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淺談教與學的論文范文(1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0-29 22:36:03
熱門淺談教與學的論文范文(13篇)
時間:2023-10-29 22:36:03     小編:HT書生

總結可以讓我們更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從而有所收獲和進步。怎樣引導青少年正確使用互聯(lián)網(wǎng)?這是解決當下教育難題的關鍵。掌握一些寫作范文和例句可以幫助我們提升寫作水平和思維方式。

淺談教與學的論文篇一

論文摘要:有效的數(shù)學課堂教學應有數(shù)學魂、數(shù)學味,應著重引導學生掌握數(shù)學知識、領悟數(shù)學方法、理解數(shù)學思想?!稊?shù)學課程標準》的頒布實施掀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數(shù)學教育改革浪潮。本文深人闡述了小學數(shù)學有效學習的基礎、基本形式以及核心。

論文關鍵詞:新課程小學數(shù)學有效性

1關注生活經(jīng)驗是有效學習的基礎

一切科學知識都來自生活,受生活的啟迪。小學數(shù)學知識與學生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在一定程度上,學生生活經(jīng)驗是否豐富,教學中能否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去學習新知識,影響著學習的效果。孔企平教授在談及有效學習時認為,“經(jīng)驗”,它是一個名詞,表示過去在生活中的感受;又是一個動詞,表示現(xiàn)在的情境,經(jīng)驗是進行有效學習的基礎。在“有效學習”的實踐與探索活動中,我們注重聯(lián)系學生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借助學生頭腦中已經(jīng)積累的生活經(jīng)驗,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學習數(shù)學、理解數(shù)學。例如,例如,教學《中位數(shù)與眾數(shù)》一課時,老師設計了“某公司招聘工作人員,在招聘公告上寫作(課件出示):“某公司招收工作人員若干名,月平均工資1000元,有意者請與本公司聯(lián)系?!庇幸晃磺嗄耆?,工作一個月后,工資發(fā)下來,一數(shù),怎么,才600元,他就去找公司領導,公司經(jīng)理拿出了公司工作人員的工作表。

他一算,工作人員的平均工資是1000元沒錯呀,可他還是有上當受騙的感覺,為什么會這樣,學生七嘴八舌地說開了。“由于經(jīng)理和副經(jīng)理工資很高,所以平均數(shù)不能真實反映大多數(shù)員工的月工資水平”,大多數(shù)員工的工資是60元,應用這個數(shù)反映員工的工資水平”,“員工工資水平有高有低,可以取其中一個中等收入作為員工的工資水平”……這時,教師順水推舟提出“中位數(shù)與眾數(shù)”新知識,指出,除了平均數(shù)外,數(shù)學上還有兩種統(tǒng)計量可以表示一組數(shù)據(jù)的平均水平,一組數(shù)據(jù)中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的數(shù)稱為這組數(shù)據(jù)的眾數(shù),例如,這個公司大多數(shù)員工的工資是60元,60元就是該公司員工月工資數(shù)據(jù)的眾數(shù)。數(shù)據(jù)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排列,中間的數(shù)據(jù)稱為中位數(shù)。例如該公司員工月工資從小到大排列,650元正好是中間的數(shù),這個數(shù)就是稱為這組數(shù)據(jù)的中位數(shù)。

2以活動為主線是有效教學的基本形式

追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應構建以活動為主線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數(shù)學、領悟數(shù)學、理解數(shù)學。為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實際教學中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2.1營造主動參與的教育環(huán)境

“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需要強調的是,教學中應建立一種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歡樂、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中主動學習。這里提出以“四無”為衡量、判斷是否營造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教育環(huán)境標準,即童言無忌—讓學生在課堂上無拘無束地發(fā)表自己意見;童心無畏-—良好的氛圍給學生一種安全感;童真無邪學生發(fā)表自己真情實感,不必人云亦云;童愛無限一一課堂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生活的美好,分享著學習成功的喜悅。

3重視發(fā)展思維能力是有效教學的核心

數(shù)學是思維的體操,是思考的學問。思維是有效教學的核心。怎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筆者認為,應該實現(xiàn)“三個借助,三個轉化”。

3.1借助表象,實現(xiàn)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化

所謂表象,是指過去知覺的對象和現(xiàn)象在頭腦中產(chǎn)生的印象,它既能以直觀的形象來反映現(xiàn)實,又有一定的概括性。教學時,教師應把抽象知識“物化”成學生摸得著、看得見、可操作的具體材料。通過眼、口、腦、手多種感官參與,建立豐富的表象,促進思維的內化。如教學《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時,因為分數(shù)是一個抽象概念,教學時可以先用具體事物讓學生操作,把一張圓紙片平均分成2份,把一張長方形的紙平均分成4份,再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顏色,與其他各份一一比較,通過操作,形成感性認識。再要求學生觀察一條繩子,不動手,想象把其平均分為3份,用手比一比,每段多長,學生想象平均分繩子的過程,實際上是以原來動手操作、感性認識在腦中留下分數(shù)概念的表象為支柱,通過想象,實現(xiàn)了思維內化,促進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化。

3.2借助“說理”,由思維無序性向思維邏輯性轉化

4讓學生經(jīng)歷再創(chuàng)造是有效教學的目的

學習不是純粹的模仿和純粹的記憶,學習是一個再發(fā)現(xiàn)、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讓學生經(jīng)歷這個過程,是有效教學目的之一。為達到這個目的,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4.1為學生提供探索、發(fā)現(xiàn)的素材

我們應大力提倡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材,將書上靜止的知識轉化為學生主動探索、發(fā)現(xiàn)的對象,使學生的觀察、思考、猜想、探索有一定的憑借。例如,教學《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時,教師有意識地將陳述性知識(是什么)轉化為探究性知識(為什么),改變先用例題講解,讓學生明白計算法則后再指導學生鞏固練習,而采用先讓學生自學例題,再要求學生討論,為什么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列豎式筆算時從低位算起,而不從高位算起,學生通過兩種算法優(yōu)缺點的比較,領悟了計算方法。

4.2變先教后學為先學后教:以學論教

改變教學程序,教師不教,讓學生通過自己努力,尋求解決問題途徑,并在不斷“嘗試一糾偏再嘗試一再糾偏”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新知。當然,讓學生先學,并不是教師不教,為了讓學生嘗試、探究能成功,教師一要預設學生的“未知”,為學生選準探究內容、探究重點;二要關注生成,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之中說出相應變動,或激起學生認知沖突,或調整教學進度,或將差就錯,變學生錯誤為新的學習資源。三要適時點撥、引導,“該出手時要出手”,把握時機,疏通探究途徑,拓展探究成果。

總之,有效的數(shù)學課堂教學應有數(shù)學魂、數(shù)學味,這個“魂”和“味”指的是數(shù)學課是否讓學生思考,是否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其核心是在思考過程中,學生是否由不知到知,由知之較少到知之較多,是否通過思考,掌握數(shù)學知識、領悟數(shù)學方法、理解數(shù)學思想。

淺談教與學的論文篇二

數(shù)學知識同時也是一門與“精確”二字分不開的教學課程,對于小學數(shù)學教學更是不能“差不多”,“大概”“大約”等詞,尤其對于一些長方形,正方形面積進行計算時,有些教師徒手在黑板上畫一個比較神似的長方形,就開始讓學生進行計算。這樣的教學方式,必然會使學生的視覺效果上與自己實際所算出的結果不符合,從而誤導學生。此時,教師就應該運用比較新型的輔助教學工具來精確數(shù)學某些圖形的具體數(shù)據(jù)。

例如:多媒體等等這些現(xiàn)代化的輔助教學工具,對于小數(shù)學教學中的面積與面積單位,和統(tǒng)計中條形統(tǒng)計圖這些知識點中需要配備具體圖示的,可以通過多媒體進行圖例的展示,讓學生對條形統(tǒng)計圖,長方形,正方形等等這些圖示的印象定格在一個標準的數(shù)據(jù)之上。而且,運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不單單能夠突出數(shù)學教學的準確性,更能豐富小學數(shù)學教學內容。

例如:長方形和正方形之間的一些共同點和區(qū)別,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制作一些動態(tài)圖來體現(xiàn)圖形中的一些共同點,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邊長不一樣,但是它們的共同點卻都是具備一樣的直角。又如,三年級數(shù)學中所學的統(tǒng)計中,統(tǒng)計一般所針對的是比較多,比較大的數(shù)據(jù),有時候小學生會無法分辨其大小,那么運用多媒體制作精確的數(shù)據(jù)圖,直觀的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一眼就能識別出那一個是數(shù)據(jù)大,哪一個數(shù)據(jù)小。所以運用多媒體能夠最直觀的詮釋出情景教學的意義。

二、將游戲融入情景教學,激發(fā)學生求知欲

俗語說“知之者不如樂知者”,高效的情景教學離不開學生強烈的學習數(shù)學的欲望,因此,情景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對探索數(shù)學中的這種奧妙的興趣較為關鍵。那么,游戲對于絕大多學生來說是最能產(chǎn)生的興趣的一種方式。情景教學一個關鍵的成分就是以游戲的方式進行授課,讓學生在一個輕松的氛圍下學習數(shù)學這么課程。而且,透過游戲還可以折射出一些數(shù)學知識的趣味性,尤其是針對小學數(shù)學,將教學內容與游戲相結合,從而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在這種游戲式的情景教學中不斷獲取知識,高效的為自己打下扎實的數(shù)學根基。這樣游戲式的情景教學是最能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的課堂教學的模式。因此,以情景教學這樣新型的教學方式來幫助小學生提升的學習效率,同時,深刻的將情景教學模式貫徹于整個小學課堂教學之中。

三、總結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實現(xiàn)情景教學對于發(fā)展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有著重要的意義。情景教學可以將教材中的知識化繁為簡,化難為易,便于學生的理解與吸收,而且,情景教學是新教育改革以來收獲教學效果較為可觀的一種新型教育方式。所以,在不斷探索教育方式的過程中,教師們首先要把握好當前的情景教學方式,將這種教學方式的作用發(fā)揮到極致。通過情景教學真正實現(xiàn)以學生為課堂的主人公,活躍數(shù)學課堂氛圍,激發(fā)小學生的對數(shù)學的求知欲望,進而達到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目標。

淺談教與學的論文篇三

一、提高教師教的有效行為,有助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俗話說“國無君,民亦亂”,在課堂教學中也是如此,如果沒有一個好的教師來帶領這群無憂無慮的孩子,那么,再好的孩子也不過是“一盤散沙”,不能成就大業(yè)。

1.走到學生中,和學生融為一體

良好的師生關系,直接關系著課堂的教學效果,只有師生關系良好,使學生愛學、好學,才能激發(fā)學習興趣。記得以前,我每次上課都站在講臺上,從不走到學生中,可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聽到了學生的心聲:“老師老是站在高高的地方……”聽了這幾句話,我恍然大悟,經(jīng)過反思,我終于走進了學生中,和學生成為好朋友,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2.設置合理的作業(yè),全面開動思維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在設置作業(yè)時,我將繁雜的教學知識融入到學生喜歡的游戲中,這樣完成的質量好,學生的興趣高。例如:在教學“除法”時,我給同學們設置了一個這樣的作業(yè)題:“請你回家,將家中的蘋果平均分給你的家人”,自己設置題目,自己解答,結果在第二天的課上,學生們都把自己的小手舉得高高的,等待著回答,這充分說明作業(yè)的設置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的情況。同時,在評價作業(yè)時,也應時常鼓勵學生,也許正是作業(yè)本中的一句贊揚的話,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鼓起了孩子們學習的風帆。一個學習較差的孩子,在一次作業(yè)中,把一道較難的題目做對了,我不但在課堂上對他進行了表揚,還在他的作業(yè)本上,畫上一張笑臉,同時,加上了一句話:“你做得真棒,繼續(xù)努力,老師期盼著你的成功”。就這樣,這位孩子在我的表揚和鼓勵中,學習認真刻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二、提高學生學的有效性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素質教育改革的今天,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提高,這就要求課堂教學行為要圍繞學生的“自主發(fā)展”的引導、導向。

1.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氛圍,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興趣的產(chǎn)生和能力的培養(yǎng)是課堂有效性的前提和結果,學生一旦對于一樣事物或是一門學科產(chǎn)生了興趣,便會積極主動的投入,這正是提高課堂有效性的一個開始。而提高課堂有效性的目的就是要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更好的發(fā)展。例如:在教學混合運算中的“小熊購物”時,我根據(jù)與之相關的教學內容,給學生提供素材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理解知識,運用知識。讓學生在課前準備大量的物品,在教室內辦一個“商店”,同時讓學生準備一定的“錢”(用彩紙代替);在活動中,讓學生自扮收銀員(或服務員),其他同學扮購物者,由于學生對“買東西”興趣濃厚,積極性高,讓學生在自己的實踐活動中加深對人民幣的認識,同時又培養(yǎng)了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學生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深深地認識到書本里的知識具有一定的使用價值,培養(yǎng)了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不但不感覺累,反而學習興趣高漲,教學重難點得到了突破,達到了預期的目標,真正實現(xiàn)了有效教學。

2.加強動手實踐操作,加深學生印象

根據(jù)低年級學生好動、愛玩的心理特征,我覺得在教學中能借助學生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效果會更好。如:在教學“有余數(shù)的除法”中,我事先準備好實物—10枝鉛筆,讓學生自己先去數(shù)、去分,然后在小組內共同分,自己動手實踐操作,而教師只作引導點撥,讓學生自己在實踐中找出問題,并自己去解決問題;既充分發(fā)動了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又讓學生自己完成了本課的任務,真正做到了有效教學。

3.將抽象的東西直觀化,增強學生的記憶與觀察

由于低年級學生的理解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還有待發(fā)展,因而在教學中,我根據(jù)此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將抽象的東西直觀化,讓學生借助實物來觀察分析,先初步進行感性認識,然后在進一步進行延伸,這樣,學生不僅能提高注意力,而且學生能更好的接受。例如:在教學“角的認識”時,我采用先引導學生觀察實物及插圖等,讓學生整體性的認識角,再引導學生觀察、制作角,進一步了解角的特點,最后讓學生找一找身邊的“角”,使學生達到對知識的鞏固與運用。再如:在教學“厘米認識”時,當學生初步認識1厘米的實際長度后,可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的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通過觀察比較,讓學生了解一個圖釘?shù)拈L度大約是1厘米,一個手指的寬度大約是1厘米等,借實際的東西初步了解,再進一步深化,從而提高了教學效果。

4.讓學生思考,自己總結結論

在素質教育的今天,課改后,教學更注重“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讓學生借助手、腦等器官,自己總結結論,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而教師只是組織者,輔導者。例如:在教學“數(shù)的比較”中,我采用游戲及鼓勵的言行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在教學中,我加入了學生的游戲中,和學生一塊進行比較、猜測,讓學生先寫一個兩位數(shù),而我寫一個三位數(shù),進行比較;再讓學生寫一個三位數(shù),而我寫一個四位數(shù),進行比較……依此類推,讓學生自主合作,交流討論,來尋找規(guī)律,這樣學生不僅興趣高,而且也找到比較兩個位數(shù)不同的大小的初步規(guī)律。接著再讓學生在游戲“猜數(shù)”中進行比較同位數(shù)的大小,從而總結出數(shù)的比較規(guī)律,從而實現(xiàn)了本課的目標,也真正做到了自主教學。

總之,在素質教育的今天,要想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僅要看教師教,還要看學生學,只有將兩者結合,遵循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才能實現(xiàn)預期的目標,甚至比其更高,更有效。

參考文獻:

[1]楊慶余.小學數(shù)學課程與教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2]張奠宙等.數(shù)學教育學.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3]朱仁寶,王榮德.21世紀教師素質修養(yǎng).浙江大學出版社,.

淺談教與學的論文篇四

高中學生愛幻想,興趣廣泛,對新鮮事物最敏感,也易于接受。因此,如果根據(jù)教材內容結合實際,創(chuàng)造接近真實的交際環(huán)境,對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教學效果尤為重要。我在課堂教學時,常常把學生感興趣的、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英語詞句帶入課堂語言訓練當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視野,增強了教學的情景性、新穎性、直觀性,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率。此外,我常采用啟發(fā)、答疑、辯論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對于課堂教學中出現(xiàn)的重點、難點知識,我就引導學生主動設疑、解疑、答疑。由于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很容易被調動起來,并認真思考、主動鉆研,培養(yǎng)了高三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二、創(chuàng)造氛圍,抓住心態(tài),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或調節(jié)作用發(fā)揮的越好,學生的學習情緒就越發(fā)高漲。比如,“英國女王”“中印對峙”“釣魚島”“中國夢”“雅安救援”等等。這些鮮活的事例,將教學內容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自然呈現(xiàn)出來,使學生通過具體的角色活動,理解語義,然后模仿、跟讀、表演。這樣,既可消除沉默的心理,又滿足了學生好奇、新穎、好玩的生理和心理發(fā)展需要,從而促進了學生從“要我學”向“我要學”方面的轉化。這樣高三學生學習英語不僅可以應對高考,也可以學以致用,學生參與意識會大有提高,并會感到充實和自信。

三、掌握課堂,激發(fā)興趣,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效率

教師要認識到教學是教師“教”與學生“學”雙邊互動的過程,在英語教學中教師的“教”要為學生的“學”服務。教師要充分掌握課堂,善于提高課堂效率,打造高效課堂。英語教師應反復鉆研,第一輪復習采用預習、展示、合作探究、點撥提升和鞏固提高五個環(huán)節(jié)來完成;其中學生合作探究最重要,教師應拋棄“傳統(tǒng)的灌輸式”改為“新課標的互動式”,要相信學生,大膽地讓高三學生自己來完成學習任務。第二輪和第三輪復習應采取感悟、反思、探討、點撥和總結五環(huán)節(jié)來完成英語復習提升工作。這樣既掌握了課堂教學的主動性,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

作為高三英語教師,要立足于本班實際情況,要多檢查,防止個別學生偷懶,避免搞題海戰(zhàn)術,走過場。適當降低復習難度,緊抓基礎題。強化專題訓練,查缺補漏。既要為高考做好準備,又要注重學生的長遠發(fā)展,為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謝春玉。關于英語教學中互動問題的思考[j]。職業(yè),(03)。

[2]亢莉。淺析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條件的建立[j]??平涛膮R:上旬刊,2010(01)。

(作者單位 遼寧省大連市莊河第四高級中學)

淺談教與學的論文篇五

摘要:遠程教育突破了傳統(tǒng)教育的時空界限,極大地利用了教育資源,使師生能充分發(fā)揮各自的主動性,但如何克服時空分離的局限,進一步解決好教與學的問題、提高學習效果,仍是師生共同面臨的新課題。本文首先提出了對教與學進行整合的原因,然后分析了遠程教育中教與學的現(xiàn)狀,最后從師生交互、生生交互、人機交互3方面著重闡述了教與學的整合,為遠程教育中教與學關系的進一步發(fā)展提出了一些個人建議。

關鍵詞:遠程教育;整合

一、問題的由來

遠程教育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順應了時代的潮流,給教與學帶來了巨大的變化,突破了傳統(tǒng)教育的時空界限,極大地利用了教育資源,使教學中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實時互動、非實時互動極大豐富,逐漸成為信息時代人們實現(xiàn)終身學習的一種主要途徑。然而,在遠程教育能夠充分調動師生主動性的同時,如何克服時空分離的局限,進一步解決好教與學的問題、提高學習效果,仍是師生共同面臨的新課題。

二、教與學的現(xiàn)狀

信息時代,遠程教育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極大地調動了師生學習的主動性,推動著人類學習的變革。然而,遠程教育同樣也是把雙刃劍,在帶給人們便利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問題。遠程教育中教與學的時空分離不僅使師生面對面交流的可能性和頻度大大降低,師生間互為主體的關系無法建立,而且使學習氛圍、學習情境等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不復存在,最終將原本復雜的教學活動轉變?yōu)楹唵蔚淖詫W、聽課和記錄的過程,致使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的弱化,不利于保證學習的有效性,不利于師生情感的培養(yǎng)、學生人際關系的建立。因此,在網(wǎng)絡化環(huán)境下如何為學習者提供高質量的教學服務以保證學習的有效性,已成為目前遠程教育面臨的一項重大挑戰(zhàn)。正如基更所說:“教學過程是在教師和學生的相互作用中發(fā)生的,這在遠程教育中必須人為地重新整合創(chuàng)造出來。遠程教育系統(tǒng)跨越時空重新構建教―――學相互作用,使學習材料同學習行為緊密結合是這個重建過程的核心。”[1]基更也指出,當課程被提交使用時,教與學行為再度整合要通過互動來實現(xiàn)。[2]因此,有效的遠程教育必須重新整合教與學的行為,以解決師生間由于時空分離所引起的一系列問題。

三、教與學的整合

遠程教育中要實現(xiàn)有效的“教”與“學”的整合,首先要分析教與學的時空分離會引起哪些問題,然后理解“整合”的真正涵義。由于遠程教育是一個動態(tài)的、連續(xù)的、系統(tǒng)的過程,因此,有效的教與學的整合注重系統(tǒng)中各要素在有機整合的基礎上實現(xiàn)相互滲透、相互促進、整體協(xié)調發(fā)展,并能夠發(fā)揮各自的最大功能[3]。除此之外,遠程教育的成功與否依然依賴于師生之間相互作用過程中“教學過程”實施的效果,因此,遠程教育中教與學整合的根本目標是重建教與學的行為關系,實現(xiàn)教學信息傳遞過程中的師生交互作用。在遠程教育中,師生雙方需要及時準確地獲取信息并得到反饋,能對教學效果進行即時評價,進而不斷調整教學內容、進度和方法,從而保證教學過程實施的順暢性和教學效果的有效性。然而,師生之間的時空分離破壞了雙方間的交流,使得信息交互很難及時、有效地進行,因此,我們必須利用先進的技術在師生之間架設一座信息交流的橋梁,改善信息傳遞的方式,提高信息傳遞的速度,保證教的行為和學的行為能夠有效的進行。從信息交互技術的實現(xiàn)來促進教與學的整合角度出發(fā),我們必須強化以下3種交互關系:

(一)強化師生交互

師生交互是教學活動中最基本的交互方式,遠程教育中的師生交互主要有面對面的人際交互和通過電子郵件等實現(xiàn)的遠程交互兩種形式。前者有利于學習者及時準確地獲取信息并得到反饋,有利于教師根據(jù)學習者的個性特征不斷調整教學內容、進度和方法,從而保證教學過程實施的順暢性和教學效果的有效性,有利于實現(xiàn)學習者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目標領域的培養(yǎng)。后者是遠程教育中教與學整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可以通過視頻會議、函授信件、遠程教學等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實時、非實時交互。

(二)強化生生交互

生生交互存在與師生交互相同的兩種形式。生生交互的強化有利于提高合作意識、開展合作學習、促進情感培養(yǎng),避免個人學習產(chǎn)生強烈的孤獨感和失落感。同時,這種交互比較容易進行,不易受性別、班級、個人經(jīng)歷等因素的限制,能夠為遠程學習者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助于提高遠程教育的教學效果。

(三)強化人機交互

人機交互是教學活動中最基礎的交互方式,是師生建立雙向通信機制的基本條件,一般指人與計算機等智能媒體之間的交互。遠程教學中的大部分材料都是通過人機交互實現(xiàn)輸入和輸出,即:教師將學習材料的相關信息進行編碼轉變?yōu)橹悄苊襟w可以識別的信號,信號通過媒體的作用被學習者譯碼轉換為可接收的信息。當然,學習者個人已有經(jīng)驗和認知水平的差異也會導致學習效果存在偏差。

四、結束語

信息時代,遠程教育以其先進的技術手段及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變革著人類的學習。針對遠程教育中的時空分離問題,我們必須努力重新整合分離的教與學行為,創(chuàng)造師生互為主體的關系,重建師生相互影響、相互交流的機會,從而進一步解決好教與學的問題、提高學習效果。相信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會建立起很好的基于媒體的信息交流平臺和環(huán)境,能夠為實現(xiàn)遠程教育中教與學的整合創(chuàng)設良好氛圍。

參考文獻:

[1]丁興富.遠程教育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淺談教與學的論文篇六

初中體育課,是對學生進行的一項體質訓練,它作為一種輔助教學系統(tǒng),它的完成,不僅讓學生了解和掌握體育基礎知識,達到鍛煉身體的教學目標,他還可以增加學生的思想意識,改善其他學科的枯燥乏味的固化性學習。但在現(xiàn)實初中體育課中,多數(shù)學校沒有對體育課程進行有效性、系統(tǒng)性的教學研究,致使學生在體育學習上,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導致體育教學完成慮不高,體育教學質量下滑的局面。

一、當下我國初中體育課堂教學出現(xiàn)的現(xiàn)狀和問題

1.教學目標不明確

一門課程的教學目標,關乎學生的課程發(fā)展方向,然而,在我國目前的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缺乏了這種指引教學方向的教學目標,對教學目標沒有明確的系統(tǒng)性的規(guī)劃。甚至在有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隨意,開展一些沒有針對性的自由活動,讓初中體育課堂變得自由散漫,失去了原有的教學方向和動力。2.教學內容設計不合理在我國初中體育課教學中,不能與時俱進,現(xiàn)行的初中體育課教學,還在運用幾十年前慣用的教學方法,不能結合當下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種的發(fā)展要求,有選擇性的對教學內容進行教學。在內容上,不能過于隨意,不能只是單純的跑步、跳遠等傳統(tǒng)的體育項目的訓練。應該在形式上,內容上進行完善。改變傳統(tǒng)機械化課程教學,提高學生對體育學習的主動性,繼而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3.課堂氛圍不融洽課堂氛圍可以帶動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諧融洽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和老師之間不存在距離感,讓師生關系更為融洽,平等。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得到尊重,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但是,在我國當下的體育教學中,仍然才有比較傳統(tǒng)和固化的教學方式,學生被動接受教學內容,課堂氣氛趁著,學生在心里上,往往存在一種恐懼感,嚴重抑制了他們對體育學習的興趣,教學效果也可想而知。

二、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1.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滿足學生的需求

在傳統(tǒng)的體育課堂教學中,往往僅限于對體育基本動作的重復,比如跑步、跳遠等,甚至有的教師對學生進行“放羊式”教學,抹滅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讓學生對體育教學存在一種反感,不能對體育課堂得到正確的認識。對此作為教師,我們有責任去改善這種環(huán)境,在教學內容上,有不斷創(chuàng)新,可以根據(jù)當?shù)氐娘L俗習慣來進行其他內容的教學,比如在體育中,增加一些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教學,太極拳等內容。也要根據(jù)本學校的'教學資源和學生的心理需求來進行教學內容的變化。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達到初中體育的教學效果。

2.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可以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可以讓學生在歡樂中更好更多的體育知識,這個是在傳統(tǒng)的教學氛圍中達不到的教學的教學效果,在另一方面,由老師創(chuàng)造的良好的課堂氣氛,拉近學生和老師的距離,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親切感,從而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熱情。

3.創(chuàng)造好的教學條件

4.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

體育課和文化課相比較,往往得不到社會、家長和學校的重視,認為體育課就是形式主義,學生根本的還是文化課的學習,這種情緒帶到學生身上,定然會給學生造成負面影響,讓學生對體育課有了厭學的情緒,開始有逃課、散漫等不良現(xiàn)象,這個時候,一定要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讓學生充分認識、了解體育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根據(jù)學生的心理,時刻調整課堂學習內容,端正學生對體育課的認識,提高教學質量。初中體育課,是學生體育訓練的一個基礎性培訓,它是一種集鍛煉性、知識性為一體的課程,對初中體育課堂的教學進行有效研究,可以完善和改進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利用充足的教學資源,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和對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接受體育課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又能鍛煉學生身體素質,更好的讓學生得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艷超《.初中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學術論文河南師范大學,

淺談教與學的論文篇七

一、高中生物教學與信息技術結合的意義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的當下,信息技術手段已經(jīng)普遍應用于我國的課堂教學之中。無論是多媒體教學還是在線視頻教學都承擔著極為重要的教學輔助角色,同時也是提高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重要媒介。將信息技術運用于高中生物課堂,可以使其變得更加形象化、具體化,有助于實現(xiàn)高中生物知識的難點突破,擺脫落后傳統(tǒng)教育模式,提升學生的課堂效率。在信息技術背景的教學環(huán)境中,教師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等多種多樣的形式,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在網(wǎng)絡資源共享的情況下,學生不必再過分依賴于教師,有助于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生物知識的要點,利用共享的網(wǎng)絡資源化繁為簡,讓生物學習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最大程度上的激發(fā)出學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生物探究式教學的成長。

二、信息技術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的不足

(一)高中生物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教學水準不高

以多媒體投影教學為例,當前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都會在課前根據(jù)教學內容制作ppt,在課堂上放映給學生觀看。但是ppt投影的功效僅僅相當于將黑板板書變成了彩色板書而已,學生們依然是針對考試來埋頭苦背知識點,忽略了創(chuàng)新性的思考。生物課堂上正確的信息技術應用,應當能夠通過高水準的ppt制作引發(fā)學生對于知識點學習的興趣,將其與生物實驗結合在一起,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活躍整個課堂的氣氛,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探究性學習。

(二)高中生物教學內容與課時不匹配

在傳統(tǒng)的高中教育體系中,生物并不是一門受重視的課程,且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較小,因此每個學期能夠分到的課時都較少,由此也導致學生對于生物課程的不重視。在新課標改革之后,高中生物課程的教學內容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對高中學生的基本素質教育也提出了新的任務。但是由于課時的不足,以及學生對于生物學的不重視,讓整個高中生物教學中都存在極大的溝通和學習障礙,對于信息技術的的應用也就同樣忽視了。希望高中教育體系以后可以適當增加生物教學課時,這樣才能讓學生擁有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時間。

(三)部分教師缺乏系統(tǒng)的信息技術教學培訓

對于新一代的年輕教師來說,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是一件較為輕松的.事情,而對于一些年紀在四五十歲的教師而言,信息技術的應用(比如制作ppt)就是一件十分令人頭疼的事情。這極大減少了他們對于信息技術教學的熱情。而年紀大的教師往往具有極為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是學校難能可貴的教學資源。如果學校能夠有組織地為這批教師進行專業(yè)的信息技術教學培訓,那么相信學校生物的教學效率可以更加上升一個層次。

三、信息技術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

(一)運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優(yōu)化生物教學情境

與單純的文字相比,圖片、視頻無疑是更令人容易產(chǎn)生興趣的表現(xiàn)形式。生物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將生物課堂中的教學知識點,以學生更為感興趣的圖片、視頻等形式呈現(xiàn),構建豐富的教學情境。這樣一來,就可以激發(fā)學生主動探求生物知識的興趣,呼喚他們的學習熱情,引發(fā)學生與教學情境的共鳴,通過想象力和記憶能力共同記憶知識點。比如在“遺傳與進化”這一章節(jié)中,課本內容知識點的最佳呈現(xiàn)方式,就是通過圖片、動畫、文字等形式相互結合,讓學生能夠清晰地了解到細胞分裂的詳細過程,以及父母與子女之間遺傳的奇妙性,還有基因突變與重組的神奇之處。這樣充分的應用信息技術,可以在高中生物的教學中達成一個十分突出的優(yōu)化效果,提升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二)憑借信息技術優(yōu)勢,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

傳統(tǒng)的生物教學模式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有感情的互動,課堂氛圍也較為嚴肅。通過信息技術教學的加入,教師可以引用一些有趣的生物教學動畫以及視頻,引起學生們注意力,然后由淺入深的為學生們講解一些較為難懂的知識點。比如在高一的“分子與細胞”中,可以尋找一些動態(tài)細胞的動畫,吸引學生的眼球,讓他們清楚自己的身體正是由各種大大小小的細胞組成。而在“細胞的生命歷程”這一章節(jié)中,生物教師可以以圖片或者動畫的形式,一步步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讓他們了解到細胞所要經(jīng)歷的生命周期,明白我們所有人的體內每日都會有細胞的產(chǎn)生以及死亡。

(三)借助信息技術應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

信息技術教學的應用除了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之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讓學生學會通過網(wǎng)絡資源進行自主學習。教師應當將信息技術的學習條件給予學生,為其創(chuàng)造自主探究學習的學習環(huán)境,鼓勵學生通過網(wǎng)絡搜索生物知識。當前許多學校都擁有站,教師可以定期將課堂上所用的ppt以及一些其他必要的教學輔助材料,上傳到學校的資源網(wǎng)站上,讓學生有機會可以自己下載學習,進而達到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目的??傊?,在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的當下,信息技術與高中生物的結合也越來越緊密,這是高中教育體系發(fā)展的整體趨勢。今后,生物教師應當注重在信息技術教學方面的素質提升,樹立全面的教學觀念,幫助學生通過信息技術教學,進行有效的生物學習,全方位提升教學效率。同時,信息技術教學也有利于探究式教學課堂的建立,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潛力。

參考文獻:

[2]劉正.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學模式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

[3]曹佳.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學的實施現(xiàn)狀與對策[j].考試周刊.2017(11):164.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淺談教與學的論文篇八

一、乘務專業(yè)學生人文素養(yǎng)現(xiàn)狀分析

1.基礎知識薄弱乘務專業(yè)的學生均來自于全國各地高中應屆考生,招生過程與普通高考不同,更注重學生的面試程序,考核學生的身形、相貌、氣質等外在因素,在部分省份按藝術類考生招生,我校乘務專業(yè)錄取分數(shù)線比其他高職專業(yè)錄取分數(shù)線低近200分,因此學生在知識面、學習習慣、認知水平等方面存在諸多不足。

2.人文意識缺失人文素養(yǎng)教育是一個需要喚醒人的內心為前提的長期教育。乘務專業(yè)學生學習生活節(jié)奏快,就業(yè)壓力大。在校期間,她們更注重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和職業(yè)技能的掌握,更容易追求個體成功,存在功利主義、享樂主義的思想。在文學藝術修養(yǎng)、語言表達與情感溝通、人際交往與團隊協(xié)作等方面與普通專業(yè)學生具有一定的差距。

3.心理素質滑坡在校的乘務專業(yè)學生都屬于“90后”,多數(shù)學生獨立生活能力較差,應變能力和自控能力較弱,心理承受能力不強,缺乏社會責任感和艱苦奮斗精神,集體主義、團隊意識淡漠,在學習上一旦遇到困難就容易放棄產(chǎn)生消極自卑情緒。

二、《茶酒文化》課程教學現(xiàn)狀分析

為了滿足航空公司推出的機上茶藝表演,以及機場貴賓區(qū)的茶藝服務需求,我??罩谐藙諏I(yè)率先開設了《茶酒文化》必修課程。學生通過學習茶和酒的知識更多地了解和掌握中國文化、世界文化,在以后的客艙服務中能夠根據(jù)不同國籍的旅客,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從實踐來看,開設本門課程及其效果已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航空公司及其他用人單位的認可。

近年來,由于招生規(guī)模不斷擴大,高校生源質量下滑,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課程教學中的不足逐漸突顯。1.教學目標單一茶酒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演化而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恫杈莆幕氛n程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素質教育資源,是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質的有效載體。然而,在當前教學中,僅局限于對茶禮、茶德、茶道、茶藝的講授,對酒文化發(fā)展的介紹,僅注重茶類之分,酒品之別,對于茶、酒的“味”外之音,以及茶酒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未能進行詳盡的.解讀及思考,學生難以對其形成深刻的理解與感悟。

2.特色教材欠缺目前,針對茶文化與酒文化的課程教材有近百種,但多數(shù)教材只重視茶酒的歷史、禮儀及其哲學思想,針對實用性茶酒知識涉獵較少;或者僅重視茶酒知識實用性操作,而缺乏豐富的文化內涵。因此,編寫一部符合行業(yè)特色,滿足職業(yè)技能需要,且具有一定豐富文化思想內涵的教材勢在必行。

3.實踐環(huán)節(jié)不足當前課程設置中較為重視理論教學,弱化實踐教學,這使得學生接觸茶酒文化的實踐活動較少,很難體會識茶、辨酒、泡茶、調酒的全過程。僅僅通過文字表述,難以領悟酒的喧囂,茶的靜雅,更無法加深對禮儀、歷史、道德、思想內涵的理解。

三、《茶酒文化》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措施

1.將人文素養(yǎng)教育融入課程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精心選取教學內容,引入詩詞歌賦,茶酒典故,結合靈活生動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在紛繁復雜的社會萬象中能摒棄浮躁、功利,培養(yǎng)理性的思維、寬容的心胸、健康的心態(tài)。

2.優(yōu)化教學內容,編制特色教材教材的編寫要從乘務專業(yè)了解茶酒文化基礎知識出發(fā),結合本專業(yè)的學生知識水平,選材要新穎,實用性要強,形成有民航特色專業(yè)性、實踐性應用教材。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實際教學現(xiàn)狀,調查包括學生學習茶酒文化意愿、教學課程內容設置、教學滿意度調查與學生對茶酒文化課程建議,分析包括學生知識結構、歷史知識水平與語言理解能力,運用啟發(fā)式、討論式等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以學生實際的知識基礎水平為依據(jù),重新優(yōu)化、設計教學內容。

3.補充有生活氣息的審美意趣實踐活動為了讓學生體驗更多的實踐性茶酒知識,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可以組織開展大量課外茶酒實踐活動,如名家講座、名品展覽、茶藝展示、品茶品酒會、茶酒知識競猜等,茶藝與品酒儀式的演繹過程,涵養(yǎng)著一縷優(yōu)美的詩意,營造出一派莊嚴清雅的文化氛圍,使學生感受著一種民族的澄凈精神境界,培養(yǎng)出學生高雅、大方、自信的氣質,感化學生的心靈,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提高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組織能力。

【參考文獻】

[1]關劍平.中國高校茶文化專業(yè)建設狀況淺析[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6).

[2]蔣雁峰.中國酒文化課程滲透師范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的研究[d].湖南,湖南師范大學,.

[3]李文川,楊坤.空中乘務專業(yè)建設與發(fā)展的思考[j].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學報,(2).

[4]周艷芳.高校旅游專業(yè)背景下的茶藝學課程設置[j].文教資料,(13).

[5]朱海燕,蕭力爭,劉仲華,等.高校茶文化教學現(xiàn)狀及茶文化素質教育模式探研[j].教育教學論壇,(23).

淺談教與學的論文篇九

教態(tài)是教師講課時的情緒的外在表現(xiàn),比如,教學心情、表情、體態(tài)動作、神態(tài)等,是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輔助手段。學生在課堂上會通過教師有聲語言的講解而“察其容”,而且還會通過教師的教態(tài)而“觀其色”。教師的教態(tài)在無形中形成了一種教學氣氛,學生在無形中感受到一種課堂氣氛。因此,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直接影響課堂氣氛。

教師的教態(tài)有先入為主的作用。當教師走進教室的那一刻,教師教態(tài)會直接影響到學生上課的情緒,這種先入為主的方式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師要用親和、自然的教態(tài)去面對學生,及時調整好你的心態(tài)和精神面貌。具體來說,要做到:一是用微笑面對學生。二是給予學生鼓勵。三是多給學生肯定的目光,鼓勵的目光。多夸獎孩子們“好極了”“你真棒”等,教師還可獎勵學生小紅花、作業(yè)本等物品,這樣讓課堂氣氛積極向上,讓學生在寬松愉悅的氣氛中學習。學生這樣才能不斷進取,有旺盛的學習興趣。

二、創(chuàng)設懸念引發(fā)課堂氣氛

教師必須改變這種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建立活躍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有趣的,帶有挑戰(zhàn)意味的,懸念式的情境,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課堂氣氛活潑起來。學生在懸念下產(chǎn)生認知矛盾,對疑問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覺地去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教師讓學生大膽發(fā)言,組織討論學習,課堂氣氛活躍,激發(fā)了學生的思維,碰撞出靈感的火花。

三、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營造民主和諧的語文課堂氣氛

在語文教學中,老師和學生的關系是否融洽,決定著語文教學課堂氣氛是否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不是靠鐵的紀律和揮動的教鞭“打”出來的,它依賴于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轉變,依賴于教師角色的轉變,依賴于民主平等師生關系的建立。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破除“師道尊嚴”,變強調學生尊重老師的單向要求為師生互敬的雙向統(tǒng)籌,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變傳統(tǒng)教學中的專制型或權威型為合作型或伙伴型關系。

在語文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權利,努力創(chuàng)設民主氣氛,實現(xiàn)民主對話、民主交流,呈現(xiàn)一種協(xié)商式、和風細雨式的良好師生關系氛圍。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樹立學生觀,因學行教,要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召學生,以淵博的知識激發(fā)學生,以飽滿激情感染學生,以精湛的教學藝術吸引學生,在和諧的氣氛中重塑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崇高形象。只有改善了語文教學中師生不和諧的關系,才能打開學生情感的閥門,形成良好心理氛圍,調動其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也才能營造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氣氛,實現(xiàn)語文教學改革目標。

四、自由選擇的作業(yè)形式課堂氣氛

我清醒認識到:不論是何種作業(yè)形式,過量的作業(yè)或罰抄、罰寫,只會使學生不堪重負,挫傷其學習積極性,從而產(chǎn)生反感和厭學情緒,最終使得課堂生態(tài)被破壞,教學環(huán)境被人為地惡化。不同層次的學生被統(tǒng)一要求的大量作業(yè)所累:成績好的學生因覺得簡單無必要而厭做,成績差的學生因覺得太難、做不出而不做,教師卻又因學生沒能按要求完成任務而不悅,良好的課堂氛圍也就沒有了。教師應當根據(jù)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變強制性的布置作業(yè)為商量式的推薦作業(yè),根據(jù)所授內容在一定范圍內,指定一些分量或難度有所不同的題目由學生自由選做。

這樣,可使學生在不感到負擔的情況下,發(fā)揮自己的最大潛能,充分調動其積極性、自覺性和主動性。對于成績好的學生,教師完全可以讓其少做些瑣碎的作業(yè),推薦他們做些課本以外的練習,以拓寬加深其知識結構;對于中低層次學生,在推薦作業(yè)之前,教師需精選一些示范題進行講解,做些必要指導。

從實際操作層面來講,要求學生所做的看、聽、說、讀、背等軟性作業(yè)因其檢查難度大,學生也因其“軟”而“欺軟”。理想的做法是:引導他們自覺而又興趣盎然地去聽、說、讀;可以通過自由組合、自由改編所學并上臺表演來鼓勵學生主動交際、交流;通過讓學生復述課文來使他們靈活運用課本中出現(xiàn)的語言點并培養(yǎng)語感。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可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營造出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

五、民主的評價方式的課堂氣氛

1、讓學生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接受評價

教是為了學,學是為了學會,學會是為了會學。學生的準備過程實際就是學―學會―會學過程。

2、把評價權力交給學生,使其主宰自己

例如,在考核學生的“聽、說”能力時,可從教師作為主考官,學生接受考核和考試,轉變?yōu)閷W生自己充當評委給自己和同學評份,教師只是作為指導者和觀眾;在進行“聽寫、默寫”檢查或“寫作能力”考核時,可讓學生間互相批改打分,教師只是在學生評價后,有目的抽查幾本,了解情況;在日常測驗時,教師甚至可采用“免監(jiān)考”方式。教師的充分信任,必然會得到學生的回報。這種民主的評價方式更會增進師生間的信任感,并能夠使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充分地展現(xiàn)自己,發(fā)揮出應有水平。

3、評價標準要多樣化、層次化

傳統(tǒng)的評價標準是由教師制定,以教師的理解為主體,事實上,世界是多樣化的,學生的語言水平是參差不齊的。唯一標準不僅限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也是違背辨證法的。一定程度上允許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的情況來評價自己或同伴的學習,體現(xiàn)出評價標準的多樣化、層次化,有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自我教育、自我評價。這種多樣化、層次化的評價標準為學生個性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民主氛圍。他們會在和諧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中矯正自我行為,從而最終達到會學的教學目標。

淺談教與學的論文篇十

淺談探險(議論文)

“探險”,多么誘人的字眼,從古至今,多少人為你瘋狂,為你巔癡,更為你喪命,還有多少無辜的生靈為你煙消云滅,成為浩翰歷史中的一個悲凄的符號,因此我說“探險”太有危害,請停下我們探險的腳步吧!

探險有很大的危險性。二零零五年的一天,五名北大的學生去珠穆朗瑪峰進行探險,結果在半途遇到雪崩,導致兩人死亡三人失蹤。類似的事件在各地經(jīng)常發(fā)生,小到身體的傷害,大到生命的終結。如果不去探險,他們也許成為國家的棟梁,他們也許為社會作出巨大的貢獻。但是盲目的鼓勵探險,使這些風華正茂的優(yōu)秀青年,還沒有 來得及施展他們的才華,還沒有等到自己的人生絢爛之時便過早的離開了。這是對個體生命的輕視,對親人的莫大傷害,也是對社會的巨大損失。為了自己人身安全,也為你家人朋友不再擔心,請停下探險的腳步吧!

探險嚴重的破壞了環(huán)境。人類所到之處,就是那里災難發(fā)生之時。人類走道哪里,就可以“占山為王”,“插旗為疆”。許多英雄以征服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為榮,但是當他們會首凝望時,看到的是丟棄的氧氣瓶和生活垃圾。在若干年后,我們在來到此地,看到的就可能是一個“垃圾山”。為了“垃圾山”不會出現(xiàn), 請停下探險的腳步把!

探險具有殖民性。馬可·波羅十七歲隨父親探險來到中國,寫了 《馬可·波羅游記》一書。這對他們國家以及歐洲來說,這是一個壯舉,但是對于中華民族,卻是一個悲劇的開端,就是這本書,帶著八國聯(lián)軍進北京;就是這本書,使中華民族進入了半封建半殖民社會;就是這本書,使明珠般璀璨的圓明園成為了一篇廢墟……為了不再有殖民統(tǒng)治,為了遏制擴大的欲望,、野心,請停下探險的腳步吧!

探險具有精神危害性。探險是人類“中心主義”的體現(xiàn),不是與大自然和諧共處,而是要以人類為中心,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讓自然服從人的欲望,二不是人類順應自然的規(guī)律。比如人類走入原始森林,那里的“土著居民”、“土著”動物、植物都會受到侵害、打擾直至滅絕。為了世界上各種生靈不再收到精神危害,請停下探險的腳步吧!

人類資源是有限的,我們需要其他的資源和能源,但是探險并不解決問題的是惟一的途徑。我們可以把用在探險上的金錢、時間、精力用到科學研究或其他方面,比如太陽能的研究,核能的研究,納米技術的研究,從而發(fā)現(xiàn)無窮無盡的資源源泉。

探險有如此多的弊端,所以我們不應該鼓勵探險, 不應該支持探險,更不應該參與探險。這樣我們的環(huán)境才能得以保護,世界才會沒有殖民的擴張,一切都沉浸在和諧之中。為了美好和諧的世界,請停息探險的腳步吧!

淺談教與學的論文篇十一

摘要:大學生感恩教育主要包括感恩父母、感恩師長、感恩社會、感恩自然等四方面的教育。其實施路徑,一是發(fā)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二是營造感恩教育的良好氛圍;三是充分利用主題教育,激發(fā)學生感恩情感;四是充分發(fā)掘自我教育潛力,提高感恩教育認知;五是引導大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施恩于人,報效社會。

關鍵詞:大學生;感恩教育;內容;路徑

一、感恩教育的內涵及意義

近代哲學家亞當·斯密在他的《道德情感論》中涉及到了感恩這一概念,這便成為感恩世俗研究的開始,其把“感恩”定義為“立即和直接促使我們去報答的情感”。在我國,對于感恩的論述最早可以追溯到《詩經(jīng)·小雅·蓼莪》,其表述為:“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吳天罔極。”“感恩”一詞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里的解釋為:“對別人所給的幫助表示感激”,在《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辭典》中解釋為:“感謝別人對自己的恩德”,而《牛津英漢字典》則解釋為:“樂于把得到好處的感激呈現(xiàn)出來且回饋他人。”因此,我們可把感恩定義為“對自然、社會和他人給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認可并真誠回報的一種認識、情感和行為。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運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對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驟地實施識恩、知恩、感恩、報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的核心就是培養(yǎng)人的感恩意識。感恩意識是指人們感激他人對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設法報答的內在心理要求和心理趨向;是一種普遍存在于人類社會中的行為規(guī)范,也是任何文化公認的基本道德規(guī)范。人只有心懷感恩意識,才會主動去報恩乃至施恩。開展感恩教育,目的是讓大學生能從他人的立場出發(fā),急他人之所急,樂他人之所樂,積極學會體驗他人的內心世界和情感。只有這樣,培養(yǎng)的學生才能感人所感,知他人之情,能體諒他人、同情他人、幫助他人,從而形成大學生的.健全人格。

大學生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應有之義,也是培養(yǎng)大學生“道德意識能力”的重要手段。確切地說,就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針對大學生感恩意識的缺失,遵循大學生心理特點和行為發(fā)展規(guī)律,運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過一定的感恩教育內容對大學生實施的知恩、感恩、報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其目的就是讓大學生深入了解“恩”,深切體會“恩”,不忘所受之“恩”,并將“恩”施之于需要之人。在大學生中開展感恩教育有助于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美德,有助于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有助于學校教育中人本生態(tài)的建立,有助于強化大學生的責任意識。

二、大學生感恩教育的內容

1感恩父母

“百善孝為先”,感恩首先應該感恩父母。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又費盡心血哺育我們,他們熱愛自己的子女,為子女起早摸黑,為子女受苦受累,只要能把子女培養(yǎng)成才,他們不惜犧牲自己的工作、金錢甚至健康和生命,父母是這個世界上永遠給予我們關愛、寬容,為我們奉獻和付出的人。因此,我們首先要感恩父母,感恩父母把我們帶到人間,感恩父母的含辛茹苦的教育,感恩父母的鼓勵和默默的支持,感恩父母無私的愛。大學生應當聽從父母的教誨,體貼父母的辛苦,肯定父母的付出,并努力地回報父母之恩。

2感恩師長

感恩師長在我國有著優(yōu)良的傳統(tǒng)。孔子曾說過:“弟子人則孝,出則悌?!币馑际牵诩依镆㈨樃改?,在社會上要尊敬老師。老師傳授我們知識,教我們做人,給予我們指導和教育,我們要報答老師的培育之恩。在當代社會,尊重老師更是社會精神文明水平的一種體現(xiàn)。感恩教師需要實際行動:課堂上,一道堅定的目光,一個輕輕的點頭,證明你在專心地聽課,這便是感恩;下課后,在校園里看到了老師,一抹淡淡的微笑,一聲禮貌的“老師好”,這也是感恩;在考場上,認真應試,仔細答題,誠信考試,這依然是對老師的感恩。這一切都是多年來老師對學生諄諄教誨的成果,我們只有心懷感恩之情才是對他們最好的回報。

3感恩社會

當今的中國,政治穩(wěn)定,經(jīng)濟繁榮,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日益提高,教育事業(yè)也取得了長足發(fā)展。我們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感恩國家和社會提供給我們安定團結的社會環(huán)境,讓我們在和平年代快樂成長;感恩國家和社會提供給我們優(yōu)越的學習和生活條件,使我們能全身心的學習;感謝社會對于大學生的眾多優(yōu)惠政策,如國家財政部、教育部頒布的高校大學生國家獎學金助學金評比辦法、大學生生源地助學貸款甚至大學生在購買火車票時還可以享受半價優(yōu)惠等。對于這些優(yōu)惠和關愛,大學生應該帶著一顆感恩的心來對待。

4感恩自然

學習生活單調乏味而緊張,而這時候美麗的大自然就成為我們解除包袱、放松心情的最好選擇。我們要感恩自然,是它讓我們能夠健康、快樂地生活,是大自然的藍天白云、青山綠水、陽光雨露,讓我們感受到了無盡的美好和舒暢。作為當今的大學生,要珍愛自然,保護環(huán)境,自覺與一切破壞自然、污染環(huán)境的行為作斗爭,為保護地球母親的“美麗”和“健康”做出應有的貢獻。

三、大學生感恩教育的實施路徑

1發(fā)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

目前,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沒有設置專門的感恩教育課程,教學中涉及到的感恩教育內容也偏重于理論知識的傳授,和實際聯(lián)系較少,知行脫節(jié),甚至出現(xiàn)“知其善而不為”、“知其惡而為之”的現(xiàn)象。因此,感恩教育應該成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應將感恩教育納入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體系之中,使之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雅斯貝爾斯說:“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备咝K枷胝谓逃e極滲透和突出感恩教育。首先,引導大學生樹立感恩是人的職責和使命的理念。在現(xiàn)實社會中,接受他人和社會的饋贈、支持與幫助等等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定要學會感恩,及時回饋,常懷感恩之情,常做感恩之事。其次,引導大學生的感恩教育應從幸福感人手。在物質財富日益豐富的今天,人們容易重交換,輕奉獻,太看重回報而忽視感恩,一時的失衡會感到社會的不公,進而總感到社會和他人虧欠自己太多,背上了心理失衡的包袱。在高校德育教學中,應積極引導大學生正視現(xiàn)實、擺脫陰影,使心靈產(chǎn)生一種平實感、慰藉感和幸福感。

2營造感恩教育的良好氛圍

為學生營造一個充滿感恩氛圍的校園環(huán)境是高校實施感恩教育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環(huán)境對學生思想和行為的形成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大學校園文化具有教育、塑造、導向、熏陶、調適、激勵以及控制等功能,是學校個性風格和精神面貌的集中體現(xiàn),是大學靈魂之所在。學校可以把感恩教育寓于各種活動中去,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無細無聲”的效果。比如開展以“感恩”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公開評選“校園感恩模范”等活動,學校還可以充分利用校報校刊、網(wǎng)站、開學典禮等載體全方位、多角度地宣傳感恩文化,營造感恩教育氛圍,讓學生懂得什么是“真、善、美”,能分辨是非曲直,喚醒大學生的感恩意識,形成正確認知,養(yǎng)成感恩的良好品質。

3充分利用主題教育,激發(fā)學生感恩情感

高校在對大學生實施感恩教育的過程中,要根據(jù)社會和時代特點開展主題性和有針對性的教育活動。在感恩教育中可以通過精選感恩故事、榜樣,也可以利用利用特定的節(jié)日,在學生中開展感恩交流活動,比如每逢父親節(jié)、母親節(jié),在學生中舉辦“寫給爸爸、媽媽的一句話”送賀卡的活動,或要求學生打電話回家,給父母親送上溫馨的祝福,教育學生感恩要及時,不要總把機會留待將來;還可以針對目前社會反映的“大學高消費、大學致貧論”,引導大學生進行大學投資成本分析,計算出自己在校期間每分鐘的花費,學生震驚的同時還引發(fā)了感想,切實明白讀書機會的來之不易,明白國家、社會、學校、父母為培養(yǎng)自己所傾注的心血。通過上述主題教育,可以讓學生在感恩的學習和思考氛圍中激發(fā)出感恩的情感。

4充分發(fā)掘自我教育潛力,提高感恩教育認知

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自我的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促進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感恩意識是通過自我教育才不斷內化、不斷提高的,是循序漸進的過程。人,作為社會的主體,如果沒有把自我作為客體去塑造和發(fā)展,那就很難發(fā)掘自己的能力、實現(xiàn)自己的發(fā)展。實現(xiàn)自身能力發(fā)展的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自我教育,通過自我教育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技能結構,學會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地去理解他人,體諒父母的辛苦和他人的善意,體會社會的恩惠,增強人情味和社會責任感,自覺地把感恩化作一種充滿愛意的活動,實踐于生活中,最終實現(xiàn)自身的升華。

5引導大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施恩于人,報效社會

我們在讓大學生通曉感恩教育理論的同時,還要讓他們走出課堂,參與到感恩教育的社會實踐中去。馬克思認為,“人的認識活動既不能脫離被認識的客觀對象,也不能脫離認識主體的主觀能動性”??梢苑e極鼓勵學生參加青年志愿者服務隊、暑期“三下鄉(xiāng)”等以服務社會與他人為宗旨的社會實踐活動;也可以組織“感恩在身邊,你我共參與”的團日活動;還可以利用清明節(jié)等節(jié)日,組織學生去祭掃烈士陵園,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體會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同時,在組織的各種實踐活動中,應當盡量避免將美好的感恩活動任務化、程式化和形式化,要讓學生真正明白知恩圖報是做人之本,把感恩行動落實到實際行動中,讓大學生的生活更加和諧。

淺談教與學的論文篇十二

泰山,古稱“岱宗”、“岱岳”,位于中國華北大平原的東側,山東省泰安、濟南兩市境內,綿延100多公里。山體約形成于3000萬年前的新生代中期,基地巖石有24。5億年的歷史,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巖層之一。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四周環(huán)繞112座山峰,98座崖嶺,102條溪谷,形成群峰拱岱的氣勢。泰山巨大而厚實,東臨大海,西依黃河,在平原上拔地而起,以居高臨下的地形,成為萬里平川上的“擎天一柱”。作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chǎn)的泰山,同時也是世界級的地質公園。隨著知名度的提高和旅游業(yè)的發(fā)展,泰山所特有的地質資源——泰山石受到社會各界的青睞,市場需求和影響都在不斷擴大。

泰山石是觀賞石的一種,是中國石文化的一個縮影,在山東悠久的文化史上,有著光輝的地位。遠在先秦時代,五岳之首的泰山怪石就成為了特別重要的貢(供)石。成書于戰(zhàn)國時期的地理著作《尚書禹貢》中記載的泰山鵝卵石、文字石、玉石等,大概是有記錄的最早的觀賞石。在我國,對于石頭的觀賞和收藏歷史久遠,距今4000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遺址中所出土文物里,就有石珠項鏈,松綠石、玉石飾物等。而關于泰山觀賞石的記載,在《山海經(jīng)。魏書》《池北偶談》《西清硯譜》等典籍中,更是俯拾可得。明代萬歷年間編寫的《素園石譜》中錄入泰山奇石二枚,其中一枚就為秋泉真人所收藏。

泰山五彩繽紛的石頭家族中,有花崗石、燕子石、玉石、墨石、麥飯石、景觀石等等,在這里主要講述其中的花崗石。其石的特點是粗獷豪放,成實穩(wěn)重,為泰山石中的精品。泰山花崗石屬卵石的一種。卵石是巖石的碎削物,是巖石經(jīng)過流水的長期搬運被磨掉了棱角而形成的,不是巖石的一種類型。泰山峰高谷深,水流落差大,沖刷力猛,每到雨季山洪卷頑石滾滾而下,千萬年來沖刷出無數(shù)的卵石。這些卵石光潔滑潤,晶瑩明亮,石色鐵青,紋理雪白,造型千姿百態(tài),圖案千變萬化,具有觀賞收藏奇石所崇尚的“形質紋色”四大元素。泰山花崗石多出于泰山谷底,尤以主峰西部桃花源峽谷中所產(chǎn)成色最好。其外表多為不規(guī)則卵形,以花崗巖為主,間有石英。結晶顆粒較粗,紋理清晰,畫面突出,粗狂凝重,對比色調比較強烈。大多為青黑色,并呈現(xiàn)白、褐、紅不等的花紋,以黑白花居多。泰山石的`一個顯著特點是紋理圖案與石體本身在花澤上反差較大,特別醒目。直觀性較強,有奇美、壯美、精美、粗獷美的不同特色,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泰山石上各種各樣的人物、動物、植物、景物、文字或像得逼真,有純真之美;或似像非像,有朦朧之美;或似圖畫藝術大寫意,速寫,簡筆勾勒;或似運用西方印象主義等藝術手法創(chuàng)作的油畫,勾起人們的聯(lián)想,有很強的意境美。

由于泰山奇石主要以其紋路奇特清晰著稱,鑒賞泰山石也就主要從其石面上的線條、紋路、色彩和形象構圖上尋覓具體的文化象征。章鴻釗《石雅》中說到泰山“麻石中有文如阿拉伯數(shù)字者”,這麻石即為泰山石。所以泰山石也被稱作是文字花崗石。泰山文字石主要有字形、字體、字意三方面評價標準,同時也看石形、質地。按照現(xiàn)在欣賞奇石所遵循的“形色質紋”來說,鑒賞泰山石首要的標準就是“形”奇。要標新立異,特點突出?;虺蟆⒙?、透、瘦,或皺、拙、清、頑,所呈現(xiàn)的形狀要獨特,讓人印象深刻。此外,形體要完整,自然天成,而非人工雕琢。每塊奇石的石棱、石紋、石根等等都是其與眾不同的一點,只有保持特色,才能成為獨一無二的奇石,美石。鑒賞泰山石第二條標準就是色美。泰山石的色澤,或深或淺,或單色或復色,都應與其形態(tài)主題相協(xié)調一致。在美石色澤的鑒賞上,要突出特色,避免含混模糊。同時還應注意主題和主調的鮮明。鑒賞的第三條標準是質佳。指的是石質堅韌細密,結晶體分布均勻。鑒賞泰山石的最后一條標準就是紋麗。紋理分為平紋、凸紋、明紋、暗紋、橫理、豎理、曲線理、環(huán)狀理。有言之:“優(yōu)秀之品,形質既異,紋彩亦殊,無一重復,備無窮無盡之妙。有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欲罷不能之感”。

中國的石文化源遠流長,從春秋戰(zhàn)國時期至宋朝的15間,是中國賞石文化的起源期。宋朝米芾以賞石四字訣“皺瘦漏透”作為賞石文化的精髓,確定了中國傳統(tǒng)的賞石美學、理論。這以后的800多年間,幾乎沒有一部賞石著作突破過米芾的賞石美學框架。包括宋蘇東坡、元趙孟頫、明清李漁、林有麟、清沈心、梁九圖、民國章鴻釗、張輪遠等人的賞石論述,均是在米芾賞石美學理論的框架內進一步豐富和深化。直到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中國廣西紅河石為代表的新石種被重新發(fā)現(xiàn),并被迅速流傳到東南亞,異軍突起的賞石四要素“形色質紋”才逐漸被傳播開來,并廣泛的被賞石家所接受,確立了一種新的賞石美學理論,動搖了米芾在中國賞石界的傳統(tǒng)地位。泰山石就是現(xiàn)如今賞石潮流中的一刻璀璨新星,將“形色質紋”表現(xiàn)得異常美妙又淋漓盡致。

從秦始皇封禪立石到大汶口的第一串石珠項鏈;從孔子憑石寓志到重如泰山、安如泰山的觀念,中華石文化不僅內涵深邃,而且一直發(fā)展著。如今,石文化成為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位于自然、社會和主體精神的交叉邊緣,有了更深遠的發(fā)展。而泰山石文化作為中華石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不僅具有重要的思想文化價值,還擁有文學和旅游等多方面的價值。對泰山石文化的研究和理論探索將在保護、開發(fā)世界自然文化遺產(chǎn)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孫慶芳,孫毅。中國石文化,時事出版社,。

[2]周謙。中華石文化與泰山石。山東大學出版社,。

[3]程玉岱。泰山花崗英脈石。奇石探究,,153。

淺談教與學的論文篇十三

從前,在一座大森林里住著一大群動物。

一天,貓“邁特”走出大森林里,打算去城市旅行。

邁特從那天開始邁向一條通往城市的路。

一個月,兩個月、、、、、、

突然有一天,邁特突然回來了穿了一身奇怪的衣服。

“你好麥麗婭”邁特感覺很奇怪。哦!原來邁特把城市和森林的環(huán)境搞反了。

“哦!邁特,你在干什么?”老鷹瑪麗大叫。

“我才去了城市,那里可有趣了?!边~特得意洋洋地說,“這里只有我一個人去了?!?/p>

瑪麗把這件事告訴了整個大森林里的動物。

并開了一個故事聚會,要求邁特為它們講述城市里的事情。

“城市有斑馬線,紅綠燈、、、、、、、、我在城市學了不少的知識”邁特耐心地講著。

斑馬杰瑞躺在地上,當斑馬線,狗狗巴杰睜一只當綠燈,小兔睜一只眼睛當紅燈。

巴杰睜開一只眼,一群動物從杰瑞身上走過,然后小兔睜開眼。

“城市一定很疼?!卑唏R抱怨道。

“城市一定很困”小兔和巴杰異口同聲地說,很想睡覺。

“不如我們一起去城市吧?”猴子安克出了一個好主意。

“好,一起去,明天出發(fā)”獅子王巴西大聲宣布。

第二天動物們隨著邁特來到了城市。

“看!好多怪物?!必i“尼尼”大叫。

“看,好多動物,抓住了就發(fā)財了”人們像見了寶藏似的追了上去。

“快逃”獅子王巴西大喊。

動物們竟逃進了動物園,被關了起來。

除了豬,它們都后悔離開了大森林。

“我覺得挺好啊!還有免費的食物?!必i開心地叫。

它們想念綠油油的大森林,那嫩嫩的青草,清澈又甘甜的泉水、、、、、、、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4991157.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