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學活動的設(shè)計方案,它詳細規(guī)定了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內(nèi)容,是教師進行教學的重要依據(jù)。每一堂課都需要有一份教案來指導教師的教學行為,促使學生的學習效果更好。教案應根據(jù)學生的學情和學習需求進行個性化的設(shè)計和改進。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學習,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雨巷詳細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采用探究的方法多元化解讀文體,學習寫狀物的方法,提高觀察力和想像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會作者對人生的獨特感受,提升自己對人生的理解與感悟
教學重點:
1:紫藤蘿花的象征意義及文章主旨的顯現(xiàn)
2:生動而細致的景物描寫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對人生的獨特感受,表達自己對人生的理解與感悟
德育滲透:培養(yǎng)學生感覺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熱情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第二課時
一、情景導入
二、讀花之歌
(師巡視指點)
三、賞花之美
(幻燈展示:我感受到的藤蘿花的美的句子是在課文的第自然段,它們是:這是美在藤蘿花的)
1、“只見一片輝煌的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fā)端,也不見其終極”(美在形狀)
2、“深深淺淺的紫,仿佛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美在顏色)
3、“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迸濺的水花,仔細看時,才知道那是每朵紫花中的最淺淡的部分,在和陽光互相挑逗”(美在情趣)
4、“花朵兒一串挨著一串,一朵接著一朵,彼此推著擠著,好不活潑熱鬧!”(美在生機)
5、“我在開花,它們在笑”“我在開花,它們?nèi)氯隆保涝谏鷻C)
6、“每一朵盛開的花就像是一個小小的張滿了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愛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美在生機)
仿寫:例:每一朵盛開的花就像一只漂亮的蝴蝶,在那里翩翩起舞(天使、少女)
每一朵盛開的花像,在那里
7、“香氣似乎也是淺紫色的,夢幻般輕輕地籠罩著我”
師:大家在這個句子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香氣是看不見的,作者卻把它變成看得見的顏色“淺紫色”給人什么感覺?(朦朧、淡雅、輕柔)所以我們可以想像紫藤蘿的香氣就是那種淡雅、朦朧,所以下面說“夢幻般了”
(生背誦)
雨巷詳細教案篇二
一、導入:
1、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灰椋鳥(學生齊讀課題)。
2、灰椋鳥起初給作者留下怎樣的印象?為什么?
3、可是,作者因為看了有關(guān)灰椋鳥的電視錄像,就再也忍不住了,決定親自去看一看。
灰椋鳥歸林的場景究竟有什么好看的呢?為何如此吸引作者?想去看看么?
4、今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走進課文,通過語言文字和作者一起去看看吧!
二、學習第四小節(jié):
1、打開書,自己讀讀第四小節(jié),看看灰椋鳥是怎樣歸林的。板書:歸林。
指名說一說灰椋鳥是怎樣歸林的。
2、過渡:原來灰椋鳥就是這樣歸林的。
(1)、出示文字:“一開始還是一小群一小群的飛過來,盤旋著,陸續(xù)投入刺槐林。”指名讀。
(2)、投入在這里的意思是?生:飛入。
換成飛入可以么?哪個更好?自己讀讀看。指名說說為什么。
(投入一詞讓人不由想到投入媽媽的懷抱……)
(3)、有感情朗讀。
3、過渡:一開始是這樣歸林的,后來呢?
(1)、出示文字:“沒有幾分鐘,‘大部隊’便排空而至,他們大都是整群整群的列隊飛行。。。。。。從頭頂飛過。”指名讀。
(2)、給你什么感受?從哪感受到的?師圈畫相關(guān)字詞。
(3)、想去看看么?閉上眼睛,聽老師讀,用心去感受一番。
睜開眼,說說你都看到了什么?
灰椋鳥可真多呀,你想到了什么詞?生:不計其數(shù)、遮天蔽日、數(shù)不勝數(shù)、多如牛毛……
是呀,灰椋鳥就是這樣不計其數(shù)、遮天蔽日、數(shù)不勝數(shù)、多如牛毛……的飛過來了,這就是―――排空而至!
出示:看到這樣的場景,我不禁驚嘆道:―――
指名說一說。板書:壯觀。
(4)、有感情朗讀。
4、過渡:這是我們通過語言文字,通過讀加以想象看到的歸林場景,我們還聽到了什么呢?指名說。
(1)、出示文字:“先回來的鳥。。。。。。與熟悉的伙伴會合?!敝该x。
(2)、這是作者―――(生回答)想象的。
想象他們在干什么呢?指名說,是相機圈畫字詞。
(3)、想一想,他們會傾訴哪些見聞和收獲?又會怎樣呼喚、應合自己的同伴和親人呢?選擇一個方面動筆寫一寫。
指名說一說。(他們會這樣傾訴、呼喚、應合:。。。。。。)
(學生回答應合時,老師相機再補充兩個回合加深學生對應合的理解。)
(5)、你能快樂的讀讀么?有感情朗讀。
三、學習第五小節(jié):
1、過渡:夕陽漸漸西沉,……還是不愿過早的安眠。作者把此時的刺槐林和竹林比作?
(1)、指名回答。
(2)、出示文字:“整個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個天然的俱樂部。”指名讀。
(3)、俱樂部是人們―――(指名說)。
(4)、在這個俱樂部中都有誰呢?
2、過渡:那么多的灰椋鳥,他們排空而至聚集到這里。他們在這天然俱樂部中又干些什么呢?自己讀讀第五小節(jié)。
(1)、指名說。
(2)、出示文字:“看,這幾只剛剛落在枝頭上,那幾只又撲棱棱地飛起來。。。。。。多么像穿上盛裝的少女在翩翩起舞??!”指名讀。
(3)、給你什么感受?
(4)、少女在人們印象中是―――美麗的,盛裝的少女則―――更加美麗。作者把什么比作盛裝的少女?指名說。
(5)、作者起初對灰椋鳥的印象是?為什么在這里竟變得如此美麗?
(6)、這些盛裝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呢,多美的畫面啊,你能美美的讀讀么?
有感情朗讀。(女生齊讀)
3、過渡:他們除了在這天然俱樂部中翩翩起舞之外,他們還在干什么呢?
(1)、指名說。
(2)、出示文字:“樹林內(nèi)外,百鳥爭鳴,呼朋引伴,嘰嘰啾啾,似飛瀑落入深澗,如驚濤拍打岸灘。。。。。?!敝该x。
(3)、說說他們在干什么。
(4)、你看,這些灰椋鳥,你唱我也唱,你唱的響亮,我要唱得比你更響亮,這就是―――(生說)百鳥爭鳴!這聲音―――(生讀)似飛瀑落入深澗,如驚濤拍打岸灘。
這聲音真―――?指名說。(動聽、響亮。。。)
(5)、有感情朗讀。(男生齊讀)
4、小結(jié):原來這些灰椋鳥在這天然的俱樂部中不僅翩翩起舞,還在盡情歡唱,這俱樂部可真―――(生回答)熱鬧。板書:熱鬧。
這么熱鬧的場景,再來完整讀讀好么?生齊讀。
5、引讀:難怪作者會問―――這上萬只灰椋鳥……情不自禁的歡呼起來。
相信此時此刻,不僅作者被這場面感染了,同學們也一定被這場面感染了,你會歡呼些什么呢?指名回答。
四、升華:
作者怎么能把原本那么不好看的、黑乎乎的灰椋鳥寫得如此生動、美麗呢?
指名回答。板書:愛鳥。
2、想認識這位愛鳥的作者么?
(1)、出示幻燈片:作者的照片。
(3)、簡介:她生長在養(yǎng)鶴世家,從小愛鳥,愛動物。大學畢業(yè)以后,她如愿以償?shù)亻_始從事她心愛的養(yǎng)鶴事業(yè),可是不幸降臨到了這個年輕女孩的身上。1986年9月16日的這一天,她為了救一只受傷的丹頂鶴,在渡河時不幸沉入河底,為了她心愛的丹頂鶴,獻出了年僅23歲的生命。人們?yōu)榱思o念她,還創(chuàng)作了這樣一首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
(4)、播放flash音樂。
3、此時此刻,相信同學們一定是感慨萬千的。這位年輕女孩就是本文的作者。播放音樂:《寂靜山林》。三讀課文:
(1)、她是那么愛鳥,正因為她愛鳥,所以原本并不好看的灰椋鳥在她眼中竟如盛裝的少女般美麗:出示文字:“看,這幾只。。。。。。翩翩起舞??!”齊讀。
(2)、正因為她愛鳥,所以原本普普通通的鳥叫聲在她聽來那么美妙、動聽:
出示文字:“樹林內(nèi)外,。。。。。。如驚濤拍打岸灘。。。。。?!饼R讀。
(3)、正因為她愛鳥,所以在回來的路上會有這樣的感想:
出示文字:“鳥是人類的朋友,……壯觀場面呢?”齊讀。
(4)、小結(jié):是啊,我們要感謝林場工人,沒有他們的辛勤勞動,我們不會看到這鳥兒歸林的壯觀場面,我們更要感謝作者給我們留下了這么美的文章―――(齊讀課題)灰椋鳥。
五:總結(jié):
1、同學們,課文學完了,你有什么想說的么?
2、總結(jié)并拓展:是啊,讓我們記住徐秀娟說的這句話:鳥是人類的朋友,樹林是鳥的樂園。課后同學們可以再去讀徐秀娟的其它文章以及有關(guān)她的報道,還可以讀讀著名作家巴金爺爺寫的《鳥的天堂》,相信同學們一定會有新的收獲。
雨巷詳細教案篇三
目標要求:
1、了解作者對虛度光陰感到無奈和惋惜,又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復雜心情,懂得人生短暫,我們應該珍惜時間和生命的道理。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積累自己喜歡的語段。
3、搜集有關(guān)時間方面的詩詞、格言,拓展延伸,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教學流程及設(shè)計意圖:
一、激趣導入,情感奠基。
1、學生自由背誦有關(guān)時間方面的詩詞格言。
2、教師談話導入并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入手,找準新舊知識的契合點,輔之師生課外資料的有機融合,更利于學生提早進入文本閱讀狀態(tài)。)
二、整體感知,理清層次。
1、以“我來讀讀”、“我來說說”的形式檢查學生自學字詞和讀文情況。
2、學生在組內(nèi)互相交流預習中遇到的難理解的詞句,然后教師相機引導。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更是學習的主人,主體地位回歸,而內(nèi)在潛能被激發(fā),學生會無拘無束的交流,自主學習效果明顯增強。)
三、品讀欣賞,個性感悟。
1、默讀。圈點批畫自己喜歡的'句段,反復揣摩體會。
2、精讀。學生采取適合的讀書方式,結(jié)合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實際從不同的角度想開去,品詞析句,深層研讀。然后在自讀自悟的基礎(chǔ)上與好朋友交流研討。
(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此環(huán)節(jié)學生從自己的主觀愿望出發(fā),自由選擇學習內(nèi)容,直接觸摸感受文本,加深了理解和體驗。在此同時學習伙伴間的合作交流又提升了自己獨特的感悟,使個人的情感熏陶得以升華。)
重點指導:
(1)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2)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jīng)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3)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在充分讀的基礎(chǔ)上進行仿寫練習。)
(4)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太陽蒸融了。
(這些句子運用了排比、擬人和比喻等手法,讀起來格外輕巧婉轉(zhuǎn),而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在讀中體味語言的美,在讀中品味字里行間流露的感情,在讀中學習語言的表達方式,積累語言,培養(yǎng)語感。)
3、賞讀。以“挑戰(zhàn)擂主”的形式學生自由選擇喜歡的句段感情朗讀,亦也可以背誦積累。
(競賽朗讀鼓勵學生進行個性解讀,體現(xiàn)了由會讀書到讀好書的過程。)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華。
1、學生匯報收集到的有關(guān)時間方面的散文、詩詞、格言警句。
2、從“寫名言”的視角,讓學生仿照名人寫出自己的名言。
3、課外閱讀建議(可從中任意選擇):
繼續(xù)查找有關(guān)時間方面的資料,召開“惜時”交流會;
閱讀朱自清其他文章:如《背影》《荷塘月色》等;
有條件的同學自己錄制朗讀錄音帶,也可找伙伴合作進行。
雨巷詳細教案篇四
基礎(chǔ)美術(shù)(素描)
模塊:透視原理
能力目標:1.能掌握透視的基本術(shù)語和基本規(guī)律2.掌握正確畫透視的方法
知識點目標:1.畫出各種幾何形體的透視關(guān)系2.基本掌握兩種透視方法
課時安排:1天
任務(wù)要求:畫出正方體的兩到三種透視任務(wù)分析:分析透視的原理和繪畫方法
難點分析:掌握各種透視的同時加入不同視角
知識點講解:
透視原理
角度與透視實際上是一個很廣泛的問題,不僅僅在畫畫創(chuàng)作時,其它各種美術(shù)形式都很講究角度與透視。它是美學理論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繪畫藝術(shù)一般都要求在二度空間的平面上表現(xiàn)三度空間的立體感,比如同樣的物體近大遠小等,所以,透視規(guī)律在畫面構(gòu)圖上的運用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透視變化是繪畫構(gòu)圖變化的現(xiàn)實依據(jù)。
透視的基本術(shù)語
1,視平線:就是與畫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線。
2,心點:就是畫者眼睛正對著視平線上的一點。3,視點:就是畫者眼睛的位置。
4,視中線:就是視點與心點相連,與視平線成直角的線。
5,消失點(滅點):就是與畫面不平行的成角物體,在透視中伸遠到視平線心點兩旁的消失點。
6,天點:就是近高遠低的傾斜物體(房子房蓋的前面),消失在視平線以上的點。
7,地點:就是近高遠低的傾斜物休(房子房蓋的后面),消失在視平線以下的點。
8,平行透視:就是有一面與畫面成平行的正方形或長方形物體的透視。這種透視有整齊、平展、穩(wěn)定、莊嚴的感覺。
9,成角透視:就是任何一面都不與平行的正方形成長方形的物體透視。這種1透視能使構(gòu)圖較有變化。
一點透視(平行透視)
一點透視在漫畫中是常用的,也是最簡單的透視規(guī)律。一個物體上垂直于視平線的縱向延伸線都匯集于一個滅點,而物體最靠近觀察點的面平行于視平面,這種透視關(guān)系叫一點透視,也叫平行透視。
一點透視的表現(xiàn)方法:
首先在畫面上畫一條水平線(視平線),然后再畫一條垂直線,相交點作為滅點,從滅點隨便延伸出一條線,這條線就是將要畫的物體的透視關(guān)系,然后在透視關(guān)系線和視平線之間畫出所要繪制的物體。物體高度的變化是根據(jù)透視線和視平線所成的角度的變化而變化的。當物體所處的位置不同時,畫面中將表現(xiàn)出物體不同的面。在畫物品的一點透視圖時,首先找出滅點,通過滅點延伸出透視線。桌子及其上面的所有物體的透視,都是按著從滅點出發(fā)的透視線的透視而確定的,在將所有物體畫出后,可以將多余的輔助線擦去,并加強所有物體的邊緣或加上陰影。
一點透視的運用:
用一點透視法可以很好地表現(xiàn)出遠近。常用來表現(xiàn)筆直的街道,或用來表現(xiàn)原野、大海等空曠的場景,此外,如在“室內(nèi)”場景中運用,更可營造出房間寬闊舒適的感覺。
兩點透視(成角透視)
兩點透視也是在畫中常用的.基本透視規(guī)律。一個物體平行于視平線的縱向延伸線按不同方向分別匯集于兩個滅點,物體最前面的兩個面形成的夾角離觀察點最近,這樣的透視關(guān)系叫兩點透視也叫成角透視。
兩點透視的表現(xiàn)方法:
首先做一條地平線和一條垂直線,然后定好高度,在視平線的左右兩端找出滅點,在滅點和高度點之間連線,在視平線和透視線之間畫出建筑物的輪廓。隨著視平線與透視線之間的角度變化不同,畫面表現(xiàn)物體的形狀也在改變。
兩點透視的運用:
在運用兩點透視規(guī)律畫街道一類的景物時,可以將遠景的物體處理的較3虛,近處的物體畫的要細致些,而且,不論建筑物的多少,其透視線均應分別相交于兩個滅點,這樣畫出來的景物的透視才會準確。
三點透視
在兩點透視的基礎(chǔ)上,所有垂直于地平線的縱線的延伸線都匯集在一起,形成第三個滅點,這種透視關(guān)系叫三點透視。這種透視關(guān)系只限于仰視或俯視。
三點透視的表現(xiàn)方法:
同樣還是將滅點和中線等透視輔助線畫出來。首先按著兩點透視畫出物體的高度透視,然后在縱向定出一個滅點,和物體的底部兩點相連。這就是三點透視。
三點透視的運用:
通過三點透視,可以表現(xiàn)建筑物高大的縱深感覺。兩點透視和三點透視比起來,三點透視對于建筑物高度的表現(xiàn)是最到位的。
4圓形透視
透視圖中凡是變動了的線稱變線,不變的線稱原線,要記住近大遠小,近實遠虛的規(guī)律。
前面所講的立方體透視圖法適用全部物體,下面就說明一下圓形透視,分解如下:
如圖
(一)為正圓,a=b,a=b。
圖
(二)為圓的透視圖,視覺上a=b,但a
圓形透視的畫法:
先畫一個立方體的透視形,正面畫出兩條對角線,再畫兩條對角線相交的四個點,共八個點,將八個點連接成圓。
圓形透視距我們近的半圓大,遠的半圓小,弧線要均勻自然,兩端不能畫得太尖或太圓。(如下圖)
畫圓形物體的方法:
步驟一:畫出物體高和寬的比例。
步驟二:根據(jù)回旋組合體的規(guī)律,畫出中軸線及對稱點的平行線,畫出物體外形特征。
步驟三:在每條平行線上標出近大遠小的點,畫出圓面透視。
步驟四:調(diào)整線條的近實遠虛的關(guān)系:(如下圖所示)
圓柱體透視
和前面的圓相比較,里面的圓當然是被縮小了,但仍然是完全的相似形。兩個橢圓是平行的面,但里面的那個被縮小了,此時,橢圓的長軸(未繪)與長方體的邊不平行。兩個橢圓的面失掉了平行性,也不是相似形。
圓柱體和圓錐體的畫法:
正六面體的平行透視
在正六面體上下、前后、兩側(cè)三個面中,只要有一個面與畫面平行,同時有一面與地面平行的正方面體透視就叫“平行透視”。(它只有一個消失點)
正六面體的平行透視最少看見一個面,最多看見三個面。正六面體作圖的線段有水平線、垂直線和消失線,三組邊線的透視方向是:四條邊線與畫面平行、有四條邊線與畫面垂直,有四條邊線向主點消失。如下圖:
正六面體的成角透視
當正六面體的一個面與地面平行,其左右各豎立餓側(cè)面與畫面成角時就叫“成角透視”(它有兩個消失點)。
正六面體三組邊線的透視方向是:有四條邊線與畫面垂直,有四條邊線消失于左余點,有四條邊線消失于右余點。(如下圖所示)
幾何形體結(jié)構(gòu)及幾何相關(guān)物體的練習
自然物體都具有特定的形狀,從造型角度來看,構(gòu)成物體最基本的形狀有:直角六面體,圓柱體,圓錐體,球體四類形體,如下圖所示:
比較復雜的形體是由兩個以上的基本形體組合成的,其結(jié)構(gòu)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回旋組合體:即各部分依一個共同軸線組合而成。
2:貫穿組合體:即各部分的軸線互相成角。
3:切挖形體
4:其它復雜或不規(guī)則物體的組合視點
人物觀察物體時的出發(fā)點,叫做視點。當視點平行于被觀察物時,形成的透視角度叫做平視視角。當視點低于被觀察物體時,形成的透視角度叫做仰視視角。當視點高于被觀察物體時,形成的透視角度叫做俯視視角。
視角
所謂視角是指觀察事物的角度,它是決定構(gòu)圖的關(guān)鍵。觀察角度不同,所畫出的畫面氣氛也有差別。
視角的應用和特點:
(1)平視圖在普通的場景中經(jīng)常使用,顯得干凈利索,但一味用平視圖就會缺少變化。
(2)仰視圖是從下方向上的仰視,常被使用在需要畫出有一錘定音之感的畫面中。但仰視太多,看的人容易累,也不容易懂。
(3)俯視圖可以使讀者對畫面中的場景及人物情況一目了然。但俯視太多,會使讀者有距離感,難以融入到劇情中。
動畫中需要有許多場面,為了引人入勝,應以不同視點進行銜接,讓透視中的諸多視點恰如其分地在畫面上表現(xiàn)出來,使畫面可讀性更強,更富有節(jié)奏、韻律和速度,使之動感更強。這種構(gòu)圖難度較大,需要大膽安排,細心推敲,在各種視角的畫面穿插于同一頁時,原則是要主次分明,讓主體突出,以使人物關(guān)系得到合理的安排。
繪畫中的簡單透視(人物)
1.“空間立體透視”就是遠小近大。
2.對于一幅畫的透視,有一條輔助線,這條輔助線就是這幅畫的地平線。3.有一個消失點,一般來說這個點是可以在輔助線上隨便放的。
4.還有幾條由消失點向目標放射的廷伸線。由這三點構(gòu)成一幅畫的透視輔助圖。
5.我們看這幅圖很清楚,人物在兩條廷伸線之間,在與鏡頭同一距離的兩個一樣高的人是一樣的,如果其中一個人后退了5米呢?6.那個人后退以后,人是變小了,但三條線在這兩個人身上依然在同一部位。這就是透視。
7.當然畫面的兩個人不可能站的很齊,那只要作出第四條輔助線即可。
128.如果要在那畫高一點的人,就是原基礎(chǔ)上長高一點即可。用這種方法就可以輕松畫出在不同位置的不同身高的人的大小了,記住在一幅畫里要只以一個人為基礎(chǔ)測量。
9.在一般的情況下地平線是以畫面主角的眼睛平行的,這是由于鏡頭是與他的眼睛平行的。但許多情況下畫面是俯視或仰視的。10.那么地平線也會隨著鏡頭的升高而升高。11.隨著鏡頭的下降而下降。
12.之后要記住,同一畫面,同一視角,同一大小的人物,不管怎么移動,地平線在他身上的位置是不會變的。其實在大多數(shù)情況是不需要這樣測量的,但對于初學者來說還是要用到,時間長了只要用眼測就行了。
13.對人物的本身也同樣有透視,當人物正對鏡頭時并不明顯,一旦有了視角和動作的變化,就很明顯了。
雨巷詳細教案篇五
《鄉(xiāng)愁》有如音樂中柔美而略帶哀傷的回憶曲,讓人久久回味。下面是其詳細賞析。
一、給詩歌增添傳統(tǒng)的色彩
余光中曾經(jīng)說過,他的鄉(xiāng)愁詩寫的就是對中華民族的眷戀與深情。無論是寫李廣、王昭君,屈原、李白,還是寫荊軻刺秦、夸父逐日,都有一條清晰的“中國情結(jié)”貫穿其中。盡管他的詩文中受到一些西方文化的影響,但在他的詩歌中還是以“藍墨水的上游是黃河”來表明他的文化傳承中仍受中國文化的深刻影響,中國文化的遺韻和對中華民族的懷思永不會改變。在他的作品中,我們?nèi)钥梢郧逦乜吹健对娊?jīng)》的身影。用他的話說:“我以身為中國人自豪,更以能使用中文為幸?!薄盁页苫?,我的漢魂唐魄仍然縈繞著那片厚土”。余光中的祖父余東有曾告誡子孫“富貴貧賤,同是人也,特其遇之不同耳。倘吾厚富貴而薄貧賤,是貴勢而賤人也”。中華五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良好的家庭氛圍,都使得余光中的詩歌飽含傳統(tǒng)的理念,呈現(xiàn)傳統(tǒng)的色彩。
二、給傳統(tǒng)補充時代的因素
雖然余光中初期的詩歌創(chuàng)作曾受歐美現(xiàn)代派的影響,但在五六十年代的詩歌論爭中,他卻反戈一擊,批評了現(xiàn)代派詩歌內(nèi)容虛無、表現(xiàn)晦澀的惡性西化傾向,主張將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融于一爐。在自己的詩歌創(chuàng)作實踐中毅然決然地把自己的筆伸向大陸,“去沾汨羅的波濤,易水的寒波”。因此《鄉(xiāng)愁》一詩的主題雖然是傳統(tǒng)的,但卻具有鮮明的地域感和時代特征。通讀全詩,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首詩的視角非常新穎,表現(xiàn)技巧非常圓熟,悄然無聲地將傳統(tǒng)無形地融合在現(xiàn)實之中,將個人的悲歡離合融合在對祖國之愛、對民族之戀之中。強烈地表現(xiàn)了海外游子要求結(jié)束中華民族分裂的局面、實現(xiàn)海峽兩岸統(tǒng)一的愿憬。所以說這首《鄉(xiāng)愁》,具有以往的鄉(xiāng)愁詩所不可比擬的深度和廣度。在這首詩中作者找到了無可替代的意象來表現(xiàn)難以捕捉的鄉(xiāng)愁情緒,傳達的強烈而鮮明的現(xiàn)實意義。
余光中說他的這首詩“蠻寫實的”:小時候上寄宿學校,要與媽媽通信;婚后赴美讀書,坐輪船返臺;后來母親去世,永失母愛。詩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句詩人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大陸這個“大母親”,至此,這首詩的意境和思路突然變得開闊無邊,“鄉(xiāng)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一句便水到渠成。所以,詩人寫過去,只是為了寫現(xiàn)在?,F(xiàn)在望著一灣淺淺的海峽發(fā)愁呢,這才是全詩真正的落腳點。
三、給時代注入情感的血液
詩人不僅用詩歌寄托自己的情感,更用行動來實現(xiàn)自己對親人的思念,對海峽兩岸統(tǒng)一的期盼。,余光中捏著一張窄窄的機票回大陸探親。清明節(jié),他第一次踏上了武進漕橋故土,第一次站在芳草萋萋親人的墳頭。十月,詩人攜夫人范我存女士專程重返母鄉(xiāng)常州,以解鄉(xiāng)愁,找尋他夢中故鄉(xiāng)的點點滴滴。的元宵節(jié)團圓夜,詩人回到大陸,回到四川,探視少年時代的八年記憶,探望他的詩友和他仰慕的前賢,找尋自己的根,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根。
余光中先生對著名編劇蘇叔陽說,中華民族深厚的感情從歷史、文化、血緣來講,即使天涯萍水相逢也會一見如故?!八晕页ξ业挠H朋說,不要因為五十年的政治而拋棄五千年的文化?!薄皫浊甑闹腥A文明烙印在每個同胞身上,就像是‘胎印‘一樣,只要兩岸作家用的是中文寫作,民族感情是永遠不會中斷的。”
1972年的《鄉(xiāng)愁》離今天已近30年,那股揪心的鄉(xiāng)愁不但沒有漸漸淡去,反而隨著時代的變遷越來越濃,濃得已經(jīng)化不開了。
解讀《鄉(xiāng)愁》的“中國情結(jié)”
臺灣詩人余光中先生以“鄉(xiāng)愁詩人”著稱,他的一首意蘊深刻,家喻戶曉的《鄉(xiāng)愁》更是寫出了海外游子的思歸之情,洋溢著詩人魂牽夢繞的“中國情結(jié)”。
一、濃重的文化尋根情結(jié)
對故土的眷戀可以說是人類共同而永恒的情感。余光中的《鄉(xiāng)愁》從兩個方面著重表現(xiàn)了對祖國大陸的這種文化上的歸屬感或者叫作葉落歸根情結(jié)。
首先,余光中先生的《鄉(xiāng)愁》從內(nèi)在感情上繼承了我國古典詩歌中的民族感情傳統(tǒng),具有深厚的民族感。中國詩歌強調(diào)含蓄,強調(diào)借助意象來表現(xiàn)情與思。余光中先生借助中國古典詩歌藝術(shù)技巧,從廣遠的時空中提煉了四個可感的,和詩人人生的四個階段息息相關(guān)的意象:“郵票”,“船票”,“墳墓”和“海峽”,并且巧妙地將鄉(xiāng)愁這種抽象的情緒轉(zhuǎn)化為四個意象。小時候與祖**親分隔兩地是由于國家政策關(guān)系,那時只能通過書信的形式,用一枚小小的“郵票”承載自己厚重的鄉(xiāng)愁,一枚小小的“郵票”成了兩岸人民情感交流的樞紐,正如杜甫在《春望》中所寫下的名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書信蘊含了中國人民多少的苦難與思念呀。到了中年,作者成家立室之后依然不能擺脫這種隔岸的牽掛。本應幸福,溫馨而甜蜜的婚姻卻變成了海上旅途的疲乏,孤獨,一張張舊“船票”飽含和多少空虛的歲月和相聚的感動,一張張舊“船票”割斷了無數(shù)鴛鴦夢。而最令詩人痛心疾首的是自己朝思暮想要回去探望的老母親,卻在苦苦的等待和思念中煙消云散,被一撮刺眼的黃泥永遠地掩埋在自己苦思的故土里,一方短短的“墳墓”卻成了生與死無法逾越的長城,一方短短的“墳墓”卻成了叫人銷魂的思念。
余光中先生在敘述自己思鄉(xiāng)的感情基礎(chǔ)上,將這種情感體驗流露到每一位中國人的`心中,將所有海外游子,港澳臺同胞們鄉(xiāng)愁的心聲用一灣淺淺的海峽展現(xiàn)給了祖國同胞,將這種鄉(xiāng)愁的中華民族本性深深地扎根在人們心靈的殿堂里。此時,詩歌的思想情感已經(jīng)升華到了整個民族及全世界華人的心中,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濃郁而又強烈的葉落歸根情結(jié)。詩人的鄉(xiāng)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說出來的,而是通過聯(lián)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藝術(shù)形象,使之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作者把對母親、妻子、祖國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爐,表達出渴望親人團聚、國家統(tǒng)一的“中國情結(jié)”。
其次,正像中國大地上許多江河都是黃河與長江的支流一樣,余光中雖然身居海島,但是,作為一個摯愛祖國及其文化傳統(tǒng)的中國詩人,他的作品深受中國文化,尤其是《詩經(jīng)》的影響?!多l(xiāng)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矚目。它的形式美一表現(xiàn)為結(jié)構(gòu)美,一表現(xiàn)為音樂美?!多l(xiāng)愁》在結(jié)構(gòu)上呈現(xiàn)出寓變化于統(tǒng)一的美?!多l(xiāng)愁》共四節(jié)。每節(jié)四行,節(jié)與節(jié)之間相當均衡對稱,但是,詩人注意了長句與短句的變化調(diào)節(jié),從而使詩的外形整齊中有參差之美。《鄉(xiāng)愁》的音樂美,主要表現(xiàn)在采用《詩經(jīng)》中的復沓手法,營造出一種回環(huán)往復、一唱三嘆的旋律。其中的“鄉(xiāng)愁是——”與“在這頭……在那(里)頭”的四次重復,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在同一位置上的疊詞運用,使得全詩低回掩抑,如怨如訴。而“一枚”、“一張”、“一方”、“一灣”的數(shù)量詞的運用,不僅表現(xiàn)了詩人的語言的功力,也加強了全詩的音韻之美。
對古典詩詞資源的利用使余光中的詩在整體上呈現(xiàn)出純美的維度,在文化的框架中也極有意味。銘文似的語句和速度,純美的語言,齊整的體式,這些余光中一以貫之的手法,均源自他始終不渝的“中國情結(jié)”。
二、深沉的歷史滄桑感
遠離故鄉(xiāng)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漢,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葉落歸根。但臺灣和大陸人為地長期隔絕,使飄流到孤島上去的千千萬萬炎黃子孫的思鄉(xiāng)情懷,客觀上具有以往任何時代的鄉(xiāng)愁所不可比擬的特定的歷史滄桑感。即特有的“中國情結(jié)”。
“小時候”、“長大后”、“后來呵”、“而現(xiàn)在”,這種表時間的時序語像一條紅線貫串全詩,概括了詩人漫長的生活歷程和對祖國的綿綿懷念,層次的漸遞使主題由模糊逐漸鮮明,流露出詩人深沉的歷史感?!昂髞砗?鄉(xiāng)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而現(xiàn)在/鄉(xiāng)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一下子,讀者面前仿佛出現(xiàn)了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淚流滿面地跪在母親的新墳前,面朝家鄉(xiāng)、祖國的方向痛不欲生地跪在大海邊,用嘶啞的聲音大喊:“母——親!”一種深沉的滄桑感油然而生。
雨巷詳細教案篇六
《琵琶行》寫音樂,意不在寫音樂而在寫人,在慨嘆琵琶女身世的凄涼和抒發(fā)自己的不滿。
教學目標:
1、欣賞并學習本詩運用形象比喻描寫音樂的語言藝術(shù)和側(cè)面烘托的表現(xiàn)手法。
2、培養(yǎng)學明確整體感知課文的能力,培養(yǎng)學明確立足文本運用想象分析鑒賞詩歌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明確的藝術(shù)感悟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感受悲劇美,鑒賞音樂描寫是重點;
2、通過描寫音樂藝術(shù)溝通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是理解詩意的難點。
教學方法:
誦讀法結(jié)合學明確的自主探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古箏《漁舟唱晚》琵琶《琵琶語》二胡《二泉映月》洞簫《亂紅》)
可能大家的想象與語言還不足以表現(xiàn)音樂的高妙境界。但我們的先人卻通過詩歌,把音樂的美妙用文字表現(xiàn)了出來。我們今天要一起品讀的便是被清人方扶南推許為“摹寫聲音至文”的白居易的《琵琶行》。
二、整體感受。
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迄今為止,我們已經(jīng)穿越《詩經(jīng)》的河流,走過了30的曲折歲月。一提起唐代,人們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帝王將相,而是才子佳人,在唐朝就有這樣一位皇帝,也許他的名字早已被人們淡忘了,可是他為一位詩人寫的悼亡詩卻永久的流傳了下來,而這位詩人就是唐朝的一張名片,千百年來,不斷地接受一代又一代的詩歌朝圣者。這位皇帝是誰呢?他就是唐宣宗李忱,他寫的這首詩是這樣的:綴玉連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提問明確共同朗讀上述詩歌)
很顯然這位詩人是白居易。那么,白居易是在什么情況下寫的《琵琶行》?
明確:這首詩說的是元和十年,詩人被貶到九江郡,第二年送客湓浦口,聽到琵琶女彈琵琶,勾起了心中沒落的情感,他聽了琵琶女的彈奏并為他作了一首詩。
提問:這首詩講述的就是詩人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間的故事。這個故事的結(jié)局是什么?
明確:琵琶女彈了琵琶曲之后,詩人白居易為她翻作《琵琶行》。
提問:在這首長詩當中,詩人一共塑造了幾個形象?
明確:兩個。琵琶女、詩人。
明確:琵琶聲是兩人情感的媒介。因為有了琵琶聲,才會‘主人忘歸客不發(fā)’;因為有了琵琶聲,白居易才會‘移船相近邀相見’。音樂是溝通詩人與琵琶女情感的橋梁。這可能也是大家看過的許多才子佳人的故事里常用的一個橋段,佳人在不遠處彈奏樂器,悠揚婉轉(zhuǎn),才子聽得如癡如醉,于是便尋聲而去,于是就有了之后的柔情蜜意。而樂天與這位琵琶女在潯陽江上相遇,一曲琵琶讓他們找到了共同的身世,共同的話題。我們且看這曲琵琶是怎樣的。
三、品味琵琶。
提問:全詩寫琵琶寫了幾個回合?最生動的是第幾回合?
明確:三個回合:一聞琵琶(第一節(jié))邀相見,再聞琵琶(第二節(jié))訴淪落,三聞琵琶(第五段)青衫濕。第二回合。
(學明確誦讀第二回合。)
提問:哪些地方應該怎么讀,才能準確的傳達詩人的情感?
提問:“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表現(xiàn)了一個什么樣的場景?
明確:說明了詩人迫切的想知道答案,卻又怕驚擾了琵琶女的雅興,斷了琴弦,他想一聽為快。但這是琵琶聲卻中止了,作者想分辨卻無從而得了,因此這里應該讀出這種疑惑的味道。
明確:江南小調(diào)所表達的是一種歡快的、流暢的感情。若是如此白居易大可不必哭得稀里嘩啦的。琵琶女當時彈的應是《霓裳》和《六幺》,詩人在京城過慣了宮廷明確活,在宮廷經(jīng)常聽到這樣的曲子。琵琶女所彈的(曲子)容易勾起他對往日明確活的思念。因此,他聽到《霓裳》和《六幺》才會比較感傷一些。而這首琵琶曲所表達的是琵琶女晚年落泊的情感,這種心情正符合白居易當時的心情,二者產(chǎn)明確了共鳴。因此對這首曲子很有感情。
提問:琵琶女所演奏的《霓裳》《六幺》是唐代宮廷名曲,易引起詩人的許多聯(lián)想。那么,大家認為最能刺激他敏感的神經(jīng),撥動他那脆弱的心弦的是什么?是因為地域的東西,還是因為音樂本身所代表的什么?從小序中找最能反映詩人受音樂影響而導致情感波動的句子。
明確:錚錚然有京都聲。
明確:詩人有著抱負和理想,而詩人被貶之后,開始不適應那種落魄的生活,但是他覺得可以慢慢適應,但是琵琶女所演奏的京都聲又勾起了他對往日奢華生活的回憶,讓他想起了以前在京城施展自己的才華,被皇帝重用,被群臣所仰慕的生活,又讓他有了一種在江湖間落魄飄零的感覺。琵琶女正是用一首曲子釋放了自己隱藏在心頭的深深的抑郁。
明確:“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聲音)寫的音樂有一種質(zhì)感,如裂帛,不僅說琵琶女的心碎,而且說詩人被貶九江之后,他的偉大抱負都被撕裂了。四弦一聲如裂帛,豈止是帛裂,簡直是心裂。
“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寫得非常好,因為詩人是從這里開始描寫音樂的,音樂的魅力在其能抒發(fā)感情,琵琶女是一個演奏的高手,他通過自己的演奏訴說自己的哀愁,而白居易則是一個聽曲的能手,他通過聽琵琶女的演奏,從而由琵琶女的遭遇聯(lián)想到自己遭貶,心情十分低落,既漂泊流浪之恨,又有高山流水之慰。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造成了一種視覺和聽覺的美感,雖然說音樂已經(jīng)停息,潯陽江上微波蕩漾,水面落花慢慢流,琵琶女的演奏已經(jīng)停息了,但是,東船西舫卻悄然無聲,觥籌交錯,飲酒作樂的場面已經(jīng)不再了,而美妙絕倫的琵琶聲引人入勝,引發(fā)了每一個人內(nèi)心的郁悶和苦痛,令人感慨萬千,在茫茫的江水上,只看到江水中倒映得又圓又亮的月亮,像一只盛滿憂愁的銀盤,輕輕一碰就會溢出來,而這個皎潔的月光,照亮了每一個人的內(nèi)心,照亮了人們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和思想,琵琶聲(并沒有直接抒發(fā))將人們引入一個凄清和悲涼的意境。人們首先是沉浸在琵琶女的悲涼中,后來,人們是沉浸在自己的思想的悲涼中。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拔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這幾句。這里可以讀出一種生命搏發(fā)的氣息,那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的一種搏發(fā),“鐵騎突出刀槍鳴”讓人想起了項羽在垓下突圍的一個場景。那是對明確命的最后一個寄托,至少他是一個英雄。然后呢?“曲終收拔當心畫”就好像項羽在烏江自刎的一個場面,一代英雄跟烏江向遠方長流,而且流到現(xiàn)在,還會一直流下去。生命就是一種鳳凰涅磐。
“別有幽愁暗恨明確,此時無聲勝有聲”。無聲可以有兩個理解,一是音樂,此前說“凝絕不通聲暫歇”,“無聲”是對“聲暫歇”的高度贊賞,這就說明詩人白居易能理解琵琶女的那種遭遇。還有就是從感情方面,“無聲”,“于無聲處聽驚雷”說明這時詩人和琵琶女的感情都處在一種激昂澎湃的時刻,而且它后邊說“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說明這也是一個基點,他們的感情也必須從這個基點才能噴泄出來,“無聲”處應該是他們的一種思考,笛卡爾說“人是會思考的蘆葦”,經(jīng)歷了一個高峰,一個低谷,他們一定有滿腔的愁緒,所以“無聲”處就能表現(xiàn)出這里面的感情。
明確:“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可能想到那婉轉(zhuǎn)流利的琵琶聲從琵琶女纖細而微微顫抖的指間滑過,像花朵的露珠,光滑透明,一顆顆從葉面滑過,從葉間滴下,滴入聽者的心中,激起陣陣的漣漪,又像黃鶯(在)花下的啼鳴,唱著輕快婉轉(zhuǎn)的歌曲,精致而優(yōu)美。漸漸地,弦聲緩慢,仿佛眼前的小溪不再快樂,它被冰阻塞著,發(fā)出冷澀的低泣,訴說著琵琶女心中難以言表的苦楚。舒婷說過“音樂把我卷走,在它明亮的激流中”,我覺得是音樂把白居易和我們卷走,在他善感而優(yōu)美的韻律之中。
明確:詩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詩人把音樂的音高、節(jié)奏、旋律都能用比喻,用畫面形象地寫出來,給人以無限的聯(lián)想;第二個就是其中用“嘈嘈切切”疊字,還有“幽咽”,有雙關(guān)的意思的詞就能把音樂的韻律和節(jié)奏表現(xiàn)出來。其三是對比,動靜結(jié)合的方法就如詩中有聲與無聲的對比。其四,襯托。最后一句,用秋月襯托琵琶聲。
四、小結(jié)。
一千多年前的那個夜晚,無邊的秋月與清風伴著白居易聆聽了一位素不相識的歌女的琵琶。于是一首《琵琶行》讓人們吟誦至今。今天我們了解了詩人如何化無形為有形,下節(jié)課,我們再來走入這兩位陌路之人的內(nèi)心世界。
五、布置作業(yè)。
1、背誦前兩段。
第二課時
一、導入。
自古以來關(guān)于音樂的故事,關(guān)于知音的故事不勝枚舉,每每留為佳話?!对娊?jīng)》中就有“琴瑟友之,鐘鼓樂之?!钡木渥樱笫栏杏岵犁娮悠凇陡呱搅魉返闹裘勒?,再往后便是嵇康悲奏《廣陵散》。似乎每一個時代,都會流傳下一個與音樂有關(guān)的動人故事,而唐代,《琵琶行》當之無愧是第一。
雨巷詳細教案篇七
《雨巷》教案
知識目標:
1。通過誦讀,感知詩歌的意象及特征,把握意境的營造。
2。尋找關(guān)鍵詞語,理解意象特征。
能力目標:
1。在誦讀、欣賞中增強對詩歌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養(yǎng)審美情趣。
2。結(jié)合藝術(shù)專業(yè)學生特點,用繪畫形式檢測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感悟,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學習興趣。
情感目標:
領(lǐng)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詩歌的音韻美、意境美。
教學過程:
一、用歌曲導入新課
聆聽唐磊《丁香花》(結(jié)合藝術(shù)專業(yè)學生特點,用音樂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思考:唐磊心中的“你”是位怎樣的姑娘?(為賞析詩歌中丁香姑娘意象做鋪墊)
二、新課學習
(一)介紹本課的學習目標
(二)走近作者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現(xiàn)代派”的代表詩人。1927年發(fā)表成名作《雨巷》被葉圣陶先生譽為“替新詩的音節(jié)開了一個新的紀元”,作者也由此獲得“雨巷詩人”的稱號。詩集有《我的記憶》《望舒草》等。
(三)聽錄音范讀,體會本首詩誦讀要領(lǐng),學生配樂朗讀。(在反復誦讀中感受詩歌音韻美、意境美)
本環(huán)節(jié)重點:把握感情基調(diào):低沉哀怨憂傷
(四)分類導航
導航一:我的學習我做主(誦讀詩歌,整體感知)
1、用第一人稱復述“我和丁香姑娘”之間的故事。(時間、地點、人物、情節(jié)敘述清楚,此環(huán)節(jié)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和組織能力)
2、從內(nèi)容上看,這是一首什么樣的詩?(愛情詩還是政治詩)
引出寫作背景:
《雨巷》寫于1927年夏天,國民政府反動派對革命者進行血腥屠殺,全國籠罩在白色恐怖中。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在失望中渴求著新的希望出現(xiàn)。《雨巷》正是這部分進步青年這種心境的反映。
導航二、我的團隊我合作(合作探究,展示匯報)
五個意象:油紙傘雨巷籬墻丁香姑娘
油紙傘:復古,懷舊,神秘,迷蒙(把油紙傘和我們生活中用的傘對比,陰雨天營造了一種凄清朦朧的意境)
雨巷:悠長寂寥(通過詩句中的關(guān)鍵詞概括)
籬墻:頹圮(通過詩句中的關(guān)鍵詞概括)
丁香:美麗、高潔、愁怨、易逝。
解析:丁香形狀象結(jié),開在暮春時節(jié),開花為白色或紫色,花雖美,但容易凋謝。詩人對著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愁品。在我國古典詩詞中,丁香象征著美麗、高潔、愁怨、易逝。
姑娘:美麗,高潔,哀怨,飄渺。
佛曰: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擦肩而過。
丁香姑娘的美麗高潔——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丁香姑娘的哀怨彷徨——理想難以實現(xiàn)
丁香姑娘的`飄然離去——理想的幻滅
導航三:我的思考我表達(發(fā)揮想象,繪畫展示)
1、在自己對本詩理解的基礎(chǔ)上,通過想象和聯(lián)想,把詩人筆下的文字轉(zhuǎn)化成畫面。(結(jié)合藝術(shù)專業(yè)學生特點,用繪畫形式檢測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感悟,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學習興趣。)
(五)小結(jié)
戴望舒的《雨巷》,寫出了我們每個人都曾經(jīng)體驗過的一種感情,那就是“憂傷”?,F(xiàn)在,讓我們帶著詩人傳遞給我們的憂傷,再次去體驗一下在細雨迷蒙的小巷中彳亍獨行的妙處。(集體朗誦)
作業(yè):
1、搜集誦讀戴望舒的《我用殘損的手掌》
雨巷詳細教案篇八
[教學目標]
一、反復朗讀,體會本詩的意境美。
二、了解“自由詩體”的特點。
三、深刻體會詩歌中借物抒發(fā)的內(nèi)心感情,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教學重點、難點]
一、學習象征的用法
二、分析“雨巷”、“我”、 “丁香一樣的姑娘”的象征意義。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作家介紹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中國現(xiàn)代著名詩人。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學學習法文,開始受到法國象征派的影響。1926年參加共青團。1928年后成為水沫社和其后的《現(xiàn)代》雜志的作者之一,創(chuàng)作現(xiàn)代派詩歌。1932年后留學法國、西班牙。1938年赴香港,主編《星島日報》副刊。1941年底香港淪陷,被日軍抗日罪名下獄,在獄中保持了民族氣節(jié),次年春被營救出獄??箲?zhàn)勝利后回上海教書,1949年春北上至解放區(qū)。1950年因病逝世。
詩集有《我的記憶》、《望舒草》、《望舒詩稿》和《災難的歲月》等。早期詩歌多寫個人的孤寂心境,感傷氣息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響,意象朦朧、含蓄。后期詩歌表現(xiàn)了熱愛祖國、憎恨侵略者的強烈感情和對美好未來的熱烈向往,詩風顯的明朗、沉摯。
三、創(chuàng)作背景
《雨巷》是作者的成名作,約作于政治風云激蕩,詩人內(nèi)心苦悶彷徨的1927年夏天,詩作寫成后差不多一年,作者把它投到《小說月報》,編輯葉圣陶一看到這首詩就非常喜歡,稱它為“替新詩的音節(jié)開了一個新的紀元?!辈⑺徒o作者“雨巷詩人”的稱號,這一年作者才22歲?!队晗铩穼懙氖敲酚昙竟?jié)江南小巷中的一個場景。細雨蒙蒙中,“我”懷著一種落寞,惆悵的情緒和一絲微茫的希望,撐著一把油紙傘在悠長寂寥的小巷中行走,這首詩既實又虛。
四、整體把握
(1)教師朗讀或聽錄音(學生進入想象,讓學生聞到丁香花的味道,并找出自己比較喜歡的句子)。
(2)學生齊讀(學生結(jié)合生活閱歷,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出來,并叫一學生到黑板那畫出來)。
(3)詩歌可分三個部分:
a、彷徨求索(1—2)——尋找理想。
b、理想出現(xiàn)(3—4)——可望而不可即。
c、距離拉開(5—7)——繼續(xù)彷徨追求。
《雨巷》寫詩人“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而又寂寥的雨巷”里,詩人希望能遇上一個丁香般結(jié)著憂愁的姑娘,這姑娘也撐著油紙傘,“像我一樣地彳亍著,冷漠,凄清,又惆悵”。詩人的想像似乎變成了一種現(xiàn)實,丁香姑娘真的走近了,飄過了,投出“太息般”“凄婉迷?!钡难酃猓罱K又消失在雨巷盡頭處。詩中塑造了兩位彷徨者的形象,他們在彷徨中探尋著,相互走近又相互遠離。這是詩人與理想的邂逅,又是詩人與理想的失之交臂。
五、課文分析
1、怎樣理解和欣賞《雨巷》中的兩個主要意象?
(2)丁香。丁香是古典詩詞里常見的意象,丁香常見的有白色,紫色兩種,外形單薄細弱,往往用來代表孤高,漂亮和憂愁。詩人將這種美賦予“丁香一樣的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丁香可以象征詩人心中的理想,這種理想是高潔,美麗的。但這種理想即如丁香花姑娘,一瞬即逝,不可把握,給人暫時的安慰,留下的卻是永久的懷念和無限的惆悵。
2、“我”為什么會這樣哀怨?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樣低調(diào)的情感呢?
明確:不能。因為這個姑娘不是真實存在的,是作者想象出來的,想象的人物是沒有“重量”的;且“飄”字與后面的“夢”構(gòu)成了最佳組合,“飄”字生動地描寫出了詩人幻想中的“丁香姑娘”飄忽朦朧的特點。
4、詩人期待的“丁香姑娘”什么這么快就消失了?
明確:(1)因為詩人只是與她邂逅在雨巷,她自然沒有理由留下來,離開詩人是理所當然的。
(2)因為這個“丁香姑娘”本來就詩人幻想中的形象,她根本就沒有存在過。
明確:不可去掉?!霸谟甑陌铩?,是這個悲劇的背景音樂,有力地烘托了凄迷清涼的氣氛。這個悲劇是漂亮的“丁香姑娘”從顏色到芬芳,從眼光到惆悵樣樣地在詩人眼前無情地消失,這個音樂恰如其分地表達了詩人此刻內(nèi)心無以言表的悲哀??傊@個“雨的哀曲”烘托了氣氛,渲染了詩人的心情,不可去掉。
6、詩中寫這位姑娘的眼光時,兩次用到了“太息”這個定語,這有什么好處呢?
明確:也許是為詩人的憂郁嘆息,也許是因為她最佳的惆悵嘆息,也許是為雨巷頹墻嘆息,也許是為這個時代嘆息,甚至可以理解為詩人通過姑娘的眼光為國家而發(fā)出嘆息。
六、藝術(shù)特點,(先分組討論,再歸納總結(jié))
(1)象征手法,意蘊深遠。
詩人表面上是寫對一個少女的追慕和美好的理想破滅后的惆悵,實際上卻象征著當時一部分小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的精神狀態(tài)。
(2)音節(jié)和諧,節(jié)奏優(yōu)雅。
全詩7節(jié),每節(jié)6行,盡管句子有長有短,但詩句停頓卻很鮮明,如: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
(3)詩中多處運用重疊反復的手法,回環(huán)往復,低吟輕唱,不僅增強了詩的抒情氣氛,同時也美化了聲律。
七、拓展研究
詩中的“丁香姑娘”到底是實寫還是虛寫?
觀點二:這位姑娘既實又虛。詩人似乎有著滿腹的心事,無限的煩憂,但又不愿明說,或者根本說不出來。這時“她”出現(xiàn)了,這或許是在幻覺中,或許是真的。
八、課堂小結(jié)
本節(jié)課我們重點分析了詩中的兩個意象--------雨巷和丁香姑娘。尤其對丁香姑娘的多意象解讀,拓寬了我們的思路,同時對這首詩有了新的理解。
九、作業(yè)設(shè)計
雨巷詳細教案篇九
體會詩歌創(chuàng)造的朦朧迷離,低回動人的意境。
把握中心意象,深入體會詩歌情感。
一、導入:
今年夏天有一個很明顯的天氣特征,是什麼?
生答:“多雨!”
一到陰雨的天氣,天是濕漉漉的,地是濕漉漉的,讓我們的心情不由得也有幾分濕漉漉的.雨總是帶給我們一些莫名的憂郁、無可名狀的哀傷,但這種微妙的情緒又很難準確把握,用語言傳神地表達,“雨巷詩人”戴望舒非常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下面,就讓我們共同走進雨巷.
二、作者簡介
“雨巷詩人”的大名我們早已聽過,有誰知道作者的基本情況?
根據(jù)學生回答.總結(jié):戴望舒生于杭州,望舒是他給自己起的筆名,出自屈原的《離騷》:”前望舒使先驅(qū)兮,后飛廉使奔屬.”望舒是神話傳說中替月亮駕車的天神,純潔而溫柔,多情又瀟灑.
戴望舒出生于3月5日,照西方星象學的說法,屬于雙魚座.雙魚座的人浪漫柔情,以愛情為生命的養(yǎng)分,意志薄弱,喜好幻想,逃避現(xiàn)實,優(yōu)柔寡斷.戴望舒就是典型的雙魚座性格.
三,詩歌賞析:
1、有這樣溫柔多情的筆名,又有這樣浪漫柔和的性情,戴望舒筆下流淌出來的詩句也必然是細膩多情的,下面就讓我們共同欣賞這首《雨巷》.
師配樂朗誦.
有好幾個男生脫口而出”丁香一樣的姑娘美!”(生笑)
這個姑娘美在何處?她長什麼模樣,穿什麼衣服?(生安靜)
無從知道,那何以見得這姑娘的美?
生1:應該是一個纖弱的、優(yōu)雅的、楚楚動人的、惹人愛憐的小家碧玉。
生2:應該是憂郁的,你只要多看一眼就忍不住被吸引的姑娘。
生齊答:《白蛇傳》。
生:肯定更美!
生:象牛毛、象花針、象細絲,細細的、密密的。
宋人秦觀又在詞中這樣描繪春雨:“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贝河暌彩且粋€惹人閑愁幾許的經(jīng)典意象.(板書:春雨)而《雨巷》則把文人對雨的喜愛推向了極至:象一幅微微泛黃的舊水墨畫,自在飛花、無邊絲雨之中,一個長發(fā)披肩的女子,從雨巷中裊裊走來,攜著一縷丁香花的幽香,載著一懷嫣然極致的心事,有嘆息,但不哀傷,有顧盼,但不凄然。
生回答,師歸納.總結(jié):既是又不是。丁香姑娘可能是詩人渴望而終未能得的愛情,可能是青年時未酬的壯志,可能是年少時青澀的一個愿望,也可能只是對曾經(jīng)偶遇的少女倩影的空自懷戀,所以,丁香姑娘是一切轉(zhuǎn)瞬即逝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美好回憶的寄托。
雨巷詳細教案篇十
1.在誦讀中感悟詩歌意象,把握思想情感。
2.朗讀、背誦全詩,品味詩歌的意境美。
3.學習詩歌象征手法的巧妙運用。
同學們好!上節(jié)課我們跟隨日本著名作家青岡卓行披文入里,從獨特的視角欣賞到了維納斯雕像的神韻之美,也學會了如何用審美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欣賞藝術(shù)的美;現(xiàn)在就讓我們帶著審美眼光,走進戴望舒先生朦朧優(yōu)美的詩境,沐浴詩的光輝,接受詩歌藝術(shù)的陶冶吧!
一、走近作者—戴望舒
1.請一位同學根據(jù)預習簡要介紹戴望舒,另一位同學予以適當補充
2.教師精要簡評(屏幕顯示)
二、走進“雨巷”—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詩歌情調(diào),理清思路,
1.教師明確朗讀要求:讀準字音、節(jié)奏,讀出情感.重點字音檢測(課件展示)
2.個性化朗讀
(1)學生根據(jù)自己對詩文理解,有感情地朗讀(安排兩位同學讀全詩)
(2)閱讀評議學生討論交流朗讀的優(yōu)點與不足之處。
(3)學生在評議感悟的基礎(chǔ)上再次朗讀,展示閱讀。
3.播放視頻:江南雨巷、《雨巷》詩朗誦
學生觀看視頻,聽配樂朗誦,整體感知詩歌
4.交流視聽感受,學生結(jié)合預習談?wù)勛约簩υ姼璧恼w感受。
(1)從詩文中看到了什么意象?(雨巷、油紙傘、丁香、籬墻、“我”、姑娘)
(2)從詩文朗誦及視頻畫面中感受到了怎樣的情調(diào)?(朦朧、憂傷、凄婉動人)
(3)理清詩文思路[找出體現(xiàn)思路的語詞](教師依次逐步屏顯下列內(nèi)容)
我希望逢著丁香姑娘走近我
(追求)飄過我身旁
到了籬墻
(照應)
走盡雨巷……
我希望飄過丁香姑娘
(繼續(xù)追求)
思考討論詩歌意象虛幻性。問題:詩中的情境意象是以怎樣德方式出現(xiàn)的?
[學生答問]:
“希望”一詞自始至終,表明詩中情境只是作者在迷茫狀態(tài)下的虛幻追求
“結(jié)著愁怨”,說明作者和丁香姑娘一樣,有著憂愁,為理想不得實現(xiàn)而憂愁。
“悠長、悠長”寫出了道路的漫長,“獨自”寫出了詩人的孤獨,“彷徨”寫出了詩人在那個年代的迷惘。
“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寫丁香姑娘外表的美麗,氣味的芳香,象征著詩人理想的美好、高潔。
“走近”“飄過”“到了”“走盡”“消散了”等詞語,寫丁香姑娘飄然而來,又飄飄而去,象征著理想的縹緲、空虛,由此可知詩人的傷感、迷惘。
小結(jié):詩歌整體特色象征手法,朦朧、含蓄
《雨巷》運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詩中那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這些意象又共同構(gòu)成了一種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并給人一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
(4)走出影音,詩文留給了你怎樣的情緒?(無盡的徜徉與回味)
這首詩何以有如此的魅力讓我們回味無窮呢?讓我們再次走進詩文共同探討吧!(學生齊喊學習口號:奇文共賞,領(lǐng)略風光?。?/p>
三、徜徉雨巷品味精讀
1.學生朗讀品味詩歌,試選出自己最喜歡的詩句或意象加以賞析交流
教師明確重點:這首詩的最大的特點是朦朧,整首詩都籠罩在朦朧的意境之中。作者為了能營造成這種朦朧的意境一共采用了6個典型意象。
道具背景:雨巷、油紙傘、丁香、籬墻(景物)人物形象:我、姑娘
油紙傘:油紙傘本身就具有復古、懷舊、神秘、迷蒙的特點。暮春時節(jié),在悠長的雨巷,撐出一頂油紙傘,為小巷平添了一份寂寥,凄清氛圍,也撐起了一個風雨中獨立消魂的形象。
雨巷:小巷在長長的青石板路上延伸著,本來就讓人感到幽深,寂靜,再加上濛濛的細雨,更是充滿了朦朧意蘊之美。它悠長寂寥,牽動起行人的無限憂思,形成一種無盡的綿邈之美。
丁香:整首詩說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來源于“丁香”一詞。在詩人的眼
里,美麗的事物總是和姑娘聯(lián)系在一起。譬如屈原“香草美人式”的
比喻一樣,詩人為什么要用丁香來修飾姑娘?(她有丁香一樣的憂愁,
丁香一樣的芬芳。)
明確:(分屏展示)
丁香花開花在暮春時節(jié),形狀象結(jié),開花為淡紫色或白色,顏色朦朧卻不輕佻,芳香宜人。常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而且丁香花雖美,但容易凋謝。在古典詩詞中,丁香與愁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詩人們對著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愁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許多的愁怨和凄美。所以,丁香往往是美麗、高潔和愁怨彷徨的象征。這首《雨巷》用丁香來形容姑娘,增添了意象的憂郁、空靈之感,與整首詩的感情基調(diào)十分符合。
籬墻:頹圮衰敗,更給人一種哀怨、惆悵的凄涼氛圍。
“我”和姑娘:彷徨寂寥、冷漠惆悵、悄然飄然、凄婉迷茫
總結(jié):
詩人選取了一組和諧凄美的意象,貫以表情緒、動作、物態(tài)的詞,勾畫出了全詩迷離飄渺的超然意境,讓人回味無窮。
《雨巷》運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詩中那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這些意象又共同構(gòu)成了一種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并給人一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
2.涵泳回味,背誦詩文,學生同桌互動3.詩文朗誦展示
四.走出雨巷,回味思考(探究活動)
1.把握詩歌情感
學生思考交流,教師明確:
(1)失戀的痛苦:在愛情上,戴望舒第一次的戀愛在1927年,他愛戀著同學施蜇存的妹妹,后來戀愛失敗了,戴望舒十分痛苦。
(2)現(xiàn)實的黑暗,使作者充滿了彷徨失望和感傷痛苦的情緒。(參考背景)
2.富有音樂感是《雨巷》的另一個突出的藝術(shù)特色。請同學們是從詩文的句式結(jié)構(gòu)、修辭、節(jié)奏及音韻的方面揣摩交流,各小組派代表發(fā)言。
(1)《雨巷》的音節(jié)特色
總體節(jié)奏舒緩悠揚,妙用復沓句式,節(jié)奏整齊和諧,疊詞運用富有律動美。
(2)詩歌的押韻
《雨巷》共7節(jié),每節(jié)6行,每行押“ang”2到3次,如雨巷,悠長,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詩行中反復出現(xiàn)形成了一種悠長的旋律,這樣的音質(zhì)就同詩人追求的幽深空濛的意境,凄婉徘徊情調(diào)很好地融合起來。這也是音節(jié)要舒緩悠揚的原因所在。
(3)修辭上用排比的手法,增添幽深空濛的意境。
“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這句是排比。這幾句字數(shù)相同,結(jié)構(gòu)相似,用排比手法把丁香姑娘刻畫得非常嫵媚,但卻帶著淡淡的憂愁,表現(xiàn)詩人對美好理想的追求,但理想又難以實現(xiàn)的惆悵。同時反復吟詠也增強了詩歌的音樂美,營造了一種幽深空濛的意境。
(5)《雨巷》大量很濃的帶有情緒色彩的雙音詞,如寂寥、愁怨、冷清、太息、凄婉、頹圮,憂愁等借以表達詩人朦朧而又感傷的詩情。彷徨、芬芳、惆悵這些雙聲疊韻詞本身就代表著音韻和節(jié)奏,形成了精巧優(yōu)美,舒緩涌動而又迷蒙空靈的意境。
明確:詩歌運用了復沓、疊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環(huán)往復的旋律和宛轉(zhuǎn)悅耳的樂感。因此葉圣陶先生稱贊這首詩為中國新詩的音節(jié)開了一個“新紀元”。
五、小結(jié)鑒賞詩歌方法
剛才在徜徉雨巷涵泳其中的過程中,我們已一道完成了對該詩的鑒賞,請同學們回味總結(jié)一下我們詩歌鑒賞的過程和方法,明確以后再學習鑒賞詩詞歌,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學生探討后明確:
1、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知人論詩。
2、理解詩歌,在誦讀中感悟作品,體會思想感情。
3.分析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鑒賞詩歌
六.回味文本跟視屏誦讀結(jié)束語:
同學們,讀著優(yōu)美的詩文,徜徉于文學的殿堂,你的心里是否在涌起幾分感動。是呀,人生是坎坷的,但生活是多彩的,喚起我們對生活的激情吧,只要追求不斷,生活的美好便會一直展現(xiàn),無論坦途還是艱險。
七.課下作業(yè):
1.熟練背誦全詩,并能夠默寫。
2.學用詩歌的象征手法,選取恰當?shù)囊庀螅噷懸皇自姼?/p>
(一)教學難點、重點
1、感悟詩歌意境
2、體會象征手法的運用
(二)教學方式:感悟法、朗讀法、啟發(fā)式
(三)課時安排:1課時
(四)預習要求:結(jié)合注釋及學案初步理解,熟讀課文
雨巷詳細教案篇十一
《雨巷》在歷年教師考試里經(jīng)常遇到,很多考生和學員經(jīng)常不知道在深入研讀環(huán)節(jié)如何進行提問,對于某些現(xiàn)代詩歌的知識也不知道如何進行講解,所以中公教師為大家準備了關(guān)于《雨巷》的教學設(shè)計,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優(yōu)化自己的試講內(nèi)容,以防于未然: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現(xiàn)代詩歌的語言特點。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小組合作探討,掌握學習現(xiàn)代詩歌的方法,鍛煉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樹立起對作家的尊重、對作品喜愛的態(tài)度。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感受現(xiàn)代詩歌的語言特點。
【難點】
體會文章深邃的寓意。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設(shè)置情境法。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shè),激發(fā)興趣
播放《丁香花》,并順勢導入新課《雨巷》。
(二)知人論世,整體感知
1.簡介作者以及寫作背景、
2.教師配樂范讀全文,同學聽讀,初步感知文意。要求學生理解生字詞,體會語氣。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并指導學生如何斷句。
4.感知本文的情感基調(diào)以及主要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三)深入研讀,體會情感
學生按語文興趣小組分組討論ppt展示的問題串,10分鐘時間后,指名學生具體分析問題的答案。
1.本文描寫了哪些意象?創(chuàng)造了怎樣的意境?選取這些意象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2.姑娘象征著什么?
3.本首詩歌的情感主題是什么?
4.賞析本詩的藝術(shù)特色。
(四)拓展延伸,發(fā)散思維
再一次一起聆聽《雨巷》。
(五)小結(jié)作業(yè),鞏固提高
1.師生共同總結(jié)。
2.舉辦詩朗誦比賽。
五、板書設(shè)計
六、教學反思
《雨巷》選自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一組第2課《詩兩首》的第一篇,本首詩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全詩沒有直白的“情語”,只有委婉的“景語”,是一篇象征意味很濃、抒情色彩濃烈的現(xiàn)代詩歌,這給學生感知、體驗、認識帶來了困難。
學生之前也有學習過一些現(xiàn)代詩歌,對于鑒賞現(xiàn)代詩歌有一定的基礎(chǔ),但是仍需要老師進一步的指導和引領(lǐng),所以,在深入研讀的環(huán)節(jié)我會設(shè)置一系列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問題,旨在引領(lǐng)學生解決本堂課的重點和難點知識,并且讓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的時候進行小組討論,鍛煉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并且引導他們掌握鑒賞現(xiàn)代詩歌的方法。
六、教學反思
對于高中的學生而言,《項脊軒志》屬于初中已學課文,用這一篇來導入似乎更符合“溫故知新”導入的理念,而《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作為拓展來進行對比閱讀比較合適。在以后的設(shè)計中,我需要更多地考慮到學生的知識構(gòu)成與接受度,使教學設(shè)計更具科學性與邏輯性。
雨巷詳細教案篇十二
體會詩歌創(chuàng)造的朦朧迷離,低回動人的意境。
把握中心意象,深入體會詩歌情感。
一、導入:
今年夏天有一個很明顯的天氣特征,是什么?
生答:“多雨!”
一到陰雨的天氣,天是濕漉漉的,地是濕漉漉的,讓我們的心情不由得也有幾分濕漉漉的。雨總是帶給我們一些莫名的憂郁、無可名狀的哀傷,但這種微妙的情緒又很難準確把握,用語言傳神地表達,“雨巷詩人”戴望舒非常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下面,就讓我們共同走進雨巷。
二、作者簡介
“雨巷詩人”的大名我們早已聽過,有誰知道作者的基本情況?
根據(jù)學生回答總結(jié):戴望舒生于杭州,望舒是他給自己起的筆名,出自屈原的《離騷》:”前望舒使先驅(qū)兮,后飛廉使奔屬?!蓖媸巧裨拏髡f中替月亮駕車的天神,純潔而溫柔,多情又瀟灑。
戴望舒出生于3月5日,照西方星象學的說法,屬于雙魚座。雙魚座的人浪漫柔情,以愛情為生命的養(yǎng)分,意志薄弱,喜好幻想,逃避現(xiàn)實,優(yōu)柔寡斷。戴望舒就是典型的雙魚座性格。
三,詩歌賞析:
1、有這樣溫柔多情的筆名,又有這樣浪漫柔和的性情,戴望舒筆下流淌出來的詩句也必然是細膩多情的,下面就讓我們共同欣賞這首《雨巷》。
師配樂朗誦。
有好幾個男生脫口而出”丁香一樣的姑娘美!”(生笑)
這個姑娘美在何處?她長什么模樣,穿什么衣服?(生安靜)
無從知道,那何以見得這姑娘的美?
生1:應該是一個纖弱的、優(yōu)雅的、楚楚動人的、惹人愛憐的小家碧玉。
生2:應該是憂郁的,你只要多看一眼就忍不住被吸引的姑娘。
生齊答:《白蛇傳》。
生:肯定更美!
生:象牛毛、象花針、象細絲,細細的、密密的。
宋人秦觀又在詞中這樣描繪春雨:“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贝河暌彩且粋€惹人閑愁幾許的經(jīng)典意象。(板書:春雨)而《雨巷》則把文人對雨的喜愛推向了極至:象一幅微微泛黃的舊水墨畫,自在飛花、無邊絲雨之中,一個長發(fā)披肩的女子,從雨巷中裊裊走來,攜著一縷丁香花的幽香,載著一懷嫣然極致的心事,有嘆息,但不哀傷,有顧盼,但不凄然。
生回答,師歸納總結(jié):既是又不是。丁香姑娘可能是詩人渴望而終未能得的愛情,可能是青年時未酬的壯志,可能是年少時青澀的一個愿望,也可能只是對曾經(jīng)偶遇的少女倩影的空自懷戀,所以,丁香姑娘是一切轉(zhuǎn)瞬即逝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美好回憶的寄托。
生回答,師歸納總結(jié):對丁香姑娘的期盼,對眼前現(xiàn)狀的迷茫和對往昔之美的深深追憶。
學生踴躍發(fā)言:
生2:王菲的歌曲《滄海蝴蝶》中有一句歌詞特別動人,“給我一剎那,對你寵愛;給我一輩子,送你離開?!保ń處燑c撥)兩個人的交會只有一剎那,于是兩個人的相互溫暖也只在一剎那。短暫的寵愛過后,用漫長漫長的一生來回味這一剎那,珍藏這一剎那,于是,剎那即永恒。
1、熟讀成誦,在反復誦讀中深入體會作者的感情。
2、聯(lián)系自己的情感體驗,寫一篇隨筆,寫下自己對某件往事、某人某物的回憶。
1、《雨巷》在藝術(shù)上有何特色?
《雨巷》運用了象征的抒情手法。詩中那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這些意象又共同構(gòu)成了一種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并給人一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
富于音樂性是《雨巷》的另一個突出的藝術(shù)特色。詩中運用了復沓、疊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環(huán)往復的旋律和婉轉(zhuǎn)悅耳的樂感。因此葉圣陶先生稱贊這首詩為中國新詩的音節(jié)開了一個“新紀元”。
2、《雨巷》在意象選用上的特點及好處是什么?
《雨巷》中應該說有三個主要意象:“雨巷”、“我”和姑娘,這三個表面上看似并不特別的意象事實上深藏著一種極為特殊的時空關(guān)系,不僅使整首詩所營造的情境顯得模糊、虛幻、迷離,更使得對詩的意義的理解也有了含混復雜的多義性,三個意象具有某種程度上的一致性,它們統(tǒng)一于一個空間畫面內(nèi),而且有著同樣的情感底色:“獨自”、“彷徨”的“我”、“悠長”、“寂寥”、“頹圮”的“雨巷”和“哀怨”、“凄清”、“迷?!钡摹肮媚铩惫餐瑯?gòu)成了一個黯淡、低沉,迷離而幽長的空間,給人們帶來一種孤獨、冷寂又帶迷茫的情緒。這三個意象的空間關(guān)系又是動態(tài)的,三個意象在移動中彼此襯托相互呈現(xiàn):移動是隨著“姑娘”的“飄過”展開的,在這種輕緩的“飄過”中,“姑娘”展演著她的顏色、眼光、氣味和姿態(tài),“雨巷”也逐漸因為不斷綿延的“悠長”、“雨的哀曲”和“頹圮的籬墻”變得更為具體,而“我”的期待和夢想、失望和迷茫隨著“姑娘”的身影隱隱顯顯。這使“雨巷”內(nèi)的空間關(guān)系同樣也構(gòu)成了一種回復,開始“姑娘”離我像夢一樣遙遠,然后她近了,“我”甚至聞到了她的芬芳,感受到她的惆悵,接著她又遠了散了,這種回復的審美功能和音韻及語法上的完全一樣,正是這種意象之間多重復雜的關(guān)系,以及由這些復雜關(guān)系帶來的虛幻迷離的色彩,使得詩中的意象一下子超越了一般意象的具體形象和實際意旨,而具有了某種象征性。人們完全可以從不同角度生發(fā)出完全不同的對詩意的理解,如果從“我”的角度來看這首詩,這似乎是一個朦朧夢境的再現(xiàn);如果從“雨巷”的角度去理解詩歌的意義,這又可理解為“一種人生體驗或感悟,一種孤寂仍在渴望、迷茫又有期待的人生況味;如從“姑娘”的視角探索,也是對一段逝去的愛的夢中回憶與追訴,總之,正因為詩人沒有把詩的意義限定在一個層面上,我們從中領(lǐng)會的東西才更多了。
雨巷詳細教案篇十三
知識與能力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現(xiàn)代詩歌的語言特點。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小組合作探討,掌握學習現(xiàn)代詩歌的方法,鍛煉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樹立起對作家的尊重、對作品喜愛的態(tài)度。
重點
感受現(xiàn)代詩歌的語言特點。
難點
體會文章深邃的寓意。
朗讀法、設(shè)置情境法。
(一)情境創(chuàng)設(shè),激發(fā)興趣
播放《丁香花》,并順勢導入新課《雨巷》。
(二)知人論世,整體感知
1.簡介作者以及寫作背景、
2.教師配樂范讀全文,同學聽讀,初步感知文意。要求學生理解生字詞,體會語氣。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并指導學生如何斷句。
4.感知本文的情感基調(diào)以及主要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三)深入研讀,體會情感
學生按語文興趣小組分組討論ppt展示的問題串,10分鐘時間后,指名學生具體分析問題的答案。
1.本文描寫了哪些意象?創(chuàng)造了怎樣的意境?選取這些意象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2.姑娘象征著什么?
3.本首詩歌的情感主題是什么?
4.賞析本詩的藝術(shù)特色。
(四)拓展延伸,發(fā)散思維
再一次一起聆聽《雨巷》。
(五)小結(jié)作業(yè),鞏固提高
1.師生共同總結(jié)。
2.舉辦詩朗誦比賽。
雨巷詳細教案篇十四
我們在在前階段的學習中先后學習了聞一多的《發(fā)現(xiàn)》、郭沫若的《太陽禮贊》,《雨巷》教案5。這兩首詩歌都是屬于感情激烈奔放的愛國詩歌。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風格截然不同的詩歌——戴望舒的《雨巷》。
戴望舒,原名戴朝實又名戴夢鷗,1905年出生于杭州。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詩集《我底記憶》,他的成名作《雨巷》即收入此集中。1933年8月出版了《望舒草》1948年出版了《災難歲月》一生留下了詩篇92首。《雨巷》寫于1928年,是詩人前期的代表作,這是一首既具有音樂美,又具有朦朧美的象征詩。這首詩發(fā)表后,戴望舒獲得了“雨巷詩人”的美稱。
,讀完后談?wù)剬@首的初步印象,可以結(jié)合前兩首詩來談。
明確:一共是6個,主要是三個意象(景物)。第一個是油紙傘。這是件真實的雨具,作者并沒有做過多具體的描寫。給讀者以想象的空間。這樣寫的好處是一方面免得喧賓奪主,落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傘的迷夢意境。因為油紙傘本身就具有復古、懷舊、神秘、迷蒙的特點。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結(jié)合起來了。時間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憑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圍,撐一傘風雨獨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獨特的環(huán)境中就能產(chǎn)生奇特的意象。
第二個是雨巷。作者幼小時住在杭州大塔兒巷8號。他小學、中學走的都是長長的青石板路。這是種優(yōu)美的意境。小巷本來就讓人感到幽深,寂靜,再加上蒙蒙的細雨,意境更是充滿了朦朧美。(結(jié)合自身住在胡同的經(jīng)歷)
明確:丁香形狀象結(jié),開在暮春時節(jié),開花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國古典詩詞中,丁香象征著美麗、高潔和愁怨?!队晗铩分袑憽耙粋€丁香一樣的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源于古詩李景詞“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攤破沙浣溪沙》)全詞是: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
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
雨巷詳細教案篇十五
把握詩的象征意義
歌曲導入:丁香花(唐磊)
1、學生談?wù)劼牶蟾惺?,引入丁香花出示圖片,了解丁香花
(1)丁香花:開花在仲春時節(jié),詩人們常對著丁香傷春,說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顏色并不輕佻,因而丁香也就成了美麗、高潔、愁怨三位一體的象征。
(2)導入作品: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作品《雨巷》也成功的運用并發(fā)展了這一丁香花意象。下面我們將共同學習這首作品。
2、作者作品簡介
3、了解時代背景
《雨巷》產(chǎn)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國現(xiàn)代史上最黑暗的時代。反動派對革命青年的屠殺。原來熱烈響應革命的青年,一下子從火的高潮墮入了夜的深淵。他們中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們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他們在失望中渴求著新的希望的出現(xiàn),在陰霾中盼望飄起絢麗的彩虹?!队晗铩肪褪钱敃r一部分進步青年這種心境的反映。
4、聽配樂朗誦
5、學生齊讀作品,教師略作指導
6、作品思路分析
(1)學生討論
(2)明確:第1節(jié):“我”獨自彷徨在悠長又寂寥的雨巷
第2-6節(jié):想象中的丁香般的姑娘從雨巷穿過,從“我”身旁飄過.
第7節(jié):采用重章疊唱的形式寫出“我”的希望.
飄過過程:默默走近、走近-遠去-消失在盡頭
7、探討作品中各意象的象征意義
思考討論:
(1)詩中給我們塑造了雨巷、姑娘、“我”的意象,他們各有什么特點?
討論后明確:
雨巷:悠長、寂寥、下著雨
姑娘:有丁香一樣的芬芳、彷徨著憂愁的姑娘
“我”:孤獨、憂愁有所希望又彷徨苦悶
(2)結(jié)合詩中情節(jié)及雨巷、丁香般的姑娘、“我”三者的關(guān)系,你認為作者要表達一種怎樣的情感?思考其象征意義。
討論后明確:那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丁香般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構(gòu)成一種象征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又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表層上是在寫對美好愛情的期待。深層上,是個人乃至一代青年人內(nèi)心復雜情緒的象征,一種美好理想得而復失的苦悶與彷徨。
10、再次有感情的朗讀作品
11、小結(jié)
戴望舒作為現(xiàn)代派象征主義詩人的代表,運用象征主義的手法塑造了悠長寂寥的雨巷、丁香般的姑娘、獨行者的形象,也傳達出詩人內(nèi)心的苦悶和彷徨,給我們呈現(xiàn)出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心理狀態(tài)。
12、作業(yè):
(1)思考《雨巷》的藝術(shù)魅力。
(2)背誦全詩。
雨巷詳細教案篇十六
[教學目標]:
1、朗讀品味,咀嚼詩歌語言,深入意境,把握意象的象征意義。
2、激活學生感知、想象、體驗、認識等潛在能力。
[教學方法]:
1、朗讀感悟法。
2、問題法。
3、演繹法。
[教學準備]:錄音機及磁帶,雨巷圖片。
[師生互動活動設(shè)計]:
1教師引導、點撥,并示范誦讀。
2學生通過反復吟誦,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并對詩歌中生動、鮮明的意象進行合理的聯(lián)想和想象,把握詩歌的情感意蘊。
3、教師引導學生自由討論、自主學習、發(fā)展思維。
雨巷詳細教案篇十七
體會詩歌創(chuàng)造的朦朧迷離,低回動人的意境。
把握中心意象,深入體會詩歌情感。
一、導入:
今年夏天有一個很明顯的天氣特征,是什么?
生答:“多雨!”
一到陰雨的天氣,天是濕漉漉的,地是濕漉漉的,讓我們的心情不由得也有幾分濕漉漉的。雨總是帶給我們一些莫名的憂郁、無可名狀的哀傷,但這種微妙的情緒又很難準確把握,用語言傳神地表達,“雨巷詩人”戴望舒非常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下面,就讓我們共同走進《雨巷》。
二、作者簡介
“雨巷詩人”的大名我們早已聽過,有誰知道作者的基本情況?
根據(jù)學生回答總結(jié):戴望舒生于杭州,望舒是他給自己起的筆名,出自屈原的《離騷》:”前望舒使先驅(qū)兮,后飛廉使奔屬?!蓖媸巧裨拏髡f中替月亮駕車的天神,純潔而溫柔,多情又瀟灑。
戴望舒出生于3月5日,照西方星象學的說法,屬于雙魚座。雙魚座的人浪漫柔情,以愛情為生命的養(yǎng)分,意志薄弱,喜好幻想,逃避現(xiàn)實,優(yōu)柔寡斷。戴望舒就是典型的雙魚座性格。
三,詩歌賞析:
1、有這樣溫柔多情的筆名,又有這樣浪漫柔和的性情,戴望舒筆下流淌出來的詩句也必然是細膩多情的,下面就讓我們共同欣賞這首《雨巷》。
師配樂朗誦。
有好幾個男生脫口而出”丁香一樣的姑娘美!”(生笑)
這個姑娘美在何處?她長什麼模樣,穿什麼衣服?(生安靜)
無從知道,那何以見得這姑娘的美?
生1:應該是一個纖弱的、優(yōu)雅的、楚楚動人的、惹人愛憐的小家碧玉。
生2:應該是憂郁的,你只要多看一眼就忍不住被吸引的姑娘。
生齊答:《白蛇傳》。
生:肯定更美!
生:象牛毛、象花針、象細絲,細細的、密密的。
宋人秦觀又在詞中這樣描繪春雨:“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贝河暌彩且粋€惹人閑愁幾許的經(jīng)典意象。(板書:春雨)而《雨巷》則把文人對雨的喜愛推向了極至:象一幅微微泛黃的舊水墨畫,自在飛花、無邊絲雨之中,一個長發(fā)披肩的女子,從雨巷中裊裊走來,攜著一縷丁香花的幽香,載著一懷嫣然極致的心事,有嘆息,但不哀傷,有顧盼,但不凄然。
生回答,師歸納總結(jié):既是又不是。丁香姑娘可能是詩人渴望而終未能得的愛情,可能是青年時未酬的壯志,可能是年少時青澀的一個愿望,也可能只是對曾經(jīng)偶遇的少女倩影的空自懷戀,所以,丁香姑娘是一切轉(zhuǎn)瞬即逝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美好回憶的寄托。
生回答,師歸納總結(jié):對丁香姑娘的期盼,對眼前現(xiàn)狀的迷茫和對往昔之美的深深追憶。
四、延伸拓展:
學生踴躍發(fā)言:
生2:王菲的歌曲《滄海蝴蝶》中有一句歌詞特別動人,“給我一剎那,對你寵愛;給我一輩子,送你離開?!?教師點撥)兩個人的交會只有一剎那,于是兩個人的相互溫暖也只在一剎那。短暫的寵愛過后,用漫長漫長的一生來回味這一剎那,珍藏這一剎那,于是,剎那即永恒。
五、布置作業(yè):
1、熟讀成誦,在反復誦讀中深入體會作者的感情。
2、聯(lián)系自己的情感體驗,寫一篇隨筆,寫下自己對某件往事、某人某物的回憶。
雨巷詳細教案篇十八
1.在誦讀中感悟詩歌意象,把握思想情感。
2.朗讀、背誦全詩,品味詩歌的意境美。
3.學習詩歌象征手法的巧妙運用。
同學們好!上節(jié)課我們跟隨日本著名作家青岡卓行披文入里,從獨特的視角欣賞到了維納斯雕像的神韻之美,也學會了如何用審美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欣賞藝術(shù)的美;現(xiàn)在就讓我們帶著審美眼光,走進戴望舒先生朦朧優(yōu)美的詩境,沐浴詩的光輝,接受詩歌藝術(shù)的陶冶吧!
一、走近作者—戴望舒
1.請一位同學根據(jù)預習簡要介紹戴望舒,另一位同學予以適當補充
2.教師精要簡評(屏幕顯示)
二、走進“雨巷”—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詩歌情調(diào),理清思路,
1.教師明確朗讀要求:讀準字音、節(jié)奏,讀出情感.重點字音檢測(課件展示)
2.個性化朗讀
(1)學生根據(jù)自己對詩文理解,有感情地朗讀(安排兩位同學讀全詩)
(2)閱讀評議學生討論交流朗讀的優(yōu)點與不足之處。
(3)學生在評議感悟的基礎(chǔ)上再次朗讀,展示閱讀。
3.播放視頻:江南雨巷、《雨巷》詩朗誦
學生觀看視頻,聽配樂朗誦,整體感知詩歌
4.交流視聽感受,學生結(jié)合預習談?wù)勛约簩υ姼璧恼w感受。
(1)從詩文中看到了什么意象?(雨巷、油紙傘、丁香、籬墻、“我”、姑娘)
(2)從詩文朗誦及視頻畫面中感受到了怎樣的情調(diào)?(朦朧、憂傷、凄婉動人)
(3)理清詩文思路[找出體現(xiàn)思路的語詞](教師依次逐步屏顯下列內(nèi)容)
我希望逢著丁香姑娘走近我
(追求)飄過我身旁
到了籬墻
(照應)
走盡雨巷……
我希望飄過丁香姑娘
(繼續(xù)追求)
思考討論詩歌意象虛幻性。問題:詩中的情境意象是以怎樣德方式出現(xiàn)的?
[學生答問]:
“希望”一詞自始至終,表明詩中情境只是作者在迷茫狀態(tài)下的虛幻追求
“結(jié)著愁怨”,說明作者和丁香姑娘一樣,有著憂愁,為理想不得實現(xiàn)而憂愁。
“悠長、悠長”寫出了道路的漫長,“獨自”寫出了詩人的孤獨,“彷徨”寫出了詩人在那個年代的迷惘。
“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寫丁香姑娘外表的美麗,氣味的芳香,象征著詩人理想的美好、高潔。
“走近”“飄過”“到了”“走盡”“消散了”等詞語,寫丁香姑娘飄然而來,又飄飄而去,象征著理想的縹緲、空虛,由此可知詩人的傷感、迷惘。
小結(jié):詩歌整體特色象征手法,朦朧、含蓄
《雨巷》運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詩中那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這些意象又共同構(gòu)成了一種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并給人一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
(4)走出影音,詩文留給了你怎樣的情緒?(無盡的徜徉與回味)
這首詩何以有如此的魅力讓我們回味無窮呢?讓我們再次走進詩文共同探討吧?。▽W生齊喊學習口號:奇文共賞,領(lǐng)略風光?。?/p>
三、徜徉雨巷品味精讀
1.學生朗讀品味詩歌,試選出自己最喜歡的詩句或意象加以賞析交流
教師明確重點:這首詩的最大的特點是朦朧,整首詩都籠罩在朦朧的意境之中。作者為了能營造成這種朦朧的意境一共采用了6個典型意象。
道具背景:雨巷、油紙傘、丁香、籬墻(景物)人物形象:我、姑娘
油紙傘:油紙傘本身就具有復古、懷舊、神秘、迷蒙的特點。暮春時節(jié),在悠長的雨巷,撐出一頂油紙傘,為小巷平添了一份寂寥,凄清氛圍,也撐起了一個風雨中獨立消魂的形象。
雨巷:小巷在長長的青石板路上延伸著,本來就讓人感到幽深,寂靜,再加上濛濛的細雨,更是充滿了朦朧意蘊之美。它悠長寂寥,牽動起行人的無限憂思,形成一種無盡的綿邈之美。
丁香:整首詩說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來源于“丁香”一詞。在詩人的眼
里,美麗的事物總是和姑娘聯(lián)系在一起。譬如屈原“香草美人式”的
比喻一樣,詩人為什么要用丁香來修飾姑娘?(她有丁香一樣的憂愁,
丁香一樣的芬芳。)
明確:(分屏展示)
丁香花開花在暮春時節(jié),形狀象結(jié),開花為淡紫色或白色,顏色朦朧卻不輕佻,芳香宜人。常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而且丁香花雖美,但容易凋謝。在古典詩詞中,丁香與愁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詩人們對著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愁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許多的愁怨和凄美。所以,丁香往往是美麗、高潔和愁怨彷徨的象征。這首《雨巷》用丁香來形容姑娘,增添了意象的憂郁、空靈之感,與整首詩的感情基調(diào)十分符合。
籬墻:頹圮衰敗,更給人一種哀怨、惆悵的凄涼氛圍。
“我”和姑娘:彷徨寂寥、冷漠惆悵、悄然飄然、凄婉迷茫
總結(jié):
詩人選取了一組和諧凄美的意象,貫以表情緒、動作、物態(tài)的詞,勾畫出了全詩迷離飄渺的超然意境,讓人回味無窮。
《雨巷》運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詩中那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這些意象又共同構(gòu)成了一種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并給人一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
2.涵泳回味,背誦詩文,學生同桌互動3.詩文朗誦展示
四.走出雨巷,回味思考(探究活動)
1.把握詩歌情感
學生思考交流,教師明確:
(1)失戀的痛苦:在愛情上,戴望舒第一次的戀愛在1927年,他愛戀著同學施蜇存的妹妹,后來戀愛失敗了,戴望舒十分痛苦。
(2)現(xiàn)實的黑暗,使作者充滿了彷徨失望和感傷痛苦的情緒。(參考背景)
2.富有音樂感是《雨巷》的另一個突出的藝術(shù)特色。請同學們是從詩文的句式結(jié)構(gòu)、修辭、節(jié)奏及音韻的方面揣摩交流,各小組派代表發(fā)言。
(1)《雨巷》的音節(jié)特色
總體節(jié)奏舒緩悠揚,妙用復沓句式,節(jié)奏整齊和諧,疊詞運用富有律動美。
(2)詩歌的押韻
《雨巷》共7節(jié),每節(jié)6行,每行押“ang”2到3次,如雨巷,悠長,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詩行中反復出現(xiàn)形成了一種悠長的旋律,這樣的音質(zhì)就同詩人追求的幽深空濛的意境,凄婉徘徊情調(diào)很好地融合起來。這也是音節(jié)要舒緩悠揚的原因所在。
(3)修辭上用排比的手法,增添幽深空濛的意境。
“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這句是排比。這幾句字數(shù)相同,結(jié)構(gòu)相似,用排比手法把丁香姑娘刻畫得非常嫵媚,但卻帶著淡淡的憂愁,表現(xiàn)詩人對美好理想的追求,但理想又難以實現(xiàn)的惆悵。同時反復吟詠也增強了詩歌的音樂美,營造了一種幽深空濛的意境。
(5)《雨巷》大量很濃的帶有情緒色彩的雙音詞,如寂寥、愁怨、冷清、太息、凄婉、頹圮,憂愁等借以表達詩人朦朧而又感傷的詩情。彷徨、芬芳、惆悵這些雙聲疊韻詞本身就代表著音韻和節(jié)奏,形成了精巧優(yōu)美,舒緩涌動而又迷蒙空靈的意境。
明確:詩歌運用了復沓、疊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環(huán)往復的旋律和宛轉(zhuǎn)悅耳的樂感。因此葉圣陶先生稱贊這首詩為中國新詩的音節(jié)開了一個“新紀元”。
五、小結(jié)鑒賞詩歌方法
剛才在徜徉雨巷涵泳其中的過程中,我們已一道完成了對該詩的鑒賞,請同學們回味總結(jié)一下我們詩歌鑒賞的過程和方法,明確以后再學習鑒賞詩詞歌,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學生探討后明確:
1、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知人論詩。
2、理解詩歌,在誦讀中感悟作品,體會思想感情。
3.分析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鑒賞詩歌
六.回味文本跟視屏誦讀結(jié)束語:
同學們,讀著優(yōu)美的詩文,徜徉于文學的殿堂,你的心里是否在涌起幾分感動。是呀,人生是坎坷的,但生活是多彩的,喚起我們對生活的激情吧,只要追求不斷,生活的美好便會一直展現(xiàn),無論坦途還是艱險。
七.課下作業(yè):
1.熟練背誦全詩,并能夠默寫。
2.學用詩歌的象征手法,選取恰當?shù)囊庀?,試寫一首詩?/p>
雨巷詳細教案篇十九
我們在在前階段的學習中先后學習了聞一多的《發(fā)現(xiàn)》、郭沫若的《太陽禮贊》,4。這兩首詩詞歌都是屬于感情激烈奔放的愛國詩詞歌。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風格截然不同的詩詞歌——戴望舒的《雨巷》。
戴望舒,原名戴朝實又名戴夢鷗,1905年出生于杭州。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詩詞集《我底記憶》,他的成名作《雨巷》即收入此集中。1933年8月出版了《望舒草》1948年出版了《災難歲月》一生留下了詩詞篇92首?!队晗铩穼懹?928年,是詩詞人前期的代表作,這是一首既具有音樂美,又具有朦朧美的象征詩詞。這首詩詞發(fā)表后,戴望舒獲得了“雨巷詩詞人”的.美稱。
明確:一共是6個,主要是三個意象(景物)。第一個是油紙傘。這是件真實的雨具,戴望舒并沒有做過多具體的描寫。給讀者以想象的空間。這樣寫的好處是一方面免得喧賓奪主,落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傘的迷夢意境,高中一年級語文教案《4》。因為油紙傘本身就具有復古、懷舊、神秘、迷蒙的特點。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結(jié)合起來了。時間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憑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圍,撐一傘風雨獨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獨特的環(huán)境中就能產(chǎn)生奇特的意象。
第二個是雨巷。戴望舒幼小時住在杭州大塔兒巷8號。他小學、中學走的都是長長的青石板路。這是種優(yōu)美的意境。小巷本來就讓人感到幽深,寂靜,再加上蒙蒙的細雨,意境更是充滿了朦朧美。(結(jié)合自身住在胡同的經(jīng)歷)
浣溪沙》)全詞是: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
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
回首碧波三峽望,接天流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4886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