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粒米小班教案(模板1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5 03:42:06
最新一粒米小班教案(模板16篇)
時間:2023-11-05 03:42:06     小編:XY字客

教案是教師根據(jù)教學目標,制定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步驟和教學評價等內容的一種教學計劃。教案的編寫可以參考其他教師的經驗和教材的指導,但要保持創(chuàng)新和個性化。教案的編寫需要根據(jù)具體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情進行調整和優(yōu)化。

一粒米小班教案篇一

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二冊第四單元植物中的《一粒種子》。課本22—23頁內容。

1、知識與能力:綜合運用學過的方法認識14個字;讀懂課文,了解種子發(fā)芽需要哪些條件;分角色朗讀課文,加上自己喜歡的動作。

2、過程與方法:充分利用課件,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種子對美好、光明世界的向往之情。

認識14個生字;知道種子發(fā)芽需要哪些條件。

認字卡片,教學課件。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

1、(課件演示春天的美麗景色。)同學們,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指名學生說說春天的景色。)春天真是個美麗的季節(jié),小樹發(fā)芽了,小草綠了,花兒開了,農民伯伯開始播種了。你們知道種子嗎?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篇有關種子的課文。相信大家學了課文就會有收獲。(板書課題)

2、讀讀課題,說說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3、說說你對種子了解的一些情況。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遇到不懂的字詞請教同學或老師。

2、把難讀的字詞找出來,并多讀幾遍。

3、小組內互讀、互評。

4、檢查自讀情況。

5、標出自然段,并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三、自主合作,學習生字。

1、在文中找出要認的14個生字,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自主認讀。

2、同桌互讀,糾正字音。

3、在小組中認讀,交流識字方法。

4、教師檢查自學情況。

5、把生字放回課文里讀一讀。

四、圖文結合,理解課文。

1、課件播放畫面,配樂朗讀,學生邊看、邊聽、邊想課文中給我們講了什么?

2、分自然段理解課文。

(1)指名讀第1自然段,說說這個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

(2)自由朗讀第2自然段,讀了這個自然段,說說你們知道了什么?

(3)指名分角色朗讀3—8自然段,集體評議:讀得好嗎?好在哪里?

(4)小組討論:種子想出去嗎?從哪里看出?它又是怎樣看到外邊世界的?(課件再次演示種子要出土的和出土后的畫面。)

(5)交流討論情況。

3、種子看到一個怎樣的世界?他的心情怎樣?他會說些什么?

4、教師小結:種子為了快快長大成才,特別希望能早點看到光明、美好的世界。春天的氣候暖和,種子呆在肥沃的土壤里,有水、有空氣,又在蚯蚓的幫助下,它看到了外邊的世界,這多么令人高興??!

五、指導朗讀,體驗情感。

1、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課件配樂)

2、學了這篇課文,你知道種子的生長需要哪些條件嗎?

3、學完課文,還有不明白的問題嗎?

4、有感情地讀課文,加上自己喜歡的動作。

六、鞏固知識,豐富課外。

1、讓父母考考自己是不是還認得15個字,并給它們口頭組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加上自己喜歡的動作和同學們演一演。

一粒米小班教案篇二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幼兒不知道我們吃的“飯”是從哪里來的,更有一些幼兒不愛惜糧食,用餐時飯粒經常掉得滿地都是,即使知道的也只是說“飯是用米燒的”,那么“米”是那里來的呢?孩子們又不知道了,大多數(shù)孩子從家長的口中只是了解到:米是用稻子打出來的,而稻子又是農民伯伯種出來的??珊⒆觽冞B稻子都沒有見過有怎么能進一步了解呢?正是因為“米”非常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太常見反而容易讓人熟視無睹了。因此我們?yōu)榱思ぐl(fā)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勵他們積極主動探索生成了這個《米》的主題,同時也為了讓幼兒知道:每天吃得飯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懂得糧食來之不易,要愛惜別人的勞動成果。

2、在收集、品嘗各種米及其相關制品的過程中感受科技的日新月異。

3、在欣賞圖片、古詩等活動中,感受農民伯伯種植的艱辛,能養(yǎng)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

1、社區(qū)資源利用:帶領孩子參觀超市中的賣米專柜。

2、信息資源:引導幼兒收集關于主題的圖片資料、錄象資料和上信息等。

活動1:各種各樣的米(科學)。

活動2:小小品嘗會(綜合)。

活動3:米家族(數(shù)學)。

活動4:鼓上的小米粒(音樂)。

活動5:“米”畫(美術)。

活動6:古詩欣賞《憫農》(語言)。

活動7:起米(科學)。

一粒米小班教案篇三

1、知識與能力:綜合運用學過的方法認識14個字;讀懂課文,了解種子發(fā)芽需要哪些條件;分角色朗讀課文,加上自己喜歡的動作。

2、過程與方法:充分利用課件,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種子對美好、光明世界的向往之情。

認識14個生字;知道種子發(fā)芽需要哪些條件。

認字卡片,教學課件。

1、(課件演示春天的美麗景色。)同學們,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指名學生說說春天的景色。)春天真是個美麗的季節(jié),小樹發(fā)芽了,小草綠了,花兒開了,農民伯伯開始播種了。你們知道種子嗎?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篇有關種子的課文。相信大家學了課文就會有收獲。(板書課題)

2、讀讀課題,說說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3、說說你對種子了解的一些情況。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遇到不懂的字詞請教同學或老師。

2、把難讀的字詞找出來,并多讀幾遍。

3、小組內互讀、互評。

4、檢查自讀情況。

5、標出自然段,并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1、在文中找出要認的14個生字,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自主認讀。

2、同桌互讀,糾正字音。

3、在小組中認讀,交流識字方法。

4、教師檢查自學情況。

5、把生字放回課文里讀一讀。

1、課件播放畫面,配樂朗讀,學生邊看、邊聽、邊想課文中給我們講了什么?

2、分自然段理解課文。

(1)指名讀第1自然段,說說這個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

(2)自由朗讀第2自然段,讀了這個自然段,說說你們知道了什么?

(3)指名分角色朗讀3-8自然段,集體評議:讀得好嗎?好在哪里?

(4)小組討論:種子想出去嗎?從哪里看出?它又是怎樣看到外邊世界的?(課件再次演示種子要出土的和出土后的畫面。)

(5)交流討論情況。

3、種子看到一個怎樣的世界?他的心情怎樣?他會說些什么?

4、教師小結:種子為了快快長大成才,特別希望能早點看到光明、美好的世界。春天的氣候暖和,種子呆在肥沃的土壤里,有水、有空氣,又在蚯蚓的幫助下,它看到了外邊的世界,這多么令人高興??!

1、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課件配樂)

2、學了這篇課文,你知道種子的生長需要哪些條件嗎?

3、學完課文,還有不明白的問題嗎?

4、有感情地讀課文,加上自己喜歡的動作。

1、讓父母考考自己是不是還認得15個字,并給它們口頭組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加上自己喜歡的動作和同學們演一演。

一粒米小班教案篇四

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1.幼兒相互交流,說一說自己最喜歡吃的飯。

2.啟發(fā)思考:如果我們一頓不吃飯,會感到怎樣?

(引導幼兒知道糧食對人的重要性)。

二、展開。

1.幼兒欣賞兒歌,了解一粒米是怎樣來的?

教師:你們知道我們吃的糧食是怎樣來的嗎?

聽一聽兒歌里是怎樣說的。

(2)提問:糧食是誰種出來的?(引導幼兒知道是農民伯伯)。

2.講述《一粒米》,簡單講述一粒米的生長過程。

(引導幼兒了解糧食來之不易)。

教師:你們知道農民伯伯是怎樣種糧食的嗎?

(1)利用照片為幼兒講述一粒米的生長過程。

(2)農民伯伯種糧食,先做了哪些事情?

(松土,播種)。

播種后,農民伯伯還要做哪些事情?

(施肥、澆水、噴灑農藥等)。

糧食成熟以后,還要做什么?

(收割)。

小結:農民伯伯多辛苦呀!一粒米長大,他們要做這么多的事情,。

流許多汗。它們不停的勞動,小朋友才能吃上白白的米飯,。

我們一起謝謝農民伯伯吧!

3.游戲:種糧忙。

游戲玩法:一半幼兒模仿小種子在泥土里,另一半幼兒模仿農民伯伯種糧食。

在松土、播種、

澆水。種子慢慢長大,破土而出。

兩組幼兒交換角色。

4.出示照片,幼兒進行行為判斷,學會愛惜糧食。

教師:農民伯伯種糧食這么辛苦,大家看看圖中小朋友吃飯是怎樣做的?

提問: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誰做得對?

我們吃飯時應該怎樣做?

小結:糧食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應珍惜他們的勞動果實。

吃飯時不挑食、不剩飯,愛惜每一粒糧食。

三、結束。

1.裝飾標志牌,宣傳愛惜糧食。

教師為幼兒提供不同形狀的標志牌,并幫助幼兒寫好“請愛惜糧食”的警示語。

2.幼兒涂色,添畫簡單的圖案。

一粒米小班教案篇五

在第8課《一粒種子》的教學中,我以種子的四次“挺一挺”為線,找找種子怎樣才干挺一挺,使同學掌握一些常識上的知識,那就是種子發(fā)芽需要:溫度、水份、空氣。但作為語文課,語言文字的訓練是不可忽略的。本課中我緊緊抓住種子與蚯蚓的對話進行朗讀。在同學多次的朗讀體會中,悟出:種子的語氣應該是“奇怪、好奇”的,如“外面什么聲音?”、“外面什么樣了?也這么黑嗎?”;而蚯蚓是“熱情、親切”的。如:“招呼我們到外面去呢!”、“我來幫你松一松土,你好鉆出去?!睉撜f,這些對話的朗讀不是太難,同學自身體會后,還是能朗讀出來的。

但我發(fā)現(xiàn)后面的課文中出現(xiàn)了兩次“啊”,同學在朗讀時總是直著嗓子讀。以前在教學中也遇到過有關“啊”的變化,如:有時讀“na”,有時讀“ya”,有時讀“wa”。而在這課中情況又不同。

“?。∥乙s快出去!”表達種子急切的心情;

“啊,好個光明的世界!”表達了種子的一種驚喜。

可同學的朗讀就是不到位。前者讀得還好些,而后一句,就是讀不出驚喜。而我在課堂上似乎一下子也找不出個方法來。這節(jié)課在我的遺憾中結束了。但我并沒有因為課的結束而放棄對“啊”的考慮。課后,在我自身的反復誦讀中,我終于驚喜的發(fā)現(xiàn)了如何指導讀好這個“啊”的技巧了?!把矍巴蝗灰涣?,啊,好個光明的世界!”在讀了“眼前突然一亮”之后,停頓一下,深深地吸一口氣,然后略拖長音吐出一個“啊”字,效果不錯,很能體現(xiàn)出當時種子的心情。于是,我再來指導同學朗讀,達到預期的效果。

這一次的勝利,讓我深深體會到:在低年級的朗讀教學中,除了讓同學自身感悟以外,也不能忽略技巧上的指導。而作為一名老師,也不能放棄課堂中未能解決的問題,認為課已經上過,就不去管了。

一粒米小班教案篇六

1.幼兒通過音樂發(fā)揮想象,用肢體語言表現(xiàn)種子成長過程。

2.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以及大自然的神奇。

3.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4.經過舞蹈活動促進全身運動。

5.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種子若干

一.欣賞錄像,感知音樂的優(yōu)美和種子發(fā)芽成長的過程.

師:"葵花種子已經怎么樣了?"

幼:長大了

幼:長成了向日葵.

二.發(fā)揮想象,隨音樂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種子成長過程.

1.初步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音樂.

幼:我想長成西瓜

幼:假如我是一粒種子,我想長成柳樹.

師:老師有個好主意,不如今天我們就來當一粒種子吧,種子們都到地里去吧,請你們用動作來表現(xiàn).(放音樂)

2.用不同的動作進一步表現(xiàn)種子的成長過程.

師:剛才我們這些種子都長大了,老師還會用不同的動作表現(xiàn)更多的種子,你們會不會?(啟發(fā)幼兒用更多肢體語言表現(xiàn)種子成長過程)

邀請若干幼兒上來表演,其他幼兒猜.

三.啟發(fā)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暴風雨中的植物.

1.啟發(fā)幼兒想象暴風雨中的植物,并嘗試用動作表現(xiàn).

(放風.雨.雷聲)

師:天氣怎么樣?

幼:打雷了了.下雨了.刮風了.

師:這樣的天氣植物會怎么樣?(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

2.觀賞錄像:暴風雨中的向日葵.

3.隨音樂表演一遍.

師:我們也來表演一下暴風雨中的植物吧.

四.完整表演一遍.

1.出示種子若干.

師:今天我們班還來了好多種子小客人,它們是來和我們做朋友的.

2.幼兒隨音樂完整表演一遍.

幼兒每人帶一顆種子回家,并種到盆里,并觀察、記錄種子成長的過程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幼兒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產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愿望。愛好音樂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樂活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欲望,使其產生愉快的情緒,充分發(fā)揮想象,表現(xiàn)出他們不同的感受和創(chuàng)造。

一粒米小班教案篇七

1、了解米的來源及生長過程。

2、認識米的種類及米制品。

一、引入。

1、教師提問:先給小朋友來猜個謎語:什么東西小小的,生的時候是硬的,熟了之后是軟的,我們每天都要吃的?(答案:米飯)。

3、觀看視頻,了解大米的種植過程。

4、觀看ppt,一邊展現(xiàn)圖片,一邊講述。

5、提倡幼兒要愛惜糧食。

1、認識稻米的分類:先請幼兒說,后教師總結:大米、小米、黑米、糯米等,展示相應圖片。

2、觀察實物:(大米、黑米、糯米)看一看,認一認。

3、介紹各種米的區(qū)別及營養(yǎng):請幼兒觀察辨別不同的米的特點,教師介紹不同米的營養(yǎng)。(糯米有增加食欲、溫暖脾胃、強體活血作用,黑米具有黑發(fā)、抗衰老促進身體健康的作用,小米多種在北方,營養(yǎng)豐富,有多種維生素,容易消化,紅米含有豐富的鐵質,預防貧血,補血)。

1、觀看圖片(年糕、壽司、粽子、湯圓、黑米糕等)。

2、提問:這些東西是怎么做出來的?(簡單介紹是由各種米加工而成)。

3、提倡愛惜糧食,不挑食。

一粒米小班教案篇八

1、認識生字12個,積累詞語11個詞語和句句子。

2、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兩小節(jié)。

3、知道種子通常在春天發(fā)芽長大,初步了解種子發(fā)芽需要一定的溫度、水分和空氣。

1、識生字12個,積累詞語11個詞語和句句子。

2、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兩小節(jié)。

知道種子通常在春天發(fā)芽長大,初步了解種子發(fā)芽需要一定的溫度、水分和空氣。

生字卡片媒體錄音

一、情境引入課題:

1、師:老師這里有一段很優(yōu)美的文字,想請大家來聽一聽,并且告訴老師這段文字描寫的是哪一個季節(jié)的景色。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綿軟軟的。(春天)

2、師過渡:是啊,春天到了,冰雪融化了,桃花開了,柳樹綠了,瞧,種子也從泥土中醒來了,聽,他在說著悄悄話呢!讓我們打開課本,聽聽種子在和誰說話,他又說了些什么?(出示課題:一粒種子)

二、檢查自學的生字詞語:

1、游戲一:點泡泡(檢查詞語掌握情況)

2、游戲二:照鏡子(書空泥、粒、渴、喝)

三、學習課文:

1、:師:我們把這些生字寶寶放到課文中再來讀一讀。(學生輕聲讀課文)邊讀課文思考:課文里幾次寫到種子挺一挺?用線劃出。

2、學生交流:

第一次挺一挺(學習課文第一小節(jié))

(1)組內朗讀第一節(jié)

(2)做動作,演一演

第二次挺一挺(學習課文第二小節(jié))

(1)指名讀第二小節(jié)。

(2)演一演

(3)種子覺得很舒服,會說些什么?

第三、四次挺一挺(學習課文第三九小節(jié))

1、默讀37節(jié):這幾節(jié)寫誰和誰的對話?

2、介紹蚯蚓:你聽說過蚯蚓嗎?它有什么特點?

3、板書:松土(空氣)

4、學生字:咱呢

5、分角色朗讀

6、學習八、九小節(jié)

(1)師:是啊,春天這么熱鬧!課文中是怎么描寫春天熱鬧的景象的呢?

(2)自由讀劃出寫春天熱鬧的句子

(3)種子聽到外面這么熱鬧,他怎么說?

比較句子:我要出去!

啊,我要趕快出去!

3、思考問題: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聰明的小朋友你們知道種子發(fā)芽需要哪些條件?(水、空氣、陽光)

4、小結:小作者根據(jù)種子發(fā)芽需要溫度、水分和空氣三個條件。用擬人化的寫法寫了這篇科學通話。四個挺一挺敘述了種子發(fā)芽生長的全過程。

四、讀寫結合的拓展練習:

完成說一說

種子鉆出地面以后,會看到什么呢?加上動作,說一說,寫一寫。

板書

1、一粒種子

暖和(溫度)

挺一挺

喝水(水分)

又挺一挺

松土(空氣)

又挺一挺

又挺一挺

一粒米小班教案篇九

《一粒種子》是一篇老教材,老師們都比較熟悉,由于這是一篇常識性童話,以擬人的手法,用淺顯而形象的語言,描繪了種子發(fā)芽的過程和所需的條件。課文語言生動活潑,接近兒童口語,是朗讀的好教材。

1、認識生字12個,積累詞語11個詞語和句句子。

2、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兩小節(jié)。

3、知道種子通常在春天發(fā)芽長大,初步了解種子發(fā)芽需要一定的溫度、水分和空氣。

1、識生字12個,積累詞語11個詞語和句句子。

2、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兩小節(jié)。

知道種子通常在春天發(fā)芽長大,初步了解種子發(fā)芽需要一定的溫度、水分和空氣。

生字卡片媒體錄音。

一、情境引入課題:

1、師:老師這里有一段很優(yōu)美的文字,想請大家來聽一聽,并且告訴老師這段文字描寫的是哪一個季節(jié)的景色。

教師朗讀: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綿軟軟的。(春天)

2、師過渡:是啊,春天到了,冰雪融化了,桃花開了,柳樹綠了,瞧,種子也從泥土中醒來了,聽,他在說著悄悄話呢!讓我們打開課本,聽聽種子在和誰說話,他又說了些什么?(出示課題:一粒種子)

二、檢查自學的生字詞語:

1、游戲一:點泡泡(檢查詞語掌握情況)

2、游戲二:照鏡子(書空“泥、粒、渴、喝”)

三、學習課文:

1、:師:我們把這些生字寶寶放到課文中再來讀一讀。(學生輕聲讀課文)邊讀課文思考:課文里幾次寫到種子“挺一挺”?用線劃出。

2、學生交流:

第一次“挺一挺”(學習課文第一小節(jié))

(1)組內朗讀第一節(jié)

(2)做動作,演一演

第二次“挺一挺”(學習課文第二小節(jié))

(1)指名讀第二小節(jié)。

(2)演一演

(3)種子覺得很舒服,會說些什么?

第三、四次“挺一挺”(學習課文第三—九小節(jié))

1、默讀3—7節(jié):這幾節(jié)寫誰和誰的對話?

2、介紹“蚯蚓”:你聽說過蚯蚓嗎?它有什么特點?

3、板書:松土(空氣)

4、學生字:咱呢

5、分角色朗讀

6、學習八、九小節(jié)

(1)師:是啊,春天這么熱鬧!課文中是怎么描寫春天熱鬧的景象的呢?

(2)自由讀劃出寫春天熱鬧的句子

(3)種子聽到外面這么熱鬧,他怎么說?

比較句子:我要出去!

啊,我要趕快出去!

3、思考問題: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聰明的小朋友你們知道種子發(fā)芽需要哪些條件?(水、空氣、陽光)

4、小結:小作者根據(jù)種子發(fā)芽需要溫度、水分和空氣三個條件。用擬人化的寫法寫了這篇科學通話。四個“挺一挺”敘述了種子發(fā)芽生長的全過程。

四、讀寫結合的拓展練習:

完成“說一說”

種子鉆出地面以后,會看到什么呢?加上動作,說一說,寫一寫。

一粒種子

暖和(溫度)挺一挺

喝水(水分)又挺一挺

松土(空氣)又挺一挺

又挺一挺

一粒米小班教案篇十

1、認識15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懂得種子發(fā)芽需要一定的條件,獲得一些簡單的植物生長的知識。

3、能用熱鬧說一個句子。體驗種子對美好、光明世界的向往之情。

注意多音字和的讀音,懂得種子發(fā)芽所需的條件。

一粒花生一顆花生的幼苗。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

生:春天。

師:春天里,花紅柳綠、五彩繽紛(播放課件),你們知道這一棵棵美麗的小花小草,都是由一粒粒不起眼的種子變來的,我手里就有一粒種子,你們看(出示花生),把花生種到土里,慢慢地就變成了小苗苗(出示花生的幼苗),這到底是為什么呢?今天一粒種子就要帶我們去看看它的成長歲月的故事。

板書課題:一粒種子(全班齊讀課題)

二、檢查課前預習和生字掌握情況

1、課件游戲;種子點名(指名個別同學讀,注意暖和)。

2、出示講讀例句:

(1)太陽出來了,天氣真暖和呀。

(2)我和他是好朋友。

3、指名同學當小老師帶全班讀。

4、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生字卡片,誰能用好辦法記住這些字(如編字謎,編順口溜,用鈀筆標記)。

三、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

2、質疑問難:讀完了課文,有哪些地方不明白。(學生交流)

四、精讀分析

1、指名:誰喜歡讀第一自然段?

生:讀(加動作)挺一挺。

師:你們覺得他哪些地方讀得好,哪些地方讀不好。

生1:動作好。

生2:音很準。

生3:不夠有感情。

師:生3,你讀讀。

生3:(讀出暖和的語氣,加動作表情,很形象)

師:老師覺得他很暖和,好像睡在被窩里一樣,誰也來用舒服的口氣讀一讀,也來暖和暖和。

生:讀(也很繪聲繪色)。

師:現(xiàn)在再請全班同學喝口水,一起舒服舒服(做挺一挺動作)。

師: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

生:讀。

2、教學3、4、5、6、7自然段。

師:觀看插圖,種子旁邊有一個好朋友,是誰。

生:是蚯蚓。

師:他們在說些什么悄悄話。

生:答。

師:種子現(xiàn)在在哪里。(看圖)

生:黑乎乎的地里。

師:外面有什么聲音。

生:春風輕輕地吹著。

師:種不知道春風,它心里會怎么想。(看圖觀察種子的表情)

生:很害怕,很好奇。

師:我看看哪顆種子最害怕,最好奇。

生:紛紛舉手,躍躍欲試。

師:指名讀(3—4)讀。

師:全班都來害怕害怕,好奇好奇。

生:全班齊讀。

師:種子很害怕,這時好朋友蚯蚓幫了什么忙。

生:幫種子松土。

師:哪個友善的蚯蚓幫我們膽小的種子。

生:(熱情幫助的語氣)

師:誰能比剛才這位同學更熱情。

生:(讀得很誠懇)

師:種子得到了蚯蚓的幫助,心情怎么樣。

師:誰來高興高興。

生:讀(不夠有表情)。

師:老師發(fā)現(xiàn)xx同學滿臉歡笑,你在笑什么。

生:蚯蚓幫助我,我很高興。

師:這個同學能加上表情,很好,很生動,我們再試試。

生:讀(有感情)。

3、教學8、9自然段。

師:觀察插圖2,你看到了什么。

生:春風吹指著小花,鳥兒嘻戲歡叫,蝴蝶飛舞。

師:四人小組扮演春風,鳥兒、蝴蝶,演一出美麗的春景。

生:有聲有色地表演。

師:誰能用一個詞來形容:春風、小鳥、蝴蝶,歡快唱歌的場面。

生:熱鬧。

師:你們能把剛才的熱鬧歡快的場面讀出來。

生:讀(很歡快)。

師:看到同學們這么歡快,呆在一旁的種子我可耐不住了,啊,我要趕快出去。

生:笑。

師:我們當當種子,一起出去吧。

師、生:齊讀。

師:(打開日光燈)

生:好亮啊。

師:我們見到了一個光明的世界,一起歡呼吧:好一個光明的世界。

師、生:好一個光明的世界。

4、讀全文。

師:同學們個個都是出色的小演員,現(xiàn)在我們把剛才的片段串起來,讀得比剛才更整齊,更有表情,動作更豐富,好嗎。

生:(大聲)好。

生:有聲有色讀完全文。

五、分析

1、解答剛才的質疑問難。

2、四人小組討論:種子挺了幾次,什么情況下挺一挺。

3、總結。

4、課件演示練習。

5、引導:

板書:暖和(溫度)

喝水(水份)挺一挺

松土(土壤)

六、生字教學

1、出示生字卡,渴喝,讓學生說說異同。

2、填空:因為口渴要喝,所以用旁。

因為喝水要用,所以用旁。

3、學生說說應該注意的筆畫,筆順。

4、教師示范。

5、學生在大本語文寫字本描兩個,寫兩個。

七、布置作業(yè)

選幾粒種子,好好培育,給它一定的溫度,土壤和水,并填定《語語言天地》時的觀察日記表(不會的字可用畫或注音)

教學思路

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科學短文,我采取讓學生多讀,邊讀邊演,深入角色,以讀促思,即富有情趣,又不失科學性。

注重小組學習,培養(yǎng)小合作探究的精神,激發(fā)學和熱愛科學,探索科學,課后作業(yè)即培養(yǎng)學生的種植技能,又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事物的習慣,為日后寫作做好實踐基礎。

《一粒種子》其它雜項

春風來了,蒲公英媽媽便放開了孩子的手,讓它們隨著風兒去尋找自己的生存之地。

這么一粒種子,離開了母親之后,毅然地去選擇適于自己生長的土地。它隨著風兒來到了一個花圃,這里爭芳斗艷的太多,我不喜歡。它逃似的走開了。

它又來到了一片草原。這里同伴太多,施展不出自己的才華。它又一次走開了。

它又來到了一片綠洲。雖然周圍是沙漠,但這里的景象也特別誘人。這里又怎么能打持久戰(zhàn)呢?它又放棄了。

風兒似乎看不慣種子的挑剔,它感到厭倦了,于是它把種子丟在了路邊,自己離開了。種子懊惱極了,難道這就是它最后的選擇?它心目中的沃土,即使是花圃、草原、綠洲也只是可望而不可及了。種子徹底地失望了。

一場春雨過后,同伴們都爭先恐后地萌芽生根了。這??蓱z的種子仍頑固的躺在那里。孩子,接受這次選擇吧,趕緊萌芽生根吧,否則你會死去的。這是大地母親的聲音。為什么這么不公平將我丟在這里?這不是我心甘情愿的選擇。種子仍抱怨著。大地母親沒有回答。種子最終萌芽了,在這貧瘠的土地上,它艱難地扎根下去。葉子也長出來了,只是很纖弱,顯然一個脆弱的生命。種子已認命了。

不知哪里來的一只大腳,狠狠地將種子踩下去。種子的莖也斷了,根也破損了,幾乎奄奄一息了。種子流淚了。為自己的不幸兩次遭遇,也為那可憐的身軀。它放棄了,也許這就是它整個生命歷程。

幾天過去了,種子驚奇地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死。莖上又有了新芽,根已扎得很深了,難道已脫胎換骨了?究竟是誰挽救了這個孱弱的心靈?種子在心里默默地發(fā)問。

孩子,恭喜你堅強地活過來了,要感謝那只腳,是它使你的根和我血脈相通了。記?。荷倪x擇不是由你自己的愿望而定的,不要刻意地追求理想,外界環(huán)境也會改變你的人生。你要尊重大自然的選擇,即使它不是你的所愿。大地母親給了種子一個明確的答案。種子醒悟地點了點頭。它開始欣賞起與自己同患難的伙伴們了。

第二年,種子又重新萌芽了,它將它的故事講給它的孩子們聽。

一粒米小班教案篇十一

1、學會課文中10個生字,知道“挺一挺、舒服、鉆出來、熱鬧”等詞的意思。

2、了解種子的生長過程,感受生長的快樂。

3、懂得種子發(fā)芽需要一定的條件,獲得一些簡單的植物生長的知識。

4、能用“熱鬧、一邊……一邊……”各寫一個句子。

學會課文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了解種子發(fā)芽的條件和經過。

3課時。

第一課時。

看到這個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種子是怎樣長大可的?……)。

1、你都聽明白了什么?交流。

2、自由讀課文,看還能讀明白什么?

3、交流。

4、填空:課后習題6。

1、把自己最喜歡的、讀得最好的讀給大家聽。

2、讀生字詞。

3、完成《課堂作業(yè)》。

1、記一記自己認為難寫的字。

2、寫一寫生字。

3、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1、讀生字詞。

2、按課文填空(課后6)。

1、你能從這段話中讀出種子發(fā)芽需要那些條件嗎?

板書:暖和的天氣。

喝水。

松土(空氣)。

2、你樂意當一回種子嗎?為什么?好好讀讀課文感受一下吧!

3、如果你真是種子,你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陽光?泉水?還是空氣?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部分讀,說明原因。

4、交流:第一部分抓住“醒、挺”

第二部分抓住“種子喝的水是從哪兒來的”

第三部分是重點。

(1)在學生交流后,請同學分別劃出蚯蚓和種子的話。

(2)男女生分讀,比一比,哪邊同學能提出比較有價值的問題。

(3)重點理解種子奇怪的語氣,“招呼”的.意思。

1、到這里為止,種子已經挺了三次了。我們用朗讀來表現(xiàn)他三次挺的動作好嗎?

2、老師讀,學生表演。

3、女生讀,男生表演。

4、男生讀,女生表演。

1、齊讀1——7段。

2、完成課堂作業(yè)3。

五、熟讀課文。

第三課時。

1、讀生字詞。

2、讀課文1——7段。

1、當種子挺了三次之后,他聽見了什么?

2、出示句子:春風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鳥在唱歌,小朋友也在唱歌。

3、你能想像一下,他們都會怎么唱呢?

4、比較句子:春風在吹,泉水在流,小鳥在叫,小朋友在唱歌。

5、練習朗讀。

6、如果你是那在地底下呆了很久的種子,當聽到外面的歌聲會想些什么?(理解“熱鬧”,你還知道哪兒很熱鬧?)。

7、指導朗讀種子說的話。

8、種子終于又挺了挺身子,他終于看到了一個光明的世界,你能給“光明”換一種說法嗎?幫他描述一下他眼中“光明的世界”。

9、齊讀8、9段。

1、你喜歡這篇課文嗎?為什么?

(把種子當作人來寫,知道了種子鉆出地面的條件……)。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完整地讀一遍課文。

1、聽寫詞語。

2、完成課堂作業(yè)。

1、《選學讀本》《對人類有益的動物——蚯蚓》。

2、《新教材》《筍芽兒》。

一粒米小班教案篇十二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在理解詩歌的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的基礎上體會詩歌的意境。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的意境。

生字卡片、課件。

一、談話導入。

師:今天,老師將和大家一起學習一首非常精妙的詩歌《假如我是一粒種子》。這首似乎個通過借用一顆種子、一片綠葉、一朵小花,巧妙地抒發(fā)了詩人的感情,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二、讀課文,自學生字詞并進行交流。

1、自由讀課文,正音。

2、匯報交流。

3、交流識記生字:

a、加偏旁記憶的生字:寸襯雷蕾然燃央映

b、換偏旁記憶的生字:崖涯隔融

c、指導正確書寫藏字。

三、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教師示范朗讀。

2、教師領讀。

3、學生練習朗讀。

四、指導學生了解詩歌的內容。

1、學生默讀課文,注意生字詞的讀音。

2、請幾名同學正確、流利地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每一小結講了什么內容?教師相機指導。

3、說說每節(jié)詩歌的內容。

第一節(jié):借用一顆種子,抒發(fā)了自己要努力成長的愿望。

第二節(jié):借用一片綠葉,抒發(fā)了自己要用綠色編織青春年華的決心。

第三節(jié):借用一朵小花,抒發(fā)了自己要融入祖國春光明媚的圖畫的理想和希望。

五、朗讀課文,讀中感悟體會。

1、自由讀。

2、同桌對讀。

3、男女生對讀,比賽讀。

4、各小組推選代表誦讀,師生評議。

5、評選最佳能手。

一、復習。

1、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2、指名學生朗讀課文。

二、細讀課文,深入探究。

第一節(jié)

1、學生齊聲朗讀。

2、合作交流,學生匯報。

a、在這一節(jié)詩歌這樣紅,作者借用什么抒發(fā)了自己的情感?

b、作者抒發(fā)了自己什么樣的情感?

c、教師相機指導教學。

3、教師相機指導教學。

a、貼是什么意思?亮晶晶是什么意思?

b、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亮晶晶的?

c、你能用亮晶晶說一句話嗎?

第二節(jié)

1、指名學生朗讀。

2、合作交流,學生匯報。

a、在這一節(jié)詩歌中,作者借用了什么抒發(fā)了自己的情感?

b、作者借用一片綠葉,抒發(fā)了自己什么樣的情感?

c、指導學生理解重點詞句。

用綠色編織青春年華是什么意思?(珍惜時間,努力奮斗,讓生活充滿希望和光彩。)

在杜鵑花兒像燃燒的火把一句中,作者把杜鵑花兒比作了什么?(燃燒的火把。)

d、學生朗讀體會。

第三節(jié)

1、教師領讀。

2、教師指導學生理解體會。

a、在這一節(jié)中,作者借一朵小花抒發(fā)自己要融入祖國春光明媚的圖畫的情感。

b、醉人的清香飄向天涯意思是說使人沉醉的香味飄向很遠很遠。

c、春光明媚原指春天的風光絢麗多彩,鮮艷悅目。在本課中,指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絢麗多彩,欣欣向榮。

d、我要融入祖國春光明媚的圖畫意思是說作者將投入到祖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洪流中去,為祖國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增添光彩。

三、指導朗讀、背誦。

1、指名有感情地在音樂聲中朗讀。

2、齊讀,賽讀。

3、自由讀,練習背誦。

4、學生代表背誦課文,師生評價。

5、配樂背誦,集體欣賞。

一粒米小班教案篇十三

知識與技能:認識種子開始,知道生命的開始。

過程與方法:通過思考生活實際,認識種子,了解種一粒種子需要注意環(huán)境、施肥、澆水等操作。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認識種子,試種一粒籽的過程中,懂得珍惜自然界中的每一個生命。

根據(jù)學生種植種子的不同進行不同的種植指導。

通過課件讓同學了解植物的生長,引發(fā)學生興趣,指導種植。

常見植物種子的ppt圖片。

2、準備大蒜、果實種子等常見種子。

1、師播放視頻:春天,萬物復蘇,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段生命的奇妙旅程吧。

學生看完之后,師:在這段視頻中你知道了什么?

2、認識種子。

(1)師:在生活中你見過哪些種子,能給大家說一說嗎?

(2)老師介紹種子:老師也想給你們介紹幾種:柳絮中的小黑子兒是柳樹的種子;楊樹也是一樣;西紅柿的種子是很小很小的顆粒;黃瓜籽是老黃瓜的種子;蘿卜的種子是蘿卜開花后結籽。

(3)同桌交流是通過什么方式認識這些種子的?

(4)全班交流:水果的果核是種子;爺爺奶奶買的菜種子回來種菜;書上看見過的……。

3、揭示課題。

師:生命真奇妙,小小一粒籽,長成大苗苗。孩子們,我們也來試種一粒籽好嗎?板書課題:試種一粒籽。

4、計劃試種。

(1)出示老師種的黃豆的過程。

(2)分小組討論如果我們要試種應該做些什么準備?寫出你們的準備計劃。

(3)展示計劃。

5、記錄。

(1)同桌交流,你可以通過什么方法記錄種子的成長過程?

(2)全班交流:可以通過照相記錄;可以畫出來;可以寫日記……。

6、小結。

在準備本節(jié)課時,要多準備種子的資料,以及不同種子的種植方法,給學生更多的空間去選擇思考討論;在介紹教師的'種植過程時要詳細一點,并準備好一定的記錄方式展示給學生看,讓他們可以學習借鑒。積極鼓勵學生多動手操作,多觀察,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課后還應該組織學生再次交流種植情況,討論種植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遇到問題通過合理地方法來解決的能力。整節(jié)課下來也讓學生們感受到了生命的奧妙,以及生命成長的不易,我們要尊重自然、尊重生命。

一粒米小班教案篇十四

大家好!我是一粒果樹種子,長大成一棵大樹以后,會結出世界上所有的果子。我在地下的時候,發(fā)現(xiàn)外面一片漆黑,我想:反正我也看不見,那就一直跟我的朋友們一起玩吧。我找到一個好朋友:蚯蚓。我認為他很有趣,就和他玩了起來。捉迷藏、貓捉老鼠、槍戰(zhàn)、神化幽靈等許多有趣的游戲。我困了,然后我就睡啊睡啊,一直睡到了我起來,我起來以后,我發(fā)現(xiàn)我已經睡了一個冬天了,我又覺得很想伸懶腰,所以我就伸了一下懶腰,一伸,一伸。一下把自己伸到了土上面。還好,蚯蚓提前幫我松土了。因為我已經在地底下黑暗的時候呆久了,所以過了好久,我才能睜開我的眼睛。

一睜眼睛,??!我看到了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

我對長在我旁邊地大樹說:“你好,大樹。我是一顆小種子,您長這么大,請問,我也能向你這樣子長成這么大嗎?”大樹說:“當然可以。”我說:“謝謝?!贝猴L輕輕地吹著我。我問春風:“你好,我是一粒種子?!彼鼘ξ艺f:“你好,種子。你怎么長這么大了???”我回答他說:“這都是我的朋友蚯蚓的功勞呢!因為他幫助了我許多的事情啊!我無聊的時候它陪我玩,我困得時候他給我蓋被子,最重要的還是,我想出去的時候,他還幫我松土呢!”春風說:“哇!你太幸福了!有一個這么好的伙伴,我好羨慕你啊!”我說:“沒什么,他就是愛幫助人?!边^了幾天,下了幾次大雨,我慢慢地長大了。過了好幾天,在微風吹拂著,在陽光照射著,我長成了一顆大樹了。?。≡瓉砦乙材軓埑梢豢么髽浒。〗Y出了許多許多又大又甜地果子,有:梨、蘋果、葡萄、菠蘿、桃子、西瓜等許多許多好吃的水果……我想:我能為人們做這么多事情,我真高興?。?/p>

一粒米小班教案篇十五

1、認識生字12個,積累詞語11個詞語和句句子。

2、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兩小節(jié)。

3、知道種子通常在春天發(fā)芽長大,初步了解種子發(fā)芽需要一定的溫度、水分和空氣。

1、識生字12個,積累詞語11個詞語和句句子。

2、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兩小節(jié)。

知道種子通常在春天發(fā)芽長大,初步了解種子發(fā)芽需要一定的溫度、水分和空氣。

生字卡片媒體錄音

1、師:老師這里有一段很優(yōu)美的文字,想請大家來聽一聽,并且告訴老師這段文字描寫的是哪一個季節(jié)的景色。

教師朗讀: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綿軟軟的。(春天)

2、師過渡:是啊,春天到了,冰雪融化了,桃花開了,柳樹綠了,瞧,種子也從泥土中醒來了,聽,他在說著悄悄話呢!讓我們打開課本,聽聽種子在和誰說話,他又說了些什么?(出示課題:一粒種子)

1、游戲一:點泡泡(檢查詞語掌握情況)

2、游戲二:照鏡子(書空泥、粒、渴、喝)

1、:師:我們把這些生字寶寶放到課文中再來讀一讀。(學生輕聲讀課文)邊讀課文思考:課文里幾次寫到種子挺一挺?用線劃出。

2、學生交流:

第一次挺一挺(學習課文第一小節(jié))

(1)組內朗讀第一節(jié)

(2)做動作,演一演

第二次挺一挺(學習課文第二小節(jié))

(1)指名讀第二小節(jié)。

(2)演一演

(3)種子覺得很舒服,會說些什么?

第三、四次挺一挺(學習課文第三九小節(jié))

1、默讀37節(jié):這幾節(jié)寫誰和誰的對話?

2、介紹蚯蚓:你聽說過蚯蚓嗎?它有什么特點?

3、板書:松土(空氣)

4、學生字:咱呢

5、分角色朗讀

6、學習八、九小節(jié)

(1)師:是啊,春天這么熱鬧!課文中是怎么描寫春天熱鬧的景象的呢?

(2)自由讀劃出寫春天熱鬧的句子

(3)種子聽到外面這么熱鬧,他怎么說?

比較句子:我要出去!

啊,我要趕快出去!

3、思考問題: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聰明的小朋友你們知道種子發(fā)芽需要哪些條件?(水、空氣、陽光)

4、小結:小作者根據(jù)種子發(fā)芽需要溫度、水分和空氣三個條件。用擬人化的寫法寫了這篇科學通話。四個挺一挺敘述了種子發(fā)芽生長的全過程。

完成說一說

種子鉆出地面以后,會看到什么呢?加上動作,說一說,寫一寫。

1、一粒種子

暖和(溫度)

挺一挺

喝水(水分)

又挺一挺

松土(空氣)

又挺一挺

又挺一挺

一粒米小班教案篇十六

1認字15個,寫字6個。能流利的朗讀課文,鼓勵背誦。

2了解種子發(fā)芽的基本過程和條件,養(yǎng)成關注生活的習慣,樂于探索的好奇心。

3培養(yǎng)自主識字,合作學習的能力。學習邊讀邊想的讀書方法。

:重點是識字,本課的字比較難;課文比較長,指導朗讀也是重點。

:以“種子是怎樣看到外邊的世界的?”貫穿全文,指導朗讀,輔之表演,加深理解,體會生命成長的喜悅。

:3課時

:生字卡片、音樂(歡快的、清新的)

2范讀課文。聽老師讀了課文,你聽懂了些什么?總結反饋情況:你們理解得還不夠全面。要弄懂這個問題,必須自己會讀課文。先試一試,自己讀,把不認識的字標出來。用自己熟悉的喜歡的方式學習。

1自主識字:查表、拼拼音、請教別人等。讓學生有充分的解決問題的時間。(因為這課的生字難字多些)

2交流識字方法,鞏固記憶。

讀詞:泥土醒了挺立舒服聲音鉆出去松土

泉水熱鬧連忙趕快光明暖和(提示多音字“和”的另一個讀音。誰知道這個字還讀什么?能組什么詞?)

提出單個字,你還認識嗎?出示卡片,認讀。說說識記的方法。鼓勵學生編謎語,比如:“白水(泉)”;“門里設市場(鬧)”“老公公站在松樹旁(松)”等。形象識字法:熱的流汗了(熱)等等。

組詞:熱()()松()()

用“連忙”說一句話。

4聽讀找字卡游戲,鞏固識記成果。老師讀出字,看誰能快速舉起生字卡片。

1誰能把課文流利的朗讀下來了?能給大家展示一下嗎?指名朗讀課文。師:他讀的時候,我注意到有一個詞,用了很多次,你聽出來了嗎?“挺一挺”你能作出這個動作嗎?我明白了,是往高處長呢。

種子在什么情況下“挺一挺”,不斷長個呢?哪些句子,讀一讀。指導學生邊讀句子邊表演發(fā)現(xiàn)答案,明白種子發(fā)芽需要:暖和的氣候、水、松軟的土壤。一個學生讀的時候,其他人做種子睡覺的樣子,隨著條件的變化,“挺一挺”,最后,無比喜悅的說:“我要趕快出去!”“啊,好一個光明的世界!”在理解中讀出語氣和感情,在讀中體會生命萌發(fā)的喜悅。

2老師讀課文,適當加進解說和情景描述詞,學生當種子,再表演,深入體會,讀種子的話。

實踐活動:自己選一粒種子種在泥土里,觀察種子有什么變化。先說說自己準備怎么做。(復習總結從課文中學到的知識)

本課要求寫的字中“渴、喝”部件相同。只教一個,鼓勵學生自己觀察后寫另一個。“趕”重點示范寫好第六筆捺,要托住“干”,要有筆鋒,像優(yōu)美的舞蹈姿勢?!奥?、音、光”三個字讓學生自己寫。逐漸放手讓學生自己通過觀察來寫字的能力。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766987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