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的意見(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2-12-25 10:20:34
2022年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的意見(3篇)
時間:2022-12-25 10:20:34     小編:zdfb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的意見篇一

(一)總體要求。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中央關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在公務員法規(guī)定的制度框架內(nèi),保持現(xiàn)有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晉升制度不變,建立主要依據(jù)任職年限和級別晉升職級的制度,發(fā)揮職級在確定干部工資待遇方面的作用,實行職級與待遇掛鉤,實現(xiàn)職務與職級并行。

(二)基本原別。堅持以人為本,立足拓展公務員職業(yè)發(fā)展空間,開辟晉升職級通道,調(diào)動基層公務員工作積極性;堅持德才兼?zhèn)?、以德為先,注重工作實績,體現(xiàn)個人資歷;堅持公平公正,統(tǒng)一職級晉升條件,嚴格進行民主測評和考核,堅持向基層傾斜,緩解基層公務員因職務晉升難待遇得不到提高的矛質,使其隨著職級晉升相應提高待遇。

(一)職級設置。對縣以下機關公務員設置5個職級,由低到高依次為科員級、副科級、正科級、副處級和正處級。

(二)職級晉升條件。公務員晉升職級,主要依據(jù)任職年限和級別。具體條件分別為:晉升科員級須任辦事員滿8年,級別達到二十五級;晉升副科級須任科員級或科員滿12年,級別達到二十三級;晉升正科級須任副科級或鄉(xiāng)科級副職、副主任科員滿15年,級別達到二十級;晉升副處級須任正科級或鄉(xiāng)科級正職、主任科員滿15年,級別達到十九級;晉升正處級須任副處級或縣處級副職滿15年,級別達到十七級。

任職年限,從晉升職級或正式任命職務之月起按周年計算,滿12個月為1周年。任現(xiàn)職級或職務期間每有1個年度考核為優(yōu)秀等次,任職年限條件縮短半年;每有1個年度考核為基本稱職等次,任職年限條件廷長1年。阿壩州、甘孜州、涼山州木里縣列入實施范圍的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人員,在執(zhí)行中辦發(fā)[2015]4號文件規(guī)定的職級晉升條件的基礎上,在這些地區(qū)任職每滿1年且年度考核為稱職以上等次的,任職年限條件縮短半年。不同職務層次的任職時間分別計算,不予累加。

(三)職級晉升辦法。對達到規(guī)定任職年限和級別條件的公務員,依據(jù)其德才表現(xiàn)和工作實績,在本單位或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進行民主測評,經(jīng)考核合格的晉升職級。公務員晉升職級,應包括初核、民主測評和考核、公示、報批等環(huán)節(jié),按所任職務的管理權限進行審批。

(四)職級晉升后的待遇。公務員晉升職級后,享受相應職務層次非領導職務的工資待遇。

(五)職級晉升后的管理。公務員晉升職級后,工作崗位不變,仍從事原崗位工作。晉升領導職務或非領導職務,按現(xiàn)行規(guī)定執(zhí)行。

(一)本實施意見的實施范圍,包括縣(市、區(qū))和鄉(xiāng)鎮(zhèn)(街道)列入公務員法實施范圍的機關和經(jīng)批準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中,已進行公務員登記或參照公務員法管理機關(單位)工作人員登記的在編人員。機構規(guī)格高于正處級的縣(市、區(qū)),其所屬黨委、政府工作部門等不列入實施范圍。

(二)省和市(州)駐列入實施范圍的縣(市、區(qū))正科級及以下機關(單位)中、已進行公務員登記或參照公務員法管理機關(單位)工作人員登記的在編人員,參照本實施意見執(zhí)行。

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自中辦發(fā)〔2015〕4號文件印發(fā)之日即2015年l月15日起實施。

晉升職級的人員,自晉升職級的下月起執(zhí)行晉升后職級相應的工資待遇。

(一)專業(yè)技術類、行政執(zhí)法類等類別公務員建立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的辦法另行制定。相關辦法出臺前,暫按本實施意見執(zhí)行。

(二)公務員晉升職級后兌現(xiàn)待遇所需資金,按行政隸屬關系和現(xiàn)行經(jīng)費保障渠道解決。

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是完善公務員制度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內(nèi)容,政策性強,涉及面廣,面臨的情況復雜,必須認真做好組織實施工作。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實施。各市〔州)和在縣以下有派駐單位的省直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的重要意義,切實加強對組織實施工作的領導。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組織、機構編制、財政部門要在黨委、政府領導下,密切配合、周密部署,把工作做深做細。重大事項要及時請示報告。

(二)把握精神,嚴格執(zhí)行政策。各市〔州)和省直有關部門要嚴格執(zhí)行本實施意見規(guī)定,不得自行擴大實施范圍,不得自行變更晉升職級的條件,不得自行出臺提高職級待遇的措施。要加強政策把關,搞好與清理超職數(shù)配備干部工作的銜接,化解清理工作中的矛質。原自行采取的不符合國家統(tǒng)一政策規(guī)定的晉升職務或提高職級待遇的做法,一律停止執(zhí)行。對違反規(guī)定的,要堅決予以糾正,并追究責任。

(三)關注輿論,做好政策解釋。實施過程中,各市〔州)和省直有關部門要密切關注各方面的反應,正確引導社會輿論。要認真細致地做好政策解釋和思想致治工作,確保實施工作平穩(wěn)順利進行。對可能出現(xiàn)的不穩(wěn)定因素,要做好應對預案。

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的意見篇二

職級并行制度實施半年多了,從已實施的情況和將來可預期的結果來看,這并不是一種很成熟、很完善、很合理的設計,還存在不少矛盾和問題,并沒有完全達到當初設計這一制度改革的目的和初衷。

現(xiàn)在以區(qū)縣為例,來分析一下這個新產(chǎn)生的矛盾和問題。比如一個剛畢業(yè)的大學生考上了公務員,22歲,本科學歷(??粕苌倭耍?,一年后23歲定級就是一級科員,此后每隔兩年就具備晉升一級的年限,如果能順利晉升的話,他在四年后也就是27歲就能晉升到三級主任科員,但因為有晉升比例的限制,下一步二級主任科員就是他遇到的第一個難以突破的天花板(一級、二級主任科員不超過一級至四級主任科員的百分之五十),將有接近一半的人卡在這里升不動了;再在四年后還有一個更大、更難以突破的天花板——四級調(diào)研員,因為三級、四級調(diào)研員的比例不超過百分之十,所以將有百分之九十的人最終卡在這里無法晉升了,這時他大約三十出頭的年紀,而在此之后直到他退休還有接近30年的工作年限(對多數(shù)人來說)。

這種狀況就意味著:從三十多歲直到退休的這個期間內(nèi),每個人都有極為充足的晉升年限卻無法晉升,工作年限多少已經(jīng)不重要了,年輕的和年老的公務員在職級上拉不開差距,工作年限和個人所擁有的職級沒有多大的相關性——這種現(xiàn)狀就同當初搞職級并行制度的初衷不和諧了。職級并行的目的,不就是要讓沒有職務的老同志也要達到較高的級別、享受較高的薪酬待遇嗎?可這樣的制度一旦實行,臨近退休的老同志在職級上就同五十多歲、四十多歲甚至三十多歲的年輕人處于比較相近的職級上,工作年限不同的人無法對應不同的職級(拉不開職級的檔次差距),這是目前職級并行制度實施后必將導致的一個不盡人意的地方。

這次職級并行的另外一個問題是本身太過復雜,不利于公開透明,卻方便了擅長渾水摸魚的違規(guī)操作、黑箱操作。僅僅是關于不同比例的規(guī)定,就區(qū)分了26種不同的情況,別的不說,光是學習、掌握這些比例就是一件頗費腦筋的事情。對于比例問題,首先存在一個容易產(chǎn)生歧義的比例計算。在一個單位里,這個比例到底怎么掌握、怎么計算?新進來的人員、剛調(diào)走的人員、剛退休的人員、吃空餉(不上班)的人員到底怎么算、時間起止節(jié)點如何界定,這會有多重解釋、多種說法,這給有選擇性地計算、掌握這一比例提供了方便,同時也就是為違規(guī)操作提供了方便。一個單位的比例計算尚且存在這些問題,若是全縣統(tǒng)籌計算這個比例,那就更復雜了,一個普通公務員也許知道本單位的公務員的情況,可是全縣的公務員狀況他哪里能掌握?這個比例如何變化、如何計算,他就完全無能為力了,只能由著人事組織部門說什么就是什么,完全成了一個群眾無法監(jiān)督的黑箱操作的過程了。而一旦有了黑箱操作,會產(chǎn)生什么后果,在這里就無需多說了。

另外一個問題,符合晉升年限的人有很多,但因為存在比例的限制,只有極少的晉升指標(必然存在激烈的競爭),在這種情況下,先晉升誰呢?規(guī)定上說了,要“綜合考慮工作需要、德才表現(xiàn)、職責輕重、工作實績、擔當作為、資歷等因素,不是達到最低任職年限就必須晉升,也不能簡單按照任職年限論資排輩”,要經(jīng)過“黨委(黨組)集體研究、民主推薦、組織考察”等程序——如此這般,把職級晉升又搞成領導職務的選拔任用程序了,任職年限的重要性又給否定了。本來搞職級并行的目的就是要照顧沒有職務的老同志的,可是如果不重視考慮工作年限長短的因素,不論資排輩,卻更多地考慮、重視工作年限之外的其他因素,又怎么能照顧老同志呢?在這種情況下,“年輕人具有高職級,年老的人卻具有低職級”就成為一種合規(guī)合法的常態(tài),人家滿兩年就能獲得職級的晉升,而你滿十年甚至滿十五年也可能得不到級別的晉升,這種狀況又違背了當初搞職級并行制度的初衷。

二十多年前,一場卡拉瑪依大火使得“讓領導先走”成為一句極度貶義的流行語,半個月前前的美軍斬首伊軍大將的行動又使得“讓領導先走”成為一句包含有公道、正義的褒義語,而上述職級晉升程序又必然會導致“讓領導先升”的必然結果,無論是工作實績還是職責輕重,誰能說超過領導?領導先升后把職數(shù)占滿了,又有多少剩余的指標留給普通公務員呢?越是有領導職務的越是優(yōu)先得到晉升,職務越高職級越高,職級同職務逞一種正比例的關系,這就不是職級并行了,實際上成了職務決定職級的單軌運行了,否定了職級晉升通道的作用。

在各級機關中,大多是一種“官多兵少”的狀態(tài),比如在一個地市級機關中,科長、副科長和原來的主任科員、副主任科員都是正科級、副科級的干部,他們的數(shù)量可能比一般的科員還要多,按照地市級機關“一級至四級主任科員不超過機關綜合管理類職位數(shù)量的60%”的比例規(guī)定,現(xiàn)有的職級指標都給了原來的正科級、副科級干部也不夠,哪里還有剩余的指標留給一般科員晉升呢?

在機關工作,所謂的工作能力,大多并不是表現(xiàn)為一種干實事的能力,而是一種駕馭和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擅長搞人際關系的人,就是那種被認為具有較強工作能力的人,也是一種適合擔任領導職務的人,相反,那些有真才實學的、踏踏實實干事的,往往都是些不會說人情話、不會辦人情事的、不擅長處理人際關系的人,他們只適合干些技術性、業(yè)務性的工作,不適合、也當不上領導的職務。按照現(xiàn)在的職級并行的做法,他們不但在職務上上不去,就是在開辟了職級晉升的通道后也上不去,成為在薪酬上注定是要吃虧的人,這顯然是有失公平的,職級并行制度的實施,并沒有照顧到他們的利益。

實施職級并行后出現(xiàn)的或者未來將要出現(xiàn)的上述種種問題,應該是由于經(jīng)驗不足、事先調(diào)查研究不夠、對級別不同的機關具有不同的特點考慮不周引起的,比如兩年的工作年限就具備晉升上一職級的資格的規(guī)定,對于中央部委這些大機關可能是適用的,設計者也許就是以中央部委為參照物做出了“兩年夠格”的規(guī)定,但對于縣級、市級這樣的小機關,這樣的規(guī)定就不適用、不合理了。為了彌補這一缺陷,對不同的機關又作出了不同的比例限制,把一個簡單問題人為復雜化了,從而導致了前面分析過的種種矛盾和問題。

這次職級并行規(guī)定和2015年實施的縣以下職級并行規(guī)定相比,后者的實施效果反而更好一些,滿意度更高一些,起到了讓那些沒有職務的老同志也能領取較高薪酬的作用。究其原因,在于2015年的職級并行規(guī)定較為簡單,沒有設置復雜的比例限制,也沒有復雜的晉升程序,基本上符合滿12年或者15年的年限就能晉升一級。這種滿12年或者滿15年晉升一級的規(guī)定,考慮到公務員一般三十多年的工作年限和最高達到處級的級別,恰好能較為合理地在不同年限的公務員之間拉開不同的級別檔次。要解決這次職級并行制度實施中產(chǎn)生的種種矛盾和問題,完全可以借鑒2015年縣以下實施職級并行制度的成功經(jīng)驗,取消復雜的比例限制,簡化晉升程序,考慮到大小不同的機關具有不同的“職級天花板”現(xiàn)實情況,對不同級別的機關設置不同的晉升年限,比如對中央部委2年或者3年,省級機關3年或者4年,地市級機關4年或者5年,縣級機關5年或者6年甚至7年都行(原來從副科級到正科級是一個級別的跨度,現(xiàn)在成了四級主任科員到二級主任科員的兩個級別的跨度,所以原來滿12年或者15年的晉升年限跟現(xiàn)在的6年或者7年的晉升年限基本相當)。若對職級并行制度作出這樣的修改,原來的一些不合理的矛盾和問題就能得到較好地解決。

討論職級并行不能不涉及軍轉干部這一特殊而龐大的群體,因為他們特殊的經(jīng)歷和政策的原因,他們在住房、子女教育、婚姻家庭方面付出很多,在這次職級并行中認可他們在部隊取得的職務級別也是為了實現(xiàn)社會公平公正的需要。也許在某些人看來,軍轉在部隊時級別升遷太快,如若這樣規(guī)定就讓他們賺了大便宜。可是若從全局衡量,就算讓他們在職級上賺這點小“便宜”,也彌補不了他們在其他方面所做的犧牲。就以我個人來說,我是八十年代考入軍校的大學生,今年五十多歲了,現(xiàn)在還不得不住著農(nóng)村的房子,老婆沒有工作沒有保險(詳見我的《當兵,我錯了嗎》的文章),就讓我在職級套改上賺這點“便宜”,也不能彌補我在其他方面的損失。所以,對軍轉這一群體的套改,同樣可以參照2015年縣以下職級并行的做法。

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的意見篇三

(一)總體要求。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中央關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在公務員法規(guī)定的制度框架內(nèi),保持現(xiàn)有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晉升制度不變,建立主要依據(jù)任職年限和級別晉升職級的制度,發(fā)揮職級在確定干部工資待遇方面的作用,實行職級與待遇掛鉤,實現(xiàn)職務與職級并行。

(二)基本原則。堅持以人為本,立足拓展公務員職業(yè)發(fā)展空間,開辟晉升職級通道,調(diào)動基層公務員工作積極性;堅持德才兼?zhèn)洹⒁缘聻橄龋⒅毓ぷ鲗嵖?,體現(xiàn)個人資歷;堅持公平公正,統(tǒng)一職級晉升條件,嚴格進行民主測評和考核;堅持向基層傾斜,緩解基層公務員職務晉升難待遇得不到提高的矛盾,使其隨著職級晉升相應提高待遇。

(一)職級的設置。對縣以下機關公務員設置5個職級,由低到高依次為科員級、副科級、正科級、副處級和正處級。

(二)職級晉升條件。關于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的意見全文。公務員晉升職級,主要依據(jù)任職年限和級別。具體條件分別為:晉升科員級須任辦事員滿8年,級別達到二十五級;晉升副科級須任科員級或科員滿12年,級別達到二十三級;晉升正科級須任副科級或鄉(xiāng)科級副職、副主任科員滿15年,級別達到二十級;晉升副處級須任正科級或鄉(xiāng)科級正職、主任科員滿15年,級別達到十九級;晉升正處級須任副處級或縣處級副職滿15年,級別達到十七級。任職年限,從晉升職級或正式任命職務之日起按周年計算,滿12個月為1周年。任現(xiàn)職級或職務期間每有1個年度考核為優(yōu)秀等次,任職年限條件縮短半年;每有1個年度考核為基本稱職等次,任職年限條件延長1年。

(三)職級晉升辦法。對達到規(guī)定任職年限和級別條件的公務員,依據(jù)其德才表現(xiàn)和工作實績,在本單位或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進行民主測評,經(jīng)考核合格的晉升職級。公務員晉升職級,應包括初核、民主測評和考核、公示、報批等環(huán)節(jié),按所任職務的管理權限進行審批。

(四)職級晉升后的待遇。公務員晉升職級后,享受相應職務層次非領導職務的工資待遇。

(五)職級晉升后的管理。公務員晉升職級后,工作崗位不變,仍從事原單位工作。晉升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按現(xiàn)行規(guī)定執(zhí)行。

(一)本意見的實施范圍,包括縣(市、區(qū)、旗)和鄉(xiāng)(鎮(zhèn)、街道)列入公務員法實施范圍的機關和經(jīng)批準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中,已進行公務員登記備案或參照公務員法管理機關(單位)工作人員登記備案的在編人員。機構規(guī)格高于正處級的縣(市、區(qū)、旗)所屬黨委、政府工作部門等不列入實施范圍。

(二)中央和省駐列入實施范圍的縣(市、區(qū)、旗)正科級以下單位中、已進行公務員登記備案或參照公務員法管理機關(單位)工作人員登記備案的在編人員,參照本意見執(zhí)行。

(一)專業(yè)技術類、行政執(zhí)法類等類別公務員,建立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的辦法另行制定。相關辦法出臺前,暫按本意見執(zhí)行。

(二)公務員晉升職級后兌現(xiàn)待遇所需資金,按行政隸屬關系和現(xiàn)行經(jīng)費保障渠道解決。

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是完善公務員制度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內(nèi)容,政策性強,涉及面廣,面臨的情況復雜,必須認真做好組織實施工作。

(一)加強對實施工作的領導。各地和在縣以下有派駐單位的中央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的重要意義,切實加強對組織實施工作的領導。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組織、機構編制、財政部門要在當?shù)攸h委和政府領導下,密切配合,認真做好組織實施工作。

(二)精心組織實施。各地和在縣以下有派駐單位的中央有關部門要周密部署,把工作做細做實。要開展深入調(diào)研,全面掌握本地區(qū)本部門機構和人員情況,認真分析實施中可能遇到的情況和問題,及時研究提出解決辦法。避免引發(fā)新的矛盾。重大事項要及時請示報告。

(三)嚴格執(zhí)行政策。各地和中央有關部門要嚴格執(zhí)行本意見規(guī)定,不得自行擴大實施范圍,不得自行變更晉升職級的條件,不得自行出臺提高職級待遇的措施,中央有關部門要加強政策把關。原自行采取的不符合國家統(tǒng)一政策規(guī)定的晉升職務或提高職級待遇的做法,一律停止執(zhí)行。對違反規(guī)定的,要堅決予以糾正,并追究責任。

(四)做好政策解釋和輿論引導。實施過程中,各地和相關部門要密切關注各方面的反應,正確引導社會輿論。要認真細致的做好政策解釋和思想政治工作,確保實施工作平穩(wěn)順利進行。對可能出現(xiàn)的不穩(wěn)定因素,要做好應對預案。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772649.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