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教案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教學經(jīng)驗和知識儲備,同時也需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特點。教案要結合教材的特點和教學資源進行設計。下面是一些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們分享的教案案例,供大家學習參考。
色彩構成的教案篇一
教 案
授課專業(yè):平面設計與環(huán)境藝術設計各專業(yè) 課程類型:專業(yè)基礎課 課程學時數(shù):98 課程學分:
考核方式:知識點考試與課程作業(yè)相結合
授課教師:潘雪梅、余江、羊黎、何宇(兼職)、古大治等 課程背景與沿革
視覺構成關系訓練是所有種設計的基礎,這在全世界的設計教育基本取得了共識,這種訓練就是時下在各個辦有設計類專業(yè)的院校對初年級學生所開的“三大構成課”。這些課程作為設計類專業(yè)的共同性專業(yè)基礎課,是在上個世紀20—30年代在德國包豪斯奠定的。
對于包豪斯設計教育的得失,我們沒有必要(或權力)苛求前人,但對其在現(xiàn)代設計發(fā)展上的歷史功績,有兩點是肯定的:一是格羅佩篳路藍縷身體力行地開拓了設計教育這個領域;二是現(xiàn)代設計教育基礎訓練課程體系的確立。而后者則應歸于約翰內斯.伊頓(johannes itten)、莫霍利.納吉(moholy-nagy)和約瑟夫.阿伯斯josef albers三人的勢力。這個課程體系經(jīng)過在二戰(zhàn)前德國包豪斯的開拓,二戰(zhàn)中在美國的實踐和戰(zhàn)后德國的烏爾蒙設計學院的進一步發(fā)展,而成為今天在全世界范圍內大多數(shù)工業(yè)設計教育院校的專業(yè)基礎訓練的基本模式。
在我國,由于特殊的政治、文化和經(jīng)濟背景,真正意義的現(xiàn)代設計一直到1979年改革開放后才開始起步;而有關包豪斯設計教育的系統(tǒng)性介紹首先是從日本人的書籍“轉口”引進的,特別是三大構成方面的著作一開始差不多都是日本人編寫的,而且相當一部分書籍是經(jīng)臺灣翻譯的日文著作介紹進來的,甚至至今這些書籍在我國設計教育界都頗有影響,例如朝倉直已的兩本構成著作,幾乎成了許多教構成課的教師手中的主要教學參考書籍。因此,近來設計教育界不少人對此作了一些反思,認為,我國設計領域對包豪斯的接受,與其說是深層次設計理念的需要,不如說是設計教育從工具性層面上求變的一種行為。由此一來,“三大構成”幾乎成了包豪斯的同義語,在許多人的心目中,包豪斯就是“三大構成”,“三大構成”就是包豪斯。這不僅阻礙了人們去理解現(xiàn)代主義設計科學理性的精神內核(因為包豪斯就是歐洲現(xiàn)代主義設計運動的高潮和尾聲);而且使“三大構成”課教學目的和宗旨也迷失在圖像形態(tài)的技術性抽象化和構成化的變幻之中。
固然,最引人注目的包豪斯的基礎課程,其本質是技術層面的,但它與眾不同的地方在于這個課程的理論基礎,通過理論教育來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豐富學生的視覺經(jīng)驗,為進一步的專業(yè)設計奠定基礎。而當時歐洲大部分學校的基礎課程僅是單純的技術訓練,沒有任何理論支持,也沒有理論依據(jù)。但在包豪斯參加基礎課程(vorkurs)教學的,除了前面指出的三位以外,還有那個時代的抽象藝術大師康定斯基和克利等,他們的教學都是建立在嚴格的理論基礎之上的。因此,包豪斯的基礎課程的最大特點就是有嚴格的理論基礎作為基礎教學的支持力量,而且有非常明確和執(zhí)著的目的性。作為包豪斯基礎課教學體系開創(chuàng)者的伊頓,他一開始就將學生置入一個理性的視覺訓練的教學環(huán)境之中,猶如一個洗腦的過程,把學生入校以前形成的非專業(yè)視覺習慣完全洗掉。代之以嶄新的、理性的觀察習慣和視覺規(guī)律,由此來啟發(fā)學生的視覺潛能和想象力。他把色彩、平面與立體形式,材質肌理綜合在一起進行理性分析,而不是藝術家任意的、自由的個人表現(xiàn)。并明確強調他訓練的終極目的是設計,而不是把訓練本身當目的。對他說來,基礎課始終只是基礎,不能當做目的。這就明確了構成課是通向設計的橋梁,它在設計教育中的地位只能如此,故這個基礎課教學的目的不是構成自身,構成只是開拓設計的一個造型觀念。
我校設計類專業(yè)的構成基礎這個專業(yè)基礎課教學的指導思想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形成的。課程組的骨干教師五年多來作了大量的努力和探索,綜合了多種背景與經(jīng)歷的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而形成了現(xiàn)在這套教學大綱和執(zhí)行這個大綱的基礎教學方案。這套大綱和方案不僅有充分的理論研究成果為支持,而且課時主體的后兩大部分是以比較詳實的作業(yè)體系構成的,從而有很強的可操作性。第一部分的三章內容為全課的理論基礎,支持這部分教學內容的是本課程負責人編著的《色彩與圖形視覺原理——關于看的藝術與科學》一書,該書已于2000年由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作業(yè)體系部分,每類作業(yè)都有豐富的圖文資料以作教學參考,并對其理論支持有一一對應的關系。
成都藝術職業(yè)學院
《構成基礎:平面與色彩構成》課程組
2006年5月11日
說 明:
1、本教案為課程教學大綱具體執(zhí)行基本方案;
3、課程,課程教學大綱以及執(zhí)行教學的方案,都是動態(tài)展的,本課的教學也將不斷總結教學得失。加強教研活動,引進新思維與新內容,使之不斷充實、提高,與時俱進。
《構成基礎:平面色彩構成》課程組
一、課程單元、章節(jié)
緒論:構成——現(xiàn)代設計的造型基礎訓練
二、教學目的及基本要求:
對學生講時本課的性質,教學目的和內容,使之明白構成課訓練對培養(yǎng)設計素質的意義和作用。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盲目的作業(yè)堆砌是本課常見的通病,首先是教學上目的迷失,繼之以學生提不起學習興趣,不知學了有什么“用處”。問題皆出在課程概念不清,意義缺失。緒論課的任務就在于明確課程意義,界定教學內容,弄清教學目的,了解教學手段。
四、教學進度:
學時不多,但一定要簡明扼要地說清課程,確立概念。并引介必的事例與形象資料。
五、課時數(shù):2學時
六、教學、教輔方式、教具: 講解與電子課件
七、參考書:
1、howard dearstyne, inside the bauhaus,rizzoli,new york(1986).2、王受之著《掃描與透析——美國洛杉磯藝術中學設計學院》,人民美術出版社(2001)
3、騰守堯、聶振斌等著《知識經(jīng)濟時代的美學與設計》,南京出版社(2006)
4、美蓋爾.格里特.漢娜著《設計元素——羅伊娜.里德.科斯塔羅與視覺構成關系》,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知識產權出版社(2003)
一、課程單元、章節(jié):
第一部分:視覺傳達設計基本原理
第一章 造型與構成法則——平面設計的形式美學原理 1-1視覺要素與構成概念
1-2作為視覺形態(tài)的點、線、面、體 1-3設計要素與構成法則 1-4形與造型
二、教學目的及基本要求:
1、建立“構成”概念;
2、轉換視覺習慣,養(yǎng)成新的理性觀察方式;
3、使學生認識抽象造形的意義——從具體事物抽取形式這種能力的重要性;
4、要求學生牢固建立從設計要素與構成法則出發(fā)的分析思維模式。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作為設計專業(yè)的基礎課程,而且大量通過動手做作業(yè)來教學,若缺乏理論支持便達不到轉換學生視覺習慣和形象思維模式的目的,理論性強,需厘清的概念較多是本章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要求教師具備較高的理論修養(yǎng)與學術見解。
四、教學進度:
一開始宜慢一些,許多內容對于初年級的學生都會顯得太專業(yè)化,尤其新概念與思維的導入都需要一個過程。
五、課時數(shù):8學時
六、教學、教輔方式、教具:
課堂講解,電子課件,繪圖演示(黑板)
七、思考、練習題、作業(yè): 思考題:
1、什么是視覺要素?什么是設計要素?
2、談談你所理解的“構成概念”?
3、作為視覺形態(tài)的點、線面與幾何學上的點線面有何區(qū)別與聯(lián)系?
4、構成意義上的視覺習慣是怎么一回事?
5、構成上的視覺形態(tài)動力學是何含義?
八、參考書:
1、俄瓦.康定斯基著《點、線、面——抽象藝術的基礎》,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5)
2、英莫里斯.德.索斯馬茲著《基本設計:視覺形態(tài)動力學》,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9)
3、古大治等編著《色彩與圖形視覺原理——關于看的藝術與科學》科學出版社(2000)
二、教學目的及基本要求:
轉換視覺習慣就是要形成按視覺要素理性的分析精神去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而色彩便是一種特殊的視覺要素。本章從色彩學理論的角度去認識色彩這個視覺要素。當一個搞純藝術的畫家,色彩學理論也許并不重要,但干現(xiàn)代設計這一行,嚴格的色彩學理論知識則必不可少。本章要求學生掌握正確科學的色彩知識,并掌握做設計所必需的色彩學理論。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色彩構成是很理性化的,它要求有序地認識色彩與有序地使用色彩。而這些要求在現(xiàn)階段的沿龔展繪畫的色彩課教學是很難達到的。最壞的時候還會被灌輸一些錯誤的色彩概念。此外,色彩學理論是建立在自然科學基礎之上的,如何讓學藝術的學生能深入淺出地理解也是難點之一。
四、教學進度: 內容精煉,穩(wěn)步推進
五、課時數(shù):8學時
六、教學、教輔方式、教具: 課堂講授,電子課件
七、思考、練習題、作業(yè):
1、建立嚴格的色彩心理學維度——色相、飽和度和明度的概念以及相關的知覺經(jīng)驗;
3、心理學色空間與色度學色空間是怎樣構成的?二者有無聯(lián)系?
4、如何從色空間的秩序去分析和認識色彩構成的類型與規(guī)律?
八、參考書:
1、古大治等編著,《色彩與圖形視覺原理》,科學出版社(2000)
2、harald kuppers, farbe, gallway verlay munchen.(1977)
3、hideaki chijiiwa, color harmony,a gnide to creative color conbinations’, rockport publishers, massachusett
二、教學目的及基本要求: 由各種視覺要素集合而得的構成,終將在人的視知覺中被認知為一個圖形,圖形知覺的心理結構對于構成途徑與效果的理解十分相關。圖形知覺心理學是破解與開拓圖形創(chuàng)意的知識寶庫。本章講授圖形知覺的完形心理學研究成果以及與此相關的深度知覺,材質視覺和視錯覺現(xiàn)象方面的基本知識。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章帶有一定的學術性,又包含豐富的知覺經(jīng)驗內涵。難度雖不是很深,重要的是要將這些知識與構成作業(yè)的每個特殊方法和途徑相聯(lián)系,將其轉化及圖形創(chuàng)意的思路,從而盡可能使作業(yè)體系條理化、邏輯化。
四、教學進度:
穩(wěn)定推進
五、課時數(shù):6學時
六、教學、教輔方式、教具:
課堂教學講授,黑板繪圖演示與電子課件。
七、思考、練習題、作業(yè):
1、理解從視覺要素——完整圖形的完形心理學派的基本觀點;
2、從完形心理學的圖形知覺原理對平面構成有哪些方面的啟示?
3、何謂“紋理梯度”?如何將其用于分析平面構成的深度感?
4、試述“無理圖形”的知覺特征及其在平面構成上的應用。
八、參考書:
1、古大治等編著,《色彩與圖形視覺原理》,科學出版社(2000)
2、英e.h.貢布里希著《秩序感——裝飾藝術的心理學研究》,浙江攝影出版社(1987)
3、r.d.沃爾克,h.l.小波克主編《知覺與經(jīng)驗》,科學出版社(1986)
一、課程單元、章節(jié): 第二部分 媒介與技法
第四章 色彩材料、紙張與表面、繪圖工具、制作工具與材料
二、教學目的及基本要求:
本課的教學70%以上的課時是在任課教師指導下完成各種類型的構成練習作業(yè),媒介與技法的介紹必不可少,本章教學通過媒介實物(商品)及技法示范讓學生對基礎性設計媒介與使用技巧有所認識和了解,以便在后續(xù)的作業(yè)實踐中去體驗,發(fā)揮與創(chuàng)造。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促進學生以積極的態(tài)度接觸與使用媒介,以不懈的努力去掌握媒介的使用技法與特性。
四、教學進度:
從講解、引介、示范與嘗試性使用,購買與準備,逐步向作業(yè)體系的實踐性教學過渡。
五、課時數(shù):
靈活掌握,但至少應有6學時勢課堂教學與操作示范。
六、教學、教輔方式、教具:
講解、媒介實物介紹、技法示范,媒介與技法特性及效果的作品示例。
七、參考書:
1、tom porter and sue goodman, manual of graphic techniques vol-1-4, for c designers, artists, chales scribuer’s sons,new york(1983)(該書中相關內容可在本院古大治編校內印行的《設計專業(yè)英文讀本》(2003年)一書中可見到)
一、課程單元、章節(jié): 第三部分 課程作業(yè)體系
二、教學目的及基本要求: 見教學大綱對各項作業(yè)的說明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對每項作業(yè)解釋清楚其構成原理及理論內涵。
四、教學進度:
后附每章作業(yè)課中某些特殊作業(yè)的進一步解釋與說明。
五、課時數(shù):68學時—78學時
第五章 基本色彩練習作業(yè)(a)
平面與色彩構成課的作業(yè)訓練基本上借用繪畫手段來完成,但基礎繪畫中的工具性知識常停留在經(jīng)驗與感性的水準之上;色彩學理論知識理性嚴謹,體系完備,又常與工具性實踐脫節(jié)。本章作業(yè)體系訓練的目便是通過有目的的使用色彩媒介與技法,通過在此階段學生尚未能意識的構成手段,將物質層面的色彩——顏料,與視覺要素的色彩——色彩學知識結合起來,將手中的商品顏料物質的色彩特性與色彩學的心理學維度結合起來,達到在技法實踐中有序認識色彩與有序使用色彩的目的。以為后續(xù)作業(yè)奠定技術基礎。
a-1與a-2:
通過建立知覺經(jīng)驗,鞏固兩種色彩混合——例如cad顯示器或tv上的色光混合,與噴墨打印機和印刷工藝中色素物質的色彩混合——的三原色的正確、嚴謹?shù)母拍睿靼變山M三原色rgb和mcy之間的色相秩序與互補關系。作業(yè)本身也是一種色相推移的構成范例。
在做作業(yè)的操作層面上,電腦調色板的應用最為理想,尤其是色光混合與兩組三原色的準確再現(xiàn)。用顏料的手繪操作,色光混合只能 用大紅(r),正綠(g),偏紫的藍(b)以空間混合(平均混合)的方式來替代。而減法混合的三原色則在mcy三個色的顏料選擇上難于準確實現(xiàn),例如大多數(shù)商品顏料都無品紅(m)這個色彩。而青這個色各在通俗概念上難于在每個人的知覺經(jīng)驗上取得統(tǒng)一,青色(c)是偏綠的藍,顏料中的湖蘭較為接近。黃色當然沒有問題,有色相準確的黃色顏料。
此外,給學生講清楚色光混合何以稱之為加法混合,色素物質(顏料)的混合何以稱之為減法混合,便能說明r-c,g-m,b-y何以形成補色關系的道理——即色相在頻譜(波譜)關系上“互補”的道理。這兩個作業(yè)貌似簡單,卻包含了豐富的色彩學最基本的知識,而且是在現(xiàn)代色彩處理與還原技術中最具應用價值的知識。
a-3:商品顏料的色相排序
商品顏料——水彩畫顏料,水粉畫顏料,丙烯顏料或油畫顏料等,都包括三大類色彩。
2、色相純度較低的顏料(如土黃、土紅、棕、赭、褐等;
3、非彩色系顏料(如黑、白、培思灰)有序使用色彩建立在有序認識色彩的基礎之上,這一作業(yè)就是要使學生認識到手中的顏料的色彩在色空間的位置,弄清其在色相、飽和度和明度三個心理學維度上的秩序。
a-4:wohnfibel六角色盤原色混合與純度演色作業(yè)(限定手工完成)
這是在前西德設計界采用的一種獨創(chuàng)的混配色彩的方法。它通過純色與非彩色系顏料的有序混配,能推演出一系列秩序井然、明度與純度有規(guī)律變化的色塊。作法大致步驟如下:
2、在最內一圈六角形的六個圓內按色相關系填繪r-y-g-c-b-m六個原色;
3、在第二圈六角形的12個圓內按內圈的六個原色作色相環(huán)推演,即 r y g c b m r y g c b r + y + g + c + b + m y g c b m(m+c)
(30能呈現(xiàn)出許許多多漂亮的,有一定色相傾向的灰色(低純度)色樣,而每個色塊的混色過程都是可以追溯的。(具體操作作備電子劉件或圖片示例進行講解)
a-5:彩色人像照片的馬賽克圖像手繪
本作業(yè)訓練的目的是雙重的。首先從技術層面上看,各種商品顏料都是化學物品(或更認真地應算作化學藥品),不同顏料物質都有其自身的物理化學特性,再加上不同顏料的配方與制作工藝,又賦予顏料以性態(tài)與膠體化學特征。從而使每種顏料都具有不同的技法特性與表現(xiàn)效果。對于藝術與工藝地使用顏料而言,顏料的以下幾種技法特性是必須了解的:
3、顏料的透明程度與覆蓋力;
4、顏料的著色附著力(牢度)等。這些性能的了解都影響到能否有效地,一步到位地準確調配出預期的色彩來,這是色彩技法的根基,只有通過大量的實踐才能掌握。本作業(yè)則有助于這一目的實現(xiàn)。首先,一幅馬賽克人像的色塊數(shù)量巨大,一張作業(yè)就要求上千次色彩調配。因為嚴格意義上講,一幅色彩效果上乘的人像照片,每一個小方格內的色彩都不相同,只有細心地觀察比較,反復地調配色彩才能在作業(yè)上將一幅人像在色彩上的微妙變化表現(xiàn)出來。此外人像上的色彩都不是用直接從顏料管中擠出的色彩簡單能調配出來的。故這一作業(yè)價值極大。
此外,“馬賽克”是計算機圖像處理的一種基本模式。一種平面像素概念,其中所包含的數(shù)學含義(或圖像處理底層技術)是:隨著定義域的離散化——分成一個一個細小的區(qū)域,原本在整個定義域(大范圍)內的非線性(復雜變化關系)函數(shù),在每個小范圍內便可以用線性(簡單變化關系)函數(shù)來替代——即每一個小方格內都是一個均勻的色塊。故這一作業(yè)便是一張手繪的數(shù)值化圖像。小格分得越細小,遠距離上看去它就越平滑逼真。
可見,這一作業(yè)又是對作業(yè)賦予意義的一個例證,一張盲目的,任意表現(xiàn)性的馬賽克作業(yè)是無以與之倫比的。
a-6利用色彩聯(lián)覺與聯(lián)想的抽象表現(xiàn)性色彩構成(手繪與cad皆可)
這一作業(yè)與第一部分第二章第3節(jié)的課程內容相對應。相對于前5項作業(yè)的限制與嚴謹,這個作業(yè)是一種釋放。這一類作業(yè)也是伊頓開創(chuàng)的,參見:瑞士約翰內斯.伊頓著(杜定宇譯)《色彩藝術——色彩的主觀經(jīng)驗與客觀原理》,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5)。
色彩構成的教案篇二
一.本課程的淵源
1.色彩理論 2.色彩的屬性與表達方式 3.色彩的混合 4.色彩的設計方案 5.流行色與設計色彩的應用。
第一章 色彩的理論
第一節(jié) 色彩的物理原理 1 光與色
光:就物理屬性而言是一種電池波,他們有著各自不同的波長和振動頻率,不是所有的光都是色彩,只有波長在380納米——780納米之間的電磁波才有色彩,成為可見光。其余波長的電磁波是人眼見不到的,長于780納米的叫紅外線,短于380納米的叫紫外線。七色光普通過三棱鏡是不能再分解的,固稱為單色光。
注:納米是長度單位,就是10v-9米(10億分之一米),即10v-6毫米(100萬分之一毫米)。
光源碰到物體的時候,一部分被物體吸收,剩下的被反射到人的眼睛里,這才使我們看到顏色。
光源色:
所有物體的色彩總是在某種光源下產生的,同時隨著光源色以及環(huán)境色的變化而變化,但是其中以光源色的影響最大,同一物體在不同的光源下將呈現(xiàn)不同的色彩。物體色:
每一種物體對各種波長的光都具有選擇性吸收.反射或透視的特性。以物體對光的作用而言,大體可分為不透光和透光兩種,即透明體和不透明體。
對于不透明的物體,他們的顏色取決于對波長不同的各種色光的反色和吸收情況。入股一個物體幾乎能反射陽光中的所有色光,那嗎它就是白色的。如果幾乎能吸收陽光中的所有色光,那嗎該物體是黑色的。固有色:
1.視覺的勝利構成 2.色彩的錯覺與幻覺
第二章 色彩屬性與表達方法
一.色彩的分類 1.無彩色系
無彩色系是指黑色.白色及黑白兩色相溶而成的各種深淺不同的灰色系列。2.有彩色系
色相是指色彩所呈現(xiàn)出來的面貌,確切地說是依波長來劃分色光的相貌。色相是色彩最重要的特征,使之能夠比較確切地表示某種顏色色別的名稱。
牛頓將太陽白光分解后以后產生的紅.橙.黃.綠.青.藍.紫光頭尾相接,想成一個圓環(huán),并定名為色環(huán),以后人們稱為牛頓色環(huán)。
一.色的混合 1.三原色
所謂的三原色,就是說著三色中的任何一色,都不能用另外兩種原色混合產生,而其他色可有這三色是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這三個獨立的色稱為三原色(或三基色)。色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藍紫色),顏料的三原色是紅(品紅).黃(檸檬黃).青(湖藍)。
色光混合變亮,被稱為加色混合 顏料混合變暗,被稱為減色混合。2.加色混合
從物理光學實驗中得出:紅.綠.藍(藍紫)三種色光是其他色光無法混合而得的。而這三種色光以不同的比例的混合幾乎可以得出自然界所有的顏色。所以紅.綠.藍(藍紫)是加色混合最理想的色光三原色。
加色混合可得出:紅光+綠光=黃光;紅光+藍紫光=品紅光;藍紫光+綠光=青光;紅光+綠光+藍紫光=白光。
趨近色料混合種類愈多,白光中備件去吸收光愈多,相應的反射光量也愈少,最后將于黑濁色。這就是減色混合。
二.空間的混合
1.凡互補色關系色彩按一定比例的空間混合,可得到無彩色系的灰和有彩色系的灰。
1.僅看色彩豐富,眼看色調統(tǒng)一
2.色彩有顫動感.閃爍敢,適于表現(xiàn)光感
3.如果變化各種色彩的比例,少套色可以得到多套色的效果 三.色彩推移 明度推移
色相推移是指色彩通過連續(xù)的逐漸變化,從某一色相推移到另一色相。純度推移
純度推移是指某一純色向無彩色逐漸變化造成的色彩構成。冷暖推移
冷色極限為藍,暖色極限為紅.橙.黃等??梢赃x用中性色為中介色進行推移構成,中介色也可以選用與冷暖極限色同明度的中性灰色或金屬色。
第四章 色彩的色及方法
色相對比是利用個色相的差別而形成的對比。1.鄰近色
明度對比是色彩敏感程度的對比,也稱色彩的黑白度對比。明度對比是色彩構成的最總要的因素,色彩的層次與空間關系主要依靠色彩的明度對比來表現(xiàn)。
如果用黑色和白色按等差比例相混合建立一個9的等級的明度色標。根據(jù)明度色標可以劃分為3個明度基調,1為最深,9為最亮。低明度調(暗調)具有沉著.厚重.強硬.壓抑的特點;中明度掉具有柔和.含蓄.明確.莊重的特點;高明度調具有明亮.興奮.高雅.柔美的特點。
純度對比是指因純度差別而形成的對比,是指教飽和的純色與含有黑.白.灰的濁色的對比。純色對比可以是純色與含灰的色彩的對比,也可以是各種不同色彩的對比,也可以是各種不同色彩傾向的灰色間的對比,還可以是純色之間的對比。
我們把一個純色和一個同明度的無彩色灰色按等差比例相融合,建立一個9個等級的純度色標,并根據(jù)純度色標,可以劃分為3個純度基調,1為最低,9為最純。
純度對比的強弱取決于色彩的純度差別跨度的大小,與明度對比為構成的色調相似,我們暗色界分為。
純度若對比(低彩對比)純度中對比(中彩對比)純度強對比(高彩對比)艷灰對比(1)純度若對比(底彩對比)
——是指村純度間隔3級以內的對比。(2)純度中對比(中彩對比)
——是指純度差間隔4.5級的對比,純度中對比具有溫和.穩(wěn)重.沉靜.文雅等特點,但由于視覺力度不太高,容易缺乏生氣。(3)純度強對比(高彩對比)
利用冷暖差別形成的色彩對比成為冷暖對比。
從色彩心理來考慮,我們把紅.橙.黃成為暖色,把橙色成為暖極;把綠.青.藍劃為冷色,把天藍色成為冷極。
在五彩色系中,吧白色成為冷極,把黑色稱為暖極。五.面積對比
面積對比是指各種色彩在構圖中占據(jù)量的對比,這是數(shù)量的多與少.面積的大與小的對比。色彩感覺與面積對比關系很大,同一組色,面積大小不同,給人的感覺不同。
第二節(jié) 色彩的調和和構成
雖有色彩調和的結果都要歸結為調和。色彩調和是指兩個以上的色彩,有秩序.協(xié)調統(tǒng)一的組織在一起,能使人心情愉快.喜歡.滿足等的色彩組合就是色彩的調和。
純度統(tǒng)調調和就是在對比色各方混入同明度.不同量的灰色。是原來的個對比色在保持明度對比的情況下,純度相互靠近。二.面積調和構成(比例調和構成)
他通過對比色之間積增打或縮小來調節(jié)色彩對比的強弱,并得到一種色.量的平衡與穩(wěn)定的效果。
德國色彩學家歌德認為色彩和諧對對比雙方成為一種相互烘托的有機整體時的面積與色彩的明度有關。他為純色定下的明度數(shù)字比例如下:
秩序調和是對比強烈的色彩可采用等差.漸變等有序的.有規(guī)則的交替出現(xiàn),是畫面具有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這種方法有叫色彩漸變。
秩序調和構成包括:色相秩序構成.,明度秩序構成.純度秩序構成。(1)色相秩序構成
為了協(xié)調和緩沖色彩的去強烈對比關系,在色彩構成時,可采用間隔的方法。即在對比色之間插入與各方都不發(fā)生厲害關系的無彩色系黑.灰.白或金.銀光澤色,或作底色或用作勾勒外輪廓,從而使其色彩邊緣因對比引起的尖銳矛盾被緩沖。
色彩構成的教案篇三
課題:色彩的感情與聯(lián)想 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色彩的有關基礎知識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提高學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和表現(xiàn)能力
2、發(fā)展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探索新知識的興趣
培養(yǎng)學生以審美之心來感受生活
教學重點:影響人們色彩聯(lián)想的因素 教學難點:色彩的感情是如何產生的
教學方法:多媒體課件,網(wǎng)絡平臺,互動式教學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略)
二、導 言:
師:課件展示圖片,提出問題——為什么不同的物體會呈現(xiàn)不同的色彩? 生:思考回答
師:總結、引入:好,簡而言之,不同的物體之所以呈現(xiàn)不同的色彩是因為不同
分子結構的物體反射了不同的色光。從色彩產生的原理來看,色彩是物理性 的,它本身毫無感情可言,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同的色彩又的確能給人以不 同的心理感受,例如:當我們看到黃色時,我們會覺得明朗、活潑,當我們 看到藍色時,又會感到安靜、深邃、遼闊和冷淡等,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
(課件展示出示課題——《色彩的感情與聯(lián)想》)
三、教授新課:
(一)色彩的感情是怎樣產生的: 師:出示色彩范例,提出問題
太陽:是地球上絕大多數(shù)生物的生命之光,他給人以生命的力量,冬天在同樣的溫度下,有太陽我們就會感到暖洋洋的,夏天,太陽那熱辣辣的感覺,相信每一名同學都還記憶由新,所以我們想到了太陽就會產生溫暖、熱烈的感覺。
鮮血: 我們每個人的身體里都流淌著鮮血,血液是人的生命之源,所以
當我們想到了鮮血,我們就會想到生命和健康,但常態(tài)下我們是看 不到血液的,我們什么時候能看到血?[提問]對,只有當我們的身 體受到了傷害,破損時,我們才能看到,但這時我們的生命也受到 了威脅,所以當我們想到血液時我們又會感到危險。
紅旗:在我國從南昌起義開始,是所有革命隊伍的旗幟,所以,至少是我國人,一看到紅旗就會想到革命、積極、奮進等。
紅花:是美麗的嬌艷的,當她盛開的時候,我們會感到充實、飽滿,美麗。火焰:與太陽一樣使我們感到溫暖、熱烈、比如我們常形容某人對某事有火一樣的熱情。但當火出現(xiàn)在不恰當?shù)牡胤?,那將是一種災難,我們就會感到危險。
[課件展示,使抽象的理論視覺化,具象化]
3、小結:聯(lián)想使色彩產生感情
4、練習:以紅色的補色綠色為例,學生討論、分析、總結。
[課件圖片展示,表格式總結展示]
(二)色彩聯(lián)想:
師:布置任務自學,請把教材翻到264頁,結合我們以上的分析,思考、討
論這樣兩個問題:
1)給色彩聯(lián)想下一個準確的定義。
由某種色彩想到某種事物或產生某種感受的心理過程。2)色彩聯(lián)想有哪幾種類型?
a、具象聯(lián)想: b、抽象聯(lián)想:
[課件表格式總結展示] 師: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有這種感受,每個人對色彩的感情與喜好是不同的,這又是為什么呢?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探討的內容,(三)影響人們色彩聯(lián)想的因素:
師:設問激趣,做出范例[給出鏈接網(wǎng)址] 生:學生分組討論,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源,收集資料,分析探討。老師抓住有見地的觀點給予鼓勵。
a、職業(yè): b、宗教信仰: c、民族: d、文化程度: e、個人經(jīng)歷: 等??
影響人們的色彩聯(lián)想與感情的因素還不止這些,這就需要我們在生活中多觀察與思考,這些是我們必須牢記的,因為設計美術與純美術不同,我們要面對客戶與目標人群,單就色彩而言我們的作品首先要符合客戶的要求,要考慮到目標人群的愛好甚至是禁忌。所以有人形容說:“設計藝術是帶著鐐銬的舞蹈”,可能有的同學覺得很難,其實每個事情都有他的兩面性,限定既是束縛,更是挑戰(zhàn),這就更需要我們努力學習、開闊視野,全面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自己擁有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善于感悟美的心靈、善于創(chuàng)造美的雙手。當有一天你設計的作品既滿足了客戶的要求又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個性與想法,那種快樂是無與倫比的。
四、小結:[課件圖表示展示,使課程內容條理化,思路清晰。同時也是板書設計]
五、課堂練習:
師:下面我們來作兩組色彩聯(lián)想表現(xiàn)法練習,[課件展示色彩設計圖片]
對食物的聯(lián)想,可以產生色彩的味覺
酸 未成熟的果實,以綠色為主,加上黃、黃綠。甜 成熟的果實,以黃、橙、紅及其明色調為主。
苦 咖啡,中藥的色彩連想,以黑、褐灰色為主,低明度、低彩度的濁色。辣
辣椒的色彩連想,以紅、綠的鮮色表現(xiàn)刺激性。
2、這是四幅表達四季的色彩圖片,請同學們分析一下,個表達了哪個季節(jié),為什么?
六、作業(yè)設計: 師:設定作業(yè)內容,課題:用色彩表達“喜、怒、哀、樂”四種情緒
規(guī)格:1200*1200像素
七、教學后記:
色彩構成的教案篇四
緒論
色彩構成,是讀者熟悉的名字,關于它的起源、創(chuàng)始人、以及何時來到我國等等,很多書已介紹過了。本書原想策劃出一個讓人耳目一新的,比較前衛(wèi)的名字,但仔細推敲認為這名字樸實、通俗、便于理解,以沿用為好,當然書中豐富翔實的新內容已賦予“老名字”以新的生命了。
跨入21世紀,面對新技術的飛速發(fā)展,面對激烈的生存與發(fā)展的競爭,藝術設計領域的教學創(chuàng)新已成必然之勢。這就要求藝術設計及繪畫創(chuàng)作人員,跟上時代步伐,特別是環(huán)境藝術設計與時代、科技、社會等諸多方面的聯(lián)系更緊密,要求藝術教育必須推出新的教學法。
本書的宗旨就是要解決你的困惑與無奈,它將揭開色彩奧秘,以及如何教,怎樣學等問題。還將緊貼時代,根據(jù)科學的認知規(guī)律、學習要素及綜合國內外教學方法,對色彩科學規(guī)律和藝術規(guī)律以全新的角度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闡述。并側重于推出經(jīng)過教學實踐檢驗的色彩綜合訓練法的研究新成果,即新的色彩教學方法。目的在于提高學習環(huán)境藝術設計的學生(包括其它藝術設計)色彩的審美意識,掌握靈活地運用色彩美的規(guī)律,最終達到賦有個性化地創(chuàng)造色彩美。
提高學生對色彩學與設計色彩美學的認識,使之從廣度與高度上掌握色彩語言,是本書的宗旨之一。通常我們把色彩學作為從事視覺形象即藝術設計及繪畫創(chuàng)作人員必修的一門重要課程。在我國,目前以培養(yǎng)藝術設計、繪畫美術類方向為主的院校,基本上已形成了成熟穩(wěn)定的色彩學教學的兩大體系。從國內藝術教育的狀況看,學生在入學前的高中美術班或各種考前美術學習輔導班中,有過寫實性的繪畫色彩能力訓練的經(jīng)歷,但很少涉及到科學地系統(tǒng)地色彩學理論的學習。學生入學后,分別按繪畫類視覺造型藝術學科如國、版、油、雕等專業(yè),以及藝術設計類學科如工業(yè)設計、環(huán)境藝術設計、視覺平面設計、服裝設計、影視動畫、多媒體、陶藝設計、裝飾設計等兩個方向進行專門的培養(yǎng),形成了兩種不同的色彩學教學體系,在兩大學科中獨立發(fā)展。當然對于藝術設計類的學生或許有些偏得,畢竟有過繪畫寫實性表現(xiàn)的色彩訓練經(jīng)歷。而對于那些純視覺藝術造型類的學生則不然,因為國內多數(shù)院校的繪畫類學科,在色彩教學上很少是全面、系統(tǒng)深入地研究色彩光學理論,也就是說色彩的本質對于這部分人幾乎是一個盲區(qū),以致這些人只能被動地靠觀察生活、感悟性、視覺經(jīng)驗進行色彩藝術積累與創(chuàng)作,其作品大多呈現(xiàn)出有統(tǒng)一的光源規(guī)律、以素描關系作支撐、過于協(xié)調的色彩氣氛、以寫實性表現(xiàn)手段為主、以觀念性或文學性強等繪畫語言占主流的藝術特點。而真正意義上的視覺造型藝術,即以極富視覺沖擊力的,以抽象形態(tài)符號為藝術表現(xiàn)力的造型藝術為數(shù)極少??茖W的色彩光學理論體系即色彩構成學,雖然引入我國藝術教學中已近二十年了,對色彩教學的改革、色彩應用及色彩教育的發(fā)展起到了推進作用,但也存在某些弊端。最為突出的是形成了極端理性化、概念化、千篇一律的色彩訓練模式。形成這種局面的原因,首先是對色彩美學教育普及滯后的問題。在較發(fā)達國家的教育體制下,對色彩美學理論體系以及色立體概念,甚至包括藝術院校所教的色彩構成課中的一些基礎知識的學習與掌握,已在相當于高中的各類職業(yè)藝術學校中完成了。具有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公民,也都曾在學習的經(jīng)歷過程中,受到過這方面的教育。也就是說他們對色彩這種特殊語言的認識與理解、對色彩美學方面的修養(yǎng)、對色彩美的規(guī)律的應用以及配色能力是非常普及的。不論是在繁華的城市,還是在工礦、農莊,那充滿個性而又和諧的色彩美景隨處可見。那些琳瑯滿目的高樓大廈、大街小巷里,秩序井然的燈飾、路牌、廣告、門面以至于日常生活用品、衣著服飾等,大都充滿色彩完美和諧的魅力,使人為之陶醉。然而,我們看到的這些美景不全是受過藝術專業(yè)訓練的設計師的作品。這表明在那里“色彩文化”修養(yǎng)的普及程度是相當高 的。實話說,他們對色彩美學教育的普及至少要比我們早幾十年。由于環(huán)境藝術領域要比其它設計領域所涉及的方面廣,在設計中更要求有整體理念,所以環(huán)境藝術設計專業(yè)的學生(包括其它藝術設計),對色彩美學的掌握更應深入、全面。
本書的另一個宗旨是提高教學水平,使學生能真正掌握綜合色彩美的規(guī)律。在這方面的教學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將符合色彩光學規(guī)律色彩因素的單項配色實踐,與創(chuàng)造色彩的和諧、綜合美,兩者相混淆。色彩學要解決的是創(chuàng)造個性化的色彩綜合美,是將符合藝術規(guī)律的色彩組合,應用于我們的設計實踐作品中去。而對色彩美學的掌握以及色彩綜合創(chuàng)作水平的提高,則需要在實踐中,通過正確色彩訓練的途徑,大膽探索、研究、創(chuàng)新,去不斷豐富它、完善它。在實際設計過程中,面臨主題的設定、市場的調研、形象色彩、創(chuàng)意組織等諸多因素,平時的單一性的色彩訓練方式,很難適應綜合創(chuàng)意的高強度的需要,符合自然光學色彩原理的色彩組織并不都是符合美的規(guī)律,而符合色彩美的規(guī)律的色彩組織卻是百分之百地符合自然光學色彩原理。我們所追求的是主旋律色彩與設計主題的統(tǒng)一;色彩選擇與形式的統(tǒng)一;色彩空間與構成韻律的統(tǒng)一。這些綜合因素,都應作為色彩教學以及創(chuàng)意設計的主導,按照色彩美學與藝術規(guī)律進行色彩基礎訓練,并將明度、純度、色相、自然光學的色彩原理、配色協(xié)調規(guī)律等諸多構成色彩美的因素,自然地融入綜合色彩和諧美之中。這是本書重要的組成部分。
對于環(huán)境藝術專業(yè)的學生(包括其它藝術設計)來說,真正掌握綜合的色彩運用以及創(chuàng)造色彩美的能力,步入社會后,在設計實踐中成為一個成功的設計人才,本書的指導意義尤其值得重視。作者積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針對色彩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力求既解決藝術創(chuàng)作的本質問題,又從教學的角度求得基礎與設計之間的轉換。提高學生創(chuàng)造色彩綜合美的能力,應用于設計實踐,創(chuàng)造出新的富于個性的色彩美。本書將在色彩教學的后兩階段中,對色彩本質規(guī)律,側重展開講解,并推出實現(xiàn)色彩調和論的色彩綜合訓練新方法。
本書不僅能為環(huán)境藝術設計專業(yè)的學生提供學習支持,對其它視覺設計專業(yè)的學生同樣也具有非凡的意義。本書將成為你掌握色彩美的規(guī)律,學會運用色彩美、具備創(chuàng)造色彩美能力的一把金鑰匙。
第一章 色彩學研究的結構體系
色彩學是學習視覺藝術的必修課。色彩學包含的內容豐富多彩,博大精深,涉及的領域廣泛。環(huán)境藝術色彩學在我國還處于研究階段,它不僅涉及社會、歷史、科學、哲學、心理學、美學、生態(tài)學,與文學、戲劇、音樂、繪畫、雕塑、建筑、工業(yè)設計、服裝設計、裝潢設計等姊妹藝術關系也極為密切。從色彩視覺現(xiàn)象的角度上說,其主要研究的領域包括自然物理光學、人類視覺的生物學、顏色視覺以及適應色素與顏料物理化學特性等。從色彩應用的縱向角度上說,它伴隨人類產生、進化、發(fā)展的全過程,從橫向上來看,人類文化的發(fā)展以及每個領域的進步都離不開“色彩”這種特殊的信息語言。有人曾這樣比喻:色彩是物質世界乃至宇宙的外衣,有物質的存在就有色彩的存在。在人造光源未被發(fā)明以前,由于人類生理的進化存在特殊性,所以導致人類只能通過日光(可視光波)在380~780mm的區(qū)域內,才能看到自然界之中的大部分物質與色彩現(xiàn)象。然而人類卻通過視覺傳遞的色彩信息,開發(fā)并利用色彩這一特殊語言創(chuàng)造了人類文明。對色彩的研究,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對人類文明史的研究。站在這一高度去認識色彩學,有助于我們提高整體綜合觀念,使我們能更深刻地熟悉色彩的心理作用,認識色彩的特點、性質,以至有效運用色彩的表現(xiàn)力、服務于色彩的整體設計?,F(xiàn)就環(huán)境藝術設計有關的幾個主要色彩學方面的問題進行研究、分析,供學習參考。
主要研究的領域包括三個結構體系,一是人類生活經(jīng)驗及色彩應用的各方面構筑的結構
體系:色彩文化史、地域文化色彩、宗教文化色彩、民俗學中的色彩等。二是從色彩美學的角度研究構筑的結構體系:色彩美學、色彩心理學、色彩與社會、色彩與自然、色彩與藝術等。三是色彩科學原理上構筑的結構體系:色彩光的構成藝術、人類創(chuàng)造的造型視覺色彩藝術、自然界物質色彩藝術規(guī)律等。
第一節(jié) 生活經(jīng)驗與色彩應用構筑的結構體系
色彩對人的心理作用,來源于人的生活經(jīng)驗。人對色彩的反映是普遍的,色彩的象征性也是非常鮮明的,不同時代、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國家與民族喜歡的色彩不同,色彩的忌諱也不同。
一、色彩文化史
對于人類生存來說,色彩語言是不可缺少的,其價值體現(xiàn)是具有特殊地位的。以紅色為例(其它色彩也各有不同特性),它被認為是一種色彩名稱,準確地說,其實它是可視光波波長在640~750mm范圍內的暖色光源的統(tǒng)稱。由于它在可視光譜中光波最長,并且位于可視光譜的極限附近,所以它很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并產生興奮、激動、緊張感。紅色,英文名red,其含義是緊張的、熾熱的、流血的、暴力的、喜慶的。另外,因為紅色能導熱,給人以溫暖感,所以人們稱其為暖色。它賦有生命力、充實、飽滿、成熟,以及男性的主動、剛強、有力。中國古時候有“紅男綠女”之說,在《周禮·考工記》中有:“五方正色,南方謂之赤”之說,大概是因為中午正南方向的太陽照射的角度,給人們帶來溫暖的緣故。在中國封建社會統(tǒng)制嚴格時期的建筑中,所使用的色彩有非常嚴格地規(guī)定。宮廷建筑以紅墻金頂為主色,而民宅卻被禁止使用紅色,只能是白墻黑瓦頂。
人類社會發(fā)展至今,“紅色”被廣泛應用于生活中的各個領域,并賦予它各種不同的特殊含義。因為人類的血是紅色的;燃燒的火是紅色的;不但象征著生命而且還常常使人聯(lián)想起戰(zhàn)爭、流血、受傷、火災、恐怖、危險等,所以人們把紅色作為令人注目的警示信號。在西方人類文明中,紅色常是天主教的象征,稱紅衣主教,有至高無上的威嚴。另外,在西方的許多建筑中經(jīng)常采用紅色坡屋頂與紅色墻壁,這些已被作為民族文化留存下來。
在中外許多文學、戲劇藝術作品中,巧妙地運用紅色的象征意義,直接或間接地給人們傳遞情感信息,以此增強藝術作品的感染力。藝術家們善于并重視色彩語言的運用,常使用這一藝術表現(xiàn)手段,以色彩形象凝聚成藝術表現(xiàn)力,去感染讀者。很多文藝作品用紅色或與紅色相關的事物命名。如《紅樓夢》、《紅日》、《紅與黑》、《紅磨坊》、《紅裙子》、《紅杏》、《紅梅贊》、《紅燈記》、《紅高粱》、《紅色娘子軍》等諸多作品,均是將色彩形象化,以此傳達作品的主題內涵。既強化了人物或事物,使環(huán)境及背景的描寫突出了主題色彩,間接地豐富主題,也使主題更具生命力。有些事物是以紅色直接或間接作為主體,如“紅梅”、“紅區(qū)”、“紅軍”、“紅山文化”、“紅旗渠”、“紅色警戒線”、“紅領巾”、“紅十字會”、“建筑紅線”、“規(guī)劃紅線”等,強化了紅色的寓意和特征,又賦予色彩特殊內涵,利用色彩語言將場所、地點形象化、情節(jié)化。另外,色彩還具有劃分區(qū)域、警示、提示等實用功能。在城市規(guī)劃、建筑設計規(guī)劃和交通運輸以及電器設計中,紅色有其特殊的指定。城市規(guī)劃圖中,以紅色作為標記的一般是指市政機關和公益事業(yè)單位,如醫(yī)院、學校、國家圖書館、博物館、科學館等。在廠區(qū)、工業(yè)建筑內,表面涂有赫色油漆的管道,一般是指高溫蒸汽排放管道、氫氣管道或消防用水管道。紅色一般是用于消防、停止、危險、禁止、報警、警戒等功能的標志。
以上用紅色為代表,簡單的闡述了色彩的文化,只說了共性的一小部分。隨著科學文化的發(fā)展、人們年齡的變化、所處的地域環(huán)境的不同、工作性質的不同、國度的不同、民族的差異,每人對色彩文化的理解和聯(lián)想空間也會隨之有很大的變化。對色彩的象征產生的聯(lián)想一般來說,幼年時代的色彩聯(lián)想多是以身邊的動植物、食物、風景等相關的具體事物為主,而成年人則與社會生活相聯(lián)系,以抽象為主的色彩聯(lián)想就會多起來。
二、地域文化色彩
不同地域的人對色彩的認識也不同。赤色與黃色在我們民族傳統(tǒng)的色彩語言中,是幸福、莊嚴、神圣的代名詞。結婚、新年慶典等喜事活動都離不開它。許多國家的人習慣這樣理解色彩:金色、黃色表示名譽和忠誠;銀色或白色表示信任和純真;綠色表示青春與希望;青色表示尊敬和誠實;橙色表示努力與忍耐;赤紅表示勇敢與熱心;黑色則表示悲哀與后悔。
在對168個國家的國旗顏色進行分析時發(fā)現(xiàn),43%的國家選用了綠色,以它來象征蓬勃向上的無限生命力,象征著滿懷信心,象征著綠色的良田和草原以及茂密的森林。穆斯林國家把綠色作為吉祥的色彩,這可能是與那些國家大多地處茫茫沙漠,多旱少雨,所以渴望綠洲有關。其中40%國家選用了黃色,以這種顏色來象征顯赫的權利,象征著輝煌光明與勝利,象征豐富的資源。有些島嶼國家選用黃色,與茫茫的大海成鮮明的對比,充分體現(xiàn)島國的特點。非洲國家選用黑色是因為絕大多數(shù)為黑種人,黑色象征勇敢、頑強,顯示了民族的力量。
三、色彩與宗教信仰
宗教活動在世界上,無論是過去還是現(xiàn)在都是一股很大的力量。它們的各種戒律或信仰幾乎就像圣旨,色彩也就成為感情圣書。世界各地由宗教而來的色彩象征都具有權威性。如:佛教的金色(西天超脫之色),基督教的赤色(是圣靈降臨節(jié)的色彩,圣血的象征),回教徒的神圣色彩則是綠色(永恒的樂園)。
四、色彩與風俗習慣
由風俗習慣形成的色彩概念是比較牢固的,有些是歷史上約定成俗,還有些是統(tǒng)治階層硬性規(guī)定的,原因也是相當復雜的。中國歷史上的秦朝統(tǒng)治時期,崇尚黑色。但到了漢文帝時代,黃色取代了黑色的地位,一直到明清時期,黃色被統(tǒng)治階層使用了近幾千年,成為最高權利的象征。唐朝以前民間的建筑,普遍以黑瓦、白墻為主。就中國的民族建筑色彩而言,中華民族最喜愛的是熱烈的富麗的莊嚴的色彩。唐朝以后的傳統(tǒng)建筑,多采用綠色的琉璃瓦、大面積的橙黃色或磚紅色的墻面、朱紅色的油漆柱、青石板的臺階、漢白玉的浮雕、蘭色或純青綠色為主色調的彩繪廊檐等表現(xiàn)方式。其色彩之間既相互呼應又各具特色,極為精致典雅,富有典型的民族色彩,洋溢著十足的東方色彩氣息,突出了那個時代的審美特點。
第二節(jié) 色彩美學研究構筑的結構體系
紅色本來是作為日光投到物體上的反射光,是一種并不復雜的光學的物理現(xiàn)象。歷經(jīng)人類數(shù)千年的文明歷史,紅色在使用上已不再是單純的色彩中的紅色屬性的概念,加上人的情感和社會功效之后,已變得十分復雜化??傮w上說,就色彩的自然科學屬性而言,我們客觀的將它的原理與視覺規(guī)律直接總結出來,作為認識和掌握色彩學的一個部分,這并非難事。但要全面的系統(tǒng)的了解掌握色彩學的全部,并能應用于當今設計之中,作為藝術美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上升到色彩藝術的高度去研究,就并非易事了。在學習方法上必須有一個宏觀的概念,研究過程應是在一個結構體系上,在思路非常清晰的狀態(tài)下,分類進行系統(tǒng)研究。緊緊掌握色彩的藝術規(guī)律和自然規(guī)律,最終體現(xiàn)在作品中的色彩關系,應該是科學與藝術完美的結合。筆者認為,就目前色彩學及色彩教學的研究體系而言,有必要建立一個科學的,有利于色彩藝術創(chuàng)造、設計的綜合性新教學體系,為色彩的開發(fā)、人才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出新的色彩綜合訓練方法,以使更多的人提高對色彩的認識與應用能力。
一、色彩與藝術心理
我們還以紅色為例,做一個服裝色彩應用的實驗。假設用一套設計精美、情調浪漫飄逸的時尚夏裝套裙作為確定的不變條件,但可變的因素是環(huán)境條件。如果說我們將它穿在不同職業(yè)、不同年齡與不同身份的人身上,出現(xiàn)在不同的場所,那么給人的視覺效果、心理感受、關注的焦點以及由此產生的藝術魅力,都會是截然不同的。
作為紅色夏季套裝設計的效果圖在平面空間上展示,人們首先關注的是紅色主調構成搭配的是否和諧,有沒有色彩美感。其次要看服裝設計的款式是否有獨創(chuàng)性,即創(chuàng)意是否有時尚性、流行性、文化性、嚴謹性;造型是否有很強的節(jié)奏感以及線條是否流暢;工藝選擇是否合理。整體概括而不簡單,精巧細膩而不繁瑣,設計的恰到好處!好比審視一幅獨立繪畫作品一樣,一絲不茍。同時還要預想將它穿在身上后的效果。在平面的藝術作品中,我們可以這樣說,一件完整的平面設計作品固然是形、色、結構及表現(xiàn)多種構成要素的集合,然而當其映入欣賞者眼簾的第一瞬間,卻是色彩配合的效果。即使是同一圖形結構的作品,由于配色不同,其效果大相徑庭,色彩決定著設計作品的效果與成敗。
如果將同樣紅色套裝穿在專業(yè)模特身上,在t型服裝展示臺上做表演。此時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的紅色套裝就不僅是立體的、流動的、多維的完美體態(tài)的形象,而且還是活靈活現(xiàn)的有生命有情感色彩的成熟女性綜合美的展示。模特們在有節(jié)奏的音樂聲中,在引人注目的追光燈照射下,邁著能充分體現(xiàn)形體美的模特步伐輕盈登場,這時人們關注的焦點并非僅是服裝本身,而更多關注的是人與服裝完美統(tǒng)一的綜合美感。模特的表演目的是將女性特有的氣質、優(yōu)雅的表情、獨特的曲線美感,通過服裝、配飾以及富有協(xié)調性的動感充分體現(xiàn)出來。此刻的人們對服裝的評價是綜合的,除了服裝以外,其中還包含許多要素。從專業(yè)的角度上,是對服裝款式設計美感的欣賞。通過多角度的動態(tài)展示,能反應出工藝技術上的問題。這時我們說色彩只是設計語言中的一個重要部分,而不是決定性的。
電影《紅衣少女》中的紅色套裙,展現(xiàn)在電影銀幕上。雖然它自始至終地參與了劇情的發(fā)展,但紅裙的設計款式與工藝技術等服裝設計要素已不是那么重要了。觀眾注意的焦點是圍繞著“紅衣少女”所發(fā)生的故事情節(jié),而決不會停留在紅色衣裙上。此時的觀眾,完全被劇情中女主人公的經(jīng)歷、遭遇所深深吸引、打動,沉浸在悲喜交加的感人的驚心動魄的劇情之中?!凹t衣”在劇中起著穿針引線、烘托主題、引發(fā)聯(lián)想、使之人格化,具有象征性、標志性作用。雖然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迷人的焦點還是故事劇情,決不會是紅色及套服本身。
身著紅色套裙的中年婦女正在百貨商場里瘋狂購物。在許多人的審美意識中,認為紅色服裝只有穿在青春少女身上才協(xié)調。而這位中年婦女的著裝似乎有些不和諧因素,但這恰好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擴大人們對此情景的想象空間。想象她對生活充滿熱愛、積極向上,與人際交往處事中都充滿著年輕人般的活力,性格爽朗、梗直、不拘細節(jié)、善于交往、與人和善、氣度非凡可以與男性媲美……這些聯(lián)想,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點。
眾不會去挑剔紅色套裙的自身美感價值。這里的色彩與環(huán)境是不和諧的搭配,而這種不和的色彩諧美,反倒促成了荒誕喜劇的藝術完美。因為一反常態(tài),尋求生活中不和諧因素,使之成為合理的不和諧,組成幽默劇,以此表達某種意義。這正是幽默喜劇的特點,也是創(chuàng)作幽默喜劇獨有的創(chuàng)作規(guī)律和藝術表現(xiàn)手段之一。
通過以上紅色服裝的應用實驗,我們可以看到,一樣的紅色,同樣款式的服裝,用在不同的目的的需要,出現(xiàn)在不同的環(huán)境、地點、場所,穿在不同人身上,其色彩應用產生的藝術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有的是作為視覺藝術美感為主體身份,但眾多方面是作為陪襯或附屬作用身份的?;蛘哒f,是視覺色彩美感與其它因素的美相融,共同創(chuàng)造了用于不同種功能的多元化藝術美。也可以這樣說,在我們生活中所有色彩應用的藝術創(chuàng)作活動(包括大自然的色彩),倘若色彩以獨立的藝術主體出現(xiàn),僅局限在色光現(xiàn)象中(何況光也是有形的),作為目的性很強的色彩構成藝術規(guī)律展現(xiàn)出來,那便是極為少見的。所以說大多數(shù)與色彩相關的視覺藝術的創(chuàng)作活動,色彩都是作為視覺藝術主體中的一部分,或多或少的與其它視覺因素綜合構成,共同來完成或達到視覺藝術最終的目的。由此也得出一個結論:色彩作為一種人類視覺生理上的現(xiàn)象,用自然光學和生物學的理論,是可以解釋清楚的。若是色彩為人所用,參與了人類社會意識和創(chuàng)造,作為色彩文化現(xiàn)象解釋起來就沒那么容易了。
在人類還沒有從光學理論的高度上認識色彩現(xiàn)象之前,人類對色彩應用即色彩文化就已形成了藝術創(chuàng)作。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時期,色彩作為人類最原始的信息識別系統(tǒng),在政治、文化藝術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并成為相互交流或應用功能的特殊語言。隨著時代科技、文化的發(fā)展,色彩學的內涵也在不斷的擴大??梢哉f色彩學是建立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藝術學、人類文化學等多種學科并存基礎之上的,它已形成了與其它學科領域相互交融,錯綜復雜的色彩文化學的龐大結構體系。學習色彩,并能自如地運用于創(chuàng)作設計中,不只是單純的解決色彩搭配、視覺美感的技術性問題,而是如何提高全面修養(yǎng)以及色彩藝術綜合創(chuàng)造能力的本質問題。
二、色彩與自然宇宙
光與色彩現(xiàn)象是宇宙物質存在形式。人類進化形成之后,為人識別的可視光區(qū)也隨之產生,色彩現(xiàn)象也因此闖入人類的生活。色彩現(xiàn)象是宇宙的自然的一部分,我們人類所研究的色彩范圍不能游離于宇宙之外,要符合大自然的規(guī)律。隨著人類文明進步、科技發(fā)展,人類從認識自然、利用自然、開發(fā)自然,直到創(chuàng)建以人為主體的社會學體系,色彩是宇宙間人類進化、走向文明所不可缺少的特殊信息語言,它以特殊的物質形式存在。
三、色彩與社會
起來,體現(xiàn)了人們向往自由、創(chuàng)新、開拓的精神,因此借用了牛仔裝青色系列來象征時代的風尚。到了90年代,信息的發(fā)達、網(wǎng)絡化發(fā)展,給社會的經(jīng)濟、文化與生活帶來了重大變化,同時也使服裝的著色隨之豐富起來,紅、黃、藍、綠等多種色彩與款式的休閑裝、時裝逐步成為時代風尚。21世紀,不論是服裝的款式,還是流行的色彩,其主要特點是更加突出個性化、職業(yè)化。
第三節(jié) 從色彩科學原理上構筑的結構體系
一、色彩與光的構成藝術
水是生命之源,同樣,光也是生命之源,沒有光,人類將無法生存,“光合作用”是所有生命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從古至今,光伴隨著人類生活,光的開發(fā)與應用使人類走向文明與進步。今天,隨著高新技術的發(fā)展,我們可以自豪地說,如今的世界是絢麗斑斕、五彩繽紛的色光世界。人類之初,自然光以種種形態(tài)出現(xiàn)在人們的面前,喚起人們對光的意識。如太陽從地平線冉冉生起的時候;夕陽染紅了山巒、浮云的時候,以及雨后的彩虹、暴雨中的閃電、燃燒中的烈火、夜晚漫天的星斗等等,這些充滿神秘、莊嚴、浪漫、壯觀的大自然景色,無不使人從心底里為之感動,激發(fā)人類的情感,啟迪人類的智慧,開拓人類的創(chuàng)造。
古時候人們懂得了火的顏色與形態(tài)能激起人們產生強烈的情感效果后,便用于祭祀、宗教儀式等活動。在教堂的室內設計上,多采用彩色玻璃鑲嵌的方式,通過陽光的照射,呈現(xiàn)出色彩斑斕的夢幻般的效果。建筑師和景觀藝術大師們利用光的投影,創(chuàng)造出了許多神奇的色光變換的藝術作品。
除了大自然中的自然屬性的光源之外,自從人類發(fā)明了火藥、電燈之后,各種人造色光也相繼被發(fā)明。煙花、禮花、節(jié)日彩燈、霓虹燈、以及現(xiàn)代化的數(shù)控燈、激光燈等不同光源體帶來的光照色彩效果,裝點著我們的生活,并給夜晚增添無限生機,同時也促進了色光構成藝術的興起與發(fā)展。自19世紀末至今,光的藝術經(jīng)過了她的搖籃期、成熟期和鼎盛期。21世紀的藝術家們將光的高科技與多種材料相結合,將電視藝術、計算機、平面構成藝術、電子學等高科技融入到光的藝術作品中。以創(chuàng)造性的賦予神奇力的表現(xiàn)手法,利用光藝術動態(tài)色彩產生的強有力的視覺沖擊力,創(chuàng)作出奇異的色光藝術,使漆黑的夜晚成為五光四射、色彩斑斕的夢幻世界,給人們以無限的遐想和喜悅。因此說,光的藝術是色彩藝術的延伸與擴展,同時也開拓了色彩學的研究領域,并且將成為新的不容忽視的重要領域。
二、自然界物質色彩藝術規(guī)律
色彩是一種透光率的不同和反射率的不同的光波反射原理,隨著光源、色差、角度、投射方向的變化而變化的現(xiàn)象。被投射的物質與顯現(xiàn)在人眼前的物質,表面的視覺也不盡相同,這是自然色光的反射現(xiàn)象,是物理光學現(xiàn)象。人是特殊動物,他的透明眼球體能識別有色光區(qū)的極其豐富變化的色彩。人們借助光才能看見物體的形狀、色彩,從而獲得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因此說,色彩是光刺激人的眼睛所產生的視覺現(xiàn)象。同樣距離的物體,因冷暖色的不同,給人的視覺感應也不同,能造成前進感、后退感等視距錯覺;形狀大小相同的物體,因色彩的明度不同,在視覺上也會產生大小不同的錯覺,這些都是色彩的視覺機能所致。
重要原料之一。由于原料使用的性能不同、所以提取的方式、化學的成份、物質的結構也就不同,以致顏料構成的成份各不相同。顏料的種類繁多,有水性的,半水性的,油性的,粉沫狀的、顆粒狀的,膏狀的等等。對于顏料即物質色特性的研究,成為加工顏料工藝技術和應用色彩、研究色彩學的組成部分。
色彩是由明度、純度、色相三要素構成,將色彩這三種屬性用科學的立體方式表達,被稱為色立體。由于色立體能夠客觀、準確地將色彩的屬性表現(xiàn)出來,所以在色彩學的研究上,它已成為包羅萬象的色彩戶口薄。單一色相的各種色彩不僅可以在色立體中直接得到,而且復雜難辨的混色、濁色等按照色彩三屬性,通過光譜測定,在色立體的量化數(shù)據(jù)中也均能找到依據(jù),并通過量的調配而得到。當然,就物質色的調配而言,不如光譜測定的那樣有絕對的準確性,但在理論上說,色立體以及色彩表現(xiàn)法卻是色彩標準化應用的唯一可行方法,這也成為色彩學研究的最重要的科學依據(jù)和理論基礎。建立于色立體科學理論體系下的色彩調和論,就是指在千變萬化的色彩中,如何能使色彩的搭配、組合達到完美和諧,以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這便是色彩學基礎理論研究的核心與難點問題,同時也是所有關注和研究色彩學專家永恒的主題。在這方面,本書將推出新的教研成果并重點對綜合色彩調和訓練方法作更完整的闡述。
三、從色彩的視覺藝術來研究色彩學
有這樣的比喻: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其含義是指人的大腦思維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信息、資料來源于視覺,也就是說視知覺在視、聽、嗅、觸、味五覺中,是最重要的。格式塔心理學認為,視覺活動自身是有思維的,如視覺思維的完形思維等。視覺不僅是生理與心理的知覺,而且是創(chuàng)造力的根源,是高級審美感官。人們通過視覺傳遞,經(jīng)大腦記憶庫中的信息綜合判定后,便產生了新的動機,從而支配和控制人的情感與行為。然而,視覺對所有事物存在形式的感知,都是通過形象符號與色彩的組合形式,由感性到理性的轉換獲得的。首先映入欣賞者眼簾的是光與色彩,其次才是物體的形象和材質,所謂“遠看顏色近看花”。色彩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屬外在表面現(xiàn)象,多偏重于感性認識。相比較而言,物體形象則是內在的、本質的,故多偏重于理性認識,所謂“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當然,除了想象中的色彩概念以外,視覺色彩不可能游離于物體形象而獨立存在。以視覺傳達為主導的諸多藝術門類中,色彩作為視覺傳達的第一要素,倍受藝術家和設計家們的重視,有些色彩的選擇和名稱已成為視覺藝術作品的主導,成為某些企業(yè)的標志,如中國電信的藍色、郵政的綠色等,色彩以它獨特的視覺魅力,成為企業(yè)形象整體策劃、產品營銷無聲的廣告。
色彩應用于平面視覺藝術領域中,其色彩的高效能運用表現(xiàn)得最突出。如書籍裝幀設計、包裝設計、廣告設計、標志設計等。其共同的特點都是以設計語言,即以鮮明的色彩語言和簡潔的形象,構成以色彩為主導的極富視覺沖擊力的整體形象凝聚成藝術表現(xiàn)力,體現(xiàn)內涵精神,感染、吸引欣賞者。
色彩與造型藝術,在色彩與形象藝術表現(xiàn)上,藝術家都是以獨特的個性化語言的表達方式以及高超嫻熟的技藝,充分表現(xiàn)了藝術的內涵。不論是用何種藝術形式以及選用何種不同材料,都體現(xiàn)了個性化的風格。為了突出藝術主題,在造型藝術作品中,色彩成為藝術家通過在其作品中的運用來宣泄情感、表達主題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同時注重對色彩語言的氣氛營造與形象完美統(tǒng)一。如凡高的油畫作品《向日葵》、《塞尚的作品》。
公里的建筑高密度的城市里,服裝色彩各異的人們或許漫步在街頭、綠地、廣場,或許在商場、酒店、舞廳、辦公室,或在行駛中的公交車、私家車中,幾百萬個移動的色彩以不同的頻率、速度在流動、交匯,成為流動的景觀,在陽光和室內燈光的照射下,與靜止的建筑、四季變化的綠色景觀遙相呼應,形成了城市迷人的色彩景觀。服裝藝術有它獨具個性化的色彩造型,無聲地傳播著人類愛美的心聲,燃起人們熱愛生命、渴望美好生活以及對文化知識、高尚的審美境界的追求的心靈火花。
色彩與工業(yè)產品藝術設計,在這個領域內,色彩首先解決的問題不是使色彩絢麗奪目,也不是色彩自身對視覺的協(xié)調性問題,而主要的是人們對產品的使用功能需求問題,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為設計下的定義是:“設計是一種創(chuàng)造行為,其目的在于決定產品的正式品質。所謂品質,除外形、表面特征外,更重要的是決定產品結構、功能關系,得到滿意的整體?!痹O計的目標是使人減少勞心、勞力、縮短人與對象的距離,達到生理與心理的平衡。因此其色彩是為人的賞心悅目與實用而設計的。我們把這種特殊的色彩需求劃作色彩的人機工學的范圍內。比如醫(yī)療設備多采用比較淡的白色,其原因在于白色易于穩(wěn)定和緩解患者的煩躁緊張情緒。重型機械和消防設備,大多采用黃色和紅色,目的在于給人們注意信息,警示人們此處危險不宜靠近。再如精密貴重的攝影器材與家用電器,多采用有金屬感的銀灰色或黑色,原因是這些色彩不易使人產生疲勞,而且還具有高貴、悅目的美感。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科學文化的進步,人們的審美意識也在不斷地改變與提高。日常生活用品人們所需要的不只是功能上的滿足,而是越來越注重視覺美感的滿足,希望兩者完美和諧統(tǒng)一。由于更多更新的電器產品不斷問世,進入家庭,導致在家庭的同一個空間中有多種造型與色彩的電器產品存在,在審美感知上形成了不和諧因素,所以產品在造型風格與色彩上的統(tǒng)一協(xié)調問題,便成為人們選擇產品的又一個熱點。因此,在市場競爭中,生產廠家在其產品的設計上十分注重產品的系列化、多樣化、風格的一致化。如衛(wèi)生潔具系列、櫥具系列、家電系列、燈具系列等。
色彩與環(huán)境藝術。對環(huán)境藝術色彩的研究和探討是十分復雜的,除了與前面所講的部分有密切關系外,其本身還具有特殊規(guī)律可尋。人類創(chuàng)造的景觀之外,還包括大自然的色彩,在自然景觀中隨著時間、季節(jié)、氣候、地理環(huán)境的變化,色彩也隨之變化,難以預測。這些都直接或間接地參與了整體環(huán)境色彩美感的營造。如五月是去日本東京觀賞櫻花盛開的好季節(jié);二月的冬季是去吉林觀賞霧凇、去哈爾濱觀賞冰燈的好季節(jié)。雨季來臨時,人們總是想去東北的鏡泊湖、貴州的黃果樹等地飽嘗那山林大瀑布的壯麗景色;若想觀看千姿百態(tài)的森林植物,還得去西雙版納的原始森林和植物園。這一切豐富多彩的色彩都是大自然恩賜給人類的,使人們在飽賞美妙景色的同時,得到了心靈的愉悅。隨著環(huán)境意識的提高,人們越來越不滿足那如同“水泥森林”般的城市,更向往功能齊備的智能化的建筑坐落在森林、花園之中,使人們感覺到仿佛生活在大自然的懷抱里。目前人們正朝著這一目標努力,加大了對城市進行規(guī)劃改造的力度,采取諸多措施,建設人造自然景觀,如增設融娛樂與觀賞為一體的廣場;增加城市的綠地面積;增植更多的樹木;增修假山、運河等。
環(huán)境藝術的色彩有別于其它藝術的色彩,其根本在于它有從屬性,也就是說它不像其它藝術色彩那樣有相對的獨立性。它必須依托于環(huán)境背景的色彩而存在,特別是景觀藝術更講究整體的和諧的統(tǒng)一性。因而建筑師在作建筑設計方案時,首先要考慮的是光影的照射、天空及植物等色彩關系作建筑的襯景是否和諧的問題。綠化師在注重植物的品種、色彩、形象的同時,總是首先要考慮種植的位置是否宜于光照,其次便是要考慮作為建筑的襯景、對景、透景及整體天際線的輪廓形象和色彩關系是否搭配協(xié)調。
室內環(huán)境藝術設計雖然很少受自然光射和氣候的影響,有利于設計師在形象與色彩風格上的發(fā)揮。但由于受到使用功能上的限制,所以不但在色彩與造型、燈光關系的處理上要十分強調整合性,而且更強調色彩的協(xié)調性。另外,在環(huán)境色彩的使用上還要特別注重符合使用功能以及心理需求的關系問題,在整體色彩氣氛的把握上,避免一味地強調室內各個局部 的色彩美感而忽視色彩的整體性,出現(xiàn)色彩多色相、零亂繁雜等色調不協(xié)調的視覺效果。在室內設計中,色彩是否和諧成為設計成敗的關鍵,同時也是強調設計風格、提升設計檔次、提高設計表現(xiàn)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綜上所述,旨在啟發(fā)、引導。不論你是學什么設計專業(yè)(特別是環(huán)境藝術專業(yè)),都要有一個整體的設計觀念,在這一觀念中首先要考慮的就是使用者的心理要求、社會習慣、自然特征。
色彩構成的教案篇五
這兩個月中,我感受到了之前從來沒有注意過的色彩世界的精彩。第一次發(fā)現(xiàn)不同的顏色中有這么多的故事、顏色之間的組合能表達出這么豐富的語言、一點微小的變化能給人以完全不同的感受。
經(jīng)過了2個月的探索,我知道了最基本的顏色的調法,了解了24色相環(huán),懂得了如何去調配出所想要的顏色。盡管我對于顏色之間各種搭配所帶來的不同的視覺效果還不是特別清楚,自己所調配的顏色還僅是相近,對于色彩的世界的認識還在起步狀態(tài)。我仍感覺到了在這個世界摸索的快樂。
色彩構成的教學目的主要是深化對色彩圖式語言的理解,熟練對圖式語言中的各個要素的把握和運用,重點的是在對圖式語言對色彩中色像,明度,純度要素的協(xié)調運用,對物體的顏色,光影,透視和圖案的構成的表現(xiàn)的基礎上,豐富整個畫面,使畫面更加完整。
起初我對各種顏色的把握很不準確,很多顏色都是粗略的觀察了一下就下了定論,而沒有去深究各種顏色的純度、明度的細微差別,這樣的結果就是整個畫面看起來很不協(xié)調在經(jīng)過了幾節(jié)課的講解,我對色彩的把握度也逐步上升,雖然不能做到很準確,但也能調到很接近的顏色了,各種顏色之間的搭配練習也讓我對顏色的采用有了更深的體會。
對于我們專業(yè)來說,今后對色彩的運用必不可少。各種策劃與設計中都要運用到色彩的搭配,因此我個人覺得這們課程對我們來說是很有用的,是一門基礎課程,學好了色彩構成,能讓我們今后在其他課程中發(fā)揮出更好的水平,使自己的作品更加的精彩;更加的吸引別人的眼球。不論是視頻制作還是圖片的處理,對于色彩的搭配都是很有講究的,顏色搭配好了往往能讓人耳目一新,給人以完全不同的感受。
雖然課程結束了,但我感覺這門課程對我今后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我會繼續(xù)在色彩的世界里遨游,去探索色彩搭配中的秘密。
色彩構成的教案篇六
1.概念
加法三原色:即色光三原色。分別為:紅、綠、藍。他們兩兩混合可以得到更亮的中間色,即補色,分別為:青(cyan)、品紅(magenta)、黃(yellow)。而紅綠藍等量相混合則會變成白色。即rgb模式。如圖10-1所示。
減法三原色:即顏料三原色。也就是加法三原色的補色,即:青、品紅、黃。也是人們常說的繪畫三原色。即通常的cmyk模式。
補色:補色指完全不含另一種顏色,紅和綠混合成黃色,因為完全不含藍色,所以黃色就是藍色的補色。如圖10-2所示。
區(qū)別:
加法三原色即rgb兩兩相加,他們會將光線疊加,得到一個更亮的顏色,而減法三原色即補色兩兩相加他們會吸收光線。比如黃色加青色這兩個補色相混合,黃色吸收了藍色,青色吸收了紅色,所以我們看到的黃色加青色就形成了綠色。
圖10-1
圖10-2 其實色環(huán)以前都很熟悉了,它存在于ps中所有有關于顏色的地方。了解到這里就會有規(guī)律可尋。
在下圖色環(huán)在拾色器中。如圖10-3所示。
10-3 在色彩平衡中,如圖10-4所示。
圖10-4 在色相飽和度中,如圖10-5所示。
圖10-5 通過上面的圖示,發(fā)現(xiàn)色環(huán)就是圍繞著加色“紅綠藍”和減色的“黃品青”,是不是可以這么理解:世界上的光只有兩種來源,一個是發(fā)光一個反光,發(fā)光體的色彩是通過加色法得到的,反光的物體顏色可以通過減色法得到的。這兩個顏色混合的方法中的三個原色是典型的顏色,通過他們可以混合成千變萬化的顏色。我們是不是應該牢牢的抓住三原色,ps里已經(jīng)很清楚了。所以顏色變化的秩序都在圍繞著色環(huán),在ps調色工具中顏色變化也會在色環(huán)的軌跡中做相應的變化,所有的顏色起始于色環(huán)又變化于色環(huán)!
今天就講到這里,歡迎大家相互探討交流,提出更好的意見。
色彩構成的教案篇七
時間:
教案
年7月
2009
平面構成(48學時)
第一周
緒論:構成設計概論——現(xiàn)代設計的造型基礎訓練
教學目的及基本要求: 對對學生講解本課的性質、教學目的和內容,使之明白構成課訓練對培養(yǎng)設計素質的意義和作用。
教學重點和難點
盲目的作業(yè)堆砌是本課常見的通病,首先是教學上目的的迷失,繼之以學生提不起學習興趣,不知學了有什么用處。問題在課程概念不清,意義缺失。緒論課的任務就在于明確課程意義,界定教學內容,弄清教學目的,了解教學手段。
課時:4學時
教輔方式:講解與電子課件(詳見課件——構成設計概論)(2學時)講解包豪斯學校的視頻(1學時)圖例欣賞——構成產生之前的藝術流派(1學時)問題:
問什么會出現(xiàn)構成設計? 現(xiàn)代藝術設計以什么為基礎? 設計到底是用來做什么的?
三大構成在設計中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第一部分:平面構成——視覺傳達設計的基本原理 第一章 概論 一平面構成
二 設計構成的分類
三平面構成所包含的元素
課時:2學時
教輔方式:教材結合課件的形式,先演示課件(1課時)(詳見《平面構成概論》),其次提出問題:形態(tài)認知、形態(tài)構成、形態(tài)語義、形態(tài)表達,然后逐個解釋,用范例講解設計構成的分類以及平面構成包含的元素(1課時),讓學生對平面構成有一個充分的理解。問題:
作業(yè):從日常生活中拍攝屬于平面構成的畫面若干幅,并總結出點線面在其中的位置
第二周
第二章平面構成中的形象 一.定義
二.形象的正負 三.形象的分類 四.形象的組合
五.點、線、面的形象
課時:6學時
教輔方式:簡單復習上次課的內容,分析部分學生的作業(yè)(1課時),然后演示課件(1課時)(詳見《平面構成中的形象》);用軟件講解點、線、面的形態(tài)、分類及空間組合形式(1課時);課堂練習:讓學生運用軟件或手繪練習點、線、面的構成形式,認識各種形態(tài)(3課時)問題:
舉例說明平面構成中抽象形與具象形有哪些? 點、線、面有什么樣的組合方式?
第三周
第三章 形式美的法則 一.調和 二.對比 三.對稱 四.平衡
課時:6學時
教輔方式:簡單復習上次課的內容(30分鐘),然后演示課件(1課時)(詳見《平面構成的形式美原則》);用軟件講解形式美的構成原則(2課時);課堂練習:讓學生運用軟件練習形式美的各種原則(3課時)問題討論(30分鐘):
讓學生回答哪些范圖屬于平面構成中的哪一原則?時間隨機而定 作業(yè):
第四周
五.比例 六.重心 七.節(jié)奏 八.韻律
第四章 構成方法 一.基本形與骨骼 二.漸變 三.重復 四.近似 五.發(fā)射
課時:6學時
教輔方式:簡單復習上次課的內容,分析部分學生作業(yè)(30分鐘),講解第三章的后四個部分,(1.5學時)然后用軟件講解各種基本型和骨骼(1.5學時);插播一些大師的藝術設計作品,組織討論骨骼形式在設計作品中的作用,課堂練習:讓學生運用軟件練習各種骨骼的制作方法(3課時)作業(yè):
通過課上講解的各種骨骼形式,運用軟件、手繪或者攝影的方法完成3幅構成作業(yè),畫面里要綜合運用骨骼的形式。
第五周
六.特異 七.密集 八.肌理 九.空間
十.打散 分割
課時:18學時
教輔方式:簡單復習上次課的內容,分析部分學生作業(yè)(30分鐘),講解第四章的后五個部分,(1.5學時)然后用軟件講解各種基本型和骨骼(1.5學時);插播一些大師的藝術設計作品,組織討論骨骼形式在設計作品中的作用,課堂練習:讓學生運用軟件練習各種骨骼的制作方法(15課時)作業(yè):
通過課上講解的各種骨骼形式,運用軟件、手繪或者攝影的方法完成3幅構成作業(yè),畫面里要綜合運用骨骼的形式。
第六周
第五章 思考方法
一、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思維的能力的兩條原則
二、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習慣
課時:6學時
教輔方式:本章節(jié)綜合了前幾章節(jié)的內容,綜合使用平面構成的形式美原則建立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能力,課堂主要以學生練習為主,結合軟件或者手繪做主要練習,通過形的聯(lián)想、動作的聯(lián)想、時間的聯(lián)想、距離的聯(lián)想、用途的聯(lián)想、文字圖形的聯(lián)想、情感的聯(lián)想、不合理造型的啟發(fā),讓學生創(chuàng)作出2幅藝術設計作品,(形式不限)
作業(yè):
以《我生活的環(huán)境》為主題,綜合使用平面構成的原理,創(chuàng)作一幅黑白裝飾畫,一幅海報,形式不限。
總結:將學生前面的作業(yè)布置成一個小型展覽,通過討論總結平面構成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和難點
作為設計專業(yè)的基礎課,而且大量通過動手做作業(yè)來教學,若缺乏理論支持便達不到轉換學生視覺習慣和形象思維模式的目的,理論性強,需要理清的概念較多是本章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要求教師具備較高的理論修養(yǎng)與藝術見解。
需要讀的參考書
色彩構成(48學時)
教學目的及基本要求:
轉換視覺習慣就是要形成按視覺要素理性的分析精神去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而色彩便是一種特殊的視覺要素。本章從色彩學理論的角度去認識色彩這個視覺要素。當一個稿純藝術的畫家,色彩學理論也許不重要,但對于現(xiàn)代設計這一行,嚴格的色彩學理論知識則必不可少。本章要求學生掌握正確科學的色彩知識,并掌握做設計所必需的色彩學理論。
教學重點和難點
色彩構成是很理性化的,它要求有序地認識色彩與有序的使用色彩。而這些要求在現(xiàn)階段的沿襲繪畫的色彩課教學是很難達到的。色彩學理論是建立在自然科學基礎之上的,如何讓學藝術的學生深入淺出地理解也是難點之一。
第一周
第一章、色彩概念
1、色彩的產生
2、光源
3、物體色與固有色
4、色彩的范疇
第二章、色彩三要素----h、v、c
1、明度(v)
2、色相(h)
3、純度(h)
課時:6學時
教輔方式:教材結合課件的形式,首先提出問題,生活中你所認識的顏色?色彩需要那幾方面的要素?然后是課件演示,《色彩構成概論——豐富多彩的世界》講解色彩的產生以及色彩的三要素(2課時),然后用軟件演示明度,色相,純度三個要素(1課時),課堂練習(3課時)讓學生通過軟件,初步了解色彩。
第二周
第三章、色彩表示法
1、混色系統(tǒng)
2、顯色系統(tǒng)
第四章、色彩對比規(guī)律
1、同時對比
2、連續(xù)對比
課時:6學時
明度的同時對比效果或中性灰與有彩色的同時對比效果 2、色相對比練習
色相、明度、冷暖的強弱對比構成 3、色彩面積對比練習
用3-4色,在不同的構圖中變換各色的面積與量來構成畫面。4、色彩形狀對比練習
用3-4色,在構圖中不變換各色的面積與形狀,只變換位置來構成畫面。
第三周
課時:6學時
教輔方式:首先復習上次課的內容并分析部分學生的課堂練習(30分鐘),結合軟件講解色彩對比與面積、形狀、位置的關系(1課時),然后播放課件《色彩的協(xié)調》講解色彩的調和理論,其中插播名家藝術作品,并分析其色彩的運用(2課時),通過軟件或者手繪及攝影的方法進行課堂練習(2課時)
作業(yè):綜合使用同類色、對比色、近似似色解析一幅藝術作品,可用電腦或者手繪的方法。
第四周
第七章、色彩心理
課時:6學時
教輔方式:首先復習上次課的內容并分析部分學生的課堂練習(30分鐘)然后播放課件《色彩心里研究及應用》講解色彩對心理的影響(2課時),提出問題:生活中哪那些顏色影響著我們的哪些行為?課堂練習:讓學生通過一段音樂聯(lián)想一幅畫面,通過軟件或者手繪及攝影的方法表現(xiàn)出來(4課時)
作業(yè):每人選擇一首最喜愛的歌曲,通過色彩的聯(lián)想,將感覺用電腦或者手繪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可做系列作品。
第五周
第八章、結構色彩
1、調子
a、明度基調 b、顏色基調
2、色彩的節(jié)奏 a 漸變的節(jié)奏 b 反復的節(jié)奏 c 無調性節(jié)奏
課時:18學時
第八周
總結
課時:6學時
將學生的所有作業(yè)布置成一個小型展覽,通過討論來總結色彩構成課的重要性。
色彩構成的教案篇八
這兩個月中,我感受到了之前從來沒有注意過的色彩世界的精彩。第一次發(fā)現(xiàn)不同的顏色中有這么多的故事、顏色之間的組合能表達出這么豐富的語言、一點微小的變化能給人以完全不同的感受。
經(jīng)過了2個月的探索,我知道了最基本的顏色的調法,了解了24色相環(huán),懂得了如何去調配出所想要的顏色。盡管我對于顏色之間各種搭配所帶來的不同的視覺效果還不是特別清楚,自己所調配的顏色還僅是相近,對于色彩的世界的認識還在起步狀態(tài)。我仍感覺到了在這個世界摸索的快樂。
色彩構成的教學目的主要是深化對色彩圖式語言的理解,熟練對圖式語言中的各個要素的把握和運用,重點的是在對圖式語言對色彩中色像,明度,純度要素的協(xié)調運用,對物體的顏色,光影,透視和圖案的構成的表現(xiàn)的基礎上,豐富整個畫面,使畫面更加完整。
起初我對各種顏色的把握很不準確,很多顏色都是粗略的觀察了一下就下了定論,而沒有去深究各種顏色的純度、明度的細微差別,這樣的結果就是整個畫面看起來很不協(xié)調在經(jīng)過了幾節(jié)課的講解,我對色彩的把握度也逐步上升,雖然不能做到很準確,但也能調到很接近的顏色了,各種顏色之間的搭配練習也讓我對顏色的采用有了更深的體會。
對于我們專業(yè)來說,今后對色彩的運用必不可少。各種策劃與設計中都要運用到色彩的搭配,因此我個人覺得這們課程對我們來說是很有用的,是一門基礎課程,學好了色彩構成,能讓我們今后在其他課程中發(fā)揮出更好的水平,使自己的作品更加的精彩;更加的吸引別人的眼球。不論是視頻制作還是圖片的處理,對于色彩的搭配都是很有講究的,顏色搭配好了往往能讓人耳目一新,給人以完全不同的感受。
雖然課程結束了,但我感覺這門課程對我今后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我會繼續(xù)在色彩的世界里遨游,去探索色彩搭配中的秘密。
色彩構成的教案篇九
1.實驗目的
卡紙、小刀、針管筆、尺子(直尺和丁字尺)、圓規(guī)等
3.試驗時間和分配
1)準備材料和工具階段。把所需要用到的卡紙、針管筆等工具準備齊全。用小刀裁出以38cm×38cm大小的卡紙。
2)開始階段。在已裁切好的的38cm×38cm大小的卡紙里,用鉛筆平均分出四個16cm×16cm的方框,各方框間隔及與卡紙邊沿的距離均為2cm,明確各個方框要做的重復、漸變和近似等方面的平面構成。
3)深入階段。在明確好的方框里,利用尺規(guī)等工具進行平均分割(如重復等方面十六等分,)用針管筆繪出及上墨,其他方面的平面構成用同樣的方法進行。
通過24個課時的制作和繪制,最終做出了重復、漸變、近似、發(fā)射、對比、肌理、特異和密集完整的八個方面的平面構成(如附圖),達到平面構成的制作要求。
4月10日
色彩構成設計5月20日
1.實驗目的
水粉顏料、毛筆、勾線筆、卡紙、小刀等 3.試驗時間和分配
6課時,共兩個色彩構成,每個約3課時 4.實驗步驟
1)準備材料和工具階段。5.實驗成果
立體構成設計6月20日
1.實驗目的
3.試驗時間和分配 4.實驗步驟 5.實驗成果 塊的特征:
塊體的基本特征是占據(jù)三維空間,塊體可以由面圍合而成,也可以由面運動而成,大而厚的塊體能產生深厚、穩(wěn)定的感覺,小而薄的塊體,能產生輕盈飄浮的感覺,塊體可分為幾何平面體,幾何曲面體,自由體和自由曲面體等。幾何平面體包括正三角錐體、正立方體、長方體和其它的幾何平面所構成的多面立體,具有簡練大方、莊重、嚴肅、穩(wěn)定的特點。
這些就是我在立體構成課程期間所學的知識以及我自己的作品。雖然還有很大的欠缺,我想以后在學習的過程中,我會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進步,讓我的作品更有創(chuàng)造力,更美觀,更能跟上時代的潮流,甚至超越時代的潮流。
色彩構成的教案篇十
學習了色彩構成這門課,了解了更多關于色彩方面的知識,體會到了不同的色彩搭配會給人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色彩混合給人的美感也不同。在課上,老師為我們展示的各種圖片和建筑實例讓我們深深領略到了色彩的魅力。下面就從學習的伊始來講講這門課我們都學習了什么。
色彩構成,即色彩的相互作用,是從人對色彩的知覺和心理效果出發(fā),用科學的方法,把復雜的色彩現(xiàn)象還原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間、量與質上的可變幻性,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去組合個之間的相互關系,再創(chuàng)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過程。色彩不能脫離形體、空間、位置、面積、肌理等而獨立存在。
一、色彩原理。
我國古代把黑、白、玄(偏紅的黑)稱為色,把青、黃、赤稱為彩,合稱色彩?,F(xiàn)代色彩學,也可以說是西洋色彩學也把色彩分為兩大類:無色彩系和有彩色系。無色彩系是指黑與白。有彩色系有三個基本特征:色相、純度、明度,也稱為色彩的三要素。1)色相。
色相,即各類色彩的相貌稱謂,如大紅、普藍、檸檬黃等。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區(qū)別各種不同色彩的最準確的標準,色相也就是由原色、間色和復色來構成的。2)純度。
純度是指色光波長的單純程度,也有稱之為艷度、彩度、鮮度或飽和度。顏色中以三原色紅黃藍為純度最高色,而接近黑白灰的色為低純度色。3)明度。
明度指顏色的亮度,不同的顏色具有不同的明度,任何色彩都存在明暗變化。期中黃色的明度最高,紫色明度最低。黑白之間可以形成許多明度臺階,普通使用的明度標準大都為9級左右。2.色彩混合1)三原色。紅、黃、藍三色稱為三原色,其他顏色都可以由這三種顏色混合而成的。色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藍紫色),顏料的三原色是紅(品紅)、黃(檸檬黃)、青(湖藍)。色光混合變亮,稱之謂加色混合。顏料混合變暗,稱之謂減色混合。2)加色混合與減色混合。
品紅+黃=紅;青+黃=綠;青+品紅=藍;品紅+青+黃=黑。加色混合的三原色,恰是減色混合的三間色,而減色混合的三原色又恰是加色混合的三間色。3)空間混合。1.凡互補色關系的色彩按一定比例的空間混合,可得到無彩色系的灰和有彩色系的灰。如:紅與青綠的混合可得到灰、紅灰、綠灰;2.非補色關系的色彩空間混合時,產生二色的中間色。如:紅與青混合,可得到紅紫、紫、青紫;3.有彩色系色與無彩色系色混合時,也產生二色的中間色,如:紅與白混合時,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淺紅。紅與灰的混合,得到不同程度的紅灰;3.色彩對比1)色相對比。
把兩個以上不同的色彩并置在一起,所產生的色彩對比效果,稱色相對比。色相的強弱對比。
構成色調。色相對比又包括鄰近色相對比,如紅與橙紅、綠與黃綠等,類似色相對比,如是紅與橙、橙與橙黃、黃與黃綠、綠與藍綠、藍與紫藍、紫與紫紅等;對比色相對比,如紅/黃/青、橙紅/黃綠/藍、橙/綠/青紫、黃橙/青綠/紫等,互補色相對比,如如紅與藍綠、黃與藍紫、綠與紅紫、藍與橙黃。明度對比。兩種不同明暗的色彩并置在一起而產生的對比反應,稱之為明度對比。其對比效果會使明色變得更亮,暗色變的更暗,由于光線是色彩的主要來源,因此明度的對比相比其他色彩對比要來的強烈。明度對比是色彩構成的最重要的因素。2)純度對比。
純度對比是指較鮮艷的色與含有各種比例的黑、白、灰的色彩,即模糊的濁色的對比。3)冷暖對比。
色彩推移是將色彩按照一定規(guī)律有秩序地排列、組合的一種作品形式。種類有色相推移、明度推移、純度推移、互補推移、綜合推移等。其特點是具有強烈的明亮感和閃光感,富有濃厚的現(xiàn)代感和裝飾性,甚至還有幻覺空間感。
這個片段我主要節(jié)選我第一次和最后一次任務的描述。
首次任務中我的作業(yè)是彩度推移,我選擇了一張用以表現(xiàn)夜晚的圖片,月光灑進窗臺,把室內的一片地方照亮,周圍則是無盡的黑暗。在這張圖面上,很好的利用了彩度的推移。即使用淡藍色這樣一種冷色調來表示受光照的部分,使得被月光照射的部分明亮卻很寒冷。良好的烘托了畫面的氣氛,也很好的表達了月光的質地。通過不斷地加入相同明度的灰,使得它能夠很好的表現(xiàn)月光的暈染效果,知道最后接近無彩色的灰,則用來表示屋內最暗的部分。室內的窗簾,花瓶和一位孤獨的婦人,在淡藍色和灰黑色的配合下展現(xiàn)出一種寂寥的景象。這副作品的構圖和立意我自己都很滿意,但是由于一開始的時候我的用筆不佳,還有對水粉顏料的不熟悉,導致我的畫被老師評價為“略印象派”,這讓我覺得很不好意思,但是也促進了我進一步的學習。
最后一次的作品,我的任務是色面積的變化,在這張圖里面,我選擇了一處街景的簡化圖作為原型。把兩邊的房子,街道上的露天咖啡座和陽傘作為設計的三個基本圖形,不斷地把他們肢解,破碎,重復,縮小,重疊,將背景用灰色填滿,來烘托暖色的房屋墻面和墨綠色的茶座和陽傘。最后用黑色來填充窗戶的部分,使得整個畫面很有層次,冷暖鮮明。也很符合要求。評圖的時候老師對此也是給了不錯的評價。雖然在色面積的理解上我們同學多少出現(xiàn)了一點偏差。但是總的來說是出色的完成了任務。
三,學習體悟。
在學習《色彩構成》之后,我學會了從更多方位去欣賞一幅作品。曾經(jīng)只能很空洞的感覺一幅作品好不好看,合不合乎透視原理,像不像。現(xiàn)在漸漸開始去品味其中的意境,通過色彩的時候用去分析,去了解作品中不同的顏色所表達的情感。來探究到底是什么使得畫作變得美麗。同時我也在建筑表面的用色上獲得了一點啟示。開始思考到底用什么樣的材質,使用其什么樣的天然色彩來烘托我想要的那種氣氛,或者來和周圍的環(huán)境達到和諧。
終
12建筑系一班張翼1206104001。
色彩構成的教案篇十一
色彩構成是每個設計師在視覺領域中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色彩的運用不僅可以引導觀眾的情感體驗,還可以有效地傳達品牌、產品或服務的特點。在我的設計工作中,我發(fā)現(xiàn)使用合適的色彩方案可以有效增強設計的吸引力,使其更加突出和獨特。
二、色彩的特點
色彩深度、色彩明度、色彩飽和度、色彩明度和色調就是構成色彩的幾個屬性。顏色的目視亮度因顯示器、場所、環(huán)境不同而改變。使用顏色不僅僅是美學的問題,更是搭配這個顏色的心理感受。
三、色彩的運用
在使用時,我們需要結合各種因素。如選擇色彩的時代感,用于品牌LOGO時需要根據(jù)品牌定位和目標人群的特性來考慮。如果是為特定產品或服務的為目標設計,那么需要關注宣傳效果、產品屬性、特點、以及受眾群體的特性等等。在使用色彩的時候還需要保持簡潔,過多的顏色混合不但容易使信息混亂,還會對視覺產生干擾。
四、設計案例
在我的設計經(jīng)驗中,我注意到很多優(yōu)秀的設計都成功地運用了色彩的構成。比如在網(wǎng)頁設計中,可以看到一些設計師使用黑色背景制作網(wǎng)頁,只用白色和灰色的字體和配套顏色,整個頁面看起來非常干凈?!奔t色” 在很多宣傳方面都取得了非常明顯的優(yōu)點,是難以被忽視的精彩選擇,所以最常用的紅色宣傳設計打折、熱賣等等。
五、總結
色彩構成的應用在設計領域是充分的,并且,已經(jīng)成為了我們工作的重要一環(huán)。色彩運用要學會隨機應變,因人群、品牌定位、宣傳產品等等進行色彩的制作和組合,避免過度混合和對視覺產生干擾。希望在后續(xù)的工作中,能繼續(xù)深入鉆研,提高自己的設計技能。
色彩構成的教案篇十二
色彩調和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色彩,有秩序,協(xié)調和諧地組織在一起,能使之心情愉快、喜歡、滿足等的色彩搭配就叫色彩調和。
(1)混入白色調和:在強烈刺激的色彩雙方,或多方(包括色相、明度,純度過分刺激)混入白色,使之明度提高,純度降低,刺激力減弱?;烊氲陌咨蕉嗾{和感越強。
(2)混入黑色調和:在尖銳刺激的色彩雙方或多方混入黑色,使雙方或多方的明度、純度降低,對比減弱,雙方混入的黑色越多,調和感越強。
(4)混入同一原色調和;在尖銳刺激的色彩雙方或多方,混入同一原色(紅、黃、藍任選其一),使雙方或多方的色相向混入的原色靠攏。
(6)互混調和:在強烈刺激的色彩雙方,使一色混入其中的另一色,如紅與綠,紅色不變,在綠色中混入紅色,使綠色也含有紅色的成分,使之增加同一性。也可以雙方互混。(7)點綴同一色調和:在強烈刺激的色彩雙方,共同點綴同—色彩,或者雙方互為點綴,或將雙方之一方的色彩點綴進另一方,都能取得一定的調和感。
(1)含白量與含色量類似調和。(2)含黑量與含色量類似調和。(3)含色量類似調和。(4)類似色相調和。
(5)含黑量、含白量、含色量與色相均類
把不同明度、色相、純度的色彩組織起來,形成漸變的,或有節(jié)奏,有韻律的色彩效果,使原來對比過分強烈刺激的色彩關系柔和起來,使本來雜亂無章的色彩因此有條理,有秩序、和諧統(tǒng)一起來這個方法就稱為秩序調和。
在觀察、應用色彩的實踐中,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面對著—大片紅色時的感覺,與觀看—小塊紅色的感覺是絕對不一樣的??创笃t色會感到很刺激,受不了,不舒服。而看一小塊紅色的時候,會覺得很舒服,很鮮艷,很美。如在大片紅色上點綴些藍、黃,或灰綠色的色塊,就會舒服多了。同樣當面對一大片白色、灰色或低純度色時,就不會產生看一大片高純度紅色那樣的感覺,但也會感覺單調。如果在大面積的白色、灰色或低純度色上放幾塊小面積高純度的色彩那就更好了。
作品的內容是通過造型、色彩、構圖、文字等多種表現(xiàn)形式共同完成的,內容與形式的統(tǒng)一是作品成功的條件,不同的內容通過不同造型、色彩、構圖,文字使之統(tǒng)一,否則就覺得不調和。
不同的內容需要不同的色彩來表現(xiàn)。色彩的感情、色彩功能、色彩的對比與調和……諸多方面都是研究色彩如何通過自身的表現(xiàn)力更好地表現(xiàn)作品的內容,使作品的內容與色彩能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發(fā)揮色彩的先聲奪人及內在的力量。與作品內容相沖突的色彩均有可能被認為是不調和不統(tǒng)一的色彩。并對作品內容產生消積作用。因此色彩與作品內容的統(tǒng)—,是色彩是否調和的一個重要原則。
色彩構成的教案篇十三
招貼設計色彩構成的另外一種主要對比模式就是色相對比。色相指各類色彩所呈現(xiàn)出的相貌稱謂,科學解釋為色彩所表現(xiàn)出的質的形態(tài),它是區(qū)別各種色彩最準確、最基本的標準。色相對比在招貼設計中隨處可見,它能夠增強受眾對于視覺色彩的判斷能力,提高招貼設計的信息傳播效率。例如,某品牌手機招貼設計,就通過紅、黃、藍等識別度較高的色彩進行主體設計,高度的色相對比效果使得畫面整體呈現(xiàn)出活潑、躍動的現(xiàn)代感。藍色體現(xiàn)了科技與理性,紅色和黃色則輔助畫面的表現(xiàn)力共同增加了招貼的識別度,成功地實現(xiàn)了設計初衷。
二、招貼設計色彩構成中的調和
通常情況下,招貼作品中有色彩對比就有色彩調和。狹義的色彩調和指兩種或多種色彩通過一定規(guī)律有機地組織、排列在一起的藝術手段。從心理學角度來講,色彩調和指通過各個局部色彩的和諧布局實現(xiàn)主觀上的整體統(tǒng)一,進而通過色彩組合或排列激發(fā)人們心靈感受的美學表現(xiàn)手法。通過以上各門類的色彩調和概念,我們可知,要做好招貼設計中的色彩調和就要依據(jù)一定的美學原則,以不同人群的心理考量為出發(fā)點進行搭配和融合。一般來說參與色彩調和的顏色差別都不大,和色彩對比不同,色彩調和的色彩之間一般都有較多的共同元素,或是基于一定的明度組合,或是基于一定的純度組合,又或是基于一定的色度組合,總之能夠進行色彩調和的色彩都能給受眾帶來協(xié)調一致的視覺效果。在招貼設計中,設計師將這些存有共性的色彩加以配置,就形成了畫面主體與客體之間的色彩調和關系。在色彩調和關系中,客體對主體起到烘托作用,二者和諧共生,同樣能夠呈現(xiàn)出色彩對比所擁有的視覺沖擊力效果。色彩調和除了要注意美學規(guī)律以及心理學規(guī)律外,還要符合招貼的主題和目的。例如,如果招貼設計的傳達對象是老年人,那么在進行色彩調和時,就要盡量展示出色彩的柔和配比效果,這樣方能符合老年受眾群的心理狀態(tài)。同樣,若是針對年輕人的招貼設計,則可以盡量采用色彩調和相對較弱的方式來突出畫面的沖擊力。一般來講,色彩調和的辦法主要有三種:同一調和,近似調和,對比色調和。同一調和指兩種或多種色彩間的明度、色相、純度等要素至少有一個是完全相同的配比組合。這種調和方式多用于文化主題傳達等較為平和的招貼主題。近似調和指兩種或多種色相相近的色彩進行配比的調和方式,這種調和畫面柔和,更多用于表現(xiàn)溫馨、舒適的招貼內容。對比色調和類似于色彩對比,它是將色彩元素差別較大的對比色通過一定比例關系組合起來的組合方式,更多適用于警示效果較強的招貼設計。
三、招貼設計色彩構成中的心理效應
色彩構成的最終目的是將招貼設計的主題情感傳達給受眾,再經(jīng)過受眾自身經(jīng)驗與心理感受的加工,觸發(fā)其興奮、壓抑、悲傷等一系列心理效應。色彩構成的這一作用過程又被稱為色彩心理效應。在招貼設計中,設計師依據(jù)商品訴求或文化觀念,針對目標受眾的心理特點,對色彩進行組合,進而實現(xiàn)色彩的心理效應。具體來講色彩構成的心理效應主要通過兩個方面表現(xiàn)出來:色彩聯(lián)想和色彩象征。
1.色彩聯(lián)想
色彩能夠通過不同的組合構成形式作用于人的大腦,觸發(fā)一系列有關色彩的抽象或具象的思維活動,這一過程被我們稱為色彩聯(lián)想。通過以上定義我們可以看出,色彩聯(lián)想既包括大腦思維出現(xiàn)的具體的畫面,還包括由色彩引起的抽象的感知,如情緒變化、心態(tài)反應等。例如,在招貼設計過程中,設計師往往用紅與黃的色彩構成來表現(xiàn)喜慶意味,促使受眾聯(lián)想到熱鬧的場面或是歡樂的節(jié)慶;用綠與藍的色彩構成表現(xiàn)清爽或希望,激發(fā)受眾聯(lián)想到森林、海洋或是萌芽等物象。對于色彩構成的心理聯(lián)想效應而言,它不但取決于色彩構成本身,還取決于受眾的性別、年齡、種族等先天因素以及風俗習慣、生理狀況、教育程度、情緒傾向等后天因素。在進行招貼設計時,設計師同樣要將這些因素考慮在內,努力設計出符合受眾特點的色彩構成,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其色彩聯(lián)想,發(fā)揮其實際意義。當然,在運用色彩構成的聯(lián)想效應時,設計師對于色彩的多重涵義要多加注意。同一色彩既能帶來積極的心理效應,也可能帶來消極的心理效應。例如,上面所提到的紅色可以促使受眾聯(lián)想到熱鬧、吉慶的場面,但也可能會使受眾感官緊張,進而引發(fā)不良情緒。又如,在運用藍色進行色彩構成設計時,設計師除了要注意到藍色所傳達出的理智、冷靜的情緒,還要注意其可能引起憂郁、悲傷的心理反應。
2.色彩象征
特定的色彩構成能夠傳達特定的代表性,這就是色彩的象征效應。色彩的這一心理效應建立在受眾思維基礎上,并根據(jù)時代、地域、民族、文化等方面的不同而不同??偟膩碚f,色彩象征既有群體共通性,又有個體差異性。通過以上論述我們可知,色彩的象征性不是無本之木,而是基于一定條件產生的,離開特定的背景條件,色彩的象征效應也就不復存在。例如,我國佛教推崇黃色,黃色代表著無上崇高之意,這是佛教經(jīng)法里傳承下來的色彩象征意義。若將黃色安置于其他民族或宗教場合,就不再具有此類象征意義。因此,設計師在研究色彩構成的象征效應時要注意將色彩構成同受眾的理念、情感等主觀個體因素結合起來,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色彩的代表性、象征性,最大限度地引發(fā)受眾的共鳴,切忌因為不了解色彩的象征范圍和象征意義而錯用色彩構成,造成不必要的誤解。通過以上論述我們可知,在進行招貼設計色彩構成時,設計師應從整體出發(fā),一方面注重色彩的對比、調和等組合關系,另一方面又要注重色彩的聯(lián)想、象征性等心理效應的運用,努力打造出和諧統(tǒng)一的色彩關系,最大限度地提高色彩構成的價值與招貼作品的影響力。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6099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