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家》讀書感悟800(1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6-06 14:31:19
2023年《家》讀書感悟800(10篇)
時間:2023-06-06 14:31:19     小編:zdfb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常??梢詫⑺鼈儗懗梢黄牡酶形?,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好的心得感悟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心得感悟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感悟范文大全,供大家借鑒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家》讀書感悟800篇一

《家》長篇小說,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這激流永遠動蕩著,并不曾有一個時候停止過,生命是用來征服的。“對于生活的信仰,生活還不會結束,我也不知道在前方還有什么東西等著我?!卑徒鹫f。

《家》的主角是圍繞高覺惠寫的,寫述了在紳士家庭下的故事,這個家庭在和平的,愛的表面下,充滿了仇恨和戰(zhàn)爭。覺惠是三少爺,二少爺高覺民和大少爺高覺新。《家》是一部想哭,有悲憤,有喜悅的書,明白了青春畢竟是美麗的東西。

《家》不僅圍繞了三個少爺,還寫了梅、琴、瑞鈺和鳴鳳。梅初見時穿著“一件玄青緞子的背心”,她是這個家庭的遠方親戚;瑞鈺是大少爺?shù)奶?鳴鳳是一位丫頭;我代那許多做了不必要犧牲的女人叫出一聲:“冤枉”。

這個家庭里有許多人和事都是腐敗的,許多人的思想還是保守的,正如女子不應和男子同班讀書;女子不應剪短發(fā);女子應照意結婚……許多不公平的事都在《激流三部曲》中展現(xiàn)。而覺惠正是一位充滿正義感的少年,在這個悲歡離合,不穩(wěn)定的家庭中你忍無可忍,直到一個你深愛和愛你的少女死后,你才毅然決然地打算,離開這個家庭!

《家》中的這個家庭,隨處都可以找到,也許吧,現(xiàn)在可能不怎么找到,但在那時,可能是一抓一大把!那時的封建是難以想象的,你的兄弟依然在那個你憎恨的家庭里生活,有的絕望、有的樂觀,他們都在為生活生存下去,而你,離開這個家庭,會怎么樣?

《家》這部充滿生機、封建的書,讓許多人都深有感觸,我也如此。

《家》讀書感悟800篇二

翻開帶著墨香的書籍,看著一代青年愛情婚姻的故事。

很喜歡巴金先生《激流三部曲》之一的《家》,覺慧、覺新、覺民對待愛情婚姻的不同的遭遇,或順從或反抗,那么矛盾又那么統(tǒng)一,反映出一個時代的特征。

《家》單純、樸素的文字中,刻畫了一個個深刻的、讓人難忘的人物形象。

充滿朝氣、叛逆的覺慧,他要“做自己的主人”,他大膽,他幼稚,他單純,他反抗。他是受到五四新思潮沖擊的激進青年,他的成長反映了那個時代新青年精神的成長。他有著新思想,看到了社會的弊端,他勇敢的反抗舊禮教。他敢于反抗并且沖出了那個封建禮教的大家庭的束縛,走向了他向往的新生活。

而大哥覺新又是個讓我心疼的人物形象。他不滿舊禮教的專制,但這個舊家庭的長房長孫這種神圣的血緣關系,又讓他難以割舍,從而養(yǎng)成了他委曲求全懦弱順從的性格。我心疼覺新,看著他清醒的在罪惡的泥沼中掙扎,我的心也跟著他痛苦。

《家》還刻畫了一些典型的人物形象,個性鮮明,栩栩如生。敢于以死抗爭的純潔丫頭鳴鳳;溫順善良地吞咽著舊禮教惡果的梅芬;善良厚道的長孫媳婦瑞鈺;衰老專橫的高老太爺;腐化墮落的五老爺克定……而覺慧、覺新、覺民三兄弟代表著三種不同的性格,他們出生在四世同堂的高公館這個黑暗王國里,因為性格的不同所走的人生道路也就完全不同,從而演繹出一個個腐朽或新生的戲劇。

《家》映射了那個時代下的社會,揭露了封建專制制度的罪惡,撕開了在溫情關系掩蓋下的大家庭的勾心斗角,暴露了所謂“詩禮傳家”的封建大家庭的荒淫無恥,也描寫了新思潮喚醒的一代青少年的覺醒和反抗,從而宣告了這個封建大家庭必然崩潰的命運。這本小說沉痛的控訴了封建家庭制度、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對年輕生命的摧殘,熱情歌頌了青少年叛逆封建家庭和封建制度的革命行動。

巴金先生自己也說過“我寫《家》的時候仿佛在跟一些人一塊兒受苦,跟一些人一塊兒在魔爪下面掙扎。我陪著那些年輕的可愛的生命歡笑,也陪著他們哭?!边@也是我的感受,我的心被這些年輕的生命占據(jù)了。我為他們燃燒,我的思潮在翻滾。我悲憤,我痛心,但是我的心中任然充滿了激情,有夢就有希望,我相信他們離幸福不遠了。

《家》讀書心得5

《家》讀書感悟800篇三

說出來可能所有人會笑話我,在這樣一個清冷的深夜,我一絲睡意也無,看完巴金1931年寫成的《家》,五次三番,淚流滿面。五次三番。

13歲的夏天曾打算讀這本書,被媽媽制止。彼時我正忙于做小小飛女,逃課,泡吧,抽煙,喝酒,紋身,割腕,夜游,斗毆,早戀,甚至計劃離家出走,叛逆得一踏糊涂。當時媽媽不讓我看《家》自有她的顧慮,可是很慶幸,如果當時懷著對“愛情三部曲”的好奇草草翻完這本書,我便永遠地錯過了它。

回頭看那時候的自己,幼稚,無知,頭破血流,但從未后悔,亦永不引以為恥。

自己的過往,有什么好羞恥。

在初中中閱讀課本里看見它,鳴鳳投湖的選段,沒有多大興趣。窺一斑不足以視全豹是一方面原因,更多的原因恐怕是年少懵懂,或者幾乎談不上有的人生閱歷無法進入那樣的生命體驗。

后來看的是曹禺改編后的劇本。是的是的,曹禺的劇本寫得那樣純熟,誘使我沉浸其中,完全忘記對第二天就要到來的閱讀鑒賞考試的恐懼和對大量欠缺的讀書筆記的擔憂。他的筆下整個故事如此驚心動魄,可是很遺憾,并未讓我感覺哀傷。

然后盧敏這周三要講曹禺的劇本,讓我們去找巴金的小說來讀。

幸好是大三,若換做以往,給我大把大把的寬裕時間,我也不見得會去看。更何況這還是從大文處討來的簡陋的電子版本,用鼠標一頁一頁不厭其煩地往下翻,直看得兩眼酸痛。

然后落下淚來,我發(fā)誓,不是電腦屏幕刺激眼睛的緣故。

那是巴金19歲前生活在成都的大家庭,我用四川話慢慢讀完它,一改我這么多年的閱讀習慣。

我知道那個時代已經離我們很遠很遠,正如巴金意識到他這第一部長篇小說有多少多少致命的缺陷。

可我還是那樣沒有由來地傷心到不行,正如巴金多年后清楚地凝視著那些硬傷卻再不愿輕易更改。

有誰能告訴我原因呢,我沒有生長在那樣的家庭,從未遭受過戕害,不冤,也不苦。

是什么,讓我淚流滿面。

《家》讀書心得2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827747.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