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yè)舞龍舞獅心得體會(匯總1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0-28 02:51:07
專業(yè)舞龍舞獅心得體會(匯總13篇)
時間:2023-10-28 02:51:07     小編:曼珠

通過寫心得體會,能夠讓我們對所學(xué)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寫心得體會時,可以運(yùn)用批判性思維,對所學(xué)所思進(jìn)行深入分析和評價。接下來是一些經(jīng)典的心得體會例句,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寫作思路和靈感。

舞龍舞獅心得體會篇一

放假了,同學(xué)們回家的回家,玩的去玩了。唯有我們學(xué)院舞龍舞獅隊(duì)的隊(duì)員們還在每天堅持訓(xùn)練,一天兩練。

高高的條凳架在半空中,領(lǐng)師員握著繡球引導(dǎo)著一對霸氣十足的雄獅在兩米多高的條凳上上下竄跳,忽上忽下,時而站立,時而下俯。

因?yàn)楹臀掖顧n的獅頭出去比賽了,我只能在一旁看著大家訓(xùn)練,心里實(shí)在是癢的厲害啊.........

說實(shí)在的,我們可以說都是各個省、市中優(yōu)秀的運(yùn)動員聚集在一起的。而龍獅隊(duì)又是從這些人選出來的優(yōu)秀者,看來練好龍獅也不容易了。這是真話,不管武術(shù)在好,兩個人要是不能把勁合到一起,個人在出色也是白練了。

舞龍舞獅是中國民族傳統(tǒng)體育,其中孕育著中華文化。我越來越開始喜歡舞龍舞獅了,雖然這個假期不能全力投入到練獅子上,但是我們著對獅子一定會保持龍獅隊(duì)中的第一獅!

舞龍舞獅心得體會篇二

我又一次,有幸看到舞龍。

那是去年的春節(jié),已好久沒去一回外婆家了。我認(rèn)為那里才能找尋到這個城市僅存的年味。巷子里華燈高照,喧鑼打鼓,熱熱鬧鬧,父老鄉(xiāng)親們圍在巷口談天說地,拉扯家常。晚上八點(diǎn)左右,“舞龍”隊(duì)伍出動,在華燈的映照下翩然起舞:時而似灑脫長龍,藏匿云端;時而又盤龍四望,著實(shí)奪人眼球。

小時候,我是看過幾次舞龍的。我到現(xiàn)在還記得那時的我,將這“長龍”誤以為是真正傳說中的神龍呢。外婆給我講龍?zhí)拥墓适拢屛覍@“長龍”充滿著遐想,每回都要擠在人群中觀看,邊看邊歡呼,那真叫一個“熱血沸騰”!

阿舅是舞龍的好手。每回春節(jié),“村長”總要來請阿舅去呢。他長得并不是很高,但極壯實(shí)。小時我看過幾次阿舅舞龍的樣子,雖挺久遠(yuǎn)了,但是還是讓我印象深刻。

一陣敲鑼聲把我的思緒拉回來。只見一條“長龍”從人海中快速地穿了出來,勢如破竹。遠(yuǎn)遠(yuǎn)便看到阿舅在舞龍頭,他們高舉著明火如炬的龍,在場地里游走著。頓時,尖叫聲,拍照聲響成一片,巷子里沸騰了。阿舅賣力地抖動龍頭,“長龍”升空了,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有著一種勢不可擋,沖向夜空的氣勢。

我霎時便看呆了,那條渾身金黃的長龍已不再是茶余飯后取樂的道具,而是人們歡度佳節(jié)的寄托,是大家團(tuán)結(jié)一心的體現(xiàn),更是所有人對春節(jié)的美好期愿。而那條長龍,不正是我們蒸蒸日上的中國嗎?這龍,已不再是一條被人操控的假龍,而是一條有神、有魂、有魄的中華龍。

舞龍仍未停止,阿舅率領(lǐng)整個舞龍隊(duì)更是健步如飛。我激動地大喊鼓掌。隨即,鼓聲一陣高過一陣。在鼓聲中,龍越升越高,終成盤龍。倏地,鼓聲戛然而止,威龍站立在天地之間,氣吞山河!

舞龍大會精彩落幕。

那飛揚(yáng)的長龍,矯健的舞龍大師們永不謝幕。

雖春節(jié)已過,但耳畔仍響起喧天鑼鼓!

舞龍舞獅心得體會篇三

舞獅,是中國民族的.一種傳統(tǒng)表演藝術(shù)。表演者在鑼鼓聲下,裝扮成獅子的模樣,作出獅子各種各樣的形態(tài)動作,給人們展現(xiàn)出一副活靈活現(xiàn)的樣子的。

舞獅的起源,傳說不一。神話傳說以前山中出現(xiàn)獅子,下山吃掉村民,后來有村民殺掉了獅子,模仿獅子的形態(tài)而形成了舞獅:亦有傳說是村民制作了紙扎的獅子和用鑼鼓驅(qū)走年獸,演化成了舞獅。

而至今的舞獅主要分為南獅和北獅。近年也有將兩種獅子合二為一,主要用南獅的獅子,北獅的步法,被稱為“南獅北舞”。

“咚咚當(dāng)當(dāng)”……鑼鼓聲敲響了,舞獅表演開始,只見一只紅白色的“獅子”跑了出來,先是在周圍走一轉(zhuǎn),像在跟人們迎賓,然后向前奮進(jìn),不到十秒,來了個“踩梅花樁”,跳上了樁子,接著,來了個“高臺飲水”…..看著那些驚險的動作的,我不驚為“獅子”擔(dān)心。最后,到“采青”這部重頭戲了,而“采青”象征吉祥如意,如果沒有了“采青”,那“獅子”所演的戲就沒有意義了?!蔼{子”先是眨眼和扇耳朵,隨后快速地跳上的高臺,踩上樁子取到了“采青”。“獅子”的精彩表演讓全場觀眾熱烈的鼓掌,而我也忍不住為“獅子”而拍掌的。

觀看完舞獅,使我精神百倍,變得神采奕奕。而“醒獅”就是獅子一年四季都在睡覺,到春節(jié)期間,要點(diǎn)睛喚醒獅子,獅子醒后要敲鑼打鼓在鄉(xiāng)間行走,寓意驅(qū)趕各種害獸以及邪魔妖道,保四方平安與發(fā)達(dá)。

舞獅的文化價值意義深遠(yuǎn),希望這種民族藝術(shù)能繼續(xù)傳承下去。

舞龍舞獅心得體會篇四

“咚咚鏘,咚咚鏘。”這是哪兒傳來的鑼鼓聲響,敲的何等激烈呢?咦,怎么了發(fā)生什么大事了,馬路上的行人咋人山人海了呢?現(xiàn)在才剛到吃飯的時間,這些人都記著干嘛去呢?“?”在我的心頭油然而生,我的好奇心越來越強(qiáng),我不顧上吃飯了,便放下飯碗,與外婆一起隨著人潮來到了一座廟會里,鑼鼓聲越來越響了,就在這里面。哦,我以為干什么呢,原來就是元宵快到了,“舞獅”耶!我跟著外婆慢悠悠的來到里面,哇,里面金碧輝煌,燭火通明,四面八方的村名們也都來觀看表演舞獅子。放眼望去,站在火燭前的一排大漢都是干什么的?手里拿著鑼鼓等樂器,“咚咚鏘,咚咚鏘”大漢們開始奏樂了,只見三個老頭兒,兩個穿著花花綠綠的褲子,而另一個則是手里拿著紅球,也就是獅子球。開始舞獅了,兩個穿著花褲的老頭鉆進(jìn)了獅體,褲衣剛好合身成了只大獅子,鼓聲鑼聲撮合在一起成了舞獅聲,人拿著獅球吆喝了一聲,獅子就跟著獅球跑了起來,獅子好像怒火了,雙腳在地上蹬得地動山搖,接著便是前面雙腳抬了起來,然后就追著獅球奔個不停,好像在說:“這球本來就是屬于我的,快還給我!”最后就直接上去搶了,可人卻偏不給,還說:“如果還給了你,那么你就得和我好。

于是獅子就答應(yīng)了。人就牽著獅子,來到佛殿的老爺(佛)的面前拜了三拜,也不知道干什么,難道是想讓老天給他們做約定。哈哈!猜不透哦猜不透呀!

看了這個舞獅,我想起了兒幼時與伙伴鉆在被窩下一起舞獅,那時還小也不知是啥一回事,就學(xué)著大人一起舞著舞著,轉(zhuǎn)眼間便長大了,現(xiàn)在回想起來真有點(diǎn)好笑!哈哈!

舞龍舞獅心得體會篇五

故此每逢喜慶節(jié)日,例如新張慶典、迎春賽會等,都喜歡打鑼打鼓,舞獅子子助慶。舞獅子子亦跟隨著華人移居海外而聞名世界,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相當(dāng)盛行舞獅子子。聚居歐美的海外華人亦組成不少醒獅子會,每年的春節(jié)或重大喜慶,他們都會在世界各地舞獅子子慶祝。

舞獅子子起源眾說不一。神話傳說是以前山中出現(xiàn)獅子子,吃掉村莊內(nèi)的村民,后來村民學(xué)會武功,格斃獅子子,村民模仿獅子子的形態(tài)而成為舞獅子子;亦有神話版本說是如來佛把獅子子引走,因此南獅子中常有”大頭佛”引領(lǐng)獅子子。亦有傳說有村民以紙紥獅子子及鑼鼓驅(qū)走年獸,演化成為舞獅子子。

今天的舞獅子子主要分南獅子、北獅子兩種。最初北獅子在長江以北較為流行;而南獅子則是流行華南,南洋及海外。近年亦有將二者溶合的舞法,主要是用南獅子的獅子子,北獅子的步法,稱為“南獅子北舞”。

北獅子

北獅子的造型酷似真獅子,獅子頭較為簡單,全身披金黃色毛。舞獅子子者(一般二人舞一頭)的褲子,鞋都會披上毛,未舞看起來已經(jīng)是維肖維妙的獅子子。獅子頭上有紅結(jié)者為雄獅子,有綠結(jié)者為雌性。北獅子表現(xiàn)靈活的動作,與南獅子著重威猛不同。舞動則是以撲、跌、翻、滾、跳躍、擦癢等動作為主。

北獅子一般是雌雄成對出現(xiàn);由裝扮成武士的主人前領(lǐng)。有時一對北獅子會配一對小北獅子,小獅子戲弄大獅子,大獅子弄兒為樂,盡顯天倫。北獅子表演較為接近雜耍。配樂方面,以京鈸、京鑼、京鼓為主。

南獅子

南獅子南獅子又稱醒獅子,造型較為威猛,舞動時注重馬步。南獅子主要是靠舞者的動作表現(xiàn)出威猛的獅子子型態(tài),一般只會二人舞一頭。獅子頭以戲曲面譜作鑒,色彩艷麗,制造考究;眼簾,嘴都可動。嚴(yán)格來說,南獅子的獅子頭不太像是獅子子頭,有人甚至認(rèn)為南獅子較為接近年獸。南獅子的獅子頭還有一只角,傳聞以前會用鐵做,以應(yīng)付舞獅子子時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武斗。傳統(tǒng)上,南獅子獅子頭有「劉備」、「關(guān)羽」、「張飛」之分。三種獅子頭,不單顏色,裝飾不同,舞法亦跟據(jù)三個古人的性格而異。

南師的舞動造型很多,有:起勢、常態(tài)、奮起、疑進(jìn)、抓癢、迎寳、施禮、驚躍、審視、酣睡、出洞、發(fā)威、過山、上樓臺等等;舞者透過不同的馬步,配合獅子頭動作把各種造型抽象地表現(xiàn)出來。故此南獅子講究的是意在和神似。南獅子有出洞、上山、巡山會獅子、采青、入洞等表演方式,。當(dāng)中「采青」最為常見。相傳“采青”原來是有“反清復(fù)明”之意,現(xiàn)時一般是取其意頭,有“生猛”,生意興隆的象征?!盖唷褂玫氖巧?。把生菜及利市(紅包)懸掛起來,獅子在「青」前舞數(shù)回,表現(xiàn)猶豫,然后一躍而起,把青菜一口「吃」掉,再把生菜「咬碎吐出」,再向大家致意。為了增加娛樂性,采青有時還會用上特技動作,例如上肩(舞獅子子頭者站在獅子尾者肩上),疊羅漢,上桿(爬上竹桿),或者過梅花椿(經(jīng)過高低不一長木椿)等等。

舞南獅子時會配以大鑼、大鼓、大鈸。獅子的舞動要配合音樂的節(jié)奏。舞南獅子有時還會有一人扮作「大頭佛」,手執(zhí)葵扇帶領(lǐng)。

舞獅子子之前通常還會舉行「點(diǎn)睛」儀式。儀式由主禮嘉賓進(jìn)行,把朱砂涂在獅子的眼睛上,象征給予生命。

舞龍舞獅心得體會篇六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春節(jié)舞龍燈一直是中華民族流傳許久的民間傳統(tǒng)。

清麗雋秀的江南小鎮(zhèn),是承載著我童年回憶的地方。每逢過年,我最盼望的就是回老家,看舞龍燈,和同齡的玩伴成群結(jié)隊(duì)地吃著冰糖葫蘆、舉著棉花糖,歡快地擠在一片鑼鼓喧天中。換上喜慶彩衣的人們舉著龍,輕輕一揮,那龍便活靈活現(xiàn)地隨著他們的步伐擺動,一蹲、一起、一跑,就做出了“金龍噴水”的動作;豎起柱子,帶領(lǐng)龍身一躍,這叫“雙跳龍門”;兩條龍交錯著追逐彩球,一龍高聳騰躍,一龍低臥盤旋,便是最為經(jīng)典的“二龍戲珠”……我們跟著龍燈跑著,鬧著,大人們圍著拍手叫絕,鎮(zhèn)上的鞭炮聲和人們的歡笑聲此起彼伏。

舞龍的熱鬧歡快景象從那時起,在我心中留下了美好的、難忘的回憶。

可是不知從何時起,舞龍的人數(shù)越來越少,人們似乎也不再熱衷于欣賞舞龍了。少了那支激情澎湃的舞龍隊(duì),街上似乎冷清了不少,年味兒也淡了許多。

去年春節(jié),我又聽到了那熟悉的的喝彩聲和鑼鼓聲,走近喧嚷的人群中,定睛一瞧,是表哥和一群年輕小伙在排練舞龍!他們配合默契,龍燈在他們手中變得靈動而生機(jī)勃勃,只見龍騰翔躍、蜿蜒波動,依舊是那些熟悉的招式,卻多了份朝氣與活力。這條龍活靈活現(xiàn),雙眼炯炯有神,搖擺中的長長身軀更是氣勢磅礴。一旁指導(dǎo)的大伯笑呵呵告訴我,“這兩年傳統(tǒng)文化成了潮流,鎮(zhèn)上的年輕人趕著來報名,他們還拍了視頻發(fā)到網(wǎng)上,世界各地的人都能看我們舞龍啦,聽說咱們舞龍隊(duì)還成了網(wǎng)紅嘞……”

透過大伯眼中閃爍的光芒和舞龍小伙們熱情的表演,我似乎看到了小鎮(zhèn)人們的美好生活,看到了民俗的傳承和發(fā)揚(yáng)。舞龍的民俗代代相傳,歲歲年年傳遞著人們對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國泰民安的美好愿望。華美的龍燈之所以重新散發(fā)光彩,是因?yàn)槟贻p的力量用了一種別樣的方式,讓所有人看到,我們是龍的傳人!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舞龍燈,將不再只是回憶。

舞龍舞獅心得體會篇七

獅子舞,是我國優(yōu)秀的民間藝術(shù),每逢元宵佳節(jié)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子舞前來助興。這一習(xí)俗起源于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據(jù)傳說,它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獅子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著佛教傳入中國,獅子舞的活動也輸入中國。獅子子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帶回的貢品。而獅子舞的技藝卻是引自西涼的“假面戲”,也有人認(rèn)為獅子舞是五世紀(jì)時產(chǎn)生于,后來傳入民間的。兩種說法都各有依據(jù),今天已很難判斷其是非。不過,唐代時獅子舞已成為盛行于宮廷、軍旅、民間的一項(xiàng)活動。唐段安節(jié)《樂府雜尋》中說:“戲有五方獅子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獅子子,有十二人,戴紅抹額,衣畫衣,執(zhí)紅拂子,謂之獅子子郎,舞太平樂曲。”詩人白居易《西涼伎》詩中對此有生動的描繪:“西涼伎,西涼伎,假面胡人假獅子子??棠緸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詩中描述的是當(dāng)時舞獅子子的情景。

在一千多年的發(fā)展過程中,獅子舞形成了南北兩種表演風(fēng)格。北派獅子舞以表演“武獅子”為主,即魏武帝欽定的北魏“瑞獅子”。小獅子一人舞,大獅子由雙人舞,一人站立舞獅子子頭,一人彎腰舞獅子子身和獅子尾。舞獅子子人全身披包獅子被,下穿和獅子身相同毛色的綠獅子褲和金爪蹄靴,人們無法辨認(rèn)舞獅子子人的形體,它的外形和真獅子極為相似。引獅子人以古代武士裝扮,手握旋轉(zhuǎn)繡球,配以京鑼、鼓鈸、逗引瑞獅子。獅子子在“獅子子郎”的引導(dǎo)下,表演騰翻、撲跌、跳躍、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樁、竄桌子、踩滾球等高難度動作。南派獅子舞以表演“文獅子”為主,表演時講究表情,有搔癢、抖毛、舔毛等動作,惟妙惟肖,逗人喜愛,也有難度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獅子以廣東為中心,并風(fēng)行于港澳,東南亞僑鄉(xiāng)。南獅子雖也是雙人舞,但舞獅子子人下穿燈籠褲,上面僅僅披著一塊彩色的獅子被而舞。和北獅子不同的是“獅子子郎”頭戴大頭佛面具,身穿長袍,腰束彩帶,手握葵扇而逗引獅子子,以此舞出各種優(yōu)美的招式,動作滑稽風(fēng)趣。南獅子流派眾多,有清遠(yuǎn)、英德的“雞公獅子”,廣州、佛山的“大頭獅子”,高鶴、中山的“鴨嘴獅子”,東莞的“麒麟獅子”等。南獅子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須獅子舞法幅度不寬、花色品種不多,但沉著剛健,威嚴(yán)有力,民間稱為“劉備獅子”。黑須紅面獅子,人稱“關(guān)公獅子”,舞姿勇猛而雄偉,氣概非凡。灰白胡須獅子,動作粗獷好戰(zhàn),俗稱“張飛獅子”。獅子子為百獸之尊,形象雄偉俊武,給人以威嚴(yán)、勇猛之感。古人將它當(dāng)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認(rèn)為它能驅(qū)邪鎮(zhèn)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們逐漸形成了在元宵節(jié)時及其他重大活動里獅子舞的習(xí)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舞龍舞獅心得體會篇八

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聽姥姥說外面會有舞龍、舞獅的表演。我很想去看,就纏著姥姥帶我出去玩。

一出小區(qū),外面真可謂是人山人海,我和姥姥艱難地在人群里穿行著。這時我隱隱約約聽到有打鼓的聲音,循聲找去,只見曹丞相府外圍了一圈厚實(shí)的“人墻”。小孩子們站在車上或騎在大人脖子上看得津津有味,大人則伸長了脖子往里張望。我更好奇了,一心想去探個究竟,于是費(fèi)了九牛二虎之力鉆進(jìn)人墻,站到最前排。只見一些老頭老太太在一旁敲鑼打鼓,兩只獅子在中間跳來跳去。這兩只獅子長得很好看,眼睛又大又圓,特別精神,血盆大口一張一合,下面掛著柔軟的胡須。兩只獅子一金一銀,因?yàn)轭^太大,占了整個身體的四分之一,看起來有點(diǎn)笨。

我正在打量兩頭獅子,金獅卻大搖大擺地向我跑來,猛地沖我搖晃笨重的頭,大眼睛瞪著我,我嚇了一跳。獅子得意洋洋地走了?!斑@獅子真淘氣?!蔽蚁?。一會兒金獅后腳一蹬跳上了高臺,銀獅隨后也跳了上去。金獅躍躍欲試,直起身子縱身跳下來,順勢叼走了紅繡球。臺下爆發(fā)出排山倒海般的掌聲,還伴隨著陣陣叫好。金獅落地后搖頭擺尾,叼著紅繡球向銀獅炫耀。銀獅有些害怕,在臺上猶豫,觀眾給予銀獅掌聲鼓勵,銀獅壯著膽子站了起來?!皳渫ā保y獅的頭栽了下去。人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誰知銀獅又安然無恙地站了起來。原來它根本沒有跌倒,是在跟觀眾開玩笑呢!金獅也縱身跳了下來,兩只獅子在地上扭作一團(tuán),引得人們捧腹大笑。正當(dāng)精彩的時候,姥姥來叫我,說該回家吃飯了,我只好戀戀不舍地離開了。

一路上,剛才舞獅的情景一一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實(shí)在太精彩了。同時,我不得不感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無窮魅力。真希望時間可以倒轉(zhuǎn),我真想再看一次舞獅。

舞龍舞獅心得體會篇九

7月17日我在路上看到一家酒店開業(yè),他們請來"金龍舞獅團(tuán)".

鼓聲一響,有一條金黃色的舞獅像哥哥,還有一條紅色的舞獅像妹妹.兩條獅子你親我,我舔你,你給我抓癢,我給你抓癢,真熱鬧。一會兒,哥哥好像對妹妹說:“看好?!闭f完就到用六張桌子筑成的三角形的山上,它站在最高的地方,把身子抬起,頭往下一沉,上身掉下來,就像從懸崖上掉下來一樣。妹妹也大著膽子上來,它們還換位子,一起下去。

舞龍舞獅心得體會篇十

過新年呀,咚咚咚咚鏘,喜洋洋呀,咚咚咚咚鏘,鞭炮聲聲鑼鼓響,咚鏘咚咚鏘!大街小巷喜洋洋呀,幸福的生活甜呀甜又香,咚鏘咚鏘咚咚鏘!

今天是正月十六,我和媽媽一起去看舞龍舞獅的表演。我們在路上遇到了宋夢博和她的媽媽,我們一起往前走。到了濱河公園的大門口,表演的人很多。他們都穿著花花綠綠的衣服,有的`在敲鑼打鼓,有的在扭秧歌,有的在舞龍舞獅,有的在耍旱船,有的在抬花轎,好熱鬧??!宋夢博的媽媽為我在旱船旁邊照了一張像,還為我和宋夢博在大鼓旁邊合了一張影。

我們玩了一會兒,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舞龍舞獅心得體會篇十一

“咚鏘咚鏘……”鑼鼓聲傳遍整個校園,全校師生興高采烈的來到操場看舞龍表演。

兩條龍臥倒在操場上,一條是金燦燦的黃龍,一條是紅通通的赤龍,除了顏色不同,它們的外形長得一模一樣。圓圓地大腦袋上,長著像珊瑚一樣的獸角。獸角的下方,有一雙燈泡大小的黑眼睛,眼睛死死地盯著前方的龍珠。它張開血盆大口,好像要將龍珠一口吞掉,威武極了。它們長長的身體上,長滿了亮閃閃地鱗片,扁扁地尾巴,一搖一擺,煞是好看。

一位老爺爺,身穿一身黑色衣服,鼻梁上,駕著一副金邊眼鏡,精神抖擻的站在鼓前,他兩腿叉開,雙手拿起鼓棒,手臂上下?lián)]動,用力地敲著鼓,鼓“咚咚咚……”的響,老爺爺閉著雙眼,似乎陶醉在鼓聲之中。旁邊一位老奶奶,身穿一身紅色的服裝,身體筆直的挺立著,一只手拿著一個鑼,雙手一張一合,“啪啪啪……”鑼聲響起。老奶奶瞇著雙眼,露出一副慈祥的笑容。

操場中間,十幾位同學(xué),高高地舉起龍,跟在龍珠后面。龍珠隨著鼓的“咚咚咚……”聲和鑼的“啪啪啪……”聲,帶領(lǐng)著兩條巨龍,時而往上,時而往下,時而往左,時而往右,時而躍起,時而盤旋,看得我們眼花繚亂。兩條巨龍一會兒纏在一起,一會兒縮成一團(tuán)。鑼鼓聲漸漸平息,舞龍的同學(xué)回到了操場中間。雖然累得滿頭大汗,“呼哧呼哧”大口喘著氣,但是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一位小女孩,舉著龍珠,臉上笑開了花。她咧著嘴,“哈哈”大笑起來,眼睛瞇成了一條縫,像一根線。眉毛彎成了一條弧線,像個小月牙。紅通通的臉蛋上,露出了兩個小酒窩。心里肯定樂壞了。

突然,一條赤龍沖向人群,嚇得同學(xué)們驚慌失措,一步一步地往后退去。赤龍剛到同學(xué)跟前,溫順的俯下身子,用和藹的眼神看著同學(xué)們。一個大膽的同學(xué)上前一步,伸出一只手,觸摸了一下龍的尾巴,同學(xué)們看了,也爭先恐后的伸出雙手朝龍摸去。

舞龍表演結(jié)束,大家依依不舍地回到教室,一下子校園又恢復(fù)了平靜。

舞龍舞獅心得體會篇十二

舞獅子,舞龍是我們過年要舉行的一個項(xiàng)目,今天我們又看到了舞獅子和舞龍。

今天,爸爸單位上組織了舞獅子,舞龍,我可高興了,早早地起了床,刷了牙,洗了臉,吃了飯,便和爸爸就趕到了辦公大樓,正好趕上了舞獅子的時間,這些“獅子”“龍”可愛極了,和以前的“獅子”,“龍”不一樣了。

現(xiàn)在的“龍”,“獅子”更可愛了,我和爸爸一直跟著“龍”和“獅子”,越看越開心,最后在我們家那里結(jié)束了。

爸爸說明年他們還要來,我真希望明年快點(diǎn)來到!舞獅子,舞龍真好看真讓我難忘。

舞龍舞獅心得體會篇十三

“咚咚鏘,咚咚鏘?!边@是哪兒傳來的鑼鼓聲響,敲的何等激烈呢?咦,怎么發(fā)生什么大事,馬路上的行人咋人山人海呢?現(xiàn)在才剛到吃飯的時間,這些人都記著干嘛去呢?“?”在我的心頭油然而生,我的好奇心越來越強(qiáng),我不顧上吃飯,便放下飯碗,與外婆一起隨著人潮來到一座廟會里,鑼鼓聲越來越響,就在這里面。哦,我以為干什么呢,原來就是元宵快到,“舞獅”耶!我跟著外婆慢悠悠的來到里面,哇,里面金碧輝煌,燭火通明,四面八方的村名們也都來觀看表演舞獅子。放眼望去,站在火燭前的一排大漢都是干什么的?手里拿著鑼鼓等樂器,“咚咚鏘,咚咚鏘”大漢們開始奏樂,只見三個老頭兒,兩個穿著花花綠綠的褲子,而另一個則是手里拿著紅球,也就是獅子球。開始舞獅,兩個穿著花褲的老頭鉆進(jìn)獅體,褲衣剛好合身成只大獅子,鼓聲鑼聲撮合在一起成舞獅聲,人拿著獅球吆喝一聲,獅子就跟著獅球跑起來,獅子好像怒火,雙腳在地上蹬得地動山搖,接著便是前面雙腳抬起來,然后就追著獅球奔個不停,好像在說:“這球本來就是屬于我的,快還給我!”最后就直接上去搶,可人卻偏不給,還說:“如果還給你,那么你就得和我好。

于是獅子就答應(yīng)。人就牽著獅子,來到佛殿的.老爺(佛)的面前拜三拜,也不知道干什么,難道是想讓老天給他們做約定。哈哈!猜不透哦猜不透呀!

看這個舞獅,我想起兒幼時與伙伴鉆在被窩下一起舞獅,那時還小也不知是啥一回事,就學(xué)著大人一起舞著舞著,轉(zhuǎn)眼間便長大,現(xiàn)在回想起來真有點(diǎn)好笑!哈哈!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4104359.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diǎn)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