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寫心得體會,我們可以分享自己的經(jīng)驗和觀點,啟發(fā)他人,促進共同進步。心得體會的寫作應(yīng)當(dāng)注重邏輯性,要有清晰的結(jié)構(gòu)和條理,使讀者易于理解和接受。以下是一些關(guān)于心得體會的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寫作提供一些思路和靈感。
孝道心得體會篇一
深夜,我被一陣細微的聲響吵醒,勉強睜開生意朦朧的雙眼,看見媽媽大口喘著粗氣,柔弱的身子艱難的拖著地。
“媽媽,還是讓我來幫您拖吧,您去休息一會吧!”
“不用了,你明天早上還要上學(xué)呢,不要耽誤了學(xué)習(xí)!”
“沒事的,就當(dāng)是給我一次鍛煉的機會唄!”
“好吧!”媽媽終于同意了,我激動的跳了起來。
我一把奪過拖把,學(xué)者媽媽的動作:貓著腰,胳膊一推一拉,一邊拖一遍往后退,遇著難拖的,我就會使勁按著地面,拖把在地上畫著一個個“小圓圈,”像孩子們一張張可愛的笑臉。
想到這里,疲憊瞬間逃得無影無蹤,我重新打起精神,把地板拖得能映出人的倒影來,頓時,一陣自豪感油然而生。
孝道心得體會篇3
孝道心得體會篇二
一般人認為,只要對自己的父母克盡奉養(yǎng),就是孝順了。我不反對這種看法,這是孝順了,只是這個孝順只限于父母罷了。雖然這種孝是最基本的,但是已是孝了。
但是現(xiàn)在,這種看法也許會被人否認,因為許多家長都曾對孩子說:你要真的孝順我,就拿出點成績來。雖然現(xiàn)在已不是什么功成名就、光宗耀祖的時代了,但是知識卻是要的,事業(yè)也總是要的。許多貧困山區(qū)的父母寧可累死餓死也要送自己的孩子上學(xué),如果孩子真的能拿出點成績來,那也是可謂盡孝了。
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但孝順的為什么偏偏只有父母呢。不可否認,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而且養(yǎng)育了我們,也許我們無法報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所以我們需要盡孝道。但是我們又能報答老師的培育之恩嗎?不能??蔀槭裁次覀儾粚蠋熞脖M孝道呢。要知道,是老師給了我們知識,給了我們能力,給了我們機會,在老師的耐心指導(dǎo)下,培養(yǎng)出了大批的人才,我們?yōu)槭裁淳筒粚蠋煴M孝道呢?我們是應(yīng)該的,我們需要以優(yōu)秀的成績來回報老師的努力,我們需要才華來回報老師的培育,同樣需要以成就事業(yè)來證明自己。
孝道,一個永恒不變的話題,隨著時代的進步,也應(yīng)該擴大范圍了。也許真的要我們對整個民族盡孝對一切眾生盡孝是大了點,聽起來也覺得十分困難,但整個民族養(yǎng)育了你,你是應(yīng)該盡孝的;是許多許多的人給了你一個愛的世界,所以你也是應(yīng)該盡孝的;是一切的生靈給了你一個美麗的生存空間,所以你也應(yīng)該盡孝的。
成就事業(yè)方能顯出你的價值。盡你自己的努力,去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輝煌,給生你養(yǎng)你的父母,給辛辛苦苦培育你的老師,給養(yǎng)育了你的整個民族一個滿意的答案,也許這是孝的一種吧!別人給了你,你就應(yīng)該懂得回報別人,中國有句老話:滴水之恩,當(dāng)涌泉相報。對父母的盡忠盡責(zé)克盡奉養(yǎng)并不是孝的全部。
成就一番事業(yè),然后在自己的事業(yè)上默默地奉獻,用自己的成績與愛心來回報世界上的種種,這也是孝順了吧!
孝道心得體會篇三
今日在家中做起家務(wù),無論是擦窗戶、洗碗還是拖地,都覺得那是些需要大量體力的活兒,深深體會到父母的辛苦。或許在他們干完活后腰酸背痛,我們卻依舊不知,依舊享受生活。
孝心是一把美麗的風(fēng)景傘,我們應(yīng)懂得詮釋孝心的概念和賦予傳統(tǒng)孝心的更多內(nèi)涵,把一片孝心獻給父母,用最好的行動去回報,多為父母做家務(wù),為父母錘錘腰,少讓父母操心,同時發(fā)憤圖強,在學(xué)業(yè)上創(chuàng)出輝煌,讓他們感到欣慰、驕傲!
孝道心得體會篇四
今天,百忙之中得來閑暇,陪母親出門走走,這是她叨念了很久的心愿,只是,我卻一直都未能做到!想要躲避良心的責(zé)備,于是,我告訴自己,也告訴她:我一直奔忙努力,只是希望有能力讓她過得更好一點!
然而,我一直忘了問她,什么樣的生活對于她來說,算是更好一點?
一輛豪華的轎車停在我們身邊,車門開處,走下一個珠光寶氣的老太太,年紀與母親相仿,氣勢卻截然不同,她帶著隨從,一臉冷漠地走進這五星級賓館。目送她離去,回頭看見身邊的母親,雪染雙鬂,斑駁凝聚出銀絲;身上的衣服依舊簡樸。
驀然間,心里一陣刺痛,一直想要讓母親過得更好,可是,怎樣才叫好?像剛才那位老太太的生活嗎?或許,那是我終其一生都難以企及的高度!
母親拍拍我的手,笑容依舊是我熟悉的和氣,她說:“不必艷羨她,因為,我擁有的比她更多!”
擁有的比她更多?我看著母親,一臉疑惑!
母親依舊微笑,言語間卻透著難得的自豪:“我散步經(jīng)過這里,經(jīng)??匆娝?,每一次,她都這樣來去匆匆,陪著她的,除了那個隨從,就只剩下她一臉的冷漠!我比她幸福,至少,我還有女兒陪我出來散步!”
心再一次刺痛,努力了這么多年,奔忙了這么多年,冷落了父母這么多年,想要改善他們的生活一直是我前進的動力,今天才明白,原來,我努力追求的,從來都不是他們想要的!
他們要的,真的不多!他們要的無非是兒女們那少得可憐的陪伴!閑暇時分,能花上三四分鐘聽他們拉拉家常;下班回家,情愿喝上一碗媽媽遞上的銀耳蓮子羹,他們已然滿足,別無他求,幸福的笑容就會在他們臉上蕩漾開來,一直帶進夢里,依舊那樣甜甜地笑著!
做為兒女,我們不應(yīng)該覺得慚愧嗎?終日為生活奔忙,追名逐利!淡漠了心境,冷落了雙親!間或承受良心的責(zé)備,我們還要為自己帶上一頂高帽子:我們這樣辛苦只是為了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好日子?有沒有人問過一聲,對于他們而言什么樣的日子叫做好日子?
我們一直以為,能讓父母吃得好,穿得好,有能力讓他們拿著某件價格不菲的商品出門炫耀一番,讓別人知道他們有個有出息的兒子(女兒)就是孝順!可是,我們卻不知道,老人們的炫耀,比的不是價格,而是價值!
公園里,一位老人拿著一部外國原裝的數(shù)碼相機向同伴們炫耀:“這是我兒子從國外寄回來的。”看著那部沒有一個中國字的機器,圍觀的人群沒有意料中的艷羨,反而有些輕視:“這玩意一個中國字都沒有,你會玩嗎?”
不遠處的另一堆人,同樣的在攀比,一位婦人正在向她的同伴們展示身上那一件并不高檔的新衣服:“這是前幾天我女兒陪我買的!”一瞬間,多少人眼中漾出艷羨,贊美聲此起彼伏,她們贊的是衣服,眼中看的卻是衣服以外的某種東西!我知道,旁人的艷羨不是來自于那件衣服,而是僅僅源于那個“陪”字!
陪!對于我們年青人來說再一般不過,工作要陪客戶,生活要陪**,難得的休息還要陪朋友;有沒有人算過,一天24小時里,有幾個小時是留給父母的?他們孤獨一天,翹首盼望,等的或許只是為了跟孩子吃一頓晚飯!
曾經(jīng)不明白,為什么退了休的老人喜歡扎堆在公園里,直到吃飯了也不回家。如今,父親也退休了,也跟所有的老人一樣,我方才明白,他們不是不回家,而是在等待兒女們來“接”他們回家!有時,只需簡單的一句:“爸,回家吃飯了!”就足以贏得別人的艷羨,滿足他們的“虛榮心”,讓他們高興得好像得到了心愛玩具的孩子!
名利浮華?富貴壓身?那些不過是瞬間煙云,燈滅處,煙消云散!
遺憾?何為遺憾?丟了工作,失了價值,那叫歷練,不是遺憾!勞燕分飛,同林異向?那是悲寂,不叫遺憾!辛苦創(chuàng)業(yè),傾覆商海,那是老天給你的機會:待從頭,收拾舊山河!
轟轟烈烈之后,回歸平平淡淡,不知道有沒有人曾注意到:世上有種遺憾,叫做: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不是他們不情愿等待,而是,這個世界有著太多的變數(shù)和意外!容不得我們悔恨,也不同意他們等待!
如果你會,為什么不懂得珍惜現(xiàn)在?為什么不讓現(xiàn)有的溫暖去填補那未來的遺憾?
其實,這稀世珍寶的價格并不昂貴,只是每天那僅僅幾元的車費錢,抑或是那少得可憐的電話費!電話的彼端,你不要不耐煩,他們不需要你對客戶般的小心翼翼,也不需要你作報告似的長篇大論,只是想要聽聽你的聲音,想聽到你親口告訴他們:“今天,我很平安,也很快樂!”
天下父母皆牽掛,僅此而已!
做為兒女,忙不是借口,那幾個倒背如流的數(shù)字,孝順,只在手指跳躍間!不需要組織繁瑣的語言,有時只要簡單的一句:“天涼了,多加件衣服,爸媽要保重身體!”就已足矣!
百善孝為先!愿天下所有已經(jīng)成功或是正在努力追求成功的朋友,不要忘了,我們“成事”的根本;更別忘了,在這冷漠的人世間還有最能溫暖我們的生命源泉!
他們的付出,不是天經(jīng)地義,而是,值得珍惜!
百善孝為先”這是中國人從古至今不變的認知,不孝道作為道德的根本。當(dāng)今社會文化在進步、時代在變遷,唯有孝道一直被人所遵從,被人所繼承。讀了《論語》中的《為孝》我更深刻體會到了孝道的真諦。
孝乃是《論語》的重要組成部分。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子又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一喜為父母還在世而喜,一懼,因父母年高而懼。也有許多人覺的自己已經(jīng)盡到了孝道了,他們都說“我父母吃的是最好的,穿的是最新的,住的'是最大的?!笨墒撬麄儏s不知道,孝道乃是心為先,行為次。
面對父母,今天的兒女應(yīng)該要問問自己:如何讓老人因為有自己這個孩子而感到自豪,我們怎樣做到真正的孝?一首現(xiàn)代歌唱出了許多父母的心,那就是《常回家看看》,父母不在乎你在外面做什么,不在乎你給與他們多少。
孝,乃是子女對父母、晚輩對長輩的尊敬、依從、感恩的心理。嬰孩呱呱落地,從此即與父母家人朝夕生活在一起,其感最親者,無過于父母雙親。父母對孩子的照顧可謂無微不至,為子女的成長付出了全部的心血。此種慈愛之情,嬰兒即能感知。待其稍長,略具智識,即開始教以孝道,即教導(dǎo)孩子體認父母之辛勞,要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回報父母。
這樣教,這樣說,這樣做,都是在孩子能理解的范圍之內(nèi)。孩子雖小,也能感知父母是怎樣的疼我愛我,我學(xué)父母的樣,也應(yīng)該如此這般去疼父母愛父母,從而使孩子從小即體悟到愛父母是怎樣的一種滋味。這種情感體驗,就是在孩子天真無邪的心田中播下了一顆“愛”的種子。從小即知愛父母,少成若天性,習(xí)慣成自然,長大后就會很自然地愛兄弟姐妹,愛周圍的人,愛國家,愛社會,愛人類。
可見,中國人教孝,就是要由近及遠,由易及難,一步步培養(yǎng)出孩子的愛心來,最終使孩子養(yǎng)成一顆對人類全體大公無私的愛心。而這一切,都是打小從教孩子孝道開始。孝,既是一切教育的開始,又是一切教育的歸宿。所以中國人說:“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p>
如果說父母疼愛子女在相當(dāng)?shù)某潭壬鲜潜居谔煨?,那么教孩子孝道則是一種人文教育,是后天教化的結(jié)果。固然在人的天性中,人人皆知父母辛勞,要盡我所能來回報雙親,但這種良善的天性如果不及時施以正確的教導(dǎo)方法,使之生根、發(fā)芽、成長、堅固,則此種感恩的心情很快會泯滅掉。
不知不覺中,認為父母疼我愛我乃天經(jīng)地義之事,已經(jīng)習(xí)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至于我也要疼父母愛父母,因無人教無人提醒,沒有成為我的生活習(xí)慣,乃漸漸遺忘于腦后,最后則渺然無知矣。
幼童時期就沒有引導(dǎo)孩子形成孝道的觀念,沒有使孝順父母成為孩子的自覺行動,長大后卻埋怨孩子不懂孝道,豈非是緣木而求魚!打小就培養(yǎng)孩子的孝道精神,從娃娃抓起,這是最關(guān)鍵的,也最容易見成效。所以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xí)慣成自然”。中國人的老話:“愛子,教之以義方”,而孝道,就是義方之最大者。
《史記》中說:“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备改甘俏覀兊纳?源,是人生的啟蒙老師,是天下最疼愛自己的人。
倘若沒有父母的撫養(yǎng),自己能從一棵幼苗成長為參天大樹嗎?世間最可報答的人是誰?依我看就是父母親。自己本 事再大,官職再高,也不能忘本,不能過河拆橋。
孝道心得體會篇五
星期天,媽媽問自己:“帶你去外婆家好嗎?”“好,好!”自己拉起媽媽的手,“咱們快去吧!”自己迅速換好鞋子,拽著媽媽就要走。坐在車上,自己無心看窗外美麗的風(fēng)景,只覺得:“路怎么這么遠呢?以往可是很快的,今天真慢呀!”
終于到了外婆家,自己老遠就叫:“外婆!外婆”外婆連忙出來迎接自己說:“喲,自己們的寶貝外孫女來了!”“外婆,您最近身體好嗎?”“好!好!謝謝寶貝關(guān)心!”
外婆是開小店的,生意可好了,自己想:今天自己要幫幫外婆的忙!
于是,自己對外婆說:“外婆,自己來幫你做生意吧!”“喲,自己們的`寶貝真懂事呀!”外婆摸摸自己的頭,欣慰地說。自己立刻忙活起來了。一位又一位的顧客來這買東西了,有的買面包,有的買文具,有的買冰棍……自己幫忙拿東西給顧客,外婆收錢。顧客多時,把自己弄得忙不過來了,媽媽邊對自己說這邊,那邊,一邊也幫忙拿東西,說來也怪,有時許多顧客會一起來,也真夠累的。沒有顧客時,外婆整理起柜子里的東西,自己一邊看,一邊幫忙理,外婆說:“要經(jīng)常把東西理好,賣掉的東西要及時放出來,哪樣?xùn)|西賣到不多時要及時登記,進貨……”
看來,外婆每天從早忙到晚,一定很累,以后自己要經(jīng)常孝敬外婆,多幫外婆干活!
孝道心得體會篇六
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jīng)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此,孝敬父母和長輩,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贊。
五帝之一的舜,他家人多次想害死他:讓舜補谷倉時縱火;讓舜掘井時埋土。事后舜毫不嫉恨,仍然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心感動了上天,在厲山耕種時,大象替他耕地,鳥兒代他除草。堯帝經(jīng)過多年觀察,把女兒嫁給他,并把他立為繼承人。
漢文帝劉恒,是漢高祖的三兒子,為薄太后所生。他母親臥床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吃的藥,他要親口嘗過才讓母親服用。
閔損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之一。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后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積木經(jīng)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棉衣,給他穿蘆花衣。一天,父親和他出門,衣服破了個洞,蘆花也飛了出來,父親才知閔損受到虐待。
兒女都要孝順父母,我們不能忘記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孝敬父母?
孝道心得體會篇七
素以文明古國著稱的中華民族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其中,孝道文化就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優(yōu)秀文化的精髓,閃爍了人性的光輝。各民族人民把尊老、敬老、愛老、養(yǎng)老視為傳統(tǒng)美德,其歷史地位和作用無與倫比。自古以來人民就把敬孝老人視為做人的道德基礎(chǔ),提出“百善孝為先”,“孝德之始也”。
人生在這個世界上,長在這個世界上,都源于父母。曾子曰:“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每個生命從“呱呱”墜地開始,無時無刻不牽動著父母的心。父母不僅賦于我們生命,撫養(yǎng)我們長大成人,還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是父母的愛、是言傳身教,教我們學(xué)會了堅強、記住了寬容、懂得了自制孝道學(xué)習(xí)心得體會孝道學(xué)習(xí)心得體會。
為了改善兒女的生存環(huán)境,含心茹苦日夜奔波操勞??伴著我們茁壯成長的是父母日漸衰老,頭發(fā)白了,背駝了,皺紋堆壘爬滿臉頰??兒女成人后相繼踏出家門,成家立業(yè)。俗話說“不養(yǎng)兒,不知父母恩”。當(dāng)我們長大成人、結(jié)婚生子之后,特別是在撫養(yǎng)自己的孩子的過程中,最能感悟到父母的艱辛、父母的無私偉大、不求回報的愛,“烏鴉尚知反哺”,然而,我們捫心自問一下,我們回報父母的又有多少???不能忘記,父母為了讓我讀好書而省吃儉用;不能忘記父母對我的養(yǎng)育之恩;不能忘記父母的千叮萬囑。
孝德教育讓我真正懂得了如何盡“孝”?而不能有“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的遺憾。人生苦短,要懂得及時行“孝”。
“孝”分“小孝”、“中孝”、“大孝”,而“孝”的最高境界是行“大孝”,孟子曰:“幼吾幼及人之幼,老吾老及人之老。”俗話說:“羊知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孝”,只有孝敬父母者,才能懂得“可憐天下父母心”的深刻含義,才能領(lǐng)悟人類生生不息、代代相傳的愛的真諦,才有可能在“老吾老”的基礎(chǔ)上將愛與善擴展到“人之老”,才有可能升華出大愛大善的崇高品格,一個社會,只有人人善待父母,才能使善良得以弘揚,關(guān)愛得以傳遞,溫暖隨處可見,才能不斷走向文明、進步與和諧??梢娦⑹鞘篱g一切美好品質(zhì)的源頭,是“百善之先”。孝道是做人首要的品德,孔子說,“日三省其身”,我們也要如此,每天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為,勉勵自己,改正自己的言行中的錯誤,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陋室銘中有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雖然房子簡陋,但是因為我品德高尚而不再簡陋。個人品德是一個人的內(nèi)在的涵養(yǎng),這是人性中最有魅力的地方。它不會因為人的貴賤貧窮,漂亮和丑陋而劃分,它無論在什么地方都會發(fā)出它耀眼的光輝。
孝道心得體會篇八
自古以來,無數(shù)中華好兒女,都是孝道的優(yōu)秀踐行者。無數(shù)英豪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大義,舍小家為大家。對自己父母的養(yǎng)育盡到了的孝?;貓蠼o父母高山仰止光耀千秋的豐功偉績!我最敬仰這樣的人,我也志在做這樣的人。
然而,我們畢竟是普通的人,生活在平凡的環(huán)境中,我們怎么孝敬父母?我想,就是兩個字,一是敬,二是順。對父母,從心里敬,就培育和滋養(yǎng)了自己的感恩之心,就生發(fā)了為了父母的微笑,為了大地的豐收而努力學(xué)習(xí),努力工作,天天向上的動力和志向,從心里敬,就不會因為一點不順心就對爸爸媽媽使臉色,而是要時刻考慮到他們的感受。記得那還是我四歲半的時候,媽媽單位組織全體黨員到頤和園參加活動,我就和媽媽一起去了。
那是初春的一天,我和媽媽早早的就來到了學(xué)校,遠遠就看見一輛930一樣的大汽車停在門口,上了車已經(jīng)有好多人了,一會領(lǐng)導(dǎo)來了我們就出發(fā)了。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開心極了。很快就到了,我們排著隊走進大門,好宏偉的建筑啊!真不愧是天下第一皇家園林。來到昆明湖十七孔橋畔,那里有好多賣紀念品的攤位,哥哥姐姐們都去買了,這時一個舅舅說:“童童,他們都買了你也讓你媽去給你買,不給買你就哭,反正咱們這里你最小?!鼻珊系氖且粋€姐姐真的因為家長不給買哭上了,大家都看著我,我看看媽媽然后笑著對那個舅舅說:“感情不花您錢呢,買那個有什么用,還得花我媽媽錢。我才不讓我媽媽生氣呢!”聽我這么一說大家都笑了,那個舅舅說我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媽媽也開心的笑了。那一天我永遠也忘不了,因為那是我長大的一天;從心里想到“順“字,就不會產(chǎn)生任何附逆不肖的念頭和言行,就會感念父母的大恩大德,因為我知道我的年齡還小,很多事情我還都不懂,所以有時盡管我也有些任性,會發(fā)點小脾氣,但是一想到爸爸和媽媽會無私地全部為我著想,我就盡量聽爸爸媽媽的話,不讓他們生氣,努力做一個給父母帶尊帶來體面帶來順氣的好兒女,真心要給父母帶來幸福和快樂。
幾天前,媽媽在做飯的'時候不小心把手切了一個口子,當(dāng)時聽見媽媽在廚房“啊”的一聲,我放下手中的書,快步跑到廚房,看到媽媽的手在流血,我嚇壞了,趕緊從書柜里拿出創(chuàng)可貼,給媽媽貼上,我邊貼邊問媽媽疼不疼,媽媽笑著對我說沒事的,不疼,但是我知道其實一定很疼,我很心疼地對媽媽說,您去床上休息一下吧,我來做飯。然后我翻開電磁爐,放上水,很熟煉地煮了一包方便面,盛到碗里給媽媽端去,媽媽很欣慰地笑了,邊吃邊對我說真香!我看著媽媽吃得這么快樂,心里感到無比地自豪。吃完了以后,我知道媽媽的手不能沾水,我主動把碗和鍋洗干凈。我跟媽媽躺到床上,給媽媽讀我新發(fā)的四年級下冊語文書里的文章,給媽媽背古詩,還出題考媽媽,媽媽對答如流,很快我也把六首古詩都背下來了。我看到媽媽很開心,她好似已經(jīng)忘記了手指的疼痛。我知道爸爸工作忙,不在家,我要學(xué)會照顧媽媽。
晚上,我給媽媽擠好牙膏,讓媽媽刷完牙,然后把媽媽的毛巾沾濕,幫媽媽擦臉,我又給媽媽打好洗腳水,幫媽媽洗腳。我也洗漱完了之后,我們就一起坐在沙發(fā)上看了一會兒電視,我又給媽媽沖了一杯奶,媽媽笑著對我說:我的好閨女長大了!其實孝行出自于內(nèi)心,一個人無論能力大小,無論貧富,只要對父母有孝心,盡到自己的義務(wù)和能力就行了。就像做官的,就一定會更加忠于黨和國家,終于人民和事業(yè),做學(xué)問的,就一定會一心向?qū)W,做工經(jīng)商務(wù)農(nóng)當(dāng)兵的就一定會忠于職守,愛崗敬業(yè)。而我們做學(xué)生的,就一定會牢記爸爸媽媽說的好好學(xué)習(xí)長大做有用的人。
孝道心得體會篇九
近來,我讀了《二十四孝》,有戲彩娛親的老萊子,有鹿乳奉親的燕子,蘆衣順母的敏娟……其中我最感動的是戲彩娛親的老萊子。
他是春秋時期的楚國隱士,為躲避世亂,自耕于蒙山南麗,他總是孝敬父母,每次有好吃的他總是給父母。他七十歲還不覺得自己老,還經(jīng)常穿上五彩皮衣,逗父母開心。
記的有一回,她出去挑水回來的時候不小心摔了一跤,水全都灑了,他不想讓他的父母傷心,便靈機一動,扮成小孩子一樣倒在地下玩撥浪鼓,二老看見了還以為他又向前此一樣玩,所以二老大笑。
這使我想起了春節(jié)前的一件事;那天晚上,只有媽媽和我在家。突然,媽媽的肚子疼了起來,媽媽叫我拿藥來,可是藥竟沒了,只能我親自下去買藥。這麼黑的天,身手不見五指,我最害怕了;但是為了媽媽,我一咬牙一跺腳豁出去了。出門便一路小跑到了藥店,往家走的時候,我累得不行了。
這時,我腦子里浮現(xiàn)出一個身影,那是媽媽,他肯定為我買藥的時候也一路小跑?,F(xiàn)在,正好讓我有一次表現(xiàn)的機會,所以我的步伐加快了,終于以最快的速度跑回了家。等我回到家,已經(jīng)大汗淋漓了。吃完了藥媽媽說:“有兒子真好?!蔽议_心地說:“還是有用的。”
我相信,我以后會向二十四孝里的孝子好好學(xué)習(xí),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孝道心得體會篇十
一輛豪華的轎車停在我們身邊,車門開處,走下一個珠光寶氣的老太太,年紀與母親相仿,氣勢卻截然不同,她帶著隨從,一臉冷漠地走進這五星級賓館。目送她離去,回頭看見身邊的母親,雪染雙鬂,斑駁凝聚出銀絲;身上的衣服依舊簡樸。
驀然間,心里一陣刺痛,一直想要讓母親過得更好,可是,怎樣才叫好?像剛才那位老太太的.生活嗎?或許,那是我終其一生都難以企及的高度!
母親拍拍我的手,笑容依舊是我熟悉的和氣,她說:“不必艷羨她,因為,我擁有的比她“我散步經(jīng)過這里,經(jīng)??匆娝?,每一次,她都這樣來去匆匆,陪著她的,除了那個隨從,就只剩下她一臉的冷漠!我比她幸福,至少,我還有女兒陪我出來散步!”
心再一次刺痛,努力了這么多年,奔忙了這么多年,冷落了父母這么多年,想要改善他們的生活一直是我前進的動力,今天才明白,原來,我努力追求的,從來都不是他們想要的!
他們要的,真的不多!他們要的無非是兒女們那少得可憐的陪伴!閑暇時分,能花上三四分鐘聽他們拉拉家常;下班回家,情愿喝上一碗媽媽遞上的銀耳蓮子羹,他們已然滿足,別無他求,幸福的笑容就會在他們臉上蕩漾開來,一直帶進夢里,依舊那樣甜甜地笑著!
孝道心得體會篇十一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鞍偕菩橄取边@句話讓我們知道,孝是第一位的,我們想要得到別人尊重,首先就要尊敬父母。
歷史上確實有不少孝子,但在今天,很多孩子在家里還是稱王稱霸,完全不考慮父母的感受,而且很多父母對孩子還很是溺愛,就算是溺愛,在父母沒有達成你的心愿時,居然還反過來教訓(xùn)父母,孝心何在?父母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就是我們這輩子都無法報答的事情,還要用一輩子的時間,來彌補,來盡量報答,可是現(xiàn)在的我們,居然把父母當(dāng)作自己的仆人,還跟父母吵架。
懂事之后,就要幫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你小的時候,他們細心照顧你,你懂事之后反而變本加厲。什么事都讓父母做,不是因為你還小,而是父母心疼你,可你們就不心疼父母嗎?當(dāng)你在責(zé)怪父母時,有沒有想過,父母會怎么想,你在他們面前呼風(fēng)喚雨,他們又要求你什么了?這是想讓你健健康康的成長就好,把一切的事情都壓在身上。仔細想想除了父母外,還有誰會對你這樣。所以,對待父母,要將心比心。
無論你貧窮還是富貴,無論你生病還是吵鬧,無論你近在眼前還是遠在他鄉(xiāng),無論你怎樣責(zé)罵父母,怎樣不理解父母的心,父母始終會對你好,一直牽掛你,掛念你。
作為兒女,孝順,不須要組織繁瑣的預(yù)言,有時只要一句“天涼了,多加件衣服,爸媽多注意身體”就足夠了。
當(dāng)然,我們要孝敬的不僅僅是父母,還有還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我們只要更加努力的學(xué)習(xí),以優(yōu)異的成績回報父母。小時候是他們來照顧我們,現(xiàn)在,正是回報的最好時期。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愛,感受到我們的孝心。在今后繁忙的的學(xué)習(xí)中,抽出一點時間,讓所有的父母們長輩們,感受到愛的溫暖!
孝道心得體會篇十二
1月17日上午,在岫巖高中實驗樓五樓學(xué)習(xí)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系列公益講座—《孝道與幸福人生》專題"報告會。大會邀請到了山東電視臺"天下父母"欄目總導(dǎo)演呂明晰先生,在3個多小時的演講中,呂明晰按照"孝道與幸福"的主題,對傳統(tǒng)文化、孝道、感恩、大愛進行了逐一詮釋。其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對孝道的理解。我們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孝道"一直被歷朝歷代深深重視,甚至被奉為"國之根本"。孝,作為中國傳統(tǒng)的道德準(zhǔn)則,千百年來規(guī)范著世世代代,貫徹于萬戶千家。其內(nèi)涵就是善事父母、尊敬父母。應(yīng)該說,經(jīng)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孝"是完全可以同社會道德融合的,值得廣泛倡導(dǎo),大力弘揚。
精品文檔
歷史相隔久遠,時代已然變遷,如何把中華民族的美德基因,流暢而不生澀地澆鑄到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關(guān)心和愛護是最真摯最無私的,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是永遠也訴說不完的:吮著母親的乳汁離開襁褓;揪著父母的心邁開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兒歌聲中入睡,在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中成長;災(zāi)災(zāi)病病使父母熬過多少個不眠之夜;讀書升學(xué)費花去父母多少心血;立業(yè)成家鋪墊著父母多少艱辛??梢哉f,父母為養(yǎng)育自己的兒女付出了畢生的心血。這種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間最偉大的力量。如果人類應(yīng)該有愛,那么首先是愛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談到愛他人,愛集體,愛社會,愛祖國。
行孝是天下所有做子女的應(yīng)該做的,行孝不需要豪言壯語,需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當(dāng)父母上年紀時,更需要精神上的關(guān)愛,如果有時間,應(yīng)該多陪陪父母,讓他們感受到親情的溫暖。的確,我們對父母的孝不用轟轟烈烈,我們也許只要多陪陪他們,做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父母就會十分幸福。正如呂導(dǎo)演所說:"對母親的愛細化了之后更親切"。作為兒女,我們一定要抓緊!趁我們父母健在的光陰好好孝敬父母,別等父母走了,才留下的是永久長遠的懊悔和難以了結(jié)的孝愿。有一些事情,當(dāng)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dāng)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遠無法彌補。"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歲月間隙的承接,"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追悔,"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接。演講結(jié)束時,呂明晰總結(jié)說:一個不懂孝道的人,是不完整的人;一個不講孝道的民族,是一個道德殘缺的民族。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打開孝與愛的閘門,家庭和睦、社會和諧就會水到渠成。
通過這次報告,讓我再一次受到關(guān)于"孝道"的心靈洗禮,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主動弘揚中國偉大的傳統(tǒng)文化,更要時時刻刻重視對學(xué)生們"孝道"的培養(yǎng),讓"百善孝為先"的理念不斷地傳播下去,共同建造和諧、健康的社會。
孝道心得體會篇十三
孝是一種傳統(tǒng)美德,更是一種文化。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边@是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的古代名句。這膾炙人心的名言名句是教育我們要孝老近親,從小對父母,親人要百般孝順和愛護,我們幾乎就是背著這些名言名句長大的。
當(dāng)然,世界上也并缺乏有孝心的人。只是看完下面的這個故事,你會感動的流下眼淚。在一些貧困的家庭中,有著這樣一群少年,他們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為父母排憂解難,照顧弟弟妹妹,承擔(dān)家務(wù)勞動。她們堅強,她們勇敢,她們和我們一般年紀,他們就是最美孝心少年。在這之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吳林香,她六歲時父母離異,有重組家庭。又生下了弟弟,他的外公摔倒了,是右手殘疾,外婆也患腦溢血半身不遂,媽媽也得了癌癥,但她仍然堅持著用微笑來面對生活。
相比之下,六歲時的我們,正溫暖地躺在父母的懷抱中撒嬌,父母安慰著我們。這個故事使我熱淚盈眶,在我看來,她是多么堅強!還記的黃香嗎?那個在冬天用自己的身軀捂熱父母被窩的孝子。還記得茅容嗎?總是將美味留與母親獨自享用。還記得陳毅嗎?一位為母親親自洗尿褲和臟衣服的元帥……像這樣的事情還用許許多多!只是缺少了我們的觀察與發(fā)現(xiàn)!
如果你想回報父母,并不一定要做出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情來。只需要為了父母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生活中,順從父母一點就可以了,相信他們一定會非常欣慰的,因為:百善孝為先!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4300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