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的寫作要求結合實際、具體和有針對性,能夠給讀者以啟示和思考。寫心得體會時,要注重邏輯性和連貫性,使文章的觀點清晰明了。這里有一些不錯的心得體會分享,愿它們能給你帶來一些啟示和新的思考。
詠史懷古心得體會版篇一
詠史懷古是一種獨特的表達方式,通過詩歌、散文、小說等形式,將歷史中發(fā)生的事情和先賢的事跡詠嘆出來,以此來表達自己對歷史的思考和感悟。在詠史懷古的過程中,我之前對歷史了解的片面性和膚淺性被逐漸沖破,通過體驗歷史中的滄桑和風雨,我對歷史的了解和對生活的認知都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和體會。
首先,通過詠史懷古,我重新審視了歷史的長河和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歷程。在一次次詠史懷古的過程中,我被歷史潮流中的偉大人物和重大事件深深吸引。他們或是英勇的將軍,或是文采飛揚的文人,或是仁義道德的君主,或是智慧過人的思想家,他們的存在和事跡不僅讓我為之傾倒,更讓我對歷史的無窮魅力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我開始逐漸認識到,歷史不僅僅是往昔的記憶,更是我們前進的道路上的指南。
其次,詠史懷古讓我對歷史的背后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在詠史懷古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歷史并非一成不變的定律。歷史中的偉人們以他們的智慧和努力改變了世界的軌跡,也給我?guī)砹藛l(fā)。我開始明白,無論個人還是國家,只有在歷史的洪流中拋棄惰性、積極向前,才能在時代的浪潮中不斷前行。同時,我也從詠史懷古中品味到歷史的悲歡離合,讓我更加珍惜身邊的一切,懂得感恩和珍惜眼前的一片藍天。
此外,詠史懷古讓我更好地了解了自己。當我站在偉人們的肩膀上,回顧他們的事跡和智慧時,我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標和人生意義。偉人們?yōu)榱死硐牒湍繕藠^斗一生,而我又為了什么?我逐漸明確了自己的夢想和追求,明白了在人生的征途中堅定追求,才能不負偉人們的付出。詠史懷古讓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激發(fā)了我不斷努力和追求進步的動力。
最后,詠史懷古讓我更加堅信,歷史是人民創(chuàng)造的,也是未來由我們共同書寫的。每個時代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在詠史懷古的過程中,我看到了歷史中那些對正義、真理和美的追求,這激發(fā)了我的熱情和責任感。將這份熱情融入自己的所作所為,為社會的繁榮和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這是我從詠史懷古中領悟到的重要價值觀。
詠史懷古是一種重要的文化活動,它讓我對歷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讓我對人生目標和意義有了更明確的認識,也讓我堅信自己要為社會的繁榮和進步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詠史懷古是一扇通向歷史大門的窗口,透過這扇窗口,我看到了歷史的輝煌和重要性,更看到了自己的責任和擔當。詠史懷古,讓我的心靈得以洗禮和升華,讓我對生活和未來充滿了希望和動力。我相信,在詠史懷古的路上,我會不斷收獲,不斷成長。
詠史懷古心得體會版篇二
在中國文學史上,左思無疑是一位備受推崇的文學家。他以其代表作《詠史》聞名于世,通過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描寫和評價,展現(xiàn)了自己獨特的觀點和感悟。閱讀左思的《詠史》一書,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歷史的重要性,同時也從中汲取了許多啟示與感悟。
以追本溯源為己任,左思在《詠史》中展現(xiàn)了對歷史的敬畏與推崇。他深入挖掘歷史中細小的片段與事件,并通過筆觸勾勒出歷史的宏大畫卷。他的作品中充滿了歷史人物的形象,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以及歷史背后的思想與文化傳統(tǒng)。通過讀左思的作品,我意識到歷史是一個連續(xù)不斷的長河,每一個歷史片段都有其獨特的背景與意義。只有通過對歷史的深入了解,我們才能更好地把握當下的發(fā)展脈絡,從而為未來的發(fā)展提供借鑒和啟示。
左思在《詠史》中不僅僅是站在歷史的角度來描述歷史事件,更是從歷史的角度向當代人發(fā)出警示。他在作品中關注了歷史中的許多問題與矛盾,如統(tǒng)治者的暴虐、天災人禍的頻繁發(fā)生以及社會階層的極度分化等。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深刻思考與分析,他希望能夠引起人們的警覺,不再重蹈歷史的覆轍。他的作品中普遍流露出對社會不公平現(xiàn)象的憂慮與反思,使我們能夠從中得到啟示,警鐘長鳴。
左思在《詠史》中所展現(xiàn)的歷史觀念也給當代人帶來了許多深思。他強調了歷史的必然性和無法違背的規(guī)律,即歷史的發(fā)展是有其內在邏輯的,人類的行為會受到這個邏輯的約束。這使我深刻認識到歷史的發(fā)展是一個無法逆轉的過程,我們不能改變歷史,但可以通過對歷史的研究和總結來推動社會的進步。他還強調了歷史和現(xiàn)實的密切聯(lián)系,認為現(xiàn)實的發(fā)展是基于歷史的延續(xù)與積累。因此,只有充分認識歷史,我們才能更好地認知現(xiàn)實,從而更好地改變現(xiàn)實。
盡管歷史觀念的不同,但左思在《詠史》中所展現(xiàn)的獨立思考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他敢于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進行客觀評價和反思,不盲從于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他深入思考歷史人物的內外因素和歷史事件的深層次關聯(lián),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觀點。這種獨立思考的精神使我深受鼓舞,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在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從自身的角度出發(fā),不盲從于他人的意見和觀點,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判斷。
左思的《詠史》給我?guī)砹嗽S多關于歷史和現(xiàn)實的啟示。歷史的重要性、歷史與現(xiàn)實的聯(lián)系、獨立思考等都是左思作品中強調的主題。通過閱讀《詠史》,我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歷史的意義和價值,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啟迪。同時,我們也要學會獨立思考,不迷信于傳統(tǒng)觀念,以自己的獨特視角去審視歷史和現(xiàn)實。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更好地學習歷史、認知現(xiàn)實,為自己和社會的進步貢獻力量。
詠史懷古心得體會版篇三
詠史懷古,是指通過詩歌、散文等方式,吟詠過去的歷史和文化,反思過往的興衰榮辱,體悟歷史對現(xiàn)實的啟迪與警示。對于我個人而言,詠史懷古不僅是一種文化的傳承與發(fā)揚,更是一種心靈的熏陶與啟發(fā)。在這個急功近利、瞬息萬變的時代,詠史懷古不僅可以增長知識,豐富人文情懷,更可以引導我們審視現(xiàn)實,思考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在詠史懷古的過程中,我深感人類文明是一條連綿不絕的紅線,而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其中的繼承者和傳承者。
首先,在詠史懷古的過程中,我有幸了解了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通過讀歷史典籍、誦讀經(jīng)典詩詞,我深入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宏偉與深邃。偉大的詩人杜甫曾經(jīng)寫道:“盛衰各有時,紅藍各有栽?!边@句詩深刻地揭示了歷史和現(xiàn)實的關系。在詠史懷古的過程中,我見證了中國古代文明的興衰盛衰,品味了各個歷史時期的風華曲折。通過詠史懷古,我感受到了歷史的厚重與磅礴,深切體悟到了歷史之于人類的重要性和意義。
其次,在詠史懷古的過程中,我得以領略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歷史上的偉人和文化名人,無論是孔子還是李白,他們的作品都充滿了智慧和情感的火花。他們通過詩詞和散文,表達了自己對于人生、自然和社會的思考和感悟。在讀史與詠史的過程中,我深入感受到了古人對于人生的獨特見解和領悟。他們用樸實的語言,抒發(fā)內心的情感,展示了人類智慧的輝煌成果。通過欣賞和學習古人的智慧,我收獲了許多人生的寄托和啟示。
再次,在詠史懷古的過程中,我反思了現(xiàn)實的世界和自身的處境。當我細讀歷史文化的同時,不禁納悶,為何歷史上會出現(xiàn)那么多的興盛和衰敗?為何古人要供奉他們的先祖和英雄?通過詠史懷古,我拋開了平凡日常的視野,站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之中,審視自己的生命和價值。在反思現(xiàn)實的過程中,我深感人生短暫,每個人都應該懷揣一顆感恩的心,努力為人類文明的發(fā)展和進步做出自己的貢獻。
最后,在詠史懷古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歷史的警示和啟迪。歷史是人類前進道路上的里程碑,通過研究歷史,可以總結出許多教訓和經(jīng)驗。詠史懷古的作品中,往往蘊含著對過錯和錯誤的反思,對正確和真實的追求。通過讀史與詠史,我深刻認識到歷史本身是一面鏡子,可以反映出人類的盛衰榮辱,也可以警示我們不要重蹈覆轍。同時,歷史也是一座智慧的寶庫,通過學習歷史的經(jīng)驗與教訓,我們可以更好地把握現(xiàn)實,面向未來。
總之,詠史懷古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是一種追溯過去,思考現(xiàn)實,展望未來的重要手段。通過詠史懷古,我們可以了解到歷史的變遷與演進,學習到古人的智慧與情感,審視自身的現(xiàn)實和處境,從而獲得一次心靈上的洗禮與啟發(fā)。詠史懷古不僅增長了我的知識,也讓我明白了歷史對我們的重要作用,同時也激發(fā)了我呼喚美好未來的動力。我相信,在這個詠史懷古的過程中,每個人都能夠領略到歷史的魅力與哲理,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書寫屬于自己的篇章。
詠史懷古心得體會版篇四
赤壁,位于今湖北省荊州市,是中國歷史上一座具有重大意義的古戰(zhàn)場。因三國時期著名的赤壁之戰(zhàn)而得名,這場戰(zhàn)役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戰(zhàn)役之一,堪稱中國軍事智慧的典范。近日,我有幸游覽赤壁,感受到了歷史的厚重和英雄的壯麗,心中涌起了許多體會和思考。
首先,赤壁使我感受到了中國千年文明的深厚底蘊。站在赤壁的遺址之中,我仿佛能夠看到三國時期的戰(zhàn)火燃燒的景象,聆聽到黃河長江兩岸的悠揚之音。千百年來,中國人民在這片土地上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文明,留下了豐富的歷史遺跡。這些遺跡見證了中國上下五千年的傳承與發(fā)展,使我深感自豪與敬畏。赤壁懷古不僅是對歷史的回望,更是對中華民族偉大傳統(tǒng)的發(fā)揚光大。
其次,赤壁也讓我深刻體會到了智慧與勇氣的重要性。三國時期的赤壁之戰(zhàn)堪稱兵法天才諸葛亮和聰明智謀的周瑜的對決,兩位歷史人物的智慧和勇氣成就了這場戰(zhàn)役的勝利。在游覽赤壁的過程中,我?guī)е磁搴蜌J佩的心情,看到了戰(zhàn)場上的諸葛亮與周瑜,他們不畏艱險,智謀無比,指揮千軍萬馬,成就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一戰(zhàn)。我覺得他們不僅是歷史人物,更是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
再次,赤壁讓我思考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性。赤壁風景區(qū)的山水之美令人驚嘆,大自然的力量源源不斷地向我們展示出她的美妙。而古人在這里建造的各種建筑也與自然相得益彰,相互呼應,形成了獨特的景觀。走在赤壁景區(qū),我感受到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思考起我們現(xiàn)代人與自然的關系。我們應該怎樣保護環(huán)境,與自然和諧相處,這都是我們要深思的問題。
最后,赤壁也讓我反思了中國人民在歷史中所付出的代價。赤壁之戰(zhàn)是中國歷史上一次重大的傷亡之戰(zhàn),無數(shù)的士兵和將領在這場戰(zhàn)斗中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而付出了生命。赤壁之戰(zhàn)的勝利是以無數(shù)勇士的生命所換來的,這讓我深感對那些為國家和民族奉獻的英雄們無限的敬意。同時,我也深刻意識到和平的珍貴和來之不易。無論是個人還是國家,都應當時刻銘記歷史,珍惜和平,為了更美好的未來而不斷努力。
赤壁懷古之旅讓我感受到了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蘊,體會到了智慧與勇氣的重要性,思考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意義,反思了歷史中人民所承受的代價。這次旅行不僅僅是一次風景之旅,更是一次心靈之旅。我相信,只有在懷古過程中汲取智慧,才能更好地開創(chuàng)未來。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到赤壁懷古,感受歷史的厚重和智慧的力量,無論是對自己的人生發(fā)展,還是對國家和民族的發(fā)展,都會有著重要的啟示和影響。
詠史懷古心得體會版篇五
歷史是人類發(fā)展的源泉和鏡鑒,通過詠史可以追溯先賢的智慧,感受到歷史的厚重與底蘊。在詠史的過程中,我深切地體會到歷史的重要性和深遠影響。歷史是一本大書,詠史是讀懂歷史的一種方法。下面我將從詠史中所得的心得體會,分享給大家。
第一段:詠史讓我知道歷史不可忽視。
詠史讓我體會到了歷史的莊嚴與艱深。歷史就像一個寶庫,里面裝滿了智慧和經(jīng)驗的寶貴珍珠。每一個時代的人們不同的選擇和相關事件的發(fā)展,都會對后世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詠史使我明白,歷史是不容忽視的,它承載著前人智慧,對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有很大的啟示意義。
第二段:詠史讓我發(fā)現(xiàn)歷史是一面鏡子。
詠史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歷史是一面鏡子,可以反射個人和社會的縮影,有助于我們認識自己和了解社會。歷史會告訴我們在某些情境下做出的選擇是可行的,也會揭示那些帶來災難的選擇。通過詠史,我們可以看到歷史的浩瀚、偉大和殘酷,從而引發(fā)對當下社會問題的深思。
第三段:詠史讓我明白歷史需要客觀。
詠史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了歷史需要客觀的態(tài)度和審視。歷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它不可能被任何人或任何文化改寫或完全解釋。我們需要尊重歷史的事實,不能因為自己的主觀想法而扭曲歷史的真相。只有尊重現(xiàn)象背后的歷史,才能夠正確認識歷史,從中獲得真正的收獲。
第四段:詠史讓我感受到歷史的力量。
詠史不僅讓我了解到歷史的莊嚴與客觀,還讓我感受到了歷史的力量和溫暖。通過詠史,我不僅學到了歷史上的大事件,更加感受到了各個歷史時期人們的智慧和追求。他們的付出和努力,為后代留下了寶貴的財富。詠史讓我感到個人的小我和歷史的大我之間的親密關系,激勵著我更加努力地追求真理和進步。
第五段:詠史讓我認識到珍惜當下。
在詠史的過程中,我意識到了現(xiàn)在的珍貴和寶貴。歷史是過去,我們只能通過文字、影像等手段來把握。而當下是我們手中握著的,可以改變和影響的。詠史讓我認識到,當下是我們發(fā)展歷史的一部分,我們要珍惜每一個時刻,用積極的態(tài)度去影響當下,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歷史。
綜上所述,詠史讓我認識到了歷史的重要性和深遠影響,它是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可以借鑒和學習的寶貴財富。詠史讓我明白了歷史是一面鏡子,可以反射當下個人和社會的縮影。詠史讓我明白了歷史需要客觀的態(tài)度來對待,不能因個人主觀想法而扭曲歷史的真相。詠史讓我感受到了歷史的力量和溫暖,激勵著我更加努力地追求真理和進步。詠史還讓我認識到了珍惜當下,用積極的態(tài)度去影響當下,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歷史。歷史是不容忽視的,詠史是讀懂歷史的一種方法,我將繼續(xù)通過詠史來了解歷史、認識自己和影響當下。
詠史懷古心得體會版篇六
左思是唐代文學家,他的《詠史心得》被譽為中國古代歷史文獻中一部重要的藝術作品。通過閱讀左思的《詠史心得》,我深切感受到了歷史的厚重與溫暖,也體會到了文學的力量與魅力。下面,我將從歷史的價值、文學的力量、人物的塑造、時代的反思和個人的感悟這五個角度,來談一談我對《詠史心得》的體會。
首先,歷史的價值是左思在《詠史心得》中展示給我們的重要主題之一。左思通過描繪歷史人物和事件,將過去的歷史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他用生動的筆觸,將那些英雄人物、偉大事跡和壯麗場景,帶給了讀者。在《詠史心得》中,我們可以看到古代朝代更迭的變革,可以了解到歷代君王的政治決策,可以感受到民眾的生活狀況。通過閱讀《詠史心得》,我們更加了解了自己國家的傳統(tǒng)和民族精神,也能夠更加珍惜當下的生活。
其次,文學的力量是左思創(chuàng)作《詠史心得》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左思善于運用豐富的修辭手法,以及獨特的寫作技巧,將歷史人物的形象塑造得鮮活豐滿。他的文字如畫,用典如詩,給讀者帶來了強烈的視覺與心理的感受。通過左思的描繪,歷史人物和事件活靈活現(xiàn)地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讓我們仿佛穿越時空,親自見證歷史的瞬間。文學的力量使得歷史不再枯燥,而變得生動有趣,讓讀者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
第三,左思在《詠史心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是其獨特之處。他以英雄人物為主線,塑造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歷史人物形象。這些人物或忠誠勇敢如楊子洪、郭汜,或聰慧才智如李治,或優(yōu)雅賢淑如陳皇后。通過對這些人物的刻畫,左思展現(xiàn)出了他們的品質和價值觀,使得讀者對他們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時,通過這些人物的對比與磨合,左思也傳遞了他對于人性、人生和價值的思考。
第四,通過《詠史心得》,我們可以反思歷史的進步和倒退,思索時代的發(fā)展與變革。左思通過對不同朝代的描寫以及英雄人物的對比,對于歷史的發(fā)展變化進行了客觀深入的分析。他關注社會的進步與倒退,關心時代的發(fā)展與人民的福祉。通過《詠史心得》,我們可以從歷史中汲取智慧,思考現(xiàn)實中的問題,為人類社會的進步與和諧貢獻自己的力量。
最后,對于我個人而言,通過閱讀《詠史心得》我感悟到了歷史的深度和多樣性。歷史是一面鏡子,反映出過去的風貌和人民的智慧。正如左思所言:“讀書故不覺天涯變云水,思古故不因云銷霧散。”通過閱讀《詠史心得》,我對于歷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我體會到了歷史對于人類社會的重要性,也了解到了歷史對于個體成長和個人價值的影響。通過閱讀《詠史心得》,我愿意去追尋歷史的真實,保持對于歷史的敬畏之心,從歷史的經(jīng)驗中吸取智慧,以更好地面對未來的挑戰(zhàn)。
總之,通過《詠史心得》,我們可以感受到歷史的價值和文學的力量,了解歷史人物的形象和歷史時期的發(fā)展變化,反思時代的進步與倒退,并從中得到個人成長和價值觀的啟迪?!对伿沸牡谩肥且徊烤哂袦囟群蜕疃鹊淖髌?,它讓我們在歷史的長河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意義和力量。讀完《詠史心得》,我對歷史的熱愛更加深厚,對文學的追求更加堅定。希望更多的人能夠閱讀《詠史心得》,通過左思的筆觸,感受歷史的魅力,啟迪靈魂的智慧。
詠史懷古心得體會版篇七
左思是南朝梁代的一位文學家,他的作品《詠史心經(jīng)》被譽為中國古代最早的史書批判作品之一。在閱讀《詠史心經(jīng)》的過程中,我深感左思對于歷史的敏銳洞察力和獨特見解。下面將圍繞《詠史心經(jīng)》展開討論,探究其對我個人的影響和心得體會。
首先,作為一部批判史書,《詠史心經(jīng)》真實地展現(xiàn)了歷史的殘酷和丑惡。左思在書中對于歷史人物和事件的評價多以負面角度為主。他以尖銳的語言揭示了權力腐敗和道德淪喪的現(xiàn)象,對那些追求權勢和榮華富貴的人展開了尖銳批判。通過對歷史的深入剖析和外形尖刻評價,左思使我明白了歷史上的許多背叛、諂媚和殘暴行為,并反思了自身的品德修養(yǎng)。
其次,左思的《詠史心經(jīng)》中融入了大量的藝術手法,使得整個作品更加鮮活有趣。他巧妙運用了對比、夸張、象征等修辭手法,使得作品具有了強烈的感染力。他的描述常常以生動的形象描繪歷史人物和事件,將歷史真實地展示在讀者面前。通過仔細閱讀和分析,《詠史心經(jīng)》不僅讓我領略到了文學的魅力,也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國古代歷史,并激發(fā)了我進一步研究歷史的興趣。
再次,左思的《詠史心經(jīng)》對于審視當代社會問題有著深遠的啟示作用。盡管這部作品寫于1400多年前的南梁,但是其中所涉及的社會問題和人性弱點至今仍然存在。權力的腐敗、臣民的奴性、社會的黑暗等等,都是歷史不斷重演的片段。左思對于這些負面現(xiàn)象進行尖銳批判的同時,也喚起了我對于當下社會問題的關注和思考。通過對比和反思,我更加明白了自身的責任和擔當,成為了一個更加獨立思考和有社會責任感的人。
最后,左思的《詠史心經(jīng)》也給我?guī)砹岁P于歷史學的思考和認識。左思在作品中提出了“察史實以定王道,察人情以明朝綱”的觀點,主張歷史學應該以史實為根據(jù),以人情為出發(fā)點。這使得我明白歷史學旨在通過對過去的研究,以揭示人類社會的規(guī)律,并為未來提供借鑒和參考。歷史學不僅僅是為了紀念和崇拜,更應該成為我們認識自身和社會的重要途徑。因此,《詠史心經(jīng)》使我對歷史學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認識。
綜上所述,《詠史心經(jīng)》是一部帶給我深刻啟示和思考的作品。通過讀者《詠史心經(jīng)》,我不僅對歷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明白了歷史對于現(xiàn)實的指導意義。同時,通過分析左思的藝術手法,我也能夠欣賞文學的美感。最重要的是,左思的作品使我明白了自身的責任和擔當,激發(fā)了我進一步學習歷史和拓寬知識的動力。通過對《詠史心經(jīng)》的閱讀和思考,我相信我可以成為更加獨立和有責任感的人,為社會發(fā)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詠史懷古心得體會版篇八
秦鹿奔野草,逐之若飛蓬。
項王氣蓋世,紫電明雙瞳。
呼吸八千人,橫行起江東。
赤精斬白帝,叱咤入關中。
兩龍不并躍,五緯與天同。
楚滅無英圖,漢興有成功。
按劍清八極,歸酣歌大風。
伊昔臨廣武,連兵決雌雄。
分我一杯羹,太皇乃汝翁。
戰(zhàn)爭有古跡,壁壘頹層穹。
猛虎嘯洞壑,饑鷹鳴秋空。
翔云列曉陣,殺氣赫長虹。
撥亂屬豪圣,俗儒安可通。
沉湎呼豎子,狂言非至公。
撫掌黃河曲,嗤嗤阮嗣宗。
?
謁老君廟。
詠史懷古心得體會版篇九
年代:唐作者:李白。
西施越溪女,出自苧蘿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
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閑。
皓齒信難開,沉吟碧云間。
勾踐徵絕艷,揚蛾入?yún)顷P。
提攜館娃宮,杳渺詎可攀。
一破夫差國,千秋竟不還。
《赤壁》。
年代:唐作者: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詠荊軻》。
年代:魏晉作者:陶淵明。
燕丹善養(yǎng)士,志在報強嬴。
招集百夫良,歲暮得荊卿。
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
素驥鳴廣陌,慷慨送我行。
雄髮指危冠,猛氣沖長纓。
飲餞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漸離擊悲筑,宋意唱高聲。
蕭蕭哀風逝,澹澹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壯士驚。
心知去不歸,且有後世名。
登車何時顧,飛蓋入秦庭。
凌厲越萬里,逶迤過千城。
圖窮事自至,豪主正怔營。
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雖已歿,千載有馀情。
《蜀先主廟》。
年代:唐作者:劉禹錫。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勢分三足鼎,業(yè)復五銖錢。
得相能開國,生兒不象賢。
凄涼蜀故伎,來舞魏宮前。
《隋宮》。
年代:唐作者:李商隱。
乘興南游不戒嚴,九重誰省諫書函。
春風舉國裁宮錦,半作障泥半作帆。
《西塞山懷古》。
年代:唐作者:劉禹錫。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從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詠史懷古心得體會版篇十
【導語】本站的會員寶蘭為你整理了“詩歌鑒賞詠史懷古類”范文,希望對你有參考作用。
一、知人論詩,知世論詩。
知人論詩,知世論詩的方法,古人很早就講過,即了解詩人的思想性格和生平遭遇,了解詩歌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包括時代氛圍和社會風俗)和創(chuàng)作目的,從而設身處地的揣摩詩人的心境,理解其思想內涵和藝術技巧,這樣才能提高對詩歌的理解和鑒賞能力。最近幾年的高考詩歌鑒賞試題,都是一些大家的不太出名的作品。因此,知人論詩,知世論詩就顯得格外重要。要理解詩作,就不能離開對詩人的品讀,會歷史的了解。實際上,就是在讀中國社會發(fā)展史,讀中國文化發(fā)展史,讀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
二、品位詩歌意象,理解詩歌意境。
意象是詩歌的基本單位,是意和象的復合體,是作者的主觀心意和客觀物象凝聚的表現(xiàn),是作者精神和外在物質的統(tǒng)一,它是由情和景這兩個因素組成的。意象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就是意境。通過這些意象的象征意義,意境的指向意義,就能深入的理解詩歌內容,才能體會到作者的情感與意圖。
有些物象和特定的情意構成了固定的搭配,這些值得我們注意把握。如明月就與思鄉(xiāng)、思人相聯(lián)系;松、菊、梅、竹與性格高潔相聯(lián)系;折柳與古代的送行相固定。
三、
體味詩眼,解讀詩歌。
古人云:“吟安一個字,捻斷數(shù)莖須?!边@句詩一方面表明古人寫作構思之辛苦,另一方面也表明古人寫詩詞很講究練字。因練一個好字、好句,是全句、全詩游龍飛動、生氣盎然的,就是“詩眼”。它可以是一個簡練傳神的字,也可以詩作體現(xiàn)主旨的精彩與句。“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我們在鑒賞古典詩歌時,若能從詩眼入手,可更深入的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和藝術手法。
注意:詩歌中的一些形容詞、副詞和動詞往往就是詩眼。找到詩眼,有助于正確把握詩歌意境。
四、把握特色,重點突破。
從高考命題的角度看,高考鑒賞的古代使更多是寫景、詠物、詠史的作品,因此我們在把握詩歌之前,還要掌握已寫詩歌的反戰(zhàn)以及分類的知識。
詩歌按照表達方式,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哲理詩;按格律分,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按語言字數(shù),可分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雜言詩等;按內容,可分為山水田園詩、詠物詩、詠史詩、邊塞詩、詠懷詩等;還可分為律詩和絕句。
古代律詩中的四聯(lián),古人歸納為起、承、轉、闔。從層次上分,往往可以分為兩層,一層寫景,一層抒情或議論(即卒章顯志的寫法)。
五、巧用術語,做出解答。
有了以上四步作為基礎,我們就可以從容沉靜地順利出題者題目設計的各種問題了。命題者從什么角度來問,那么就從什么角度來回答。最近幾年的鑒賞題,無外乎就是從內容和手法兩個角度來設問。因此,在回答這些問題是最好用簡潔的語言即術語來作答,答出關鍵點來。高考閱卷,是按關鍵點給分的。只要有關鍵詞語,關鍵店,就可以獲得分數(shù)。所以答題的術語,我們必須要熟練掌握。
詠史懷古心得體會版篇十一
詠史作為一種文學形式,自古以來就備受贊譽。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的《詠史》一詩,更是被譽為詠史之極品。這部詩讓我們看到了古代士人的聰明才智和文化素養(yǎng),在感受詩人優(yōu)美的句子和情感表達的同時,也能夠更深刻地領略歷史的厚重感。
第二段:詩歌分析。
《詠史》一詩共計十二首,分別詠史北梁、南陳、高涼、劉蘊、鐘嶸、李世民、隋唐諸帝、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轍、鄭虔等歷史人物。詩歌內容充滿濃郁的歷史氣息,深刻描述了歷史人物的功業(yè)以及對當時社會的影響。與此同時,李商隱也融入了對身世的回顧,以及對時代浮躁的批判,體現(xiàn)了詩人對自身經(jīng)歷和所處社會的深切感慨。
第三段:文學價值。
作為一位文化藝術大師,李商隱的《詠史》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吸引了廣大文化愛好者的關注。同時,《詠史》又能夠讓讀者感受到歷史的深刻影響,對后人的思考和啟示也是至關重要的。在當今社會,我們已經(jīng)邁入了現(xiàn)代化的步伐,但作為后人,我們也需要牢記歷史、珍惜歷史,以便更好地前行。
第四段:現(xiàn)實意義。
李商隱的詩歌思想也對我們今天的生活和學習有著重要的啟示。首先,我們應該珍惜我們的歷史文化傳承,在繼承中創(chuàng)新,在傳承中發(fā)展。其次,我們應當有所追求,在智慧與思考中走上前進的道路,在生命歷程的亟待之時,我們應該做到自尊自重、自律自勉,獲得更好的人生回報。
第五段:結語。
通過對李商隱的《詠史》的研究,我們不僅能夠領略到古代文學的高雅與深刻,也讓我們重新審視了古代人物的風流人物和對人生的看待。在當今日新月異的社會中,我們不能忘記身為我國文化傳統(tǒng)的繼承人的責任,唯有在對歷史和現(xiàn)實的思考和理解之中,我們才能向著更加美好的未來前進。
詠史懷古心得體會版篇十二
在昔聞南畝,當年竟未踐。
屢空既有人,春興豈自免。
夙晨裝吾駕,啟涂情己緬。
鳥弄歡新節(jié),泠風送馀善。
寒竹被荒蹊,地為罕人遠;。
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復返。
即理愧通識,所保詎乃淺。
先師有遺訓,憂道不憂貧。
瞻望邈難逮,轉欲志長勤。
秉耒歡時務,解顏勸農(nóng)人。
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
雖未量歲功,既事多所欣。
耕種有時息,行者無問津。
日入相與歸,壺漿勞近鄰。
長吟掩柴門,聊為隴畝民。
?
登廣武古戰(zhàn)場懷古。
詠史懷古心得體會版篇十三
唐代: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赤壁。
唐代: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蜀相。
唐代: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頻煩一作:頻繁)。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登金陵鳳凰臺。
唐代: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二水一作:一水)。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題烏江亭。
唐代: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秋登宣城謝脁北樓。
唐代: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晚望晴空。(山晚一作:曉)。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唐代:劉禹錫。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過華清宮絕句三首。
唐代:杜牧。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新豐綠樹起黃埃,數(shù)騎漁陽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
萬國笙歌醉太平,倚天樓殿月分明。
云中亂拍祿山舞,風過重巒下笑聲。
于易水送人/于易水送別。
唐代:駱賓王。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fā)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臺城。
唐代:韋莊。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詠史懷古心得體會版篇十四
1.1.認讀1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相思》并背誦。
教學重點。
認讀1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教學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
1.出示紅豆或課件,圖片。
2.師講紅豆的特點。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紅豆的`詩歌。
1.自由讀詩。
2.畫出生字,讀出節(jié)奏。
3.學習生字:
讀“此ci”此物,此事,此地。
注意與“些”的區(qū)別。
4.引導讀詩。
(1)大家找找,哪一句寫了紅豆。
(2)紅豆生長在什么季節(jié)?找一找,讀出來。
出示掛圖,紅豆樹枝繁葉茂,紅豆累累。
(3)引導:這紅豆美嗎?大家想把這份美讀出來嗎?
(4)齊讀“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
(5)如果你要離開故鄉(xiāng),會帶走故鄉(xiāng)的哪些東西?
(泥土、水、樹葉、紅豆)。
(6)對江南的水、土、葉、豆代表了故鄉(xiāng),所以詩人這樣寫。
(7)掛圖了解詩意。
紅豆生長在南國,春天來了生長得十分茂盛。希望大家多多采摘,這東西能引發(fā)大家思念故鄉(xiāng)情感。
(8)大家想想學過哪些寫到思念的詩。對故鄉(xiāng)的思念要用什么樣的語調朗讀。
學生范讀,并評價。
1.出示8個生字。
2.組詞識記。
3.指導識記:此、客、何、背、屋、層、房、尾。
4.師范寫,生書寫。
再出示幾首有關思念的詩,讓學生課余讀一讀:《靜夜思》、《憶江南》、《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紅豆代表著相思,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
抄寫生字。
相思。
唐王維。
紅豆生南國,
春來發(fā)幾枝?
愿君多采擷,
此物最相思。
詠史懷古心得體會版篇十五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間同曉夢,鐘山何處有龍盤。
【賞析】。
首句“北湖南埭水漫漫”突出了六朝的故都的典型景色。北湖即玄武湖,南埭即雞鳴埭,是六朝帝王尋歡作樂的地方。可是經(jīng)過了改朝換代,同一個“北湖”,同一個“南埭”,過去曾經(jīng)看過彩舟容與,聽過笙歌迭唱,而此時只剩下了汪洋一片。詩人懷著撫今感昔的情緒,把“北湖”“南埭”這兩處名勝和漫漫湖水扣合起來寫,表現(xiàn)出空虛渺茫之感。第一句“北湖南埭水漫漫”,詩人是把六朝興廢之感融匯到茫茫湖水的形象之中,而第二句“一片降旗百尺竿”,是通過具體事物的特寫,形象地表現(xiàn)了六朝王運之終。在此“一片降旗”成為六朝歷代王朝末葉的總的象征?!敖灯臁钡牡涔试瓉砗褪^城有關,但詩人寫了“降旗”不算,還用“百尺竿”作為進一步的襯托?!敖灯臁薄耙黄?,分外可嗤;竿高“百尺”,愈見其辱。無論是從“一片”的廣度或者是從“百尺”的高度來看歷史,六朝中的一些末代封建統(tǒng)治者,荒淫之深,昏庸之甚,無恥之極,都可想而知了。
第三、四句“三百年間同曉夢,鐘山何處有龍盤?”是一個轉折,詩人囊括六朝三百年恥辱的歷史。從孫吳到陳亡的三百年時間不算太短,但六朝諸代,紛紛更迭,恰好似凌晨殘夢,說什么鐘山龍蟠,形勢險要,是沒有什么根據(jù)的。鐘山即紫金山。傳說諸葛亮看到金陵形勢之雄,曾說:“鐘山龍蟠,石城虎踞,帝王之宅也?!比欢诶钌屉[看來,三百年間,孫吳、東晉、宋、齊、梁、陳,曾先后定都于此,全都亡國,可見“國之存亡,在人杰不在地靈”(屈復《玉溪生詩意》卷七)。前二句的“北湖”、“南埭”已經(jīng)為下文的“龍盤”之地伏根,而“一片降旗”偏偏就高高豎起在石頭城上,則更證明地險之不足憑了。“鐘山何處有龍盤?”詩人用反問的形式,加強了否定的語氣,真是一針見血的.快語。這一快語之所以妙,妙在作者是帶著形象來判斷的。詩人對“龍盤”王氣的思考,不但扣合著六朝的山,扣合著歷史上的“一片降旗”,還扣合著眼前的漫漫北湖;不但扣合著某一朝代的覆亡,還扣合著三百年滄桑。他的“王氣無憑論”,實際上是“三百年間”一場“曉夢”的絕妙的藝術概括。詩作熔寫景、議論于一爐,兼有含蓄與明快之勝。詩人巧妙地使典型景象的層層揭示與深切意蘊的層層吐露相結合。他描寫了一幅飽經(jīng)六朝興廢的湖光山色,而隱藏在背后的意蘊,則是“龍盤”之險并不可憑?!八笔窃娙藦漠斀駨U景來揭示意蘊;“一片降旗”是從歷史興亡來揭示意蘊?!叭倌陙怼眲t是把“一片降旗”所顯示的改朝換代,糅合為“曉夢”一場,渾然無跡,而又作為導勢,引出了早已盤旋在詩人心頭的感慨“鐘山何處有龍盤”的沉著明快之語,形成了詩的高潮。看來“龍盤”無處尋覓,六朝如此,正在走向衰亡的晚唐政權亦是如此。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7148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