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我們成長路上的里程碑,是值得回憶的重要片段。需要明確總結的目的和內(nèi)容,才能寫出有重點的文章。接下來是一些總結的范例,希望能夠對您的寫作有所幫助。
l教學設計之一篇一
《燈光》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抓住重點詞句讀懂課文,理解先烈對未來的完美憧憬和為此做出的貢獻,懂得這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更倍加珍惜。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從郝副營長在激戰(zhàn)前的神情和談話,理解先烈的廣闊胸懷和對未來的完美憧憬。
一、介紹作者導入:
1、師:《燈光》這篇課文給我們描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它是誰寫的呢
2、介紹作者:王愿堅是當代著名的作家。1945年參加八路軍。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中,當過隨軍記者,解放后創(chuàng)作了不少革命歷史題材小說?!堕W閃的紅星》這部電影的編劇就有他一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讀后評議,糾正錯誤,認識生字詞)
2、思考課文講了件什么事
3、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哪些地方是寫此刻,哪些地方是寫往事的
4、學生自讀往事這部分資料,說說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
三、研讀往事部分資料
1、學生默讀這部分資料,找出描述“燈光”的句子,用筆勾畫下來。
2、學生匯報自己勾畫的句子。
隨機出示學生講的句子:
a廣場上千萬盞燈靜靜地照耀著廣場周圍的宏偉建筑,使人心頭感到光明,感到溫暖。
b書上有一幅插圖,畫的是一盞吊著的電燈,一個孩子正在燈下聚精會神地讀書。他注視著那幅圖,默默地沉思著。
c他又劃著一根火柴,點燃了煙,又望了一眼圖畫,深情地說:“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和燈光底下學習,該多好啊!”他把頭靠胸墻上,望著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對未來的憧憬里。
d這位年輕的戰(zhàn)友不顧自己的性命,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底下學習,他自己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電燈。
e在前璀璨的華燈下面,我又想起這位親愛的戰(zhàn)友來。
3、學生就這些重點句子自讀質疑,互相討論。
(1)、學生質疑:為什么看到這上千萬盞燈,心頭感到光明,感到溫暖
(2)、學生質疑:郝副營長:“完全陷入對未來的憧憬里”,他在憧憬什么呢
4、重點討論:“這位年輕的戰(zhàn)友不惜自己的性命,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底下學習,他自己卻沒來得及見一見電燈?!睂@句話是怎樣理解的。
(五)、有感情地朗讀回憶往事的這一部分資料。
四、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查找身邊類似的故事
《燈光》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l教學設計之一篇二
一、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
2、讀準“攢”、“撩”、“揩”、“抿”等生字,理解“炊煙裊裊”、“田埂”等詞語,認清“蜿蜒”的字形。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4自然段,嘗試背誦有關段落。
4、初步感受山村孩子勤勞樸實的美好品德。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4自然段。
教學難點:感受文章的美和山里孩子的勤勞樸實美,抓住“美”來理解課文。
二、教學過程
1、猜謎導入。
(2)揭題
(板書:背篼)后理解。從字形上看,你認為背篼是什么做的?
(竹、藤、柳條等做成,可以背在背上運送東西的篼。)見過背篼嗎?請同學板畫。
(3)齊讀課題。
(4)課題質疑。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2、整體感知。
(1)大聲讀課文,想辦法把文章讀通順、讀正確。能干的嘗試讀流利。
(2)反饋。
(選擇性朗讀,特別是課文第7自然段。)
重點讀準“炊煙裊裊”、“揩去”、“積攢”。
機動板書:揩、攢、撩、蜿蜒等。
大家都很會讀書。你愿意更深入地了解課文嗎?我這里有配音樂的朗讀,還有圖,請你邊聽邊看,想象一下描繪的畫面。
(3)教師配音樂范讀,學生邊聽邊想象。
(4)談談聽后的感想。
3、圍繞“美”,學習課文第1——4自然段。
(1)導入:
美麗的夕陽下,這個勤勞的`孩子回來了。
自由讀課文1——4自然段,說一說、找一找,你從哪里感受到了“美”?
隨機點撥(板書):晚霞美山風、小溪、鳥炊煙
(2)句子比較,體會感情。
這里有這么一段話(出示小黑板):“山風吹著他蓬亂的頭發(fā),小溪發(fā)出輕輕的流淌聲,鳥兒在樹枝上叫著?!?/p>
誰來讀一讀?再請你自己讀讀第2自然段,兩者相比,你更喜歡哪一種?好好讀讀,體會一下或同桌交流一下,說說你喜歡的原因。(擬人手法表現(xiàn)歡快、喜愛之情。)
反饋。個別說。你能用實踐來證明嗎?很會思考,一起來試試。齊讀。
(3)理解“炊煙裊裊”。
(4)感情朗讀。
a、大家都很善于發(fā)現(xiàn)美,這么美的畫面,你能用朗讀來表現(xiàn)嗎?自由讀——選擇自己讀得最好的交流——隨機指導。
b、一個人就這么有感情,四人小組的力量就更大了。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感情朗讀,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朗讀方式,如:分角色讀、表演讀……鼓勵創(chuàng)新。
c、交流。
d、有感情地齊讀。取長補短,結合想象,配樂朗讀。
4、小結。用你明亮的雙眼發(fā)現(xiàn)更多的美。
5、作業(yè)。
(1)、嘗試背誦。
(2)劃下你喜歡的句子,嘗試背誦。
(3)反饋。
(4)《作業(yè)本》第4、6題。
l教學設計之一篇三
說起背篼,大家會認為是用來裝東西的一種農(nóng)具,可在我的家鄉(xiāng)指的卻是一些進城專給人們背東西的農(nóng)民。他們的勤勞樸實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記得暑假的一天晚上,我和媽媽在幺姨家玩到深夜才回家。在路上,我看見一些背篼露宿街頭,他們將自己的背篼平放在地上,背篼的出口朝著自己,把頭伸進去睡覺,我見了,心里頭很不是滋味,媽媽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便說:“現(xiàn)在民政部門給他們提供了廉價的住宿房,只要2元錢就可以住一個晚上的?!蔽衣犃?,問:“那為什么還有這么多的人舍不得2元錢呢?”媽媽又說:“他們?yōu)榱斯?jié)約錢才這么做的,除了種點莊稼,這就是他們唯一的經(jīng)濟來源了?!薄芭丁!蔽尹c點頭。我想:他們真能吃苦啊!心里不禁生起一股敬佩之情。
通過我與背篼的幾次接觸,我不再像以往那樣看到他們就躲得遠遠的,他們外表的骯臟不再令我惡心,更多的是尊重與理解,還有幾分親切。
又到農(nóng)忙季節(jié),很多背篼都回家插秧了,街上很難看到他們的身影,生活真有些不便,人們也常常想起他們。
l教學設計之一篇四
1、知識目標:結合具體情境,通過直觀操作,初步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體會學習分數(shù)的必要性;知道分數(shù)各部分名稱,能正確地讀寫分數(shù)。
2、能力目標:通過操作、觀察、分析、比較,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發(fā)展思維,培養(yǎng)探究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
3、情感目標:經(jīng)歷認識分數(shù)的過程,體驗創(chuàng)造的快樂,進一步產(chǎn)生對數(shù)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幾分之一,初步建立起分數(shù)的概念。
教學難點:能夠借助具體的實例說一說分數(shù)的意義。
三、教學準備
正方形和長方形紙片若干張,尺子、彩色筆。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主題圖,學生說一說看到了什么?
2、利用分月餅來進行引入。
(4)教師演示:半個月餅
那這半個月餅,怎樣表示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個新朋友――――分數(shù)中的幾分之一(板書課題“幾分之一”)
(二)動手操作,構建新知
1、動手折一折,建立表象
2、認識,教學讀法、寫法、及分數(shù)的各部分名稱和意義。
(1)剛才我們用對折的方法。把這個圓平均分成2份,一份就是它的一半,也叫做它的二分之一,(板書)
(2)怎么寫呢?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小手和老師一起寫一寫。
先畫一條分數(shù)線表示平均分。在分數(shù)線下面寫分母2,在分數(shù)上面寫分子1。(板書寫作:)
教學讀法。從下往上讀。
那分母2表示什么?那分子1表示什么?(明確分數(shù)意義)
(5)小明分到了月餅的,小紅呢?他們分得都一樣么?如果不平均分,小明會得到月餅的一半么?(板書:“平均分”并強調(diào),只有平均分才能用分數(shù)表示)
3、出示圖片,判斷下面圖形的涂色部分能用1/2表示么?
4、認識。
(1)讀作:四分之一。
(2)明確像和這樣的數(shù)都是分數(shù)
(3)歸納出幾分之一
5、再次操作,創(chuàng)造分數(shù)。
(1)你能折出手中的正方形的,并涂上你喜歡的顏色么?
(2)誰還有不同的方法找到它的?(學生展示作品)
(3)為什么折法不
同,都能用表示呢?
(4)引導學生說出:相同的物體,它的1/4是一樣大的。
(三)練習鞏固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
(五)板書設計
幾分之一
1、
2、平均分
3、讀作:四分之一
l教學設計之一篇五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理解郝副營長對未來完美的憧憬和關心下一代,無私奉獻的精神,懂得這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加倍珍惜。
2、學習生字詞。
3、有感情讀文。
教學重難點:
1、理解郝副營長廣闊的胸懷和對未來完美的憧憬。
2、理解郝副營長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詞,簡介作者。
燈光,我們都十分熟悉,平時并不個性注意它。然而,我們這天要學的《燈光》一課,卻向我們描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本文作者王愿堅,當代著名作家,1945年參加八路軍,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中,當過隨軍記者,解放后創(chuàng)作了不少革命歷史題材的小說。
二、生讀題,再讀學習提示:看看學習這篇課文,要我們解決哪些問題?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2.“多好?。 狈謩e是誰在什么狀況下說的?3.他們在說這句話的時候,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三、出示課件,檢查預習狀況。
1、檢查對以下詞語的理解:挺進、豫皖蘇、圍殲戰(zhàn)、突擊連、
憧憬、千鈞一發(fā)、璀璨、交通溝、胸墻。
2、學生自讀課文,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學生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座互相說一說。再抽生說。
四、理清課文敘述順序,整體感知課文。
1.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哪些地方是寫此刻,哪些地方是寫往事的?
(全文一頭一尾是寫此刻,中間大部分是寫往事。即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寫的是此刻,其余寫的都是往事。引導學生悟文章寫作方面的特色。(倒敘、前后照應)
3.交流
(“多好??!”這句話在課文中出現(xiàn)三次。第一次是清明節(jié)的一天晚上,“我”漫步在天安門廣場上,忽然背后傳來一聲贊嘆:“多好??!”說這話的人也許是第一次來北京,也許是時過幾年又來北京,看到北京的美麗,看到人民的幸福生活,“多好?。 笔浅鲎詢?nèi)心的由衷贊美。
“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的燈光
下學習?!保?/p>
五、1.找找文中寫“燈光”的句子,想想從這些句子中,你體會到什么?
2.自由交流
(第一句:廣場上千萬盞燈靜靜地照耀著天安門廣場周圍的宏偉建筑,使人心頭感到光明,感到溫暖。
第二句:書上有一幅插圖,畫的是一盞吊著的電燈,一個孩子正在燈下聚精會神地讀書。他注視著那幅圖,默默地沉思著。
第三句:他又劃著一根火柴,點燃了煙,又望了一眼圖畫,深情地說:“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的燈光底下學習,該多好?。 彼杨^靠在胸墻上,望著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對未來的憧憬里。
第四句:這位年輕的戰(zhàn)友不惜自己的性命,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底下學習,他自己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電燈。
第五句:在天安門前璀璨的華燈下面,我又想起這位親愛的戰(zhàn)友來。)
3.有感情地朗讀這幾個句子。
六、拓展話題,讀寫結合
(設計理念:從“火光”引伸開發(fā),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所明白的革命先烈的事跡來談)
(三)師對照板書總結全文:這天,當我們再一次回到“燈光”,說到“多好??!”,不會忘記這天的“燈光”中有著那么多完美的期盼,除了感動,還有著無限的“懷念”。相信此刻能夠擦去“燈光”后的問號了,那么就把這點點“火光”與“燈光”一齊融入我們的朗讀中吧,再次讀課題。
板書設計:燈光
--王愿堅
看到:千萬盞燈
一、引起回憶-聽到:多好啊
看書、憧憬未來,關心下一代
燈光:二、回憶往事-點燃書本
三、懷念戰(zhàn)友-獻出寶貴生命無私奉獻
l教學設計之一篇六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能正確的使用幾分之一表示物體的一部分。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動手操作,口頭表達能力。
3、激發(fā)學生學數(shù)學的興趣和*,使他們逐步養(yǎng)成用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并思考問題習慣。
教學重難點:認識幾分之一的分數(shù),感受幾分之一的新知識的形成過程。
教具準備:正方形紙片和圓形紙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理念: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是數(shù)概念教學的一次擴展,學生理解掌握會有一定難度,所以本冊出現(xiàn)的內(nèi)容是最初步的。因此,學習時需要創(chuàng)設具體生動的問題情境,激活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利用實驗操作、觀察、判斷等直觀手段,逐步使學生理解一些簡單分數(shù)的基本含義,給學生建立分數(shù)的初步概念,初步學會用簡單的分數(shù)進行表達和交流,進一步發(fā)展數(shù)感,為學習小數(shù)和進一步學習分數(shù)做好鋪墊。
一、故事導入。
1.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國文學上的四大名著都是什么嗎?那你們最喜歡哪部名著呢?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粍t有關《西游記》的故事,不過在故事中藏著數(shù)學問題,請同學們仔細看,認真聽。(教師邊講邊出示課件。)
2.話說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jīng),一天路過桃園,停下來休息,孫悟空、豬八戒見了又大又紅的桃子口水直流。師傅說“要吃桃子可以,不過我得先考考你們?!蔽蚩铡私溥B連點頭:“行??!行?。 ?/p>
師傅接著說:“要是把2個桃平均分給你們倆,每人得多少? 生:1個。那用數(shù)字 “1”。
師傅不緊不慢地說:“要是把1個桃平均分給你們倆,每人得多少?”八戒連忙說:“半個!半個!”“可是半個用一個數(shù)該怎么表示呢?”這兄弟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所措。
(一) 認識1/2(課件一個桃子)
老師:要把一個桃子平均分給八戒和悟空該怎么分呢?請同學們拿出你手中的桃子來,動手分一分,怎樣把它分給八戒和悟空。小組之間動手分一分和你的組員說說你是怎么分的。(討論)
生 :平均分。對只有平均分才公平。記住了一定要平均分。
教師小結:課件把一個桃子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3.我們說了半天1/2,那么1/2應該怎樣寫呢?請看先寫中間的一條橫線,注意這條線要寫得平直,它表示平均分,把分的份數(shù)2寫在橫線的下面,把取的份數(shù)1寫在橫線上面,寫的時候橫線上、下的數(shù)要對齊。(板書:1/2)
那么該怎樣讀呢?(教師板書:二分之一)
練習 1
(1) 實物小練習,分橡皮、尺子、面包(平均分)
小結:把只有把要平均分的物體平均分成兩份其中的一份才能用1/2表示那么下面圖中的陰影部分能否用1/2表示,為什么?(課件出示)
(二)認識1/4。 (教師手拿桃子圖)
剛才我們把一個桃子平均分給了八戒和悟空,可是還有師傅和沙僧沒有分到?,F(xiàn)在我們要把這個桃子平均分給他們四個人應該怎么分呢?生:(把這個桃子平均分成四份,每人份到這個桃子的1/4)
我們認識了1/2和1/4下面我們來看兩組圖片。
練習 2
1)創(chuàng)造分數(shù)。
師:剛剛我們認識了1/2、1/4,那你還想認識幾分之一呢?
不同分數(shù)的作品展示。
小結:。
(三)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shù)大小。
我們認識了這么多的分數(shù),那么它們誰大誰小呢?(看黑板圖)
1.分組比較 2.顛倒圖序比較 3.同坐比較
教師:通過剛才我們的比較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了嗎?同坐商討一下
利用找到的規(guī)律來比較下面幾組分數(shù)的大小。
練習3解決實際生活問題:
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問題。下面我們就利用我們剛剛學習的知識來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問題。
課件出示生活中的問題
五、故事結尾
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幾分之一的分數(shù),現(xiàn)在我們回頭來幫幫豬八戒,它的那半個桃子用什么數(shù)來表示?(1/2)
l教學設計之一篇七
11、北風和小魚
擬2課時
累計
第89課時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讀書時動手圈畫的習慣。
3、懂得做人要謙虛謹慎,要有自知之明,不可妄自尊大。
重點難點
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難點:懂得做人要謙虛謹慎,要有自知之明,不可妄自尊大。
教學簡要過程及重、難點的突破
一、精讀訓練: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聽課文錄音,提問:北風來了,天氣就變冷了,
北風呼呼地吹,它都吹向了誰?自讀,用鉛筆畫出來。
(2)它們怕北風嗎?(怕)從哪兒看出來?
(3)指導朗讀:你覺得北風怎么樣?(強大、兇)
大家都害怕它。這時,北風表現(xiàn)得怎么樣?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
(2)北風是怎樣說這句話的?(得意)指導讀。
3、學習第三自然段:
(1)你怎么知道小魚不怕呢?做給我們看看,
(2)說明了什么?什么意思?練讀。
4、學習第四自然段。
實施修改意見
多媒體演示:
青草變黃,
梧桐樹落葉,
鳥兒進窩。
氣極了的北風猛吹一口氣,這時發(fā)生了什么事呢?
那小魚凍死了么?
5、學習第五自然段。
北風看不見小魚了,為什么會非常得意呢?
小魚真的沒有了嗎?它們到哪里去了呢?
齊讀第五自然段。
三、總結:
北風和小魚,你喜歡誰?為什么?
一、朗讀背誦
1、反復練習朗讀。
2、分段度背。
3、有感情地背誦。
說說為什么河面上結冰,水底卻不冷?
精搜彩集創(chuàng)信意息
精彩創(chuàng)意:
總結:
北風和小魚,你喜歡誰?為什么?
實施修改意見
作實業(yè)踐設活計動
必做:
1、抄寫生字新詞兩遍。
2、正確、流利的背誦課文。
實施修改意見
教學札記
內(nèi)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冰花,北風和小魚教案教學設計第二課時,希望對你有幫助!
l教學設計之一篇八
《背篼》是篇不長的小文章,但讀完后我的思緒萬千。
《背篼》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生活在山間村落的小男孩,在暑假,每天都要到大山深處去幫家里拾撿柴火補帖家用的事。在拾撿柴火的過程中,小男孩會順便給自家的妹妹采摘解饞的野山柿和采集一些藥材去到集市上換錢用于交下一學期的學費。每當夕陽西下,山中的小男孩背著滿滿的裝有木柴、藥材、野山柿的背篼,臉上面帶著微笑回到家里將這些物品交給爺爺、媽媽和妹妹的時候,我似乎看到了眼前這位純樸、愛勞動的山里孩子,他是多么的可愛!
讀完這篇文章,我首先想到了我們這些在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小王子”們。我們在家很少會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很少!或許會有小伙伴立即反對:我們又要做作業(yè)又要預習新功課,哪有時間幫家里做事嗎?那么我想問:平時沒時間,周末兩天總有時間吧!
在周末,當我們寫完作業(yè),吃遍爸爸、媽媽給我們備下的美食后就會出去瘋玩上很長的時間,那么玩的這些時間,我們可不可以節(jié)省下來幫媽媽出門買瓶醋;幫爸爸給花澆澆水;或者給下班后的爸爸、媽媽倒上一杯熱茶呢?這些小小的勞動看似簡單,但如果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之余堅持了,那么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爸爸、媽媽撫養(yǎng)我們長大是多么的不易,原來小小勞動后的感覺是那樣的美好。
l教學設計之一篇九
1、初步學會抓住重點詞句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閱讀方法。
2、學會13生字;理解19個新詞語。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感受山村孩子勤勞樸實的美好品德。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抓住重點詞句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閱讀方法,感情朗讀。
教學難點:找出課文的重點詞句,全面理解課文重點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和語言特點。
教具:
投影片、課文錄音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猜謎導入。
1、小小一個兜,寶物全入口,常常背在肩,既非衣兜也非褲兜,你猜它是什么兜?
2、揭題,學習“篼”字
3、《背篼》這篇課文主要寫什么呢?讓學生帶著問題聽課文錄音,邊聽邊思考。
二、整體感知。
1、指導學生用課題擴充法來歸納課文主要內(nèi)容。
(什么時候)、(誰)、(用“背篼”干什么)
2、按三項要求自學課文。
3、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字詞。(基礎較差)
(2)提出難讀、難寫、不理解的字詞。
字音重點:梢、攢、漬、背、盛。
字形重點:篼、撩、揩。
檢查詞義:蜿蜒依依送別積攢田埂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說說讀后的感受。(這是一個怎樣的孩子?)板書:勤勞
4、學習“學習提示”。
(1)投影出示:我們在學習課文時要抓住重點詞句,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
(2)找出課文重點句。
三、作業(yè);抄寫生字詞語。
第二課時
一、圍繞重點句,學習課文第1――4自然段。
1、讀課文重點句,導入:這個勤勞的孩子回來了。自由讀,你看到了怎樣的情景?同桌互說。
2、句子比較,體會感情。(投影出示)
(1)山風吹著他蓬亂的頭發(fā)。
山風梳理著他蓬亂的頭發(fā)。
(2)小溪發(fā)出輕輕的流淌聲。
小溪對他說著悄悄話。
(3)鳥兒在樹枝上叫著。
鳥兒依依送別,約他明天再來。
比一比,體會表達的方法和情感有什么不同。
3、指導朗讀第2、3自然段。理解“炊煙裊裊”。
4、如果你是孩子的媽媽,看到這樣的情景,你會怎么想?
5、聽到媽媽的呼喚,孩子怎么做了?默讀第4自然段,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動詞很多:.拐、繞、走、跨、走、走)
6、感情朗讀,小結。
二、圍繞重點句,學習課文5――7自然段。
1、導入:山里的孩子已回到了家,我們看到的是怎樣的情景?
2、朗讀5――7自然段,談談讀后的感受。
3、山里的孩子多么勤勞,多么懂事。他不但幫助家里打柴,還采集藥材,積攢學費,同時不忘愛護鄰家小弟弟。你有什么話對他說?有感情地朗讀重點句。
4、理解重點句:背篼里裝的是什么?
比較句子:
背篼里盛著滿滿的柴火。
背篼里盛著一個勤勞的童年。
這兩句話有什么關聯(lián)?作者用第2句話來贊揚這個孩子,好在哪里?(前一句寫了作者看到的事實,是“一次”,是平實的記敘;后一句寫了作者的聯(lián)想,是“許多次”,是“習以為常”的,是指整個童年辛勤地背柴火,點出背篼里柴火的象征意義。)
5、小結:山里的孩子,利用課余的時間,去打柴、采藥材,他是多么勤勞?。?/p>
三、朗讀全文。
1、自由讀。
2、四人小組交流。
3、個別交流(評議)。
4、集體讀。
五、回顧學習過程與方法,小結寫作順序。(課文按山里的孩子歸來的順序,先寫大山的孩子,背著柴火回來;再寫大山的孩子回到自家的小院里;最后作者贊揚了大山孩子的勤勞童年。)
六、作業(yè)。
完成《作業(yè)本》第2、5、6題。
第三課時
一、邊聽課文錄音邊輕讀課文,回顧:你喜歡這個山里的孩子嗎?他有哪些優(yōu)秀的品質?
1、交流:勤勞、孝順、愛學習、愛他人
2、你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集體交流疑難點。
3、聽寫詞語。
二、自讀課文,欣賞語句。劃下優(yōu)美詞句,試背。指名背誦部分語句。
三、背誦全文。
1、自由背誦。
2、同桌互背。
3、指名背。
4、課本劇表演。
5、集體背誦。
四、城市里的孩子與這些山村里的孩子有什么不同?
1、仿寫練習:
哦,山里的孩子,背篼里盛著一個勤勞的童年。
哦,城里的孩子,
2、學了這篇課文后,你希望自己有一個怎樣的童年?圍繞上面的重點句,寫一段話。
五、作業(yè)。
1、有感情地背誦全文。
2、完成《作業(yè)本》第3、4、7題。
3、補充練習:辨字組詞。
延民()責()
蜓()抿()漬()
梢()贊()
哨()攢()
教學后記
為了深入理解課文,啟發(fā)學生想象課文第5-8節(jié)所描寫的情景,然后用動作、語言表演出來,學生興趣較濃,效果較好。
l教學設計之一篇十
“他背著滿滿一背篼柴火,他背著五彩的彩霞歸來了?!边@便是《背篼》中的主人公――山里的孩子。作者曹雷將他刻畫得如此普通,而我學完這篇文章后卻再也不敢說他普通了。他小小年紀就為媽媽打柴,每天早出晚歸。而我呢?雖然常常幫媽媽拖地,總是叫苦連天。這不,今天早上媽媽臨走時讓我把地拖干凈,我全當作沒聽見,結果被批評了一頓。
他小小年紀已聽見或看見媽媽在呼喚,他就會立馬回來。而我呢?有時在樓下玩,媽媽叫我回家,交了三四遍都不會上來,必須她輕自下樓叫我,我才勉強回家。他小小年紀就會和鄰家小弟弟們和睦相處。而我卻為了一點小事兒吵翻了天。最嚴重的是小時候那一次,鄰居把我的小火車給弄壞了,我怒氣沖天,便和他打了起來,結果呢,還不是兩敗俱傷,我真恨那時候的我。
有人用“小皇帝”“小公主”來比喻我們這些獨生子女也不過分。人生的道路,恐怕永遠不會是筆直平坦的,我們應該從小培養(yǎng)自己堅強的意志和生活能力,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l教學設計之一篇十一
教學目標:
1、能通過抓重點句的方法來理解課文;
2、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3、深刻理解山里孩子的淳樸和勤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前談話:
同學們,你們和山里的孩子交過朋友嗎?他們都喜歡干些什么?
一、導入
1、這節(jié)課,老師也和同學們一起來認識一位山里的孩子,你瞧,這他就向我們走來了----(多媒體出示、配樂朗誦第一小節(jié))
2、找重點句
這是一位怎樣的孩子呢?你從哪句話看出來的?(出示重點句)
3、讀重點句,你會發(fā)現(xiàn)什么?
為什么說背篼里盛著一個勤勞的童年?
4、出示學習提示
二、講讀課文
1、小組學習
(1)輕聲讀課文。
(2)找一找文中哪些具體事例體現(xiàn)寫了山里孩子的勤勞。
(3)邊讀邊按順序用(1)(2)(3)......標出
2、反饋
(一)學習5、6、7小節(jié)
1、學生說具體的體會到勤勞的事例,
2、找出課文內(nèi)容讀出來,并說出從哪個詞中體會到勤勞。
如“沉甸甸、捧出山柿子”
3、在讀這一段,你還體會到了什么?
山里的孩子不僅勤勞還很淳樸。
是啊,這是一個多么勤勞淳樸的山娃!
4、學生說從采藥材中體會到
理解“積攢”的意思便體會到了勤勞。
5、學生說7小節(jié)能體會,從汗水和泥漬中體會到。
(1)女生讀第7小節(jié)
(2)說說“撩、揩”的意思
(3)自讀這一節(jié),你讀出了什么?(抿著小嘴微笑,勞動不怕累)
那么請你也抿著小嘴對老師笑一個,是啊,你們可真是勤奮的孩子。
(二)、學習第4小節(jié)
1、學生說從這段體會到勤勞,讀出相關句子。
2、出示動詞填空
3、請學生自己換著讀一讀,體會動詞的準確性。
4、請學生小組研究讀,從中你能讀出什么(對路熟悉,路很遠)
5、指名讀,看誰能讀出輕快,讀出熟悉的感覺。
6、齊讀。
山里的孩子就連這蜿蜒的山道都是如此的熟悉,真不愧為勤勞的孩子。
(三)、學習2、3小節(jié)
1、學生說事例
2、反問:為什么這里也能體會,我們怎么也看不出?
3、引導學生再讀課文,說出理由
4、自讀這段,想想寫法上有什么特點?(體會擬人的寫法)
5、出示句子比較
讀句子--說不同----讀出不同
山風梳理著他蓬亂的頭發(fā)
山風吹著他蓬亂的頭發(fā)
6、小組合作學習
小溪對他說著悄悄話。
小溪發(fā)出輕輕的流淌聲。
鳥兒在樹枝上叫著。
鳥兒依依送別,約他明天再來。
7、品讀句子
自讀--個別讀--齊讀
8、學習第3小節(jié)
(1)學生說事例和理由
(2)同桌一起讀句子發(fā)現(xiàn)疑問
為什么說裊裊升起的炊煙是媽媽高高揚起的手臂?
(3)你能用動作把他表示出來嗎?(動作表演理解)
(4)男生讀句,女生表演。
(三)學習第8小節(jié)
是的,這是一個多么勤勞的山娃,使我們情不自禁的說道
1、齊讀:哦,山里的孩子背篼里盛著一個勤勞的童年。
2、去掉“哦”字自讀最后一句,體會有何不同。
3、說說“哦”的含義
4、在齊讀這一句
三、總結全文
1、認識了眼前這位山里的孩子,那自己跟他比一比,想對山里的孩子說些什么呢?
2、學生說體會
3、朗讀詩
老師也有很多話要對這位山里的孩子說。千言萬語匯成一首詩
《山娃子》
歸來了,山娃子。
帶著一身的汗水、泥漬,
帶著一路的雨露、晚霞,
歸來了。
大山是您童年的田地,
山風、小溪、鳥兒,是您親密的伙伴。
蜿蜒的山道,是您夢的小徑。
沉甸甸的背篼,
是您理想的翅膀。
哦,山娃子,
背篼里盛著一座大山。背篼里盛著一個勤勞的童年。
四、課堂小練筆
寫下要對山娃說的話。
作者郵箱:lqfmaomao@
[背篼(第二課時)(網(wǎng)友來稿)教案教學設計]
l教學設計之一篇十二
美國教育家杜威說過:“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生活!”在課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這句話顯得更富有現(xiàn)實意義。是啊,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學校中度過的,學校教育對學生的影響是廣泛,深遠的,特別是語文教學,因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廣泛的”,可以直至孩子生命成長的整個過程,而這一影響的主陣地就是課堂教學。我們給了孩子什么樣的語文課堂,就是給孩子什么樣的生活。引導孩子學習《背篼》這一課時,我力求于這一理念開展教學,教學中感觸較多。
一、給孩子一份情感養(yǎng)料
1、展現(xiàn)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
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xiàn)語文學科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其基點就在于“情感”。試想: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如何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課堂教學需要老師把自己的情感傳遞給學生。
教師的激情來源于自身良好的心理素養(yǎng),以及堅定的職業(yè)道德觀念的驅動,來源于課前深挖教材、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過程當中的每一個情感因素,把自身對于課文內(nèi)容、對于生活、對于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種情感,用合適的語言、恰當?shù)难凵?、動作……傳遞給學生,展現(xiàn)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用以燃起孩子的激情。《背篼》一課,雖然情節(jié)簡單,但情感真摯豐富,這正好是老師展示激情的最佳平臺,教學前我就準備抓住讀、演、悟等幾個板塊讓學生體味文中情感。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學生a、是生活在大山里的孩子,因為圖上有許多的大山。
b、可能是生活在城里的,去山上玩。
c、不對,只有生活的山里的孩子才會背著這么重的東西臉上還露出笑容。
同學們紛紛表示贊同。
經(jīng)過一番討論,我知道孩子們被山里的孩子那意氣風發(fā)、精神抖擻的形象感染了,學生已經(jīng)有想了解主人公的需要了,于是我趁機問:“你愿意和他交朋友嗎?你想了解有關他的那些情況?”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以朋友的身份來研究山里孩子的'品質,使學生一下子走進了課文,縮短了與孩子的時空差距。閱讀課文的情感基礎也就有了。
3、要注重溶情。
“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保虒W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背篼》這篇課文通過對山里孩子回家經(jīng)過的敘述表現(xiàn)了山里孩子勤勞樸實以及關心鄰居、熱愛學習、體貼**的美好可貴品質。教學中,為了能讓同學們更好地體會山里的孩子體貼**的這一品質,我深情地說:“媽媽撩起圍裙一角,想揩去的是兒子小臉上的汗水和泥漬,更想揩去的是兒子勞動后的疲勞,媽媽多么想表達對自己孩子的喜歡呀!小小的一個“揩”字卻顯示出真摯的母子之情。山里的孩子多么想安慰媽媽,他會對媽媽說些什么呢?”。
學生a.迫不急待地說:“媽,我打的柴夠燒一陣子了吧!”
b.“媽,你看我多能干!”c.媽,我不累。d.不說話,什么話也沒說,就是“抿著小嘴微笑”。
經(jīng)過討論,大家認為應該選d生說的有理,因為上山打柴禾對于山里的的孩子來說是經(jīng)常做的事,無須都要說些什么,而且這樣更體現(xiàn)了山里孩子特有的樸實性格。此時此刻,學生對“媽媽”的愛、對山里孩子的敬佩,對母子之情的感懷難于言表,感情得到升華,思想受到教育,“文”與“道”并行,相得益彰。
可見,教學中情感的體驗,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作者、教師、學生的“三情”互溶共振,最終要達到開啟學生感情閘門的作用。
二、給孩子一處開放的空間
1、讓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闭n堂上,千萬別讓你的“告訴”扼殺了屬于孩子的一切!讓他們?nèi)ンw驗,去探索,去感悟,去盡情地展示自己吧!在課堂上,有許許多多與課文內(nèi)容有關的感悟都是學生自己通過讀、論、演等多種途徑獲得的。他們往往期待著能將自己的成果展現(xiàn)給大家,這樣,無論是在教學的哪個環(huán)節(jié),他們都表現(xiàn)得十分積極,而且極大的豐富了知識的儲備量。
教《背篼》一課時,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感受文中的“朋友之情、爺孫之情、母子之情”,我設計了讓學生根據(jù)課文這三段內(nèi)容開展表演,擴寫。把文中未寫出的語句用自己的動作、語言表示出來。同學們?nèi)齻€一群五個一組紛紛顯示出了獨特的編導、表演、語言才能。在學生能力得到展示的同時,對課文的了解也更深入。
2、在生活中學語文。
“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庇幸庾R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這樣,孩子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去學習。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眼里有資源,心里有教育,課程資源就無處不在?!侗丑芬徽n中,引導學生說說平時與朋友、家人相處的場景,讓學生從自身的生活感受說起,進而感受自身與主人公的差距,從而起到指導學生生活的作用。
三、給孩子一個感悟的天堂
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曾說過:學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桿上的支點,對人的發(fā)展來說,學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決定今后能否撬起這個“地球”。感悟既是一種心理活動,又是一種感情經(jīng)歷,還是一種審美的體驗。
1、把人家的情感變成自己的情感。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其中大部分是情感的對話而這種對話的作用就在于,加深體驗,有所感悟,使學生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積淀自身良好的情感素養(yǎng)。教學這一課時,我總覺得這篇課文描寫的是“山里孩子”,如何讓我們平原學生去體驗山里孩子的情感呢?教學中我問:平時同學們在家會做什么家務活?引導學生把自己平時的勞動介紹給大家。孩子們在同山里孩子比較時,飽含著對自己無比的喜愛之情贊美著山里的孩子……這樣,孩子們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時也將自己深深地感動。
2、把人家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
3、文本是例子,人生才是正文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們和學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個人的所得是不盡相同的。在教學《背篼》一時,分析教材時我想:能否讓一個文本真正成為孩子學習、生活的范本,真正起到指導學生生活的作用,唯有教師創(chuàng)造性的利用文本,引導學生在學習、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時,不忘時時聯(lián)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
為了達到這一點,教學中我先引導學生充分感悟,體驗文中不同的情感,文中的“朋友之情、爺孫之情、母子之情”紛紛浮出文面,接著借助表演、聯(lián)系生活等方法,讓學生走出文本,升華感悟,形成認知,從而達到指導生活的目地。
l教學設計之一篇十三
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正確地朗讀課文,學會生字新詞,并能理解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nèi)容,并能試背描寫梅花的句子。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閱讀、思考,能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作者為什么要寫梅花,能按順序對照插圖介紹三味書屋的陳設。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在閱讀中感受魯迅先生那種“為革命時時早、事事早,奮斗一生”的偉大精神,樹立起珍惜時間的觀念。
學習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談論“早”
1、教師板書:早
2、設問:想到什么?
3、揭示課題,齊讀
4、設問:最想了解什么?
5、教師歸納小結:為什么要用“早”做課題?“早”有什么來歷?含義是什么?
二、初讀課文,了解“早”
1、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讀準生字詞的讀音,并能聯(lián)系上下文想想詞語的意思,有不懂的做上記號,可以問問同桌,還不能解決的準備提問。
2、指名讀文,相機正音。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3、匯報自己讀懂的地方,并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4、匯報自己在讀文過程不懂的地方。
5、師生通過讀文、討論等方式共同解決。
三、選讀課文,感悟“早”
1、在這篇課文中,你最喜歡哪節(jié)?有感情地讀一讀,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一節(jié)?
2、指名讀學生自己選定的小節(jié),感情朗讀匯報,并說說喜歡的原因。
四、精讀課文,品悟“早”
1、課文哪幾節(jié)與“早”有關?(5~8小節(jié))
2、精讀5~8小節(jié),課文一共寫了哪幾種“早”?
3、品評兩種“早”的異同。請同學們?nèi)芜x一種“早”進行批注式閱讀,如“你讀懂了什么?”或者“這一節(jié)主要寫了什么?”等??稍谖恼碌呐赃厡懴伦约旱母邢搿l(fā)現(xiàn)等,準備匯報。
4、根據(jù)學生匯報的順序,引導學生深入體會:
a、學生匯報第五節(jié)的內(nèi)容:
a、這一節(jié)主要寫了梅花的冰清玉潔的韻致和梅花開花的早。
b、課文寫的梅花美嗎?理解“冰清玉潔”,能通過你的讀使我們感受到嗎?
c、自由練讀,指名讀,范讀、齊讀。
d、這么美的文字,你愿意記在自己的心里嗎?
e、課文為什么要寫梅花的“冰清玉潔”和開花時的早?
b、學生匯報第六節(jié):
a、這一節(jié)主要寫了魯迅書桌上“早”的來歷。
b、說說自己讀完后有什么樣的感受?
c、指導朗讀最后一句話。
d、你覺得這個“早”字與寫梅花有聯(lián)系嗎?
e、交流、討論。
五、聯(lián)系實際,深化“早”
1、師小結過渡,并引讀最后一節(jié)。
2、“東風第一枝”指的是什么?
3、學到這兒,你最想說什么?
六、圖文對照,聯(lián)系“早”
1、再讀課文,了解寫作的順序。
2、圖文對照,了解三味書屋的方位。
3、自由練說,指名說。
4、試對教室練說。
七、總結課文,升華“早”
作者由蠟梅的清香純凈引出魯迅書桌上“早”的來歷,進而彰顯魯迅“時時早,事事早,奮斗一生”的人格品質,希望同學們也能像魯迅先生那樣,勇做“東風第一枝”!
l教學設計之一篇十四
一、教學目標:
1、學習古詩《早發(fā)白帝城》,認識詩中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理解詩意,體會詩人歸心似箭、輕松愉快的心情。
4、默寫古詩。
二、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三、教學過程
一、激趣揭題
李白的《早發(fā)白帝城》更是膾炙人口。故白帝城又有“詩城”之美譽。(板書課題)
二、交流資料,知詩人、解詩題。
三、讀詩認字,抓字眼、明詩意。
1.詩人李白早晨從白帝城出發(fā)寫下了一首怎樣的詩呢?
2.解決生字。
3.誰愿意把詩讀給大家聽呢?
4.引導他們用查字典或和同學交流的方式搞清楚重點字、詞的意思。
5、,引導學生讀詩,體會詩中的重點字詞。
6、.這首詩到底講什么呢?同桌互相說說詩意。
7、.誰愿意說給大家聽呢?
8、指名學生帶著自己的理解朗讀這首詩。
四、創(chuàng)設情境,想意境、悟詩情。
1.詩人寫這首詩,描繪了怎樣的意境?表達了自己什么感情呢?
2.引導學生把自己的獨特感受,有感情地朗讀出來。
3.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詩,內(nèi)化情感。
五、拓展背誦,指導寫字。
1.同桌有感情地朗讀詩,背誦詩。全班交流背誦情況。
2.誰還讀過李白的其他詩呢?引導學生交流課外內(nèi)容。
3.復習本課6個生字。引導學生說說自己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4.指導“詩”“帝”“岸”的書寫。
六、結束課堂,布置作業(yè)
1、默寫《早發(fā)白帝城》
2、收集李白創(chuàng)作的其他古詩。
七、課后反思
絕句
一、教學目標:
1、學習古詩《絕句》,認識詩中的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理解讀意,體會詩中描繪的美麗景象,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贊嘆與熱愛。
二、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背誦古詩《早發(fā)白帝城》。
2、指名復述古詩大意。
3、教師小結導入:李白歸心似箭,兩岸風景如畫,他卻無心欣賞,真是可惜。今天,老師要好好地與大家一起來欣賞一個地方的春天美景。
4、板書課題:《絕句》。
二、揭題后討論:你知道“絕句”的意思嗎?
簡介杜甫:唐代詩人,自幼好學,7歲就會吟詩,他的詩流傳下來的就有1400多首,被譽為“詩圣”。
四、練習填空,理解詩句的意思。
(1)在內(nèi)填入描寫景物的詞語。
(2)在______上填入表示數(shù)量的詞語。
(3)在____上填入表示動作的詞語。
五、分組讀一讀填入的詞語,體會這些詞語在詩中的作用。
(l)“黃鶴”“翠柳”“白鷹”“青天”這些詞語有什么特點?
(3)讀一讀詩句,想一想,4個動詞中,哪些真動,哪些“不動”。再次讀詩句,讀準“泊”的字音,感受詩的意境。詩的前兩句描寫的是動態(tài),后兩句描寫的則是靜態(tài)。
六、用自己的話說說詩的意思,注意加上描寫色彩和形態(tài)的詞語。
七、有感情地背誦詩歌,感受詩中所描繪的優(yōu)美景色感受詩人用詞的精妙之處。
八、識記生字,布置作業(yè)。
(1)書寫生字詞。
(2)背誦、默寫《絕句》。
(3)收集描寫春、夏、秋、冬的古詩各一首。
板書設計:
早發(fā)白帝城
千里江陵一日還。
輕舟已過萬重山。
(輕松、愉悅)
絕句
黃鸝翠柳白鷺青天
千秋雪萬里船
(迷人、壯觀)
l教學設計之一篇十五
文本解讀:
《早》是一篇文質優(yōu)美的游記課文。通過對三味書屋的陳設、臘梅花以及魯迅課桌上的“早”的來歷的描述,教育人們要珍惜時間,學習魯迅“時時早,事事早”的精神。課文有兩個部分寫的很有特色。第一是對臘梅花的刻畫。由聞到的花香到看到的花的顏色、形狀,把臘梅的特點栩栩如生地描寫出來。字里行間充滿喜愛、贊美之情。第二是借物喻人手法的運用,由臘梅花的清香純凈,開的最早,引出魯迅桌上“早”的來歷,進而講到“時時早,事事早”的人格品格。臘梅清純的特點與魯迅高潔的人格品質,多有相似之處。所以選好切入點,緊抓主線,通過朗誦、對比,體悟魯迅的高潔品質,是教學的重點。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梅花的“早”與魯迅“早”的相似之處。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3、通過對文本的解讀能夠理解并學習魯迅對自己嚴格要求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直奔主題。
1、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生齊讀課題)《早》,板書課題。
2、上一節(jié)課,同學們通過自學、交流,解決了哪些問題?交流。
3、你知道文章寫了誰的“早”?
(板書:梅花魯迅)
4、對,這篇課文主要寫了梅花的早和魯迅的早。課文是怎樣寫梅花的早的呢?
【設計意圖】在第一課時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學生已經(jīng)對課文內(nèi)容有了初步了解,上課伊始,引導學生復習第一課時內(nèi)容,讓學生在回憶、梳理中看到自己的學習收獲,從而增強繼續(xù)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這樣的安排達到三個目的:回顧了課文內(nèi)容;理清了文章的脈絡;為下面的教學提供切入點,從而直接抓住主線,直奔主題展開研究。
二、精讀課文,體悟“早”的含義
1、學習第五自然段,研讀梅花的“早”
(1)出示梅花圖,學生欣賞。
(2)你覺得梅花有什么地方吸引你?交流發(fā)言。
(3)課文中又是怎樣描述梅花的呢?出示課文第五自然段,學生自由朗讀,找出自己認為特別好的句子,多讀幾遍感悟。(提示由“正盛”“滿樹”體會梅花的多;由“白里透黃”“黃里透綠”“潤澤透明”“冰清玉潔”等體會梅花的美;由“飄香而送暖”再聯(lián)系前文“清香純凈疏淡”體會梅花的香;由“二十四番花信風”等體會梅花的早。)
(4)聯(lián)系上下文,作者是什么時候去三味書屋的?(深冬釀雪的天氣)
在這樣的季節(jié),百花凋零,然而梅花卻開得這么盛、這么美、這么香、這么早,
難怪成為詩人贊頌的對象。
出示:《梅》王安石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足雪,為有暗香來。
《梅花絕句》陸游
雪虐風號愈凜然,花中氣節(jié)最高堅。過時自會飄零去,恥向東君更乞憐。
學生朗誦,交流,體會梅花品格。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重點是引導學生理解梅花的品質。在教學中首先出示梅花圖片,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梅花的美。然后放手讓學生誦讀,感悟,選擇自己覺得特別好的交流,讀得多了,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便能發(fā)現(xiàn)潛藏在文本中的細節(jié),從而體悟出文章的深意。最后,在學生對梅花有了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出示詩歌讓學生反復誦讀,拓寬了文本,增加了學生的知識積累,也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梅花品質的了解,豐富了主題。
2、學習課文第六、七自然段,研讀魯迅的“早”
(1)出示:早哇!魯迅的書桌上就刻著一個“早”字。(提示:過渡句,由梅花的早過渡到寫魯迅的早)
(2)出示第七自然段,學生自由朗讀,思考:魯迅為什么要刻這個“早”?
(3)魯迅為什么會遲到?你能替他找到遲到的理由嗎?這個理由能打動人嗎?
(4)理解課文,相機出示填空
因為,所以。(魯迅遲到的原因)
雖然,但是。(替魯迅辯解)
即使,魯迅也。(魯迅沒有解釋的原因)
(提示:通過“一面……一面……”“天天奔走”等體會魯迅因為父親生病的忙碌。通過“默默”“再也”“輕輕”等看出魯迅對自己要求嚴格。思考:如果你是魯迅的老師,聽了這樣的解釋會原諒魯迅嗎?魯迅為什么沒有向老師解釋呢?進一步理解魯迅對自己要求嚴格。)
【設計意圖】魯迅因為照顧父親而遲到應該能夠得到老師的理解,然而魯迅沒有辯解。這里的細節(jié)描寫值得我們注意,只有充分挖掘這些細節(jié),才能夠洞悉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把握人物形象。在充分誦讀的基礎上,我設計了三組關聯(lián)詞語,一面尋找魯迅可以說服老師的理由,一面思索魯迅沉默的原因,在矛盾沖突中逐步深入人物內(nèi)心,讓學生形成共鳴,從而領悟到魯迅對自己嚴格要求的品質。
(6)是啊,這個“早”難道僅僅刻在魯迅的書桌上嗎?
【設計意圖】一個反問句將學生由文本引入更深的思考中,由表及里,從而更深地挖掘文本內(nèi)涵。
(7)刻下了這個“早”之后,魯迅遲到過嗎?齊讀“從那以后,魯迅上學就再也沒有遲到過,而且時時早,事事早,奮斗了一生?!?/p>
出示填空:
從那以后,魯迅依然在當鋪和藥鋪之間奔波,然而他。因為他知道,所以他只有。
再讀這段話,體會魯迅時時早事事早的品質。
簡介魯迅成就。
【設計意圖】發(fā)揮學生的想象,通過填空,引導學生理解魯迅再也沒有遲到背后所付出的艱辛,從而讓學生明白,目標的實現(xiàn)是需要有毅力的支撐,是需要有恒心的。對魯迅的簡介讓學生明白正是有著這種恒心毅力,正是魯迅要求“時時早事事早”才能取得那些輝煌的成就。
3、思考:作者寫魯迅的“早”為什么又要寫梅花呢?梅花和魯迅之間有什么相似之處?文章為什么以“早”為題目?(抓住“清晨”“春天”“東風第一枝”等理解梅花的“早”,抓住魯迅刻在書桌上的“早”“時時早,事事早”理解魯迅的“早”的含義,從而找到他們的相似之處。)
學生自由朗讀,尋找依據(jù)。
因為梅花,魯迅。所以。
【設計意圖】借助關聯(lián)詞語填空將課文主題揭示出來,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
三、小結
魯迅與梅花都具有“早”的品質,寫梅花的“早”就是為了襯托魯迅的“早”,這樣的寫作方法叫借物喻人。魯迅就是這樣時時早事事早,奮斗了一生,最后終于成為了世界上有名的大文豪,一生寫作了許多優(yōu)秀的作品,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課后請大家搜集有關魯迅的故事和他的作品,閱讀感悟。
教學反思:
整個課堂設計圍繞重點,緊抓主線,循序漸進。誦讀環(huán)節(jié),既注意整體效果又能兼顧個體的個性朗讀;在學習課文的同時注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既有關聯(lián)詞語對課文的概括訓練,又有魯迅刻下“早”之后的想象訓練,在教學中遵循先扶后放的指導思想,概括起來有如下特點:
一、一線串珠,直奔主題。
在執(zhí)教伊始我緊抓課題“早”直奔主題,引導學生找到課文敘述的重點梅花的“早”和魯迅的“早”,然后直奔重點段落深入朗讀課文,在朗讀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析問題,這樣貫穿全課,一珠串線,思路清晰,層次分明。
二、由表及里,逐步深入
學生對事物的認識是有個過程的,在引導學生。在研讀梅花的“早”時我先出示梅花圖片,讓學生初步感知梅花形態(tài),再出示文章內(nèi)容,通過反復誦讀,對照圖片,結合課文文字讓學生理解梅花的品質。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補充梅花的詩句,加深認識,逐步深入。
三、語言訓練,挖掘文本深意
在本課教學中我十分注意學生的語言訓練,在梅花環(huán)節(jié),通過圖片,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描述梅花的過程就是學生積極創(chuàng)作的過程,通過自己眼中的梅花與文章中的梅花相對應,拉近了與文本的距離。在研讀魯迅“早”的故事時,我在學生充分誦讀的基礎上,相機出示三組關聯(lián)詞語要求學生按要求填空,讓學生在辯與不辨中尋找思想碰撞的火花,深挖魯迅辯與不辨背后的深意,從而理解魯迅嚴格要求自己的品格。接著出示魯迅的成就介紹,讓學生明白任何的成功都離不開對自己的嚴格要求,教育學生從小要樹立遠大理想,要有恒心毅力,要學習魯迅“時時早事事早”的品格。
在學習了梅花的“早”與魯迅的“早”之后,我拋出文章為什么要寫他們的“早”,引導學生尋找相似之處,從而理解作者用意,升華文章主題,水到渠成。
當然,當然這節(jié)課的設計上還存在一些不足,在過渡與教師語言的精煉上還要繼續(xù)努力。
l教學設計之一篇十六
文本解讀:
《早》是一篇文質優(yōu)美的游記課文。通過對三味書屋的陳設、臘梅花以及魯迅課桌上的“早”的來歷的描述,教育人們要珍惜時間,學習魯迅“時時早,事事早”的精神。課文有兩個部分寫的很有特色。第一是對臘梅花的刻畫。由聞到的花香到看到的花的顏色、形狀,把臘梅的特點栩栩如生地描寫出來。字里行間充滿喜愛、贊美之情。第二是借物喻人手法的運用,由臘梅花的清香純凈,開的最早,引出魯迅桌上“早”的來歷,進而講到“時時早,事事早”的人格品格。臘梅清純的特點與魯迅高潔的人格品質,多有相似之處。所以選好切入點,緊抓主線,通過朗誦、對比,體悟魯迅的高潔品質,是教學的重點。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梅花的“早”與魯迅“早”的相似之處。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3、通過對文本的解讀能夠理解并學習魯迅對自己嚴格要求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直奔主題。
1、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生齊讀課題)《早》,板書課題。
2、上一節(jié)課,同學們通過自學、交流,解決了哪些問題?交流。
3、你知道文章寫了誰的“早”?
(板書:梅花魯迅)
4、對,這篇課文主要寫了梅花的早和魯迅的早。課文是怎樣寫梅花的早的呢?
【設計意圖】在第一課時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學生已經(jīng)對課文內(nèi)容有了初步了解,上課伊始,引導學生復習第一課時內(nèi)容,讓學生在回憶、梳理中看到自己的學習收獲,從而增強繼續(xù)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這樣的安排達到三個目的:回顧了課文內(nèi)容;理清了文章的脈絡;為下面的教學提供切入點,從而直接抓住主線,直奔主題展開研究。
二、精讀課文,體悟“早”的含義
1、學習第五自然段,研讀梅花的“早”
(1)出示梅花圖,學生欣賞。
(2)你覺得梅花有什么地方吸引你?交流發(fā)言。
(3)課文中又是怎樣描述梅花的呢?出示課文第五自然段,學生自由朗讀,找出自己認為特別好的句子,多讀幾遍感悟。(提示由“正盛”“滿樹”體會梅花的多;由“白里透黃”“黃里透綠”“潤澤透明”“冰清玉潔”等體會梅花的美;由“飄香而送暖”再聯(lián)系前文“清香純凈疏淡”體會梅花的香;由“二十四番花信風”等體會梅花的早。)
(4)聯(lián)系上下文,作者是什么時候去三味書屋的?(深冬釀雪的天氣)
在這樣的季節(jié),百花凋零,然而梅花卻開得這么盛、這么美、這么香、這么早,
難怪成為詩人贊頌的對象。
出示:《梅》王安石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足雪,為有暗香來。
《梅花絕句》陸游
雪虐風號愈凜然,花中氣節(jié)最高堅。過時自會飄零去,恥向東君更乞憐。
學生朗誦,交流,體會梅花品格。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重點是引導學生理解梅花的品質。在教學中首先出示梅花圖片,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梅花的美。然后放手讓學生誦讀,感悟,選擇自己覺得特別好的交流,讀得多了,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便能發(fā)現(xiàn)潛藏在文本中的細節(jié),從而體悟出文章的深意。最后,在學生對梅花有了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出示詩歌讓學生反復誦讀,拓寬了文本,增加了學生的知識積累,也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梅花品質的了解,豐富了主題。
2、學習課文第六、七自然段,研讀魯迅的“早”
(1)出示:早哇!魯迅的書桌上就刻著一個“早”字。(提示:過渡句,由梅花的早過渡到寫魯迅的早)
(2)出示第七自然段,學生自由朗讀,思考:魯迅為什么要刻這個“早”?
(3)魯迅為什么會遲到?你能替他找到遲到的理由嗎?這個理由能打動人嗎?
(4)理解課文,相機出示填空
因為,所以。(魯迅遲到的原因)
雖然,但是。(替魯迅辯解)
即使,魯迅也。(魯迅沒有解釋的原因)
(提示:通過“一面……一面……”“天天奔走”等體會魯迅因為父親生病的忙碌。通過“默默”“再也”“輕輕”等看出魯迅對自己要求嚴格。思考:如果你是魯迅的老師,聽了這樣的解釋會原諒魯迅嗎?魯迅為什么沒有向老師解釋呢?進一步理解魯迅對自己要求嚴格。)
【設計意圖】魯迅因為照顧父親而遲到應該能夠得到老師的理解,然而魯迅沒有辯解。這里的細節(jié)描寫值得我們注意,只有充分挖掘這些細節(jié),才能夠洞悉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把握人物形象。在充分誦讀的基礎上,我設計了三組關聯(lián)詞語,一面尋找魯迅可以說服老師的理由,一面思索魯迅沉默的原因,在矛盾沖突中逐步深入人物內(nèi)心,讓學生形成共鳴,從而領悟到魯迅對自己嚴格要求的品質。
(6)是啊,這個“早”難道僅僅刻在魯迅的書桌上嗎?
【設計意圖】一個反問句將學生由文本引入更深的思考中,由表及里,從而更深地挖掘文本內(nèi)涵。
(7)刻下了這個“早”之后,魯迅遲到過嗎?齊讀“從那以后,魯迅上學就再也沒有遲到過,而且時時早,事事早,奮斗了一生?!?/p>
出示填空:
從那以后,魯迅依然在當鋪和藥鋪之間奔波,然而他。因為他知道,所以他只有。
再讀這段話,體會魯迅時時早事事早的品質。
簡介魯迅成就。
【設計意圖】發(fā)揮學生的想象,通過填空,引導學生理解魯迅再也沒有遲到背后所付出的艱辛,從而讓學生明白,目標的實現(xiàn)是需要有毅力的支撐,是需要有恒心的。對魯迅的簡介讓學生明白正是有著這種恒心毅力,正是魯迅要求“時時早事事早”才能取得那些輝煌的成就。
3、思考:作者寫魯迅的“早”為什么又要寫梅花呢?梅花和魯迅之間有什么相似之處?文章為什么以“早”為題目?(抓住“清晨”“春天”“東風第一枝”等理解梅花的“早”,抓住魯迅刻在書桌上的“早”“時時早,事事早”理解魯迅的“早”的含義,從而找到他們的相似之處。)
學生自由朗讀,尋找依據(jù)。
因為梅花,魯迅。所以。
【設計意圖】借助關聯(lián)詞語填空將課文主題揭示出來,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
三、小結
魯迅與梅花都具有“早”的品質,寫梅花的“早”就是為了襯托魯迅的“早”,這樣的`寫作方法叫借物喻人。魯迅就是這樣時時早事事早,奮斗了一生,最后終于成為了世界上有名的大文豪,一生寫作了許多優(yōu)秀的作品,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課后請大家搜集有關魯迅的故事和他的作品,閱讀感悟。
l教學設計之一篇十七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梅花的“早”與魯迅“早”的相似之處。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3、通過對文本的解讀能夠理解并學習魯迅對自己嚴格要求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直奔主題。
1、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生齊讀課題)《早》,板書課題。
2、上一節(jié)課,同學們通過自學、交流,解決了哪些問題?交流。
3、你知道文章寫了誰的“早”?
(板書:梅花魯迅)
4、對,這篇課文主要寫了梅花的早和魯迅的早。課文是怎樣寫梅花的早的呢?
【設計意圖】在第一課時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學生已經(jīng)對課文內(nèi)容有了初步了解,上課伊始,引導學生復習第一課時內(nèi)容,讓學生在回憶、梳理中看到自己的學習收獲,從而增強繼續(xù)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這樣的安排達到三個目的:回顧了課文內(nèi)容;理清了文章的脈絡;為下面的教學提供切入點,從而直接抓住主線,直奔主題展開研究。
二、精讀課文,體悟“早”的含義
1、學習第五自然段,研讀梅花的“早”
(1)出示梅花圖,學生欣賞。
(2)你覺得梅花有什么地方吸引你?交流發(fā)言。
(3)課文中又是怎樣描述梅花的呢?出示課文第五自然段,學生自由朗讀,找出自己認為特別好的句子,多讀幾遍感悟。(提示由“正盛”“滿樹”體會梅花的多;由“白里透黃”“黃里透綠”“潤澤透明”“冰清玉潔”等體會梅花的美;由“飄香而送暖”再聯(lián)系前文“清香純凈疏淡”體會梅花的香;由“二十四番花信風”等體會梅花的早。)
(4)聯(lián)系上下文,作者是什么時候去三味書屋的?(深冬釀雪的天氣)
在這樣的季節(jié),百花凋零,然而梅花卻開得這么盛、這么美、這么香、這么早,
難怪成為詩人贊頌的對象。
出示:《梅》王安石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足雪,為有暗香來。
《梅花絕句》陸游
雪虐風號愈凜然,花中氣節(jié)最高堅。過時自會飄零去,恥向東君更乞憐。
學生朗誦,交流,體會梅花品格。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重點是引導學生理解梅花的品質。在教學中首先出示梅花圖片,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梅花的美。然后放手讓學生誦讀,感悟,選擇自己覺得特別好的交流,讀得多了,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便能發(fā)現(xiàn)潛藏在文本中的細節(jié),從而體悟出文章的深意。最后,在學生對梅花有了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出示詩歌讓學生反復誦讀,拓寬了文本,增加了學生的知識積累,也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梅花品質的了解,豐富了主題。
2、學習課文第六、七自然段,研讀魯迅的“早”
(1)出示:早哇!魯迅的書桌上就刻著一個“早”字。(提示:過渡句,由梅花的早過渡到寫魯迅的早)
(2)出示第七自然段,學生自由朗讀,思考:魯迅為什么要刻這個“早”?
(3)魯迅為什么會遲到?你能替他找到遲到的理由嗎?這個理由能打動人嗎?
(4)理解課文,相機出示填空
因為,所以。(魯迅遲到的原因)
雖然,但是。(替魯迅辯解)
即使,魯迅也。(魯迅沒有解釋的原因)
(提示:通過“一面……一面……”“天天奔走”等體會魯迅因為父親生病的忙碌。通過“默默”“再也”“輕輕”等看出魯迅對自己要求嚴格。思考:如果你是魯迅的老師,聽了這樣的解釋會原諒魯迅嗎?魯迅為什么沒有向老師解釋呢?進一步理解魯迅對自己要求嚴格。)
【設計意圖】魯迅因為照顧父親而遲到應該能夠得到老師的理解,然而魯迅沒有辯解。這里的細節(jié)描寫值得我們注意,只有充分挖掘這些細節(jié),才能夠洞悉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把握人物形象。在充分誦讀的基礎上,我設計了三組關聯(lián)詞語,一面尋找魯迅可以說服老師的理由,一面思索魯迅沉默的原因,在矛盾沖突中逐步深入人物內(nèi)心,讓學生形成共鳴,從而領悟到魯迅對自己嚴格要求的品質。
(6)是啊,這個“早”難道僅僅刻在魯迅的書桌上嗎?
【設計意圖】一個反問句將學生由文本引入更深的思考中,由表及里,從而更深地挖掘文本內(nèi)涵。
(7)刻下了這個“早”之后,魯迅遲到過嗎?齊讀“從那以后,魯迅上學就再也沒有遲到過,而且時時早,事事早,奮斗了一生?!?/p>
出示填空:
從那以后,魯迅依然在當鋪和藥鋪之間奔波,然而他。因為他知道,所以他只有。
再讀這段話,體會魯迅時時早事事早的品質。
簡介魯迅成就。
【設計意圖】發(fā)揮學生的想象,通過填空,引導學生理解魯迅再也沒有遲到背后所付出的艱辛,從而讓學生明白,目標的實現(xiàn)是需要有毅力的支撐,是需要有恒心的。對魯迅的簡介讓學生明白正是有著這種恒心毅力,正是魯迅要求“時時早事事早”才能取得那些輝煌的成就。
3、思考:作者寫魯迅的“早”為什么又要寫梅花呢?梅花和魯迅之間有什么相似之處?文章為什么以“早”為題目?(抓住“清晨”“春天”“東風第一枝”等理解梅花的“早”,抓住魯迅刻在書桌上的“早”“時時早,事事早”理解魯迅的“早”的含義,從而找到他們的相似之處。)
學生自由朗讀,尋找依據(jù)。
因為梅花,魯迅。所以。
【設計意圖】借助關聯(lián)詞語填空將課文主題揭示出來,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
三、小結
魯迅與梅花都具有“早”的品質,寫梅花的“早”就是為了襯托魯迅的“早”,這樣的寫作方法叫借物喻人。魯迅就是這樣時時早事事早,奮斗了一生,最后終于成為了世界上有名的'大文豪,一生寫作了許多優(yōu)秀的作品,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課后請大家搜集有關魯迅的故事和他的作品,閱讀感悟。
教學反思:
整個課堂設計圍繞重點,緊抓主線,循序漸進。誦讀環(huán)節(jié),既注意整體效果又能兼顧個體的個性朗讀;在學習課文的同時注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既有關聯(lián)詞語對課文的概括訓練,又有魯迅刻下“早”之后的想象訓練,在教學中遵循先扶后放的指導思想,概括起來有如下特點:
一、一線串珠,直奔主題。
在執(zhí)教伊始我緊抓課題“早”直奔主題,引導學生找到課文敘述的重點梅花的“早”和魯迅的“早”,然后直奔重點段落深入朗讀課文,在朗讀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析問題,這樣貫穿全課,一珠串線,思路清晰,層次分明。
二、由表及里,逐步深入
學生對事物的認識是有個過程的,在引導學生。在研讀梅花的“早”時我先出示梅花圖片,讓學生初步感知梅花形態(tài),再出示文章內(nèi)容,通過反復誦讀,對照圖片,結合課文文字讓學生理解梅花的品質。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補充梅花的詩句,加深認識,逐步深入。
三、語言訓練,挖掘文本深意
在本課教學中我十分注意學生的語言訓練,在梅花環(huán)節(jié),通過圖片,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描述梅花的過程就是學生積極創(chuàng)作的過程,通過自己眼中的梅花與文章中的梅花相對應,拉近了與文本的距離。在研讀魯迅“早”的故事時,我在學生充分誦讀的基礎上,相機出示三組關聯(lián)詞語要求學生按要求填空,讓學生在辯與不辨中尋找思想碰撞的火花,深挖魯迅辯與不辨背后的深意,從而理解魯迅嚴格要求自己的品格。接著出示魯迅的成就介紹,讓學生明白任何的成功都離不開對自己的嚴格要求,教育學生從小要樹立遠大理想,要有恒心毅力,要學習魯迅“時時早事事早”的品格。
在學習了梅花的“早”與魯迅的“早”之后,我拋出文章為什么要寫他們的“早”,引導學生尋找相似之處,從而理解作者用意,升華文章主題,水到渠成。
當然,當然這節(jié)課的設計上還存在一些不足,在過渡與教師語言的精煉上還要繼續(xù)努力。
l教學設計之一篇十八
課堂是師生共同經(jīng)歷的一段生命體驗,師生彼此是學習的伙伴。教師應該跟著學生走,以學定教,用自己的理念、自己的經(jīng)歷、自己的語言去面對學生,去配合學生,為學生搭設展示自我的平臺,與學生共舞。讓學生讀最感興趣的部分、選擇最喜歡的讀書方式,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自主發(fā)展。
2、朗讀感悟,彰顯學生的閱讀個性
張?zhí)锶粝壬f得好: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這形象地道出了朗讀對于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在這一教學設計中,我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生發(fā)問題,在讀中產(chǎn)生靈感,在讀中自我感悟,在讀中放飛個性。所有的問題都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打開學生思接千載的想象通道,使其才思敏捷,讓其個性得到最大限度的飛揚。
3、豐富積累,編織課內(nèi)外聯(lián)系的紐帶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上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作者吳伯簫老先生借《早》向讀者展示了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文章處處洋溢著民族文化的芬芳。魯迅是民族魂,他的作品及身上都有著深厚的文化歷史積淀。課前,布置學生收集與課文相關的資料,既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感悟語言,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課后,引領學生了解魯迅,認識魯迅,研究魯迅,走進魯迅的精神世界,使得語文課堂不再是學生學習的終點,而是學生學習的驛站,體現(xiàn)了大語文的教學觀。
4、創(chuàng)設情境,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
李吉林老師曾說:言語的發(fā)源地是具體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生發(fā)語言動機,提供語言材料,從而促進語言發(fā)展。課文雖然以生動形象的語言栩栩如生地將三味書屋的陳設和冰清玉潔的梅花呈現(xiàn)于我們眼前,但學生對三味書屋沒有直接的文化積淀,對梅花也缺乏必要的生活積累,學生對課文語言的感悟必然難以深透。因此,在教學設計時,我細心揣摩教師語言,精心制作多媒體課件。畫面有形還有境,教師描述有形還有情,情動而辭發(fā),可以有效地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使課堂教學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l教學設計之一篇十九
《早發(fā)白帝城》是二年級第四冊《遠行》這一主題單元中的一篇主體課文,同時也是一首流傳千古的佳作。課文是一首五言絕句,使用單純而豪放的語言表達了詩人豐富的情感,而且情景交融。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辭、陵、猿、帝、啼五個生字,能夠根據(jù)詞義選擇“還、重、朝”三個多音字正確的讀音,根據(jù)已有積累書寫“舟”、學寫“朝”交流“帝(啼)岸。正確讀寫“白帝城、江陵、猿聲”等詞語。
2、有感情朗讀古詩、當堂背誦古詩。
3、展開想象,能夠根據(jù)詩句想象三峽的景象
4、理解詩句意思,想像詩歌所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的心境,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和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教學重點
自學生字詞,通過理解詩句,感受詩的意境美。
教學難點
理解詩中重點詞句,讀懂古詩。感受詩人的心境
一、引入(單元整合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板書:遠行
在以前的課上我們學過了《遠行靠什么》我們可以用什么交通工具去遠行呢?(復習舊知)(2名,注意聲音洪亮、表達完整)
在距今一千多年的唐朝有一位著名的大詩人,他也去遠行,他是誰呢?(出示畫像)
誰來介紹介紹他(孩子們簡單說說自己了解的李白)(出示李白的資料)(背誦兩首關于李白的詩)(復習舊知)
李白這次遠行,他是靠什么交通工具去的?(檢查預習)你從哪里知道?
出詩句。勾畫“輕舟”一詞,于是我們明白了“舟”就是小船,所以除了輕舟我們還可以說(小舟),舟可以做部首,我們一看到舟就知道(與船有關)那你能說出哪些帶有舟的字呢?怎么才能把舟字寫在田字格中間(寫舟)
二、指導自學
(出示課題)今天我們跟著詩人乘著小舟,去遠行,(齊讀課題)
你讀懂了什么(時間早地點白帝城發(fā)出發(fā))(課文里還有一個字跟他很像,說說怎么區(qū)別呢?寫帝、啼)(寫兩字)
(課件)
1、自由讀課文,把你覺得難的字多讀兩遍
2、回憶認字四法
3、把詩文讀通順讀流利。
讀詩文的時候,你有哪些字詞覺得容易讀錯要提醒大家呢?
抽生讀全詩大家評價是否讀準確了
讀準三個多音字“朝、還、重”(區(qū)別讀音,說說你怎么知道課文中讀這個音?(引導孩子通過了解字義來選擇正確的讀音)
讀準“陵、猿”等詞語。
4、再讀全文(讀準字音)
5、讀、出節(jié)奏
三、發(fā)揮想象,理解詩文,感受作者的心境
出ppt師講述(了解背景)
范讀詩文,說說你看到了些什么?
彩云間——這是什么時候的彩云呢(早上,板書朝霞,你們見過朝霞嗎?什么樣的?彩云間的白帝城是什么樣的?看圖片,讀出白帝城的美)在這樣一個彩霞滿天的早上,詩人靜靜地站在白帝城前,他要做什么?(理解辭字)
離開這樣一個美麗的地方,他的心情怎么樣,你們從哪句話體會到的?(抽生讀)把哪個詞讀慢一點就更能突出這種心情呢?(再次強調(diào)“還”就是(要回家了)引讀(千里江陵一日還),(千里江陵)真的有一千里嗎這里說明了路(很遠)(讀)
一千里并不是真的一千里,李白寫詩常常有這樣非??鋸埖氖址?,你還記得他的那首詩里還這樣寫到(生背詩)
《望廬山瀑布》中“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贈汪倫》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p>
《夜宿山寺》中“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p>
那么我們這首詩里還有這樣的寫法嗎?(萬重山,讀,你有什么感受)
對比讀千里江陵一日還和輕舟已過萬重山你有什么感受
(輕舟能換成小舟)(體會作者高興的心情)
小舟順江而下,一日千里,兩岸的山上傳來了(猿猴的啼叫)(你聽過猴子叫嗎,在哪里聽到的)這里的猿猴叫聲又是怎樣的?來看看(出示水經(jīng)注,老師讀,找出描寫猿猴叫聲的句子,說說感受)
猿猴聲聲啼叫,連綿不絕,聲音如此的悲慘,可是詩人心情卻(非常高興),因為(引讀)他馬上就要(回家了)
出門行千里,終必把家還,讓我們再次跟隨詩人李白告別彩云中的白帝城,回到家里去吧
(配樂、讀誦)
背誦全詩
四、認讀詞語,鞏固新知
(讀詞語)
開火車)(猿聲,辭別,白帝城,江陵城,朝陽,啼不住,一日還,輕舟,兩岸)
老師如果把這些生字放在新的詩句中,你們會讀嗎?(出示詩句:)。
五、寫字
l教學設計之一篇二十
1、師:上堂課,我們一起參觀了三味書屋,誰能來向我們介紹一下三味書屋的陳設?
2、師:作者還沒進入“三味書屋”,就聞到了一陣花香?這是一種怎么的香味呢?
3、師: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邁進后院,去欣賞那帶來陣陣清香的蠟梅花吧!
二、賞花
預設:2數(shù)量多(邁進后院,蠟梅開得正盛,幾乎滿樹都是花。)
a、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b、哪里最能看出多呢?
c、誰能讓這滿滿的一樹梅花開在我們所有人的心中?。ǔ鍪緢D片)
3顏色漂亮(那花白里透黃,黃里透綠,花瓣潤澤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
a、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b、那里最能體現(xiàn)出梅花的美?
c、找找這段話中描寫顏色的詞語,品一品,到底美在哪里?
d、誰能向我們描述一下這琥珀和玉石有什么特點???
e、課文中用到了哪個詞語?(潤澤透明)
f、再讀讀這句話,你還能發(fā)現(xiàn)梅花的什么特點嗎?(冰清玉潔)
g、板書:冰清玉潔
冰清玉潔就是像冰那樣透明同,比喻人的品德高尚、純潔??磥?,作者把梅花當成了人一樣看待。
聽了你們的介紹,教師忍不住想去看看那梅花究竟有多美,你們的心情是不是和老師一樣呢,那就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讓我們用朗讀來贊一贊它。
5特點早(梅飄香而送暖,梅花開的時候,正著春天的到來。二十番花信風,一候是梅花,開得最早。)
板書:開得最早
a、從哪里能看出梅花的這個特點呢?
b、對于這句話,你們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嗎?
花信風:花開時吹來的風。自然界的花草樹木、飛禽走獸,都是按照一定的季節(jié)時令活動的,其活動與氣候變化息息相關。因而,它們的各種活動便成了季節(jié)的標志。
c、一候:一年有二十四候。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2、讓我們捧起書本,讓這最早開放的梅花盛開在我們五(1)班的教室里。
三、悟早
1、過渡:通過剛才同學們的交流,你們最喜歡的是梅花的哪一個特點呢?
2、我們偉大的作家魯迅先生也有著梅花這令人敬佩的品質,讓我們讀讀他小時候的一個故事。
板書:魯迅
師:讀讀魯迅的故事,畫出令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在旁邊寫寫你的感受,一會可以把你的體會和同學們一分享。
2、學生交流
出示:從那以后,魯迅上學以后就再也沒有遲到過,而且時時早,事事早,奮斗了一生。
“從那以后”中“那”指什么?(上學遲到,被老師批評。)
魯迅為什么遲到?
(父親生病,奔走于當鋪和藥鋪之間。)
魯迅有沒有解釋遲到的原因?
抓住“一面……一面……”“天天奔走于”等關鍵詞體會魯迅遲到是迫不得已的。
魯迅為什么不為自己解釋呢?
扣住“沒有說什么,默默地回到座位上”“輕輕地刻”“從那以后”等詞語體會:魯迅從小嚴格要求自己,雖然是不得已才遲到,但他不為自己找任何借口,牢記老師的教導,樹立了時時早,事事早的信念,為此奮斗了一生,我們也要像他一樣。
相機板書:時時早,事事早,奮斗一生。
3、課件出示:要珍惜清晨、珍惜春天,要學梅花,作“東風第一枝”。
這里的“清晨”、“春天”指的是什么?(生命中最美好的光陰)
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要學梅花,學魯迅,珍惜時間,時時早,事事早。)
課件出示我們要學,要。
4、再次討論作者為什么要寫梅花?
學生自由發(fā)言,(梅花開得最早,而魯迅時時早,事事早。)
相機板書:魯迅時時早,事事早,奮斗一生
以花喻人
(以花喻人,用臘梅花開得早、冰清玉潔來比喻魯迅一生的品格就像臘梅花一樣。)
三、總結拓展
1、說說課文為什么以“早”為題目?
(“早”字不僅寫出了梅花的品質,也寫出了魯迅“時時早,事事雖,奮斗一生”的堅定信念。突出了這篇文章的主題。)
魯迅珍惜時間,時時早,事事早,奮斗了一生,對敵人,他橫眉冷對,對朋友,他滿腔熱情,一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小說、雜文、散文作品。老師推薦你們讀讀《朝花夕拾》這本文集。
四、作業(yè)設計
2、推薦閱讀《朝花夕拾》
l教學設計之一篇二十一
一導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有關愛他人、愛護環(huán)境的愿望。
二導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1、老師知道你們愛聽故事,誰聽說過《神筆馬良》的故事,給大家簡單地講一講。(指名說)
2、馬良得到了神筆,為窮人做了很多好事,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23課,看看課中的小朋友假如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會做些什么?師板書課題(提醒“如”,女字旁不出頭)
(二)初讀課文
1、打開書108頁,自由讀書,讀不準的音請教楓樹葉和綠蘋果,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找朋友游戲,學生讀字卡,師檢查讀音。
3、再讀課文,認為句子讀通的獎自己一顆星。
4、誰敢大聲讀一讀這首小詩,指名分節(jié)讀。
5、學生自提讀書要求,讀后生評議。
6、帶著問題再讀,假如小作者有馬良的神筆會做什么?默讀課文,在書上畫出句子。
7、指名回答,師適時板畫太陽、谷粒,貼畫。
8、課文用三小節(jié)寫了作者三個愿望,誰來讀讀第一小節(jié)。
9、指名讀,老師聽出來你很關心小樹,誰還想讀。
10、師范讀,生練讀,女生讀前四行,男生讀后四行。
(三)朗讀感悟
1、小作者第二個愿望是什么呢?誰來讀讀第二小節(jié)?
2、指名讀,老師聽出來你很喜歡小鳥并很關心小鳥,誰再來讀讀?
3、齊讀第二小節(jié),相信有了你們的谷粒小鳥再也不會餓的哭泣了。
4、課文的第三小節(jié)請四人小組合作,用你們喜歡的方式來讀一讀
5、小組合作學習,師巡視指導。
6、小組匯報,讀的方式有一人一句,兩人一句或齊讀。
7、小組接著匯報,用行動向他們學習。
8、一、二組讀第一句,三、四組讀第二句。
9、師小結:我好象看到了大家和西西在操場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戲。
10、學習了課文的前三小節(jié),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自由說(每一節(jié)的第一句相同,發(fā)現(xiàn)了多音字)
11、師引讀課文,學生體會,師板書:關愛他人
(四)背誦課文
1、你喜歡哪一個小節(jié)就讀一讀。
2、看黑板,試著背一背。
3、同桌互背,書上打分評價。
(五)拓展練習
1、課文最后一個小節(jié)用了省略號,假如你有一支馬良的神筆,你要畫些什么?
2、學生自由說,師總結。
3、作業(yè):用小畫筆把你的愿望畫下來并把想法寫在旁邊。
[假如[教學設計](網(wǎng)友來稿)教案教學設計]
《地名》教學設計之一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l教學設計之一篇二十二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按方位順序描寫事物。
3.通過課文語言材料,體會梅花的特點和魯迅先生時時早、事事早的精神。
教學重點:
通過課文語言材料,體會梅花的特點和魯迅先生時時早、事事早的精神。
教學難點:
學習按方位順序描寫事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板書課題,講解并齊讀。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對哪些內(nèi)容印象比較深刻?
(三味書屋、魯迅、蠟梅……)
用上這些關鍵詞,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其實把它再簡化一下,這篇課文主要就寫了這一物一花一人,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一物一花一人的學習。
二、學習一物――三味書屋。
1、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文中描寫三味書屋的段落。
2、自讀課文,這一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
3、讀這段話,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方位詞)
4、出示視頻圖片展示三味書屋,尋找魯迅的書桌,說依據(jù)。
5、按方位順序說說三味書屋的陳設。
三、學習一花――蠟梅花。
過渡:剛才學習三味書屋時,我們提到了香味,說是桂花香,又像是蘭花香,細想又都不是,其實這香味實際上是蠟梅花香。讓我們先來欣賞一下蠟梅花。
1、欣賞完了,有什么想說的?用文中的話語來描述。
2、美美地讀一讀這一段。
3、真是太美了,難怪作者用“冰清玉潔”來形容它呢!“冰清玉潔”這個詞語一般被用來形容什么呢?再讀一讀。
4、通過讀,你發(fā)現(xiàn)它還美在哪兒?(開的早,堅強的花)
5、背誦有關蠟梅的古詩。(《墨梅》《梅花》《詠梅》……)
6、再讀此段。
四、學習一人――魯迅。
1、預設:由臘梅花開得早引出魯迅書桌上早字的來歷。
借蠟梅花襯托魯迅的高尚品質。(借花喻人,襯托了魯迅怎樣的高尚品質呢?)
2、讀課文第七自然段,找出答案。
五、回歸課題。
(寫三味書屋是為了寫梅花,寫梅花的更主要的是寫早,這個“早”還不是作者最想說的,最想說的是魯迅的早。所以,“早”應該是全文的核心。)
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六、小結。
學習了這一課,你有什么收獲?
預留作業(yè):按方位順序,描寫一個你熟悉的處所。
1.《白楊》教學設計
2.教學設計答疑
3.白楊教學設計
4.黃帝教學設計
5.《白鯨》教學設計
6.《彩票》教學設計
7.試講教學設計
8.教學設計的心得
9.問路教學設計
10.社戲教學設計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5378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