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優(yōu)小學二年級備課教案(模板12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3 07:58:18
最優(yōu)小學二年級備課教案(模板12篇)
時間:2023-11-03 07:58:18     小編:飛雪

教案的編寫應該兼顧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興趣愛好,注重培養(yǎng)其綜合素質。編寫教案時要注意體現(xiàn)教學的多樣性和差異化,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秀教案范例,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啟示。

小學二年級備課教案篇一

一、教學目標:

1、激發(fā)學生看圖編故事的興趣,指導學生能夠。

2、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能按一定的順序將圖意看明白。

3、能夠根據(jù)圖畫之間的聯(lián)系,發(fā)揮大膽豐富的想象編說故事,鼓勵創(chuàng)新求異。

二、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將故事編完整,說清楚,并展開豐富的想象。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

同學們,老師帶來了一幅圖,請仔細觀察。

二、初步了解圖意。

(學生用自己的話說)。

三、教師指導看圖,在小組里討論。

選代表在班里講講。

四、學生寫作文。

小學二年級備課教案篇二

一、單元主題:

這一單元以“春天里的發(fā)現(xiàn)”為主題。一年級下冊,學生也學過一組以春天為主題的課文。雖然兩組教材都以春天為主題,但是,無論從導語還是從課文,我們都會發(fā)現(xiàn)這組教材與一年級下冊第一組教材有不同之處。本組教材不僅引導學生感受春天,而且激勵學生走進春天,去發(fā)現(xiàn)春天的特征,去探索春天的奧秘。我們來比較一下兩個導語就可以發(fā)現(xiàn)他們的區(qū)別了:一下第一單元的導語是這樣寫的:春天來了!快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春天吧!重點是讓學生感受春天。而本單元的導語是這樣說的:我發(fā)現(xiàn)春風是輕輕的、暖暖的,春雨是細細的。我們走進春天,留心觀察,一定會有更多的發(fā)現(xiàn)。應該說第四冊“春天里的發(fā)現(xiàn)”是建立在一年級下冊“春天”單元學習的基礎上的。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聯(lián)系已學的知識和學習體會展開進一步的學習,使學生在已有的對春天的感悟的基礎上,去發(fā)現(xiàn)春天、觀察春天、想象春天,甚至能畫春天、唱春天、說春天、寫春天等等。

二、單元內容:

本組教材的內容包括導語,《找春天》、《古詩兩首》、《筍芽兒》、《小鹿的玫瑰花》四篇課文和語文園地一。認識47個生字(課文中38個,語文園地中9個),書寫39個漢字。

三、教學建議:

1、整體把握,合理組合。本組教材不僅圍繞一個專題,而且內容之間還互相照應,有些教學要求前面有布置、中間有鋪墊、后面有展示、交流,使之真正成為互相聯(lián)系的一個有機整體,在這樣整體的學習過程中,對學生精神世界的影響就更加的強烈和持久。比如,《找春天》之后,學習伙伴說:“咱們建議老師組織一次春游活動吧!”《筍芽兒》之后,學習伙伴說:“我從課文中找到了描寫美好春光的句子,還抄下來了。”這些內容的安排,實際上都在為“語文園地一”中的學習活動作準備?!翱谡Z交際”要求介紹自己在春游活動中的發(fā)現(xiàn),“寫一寫”要求學生在春游活動和“口語交際”的基礎上,將自己在春天里的發(fā)現(xiàn)寫下來,“展示臺”要求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描寫春天的語句。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該關注這種整合,體現(xiàn)這種整合,充分發(fā)揮教材整合后的整體功效,在教學相應課文的時候,就應該及時布置學生做好前期工作,為后面的學習做好準備。

2、讀中入境,讀中生情。課程教材研究所小學語文課程教材研究開發(fā)中心的李云龍老師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教材說明》一文中強調道:“閱讀教學,首先要重視朗讀的指導。通過集體讀、分組讀、領讀、男女學生對讀、配樂朗誦、分角色朗讀等多種形式,使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將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并引導學生將自己當作課文中的人物去感受、體驗、思考,去領會作者所要傳達的感情,進而通過自己的閱讀表達出來。單純的示范模仿和朗讀技巧的訓練,在領會和傳達這種感情的過程中固然必不可少,但更深層次的領悟則需要學生在入境入情的充分的閱讀實踐中,自悟自得?!北締卧膸灼娢亩己苊溃瘛墩掖禾臁芬晃闹凶髡哂昧怂膫€排比句,以擬人的手法寫出了孩子們在春天里的發(fā)現(xiàn)。“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開的野花一朵兩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樹木吐出點點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凍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聲吧?”《筍芽兒》一文中也有許多描寫春雨、春雷、春光的優(yōu)美句子(例p8頁第一段;p10頁課文第六段;第七段),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多讀,讀有層次,讀有感情。在反復的充滿感情的朗讀中,做到朗讀與感悟相交融,就感悟來說,對二年級的孩子,我們對他們的感悟不能要求過高,只要求孩子在朗讀中有所體會,他們在閱讀中能感悟多少是多少,每個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高低,感悟的程度也就有深淺。我們要承認學生的差異也要認同這種差異的存在。還要做到讀書與思考相結合,同時重視積累和實踐。課文第一課課后提出了背誦的要求,第三課則提出積累句子的具體要求。此外,教師還應重視課外閱讀的指導,幫助學生選擇文質兼美的優(yōu)秀讀物,提供學生交流課外閱讀感受、成果的機會。

鮮空氣,享受著春風輕輕的吹拂,放眼是春的顏色,細聽到處有春的旋律,在這樣的大自然中再來學習“春天的發(fā)現(xiàn)”這一組課文,學生的體會更多,感受更深,。

四、教學例舉:

在主題整合思想的指導下,可以把本組的四篇課文和語文園地一進行了重新組合:

1、整體感知。利用媒體播放春天的美麗景色,引出導語:我發(fā)現(xiàn)春風是輕輕的、暖暖的,春雨是細細的。我們走進春天,留心觀察,一定會有更多的發(fā)現(xiàn)。然后在談話中暢述自己對春天的已有認識,回憶一下學過的描寫春天的詞語、詩歌、文章等。然后我以“在今年的春天里,你想做些什么、學點什么嗎?”的問話把學習目標的確定拋給學生自己。學生在熱烈的討論后得出:“搞一次春游活動,學幾篇描寫春天的文學作品,畫一幅春天的圖畫,唱一首春天的歌曲,舉辦一次春天的詩歌朗誦會?!钡葍热?。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我及時引導學生通讀本組四篇課文和語文園地一。

2、重組教材。整體感知后可以和學生一起根據(jù)他們自定的學習內容,重新編排這一單元的學習內容,設計了“春天的發(fā)現(xiàn)”這一單元的學習流程:(一)學課文1和3,組織學生“尋”春天,“說”春天,“寫”春天?!皩ぁ贝禾彀ǖ酱笞匀恢袑ふ掖禾斓嫩欅E(春游活動)和“寬帶網(wǎng)”中要求的上網(wǎng)尋找春天的花?!罢f”春天則是“語文園地一”中的口語交際內容,讓學生把自己學了課文,參加了春游活動后看到的春天里的發(fā)現(xiàn)說給大家聽?!皩憽贝禾?,是本冊教材安排的第一次比較正式的寫話練習,低年級寫話,重在激發(fā)學生的練筆興趣,從說到寫,要有個過渡過程,先讓學生討論一下怎么寫,理一理寫作的順序。寫好后一定要有一個交流的過程,如果能夠在交流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自我修改的意識和習慣,那就更好。最后定稿的作文可以在展示臺中加以展示,并且把閱讀對象從教師、學生擴展到家長。(二)學古詩,舉辦詩歌朗誦會。學習古詩前布置學生收集描寫春天的古詩詞、兒歌、散文等,學完古詩后舉辦詩歌朗誦會,學生可以背古詩,也可以唱唱春天的歌曲。(三)學課文4,參加植樹活動,展示收獲。學習課文《小鹿的玫瑰花》,結合植樹節(jié)種花植樹,裝點校園和自己住的小區(qū),并把自己寫的春天,畫的春天,以及摘錄的春天的詞、句、文章通過“展示臺”展現(xiàn)給同學欣賞。(四)學習“語文園地一”中的“我的發(fā)現(xiàn)”和“日積月累”。

3、部分體驗。這里就《小鹿的玫瑰花》一課談談教學預想。

這是一篇能夠引起學生思考而有所感悟的童話故事。故事的表層,小鹿栽下玫瑰花后,由憧憬到失望,從惋惜到高興,在巧合中表現(xiàn)趣味。故事的深層,蘊含著“能夠給別人帶來快樂,自己也快樂”的人文思想,正如“語文園地二”讀讀背背中的一句話:“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教學時,可以適時出現(xiàn)這句話,讓學生讀讀背背。

課文蘊含著濃濃的人文氣息,但要讓他們理解和感受到在為他人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的過程中自己也體會到快樂也是快樂,對二下的學生來說,仍然有些難度。雖然有些難,但通過努力還是可以做到,在這里,“情感體驗”就起到了一個很好的橋梁作用。

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先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盎ü嵌洹笔窃~語理解的一個難點,最好借助實物——盛開的玫瑰和還是花骨朵的玫瑰,讓學生直觀感知?!耙蝗骋还铡笔亲忠羯系碾y點,要注意讀準。

在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的基礎上,讓學生找出鹿弟弟說的兩句話。對照著一讀,學生心中自然設疑:為什么鹿弟弟一開始說玫瑰白栽了,后來又說沒有白栽?“有了疑問,也就有了進一步朗讀課文的欲望。這里,理解“白栽”的意思是個關鍵點。在結合課文內容理解后,可以讓學生進一步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來加深理解,如剛洗好的衣服又掉在地上,叫“白洗”,這樣的詞學生可以說出許許多多:白寫、白跑……這時,可以讓學生體驗:每當你白做一樣事情的時候,你心里會怎么想?這樣一遷移,學生自然而然就能理解小鹿他們辛辛苦苦栽了玫瑰卻沒有看到的惋惜的心情。有了這樣的體驗基礎,要讀好鹿弟弟說的話,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體驗隨著理解的深入也不斷深化。甚至讓學生融入到角色里面去。朗讀黃鶯的話時,讓學生做黃鶯,說一說為什么見了玫瑰花就想歌唱,體驗并且用朗讀來傳遞黃鶯的快樂;朗讀微風的話時,讓學生想象微風一路上會遇見哪些小伙伴,然后創(chuàng)設對話的情景,體驗并且用朗讀來傳遞微風的快樂。在這般體驗的基礎上,再拓展想象:還有誰也看到了玫瑰花,會說些什么?給學生搭建了平臺以后,學生的思維也會展開自由的翅膀,他們會說:一只小蜜蜂飛過來,他說,小鹿,我采過玫瑰花的蜜,可甜了。我一喝,都快醉倒了。通過層層深入的體驗,學生感受到了玫瑰花給別人帶來的幸福之后,自然就明白了“玫瑰花沒有白栽”的道理。從而領悟“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真正含義。

課后有一個“演一演”的要求,在充分體驗的基礎上進行角色表演,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了。

本課要書寫的生字有12個之多,可以分散在課文教學中隨機識字,避免寫字過程的單調和時間過長的問題。例如:通讀全文后,學生了解故事中出現(xiàn)的人物后,及時指導“弟、哥和骨”三個獨體字的書寫,又如:“漸、謝、微”三個左中右結構的字的書寫可以放在學生體悟黃鶯、微風和小鹿的對話之后隨機進行書寫指導。而“抽、拐、澆、終、靜、躺”6個左右結構的字的書寫可以放在課文學完后集中教學,便于學生掌握書寫規(guī)律。

小學二年級備課教案篇三

教材簡析:

電話,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每個家庭都擁有的通訊工具了,用簡單的材料來制作電話,可以讓學生體驗材料帶來的美感,以及創(chuàng)造的樂趣。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利用泥、紙盒等材料設計、制作電話機或手機,體驗材料帶來的美感。

2.通過欣賞相關資料,啟發(fā)學生用夸張、變形、重組等方法,制作與眾不同的電話機。

3.強調豐富的想象,體驗創(chuàng)造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能否在制作方法上有所創(chuàng)新。

2.能否突破電話常規(guī)的造型與色彩進行大膽的想象與創(chuàng)造。

教學準備:

師生共同準備墊板、彩泥、紙盒、剪刀、膠水、牙簽、彩紙、彩筆等材料。各個時期的電話模型。教師范作,各種電話的彩色招貼畫。

教學活動過程:

第一節(jié)。

施教時間:9月22日——9月24日。

活動一:

教師帶來各個時期的電話模型,引起學生興趣。以講故事的形式讓學生了解電話的發(fā)展歷史遺跡電話的一些知識,欣賞一些電話的造型。

活動二:

欣賞達利《蝦形電話》《唇型沙發(fā)》及同齡人運用彩泥制作的電話作品。

以“玉米形電話機”為例,師生共同探討可以運用哪些彩泥的制作技法來表現(xiàn)。

討論完后,教師迅速的現(xiàn)場示范一個。

活動三:

引導學生把生活中常見的建筑、人物、五官、字母等常見的東西,通過夸張、變形、重組等方法運用彩泥之作出與眾不同的電話機,體驗造型的快樂。

學生制作,教師指導。

活動四:

“電話超市特賣會”,作業(yè)展示,引導學生以介紹產品的形式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構思與制作。

教師發(fā)給每一組幾張“代幣券”,組里派代表購買大家感到最滿意的電話,最后評出“歡迎的商品”。

活動五:

收拾與整理。

布置下一節(jié)課帶紙盒子及其它制作工具、材料。

第二節(jié)。

施教時間:9月24日-9月26日。

活動一:

教師出示自己用紙盒制作的雙屏翻蓋手機裝作與學生通電話步入教室,引起學生興趣。

教師將這個手機傳給各組看看,請孩子們說說老師是怎樣將盒子改造成手機的。

活動二:

教師將自己帶來的各種電話、手機的彩色廣告發(fā)到各組,請同學每研究一下,并將大家?guī)淼牟牧隙训揭黄?,看看最適合做哪一種電話。

教師以學生們都很熟悉的“天線寶寶”形電話為例進行示范。請學生從自己組的材料中找出一個最適合做這個電話的盒子交給老師。大家一起討論怎樣將盒子改造成需要的形狀。

教師根據(jù)大家討論的結果對盒子進行剪、切、貼等改造。并根據(jù)大家的建議進行貼、畫等造型。

啟發(fā)學生考慮可以怎樣來制作凸起的按鍵。

活動三:

鼓勵學生通過動腦與合作,運用夸張、變形、重組等方法,利用盒子、彩色紙、小扣子等材料制作出與眾不同的電話。

學生制作,教師指導。

活動四:

“電話傳情”表演,每組推選兩位同學拿著自己制作的電話表演打電話,在表演過程中交流情感,分享快樂,體現(xiàn)電話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課后拓展:

了解生活中常用的電話號碼,如火警、查號臺等。

札記:

學生們對于手機的熟悉和樂于表現(xiàn)的程度遠遠超過了對電話的熱情。他們熟悉新上市的每一種收集的樣式、功能特點,對手機上的每一個按鍵、插口都了如指掌。這讓我既興奮又擔憂:他們能很快的用彩泥或紙盒將手機表現(xiàn)出來,但讓他們大膽的運用夸張、變形、重組等方法制作出與眾不同的電話卻很難。于是我讓孩子們想向未來世界的通訊發(fā)展,想向未來的材料,一點點的啟發(fā),鼓勵,這才使得他們放棄了對實物的“克隆”而轉向了想象制作??磥砗⒆觽儗Ρ憩F(xiàn)對象太熟悉了也不好。

小學二年級備課教案篇四

教學目標:

1.感受只有勞動才能幸??鞓?,靠勤奮和智慧,生???????????????????????????????活才能更加美好,從而增強學生愛勞動的意識。

2.認識8個生字,會寫8個字。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1.認識8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感受只有勞動才能幸福快樂,靠勤奮和智慧,生活才能更加美好,從而增強學生愛勞動的意識。

關鍵:把握音難字音。

課時:2課時。

教具:課件、掛圖。

學具:識字卡片。

相關知識點:收集的有關勞動的圖片,資料。

教學突破點:在讀文中識字。

教學流程:

1.激趣引課。

什么樣的日子才是好日子?你們想知道三只可愛的小老鼠的好日子是怎么來的嗎?

2.學習生字:

(1)逐段讀課文,畫出要求會認的字。

(2)分小組重點記憶要求:會認的前4個生字。

學生邊讀文,邊畫出本課的生字,把帶有生字的句。

本課合體字較多,識記字形可采用部件組合、找朋友、編字謎、熟字換偏旁加偏旁等方法進行識記。

本課的生字中有好幾個量詞,如:“畝”“輛”等。

可以結合課文內容幫助學生識記。

(3)指導書寫4個生字。

指導書寫注意“侖”的筆順。

重點指導“籽”、“湯”、“輪”、“都”

在虛宮格中的位置?!皽薄盃N”“輪”“拉”要寫得左窄右寬?!岸肌币獙懙米髮捰艺?。

3.教師檢測。

4.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5.說一說,什么樣的日子才是好日子?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1.學生讀課文,讀準每個字的字音。

2.教師提問你們都讀懂了什么?你喜歡它們三個嗎?為什么?

3.出示重點句子。

“一畝地撒上了南瓜籽;一畝地撒上……絲瓜籽?!?/p>

“南瓜地里開出了黃燦燦的南瓜花;冬瓜地里……絲瓜花。”

讓學生反復誦讀,并結合相應的圖畫來讀,讓學生體會到三只小老鼠的勤勞、可愛。

品讀課文。

1.本文在寫作上多處采用了排比句式,用詞上采用了許多疊詞。因此在朗讀時,要注意語調的變化。

疊詞上,才能更好地體現(xiàn)出三只老鼠獲得大豐收后的喜悅和勞動后的成就感。

2.重點朗讀第5、6自然段。

第5自然段在朗讀時要體現(xiàn)出三只老鼠用自己的勞動成果創(chuàng)造了瓜車后的喜悅和幸福。

第6自然段只有一句話,重點要突出“更美更甜的好日子”,讀時語速要稍慢,語氣稍輕,從而體現(xiàn)出三只老鼠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說一說先在小組里交流推薦若干同學在全班交流,也可以通過表演來進行。

延伸練習——三只老鼠今后的日子會怎樣呢?啟發(fā)學生想象,續(xù)編故事。

讀一讀,寫一寫會讀會寫的基礎上積累詞匯選擇適當?shù)脑~語練習說話。

這題可以引導學生先說后寫,答案很多,最后選擇自己會寫的填在(?。├?。

根據(jù)課文內容填詞語。

括寫詞語。

引導學生說說這些詞語好在哪兒。

背一背。

教師領讀、指導背誦。

擴展練習,收集諺語。

小學二年級備課教案篇五

“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這是一句多么熟悉,多么親切,又是多么讓人油然而生敬意的話。多少年來,當我們沐浴太陽的光輝,當我們放聲歌唱幸福的時刻,就會想起這位領袖的不朽功勛。今天,讓未曾目睹炮火硝煙,未曾品嘗貧窮落后的新時代兒童學習這篇課文,他們是否能像老一輩那樣感同身受,是否能走進這位熟悉而又遙遠的領袖的精神世界,這是我在備課時最感難以攻克的一環(huán)。

為攻克這一環(huán),我把自己置于一個一年級小學生的角度,反復讀、揣摩課文,又查閱了有關毛主席及他在瑞金市沙洲壩時的許多資料,決定以故事為突破口,以故事貫穿全文,用學生最感興趣的東西來拉近與那個陌生年代的距離。

首先,我在課前的班會課上繪聲繪色地給學生講了一個毛主席領軍作戰(zhàn)的有趣故事,吊起學生胃口之后,再拋磚引玉,鼓勵學生回家后搜集毛主席的故事,讀熟。

23課的第一課時,帶領學生認識了生字以后,我們用了足足25分鐘的時間讀了課文。我問學生:“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嗎?”“嘩——”小手舉起了一大片,果不出我所料,這個時代的孩子又怎能明白“革命”、“解放以后”?……我在把這些問題稍加注釋之后,欲擒故縱,“下一節(jié)課,老師再給同學們講一個毛主席的故事,好嗎?”“哇!”教室里一片歡騰。

竇桂梅老師曾說過:“我們沒有權利選擇教材,但我們應該清楚自己有權利決定如何使用教材”。我想:我們的語文課堂不應該是教材的簡單解讀和機械再現(xiàn),而應注入教師本身用心去培養(yǎng)的對教材的感情和對教材的獨到見解。

小學二年級備課教案篇六

1、能在不同的語境中正確認讀本課生字“島、部、凍、陸、續(xù)、養(yǎng)、育、卻、類”;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并記憶“部、凍、陸、養(yǎng)、育”;借助字典理解“島”的意思;通過找近義詞理解“養(yǎng)育”;通過表演理解“陸續(xù)”。在理解的基礎上積累“筑巢安家、養(yǎng)育后代、密密麻麻、陸續(xù)、各種各樣”等詞語;對文中描寫鳥多的句子能熟讀成誦。

2、朗讀課文能做到按標點正確停頓,重點指導朗讀文中描寫鳥多的段落。

3、學習了解課文的內容。能感受鳥島是一個鳥的世界,鳥是人類的朋友,激發(fā)學生喜愛鳥類、保護鳥類的情感。

一、揭示課題

1、出示音節(jié)“dao”,誰能拼讀?

2、出示漢字“島”,(師板書,生書空)

3、什么是島?請大家查查字典,找找“島”字的解釋。

(示“島”的解釋條和相應的圖片。)

4、今天我們要去一個很特別的島,(出示17、鳥島)

齊讀課題

5、播放錄像,整體形象感受鳥島的景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說明:

幫助學生復習音節(jié)的拼讀,尤其是第三聲的拼讀要到位。老師示范性地板書“島”字,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怎樣寫好這個字并掌握正確的筆順,同時字形和字義相結合,有利于更牢固地識記生字。在課題揭示,以學習“島”字為突破口,將音節(jié)拼讀、了解字義、指導書寫等有機地整合為一體,從而達到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目的。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我們都預習了課文,誰能告訴大家鳥島在什么地方?

1)指名讀第一節(jié)(媒體出示)

2)引讀第一節(jié)

教師講解,要求學生仔細聽,認真記。

青海湖就位于青海省的東北部,是中國的內陸咸水湖,面積4500多平方公里,在它的西部有一個小島,原名就叫――,它的面積只有0.8平方公里(出示青海湖鳥島的圖片),別看島小,名氣卻很大,它就是――。

3)師:“聞名中外”表示名氣很響,全世界都知道。(出示:聞名中外)

指導讀好“聞名中外”

4)自由讀句,準備當小導游,簡單介紹鳥島

5)示:青海湖西部“海西皮”聞名中外鳥島

(學生介紹)

6)齊讀句子。

邊讀邊想一想,對這句話你有什么想問的嗎?

7)出示:“海西皮”島為什么會被稱為鳥島?而且還是聞名中外的鳥島?

2、師:今天我們就將通過學習課文來了解相關的內容,本單元我們的重點學習目標是“讀課文,了解內容”。

1)交流

鳥:一群一群、陸續(xù)、各種各樣、伸手

鳥窩:一眼望去、密密麻麻、一個挨著一個

鳥蛋:到處都是、隨手

說明:

讓學生在自主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表達自己的喜好、觀點,并從互相的交流中,獲得信息,得到啟示。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隨機板書,能有效地幫助學生積累這些重點詞語,并為后面完成課文內容的填空做好準備。

2)引讀板書

隨機出示:多,鳥的世界

4、指名分節(jié)朗讀(2-4),了解每一節(jié)的內容。

出示:(教師要提示學生——先讀課文,再根據(jù)提示讀讀、想想、說說)

1)每年春天_________,的鳥兒就________從遠方飛來,它們在這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到了六月,“海西皮”島成了___________,鳥窩___________、鳥蛋___________。

3)來島上游玩的人,______就能______幼鳥,______都能_______鳥蛋,可是卻沒有人去______一下,因為大家都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引讀:鳥島真是一個――,那兒鳥――,鳥窩――,鳥蛋――,每年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去游玩,的確是――。

說明:

讓學生根據(jù)老師的提示讀讀、想想、說說,幫助學生在讀的基礎上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在靜心閱讀的過程中,邊讀邊想,把自己了解的'內容說清楚。在組織交流時,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通過相互交流達到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的目的。

5、再次播放播放錄像。

三、深入學習課文積累有關語段

1、讀讀課文的2-4節(jié),用直線劃出描寫鳥島上鳥多得句子

2、交流

第二節(jié):

1)指名讀句

(“一群一群、陸續(xù)”說明飛到那兒去的鳥很多?!耙蝗阂蝗骸弊x的時候,語速要放慢。)

2)學生演一演“陸續(xù)”(扮成小鳥陸續(xù)從座位上飛上來)

3)引讀

4)出示:筑巢安家,養(yǎng)育后代

給“養(yǎng)育”找個近義詞

5)小鳥回到島上,心情非常高興,請女同學一起高興地讀好這一節(jié)。

第三節(jié):

1)指名讀

2)選你最喜歡的一句讀好它

3)指導讀句(讀好“一眼望去、密密麻麻、一個挨著一個、到處都是”)

4)引讀:

5)出示三張圖片,自由準備,選擇一張解說

交流

6)齊讀第三節(jié):

第四節(jié):

1)指名讀

2)邊做動作邊齊讀這一節(jié)

3)引讀

4)引讀板書

六月的鳥島熱鬧非凡,簡直成了――,各種各樣的鳥兒聚在一起,到處都是――,遍地都是――,不愧是――。

說明: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來組織課堂教學,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作相應的點評、總結,指導讀好重點詞語和句子。學生一般較容易找到2-4節(jié)中的相關語句,教學時要設計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促使學生以飽滿的熱情閱讀課文。如通過介紹圖片訓練積累詞句;通過動作表演激發(fā)興趣,理解詞義等。在多種形式的讀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了解,同時把生字記住,把課文的語言積累在心。

3、學到這兒,誰能說說“海西皮”島為什么能成為聞名中外的鳥島?

a青海湖的氣候、環(huán)境適合鳥類生活

b游人愛護鳥類

1)交流

(補充資料)

2)隨機出示:鳥是人類的朋友

4、欣賞鳥島組圖

5、自由讀文,回憶課文內容(同桌互練)

(再次出示內容填空)

6、借助板書完成內容的填空

交流

說明:

在學生已基本能口頭完成且了解了每一節(jié)內容的基礎上,再動手寫一寫,既讓學生學習在語言環(huán)境中正確使用這些重點詞語,又幫助他們進一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了解,體現(xiàn)課堂教學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過程。

7、引讀填空

青海湖鳥島是個非常適合鳥類生活的地方,每年春天――,六月是鳥島最熱鬧的時候,那兒成了――,鳥窩――,鳥蛋――,島上的鳥兒實在太多了,以至于――,可事實上――,因為大家都知道――。

四、語言實踐活動

如果有一天,你來到了鳥島,看到那么多的鳥和鳥蛋,你會怎么做?怎么說?

小學二年級備課教案篇七

運用加法和減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并學會使用小括號;運用乘法和加法(或減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知識與能力:

1.結合現(xiàn)實生活中的具體情境,使學生初步理解數(shù)學問題的基本含義。

2.學會用兩步計算的方法解決問題。

3.知道小括號的作用。

4.初步培養(yǎng)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觀察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發(fā)現(xiàn)法,問題教學法,研究性學習,小組合作等方法。

情感與態(tài)度:

1.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2.培養(yǎng)學生結合生活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并解決問題的學習習慣。

3.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觀察問題,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

多角度觀察問題,解決問題。不只是單純的計算題有不同的算法,對于一個實際問題也可以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自己容易理解或比較喜歡的方法。

學會使用小括號列綜合算式,并了解小括號的作用。

口算卡片,課本插圖。

本單元可用4課時進行教學。

1.看木偶戲

教科書第2~4頁例1。

知識與能力

1.使學生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fā)現(xiàn)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

情感與態(tài)度

1.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解決具體問題,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熱愛數(shù)學的良好情感。

過程與方法:合作探究

教科書第1~3頁游樂園情境放大圖片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談話:同學們,休息日的時候,你最喜歡做什么?

2.出示游樂園情境圖,談話:“我們看看畫面中的小朋友們在做什么?”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畫面上來。

3.讓學生觀察畫面,提出問題。

教師適當啟發(fā)引導: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戲?學生自由發(fā)言,提出問題。

二、探求新知

1.利用木偶戲場景插圖。

2.明確畫面中所提供的信息。

談話: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組交流討論。

(1)應該怎樣計算現(xiàn)在看戲的有多少人?

(2)獨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組內交流。

(3)選派組內代表在班級交流解決問題方法。

4.把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在黑板上。

(1)22+13=35(人) (2)22-6=16(人)

35-6=29(人) 16+13=29(人)

5.觀察比較兩種方法的聯(lián)系。

明確兩種方法的結果都是求現(xiàn)在看戲的有多少人,在解決問題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提問:把分步解答的兩個算式合成一個算式該怎么辦?

學生自己嘗試列綜合算式。

板書:(1)22+13-6 (2)22-6+13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結。

三、鞏固應用

1.練習一的第1題,讓學生說明圖意,明確計算的問題后,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后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方法,給有困難的學生以啟發(fā)。

2.練習一的第4題,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匯報解決問題的思路時,教師結合題目的具體內容,適當滲透思想教育。

3.讓學生互相交流,在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的問題可以用本節(jié)課學習的知識來解答。學生自編題目,互相解答。

四、全課總結

1.請同學們說一說,這節(jié)課有哪些收獲。

2.教師強調:請同學們嘗試用本節(jié)課學習的知識去解決我們生活中的問題。

(1)22+13=35(人) (2)22-6=16(人)

35-6=29(人) 16+13=29(人)

22+13-6=29(人) 22-6+13=29(人)

小學二年級備課教案篇八

1、知識與目標:認識18個生字,會寫6個。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

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文,拓寬知識面。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學習中調動大家學科學、愛科學的積極性。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理解課文重點語句

火車的資料、教學課件。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見過火車嗎?說說你對他的了解。

今天,咱們一塊來學習有關火車的故事。(板書:火車的故事)齊讀課題

火車會有什么故事呢?

二、初讀課文

1、指生讀課文

2、學生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再讀兩遍。

3、師生開火車讀課文。

4、學生評議

5、指名讀課文思考:看課文講了火車的什么故事?

三、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1、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

(2)指導朗讀

2、學習第二段

(1)這段有幾句話?

(2)第一句講的是什么?

(3)第二句講的是什么?

(4)讀讀第二到第五句,從中你知道了什么?

(5)指導朗讀,讀出夸贊的語氣。

3、學習第三段

(1)理解朝發(fā)夕至

(2)爸爸還說了什么?指名讀,其余同學標出不懂的地方。

(3)“海拔”什么意思?板畫,幫助理解。

(4)青藏鐵路指從青海到西藏高原的鐵路,那兒海拔特別高,平均超過40000米,是世界上的地區(qū),被稱為“世界屋脊。

(5)指導朗讀,讀出贊吧佩服的語氣。

4、學習第4段。

(三)讀全文,鞏固練習

四、課內升華,課外延伸。

第二課時

一、交流、匯報

1、小組為單位,把你設計的新型火車向大家匯報。

2、對設計進行鼓勵,表揚。

二、識字練習

1、開展我是識字小能手活動。

2、給字擴詞。

三、寫字指導

1、說明每個字在格中占什么位置。

2、教師范寫。

3、學生仿寫。

小學二年級備課教案篇九

本組教材圍繞“愛祖國、愛家鄉(xiāng)”這一專題進行安排,主要由《日月潭》《葡萄溝》《難忘的潑水節(jié)》《北京亮起來了》和語文園地三組成。風景如畫的日月潭、瓜果飄香的吐魯番、繁華熱鬧的北京城和風情淳樸的潑水節(jié)都從不同側面展示了祖國山河的遼闊、壯美。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與生活鏈接,通過在地圖上查找四篇課文介紹的地方,創(chuàng)設游覽情境,引導學生反復讀文,自主感悟,領略不同的民族風情。同時還要挖掘教材中潛在的資源優(yōu)勢,引導學生走出教室,通過觀察、訪問、調查等探究活動,了解家鄉(xiāng),贊美家鄉(xiāng),增強參與社會實踐的綜合能力。

《日月潭》結構清晰,景美情濃,課前教師布置學生繼續(xù)查找相關圖片,課中利用多媒體課件資源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美文美讀,豐富內心體驗,提高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逐步提升人文素養(yǎng)。

《葡萄溝》是一篇充滿濃郁風土人情的游記式文章,文章圖文并茂,語言生動優(yōu)美。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低年級學生實際,挖掘情感因素,采用演示、畫圖、演讀、導游等方式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自主賞析,在各種語文活動中提升審美情趣,受到情感熏陶。

《難忘的潑水節(jié)》一文緊扣“難忘”二字展開,突出“景難忘”“人難忘”“情難忘”。表達了周總理和人民群眾心連心的深厚情誼。有感情地朗讀是本課教學重點,教學中要讓學生多層次、多種形式反復地讀課文,從而感受到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jié)時的熱烈場面和人們的興奮心情。

1、認識56個生字;認識并會寫48個生字。

2、通過看地圖讓學生感受祖國之遼闊,了解我們國家的各個地方和少數(shù)民族的分布情況。

3、讓學生了解本單元的四篇課文《日月潭》、《葡萄溝》、《難忘的潑水節(jié)》、《北京亮起來了》的地理位置。

4、激發(fā)學生認識家鄉(xiāng)的渴望和贊美家鄉(xiāng)的情感。

教學準備:圖片(中國地圖新疆地圖民族分布地圖)

重點:學會生字,積累詞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積累語言

難點: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強烈情感,感悟總理和人民之間的深厚情誼,感受北京發(fā)生的巨大變化,從而贊美首都。

教學本組教材用14課時

單元自備

口語交際:我的家鄉(xiāng)

小學二年級語文三單元口語交際夸家鄉(xiāng)教案

課前準備

1、回家向父母、爺爺、奶奶及鄰居了解他們小時候的吃、穿、住、行,想一想和今天相比有什么不同。

2、想一想家鄉(xiāng)有哪些風景、物產和名勝古跡。

教學目的

1、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倡導合作交流,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

2、練習寫話培養(yǎng)學生書面表達能力。

3、通過活動,滲透愛祖國愛家鄉(xiāng)的教育。

重難點

指導學生口頭表達,培養(yǎng)聽說習慣。

一、激情導入

出示中國版圖,認識家鄉(xiāng)位置,理解“家鄉(xiāng)”概念。

我的家鄉(xiāng)位于遼闊的華北平原東部,有一眼望不到邊的平坦的田野,中國第二條大河——黃河就從這兒流入大海。

春天,平坦的大地披上了綠裝,果園里飄出陣陣花香,池塘的小荷露出尖尖角,小魚在剛剛解凍的水里快活得游著。

同學們,你愛不愛自己的家鄉(xiāng)?想一想家鄉(xiāng)的風景、特產和名勝古跡說說自己的家鄉(xiāng)。

二、自己想一想怎樣按順序夸夸自己的家鄉(xiāng)美、或者家鄉(xiāng)的新變化。

三、分組說說自己的家鄉(xiāng),每組選一個最好的在全班說說。

四、全班交流互評。

五、把自己的家鄉(xiāng)寫一寫。

小學二年級備課教案篇十

課題:《乘法口訣和口訣求商(二)》本課初備課時共7課時,本課第1課時個人復備欄

朱殿祥

教學目標:

1、在現(xiàn)實情景中,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運用7、8、9的乘法口訣和已學過的其他知識解決問題。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體驗成功、合作的樂趣。

重點難點:

能正確運用7、8、9的乘法口訣和已學過的其他知識解決問題。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背9的乘法口訣。

2、師生對口令。

3、生生對口令。

4、口答--第1題。

5、第2題,讓學生先把乘法口訣填完整,再看一句口訣說出兩道乘法算式和兩道除法算式。

讓學生仿照教師的出題方式讓同桌對口令、背口訣。

二、綜合練習

1、第4題

小結:比較的方法有好幾種,可以根據(jù)計算的結果來判斷,也可以在一個乘數(shù)相同的情況下,比較另一個乘數(shù)的大小來判斷等等。

2、第5題

出示題目,觀察比較,提問:每一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明確:計算時要仔細看清題目,正確使用口訣。

學生練習,口答核對。

學生獨立完成,相互交流,說說比較的方法。

三、解決實際問題

1、第6題

要求學生邊讀題目邊看圖,解決問題

2、完成第7題。

補充:小明帶了32元,最多能買幾盒?

3、第8題

學生獨立解決。

請學生理解題意,學生解答,并指名說說自己的想法。

四、課堂總結,達標測試。

談話:在計算乘、除法的時候,要仔細看清數(shù)字,選擇正確的乘法口訣。運用乘法口訣進行計算還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

達標測試--完成練習八第3題(時間2分鐘)

完成后一起核對,根據(jù)班級情況提出要求。

板書設計:

乘法口訣和口訣求商

練習設計:

口算

18÷9=36÷9=63÷7=45÷5=

54÷9=36÷4=27÷3=6×9=

18÷2=72÷8=9÷9=9×3=

教后記:

參加備課人員陳志海朱殿祥閔燕妮凌加寶徐文蘭吳兆和

開發(fā)區(qū)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科目集體備課教案

備課時間:年11月23日

課題:《乘法口訣和口訣求商(二)》本課初備課時共7課時,本課第2課時個人復備欄

朱殿祥

教學目標:

1.在自主整理乘法口訣表的過程中,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簡單規(guī)律的能力,通過應用1-9的乘法口訣的過程,逐步熟記乘法口訣。

2.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增強數(shù)學意識,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有趣的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與同學合作的態(tài)度以及積極探索的精神。

重點難點:

熟記乘法口訣。

課前準備:

乘法口訣表、數(shù)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組討論一下,看誰的任務完成的最出色!

二、整理乘法口訣表

1、讓學生先想一想已經(jīng)學習了哪些乘法口訣,再仔細觀察書上這副圖,想一想,自己打算按照怎樣的順序去填。

2、小組討論:怎樣填寫比較快?

3、學生獨立填完口訣表。

4、獨立思考:你能發(fā)現(xiàn)哪些規(guī)律?

5、小組內交流,用規(guī)律幫助記憶。

6、試著背一背。

三、鞏固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獨立完成

獨立完成

要求學生把每一題的所有填法都說出來。

四、總結

說一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

板書設計:

乘法口訣和口訣求商

練習設計:

直接寫出下面的得數(shù)。

72÷9=6×3=5×9=6×7=

54+9=36÷4=63÷9=81÷9=

35÷5=18÷2=56+7=1×9=

教后記:

參加備課人員陳志海朱殿祥閔燕妮凌加寶徐文蘭吳兆和

開發(fā)區(qū)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科目集體備課教案

備課時間:2009年11月23日

課題:《乘法口訣和口訣求商(二)》本課初備課時共7課時,本課第3課時個人復備欄

朱殿祥

教學目標:

1.會讀連乘、連除和乘除混合運算的算式,掌握運算順序,并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2.通過連乘、連除和乘除混合的計算,進一步熟練表內乘、除法計算。

重點難點:

掌握運算順序,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課前準備:

桃子、若干面小紅旗。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激趣。

同學們,南方有一座美麗小島叫快樂島,那兒的小動物們正在舉行數(shù)學游園會,你們想登上這個小島一起參加嗎?讓我們起航吧!

只要同桌合作完成一組口算題,快樂島的大門就為你們打開,你們就能上島參加游園會了。

2、復習。

同桌兩人,一人讀題,一人口算,再交換練習。

祝賀你們獲得了參加游園會的入場券,請小松鼠為我們帶路,快點兒吧!

二、新課

1、水果店的水果真多呀!你們聽,猴老板正在喊:今天是數(shù)學游園會,只要能做出我出的題目,就能免費品嘗又大又甜的仙桃呀!快來試試吧!

2×3×4

同學們,我們來試試,好嗎?

(1)指導讀算式。提問:誰會讀這個算式?

(2)嘗試計算。

這個算式該怎樣算呢?

同時板書,最后引導學生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你們算得很好!可我還有個題目,你們會嗎?

36÷4×3

同學們,你們誰來讀一讀呢?

指名試讀,如果有錯誤,及時糾正。

你們想到怎樣算了嗎?

讓學生試著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教學“試一試”。

同學們,你們真愛動腦筋??纯从钟姓l來了。小熊要來考考你們了。

48÷6÷2=8×3÷6=

3、小結。

小動物給我們出了四道題,每道題都是幾步運算,是什么運算?板書:連乘、連除和乘除混合運算。

通過剛才的學習,你知道這種兩步計算題該按怎樣的順序計算嗎?

三、鞏固練習

我們去聰明屋里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吧!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4、游戲:奪紅旗-“想想做做”第4題。

男同學做左邊的4題,女同學做右邊的四邊題,比一比看誰能奪得紅旗。交換題目,再比一次。

四、總結

板書設計:

乘法口訣和口訣求商

練習設計:

計算

2×9÷3=72÷8×5=1×5×7=

48÷6÷4=2×3×7=64÷8×7=

16÷4×8=25÷5×8=2×6÷3=

教后記:

參加備課人員陳志海朱殿祥閔燕妮凌加寶徐文蘭吳兆和

開發(fā)區(qū)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科目集體備課教案

備課時間:2009年11月23日

課題:《乘法口訣和口訣求商(二)》本課初備課時共7課時,本課第4課時個人復備欄

朱殿祥

教學目標:

使學生熟記全部乘法口訣,進一步掌握乘除法計算的方法,能正確、熟練地口算表內乘、除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重點難點:

能正確、熟練地口算表內乘、除法。

課前準備:

投影

教學過程:

一、揭題

我們已經(jīng)學完了表內乘、除法。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來復習表內乘、除法。通過復習,希望每個小朋友能更加正確、熟練的口算表內乘、除法。

二、口訣

完成練習九第1題。

三、乘、除法口算練習

1、請學生在乘法口訣表中找到積是十二的口訣,并列出相應的算式。再說說積是18、36的乘法算式。

2、完成練習九第2題。

3、完成練習九第3題。

4、完成練習九第4題。

說說每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完成練習九第5題。

同桌合作完成

獨立完成

獨立完成

四、全課總結

這節(jié)課復習了乘法口訣和乘、除法計算,在計算時要用準口訣,平時要多加練習,把表內乘、除法算得又快又好。

板書設計:

乘法口訣和口訣求商

練習設計:

計算

85-30+9=64÷8×7=9×7-6=

8×4+21=48÷6×9=4×4÷8=

教后記:

參加備課人員陳志海朱殿祥閔燕妮凌加寶徐文蘭吳兆和

開發(fā)區(qū)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科目集體備課教案

備課時間:2009年11月23日

課題:《乘法口訣和口訣求商(二)》本課初備課時共7課時,本課第5課時個人復備欄

朱殿祥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熟記乘法口訣,能正確熟練地計算表內乘除法。

2、進一步掌握連乘、連除、乘除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新課標第一網(wǎng)

重點難點:

掌握連乘、連除、乘除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課前準備:

圖片、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談話: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復習乘、除法(板書課題)。通過復習,希望每個小朋友都能更加正確、熟練地進行口算。

一、回顧乘法口訣并練習。

(1)學生背乘法口訣。

(2)對口令,背口訣。

(3)完成復習第1題:看圖寫算式,想一想用哪一句乘法口訣計算。

(4)完成復習第2題:

同桌互動完成。

二、乘除法口算練習。

1、填一填--完成第3題

(2)選擇兩題說一說計算的過程。

小結:口算的時候一般我們想口訣計算,也可以根據(jù)乘除法的關系來思考計算。

2、完成第5題第一行。

(2)針對錯誤評講。(特別注意豎式的書寫格式)

(3)提問:你認為筆算加、減、乘、除法時要注意什么?

(4)學生獨立完成第5題第二行。

(1)學生們獨立完成。

(1)學生獨立完成。

三、課堂總結。

達標測試--第83頁第4題。(在3分鐘內完成)

同桌互批改,如果有錯,同桌互相說明錯誤原因。

板書設計:

乘法口訣和口訣求商

練習設計:

計算

3×8=7×6=9×7=24÷3=

42÷7=63÷7=24÷8=42÷6=

63÷9=81÷9=36÷6=3×9=4×9=

25÷5×7=6×6÷4=8×3÷6=

7+21-6=64÷8×7=9×7-6=

教后記:

參加備課人員陳志海朱殿祥閔燕妮凌加寶徐文蘭吳兆和

開發(fā)區(qū)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科目集體備課教案

備課時間:2009年11月23日

課題:《乘法口訣和口訣求商(二)》本課初備課時共7課時,本課第6課時個人復備欄

朱殿祥

教學目標:

使學生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課前準備:

投影

教學過程:

談話: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利用學過的計算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一、基本訓練。

1、背乘法口訣。

2、找規(guī)律填數(shù)--復習第6題。

運用規(guī)律填寫葉片上的數(shù),其中,最后兩小題是開放題,可以引導學生填出多種答案。

引導學生觀察第一盆花,找到規(guī)律。

二、找規(guī)律--完成復習第7題。

1、學生計算并填寫。

提問: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兩題的得數(shù)相等)

追問:為什么兩題的得數(shù)會相等呢?里面藏著什么規(guī)律?

引導學生用移多補少的思想來理解兩個算式相等的道理。

2、運用規(guī)律--在()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

1+2+3=()×32+4+6=()×43×()=2+3+4

學生討論。

填完后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三、解決實際問題。

1、完成復習第8、9題。

交流:分別說說兩題的解題思路。

對于第9題,提問:2指什么?

2、完成復習第10題。

提問:從圖上你找到了哪些解決問題的信息?

還必須知道什么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3、完成復習第11題。

請學生明白圖中所示的各種商品和價格。

指導學生用表格的形式表達多種購物方案。

4、完成復習第13題。

引導學生思考,盡可能坐哪一種船用的只數(shù)少?

可以讓學生借助學具擺一擺,討論解法,只要口答。

學生根據(jù)題目,完整地敘述題意,學生獨立解答。

學生敘述題意后獨立解答。

組織學生交流討論。

四、課堂小結

提問: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乘法口訣和口訣求商

練習設計:

豎式計算:

6×8=9×7=42÷7=

54÷9=62-48=23+49=

教后記:

參加備課人員陳志海朱殿祥閔燕妮凌加寶徐文蘭吳兆和

開發(fā)區(qū)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科目集體備課教案

備課時間:2009年11月23日

課題:算24點本課初備課時共7課時,本課第7課時個人復備欄

朱殿祥

教學目標:

1、在玩撲克牌算24點的數(shù)學活動中,進行加、減、乘、除的口算練習。

2、在活動中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培養(yǎng)合作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

活動中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

課前準備:

每人準備點數(shù)分別為1、2、3…….9的撲克牌各一張。

教學過程:

一、揭題

二、學一學

1、介紹算24點計算方法,

在a-9九張撲克牌中,把a當作“1”,拿出其中的3張牌或4張牌,根據(jù)牌上的數(shù)用加、減、乘或除法進行計算,每個數(shù)只能計算一次,算出得數(shù)是24。

2、主動探究。

拿出3、6、7三張牌,提問:怎樣算24?

匯報:7-3=44×6=24

自我評價:如果是自己找到算法或與同桌交流時找到算法,為自己鼓掌祝賀。

3、討論交流。

下面各組三張牌上的數(shù)怎樣計算,得數(shù)也是24。

討論匯報這三張牌的算法,并一一展示。

234983359

2×3=69÷3=33×5=15

6×4=243×8=2415+9=24

4、小擂臺。

(1)從9張牌中拿出三張牌,用牌上的數(shù)算出得數(shù)24。

全班學生參與活動,看誰算得又對又快,同時為獲得冠軍的小朋友喝彩。

(2)4人一組,各人從自己牌里任意拿出一張牌,算出得數(shù)是24。

各小組合作交流,如何運用這4張牌算出24點,鼓勵學生用不同的算法。

學生相互交流,說說各自的算法。

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再算一算,并說一說算法

小組匯報各種算法。

三、試一試

出示4張牌,讓學生算。

2、讓學生試著算一算。

3、把計算的方法與同學交流一下。

4、匯報算法。

457831795653

4+5=99÷3=35÷5=1

7+8=151+7=81+3=4

15+9=243×8=244×6=24

四、比一比

奪星比賽--算24點。

每人拿出一張自我評價紙,每算出一組牌為自己畫星,最后數(shù)一數(shù)自己一共的幾顆星。

1、師任意拿出3張或4張牌,看誰最先算出得數(shù)是24。

2、同桌相互比一比,每人各出2張牌,誰先想出算法誰加星。

3、分四人小組比賽。(3分鐘)

比賽規(guī)則:每人出一張牌,4個數(shù)不能算到24算和牌,如果誰最先算出24就獲勝,就可以加一顆星。

數(shù)一數(shù)一共得了幾顆星,比一比誰得的星最多,評出冠軍。

五、總結

今天這節(jié)活動課我們通過開動腦筋,運用加、減、乘、除很快算出24點,真棒!回家后把學到的本領與爸爸媽媽交流一下,和他們進行比賽,看誰算得快。

板書設計:

算24點

練習設計:

和幾個同學一起玩算24點游戲。

教后記:

參加備課人員陳志海朱殿祥閔燕妮凌加寶徐文蘭吳兆和

小學二年級備課教案篇十一

1、認識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用喜歡的方法識字,準確、熟練、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詩歌,體會詩歌韻律美。

3、激發(fā)學生對楊樹以及大自然的熱愛。

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

關于楊樹的課件或圖片,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欣賞。觀看有關楊樹的課件或圖片,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樹嗎,說說你對楊樹有哪些了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有關楊樹的詩歌。

二、新課

(一)自學

自主讀文,用喜歡的方法識字。

1、自讀識字:自讀課文,并用喜歡的方法識字。

2、再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并標出小節(jié)序號。

(二)識字

多種形式識字。

1、同桌交流識字方法。

2、認讀生字新詞卡片,比一比,看誰讀得又快又準。

3、小組內組織識字搶答游戲。

(三)交流

整體感知。

1、同桌合作讀文。

2、小組合作,選喜歡的方式讀文。

(四)誦讀

合作讀文,體會詩歌韻律美。以小組為單位,選用不同的方式匯報讀文。

(五)評價

全方位評價。

1、同桌合作讀文時,相互評價。

2、小組合作匯報讀文時,全班范圍內評價。

(六)寫字

自學易學的生字。

1、認讀9個生字,并擴詞。

2、自主找出易學會的生字,同桌交流學習。

3、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認真練寫。

(七)練習

1、用幾句話描述你熟悉的一棵樹。先自己去觀察,可以邊觀察邊對那棵樹說些什么。

2、與同桌交流觀察結果。

4、重新組織語言,鼓勵學生練習寫一寫。

第二課時

(一)自學

讀中悟,悟中讀。

1、自讀全文,注意讀準字音。

2、自己喜歡哪小節(jié)就讀哪小節(jié)。

(二)交流

整體感知。

1、誰能把描寫大葉楊可愛形象的那一小節(jié)讀出來,比一比,誰讀得最可愛。

2、人們又是怎樣在大葉楊下快樂地生活的.,誰來讀一讀,應讀出什么樣的語氣?(高興、快樂、開心的語氣)。

3、同桌交流學習第三小節(jié),相互評價讀文。

(三)誦讀

熟練朗讀,背誦全文。

1、找同學推薦學生讀文,其他同學感受全文,練習背誦。

2、同桌合作,練習背誦。

3、分小組選擇喜歡的方式背誦課文。

(四)寫字

集體合作探討,突破難點字。

1、認讀剩余幾個生字并擴詞。

2、“向困難挑戰(zhàn)”,比一比,誰能又快又準地學會這幾個字。

提醒注意:“謝”中間“身”撇不出頭,感字里面的小橫不要丟。

3、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練寫生字。注意保持正確的書寫姿勢。

(五)練習

1、你聽過大葉楊唱歌嗎,它在歌中唱了什么?

想一想,大葉楊會唱什么呢?

2、讀一讀《記住》。

可采取自讀識字、同桌合作讀文識字或小組合作的方式。

小學二年級備課教案篇十二

1、會認8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對秋天的景象和勤勞的人們的喜愛、贊美之情。

3、喜歡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xiàn)秋天。

1、教學重點是會寫 “波”、“浪”、“打”、“作”、“字”、“蘋”、“麗”、“勞”八個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

2、教學難點是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課時

集中識字、表演朗讀

課文放大圖片、“蘋果”卡片

1、能熟讀課文,并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基礎好的同學能背誦課文。

2、會認課文“蘋果”中的“圖”、“梨”、“籠”、“頰”、“浪”、“梁”、“燃”、“勤”、“勞”八個生字。

3、初步感悟秋天的美好。

1、教學重點是熟讀課文,并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或背誦課文。

2、教學難點是初步感悟秋天的美好。

合作識字,自主、合作朗讀。

板書課題,讓學生自己讀課文。

出示“我會認”的詞語,自由認讀(可以下位置找伙伴合作完成)

1、自由讀課文。要示:把生字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

2、教師檢查讀書情況,指導學生讀正確。

3、自讀、齊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4、仔細觀察課文插圖,用自己的話說說秋天的圖畫是怎樣的。

1、教師范讀,學生注意體會教師在朗讀中表達的喜愛與贊美的情感。

2、學生自由讀,一邊讀一邊想象秋天的圖畫。

3、點撥重點詞句,體會文章描寫的美景。

4、比賽讀,看誰讀得美。

5、學生選讀。選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來讀,并說說為什么喜歡。

6、看著畫面用自己的話說說秋天,再試著背誦。

1、展示“蘋果”卡片,讓學生自由讀,自我檢查。

2、展示自我認讀情況。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7122403.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