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編版二年級語文教案(通用1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5 18:36:16
新部編版二年級語文教案(通用13篇)
時間:2023-11-05 18:36:16     小編:曼珠

"教案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明確教學目標、組織學習活動、設計教學內(nèi)容和評價學生學習效果而提前準備的一種教學計劃,它具有指導性、系統(tǒng)性和操作性的特點。"教案的編寫需要注意語言的準確性和表達的簡潔性,以方便教學實施和理解。教案是一份詳細規(guī)劃教學活動的文件,它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等信息。要編寫一份完美的教案,首先需要明確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需求。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份較為完美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新部編版二年級語文教案篇一

1、會認8個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認識泉水“多、清、甜、美”的特點,體會泉水一路奉獻的精神和奉獻的幸福感。

認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部分背誦。體會奉獻的快感。

投影儀、生字卡片、輕音樂伴奏帶、圖片、泉水課件、贊美泉水的歌

1、教師出示一杯泉水,讓生選猜后嘗,得出泉水結(jié)論。

2、啟發(fā)學生說說泉水的特點。(可以從出處、顏色、形態(tài)、味道等方面來說)

3、泉水從山上一路歡快地走來,看到了些什么呢?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學生齊讀)

1、教師放音樂有感情地范讀課文。

2、學生邊聽邊看書中插圖并圈出本課生字。

1、學生運用查字典、看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問同學、問老師等方法自學生字。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討論共同學習生字,教師巡視指導。

1、師用投影出示生字,生匯報。

2、出示“杜鵑花”圖片,結(jié)合插圖,通過形象感知認識“杜、鵑”,并可結(jié)合姓氏識記“杜”字,聯(lián)系學過的“鵲”識記“鵑”字。

3、借助圖或?qū)嵨镎J識“瓦罐”,學認“罐”字。

4、在探究“天然水塔”的過程中,認識“塔”字。

5、師去掉拼音,生齊讀生字。(平、翹舌音多讀2遍)

6、游戲:送小拼音回家(把生字和它對應的拼音放為一組)

1、要寫的字中左右結(jié)構的字較多,在整體觀察的基礎上,把重點放在總結(jié)“月”字作“旁”以及在字的左下時的變化規(guī)律上。結(jié)合第四課的“骨”字,將“骨、鵑、股、脆”四個字在田字格里放大,引導學生觀察并總結(jié)出月字在旁撇不變,月字在下撇變豎。

2、此外,還應提醒學生注意:“塔”字右下是“合”,中間的短橫不能少;“泉”字下邊是“水”,豎鉤右邊是兩筆,不要合成一筆;“脆”字右下的“”,不要寫成“巳”。

3、教師范寫要漂亮,學生先描紅再自己寫。教師巡視指導。

1、同學們已經(jīng)和生字做了朋友,那一定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引導學生練讀課文。

2、同桌互相聽讀,糾正不正確的讀音。

3、指名讀課文,引導學生互相評價,師及時評價指導。

4、學生齊讀課文。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泉水》一課。這節(jié)課我們接著學習

1、現(xiàn)在請同學們帶著問題,閉上眼睛,請一名同學把全文朗讀一遍。仔細聽,泉水是從哪里來的?最后要流到哪里去?(師給配樂。)

2、交流問題,板書:石縫大海

(一)1—2小節(jié)。

1、師提問題泉水是怎樣從石縫里出來的?他出來時心情是怎樣的”生自己讀1—2小節(jié),劃出有關語句。

2、交流(沖,表現(xiàn)了泉水快樂、激動的心情。)

3、指導朗讀,個別讀個別句子,分組讀,齊讀,要讀出泉水快樂、激動的心情。

(二)第3—7小節(jié)。

2、學生帶問題自讀課文,自讀讀,指名讀。

3、學生匯報自己所理解的內(nèi)容,引導生通過“來吧,來吧! 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飽了,你們能結(jié)出更大更甜的果子。“唱吧,唱吧! 我的琴聲正好為你清脆的歌聲伴奏?!钡染渥拥睦斫怏w會泉水樂于助人、團結(jié)協(xié)作、樂觀奮進、勇往直前的精神。

4、聽錄音想象:泉水流到大海以后會遇到些誰?會說些什么?

5、個別上臺交流表演。

6、齊讀后思考:泉水到大海以后,又把自己獻給了誰呢?(板書:獻給美好的生活。)

7、指導朗讀:通過教師引讀、分角色讀等形式,要讀出泉水自豪、歡快的語氣,突出泉水“多、清、甜、美”的特點,體會出泉水無私奉獻的精神。

2、學生準備、交流。

3、師放音樂學生有感情地配樂朗讀全文。(喜歡那一小節(jié)就站起來讀。)

師讓學生自由選擇最喜歡的段落練習背誦,再指名背誦。

1、泉水有著無私奉獻的精神,它的味道特別甘甜,你們想不想品嘗一下?(想)

2、品嘗后簡單交流一下感受。

4、歌曲:師唱完第一段后,學生自己編歌詞唱。

5、討論延伸:我們生活中有哪些人就像泉水一樣有著無私奉獻的精神?

新部編版二年級語文教案篇二

《小柳樹和小棗樹》是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課文以小同學們喜愛的童話故事形式出現(xiàn),借助小柳樹和小棗樹生長情況的不同,賦予它們不同的性格特點。并通過它們之間的對話,生動形象地使同學們懂得“要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不足”這一深刻的道理。

同學們分析

剛剛讀二年級的同學們,對童話故事有濃厚的興趣,好奇心強,但缺乏一定的鑒別能力。大多數(shù)同學們活潑、好動、大膽且獨立,他們已經(jīng)掌握了一些識字的方法,喜歡讀書和表演,但語言的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時間還比較短,好動、好玩。

設計理念

1、在新教材和《課程標準》中,把激發(fā)同學們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同學們讀、寫的欲望都很強烈,要讓同學們把學習當作一種享受。為了這一理念,要充分運用各種同學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創(chuàng)設有益于學習活動進行的情感氛圍,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調(diào)動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2、讓師生之間形成這樣一種特定的關系:教師提出一系列問題,并由此誘導同學們作出研究的反應。同學們通過研究性思考,回答教師提出的一系列具有誘導傾向的問題,達到獲取知識的目的。

3、使閱讀成為同學們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同學們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引導和調(diào)動同學們的情感體驗,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認識生字,讀懂故事。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不同的語氣表現(xiàn)角色的不同性格。

3、讀懂課文內(nèi)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別人的長處。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誘發(fā)學習興趣。

同學們,你們喜歡春天嗎?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去找春天吧!引導同學們齊唱《春天在哪里》。好,我們已經(jīng)找到了春天。你看,春天的使者小柳樹來了!還帶來了它的朋友小棗樹呢。想知道它們在春天、秋天時有什么不同嗎?讀懂了課本上的這個故事,你們就能找到答案了。(板書課題)

二.閱讀、識字、探究、感悟。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全文,邊讀邊畫出生字?;卮穑盒×鴺浜托棙溟L得有什么不一樣?

(2)出示字卡,同學們找出帶這個字的詞和句讀給大家聽。并想辦法記住它。

[設計意圖:鼓勵同學們自主識字,創(chuàng)設寬松、民主的學習氛圍,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習慣。]

(3)開火車認讀生字。引導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做準備,幫助不會認的同學想辦法認字。以小組比賽的形式讀。

[設計意圖:抓住同學們喜歡比賽的特點,培養(yǎng)團結(jié)合作和竟爭意識。]

2、再讀課文,突出重點。

(1)用不同的符號畫出講小柳樹和小棗樹外形特點的詞句。

(2)略讀分析這篇課文共幾個自然段?你喜歡哪幾句話?讀給大家聽,要讀出感情噢!

[設計意圖:鼓勵同學們學習自己喜歡的東西,重視同學們的個性發(fā)展。]

小棗樹:寬宏大量,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

[設計意圖:通過對角色的研讀,力求突出重點,使同學們對課文有進一步的理解。]

(4)讀了課文,大家有不明白的地方嗎?大膽說出來吧!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同學們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增強自主學習意識。]

3、精讀課文,加強語感。

[設計意圖:教師給予必要的點拔、指導,培養(yǎng)同學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分角色表演讀課文。

三.拓展與鞏固

1、說說別人的長處和自己的短處。可以自由選擇一個同學,說說他的長處。如果自己不清楚自己的短處,可以請別人給你提醒。先自己想想,然后小組交流。

2、鞏固會認的字

游戲:聽音出示字卡。(教師讀生字,同學們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誰找得又快又準。)

[設計意圖:激發(fā)學習興趣,使同學們在玩中鞏固知識。]

四.作業(yè)設計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課后朗讀全文給大家聽,說說自己學到的新知識吧!

新部編版二年級語文教案篇三

1、認識“刺、猬、板、凳”等10個生字,學會寫“板、椅”等8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把對話讀好。

3、在閱讀過程中體會“稱贊”可以給人以信心和快樂。

學生的準備:

學生需要做預習:讀熟課文,標出自然段的序號;課后的生字借助拼音讀一讀;在文中劃出不理解的詞語和句子。上課時需帶好課本和文具盒。

教師準備:課件、詞卡、小印章

環(huán)境設計:學生的座位縱向為偶數(shù)排,如左邊四豎排,右邊四豎排,讓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學習伙伴。除常規(guī)電教設備外,還需要實物投影展臺。

第一課時

1、老師講(《稱贊》)故事引出課題,并請學生跟老師一起板書。

2、聽讀感受:故事里誰稱贊了誰?相機認識“刺、猬”兩個字。

3、請學生試讀生字,分開哪些是學生已經(jīng)會的,哪些是還不會的。

4、自由讀課文,質(zhì)疑。

1、自由讀1——4自然段。

2、相機解決學生提出的關于1——4自然段的疑問。

3、圖文結(jié)合,多種方式指導朗讀小獾和小刺猬的對話。

4、仿說“一個比一個好”。

1、引導學生認讀“傍晚”和“椅子”兩個詞語。

2、抓住“不好意思”,引導學生體會小刺猬的心情和語氣,指導朗讀小刺猬的話。

3、對話朗讀方法遷移:引導學生體會小獾拉著小刺猬的手說話時的心情和語氣,并引導學生帶著相應的心情和語氣讀一讀。

4、分角色朗讀5—7自然段。

5、引導學生用“體會人物心情和語氣”的方法,采用多種方式把8、9、10自然段讀出趣味。

6、師生合作,表演讀“傍晚”部分。

1、生字認讀反饋。(同桌練讀,點讀,指名讀。)

2、學寫4個生字——板、椅、但、傍(鞏固把左窄右寬合體字寫規(guī)范、寫美觀的方法)。

3、學生練寫。

4、書寫展示、評價指導。

第二課時

1、抽讀生字卡片。

2、聽寫生字,對改糾錯:木板、椅子、但是、傍晚

1、朗讀課文,在上節(jié)課讀好對話的基礎上,重點體會描述小刺猬和小獾動作的句子,帶著動作讀。

2、相機仿說:聞一聞。

3、分小組演一演這個故事。

1、學寫4個生字——采、背、清、消。發(fā)現(xiàn)“背、清、消”的共同部分“月字底”,因為上面都背著一些筆畫,所以,月的一撇要站直,變成豎。

2、引導學生把“采、背、清、消”四個字描一遍寫兩遍。

3、書寫展示、評價指導。

新部編版二年級語文教案篇四

1、復習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3、欣賞課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欣賞課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一、板書課題,揭示目標

(一)師生共同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二)出示學習目標,指生讀。

1、復習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3、欣賞課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二、字詞回顧

出示詞語,指生讀,檢測,生正音。

三、品讀課文,讀懂文本

(一)自學指導一:精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1、讀課文,找出三位媽媽的話。

師:請同學們邊讀課文邊找出三位媽媽評價自己孩子的話,用“———”畫出來。

2、全班交流:指名讀、男女生賽讀。

3、指導朗讀三位媽媽的話,體會閱讀樂趣。

(二)自學指導三:讀讀說說,體會“孝敬”美德。

1、感受沉甸甸的“一桶水”。

三位媽媽手中提的是怎樣一桶水???誰能找到課文里的句子說說。

2、從哪些詞語中感受到這桶水沉甸甸的?通過朗讀把它表現(xiàn)出來。

3、體會“三個兒子”的不同表現(xiàn)。

4、齊讀“三個兒子”的表現(xiàn),發(fā)現(xiàn)寫法。

四、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1、聯(lián)系生活說說你該怎樣做個孝敬父母的孩子?

2、頌讀《三字經(jīng)》,升華主題。

板書設計:

三 個兒子

聰明有力氣 嗓子好 沒有特別的地方

翻跟頭 唱歌 幫媽媽提水

孝敬父母

新部編版二年級語文教案篇五

認識十三個生字,會寫十個字。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首都北京的巨大變化。初步感受課文按不同方面連段成篇的方法。

激發(fā)學生熱愛首都北京的感情。

認識13個生字,會寫10個字。

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首都北京的巨大變化。

讓學生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初步感受課文按不同方面連段成篇的方法。

生字卡片、圖片。

兩課時。

教學目標:

認識十三個生字,會寫十個字。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審題、導入新課。

談話: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國的首都是哪兒嗎?說說你對北京有哪些了解?

二、讀中識字。

1、教師范讀課文。

2、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畫出生字。

3、小組內(nèi)讀課文:互查讀音。

三、學生結(jié)合生活實際,自主識字。

1、出示圖片:你看到北京的那些美麗的景物?這些景物美在哪里?(教師隨即出示詞語。)

2、“讀讀記記”下面詞語。

綠樹成陰 鮮花盛開 風景優(yōu)美 來來往往 高樓大廈 名勝古跡

四、寫字指導。

1、分析字的結(jié)構。

2、注重同偏旁的字。

3、突出主筆的字:央、市、旁、城

4、教師范寫:邊寫邊講解。

五、自由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

1、北京給你的總體印象是什么?

2、用書上的一句話概括?讀出語氣

3、學生質(zhì)疑,提出不懂的問題。

六、布置作業(yè)。]

教學目標:

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首都北京的巨大變化。初步感受課文按不同方面連段成篇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自由讀課文:

北京給你的總體印象是什么?用書上的一句話來概括。

2、有感情的讀這句話,讀出贊美的語氣。

二、朗讀感悟,了解內(nèi)容,體會情感。

1、自由讀課文:作者都抓住了哪些景物寫出了北京的美?這些景物的特點是什么?

2、學生討論得出:天安門:莊嚴、美麗,寬闊的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

柏油馬路:又寬又長,綠樹成陰、鮮花盛開。

立交橋:許多、有綠毯似的草坪、拼成圖案的花壇,車輛來來往往、川流不息。(讀出立交橋的美)

名勝古跡和公園、高樓大廈:許多、風景優(yōu)美。

3、教師小結(jié)。

三、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四、實踐活動。

交流有關的北京變化的資料。

五、布置作業(yè)。

新部編版二年級語文教案篇六

教材簡說:

互相幫助,不應成為一句口號。在別人需要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這是每個人的一種責任,一種行為習慣。但要能做到這一點,是不容易的。

本課中的林園園,舍不得把自己的綠鉛筆借給同學,說明她在幫助別人方面做得不夠好。教學時既要讓同學們看到林園園的不足,又要讓同學們相信林園園會成為一個助人為樂的好孩子。

學習目標:

1、 認識“術、鉛”等9個生字,會寫“由、術”等10個字。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 仔細體會人物的語言,了解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

教學重點:

理解李麗和林圓圓的四次對話的意思。

教學流程:

一、啟發(fā)導入

出示一片畫好的藍色的樹葉。

提問:看到這片樹葉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有的可能問:怎么會是藍色的樹葉?還有的更驚奇地問:真有意思,我從來沒見過藍色的樹葉,怎么會是藍色的?)

對呀?樹葉怎么會是藍色的?(教師邊說邊把藍色的樹葉粘在黑板上)。那我們就一起學習19課《藍色的樹葉》,一起讀讀題目。

二、 初讀課文

1、課件出示自讀要求:

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喜歡讀的段落多讀幾遍;同桌合作,讀一讀新詞,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詞意。

2、匯報交流

(1)指名讀喜歡的段落,檢查自學效果。

(2)課件演示摘蘋果游戲,識記生字:

術、鉛、惹、吐、桌、盒、注、削、皺

(3)課件演示青蛙過河游戲,讀詞語:

皺眉 借鉛筆 趴在 削鉛筆 不由得 吞吞吐吐 盒子 惹人喜愛 臉紅

三、細讀課文

1、課件出示李麗沒畫完的畫,問:“這幅圖還缺什么呢?”(樹還沒有涂上顏色)

從這幅圖你可以知道些什么?(李麗要向林園園借綠鉛筆的原因)

齊讀第1自然段

2.讀講第2、3、4自然段。

(1)用筆劃出李麗和林園園的四次對話。

(2)指導讀對話部分,理解詞語。

課件出示a李麗小聲對林園園說:"把綠鉛筆借給我用一用行嗎?"林園園吞吞吐吐地說:"我還沒畫完呢。"

重點理解"小聲說"、"吞吞吐吐""沒畫完"等詞語。

課件出示b李麗只好趴在桌子上看林園園畫畫。等到都畫完了,李麗說:"現(xiàn)在可以把你的綠鉛筆借給我了嗎?"園園說:"我怕你把筆尖弄斷了。"李麗說:"我小心一點兒。"

理解"只好"。這個詞是說李麗沒有別的辦法可想。她已經(jīng)把房子、小山畫好了,只等畫樹。沒有綠鉛筆,沒法畫,所以只好等林園園把畫畫完,才又一次向林園園借。

."我怕你把筆尖弄斷了。"這是林園園的心里話,她擔心李麗使綠鉛筆時會把筆尖弄斷,實在有點舍不得借。

課件出示c.林園園從盒子里拿出綠鉛筆,說:"你要注意,不要削,不要用力畫,不要畫得太多。"林園園講了三個"不要",總是擔心李麗弄壞,或者使用得太費,舍不得借。聽了林園園的`話,李麗連忙說:"我只畫樹葉和小草。"

理解三個"不要"和"連忙""只畫"。("連忙"和"只畫",是講李麗一心想借用綠鉛筆,既然林園園肯借給她綠鉛筆,就立刻表示同意林園園的要求)

課件出示d.林園園皺著眉頭,說:"還畫小草嗎?太多了!"這是林園園聽到李麗說要畫小草,覺得太費綠鉛筆了,所以林園園說:"太多了!"意思是你要用,就只準畫樹葉。

(讀好對話是這篇課文教學的重點,李麗說的三句話分別要用請求、商量、誠懇的語氣來讀;林圓圓的四句話分別要讀出矛盾、擔心、吝嗇、不樂意的語氣。在逐句指導后,再組織同學們把林園園和李麗的對話分角色有表情地讀,根據(jù)課件演示配音讀等。)

3.讀講第5段。

課件出示 課文段落,指名讀后,提出思考題:林園園看見李麗畫了藍樹葉,為什么臉紅了?使同學們理解林園園已經(jīng)認識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對的,同學有困難應當熱情幫助。她因為羞愧而臉紅。

理解"用心"、"不由得"等詞語。

課件演示 從林園園的神情聯(lián)想“此時,她在想些什么?”,從而使同學們受到思想教育。

4、讀完課文后,你覺得林園園和李麗是兩個怎樣的孩子?(注意不能將林圓圓當成批判對象。)

四、書寫指導

1、認真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關鍵筆畫。

2、教師范寫(請同學們幫老師找不足),同學臨寫,組內(nèi)互相展示,說說你有什么話要提醒你的伙伴。

新部編版二年級語文教案篇七

1、認讀本課生字12個,會寫2個。了解課文內(nèi)容。

2、練習正確熟練地朗讀課文,朗讀時能做到逗句分明,停頓自然。

3、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1、生字詞的認讀與書寫。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本課的優(yōu)美詞句。

一、激情導入,激發(fā)興趣。

1.同學們,上課前,讓我們一起來輕松一下,唱一首歌曲,好嗎?播放音樂《春天在哪里》。

2.師板書課題生跟寫

3.學生交流搜集的有關春天的資料。

二、整體感知,帶入情境。

教師范背課文。(屏顯動畫,音樂伴奏)

二、自主讀文,認讀生字詞。

學生利用“四讀法”自己完成生字詞的自學認讀及課文的練讀。

三、熟讀課文。

(一)學生獨立讀文后標出自然段序號。

(二)同桌對讀。

(三)小組分段讀文。

(四)指名分段讀文。

四、充分誦讀,感悟解疑。

(一)學生再次誦讀課文,將自己讀懂的內(nèi)容與小伙伴進行交流。教師相機指導點撥,例如:學生會說“我知道春天來了,柳樹綠了,陽光非常溫暖;“秋天的風很柔和,很舒服”;“春雨又輕又細又長”;“我還知道春天花開了,燕子飛回來了……”

學生在自己充分誦讀的基礎上,通過圖片整體感知了課文的內(nèi)容,并就讀懂的內(nèi)容能與同學進行交流,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與表達能力。

(二)學生將自己沒有弄懂的問題在小組中提出來,看看其他同學能不能幫忙解答,如果解答不出來,可以一會兒提出來。

(三)小組長總結(jié)匯報小組讀懂的課文內(nèi)容,并將剛才學生提出來的沒有解決的問題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解決。教師相機板書。例如,字詞方面,有的學生會問:什么是“吐綠、甘美、興奮、稚嫩等等”?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讀句子理解或者查字典理解。課文內(nèi)容方面,學生也許會提出:“小草為什么說春天是醒目、稚嫩的綠色?桃花為什么說春天是希望、熱情的紅色?油菜花又說春天是興奮、活潑的金色?”重點體會這幾個重點詞句,多朗讀、注重在讀中感悟。

五、整體回味,熟練誦讀。

學生在了解了課文內(nèi)容后,弄懂了不明白的問題后再次進行朗讀,整體把握,達到熟練誦讀,從而又進一步鞏固課文的生字詞。

六、學寫五個字。

(一)學生認讀“奮”、“潑”、“流”、“柔”、“皺”。

(二)學生交流這幾個字的記法及書寫時應注意的地方。

(三)師板書師范,生仿寫。

七、作業(yè):

必做:熟讀課文。

選做: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段課文,畫出圖畫。

新部編版二年級語文教案篇八

夜幕籠罩大地,成千上萬只蝙蝠便從它們的棲身之處傾巢而出,在野外的上空飛翔,尋找食物。

蝙蝠是地球上惟一會飛的哺乳動物,其數(shù)量在哺乳動物中居第二位。蝙蝠喜歡黑暗,喜歡潮濕,喜歡迷宮式的通道和洞穴。它們每個夜晚都出來捕食大量昆蟲,為自然界的生態(tài)平衡,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蝙蝠的種類很多,這里給同學們介紹兩種奇特的蝙蝠。

在南美洲的叢林中,有一種以吸血為生的蝙蝠。它有令人生畏的牙齒,兩翼張開達70厘米,人們都叫它吸血蝠。吸血蝠是群居動物,它們成群地居住在山谷的頂壁,似乎在分享著相互陪伴的歡樂。吸血蝠有尖鉤一般的利爪,可以緊緊攀附著巖石的裂縫或粗糙的邊際。它們睡覺時,也常常用一條腿吊著。它們的眼睛比其他美洲蝙蝠的眼睛大。和其他種類的蝙蝠一樣,在漆黑的山洞里,吸血蝠靠它們發(fā)出超聲波辨別方向,確認目標。

大多數(shù)蝙蝠在地面上都是無能為力的,但是吸血幅那細長的腿和前臂,使它能夠毫不費力地在地上自由移動。吸血蝠以吸血為生,準確地講,不是吸血,而是舔血,通過下唇上一條小溝,用舌頭把血送到嘴里。吸血幅的唾液含有麻醉劑和抗凝劑。在吸家畜的血時,傷口雖然不大,而出血量卻很多,吸血的過程最長可達45分鐘,吸足了之后才飛回它的棲息地。

夜幕降臨之后,巴拿馬的灌木叢對于青蛙來說可謂是一個極其危險的地帶了,因為這里生活著一種對青蛙造成威脅的空中飛行專家。這種空中飛行的動物也是蝙蝠家族的一員,生活在南美洲,學名叫遂唇蝠。因為它擅捉青蛙,愛吃青蛙,所以被人們俗稱為食蛙蝠。

食蛙蝠也是靠回聲定位來指導自己飛行的。它能在黑暗的樹叢中識別出青蛙,并迅速而準確地撲向它。食蛙蝠在捕捉青蛙之前,就能識別出這只青蛙是否中毒。在捕捉的過程中,它的表演如同空中特殊飛行,準確率極高。在夜間草叢中,青蛙在呱呱鳴叫,食蛙蝠憑此能鑒別蛙的種類,是一只蛙還是多只蛙,是個兒大的還是個兒小的。

食蛙蝠愛修飾自己,尤其是毛和翅膀濕了以后更要精心“打扮”。食蛙蝠不僅會游泳,還能從水面垂直起飛。

科學家猜測,食蛙蝠似乎能理解其他動物的語言。不過,這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證明。

新部編版二年級語文教案篇九

教學目標:

1、了解曹沖稱象的方法和其中蘊含的道理,知道要靈活運用知識,才會想出好辦法。

2、學會15個生字,會寫候、柱、底等9個字。

3、正確、流利地讀課文,能復述曹沖稱象的具體步驟。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曹沖稱象的辦法以及他和官員稱象的辦法之間的聯(lián)系。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1、放《三國演義》主題歌,你們看過(聽說過)《三國演義》嗎?2、請學生自由回答。3、你知道其中的哪些人物的名字?你怎么知道的?(隨機表揚閱讀面廣的學生,告訴學生搜集信息的渠道多種多樣))

一、導入

1、啟發(fā)談話:曹操是三國時魏國的丞相,一次,有人送他一頭大象,他很高興,就帶著兒子和官員們一同去看象。同學們,你們見過別人稱東西嗎?那你們見過稱大象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古時候稱象的故事。(板書:稱象)適時認識生字“稱”

2、板題質(zhì)疑:板書課題,讀課題,認識生字“稱、象”圍繞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誰稱象?為什么稱象?怎么稱的?)(設計意圖:由課題的出示,引發(fā)學生思考質(zhì)疑,。激起學生閱讀的興趣。)

二、初讀(自由讀文,畫出生字,了解內(nèi)容。)

1、提出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設計意圖:明確讀的要求,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十分必要,這樣可以提高讀書的效率,有利于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指名讀課文。強調(diào)重點字的讀音:如“曹、稱、秤、重”等字的讀音。(課件出示反饋時,學生會讀哪個就讀哪個,讀對了的,其他學生跟著將這個字讀3遍。)(設計意圖:鼓勵學生以主人翁的態(tài)度對待學習,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習慣。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努力使學生獲得成就感。)

3、學生選用自己喜歡的識字辦法學習生字、掌握讀音。(生自主識字,師巡視指導)(設計意圖: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只有持之以恒對學生進行方法滲透指導,教學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開放學習方式,尊重學生自我選擇。)

4、去掉拼音讀生字:

(1)同桌比賽讀(2)男女比賽讀(3)全班齊讀。

5、開火車認讀生字。(設計意圖:通過多種形式、多種層次的練讀,落實字音教學,又激發(fā)了興趣,防止了重復和枯燥。)

6、指名讀文把生字放到課文中,讀一讀。(提示讀書姿勢)讀書時身體要站直或坐直,雙手捧書,眼睛與書本保持一段距離,吸氣定神再開口這是會讀書的表現(xiàn)。其他同學仔細聽,評價。(設計意圖:由字到詞,由詞到句,循序漸進,符合低年級認知規(guī)律。)

三、討論(交流讀書體會,整體感知課文。)

2、小組合作,討論交流。(設計意圖:語文學習的過程就是師生、生生交流互動的過程,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教師應善于在這種交流中捕捉信息,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及時調(diào)整教學。)

四、朗讀(在理解中感悟讀文,提高學生朗讀水平。)

1、在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分段指讀課文,組織學生評價朗讀,相互促進,教師適時范讀指導。

2、抓住“一邊……一邊……”的句子,認真體會,練習說話。

3、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組內(nèi)的同學聽。(設計意圖:打破傳統(tǒng)的“串講”形式,以學生的自主閱讀為主,學生自己能讀懂的教師就不再去講,充分讓學生自讀自悟,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

五、拓展練習想一想,有沒有更好的稱象辦法?

板書設計:

曹沖稱象

官員們曹沖

造大稱

1、象上船,沿水面畫線。

2、象上岸,船裝石頭。

3、船下沉至畫線處,稱石頭。

4、計算石頭總重量。

宰大象

曹操

直搖頭曹操點頭微笑

《稱象》第二課時

課文特點:

這篇課文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記敘了七歲的曹沖想出稱象的好辦法,稱出大象重量的事,從中可以看出曹沖是個聰明。愛動腦筋的孩子。

教學目標:

1、通過曹沖稱象的故事,使學生了解曹沖是個怎樣的孩子,懂得遇到問題要善于動腦筋。

2、繼續(xù)學習預習課文,邊讀邊電教,并練學生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邊讀邊思考,提出不懂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曹沖想出的稱象辦法及官員們想出的稱象辦法和曹沖的辦法之間的聯(lián)系。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現(xiàn)在,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fā)展,要稱一頭活著的大象的重量是不成問題的,可在古時候,這卻是件很難的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9課:稱象,讓我們看看曹沖想出一個什么好辦法稱得大象的重量的。

二、范讀課文

思考:圍繞著稱象,課文卻寫了什么?

你們有什么不懂的問題試著提出來。

三、出示目標

通過學生的質(zhì)疑導入目標。

四、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思考:

從這一段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a:稱象這件事的時間:

古時候。

b:大象的來歷:

人家送給曹操的。

c:人物:

曹操,曹沖,官員們。

2、當時曹操什么心情?誰能試著讀出這種語氣?

過渡:曹操看到的那頭象是什么樣子呢?

五、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思考:這頭大象是什么樣子的?(用畫出來)

默讀畫句,這句話是個什么句?

把什么比作什么?說明什么?

2、課文寫的是稱象的事,可為什么介紹這頭大象的樣子呢?

3、誰能試著讀出大象的高大?

4、官員們看著這頭象,發(fā)出了議論,議論在課文中是什么意思?

5、官員們議論什么問題?

6、誰能把議論的語氣讀出來?

過渡:大家都在認真地看,都在不停地議論,曹操卻提出了問題,官員們是怎樣回答的呢?

六、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默讀第三自然段

思考:官員們想出哪

幾種稱象方法?用畫出來。

2、曹操聽了他們的話怎么樣子,為什么會這樣?

3、比較下面兩個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體會直的意思)

曹操聽了搖頭

曹操聽了直搖頭

4、誰能試著讀讀這段,看誰體會得最好?

指名讀評議分角色讀

七、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1、自由讀第四自然段

說一說:曹沖所說的辦法,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還干什么?

2、做實驗突破難點

讓學生一邊說稱象的步驟,老師一邊演示。

然后對學生提出的不懂問題展開討論。

(1)、大象上船后,船為什么下沉?

(2)、象上船后,為什么沿著水面在,船舷恥面一條線。

(3)、象上岸后,往船上裝石頭,為什么要裝到畫線的地方。

(4)、再讀這一段,說說曹沖想出的辦法比官員們提辦法好在哪兒?(通過比較,體會曹沖正是從官員人的辦法中得到啟發(fā))。

3、指名朗讀課文,其他民學看插圖。

過渡:曹沖這樣做對嗎?他到底稱出大象的重量沒有?

八、學習課文第五自然段

1、齊讀第五自然段

思考:從這一自然段中,你從哪兒可以看出曹沖稱象的辦法好?

你還從哪個詞當中得知他的辦法好?誰能讀出來?

2、稱象這件事發(fā)生在曹沖幾歲時?試比較下列句子的意思

曹操的兒子曹沖七歲

曹操的兒子曹沖才七歲

九、總結(jié)全文

1、我們應該向曹沖學習什么?

2、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新部編版二年級語文教案篇十

1、認識本課中的生字新詞,正確書寫,并用“一……就”造句。

2、培養(yǎng)學生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的能力。

3、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激發(fā)學習興趣。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區(qū)分形近字。

投影片

教師出示坐井觀天的掛圖,讓學生仔細觀察,然后說一說圖畫的意思,初步感知這個成語的意思,然后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2 課《坐井觀天》,板書課題。

(一)、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不認識的字標上生字的字音,多讀幾遍。

2、在小組內(nèi)讀課文,數(shù)一數(shù),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標好自然段序號,小組長檢查是否正確。

3、指名讀課文,訂正生字詞的讀音,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

(二)、認識生字:

1、教師用投影列出生字,分小組讀一讀,比一比:誰讀的最正確。

2、觀看投影片,說一說下面的生字哪里容易寫錯?

“沿” (第五筆是橫折彎,沒有鉤)

“弄” 上下結(jié)構,上面是個“王”,下面是:橫、撇、豎。

“錯” 左右結(jié)構,左邊是:金字旁,右邊是:橫、豎、豎、橫、豎、橫折、橫、橫。

“渴”與“喝”怎樣區(qū)分? (“渴”需要水,所以左邊是三點水;“喝”要用嘴,所以左邊是口字旁)

3、自己讀一讀詞語,然后教師指讀:

井沿 回答 口渴 喝水 別說 弄錯

4、結(jié)合書上的圖指一指,說說“井沿”指的是哪?(井的邊)

(三)、再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1、自由讀課文(2——3遍)

2、同桌按自然段讀課文,互查字音。

3、教師指名讀,比一比,誰讀的正確、流利。

(四)、用“一……就”造句:

1、讀句子,想想:這兩句話有什么共同點?

投影片: 我一抬頭就看見天。

爸爸一起床就去跑步。

共同點:都用上了“一……就”的句式,表示一有前邊的動作出現(xiàn),必然就會有后邊的行為。

2、自己用“一……就”說句子,互評互改。

(五)、指導生字書寫。

1、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占格情況。

2、練習描字。

3、在生字本上抄寫字頭,教師進行評價。

1、抄寫生字

2、朗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1、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坐井觀天字面的意思和它其中的深意,引導學生看問題要

全面,不能片面的理解,不要做目光短淺,自以為是的人。

2、分角色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聯(lián)系上下文以及插圖理解語言文字的能力。

1、解課文內(nèi)容,引導學生看問題要全面,不能片面的理解,不要做目光短淺,自以為是的人。

2、有語氣的朗讀課文。

理解課文,懂得看問題要全面、不能目光短淺、自以為是的道理。

投影片(插圖)

說說“觀天”是什么意思?你們有沒有看過天呢?聯(lián)系你的生活實際說說,天給你的印象是什么?(大、美、藍……)

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是“坐井觀天”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指名按自然段讀,說說故事里都有誰,它們在什么地方就什么問題爭論起來。(青蛙和小鳥在一口井處就天到底有多大爭論起來。)

板書: 有多大?

青蛙在什么地方? (井底)

小鳥在什么地方? (井沿)

(二)、細讀課文,深入理解:

1、天有多大?輕聲讀課文,找一找小鳥用什么詞來形容天。(無邊無際)請你談一談自己的認識。

2、讀讀這句話,說說你對這個詞怎樣理解。鼓勵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上文提到的小鳥“飛了一百多里”等方面來理解。

3、指導學生有語氣的朗讀這句話:小鳥非常自然。

4、青蛙認為天有多大呢?找到相應的句子讀一讀。

出示投影片:上有插圖和青蛙的話:“朋友,別說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

讀一讀,說說你有什么體會。然后練習朗讀,體會青蛙的語氣:非常自信。

5、青蛙為什么會這么認為呢?指名讀第六自然段,說一說。

投影片:配有青蛙的圖和它說的話:“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p>

讀一讀,談談你的理解。青蛙為什么會錯了?錯的原因是什么?(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的談出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讓學生認真聽,進行相互補充。)

6、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練習分角色朗讀二——七段,做到正確、流利、有語氣。

(三)整體綜合:

1、展開想象,說一說:如果青蛙跳出井口,它會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先自己練習

說,組織好語言再回答)

(對自己的無知和自以為是感到慚愧,

不再只憑自己所見到的一點來片面看問題,

……)

2、讓學生自愿結(jié)合,有語氣的朗讀課文,如果愿意,可加上動作進行表演。

1、分角色朗讀課文,進行評價。

2、說一說學習這個成語故事的感受。

有語氣的朗讀課文,家長進行評價。

新部編版二年級語文教案篇十一

理解詞語的含義,學會會讀會寫生字。

能通暢的背誦,熟練的讀古詩。

讀古詩想象詩中情景,學會表達。

1、同學們,今天幾日呀?那是什么季節(jié)了?我們學過描寫幾首春天美景的古詩了,誰來背一背?(指名背《詠柳》等)

2、今天,我們再學一首贊美春天的古詩――《村居》。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

4、解題:“村居”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農(nóng)村居住。)

5、介紹作者:高鼎,清朝人。他的詩善于描寫自然景物。

作者看到了什么景象呢?請看……(放課件)

學生觀看后說說自己的所見。

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那你們喜歡這美麗的春景嗎?同樣,詩人陶醉了,他寫下了這首有名的《村居》。

1、出示要求:借助拼音分組自由讀詩句,劃出生字詞,給生字找?guī)讉€詞語,再討論詩句意思。

2、檢查生字讀音,指導識字。鶯:后鼻音,中間是禿寶蓋兒;趁:前鼻音。鳶:上面沒有一撇。給生字找詞語。

3、指名讀詩句,如有不正確的讀音及時糾正。

4、齊讀。再練讀。

5、請同學們馬上描生字。注意每一筆寫在哪兒。

1、學習古詩一、二兩行詩句

(從“草長”、“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中可找到春天;從圖上楊柳長出綠芽也可找到春天。)

“草長”是什么意思?“醉”呢?

師:誰能把這句詩讀一讀?

(指名讀,如讀得不理想,老師范讀后再指名讀)

師:讀得太棒了。讓我們看著圖輕輕地、有感情地再讀一讀。

(生齊讀一、二句)

誰能說說這句詩所描繪的美景呢?(學生發(fā)言,說詩意)

學生自由發(fā)言

(春光明媚,小草剛剛從睡夢中醒來,吐出一點點被春風染綠的嫩芽,自由地長呀長;剛過冬的黃鶯展開柔嫩的翅膀,無憂無慮地飛翔著,仿佛在贊美春天,歌唱春天;堤岸上的楊柳在春風的吹拂下梳理著自己細長的秀發(fā),沉醉在春天的美麗中。)

2、學習三、四兩行詩句

四人一小組讀這兩行詩句,讀完后互相討論:讀了之后,討論:孩子們是怎樣放風箏的?

指名朗讀。老師相機指導。

男女比賽讀。

小組派代表說說。

(歡快的孩子們跑著、跳著,露出一張張?zhí)煺妗⒒顫姷男δ??!翱?快!”一個扎小辮的孩子高高地舉著一只五顏六色的鷹形風箏,跳著、叫著,一邊跑一邊放線。只見風箏在孩子的牽引下越飛越高,在蔚藍的天空中舞動,似乎在與云朵比高。不一會兒,天空中陸續(xù)飛起了許多紙風箏。在高高的云層中,各式各樣的風箏似乎活了,紛紛炫耀著自己的美麗。)

3、請同學們把整首詩有感情地朗讀,再背誦。

同學們,詩人看到這么迷人的春光,這么歡快生動的兒童競放風箏的場面,他怎樣?可用詩中的一個字來代表他這時的心情?(醉)

那詩中到底誰醉?

1、楊柳醉,醉在蒙蒙的春煙里。

2、堤岸醉,醉在柳枝的輕柔的撫摸里。

3、草兒醉,醉在痛痛快快的生長里。

4、黃鶯醉,醉在自由自在的飛翔里。

5、兒童醉,醉在快快樂樂的放飛里。

6、詩人醉,醉在迷人的春光里,醉在孩童的歡樂里。

同學們,你們能把這迷人的春景,兒童競放風箏的歡樂場面寫出來嗎?趕快動筆吧,看誰寫得生動,誰寫出了詩人的“醉”。

新部編版二年級語文教案篇十二

細讀課文。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游子吟》這首詩。能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懷、愛護之心,不忘父母養(yǎng)育之恩。

圖片。

一、細讀課文。

學習第一自然段。

1、看圖,說說圖上畫了什么?

孟郊要出遠門,他母親是怎么想的?從哪兒看出母親是在深夜縫衣,從母親手中的針線和衣服上的針腳可以看出一針針一線線地縫。

2、指名讀。

3、這一自然段講了孟郊要出遠門,母親忙著給他縫補衣服。

學習第二自然段。

1、母親送兒子,會說些什么?板書:送兒天天掛念早點回來。

2、提示:從母親送兒子說的話當中可以看出他們離別以后母親每天要承受掛念兒子,盼望兒子的痛苦,母親的恩情是多么感人啊!那孟郊聽了有什么反應呢?他會想些什么呢?(孟郊會想:母親年紀大了,我出門后誰來服侍她?所以傷心得要流淚,眼睛濕潤了)。

3、看圖,誰能說說自己對第2自然段內(nèi)容的體會。

看母子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多么難舍難分!他們的深厚感情太令人感動了。

4、指名讀。

學習第三自然段。

1、出示掛圖,問圖上這個人是誰,他看到了什么?

2、指名讀,孟郊眼中看到了什么?孟郊把太陽看作什么,把小草比作什么?

4、這一節(jié)寫了孟郊上路時所見所感。

學習四、五自然段。

1、這首詩是孟郊在什么時候?qū)懙?詩題是什么?孟郊為什么要寫詩?(他不能忘記母親的恩情)。

2、誰能讀讀《游子吟》。

3、理解詩歌。

二、總結(jié)。

這篇課文寫孟郊要出遠門,母親深夜給他縫補衣服,天明送別的情景,引出孟郊50多歲寫的《游子吟》這首詩,反映詩人不忘母親的恩情。

學生談體會。

三、布置作業(yè)。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內(nèi)容:指導背誦,課堂練習。

教學目標:背誦《游子吟》,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懷、愛護之心,不忘父母養(yǎng)育之恩。

教學準備:課堂練習。

教學過程:

一、指名朗讀課文。

二、指導背誦。

1、利用板書,引導背誦。

2、分兩個大組,一個背,另一組聽,再交換一次。

3、同桌交替背、聽、互評。

4、指名背誦。

三、課堂練習。

1、讀句子,寫話。

各人自讀句子,注意“忙著、看到”用在句中的什么位置。

造句,先仿說,再寫下來。

忙著——。

看到——。

2、比一比,組詞。

補()摸()恩()。

撲()漠()思()。

3、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沐浴著()的小草,無論怎樣都()不了太陽的()啊!

新部編版二年級語文教案篇十三

1、會認8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認識泉水“多、清、甜、美”的特點,體會泉水一路奉獻的精神和奉獻的幸福感。

重點:美讀課文,并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難點: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泉水一路奉獻的精神。

ppt課件。

1、看老師寫“泉”,怎么記住它?(或說字形或擴詞)讀題:泉水。

2、填一填:()的泉水請把課題讀好。

過渡:想去看看泉水嗎?一個要求:請帶上你們的眼睛和耳朵。(課件播放山澗泉水)。

(聽:仔細聽,聽清讀音,聽懂內(nèi)容,邊聽邊思考。)。

(讀: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

先個別說,然后請一個同學概括說。

1.同學們剛才都說得很好,接下來就請同學們帶著問題,閉上眼睛,我們來靜靜地聽老師把全文朗讀一遍。仔細聽,泉水是從哪里來的?最后要流到哪里去?(師配樂范讀。)。

2.交流問題,板書:石縫大海。

(一)1——2小節(jié)。

1.泉水是怎樣從石縫里出來的?他出來時心情是怎樣的?打開書,聽第一、二節(jié)錄音,劃出有關語句。

2.交流(沖,表現(xiàn)了泉水快樂、激動的心情。)。

3.指導朗讀,個別讀個別句子,分組讀,齊讀。

(二)第3——7小節(jié)。

1.帶著問題聽課文錄音:泉水流過哪些地方?一路上遇到了誰?

2.邊交流邊板書:

水池山里的姐姐。

平地杜鵑花。

山坡果樹。

山谷百靈鳥。

3.泉水和這些朋友分別說了什么呢?再聽3——7小節(jié),自己可以跟著輕聲地讀一讀。

4.自由讀泉水的話,然后交流。

5.你最喜歡那句泉水說的話?為什么?

6.從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泉水是一種怎樣的水?(板書:多、清、甜、美。)。

7.以各種形式朗讀泉水所說的話。

8.想一想:泉水為什么要說這些話?(把自己無私地奉獻給別人。)。

(三)第8——10小節(jié)。

1.聽教師范讀,思考:泉水最后流到了哪里,遇到了誰?

2.交流,板書:好多飛流的泉水。

3.自由讀,集體讀。

4.聽錄音想象:泉水流到大海以后會遇到些誰?會說些什么?

5.個別上臺交流表演。

6.齊讀后思考:泉水到大海以后,又把自己獻給了誰呢?(板書:獻給美好的生活。)。

2.準備、交流。

3.有感情地配樂朗讀全文。(喜歡那一小節(jié)就站起來讀。)。

1.泉水有著無私奉獻的精神,它的味道特別甘甜,你們想不想品嘗一下?(想。)。

2.品嘗后簡單交流一下感受。

4.歌曲:師唱完第一段后,學生齊唱。

5.我們生活中有哪些人就像泉水一樣有著無私奉獻的精神?

1讀完了課文,你喜歡泉水嗎?為什么?我們應該怎樣像泉水學習呢,說說你打算為身邊的人做些什么。

2朗讀你最喜歡的段落,試著背下來。

3把你喜歡的段落讀或背給你得好朋友聽。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7974671.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