立識字打下基礎。

三、再讀課文,理解“影子”。

1.讀重點句,體會影子的特點。

2.(出示)就像一條小黑狗。

它是我的好朋友。

(1)說說為什么說影子像一條小黑狗,為什么它是我的好朋友?

(2)畫出表現(xiàn)影子與我形影不離的句子,讀一讀。

(3)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說說影子與人形影不離的特點,加深對兒歌的理解。

3.交流:對這些有趣的現(xiàn)象你有什么不懂的嗎?(你是為什么一會兒在左,一會兒再用一會兒在前,一會兒在后?)。

4.重點解答.

(1)為什么將影子比作小黑狗?(你這是黑的,小狗經(jīng)常跟著人,跑前跑后就像人的影子一樣。)。

(2)影子為什么會有時在前,有時在后,有時在左,有時在右?(結合生活經(jīng)驗,因為太陽在人頭頂?shù)牟煌较?。和人站的位子不一樣。)?/p>

5.帶上表情和動作把課文讀一讀,背背。

【設計意圖】影子是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生活經(jīng)驗的語錄可以加深學生對兒歌的理解。當然,課堂上教師要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氛圍,學生經(jīng)歷的不同的情感體驗產(chǎn)生共鳴比起簡單的說教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情感。

四、板書設計:

9.影子。

小黑狗好朋友。

教學反思:

我在教學過程中以朗讀作為理解全文的主線。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其中不但教學生朗,而且采用各種形式的讀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一年級的朗讀指導應該到位,靈活。適當?shù)膭幼鞑粌H有利于理解課文內(nèi)容更容易調(diào)動他們參與的積極性,符合低年級孩子的年齡思維特點。本課的內(nèi)容很特殊,課下可以結合實踐活動,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自己的影子,什么時候在前,什么情況下在后,什么情況下在左,什么情況下在右?還可以做一做“踩影子”的游戲。

部編版二上語文狐假虎威教案篇七

《狐假虎威》寫的是一只狐貍狡猾地騙過老虎,不但使自己逃脫了危險,而且還借著老虎的威風讓其他動物紛紛逃竄的故事?!逗倩⑼肥且粋€傳統(tǒng)的寓言,成語“狐假虎威”比喻憑借別人的威勢嚇唬欺壓他人。

以讀為本,引導學生讀中感悟,讀演結合,把文本的內(nèi)容演繹成情感豐富的角色對話和情境表演,讓語文課堂洋溢快樂,充滿情趣。

1.通過寓言故事,知道成語“狐假虎威”的意思,對課文中的狐貍和老虎有自己的認識。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并表演這個故事。

3.認、寫生字表中的生字。

1.《狐假虎威》課件。

2.生字卡、詞語卡。

3.狐貍、老虎和其他動物的頭飾。

2課時。

今天,我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有趣的動畫片,你們想一飽眼福嗎?師播放《狐假虎威》課件。

1.同學們,你們喜歡這個故事嗎?這個故事已經(jīng)編入我們的課本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6課《狐假虎威》。板書課題,讀題。

2.讀了課題,你們想說什么?

1.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多讀幾遍課文,讀正確、通順。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檢查是否讀通句子,讀順課文。

3.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主要內(nèi)容)

1.學習第1自然段。

(1)齊讀第1自然段,看看這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2)想象一下,此時老虎心里在想什么?自己讀一讀,看誰能讀出老虎的兇猛、狐貍的緊張。(生練讀)

2.學習第2~4自然段。

過渡:狐貍被老虎抓住了,它甘愿成為老虎口中的美餐嗎?

(1)指名讀第2~4自然段,看看故事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2)在危急時刻狐貍做了些什么?體會“眼珠子一轉”和“扯著嗓子說”所表達的意思后朗讀狐貍的話。(“眼珠子一轉”寫出了狐貍的詭計多端,“扯著嗓子說”寫出了狐貍裝出理直氣壯的樣子。)

(3)聽了狐貍的話,老虎有什么反應?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猶豫不決”和“冷笑一聲說”后朗讀狐貍的話。(“猶豫不決”寫了老虎似信非信,拿不定主意;“冷笑一聲說”寫出了狐貍裝作胸有成竹、毫不在乎的樣子。)

3.學習第5自然段。

(2)指名讀,引讀。在讀的過程中理解“神氣活現(xiàn)”“搖頭擺尾”“半信半疑”“東張西望”等詞語。

1.自主選題,自由說話,師生評議。

(1)狐貍,我想對你說……

(2)老虎,我想對你說……

2.課外練筆。

展開想象,續(xù)編故事:一年以后,受騙的老虎又遇到了狐貍……

1.自由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

2.指名讀,師生評議。

1.想一想。你對哪個角色最感興趣?想扮演它嗎?

2.讀一讀。畫出描寫你最感興趣的角色的句子,反復朗讀。

3.說一說。說說你對“狐貍”或“老虎”的認識。

4.演一演。你認為該怎樣表演好這個角色呢?自己演練演練吧。

5.學生自主選擇角色,選擇合作伙伴進行排練。

6.指名戴動物頭飾表演,評選最佳演員。(自我推薦,同學評選,說明推薦評選理由,在推薦評選中引導學生加深對狐貍和老虎的認識)

1.檢查、鞏固認讀生字(在反復朗讀中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這些生字,可再指名認讀,開火車認讀生字卡、詞語卡。)

2.指導寫字。

(1)觀察字形特點。“狐”右邊的“瓜”不能寫成“爪”?!袄洹钡牟渴资莾牲c水,第2筆是提,起筆重,收筆輕;右邊偏旁是“令”而不是“今”?!靶拧弊肿⒁狻把浴弊秩龣M的長短變化。

(2)教師范寫,學生書寫。

(3)看清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學生在《寫字》中練寫。

3.將自己喜歡的詞語寫在自選詞語貨車上。

部編版二上語文狐假虎威教案篇八

1.抓住關鍵詞理解課文內(nèi)容。

2.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理解這則寓言故事的寓意。

3.復述課文。

一、復習回顧,導入新課。

1.教師出示詞語卡片,學生開火車讀,并選擇合適的詞語說說故事大意。

2.教師引導學生朗讀全文,并說說“狐假虎威”的意思。

二、抓住重點,讀中感悟。

1.引導學生輕聲朗讀課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思考并交流:讀懂了什么?

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詞語、句子,感受老虎和狐貍的心理,指導朗讀。

(1)思考并交流:狐貍在被抓時,是怎么做的?

(2)“眼珠子骨碌一轉”是什么樣?他為什么要“扯著嗓子問”?

(3)指導朗讀第二、四自然段。

(4)老虎為什么會“一愣”?

(5)指導朗讀第三自然段。

2.自由讀文章第5~8自然段,思考:老虎真的被騙了嗎?狐貍是怎么做的?

(1)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老虎被騙了?

(2)狐貍的哪些動作表現(xiàn)出他騙人成功后的得意?

(3)森林里大大小小的野獸真的怕狐貍嗎?

3.學生分角色練習朗讀對話。

4.引導學生想象狐貍和老虎還會想些什么,并加上適當?shù)谋砬?、動作進行表演。

三、認真觀察,指導寫字。

1.指導書寫生字:“爪”“神”“活”“豬”。

(1)指導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導“神”字的寫法。

左窄右寬。頂部“礻”低,底部“申”低;第二筆橫撇與第三筆豎相交于橫中線;最后一筆豎在豎中線右側。

指導“活”字的書寫。

“氵”第二點偏左,收在橫中線上;“舌”下面的“口”上寬下窄。

2.反饋評議。

四、布置作業(yè),拓展延伸。

1.根據(jù)圖畫把故事講給家人聽。

2.請家人幫忙,收集一些成語故事,把它們變成自己的話在“寓言故事會大賽”上講給大家聽。

部編版二上語文狐假虎威教案篇九

一、導入新課。

1、在這一單元中,我們學習了哪幾篇文章?(《海上日出》《記金華的雙龍洞》《頤和園》《七月的天山》)。

2、它們在寫法上有什么共同點?(按照游覽順序描寫景物,描寫時抓住景物特點。)。

3、我們的祖國有很多美麗的地方,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如何把自己喜歡的地方介紹給大家。

二、明確習作要求。

1、寫文章首先要審題,只有明確習作要求,才能按要求選材。

2、學生交流:要按游覽順序?qū)?;要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為重點來寫,寫出景物的特點;可以用過渡句,使景物轉換自然。

3、習作標題:游。

三、啟發(fā)思路。

1、請同學們欣賞一組圖片。(出示:雄偉壯觀的萬里長城,世人矚目的天安門廣場,一望無邊的大海,聞名遐邇的黃山……)。

2、剛才老師展示的這些地方,你去過嗎?有什么印象?

4、如何才能把你游覽過的地方清楚地介紹給大家,使別人也對這個地方感興趣呢?請小組成員討論交流。

(1)要抓住景物最吸引你的地方來介紹,把你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都記錄下來。

(2)要按一定的順序介紹:由遠及近、由近及遠、游覽的順序、從整體到部分、由上到下等。

(3)要用上過渡段或者過渡句。

(4)要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寫出景物的特點(形狀、顏色、大小等)。

(5)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四、習作指導。

1、補充題目。在橫線上填上游覽的地方名稱,可以是小區(qū)附近的公園、果園、田野,也可以是各地的風景名勝等。

2、畫路線圖??梢韵犬嫵鲇斡[的路線圖,幫助自己理清思路。

3、可以用過渡句,使景物轉換自然。例如,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

4、習作思路示例:

開頭:可以總體介紹你所要寫的地方。例如,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

中間:詳細地描述這個地方的風景。

(1)抓住景物的特點,如長廊的長和美。

(2)按照一定的順序,如空間順序、時間順序。

提示:可以用“總—分”的構段方式寫每個自然段。描寫時適當運用修辭手法,使語言生動形象。

結尾:總結自己對景色的感受。例如,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欣賞。

5、學生自由習作,老師巡視指導。

五、評中促改。

1、教師選擇在巡視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兩篇優(yōu)秀習作,請作者讀給大家聽一聽。

2、同學們,你覺得他的習作好在哪里?(圍繞習作要求來談)。

3、結合剛才的點評,我們可以圍繞這些習作要求來修改自己的習作。

(1)是否按照順序來寫;

(2)是否寫出景物的特點;

(3)是否運用恰當?shù)男揶o手法;

(4)是否運用過渡句;

(5)感受是否真實。

4、學生自主修改自己的習作。

六、拓展延伸。

寫完之后,同桌交流,互相修改習作。

板書設計。

游覽順序景物特點詳略得當。

運用修辭巧妙過渡真情實感。

部編版二上語文狐假虎威教案篇十

1、認識“鱗、惶”等6個生字,會寫“瀉、潛”等7個生字。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結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理解詞語和句子的含義和作用。

3、結合查找的資料,體會文章謳歌少年中國的激情,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

部編版二上語文狐假虎威教案篇十一

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兩只小獅子》的故事,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兩只小兔子的故事。(出示第一幅掛圖)這就是那兩只小兔子,一只白,一只灰。板書課題。誰來讀課題?學習“灰”。

二、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

2、教師提出學生要求:

(1)輕聲、自由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在課文中畫出生字,(包括要求認識的字),讀準這些生字的音。

3、學生按要求自學后,進行檢查:

(1)開火車公段朗讀課文,注意糾正讀錯的字音。

(2)利用帶拼音的生字卡片認讀生字。

三、導讀課文一至六段。

1、教師引讀第一段:老山羊在地里——小白兔和小灰兔——。

2、學習生字“收、菜”。提示“收”的聲母是翹舌音,“菜”的聲母是平舌音?!安恕钡摹捌H”表示白菜是一種植物,下面“采”表示讀音。

3、收完白菜,老山羊為了感謝小白兔和小灰兔,就要送白菜給他們,小灰兔和小白兔怎么做,怎么說的呢?指名兩位同學分別讀第二段、第三段,其他同學邊聽邊畫出寫小灰兔、小白兔的句子。

4、學生匯報所畫的句子,教師出示兩句話。指導學生學習生字“謝、您”。這兩個字都是由學過的偏旁和熟字組成的,可以讓學生自己分析字形。“您”是尊稱,聯(lián)系課文理解:小灰兔收了老山羊的白菜,從心里感謝老山羊。小灰兔稱老山羊“您”,說明它很有禮貌。

5、引導學生看插圖,練習朗讀課文,讀出小白兔、小灰兔話話有禮貌的樣子(板書:要菜子收下白菜)。

6、小白兔回到家里,怎么做的呢?請同學自己讀讀四、五兩段,圈出表示小白兔動作的詞。

7、匯報交流,學習“澆水、施肥、拔草、捉蟲”等詞,看看第二幅插圖,練習朗讀四、五兩段課文。(板書:種白菜)。

8、小灰兔把一車白菜拉回家里,怎么做的呢?請同學讀第六段。(板書:不干活)學習“餓”。

9、看第三幅插圖,指導朗讀第六段。

10、讀一至七段,先自己練習讀,再指名讀,集體讀。

部編版二上語文狐假虎威教案篇十二

教學要求:

1、在觀察、比較、臨摩的基礎上,學會書寫基本筆畫“豎”。

2、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含有“豎”筆畫的漢字。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豎”的寫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復習上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

指名談談自己的學習收獲。

板書課題。

齊讀課題。

二、新授:

(一)講解“豎”書寫要領。

1、老師示范書寫,指名說筆畫名稱。

老師領讀筆畫名稱。

2、講解筆順(從上到下)。

3、再次范寫,讓學生說說自己看到的“豎”有什么特點。

分小組討論。

4、教師分析講解:

豎畫要寫垂直,因為豎畫在一個字中往往起著關鍵的支撐作用,豎不垂直,則字不正。

豎有垂露、懸針和短豎之分。

垂露豎的寫法,下筆稍重,行筆垂直向下較輕,收筆稍重。

圖示:

懸針豎的寫法同垂露,只是收筆時由重到輕,出鋒收筆,筆畫出尖。

圖示:

短豎,寫法同垂露豎,只是筆畫較短,短豎要寫得短粗有力。

圖示:

5、指名說一說垂露豎、懸針豎、短豎怎樣書寫。

6、師邊講解邊示范。

(二)學生練習書寫豎,師行間巡視輔導。

展示優(yōu)秀的學生作業(yè)。

(三)學習書寫帶豎的字。

1、出示范字:

十上土干工正。

2、指名認讀。

3、指名說筆順,書空。

4、帶領學生分析書寫要領。

十:橫平豎直,是懸針豎。

上:垂露豎,上面的橫稍短,下面的橫略長。

工:上面橫短,下面橫長。

5、演示書寫過程。

6、學生練習書寫,教師行間巡視,強調(diào)寫字姿勢。

7、比一比,改一改。

三、總結,小組內(nèi)評一評誰的字寫得漂亮。

部編版二上語文狐假虎威教案篇十三

一.教材分析:

本次語文園地共有四項內(nèi)容?!白衷~句運用”中的“連一連”是通過識字,讓學生了解漢字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讀一讀,背一背”是通過讀起來朗朗上口的兒歌讓學生了解識別方向的基本常識?!罢故九_”是讓學生知道,除課內(nèi)識字外,還可以在生活中其它很多地方識字?!叭辗e月累”與“和大人一起讀”是提高學生識字和閱讀能力。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雖然年齡偏小,但經(jīng)過了前六個單元的學習,已經(jīng)基本逐步適應了小學的學習生活,并學習了漢語拼音和一些漢字的認識、書寫,對漢字的結構和構成有了初步的概念。但同時他們年齡小,好動、易興奮、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40分鐘的課堂學習對于他們來說還有一些困難。因此,我設計了“游樂園游戲闖關”的模式,將一節(jié)課中的內(nèi)容進行分塊挑戰(zhàn),提高學生的興趣點,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在游戲中學習。鞏固,完成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

1.能根據(jù)結構將生字分成上下結構和左右結構兩類,初步發(fā)現(xiàn)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體會漢字的美。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背誦兒歌,認識表示方位的詞,能辨別前后左右,能參照太陽辨別方向。

3.在認識各種招牌的過程中識記生字,養(yǎng)成在生活中識字的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

1.知道生字的兩種基本結構: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

2.正確、流利朗讀兒歌,會辨別方向。

3.學習在生活中識字。

五.教具準備:

籃子、蘋果貼圖,ppt課件,插圖,學生用蘋果卡片。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教學環(huán)節(jié)

設計意圖

一.激趣導入:

師:咱們班來了一位新朋友,聽聽他是怎么介紹自己的?。ǔ稣Z音: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新朋友小明!很高興認識你們?。?/p>

師:他是誰呀?

生:小明!

生:想!

師:看老師寫課題?!景鍟赫Z文園地六】學生讀課題。

二.教授新課:

(一)師:一進大門,你先看到了什么?生:蘋果!

師:是呀,蘋果上還藏著字呢!如果你認識它,就大聲說出它的名字!

(一個一個依次出示字,學生齊讀)

師:看來這些字你們都認識!咱們開火車再讀讀這些字,誰想做火車頭?

(學生開小火車讀)

生:好!

師:(出課件)我們先看看這兩個小籃子,哪兒不一樣?

生1:里面的字不一樣。

生2:一個左右結構,一個上下結構。

師:你真會觀察!那可以按照什么來分類呢?

同學邊說,邊出示學習小泡泡

師:老師這里也有兩個這樣的小籃子,誰想到前面來,分一分小蘋果?

(兩名同學上前分)

將“語文園地六”打造成一個可以進去“逛”的情景,用“小明”帶領我們進去玩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因為是之前學過的字,所以首先進行復習和鞏固,用齊讀和開火車讀的方式進行全班參與的復習和鞏固。

通過觀察籃子上的字,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漢字的規(guī)律,進而進行分類。

師:你們的手里也有這樣的小蘋果,按字的結構,來給它們分分類吧!

(兩位同學上來分--同桌合作--教師巡視)

師:大家快看看,你們和他們分的一樣嗎?

生:一樣!

師:帶著大家讀讀這些字吧!他讀哪個字,咱們就把帶有那個字的小蘋果高高舉起讀一讀!

(兩位同學領讀)

師:會讀了也會分類了,快打開書,拿出一把尺,把相同結構的字連上線吧。

師:誰想到前面來讓大家看看你怎么連的?(展示)

師:看來啊,給字分類,沒有難倒你們!那你還知道哪些上下結構和左右結構的字呢?

(拓展:爸、字、草、雪媽、打、棋、雞、詞、語)

部編版二上語文狐假虎威教案篇十四

1、因為前面已經(jīng)學過四篇描寫景物的文章,了解了描寫游覽過的地方要按照順序來寫,寫的時候要詳略得當、巧妙過渡,抓住景物特點,所以大部分同學都能運用“總—分—總”的結構方式來進行習作。

2、在描寫景物時,因為學生缺少對景物的細致觀察,所以景物特點沒有很好地表現(xiàn)出來。今后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養(yǎng)成仔細觀察的習慣。

部編版二上語文狐假虎威教案篇十五

1、自由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正確。

2、同桌互相讀一讀,做做小老師。

出示生字:棍湯扇椅螢牽織斗。

3、請小老師上臺領讀。

4、請小老師說說你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同學嗎?

5、讀詞語。

6、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這些詞語跟什么季節(jié)的生活有關?

你發(fā)現(xiàn)這些詞語共同描述了一幅什么圖?

部編版二上語文狐假虎威教案篇十六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我們承擔著國家復興的責任。清代末年,有一位非常有遠見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梁啟超,他就明白這個道理。因此,他寫了一篇膾炙人口之作-----少年中國說。這篇文章用事實和道理告訴我們,告訴全世界,我們中國的少年充滿了希望,少年的中國更加充滿了希望。

板書:少年中國說。

二、作者、背景簡介。

作者簡介:

梁啟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清朝光緒年間舉人,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少年中國說》:八國聯(lián)軍侵華,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當時帝國主義污蔑中國是“老大帝國”,是“東亞病夫”,是“一盤散沙”,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強共管或瓜分。而中國人中,有一些無知昏庸者,也跟著叫嚷“中國不亡是無天理”,散布悲觀情緒,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為了駁斥帝國主義分子的無恥讕言,也糾正國內(nèi)一些人自暴自棄、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喚起人民的愛國熱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梁啟超適時地寫出這篇《少年中國說》。

三、讀文識字。

小組活動,合作探究。

1、大聲朗讀課文,在讀課文的過程中圈出生字詞,并借助字典等方式解決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畫出不懂的句子,小組討論解決。

3、小組成員先自讀課文,在完成以上練習后,小組成員互相交流探討。

四、整體感知。

1、細讀這篇課文,總結每個自然段的含義。

生總結、匯報:

第一自然段:從小到大介紹中國少年的責任。

第二自然段:歌頌少年中國的蓬勃生命力。

第三自然段:抒發(fā)對少年中國和中國少年的贊美之情。

2、朗讀課文,想一想,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去讀這三個自然段?

生總結、匯報:

第一自然段要讀出磅礴的氣勢;。

第二自然段要讀出韻律美,讓人感受中國少年的蓬勃生命力。

第三自然段要讀出作者對少年中國和中國少年的贊美之情。

板書:磅礴的氣勢蓬勃的生命力贊美之情。

3、第一自然段從哪些方面體現(xiàn)了少年對國家的影響?

生總結、匯報,師引導。

層層深入:智——富——強——獨立——自由——進步——勝于歐洲——雄于地球。

4、讀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作者用哪些事物來贊美中國少年?

生總結、匯報,師引導。

紅日(黃)河潛龍乳虎鷹隼奇花干將。

5、小組活動。

重點閱讀第二自然段,根據(jù)注釋理解句子的意思。

生總結并匯報。

五、布置作業(yè)。

試著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第二自然段的意思。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8312076.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