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記憶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1-03-30 05:41:31
童年的記憶
時間:2021-03-30 05:41:31     小編:LV

童年的記憶1

媽媽在我三歲的時候,一起出國去玩。他們把我留在奶奶家,為了怕我無聊,也怕我會哭著要找爸爸媽媽,所以媽媽買了一個娃娃屋給我。
聽奶奶說,爸爸媽媽不在的那幾天,小小的我一個人安靜的玩著娃娃屋,不吵也不鬧,乖的就像個小天使,奶奶也很驚訝,當(dāng)她告訴爸爸媽媽時,爸爸媽媽也嚇了一跳。
這個娃娃屋,一直都是我最喜歡的玩具。我可以天天玩都不會厭倦,我總有辦法想出各種不同的玩法,讓自己樂在其中,時間一下子就過去了。
最近,爸爸把娃娃屋收起來了,他告訴我:“你長大了,別一直玩娃娃屋,先收起來,等到你有空的時候,再拿出來玩吧!”
我沒有去把娃娃屋搬出來玩,因為很重,娃娃屋很重,我的課業(yè)也很重。但是,我常常想起娃娃屋帶給我的快樂。
或許,可以留給我的小孩玩哦!

童年的記憶2

  有人說童年是金色的,因為里面充滿了對童年美好的回憶;有人說童年是灰色的,因為童年里有令人心酸的往事;還有人說童年是五彩繽紛的,因為童年里有著絢麗的色彩……而我記憶中的童年是藍色的,里面記錄著我與大海的那份特殊的情結(jié)。

  我的家鄉(xiāng)靠海,而童年時代的我就是在家鄉(xiāng)度過的,自然也是在海邊度過的多。

  從外三歲記事的那年起,父母總帶我去海邊觀潮、玩耍。再加上我的爺爺是一名光榮的退休的海軍軍人,這一切都令我對大海有著莫名的好感。

  最初,大海給我的感覺是新鮮、奇特,頗有一種變化莫測的感覺。時而,海面是如此平靜。靜靜地,如同一面里碧藍的鏡子,又似一座直通天際的橋;時而,海面上泛起漣漪。一道道,映著太陽撒下的光芒,顯得格外耀眼;時而;大海猶如一群正咆哮的獅子,又似千軍萬馬,奔涌,翻騰,一浪連一浪,一浪接一浪地撞擊在海邊的巖石上,濺起了雪白的浪花。這一切使我感到即害怕又好奇。

  漸漸地,我從父母與他們查找到的資料中明白了大海為什么會出現(xiàn)反差如此的的變化。我與大海的情感更加深厚了。一有空,我便獨自去海邊,去體會那種變化莫測的感覺。逐漸地,我再也不感到害怕,反而越來越喜愛大海。喜愛它那天空般的碧藍;喜愛它那濤聲陣陣;喜愛它那排山倒海的氣勢;也喜愛撞擊后的朵朵浪花……總之,與大海有關(guān)的一切,我都喜愛,因為我喜愛這片碧藍的天地。

  后來,我與大海成了形影不離的朋友。幾乎每天,我都要去觀海,去吹海風(fēng),去傾聽大海的浪濤撲打在巖石上發(fā)出的響聲。在我看來這就是一幅美麗、壯觀的海景圖:海上騰著細浪,一艘艘漁船在大海中行使,映著陽光,是多么柔和。沙灘上,孩子們在那“堆城堡”、拾貝殼,打鬧聲、歡笑聲交織一片,給人一種和諧的感覺。站在岸上,我呆住了。只知道自己被碧藍藍天給吸引住了頭腦一片空白,將所有煩惱都拋之腦后,讓自己真正地融入這幅海景圖中去。

  七歲那年,我隨父母來到了廣州。從那以后,我很少再能見到大海,很少再能去傾聽大海的陣陣濤聲,也很少再能見到那熟悉的浪花。對海的感覺,說不清道不明,只有用心體會,才能感受到那一份熟悉。如今,我只要有機會回家鄉(xiāng),我總要去親近大海,重溫那溫和,尋找童年的歡笑與興奮!

  對于童年的記憶總是美好的、純潔的,多么令人懷念,可惜我無法回到童年,再也不會有那種天真。只有那美好的回憶在我夢中飄蕩……直到永遠……

童年的記憶3

  南市是當(dāng)時天津吃、住、娛樂的一個中心,我隱隱約約還記得當(dāng)時有名的“三不管”。當(dāng)時的“三不管”距離我們的住處大約有10分鐘的路,可在我很小的時候,感覺那是很遠的路了,因為小,所以一般不到遠處去,家里管得比較嚴,沒有大人帶著出去,我不敢離開胡同。

  “三不管”其實就是一塊大空地,隔不遠就有一個用簡易材料搭建的棚子,也有幾處磚房,但并不規(guī)范。那里有賣小吃的,有賣針頭線腦的,有雜耍的,有摔跤的,還有伸手要小錢或吃的乞丐。

  記得有一次我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到“三不管”去玩兒,不管看什么,都要交錢。當(dāng)然,那時的所謂門票,不過幾分錢,當(dāng)時家家都有好幾個孩子,光吃飯就夠緊的了,哪有錢去那個地方消遣呢?干脆我們就跟在大人們的身后,當(dāng)作人家?guī)淼暮⒆油锘?,有時成功了,有時就被人給揪出來。就這樣,也看了幾場演出,如:雜技、小魔術(shù)、評書、摔跤等等。

  記得有一次我們從人家搭的棚子外面,將遮擋用的帆布掀了起來,鉆到里面看摔跤。看完后,我和鄰居的孩子就模仿人家摔跤玩兒,每天滾得渾身是土,每當(dāng)回到家里都會挨一通臭罵。母親是典型的天津婦女,張嘴就是“挨千刀的、缺大德的、小王八蛋”等等,罵得我狗血噴頭。

  即使這樣,我們這些“淘氣包”,照樣干“挨千刀”的事。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后來去《水上公園》打“刀螂子兒”的那件事,那次,真把父母惹急了,狠狠的拾掇了我一頓。

童年的記憶4

  “余香隱去人何在,夢隔珊瑚?!薄}記

  青磚黛瓦前,你的承諾:即使天各一方,也彼此思念。

  旋轉(zhuǎn)木馬前,你的歡笑:即使終生殘頹,也笑與旋轉(zhuǎn)。

  如今,我在歲月的痕跡前思念,捧著頭,不禁讓淚濕了眼;你從不讓我哭,因為你愛笑,你說笑能讓你青春永駐,所以,你笑得瀟灑,笑得放肆。琵琶湖對岸的你還在笑嗎?還是那樣放肆、瀟灑地笑嗎?我好想將你笑時天真的容顏,深深地刻在心里,讓我在憂愁時憶起你,而后放聲大笑。

  還記得我們一起漫步的古樓嗎?那是世界最寧靜一角,你說。我們把歡笑和悲傷都留在那里,如今,我去拾起,放在手中,溫柔地撫摸它易碎的水晶殼——那是我們用淚凝結(jié)的??蔹S的落葉,在風(fēng)中翩然起舞,卻不見了葉的舞伴,那是絕美的你。

  輕快的旋律在飄然,是從旋轉(zhuǎn)木馬傳出的憂傷。

  童年的金色腳印,在旋轉(zhuǎn)中淡逝,不變的木馬前,稚氣的同伴你在天涯的一方,還好嗎?

  我重復(fù)踏著記憶的腳印,想讓它深深的印在這里,洶涌的思念潮水,淹沒了輕快的旋律,留下狼籍的憂傷,在空中嗚咽。

  “樓外一絲風(fēng),斜陽深淺紅”

  那些有你有我的畫面,像潑墨濃轉(zhuǎn)淡的宣紙畫,你從墨色深處被隱去。我用行楷書寫落款,淚痕映證惦記著你,躲在天涯海角的你,我認輸了,游戲結(jié)束好嗎?

童年的記憶5

  五歲時,我在村小讀幼兒班。

  說是幼兒班,其實讀的是一年級的書。我的表姐大我兩歲,讀的就是地道的一年級。舅舅、舅媽都在外面打工,她就住在我們家。我們之間惟一的不同就是放學(xué)后她要做一會兒作業(yè),而我可以在操場上自由玩耍,等她回家。

  學(xué)校距家有里把路,每次放學(xué),我們一路的同學(xué)常常是小跑步回家。父母勞動繁忙,自然無暇顧及我們的功課。我和姐姐常常幫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打豬草就是我們常干的活兒。

  每次打豬草,姐姐背上小背簍,我提著個小竹籃還拿一把小鏟刀,再約上附近的幾個同伴,就歡天喜地出發(fā)了……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爭先恐后地扯,嫩的葉子,青的草一古腦兒往背簍里塞,還煞有介事地說:“豬吃百樣草,看你找不找。”我的年齡在同伴們中是最小的,也沒有攤派任務(wù),自然就輕松多了。我專揀一種叫做黃花的野菜。這種野菜豬極愛吃,可它的根卻長得很深,牢牢地附在地上,用手掐是不能奏效的。這時我就拿出小鏟刀,對準野菜的根部輕輕地一鏟,再順手拿起,一朵半截兒根、頂尖挑著黃花的野菜就順順當(dāng)當(dāng)?shù)剡M入到我的籃子里。姐姐比我的手勁兒大,或許是沒有鏟刀的緣故,常常是她在前面扯那些雜七雜八的豬草,每遇到黃花菜就留給我鏟。

  尤其是在夏季的雨后或是清新的早晨,豬草長得格外的精神,直挺挺的,扯起來心情也很舒暢。野外的風(fēng)是清爽的,猛吸一口沁人心脾。經(jīng)過雨水或是露水洗浴的野菜葉子、婆婆針、兔絲子、雞公草、車前草等,嫩嫩的身子頂端常立著顆晶瑩剔透的水珠兒。這時候,手捧這些鮮嫩的草,真想摘一顆水珠來賞玩,可剛一伸手觸到,倏忽一下就不見了蹤影,手掌、袖口只覺得涼涼的。大人們說:“一粒露珠就是一粒種子”,我不禁遐想:它是真的藏進土里去做發(fā)芽開花的夢嗎?

  我專挑黃花菜還緣于媽媽講的故事。黃花菜、車前草,人都可以吃。把它們?nèi)嗨楹髶竭M糯米、肉絲里面,做成野菜粑粑,味道蠻好哩!雖然我一直沒有吃過這種黃花菜做的粑粑,卻也在我幼小的心靈里平添了一份對這些野菜小草的喜愛。

  每次打完豬草回家,我總要得表揚??粗牖@子的收獲,媽媽總是微笑著,喜上眉梢,直夸我們。我的心里就像吃蜜一樣甜,得意地看一眼姐姐,就一溜煙出去了。

  其實,我哪里鏟得那么多,況且又只專揀黃花菜,只不過在回家的路上,姐姐挑出一些肥嫩的豬草放在我的籃子里罷子。

童年的記憶6

  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隨,蟲兒飛,蟲兒飛,你在思念誰?——題記

  小的時候,父母經(jīng)常外出打工,把我送到外婆家。我的童年生活有一段是在外婆家度過的。

  外婆家在一個小小的村莊里,那里鳥語花香,美麗極了。開始的時候,我和外婆很生疏,經(jīng)常和外婆吵架,外婆從未沒罵過我,任由我胡來,慢慢的,我和外婆變得形影不離,特別親密。

  鄉(xiāng)村的生活很單調(diào),也很精彩。在小小的山村里,晚上是最美的了。大人忙了一整天也都收工了,我和外婆吃完晚飯后,我總是依偎在外婆的懷里,看時圓時缺的月亮,也會經(jīng)常仰頭數(shù)星星。“外婆,天上到底有多少顆星星嗎?”外婆笑著說:“天上的星星,就和你的調(diào)皮勁一樣多?!蔽颐看温犃艘院蠖紩鷼馑频暮屯馄艖Y氣。然后自己耐心的數(shù):一顆兩顆三顆四顆……數(shù)著數(shù)著這又蹦出來一顆,那兒也是。每次數(shù)到一半聽到池塘邊青蛙對唱的聲音就會跑過去仔細仔細傾聽,墻邊的蛐蛐兒也讓人興趣盎然。

  有時候,外婆給我講女郎織女的故事。那時在我的心目中,外婆就是我的依靠,就是那有著數(shù)不完星星的天空。外婆說過,人死后靈魂就會升天,變成一顆星星,我問外婆:“哪一顆最大最亮的星星是不是外公呀?”外婆沒有回答,眼神充滿了無限思念和想念。

  不久我被爸爸媽媽接回去上學(xué),就在我走的那幾天里,外婆因身體不適患病去世了,我因此特別傷心,在送行的時候,我哭得極為傷心。

  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是一位中學(xué)生了,每天晚上我都會仰頭望著天空因為天上又多了一顆又亮又大的星星,那就是外婆,我每天都會陪著外婆外公說話。而童年生活的這段記憶也因此深深印在了我的腦海中。

童年的記憶7

  回首過往時光,在我的腦海里,充滿著各式各樣繽紛多彩的記憶,可是卻也一天一天的模糊……但是在我的腦海的深處,有一份記憶是永遠不可抹去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光寶物,而我的時光寶物躺在幽暗、靜謐的角落,那是一輛破舊的──“自行車”,不過我還是敝車自珍,視它為寶。

  我還記的,小時候,在高鐵還沒蓋完前,媽媽經(jīng)常在那兒的空地上教我騎自行車,我時常跌跌撞撞的騎著,就如無頭蒼蠅的亂了方向的騎來騎去。那輛自行車陪我渡過那段充滿挑戰(zhàn)和艱辛的日子,一次又一次騎著那四顆小輪子的“自行車”,每一次騎它跌倒了,我眼巴巴的望著它,就像是對著我說:“來吧!再試一次,你可以的!加油!”我騎了又騎、試了又試,終于,我學(xué)會了,可是那輛自行車卻已經(jīng)被笨拙的我摔得體無完膚,我有說不出的抱歉和不舍。日復(fù)一日,它生銹了,并慢慢地變舊。而我一天一天的慢慢長大,也換了更大更新的自行車。有一天爸爸說:“要不要把那輛小小自行車丟掉???”我說:“不要,因為這輛自行車陪我渡過喜怒哀樂的童年?!卑职謶?yīng)該從我眼中看見我的不舍,也就順從我了。

  如今,現(xiàn)在的自行車,雖然有琳瑯滿目、五花八門樣式,可是沒有一輛比得上一輛充滿著記憶的破舊自行車,如果買了新的自行車,丟掉破舊自行車,等于是把我的童年丟棄,我也不該有這種喜新厭舊的心態(tài)。

  最近心血來潮,我把我破舊的自行車重新漆上顏色,現(xiàn)在看著自行車真是容光煥發(fā);在秋天的楓葉樹下騎著奔馳,有時還發(fā)出“嘎嘎嘎”的聲響,像是對我笑著說:“好開心喔!”這時天空是多么的藍、天氣是多么的好,這使我心花怒放啊,這輛的自行車就跟新的一樣,而我快樂的童年也彷佛跟著轉(zhuǎn)動的車輪轉(zhuǎn)回來了……

  這輛我騎過的自行車,記載著我們?nèi)夜餐洃浀狞c點滴滴,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那么精彩,這輛車我永遠不會丟掉它,因為它是獨一無二、無可取代的,這輛車對我來說,是成長的歲月中,最稀世珍寶的──時光寶物。

童年的記憶8

  風(fēng)車,民間也稱為“風(fēng)齒嘍”,是中國民間年代久遠的一種傳統(tǒng)玩具。它既是一種玩具,又是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應(yīng)時之物。風(fēng)車通常以紙、木等材料制成風(fēng)輪形式,借助風(fēng)力而旋轉(zhuǎn),這種簡單的玩具迎合了孩子們都喜歡奔跑、追逐的特點,并且價格低廉、制作簡單,所以深得廣大少年兒童的喜愛,同時作為一方風(fēng)物,也為古代的畫家所垂青,在南宋畫家李蒿的《貨郎圖》中就繪有6葉小風(fēng)車。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有一些頭腦活絡(luò)的農(nóng)民在農(nóng)閑之際制作風(fēng)車,然后插在草把上,趕集或進城去賣以添補家用。

  作為玩具的風(fēng)車只有中國有,其他地方不多見。老話說“風(fēng)吹風(fēng)車轉(zhuǎn),風(fēng)吹幸福來”,風(fēng)車自古以來就被賦予了吉祥祝福的寓意,與老百姓的生活乃至民俗節(jié)日息息相關(guān),風(fēng)車現(xiàn)已成為各地廟會和節(jié)俗活動的文化標志物之一。原始的風(fēng)車玩具制作簡單,用料就地取材,在中國分布較廣,主要有紙制風(fēng)車、木制風(fēng)車2種。

  紙風(fēng)車的制作一般就地取材,找一張較厚實的紙張,實在沒有孩子的作業(yè)本撕下一張也行,裁成正方形,將方形紙的兩角對折,沿著折痕把紙的四個角用剪刀(小刀)往中間剪開,剪到離中間交叉點三分之二左右就可以了,將四個開口右方的四片呈45度角用漿糊粘貼到中間位置,待干后,用點燃的細香頭在中間燒成一個小眼,然后再串上大頭針或者細鐵釘,非年節(jié)沒有香可以用大頭針或圖訂直接穿入,然后將其插在一根高粱桿上,這樣就完成了紙風(fēng)車的制作。

  紙風(fēng)車做好以后,將紙風(fēng)車對準前方,然后迎風(fēng)猛跑,或者手里拿著插著風(fēng)車的高粱桿左右擺動,風(fēng)車就會在風(fēng)力的作用下呼呼旋轉(zhuǎn),常常是很多小孩子一起,人手一個風(fēng)車,一起向前奔跑,大家比賽論輸贏。

  還有一種木制風(fēng)車,這種風(fēng)車是一般大一點的男孩子在過年時做的玩具,類似于飛機的螺旋槳,往往是固定在燈籠桿子上。小時候的鄉(xiāng)村過年,家家戶戶都要家家戶戶都要選擇一根長長的直直的松木桿或者楊木桿,在農(nóng)家院子里豎起燈籠桿。在燈籠桿的頂端要用木棍釘一個三角形架子,三角架子的尖上用鐵絲擰上一個鐵圈,穿條繩子直垂地面,臘月三十日晚間,點盞燈籠拴在桿繩上,把它拽到空中去照明,這根桿子是為掛燈籠才豎的,所以稱它為燈籠桿。據(jù)說燈籠桿的起因是從《封神榜》這部小說來的,姜子牙在封神的時候,忘了封自己,沒留一席之地,只能蹲在燈籠桿上。出于對姜太公的欽佩吧,人們?yōu)樗麥蕚錀碇臅r候費盡心機,燈籠桿上除了紅燈籠以外,很多心靈手巧的孩子還要在上面掛上風(fēng)車和彩旗。

  制做的時候首先要選一根拇指粗細的干木棍,大約十厘米左右,不能過長,過長風(fēng)車轉(zhuǎn)動不靈活。用尺子畫出中分線,然后用刀將兩端削成方向不同的斜面,中間部位兩側(cè)用到削平,用燒紅的釘子或者鐵條燙出圓孔,并且把邊緣磨光滑,用一根稍細一點的釘子穿過空洞,在風(fēng)車的前后穿上幾塊銅錢,為的是在風(fēng)車旋轉(zhuǎn)的時候銅錢相撞發(fā)出嘩啦嘩啦的響聲,然后將用釘子串好的風(fēng)車固定在一個大約十幾厘米長圓木的頂端,在圓木的尾部還要用線麻染上鮮艷的顏色,做個風(fēng)車尾巴,就像一個風(fēng)向標,使風(fēng)車始終對著風(fēng)吹來的方向,這塊橫著的木桿要在中間位置穿洞,然后用細一點的釘子釘在燈籠桿的頂端,但是注意不要訂死,要能夠隨風(fēng)左右擺動,一陣凜冽的北風(fēng)刮過,風(fēng)車歡快的旋轉(zhuǎn)起來,并且伴隨著銅錢相互撞擊發(fā)出嘩嘩嘩的聲音,整個正月里都會發(fā)出悅耳的響聲,直到召喚得春天來臨。

  風(fēng)車,作為經(jīng)濟匱乏歲月里一種簡易的兒童玩具,深受廣大的少年兒童喜愛,60、70后的我們,可以說是風(fēng)車這種簡易廉價的玩具伴隨我們度過了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現(xiàn)在雖然能夠制作、愿意玩的孩子太少太少,但是那留存在記憶深處的童年游戲,不受貧窮還是富裕的影響,每個孩子心中的童年都是快樂的、回味無窮的,那在思鄉(xiāng)的夢里依然呼呼作響的風(fēng)車,使我們久久不能忘懷......

童年的記憶9

  端午放假,回老家請阿訇,給者麻體的人們開齋待客,盡一份責(zé)任。

  我都記不清自己幾個月沒有回去了,那些熟悉的面孔都在變老,而有的再也見不到了。聽著鄉(xiāng)親們訴說著誰家開飯館掙了錢,牛羊的行情如何,一張羊皮連十元都不值。都在談?wù)撘恍┈嵥榈募氈δ┕?jié),但琢磨起來這些就是生活本真的面目,我也曾是在這樣的熏陶里長大的,童年的記憶一幕幕在腦海閃耀。

  家族里曾經(jīng)的娃娃們都變了模樣,看著都感覺生疏,有些根本認不出是誰家的孩子。孩子們的有些舉動,似乎看見了童年的自己,靦腆、害羞。見了熟人道一句問候,便低著頭把大人們躲得遠遠的?;蛟S他們的心思,和那個年歲里的我相差無幾,心里默默地盤算著攥錢買個籃球,以彌補缺失的娛樂活動。

  記得高中時,為了弄到不多的.一點助學(xué)金,哥們幾個寫都是比窮、比慘?,F(xiàn)在回想,對自己倒有了幾分譴責(zé)。我寫申請書的套路是:我出身在廣河南部最偏遠的鄉(xiāng),我所在的村是該鄉(xiāng)最窮的,我家在最偏僻的莊子。就是想著用這樣的一大堆套話,博得老師的同意。即便我說的那些都是事實,并非煽情,但一直未打動老師??上У礁叨r,由于班主任已經(jīng)了解到我的工薪,剝奪了我申請助學(xué)金的舉手權(quán)。甚至于我回趟家請個半天的假,老師們都以為我在作秀,這么……的娃娃一定是城里的。其實,他們不知道,我到廣河縣城還要轉(zhuǎn)車到鄉(xiāng)政府,也就是我讀小學(xué)的地方,然后走一個小時回家。直到高中,老師們才弄清真相,對我是滿滿的歉意,慨嘆我的不容易。但到別人真以為我們讀書不容易時,面對那些早已輟學(xué)的童年玩伴們,其實我感覺自己很幸運,一直是滿滿的樂趣。就如現(xiàn)在,自己面對生活的無助之時,有人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投出幾絲對青年人的憐憫時,我內(nèi)心的憤怒就會油然而生。

  讀小學(xué)時弟兄四個人每天到學(xué)校來回就是兩個小時,早上要起得很早出發(fā)。學(xué)校對幾個偏遠莊子的學(xué)生實行免早操制度,由于我們是獨莊,在一個半山腰也就幾戶人家,我們兄弟四個學(xué)生也就成不了氣候,直到小學(xué)畢業(yè)都沒有享受免早操。從那時我討厭走路,若是遇到下雨或者下雪,就不想去學(xué)校了,待在家里看看書。每次望著離家近的孩子們中午回家吃午飯,我是無比的羨慕。然后拿出母親裝在書包里的大餅啃,喝一口涼水下咽在很長時間里都是奢求。

  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每天來來去去走山路,唯一解決的方式就是學(xué)會騎摩托車。摩托車就是男人的戰(zhàn)馬,并不是技能,變成了生活的助手。我11歲就嘗試著征服了,在山梁溝底的穿越,為所迫的生活奔波,在暮色匆忙里抵達那仰望星空后的終點站——家。

  我們的童年幾乎是在孤寂里度過的,都沒有娛樂的玩具,盡多是用木頭或者紅泥自己做玩具消遣,其實那就是我們雛形的夢。若說最眷戀的,該是爺爺用22元給我們買的那個牛皮籃球,托起了我們闖蕩天涯的少年夢。我們兄弟幾個用家里的木頭做簡易的籃球架,回家了還能玩玩籃球?;叵胱詈笠淮巫龌@球架時在高中,我們兄弟幾個人籌資買的鋼管,自己焊接做的。后來籃板不翼而飛,從此兄弟們都忙著為生計奔忙,再也沒有搭理過。直到現(xiàn)在那鋼管架子還矗立在我家的苜蓿地里,堅守著我們的陣地,無人問津,孤獨的如一個男人的胸膛。

  回家的那天晨禮洗小凈,忘了院子里有一個和房子臺階一樣平的土臺臺,去年已經(jīng)挖掉了。我還徑直大步的往前走,直接從臺階狠狠的摔倒在院子。摸著疼痛的傷疤,一絲悲涼掠過心間,院子冷落的久了,庭院里除了五間大紅瓦房,便是雜草叢生,綠意盎然流露的卻是荒涼。這樣的陌生,新的許久沒有開始,而舊的早已結(jié)束,我思付良久。生命的更替,角色的轉(zhuǎn)換,很多時候我忙都是措手不及的去面對。

  對于家,到現(xiàn)在不論心里有多么期盼的回望,其實再也根本回不去了。童年時的人群、村莊、活著的習(xí)慣都已變得陌生,甚至于家中的庭院都陌生了,家只留下兒時的記憶。

童年的記憶10

  那是一個寂靜的冬夜,

  北風(fēng),鉚足了勁“嗚”的一下,就沒了聲音。

  雪花,在快落地的時候,又揚起,旋轉(zhuǎn)一個美麗的弧度,又輕輕地落下,完成了一個華麗的轉(zhuǎn)身。

  地,滿目皆白。白得陰沉,白得壓抑,白得清純,白得耀眼。唯有那突兀處,坎坷間,才能找到一絲絲,一點點的雜色。

  有黃的,有褐的,還有幾許殷紅和無色。那黃色是汗珠,褐色是體液,紅的是鮮血,可那無色的卻是眼淚。這是歲月的彩繪,生活的磨難。金子會發(fā)光,磨難顯示光彩。這些的這些,都和天地融為一體。覆蓋了田野,覆蓋了一切,覆蓋了整個冬天,也覆蓋了我的一生。

  就在那個寒冷的夜,

  沒有世間的紛爭,

  沒有生活的欲望,

  沒有兒女的吵鬧,

  沒有眼淚的滋擾,

  我的母親,

  她,沉沉地睡著了,

  永遠,永遠…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8299.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