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心得體會能夠激發(fā)我們對自己的認識和認知,進一步激發(fā)個人的潛能和能力。心得體會不僅是對自己的總結,還可以對他人提供借鑒和啟發(fā)。推薦大家閱讀以下心得體會范文,或許能夠給你帶來一些啟發(fā)。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心得體會篇一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學唱歌曲《牽?;ó斃取罚瑢W生能夠產生熱愛大自然之情,并能夠樹立環(huán)保的態(tài)度。
【過程與方法】
學習過程中運用聆聽、表現(xiàn)、合作等方法,學生能夠完整對歌曲進行表演
【知識與技能】
學生能夠跟隨節(jié)奏運用合理的肢體動作
【重點】
重點是能夠完整帶有表演性地演唱歌曲。
【難點】
能夠加入奧爾夫教學法中的聲勢律動。
(一)新課導入
上課前老師展示牽?;ǖ膱D片,提問學生這是什么花?它的形狀像哪一種樂器呢?
學生自由發(fā)言,牽牛花,喇叭花,像個小喇叭。
教師總結:哦!同學們都說它像個小喇叭,那它到底能不能吹出聲音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歌曲《牽?;ó斃取?,順勢導入新課。
(二)初步感知
1.初聽歌曲
并設問: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呢?
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總結:這是一首曲調活潑歡快的歌曲。
2.復聽歌曲
并設問:這首歌曲的速度是怎樣的?
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總結:這是一首中速的歌曲。
(三)學唱歌曲
1.進行簡單發(fā)聲練習,引導學生運用自然、圓潤的聲音進行發(fā)聲;
2.教師彈奏鋼琴,學生跟唱樂譜,并提示學生音準;
3.教師帶領學生有節(jié)奏地朗讀歌詞并注意曲譜中的一字多音;
4.將歌詞填入旋律中完整地演唱歌曲;
5.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的情況下,加入歌詞下方提示的肢體動作;
(四)鞏固提高
(1)教師帶領同學做幾個基本的舞蹈動作;
(2)學生們分小組自行創(chuàng)編動作;
(3)上臺展評,教師給與鼓勵性評價。
(五)小結作業(yè)
最后老師留一個小任務,回家后把這首歌曲表演給爸爸媽媽看,與他們一起分享音樂的快樂。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心得體會篇二
《愛的奉獻》這首歌曲在1987年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首次演唱。歌曲講述了一個善良的家庭幫助當小保姆的姑娘戰(zhàn)勝病魔的動人故事,但歌詞并沒有具體地講述情節(jié),而是概括“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這樣的詞句,發(fā)人深省。歌曲分為兩個樂段,第一樂段16小節(jié),音樂是敘述性的,優(yōu)美而深情;第二樂段10小節(jié),音樂是呼喚性的,在高的音區(qū)進行,是激動的傾訴,這也是歌曲的主題所在,聽后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通過欣賞、學唱歌曲《愛的奉獻》教育學生要有一顆愛心,懂得關愛社會、關愛他人,關愛環(huán)境,關愛動物,奉獻愛心懂得做一個有愛心的人。感受音樂對人的情感的表達作用。
2、學會歌曲《愛的奉獻》并能劃分樂段,感受兩個不同樂段的不同情緒,能用不同的力度表現(xiàn)、演唱歌曲,簡單認識歌曲的基本結構并體會歌曲表現(xiàn)的情緒、情感。
引導學生用圓潤連貫的聲音和不同的力度表現(xiàn)歌曲的情感。
:引導學生掌握歌曲中的八分休止符及十六分休止符構成的節(jié)奏型。
:多媒體、網絡資料、錄音機。
1、出示課件,讓學生觀看一組社會奉獻愛心的圖片,然后讓學生談感受。
2、教師:在我們的社會,我們的身邊充滿了愛,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與愛有關的歌曲,名字叫《愛的奉獻》,出示課題。
3、一起欣賞這首歌曲。
(一)介紹歌曲《愛的奉獻》誕生的背景。
(二)教唱歌曲第一樂段
1、先觀察歌曲中出現(xiàn)的“八分休止符”和“十六分休止符”并說出休止符的唱法。
教師強調:“八分休止符”表示停半拍;“十六分休止符”表示停半拍的半拍。
2、教師唱譜,學生用“啦”模唱第一樂段,模唱兩遍后教師唱譜,學生填歌詞唱第一樂段。
3、師生齊唱第一樂段。
(三)學唱歌曲第二樂段
1、教師提醒第二樂段有切分音符,同學們在演唱時要注意唱準切分節(jié)奏。
2、教師唱譜,學生用“啦”模唱第二樂段,模唱兩遍后教師唱譜,學生填歌詞演唱歌曲第二樂段。
3、讓學生觀察這個樂段中哪些地方相同,學生回答,“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前一句音低一些,后一句的音高一些。
4、學生隨伴奏音樂演唱第二樂段。
(四)學唱尾聲部分
教師唱譜,學生用“啦”模唱尾聲部分,模唱兩遍后教師唱譜,學生填歌詞唱第二樂段。
(五)跟伴奏,學生用“啦”模唱整首歌。
(六)請學生隨伴奏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七)跟伴奏音樂填詞演唱《愛的奉獻》。
(八)為歌曲劃分樂段
(第一樂段分到“幸福之花處處開遍”;第二樂段就是剩下的部分)。為什么這樣分呢?(因為第一樂段是充滿深情的,第二樂段是充滿激情的)
2、再次演唱歌曲。(第一樂段充滿深情地,第二樂段充滿激情地)
1、教師:這首充滿愛的歌曲讓我們感動,我感到同學們都是快樂的、幸福的,在我們幸福的生活中到處充滿了愛,可是你們知道嗎?還有很多和我們同齡的孩子,他們在過著什么樣的生活呢?老師帶你們一起去看一看。
出示課件邊遠山區(qū)同齡兒童渴望讀書的圖片:加上旁白(這是一雙明亮的大眼睛,他來自大別山深處,這雙眼睛里閃爍著渴望,充滿了憂郁,他看著你,也看著我,那憂傷的眼神像是在向我們講述著成千上萬瀕臨失學的兒童故事,一雙雙期待的眼神、一個個令人心酸的鏡頭,撥動著我們的心弦,從心靈深處喚起了人們的同情和關心。)
2、當你們看到這些圖片的時候,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學生談感受)想為他們做點什么?(學生暢談)
3、教師:同學們,我們一起為他們祈禱、祝福,祝福他們將來和我們一樣幸福、溫馨,讓我們用這首《愛的奉獻》和祝福送給他們,老師相信,他們在遙遠的地方能感受到、感覺到我們的祝福。一起跟伴奏再一次演唱《愛的奉獻》。
4、教師:同學們讓我們用感恩的心感謝那些有愛心,奉獻愛心的人們,讓我們一起演唱一首《感恩的心》結束這堂課吧。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心得體會篇三
欣賞彈撥樂合奏《塔吉克的節(jié)日》和中阮獨奏《火把節(jié)之夜》。
1、繼續(xù)培養(yǎng)良好的傾聽音樂的習慣,能隨音樂展開豐富的想象。
2、初步了解塔克族及該民族樂器常用的民族樂器鷹笛和手鼓,了解火把節(jié)的概況和民族樂器的中阮。
3、學習演奏手鼓,為樂曲伴奏。
教學過程:
1、導入
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表現(xiàn)傣族潑水節(jié)歡快情景的歌曲《快樂的潑水節(jié)》,今天我們要到傣族的山鄉(xiāng)去“旅游”,參加他們的火把節(jié)?,F(xiàn)在我們先來欣賞中阮獨奏《火把節(jié)之夜》。
2、欣賞中阮獨奏《火把節(jié)之夜》
提出要求:同學們已經到了四年級了,今后欣賞的樂曲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好聽,器樂曲沒有歌詞,該怎樣欣賞呢,首先能跟著哼唱幾遍,以后有一聽到這個主題就能說出這樂曲的曲名和作者,這也是我們欣賞音樂的重要目標之一。再者,聽音樂時要根據(jù)樂曲的標題展開聯(lián)想和相象,想象越豐富,你對樂曲的理解就越深,對“對音樂語言”就越熟悉。最后,還要注意樂器的音色。
(1)初聽樂曲。隨教師學唱主題a,要求能初步記住。
(2)復聽主題a。
(3)復聽全曲,要求學生充分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
(4)完成課本上的作業(yè):為a、b兩段旋律填上速度和表情用語。
3、欣賞彈撥樂合奏《塔吉克的節(jié)日》
(1)簡介塔克族及鷹笛、手鼓。
(2)初聽樂曲。
(3)隨教師學唱主題,要求能初步記住,邊用“”的節(jié)奏型為這一主題伴奏。
(4)學習手鼓的演奏方法,部分學生持手鼓實踐,部分學生模仿?lián)羰止牡膭幼鳌?/p>
(5)教師奏主題音樂,學生用手鼓伴奏。
(6)復聽樂曲。
4、小結:
教學反思:
學生能專心投入的欣賞音樂,學習用手鼓的為音樂伴奏。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心得體會篇四
1.通過學習歌曲,了解歌曲的藏族風格,體驗少數(shù)民族人民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2.能用真摯的感情演唱歌曲《一個媽媽的女兒》,表達熱愛祖國的感情。
重點:有感情、準確地歌唱歌曲。
難點:歌曲中“太陽和月亮”的“亮”字和“他們的媽媽”的“媽”處的節(jié)拍。
歌曲《一個媽媽的女兒》歌詞具有民族風格,以太陽和月亮是一個媽媽的女兒來比喻藏漢是一家,質樸而親切。歌曲旋律具有藏族民歌的風格,調式為具有變宮的六聲羽調式,旋律中充滿了等藏族民歌慣用的音調進行和等具有轉調性質的音調,這就使歌曲的旋律具有與歌詞相吻合的民族的風格。歌曲為二段體結構,第一樂段由兩個平行樂句構成,上句落在屬音下句落在主音具有呼應關系,由于這兩個樂句相似,學生容易混淆,教唱時需注意對比。第二樂段從全歌的最高音“6”開始,由兩個樂句構成,第一樂句向屬調離調,隨即又轉回原調。第二樂句是全歌的主題,后半句重復第一樂段的音調,為典型的“換頭留尾”的樂句發(fā)展手法。
階段目標:初聽歌曲《一個媽媽的女兒》,感受歌曲情緒。
1.初次聆聽歌曲《一個媽媽的女兒》,請學生聽后談談對歌曲的初步印象。
學生回答問題。
2.教師出示《一個媽媽的女兒》曲譜介紹歌曲,復聽歌曲《一個媽媽的女兒》。
階段目標:分段學習歌曲,對比歌曲樂句的旋律,解決歌曲中的難點。
1.再次聆聽歌曲《一個媽媽的女兒》,請學生聽出歌曲的高潮部分并為歌曲分段。
第一樂段(1、2樂句);第二樂段(3、4樂句)
2.分樂段學習歌曲旋律。
學習歌曲第一樂段(1、2樂句)
(1)教師分別彈奏第一、二樂句旋律,請學生進行分辨旋律不同的地方,出示第一樂句譜例、第二樂句譜例。
(2)教師帶著學生打著拍子慢速模唱歌曲的第一、二樂句,先不看連線模唱,再加入連線模唱。注意根據(jù)學生情況加入顫音記號演唱,如覺得較難可以先不加。
(3)熟練后,回到原速完整地唱歌曲的第一樂段。
學習歌曲第二樂段。(3、4樂句)
(1)教師播放歌曲《一個媽媽的女兒》第三樂句音響,并出示第三樂句譜例。
(2)教師帶著學生打著拍子慢速模唱歌曲的第三樂句。
(3)出示第二樂句譜例、第四樂句譜例,請學生分別聽這兩個樂句的旋律進行比較,尋找兩個樂句的相同與不同。
(4)教師帶著學生打著拍子慢速模唱歌曲的第四樂句。
(5)熟練后,回到原速完整地唱歌曲的第二樂段。
3.完整演唱歌曲《一個媽媽的女兒》。
(1)加入歌詞,連貫地演唱歌曲。
(2)隨歌曲《一個媽媽的女兒》伴奏完整并深情地演唱。
階段目標:使學生了解歌曲中包含的藏族民歌慣用的旋律。
1.教師介紹歌曲中等藏族民歌慣用的曲調行進和歌曲中等具有轉調性質的音調,使學生了解歌曲的旋律具有與歌詞相吻合的藏族民歌風格。
2.學生們試著唱一唱歌曲中含有這些旋律的樂句。
階段目標:通過聆聽熟悉的藏族歌曲,進一步感受歌曲的民族風格和藏族歌曲慣用的旋律。
教師介紹一些具有藏族風格的歌曲如:《天路》《青藏高原》《珠穆朗瑪》等,請學生和教師一起視唱歌曲的譜例片段。
這節(jié)課我們學會了一首具有藏族風格的民歌。這首比較難唱的歌曲同學們學得很快,聲音和表情上還要更一步提高。希望課后同學們多唱多聽藏族民歌。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心得體會篇五
1、欣賞、學唱《外婆的澎湖灣》
2、欣賞《天亮了》韓紅
3、欣賞《感恩的心》
4 、欣賞《讓世界充滿愛》
1、通過欣賞學習《外婆的澎湖灣》《天亮了》、《感恩的心》《讓世界充滿愛》四首歌曲,使學生深刻感受要懷著干恩的心對待生活、對待親人、朋友、以及陌生人,讓學生充分明白社會是個大家庭,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2、能學會《外婆的澎湖灣》,并動情演繹《外婆的澎湖灣》 。
1、教師用自己的語言以情感人,以達到讓學生明白用感恩的心對待身邊的所有人的目的。
2、《外婆的澎湖灣》歌唱、動情演繹。教具準備:電子琴、《外婆的澎湖灣》《天亮了》《感恩的心》《讓世界充滿愛》的flash動畫課件(充分利用網上現(xiàn)有資源)。
學生伴隨優(yōu)美的音樂進教室(音樂:讓世界充滿愛)
一、課前調動學生的情感。 “同學們,今天老師站在這里,心里呀又激動又胸有成竹,還有心里揣著一只小兔子似的(zhui)惴惴不安,誰知道為什么?” “ ”師生互動“誰能幫幫我,別讓我惴惴不安,給想個辦法,(有什么辦法)。誰能?” “ ” “你們說得真好,現(xiàn)在我只有胸有成竹了,謝謝同學們。好了我們上課!”
二、師生問好!
(啦啦歌)1 5 1 5 1 5 3 5 1 3 3 3 2 2 2 2 1 2 32老師老師老師您好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1 5 1 5 1 5 3 5 1 3 3 3 2 2 2 2 1 2 3 1 ‖同學同學同學們好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三、新課教授:
導入。(屏幕出現(xiàn)和藹可親的外婆)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昨天晚上我夢見外婆了,外婆沒有變,一如往日的和諧溫暖親切,慈愛的看著我。在老家的廚房煮好飯,默默地等著我,感覺還是跟以前一樣,一樣的溫情,一樣的依賴,一樣的笑臉,一樣的容顏,(哦,不,應該說是更加的年輕了,夢見外婆真好。)同時,我也想起那首歌唱外婆的歌,同學們,你們知道是什么歌嗎?想聽嗎?(2分)
播放《外婆的澎湖灣》flash(2分)
提問:
a、同學們能說說自己的外婆嗎?
b、哪位同學能有感情的朗讀一下《外婆的澎湖灣》?
(1)隨琴唱樂譜(師彈一句,生唱一句)(2分半)
(2)隨琴完整演唱樂譜(1分半)
(3)加入歌詞演唱
(4)有感情演唱
(5)隨mtv伴奏有感情演唱《外婆的澎湖灣》(5分)
歌曲學完了,哪位同學能說說這首歌曲是表現(xiàn)了誰和誰之間的愛?
1999年10月3日,在貴州麻嶺風景區(qū),正在運行的纜車突然墜毀,36名乘客中有14位不幸遇難。而就在悲劇發(fā)生時,一對年輕的夫婦,用雙手托起了自己兩歲半的兒子。結果,兒子得救了,這一對父母卻失去了生命。這個生命的故事,深深打動了歌手韓紅,經過多方聯(lián)系,她領養(yǎng)了這個大難不死的男孩,并用這個故事創(chuàng)作了《天亮了》這首歌。大家想不想聽?。?/p>
2分播放《天亮了》flash 2分
請同學們說一說聽這首歌的感受:
同學說創(chuàng)作背景
請欣賞感人肺腑的手語歌曲《感恩的心》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時時刻刻的享受著每個人的關愛,父母的關愛、同學的關愛、師生的關愛以及像子灝這樣得到的陌生人的關愛,讓我們用感恩的心面對生活,面對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
讓我們再欣賞一遍,請會這首歌的同學一起輕聲唱并一起做手語。
愿我們每個人都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面對我們的家人、朋友和他人。 “孩子們,我們都是幸運兒,就是有或多或少的一點不如意,比起潘子灝來又算得了什么?我們要學會感受幸福,感受愛,更要學會愛他人,幫助他人。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請欣賞《讓世界充滿愛》(放《讓世界充滿愛》flash音樂動畫)
四、小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欣賞和學習了《外婆的澎湖灣》《天亮了》《感恩的心》以及《讓世界充滿愛》,我們明白了要用感恩的心對待我們身邊的每個人,請同學們愛你們身邊的每一個人,只有這樣,我們的世界才會更美好!好了,這節(jié)課就到這兒。下課!(放《讓世界充滿愛》flash音樂動畫)送學生出教室。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心得體會篇六
中小學德育工作經驗交流材料做好習慣教育,打造好學生
(發(fā)言稿)
學生從小養(yǎng)成一種好習慣將受益終生,正如培根所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這正是學生習慣教育需要取得的預期效果,最終達到習慣決定命運。學校的教育中如何做好習慣教育,打造好學生?從工作實踐中,我們得出一條經驗:抓大穩(wěn)求小活。正如習總書記近期的重要講話精神:宏觀穩(wěn)微觀要活。
那么,抓大穩(wěn)求小活。穩(wěn)在什么地方?活又在何處呢?
我們認為:一穩(wěn)在堅持用制度管理。全面地推進各項工作的各項環(huán)節(jié),但要有重點突破。落實工作拿穩(wěn)評判規(guī)則,貴在堅持。管理上的習慣,將能影響學生集體的整體習慣的養(yǎng)成。二穩(wěn)在紀律保障。制度就是紀律,不在乎多,而在乎有比較全面體現(xiàn)的根本制度。我們學校緊扣《值日管理制度》、《安全教育管理制度》、《紀律教育制度》、《學生出勤管理制度》等四大制度,在這四大制度上做文章;而紀律上設置學校的管理底線,對習慣養(yǎng)成的保障做到強制而有力。例如:學生打架很多是小矛盾引起的,原因是他們不會處理矛盾。怎么養(yǎng)成學生處理矛盾的好習慣呢?這點在學生管理中很重要,我們一直強調:發(fā)生矛盾時,不主張自行解決,建議先報告,凡是不報告,私自解決,且引發(fā)更大矛盾的,一律給予紀律處分。我們堅持了十多年,效果很好。學生也養(yǎng)成了處理矛盾的習慣,凡事要克制,多理解,以和為貴。
而活,主要體現(xiàn)在:一活在如何在教育教學中使學生個性和興趣愛好得到長足發(fā)展,發(fā)現(xiàn)閃光點是一回事,而我們認為關鍵是在發(fā)現(xiàn)之后,如何引導他們堅持走下去,并且變成一種習慣,在這種習慣上延伸和拓展,直到有所為。二活在師德的影響和榜樣的力量。三盤活在管理的模式功能轉變。比如評估一個環(huán)節(jié)后一般都會扣分,易造成麻木,沒有激情。但是采用加分制,引導追求向上進步,雖然異曲同工,但是加分之妙,更勝一籌。還有就是表揚一個集體時多總結集體和優(yōu)秀學生個體的好習慣也是在理。四活在教育模式的開發(fā),并產生效應。例如習慣教育不是單方的,而是師生雙方的.。在查擺學生的問題中,很多跟教師的很多教育教學習慣息息相關,調整了老師的問題,往往很容易解決學生的習慣問題。開展活動時能夠同時開展師生的相關的主題活動,做到師生的共同成長。學校、年級和班級的共同養(yǎng)成;又比如,我們試點搞的用班會來進行習慣故事班會,讓故事來說話,產生了蝴蝶效應,擬重點推行。
因時間關系,不多說,發(fā)言稿里較具體,希望今后多交流。當然,我坐在這里發(fā)言有點誠惶誠恐,因為在座的都是我的前輩,很多學校和很多老師做得比我們好,更需要大家今后多給我們學習寶貴經驗的機會。
祝大家萬事如意!謝謝!
2013-4-26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心得體會篇七
《竹鄉(xiāng)娃娃愛竹林》是北師大版藝術第七冊第五單元主題二的一首學唱歌曲。竹子在建筑、交通、生產、生活等方面都可以發(fā)揮作用。竹是中國文化和人格的象征,它的氣質與我們民族的審美情趣相迎合。學習此歌曲需一課時,在學會唱這首歌的同時也學習了聽辨竹樂器的不同音色和風格。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1、知識與技能
(1)學會用自然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竹鄉(xiāng)娃娃愛竹林》
(2)懂得感受歌曲節(jié)奏、句式及情緒的變化
(3)初步懂得分辨竹樂器的不同音色。
2、過程與方法
(1)能夠用不同的節(jié)奏朗誦歌詞,感受不同的節(jié)奏韻律
(2)能夠跟唱歌譜,按照歌曲樂句,用拍手、拍肩、跺腳等方式表現(xiàn)歌曲旋律的變化。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不同形式的演唱歌曲,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2)通過感受竹的秀美,體驗竹帶給人的美感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1、教學重點:學會演唱歌曲,體驗竹鄉(xiāng)娃娃愛竹林的情感
2、教學難點:掌握歌曲的節(jié)奏,裝飾音、變化音記號的唱法
多媒體課件、電子琴(鋼琴)、打擊樂器、音樂用書
本節(jié)課的學習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據(jù)教師平時對學生的了解而做出的:
1、學生大多數(shù)是外來工子女,除了學校的音樂課,平時比較少接觸音樂。
2、本班學生男多女少,學生都喜歡上音樂課。
3、學生學習過簡單的打擊樂器。
1、情境創(chuàng)設策略: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感受竹林的美景。
2、游戲激發(fā)興趣策略:采用拍手、拍肩,跺腳等游戲方式按節(jié)奏朗讀歌詞。
(一)、詩歌導入
1、播放背景音樂,教師朗誦《翠竹兒》
翠竹兒飄 , 翠竹兒飄
清風吹過竹林梢;
``````
快來吹一曲“直苗苗”
2、欣賞竹景,感受自然美(在背景音樂中,播放竹海,竹林的vcd)
師:今天,我們走進了什么地方?你有什么感覺?同學們喜歡竹子嗎?
3 、與竹對話,表達對竹的感受
教師讓學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有關竹子的資料和信息,共同分享竹帶給我的美好感受
設計意圖:學生在聆聽、欣賞的過程中感受竹子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
(二)、唱一唱《竹鄉(xiāng)娃娃愛竹林》
1、欣賞歌曲《竹鄉(xiāng)娃娃愛竹林》
(1)感受歌曲的民歌風味
(2)理解歌詞內容
(3)體驗竹鄉(xiāng)娃娃愛竹林的情感
2、學唱歌曲
(1)引導學生討論用不同的節(jié)奏朗誦歌詞,感受不同的節(jié)奏韻律
× ×× × × | × × × × × |×
竹 葉兒 長 喲 ,竹 葉兒 青 羅
×× × × × | × × × × × | ×
竹 葉 兒 長 喲 ,竹 葉兒 青 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采用集體、小組、個別、齊唱、分句接唱等形式學唱歌曲
設計意圖:欣賞并學唱歌曲,感受竹鄉(xiāng)娃娃愛竹林的情感
(三)、聯(lián)想討論
1、竹與人們的生活有什么關系?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會看到很多用竹子做的東西?有誰知道來說一說。
2、 竹子還能做成什么樂器?它們的聲音是怎樣的?
師:竹子除了可以做成各種各樣的物體,它還可以做成不同的樂器,奏出很好聽的聲音,我們一起來看看。
3、學生觀看視頻,了解竹子的作用
設計意圖:通過討論、觀賞、聆聽了解竹子的用途
(四)欣賞竹竿舞,體驗竹竿舞帶來的樂趣
1、欣賞竹竿舞
師:今天,我們不僅學會了《竹鄉(xiāng)娃娃愛竹林》這首好聽的歌曲,知道了竹子的許多用途,你們一定不知道在少數(shù)民族的地方還有種舞蹈叫竹竿舞,我們一起欣賞吧。
2、表演竹竿舞,活動結束
設計意圖:體驗舞蹈的樂趣,激發(fā)學生愛竹林愛大自然的情感
開始
情境朗讀
傾聽
欣賞
講解引題
演示竹林圖片
錄像課件
欣賞圖片
回答問題
講解
讀一讀
演一演
教唱歌曲
聽賞并學唱歌曲
回答問題
欣賞圖片
提出問題
點評總結
結束欣賞舞蹈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心得體會篇八
1、知識目標:了解認識頓音記號、重音記號、保持音記號在歌曲中的作用及演唱方法,更好地完成教學內容。
2、能力目標:通過聆聽歌曲《雪花》,指導學生用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感受音樂表現(xiàn)雪花帶來的歡樂。
情感目標:通過歌曲表達對雪花的喜愛之情,體現(xiàn)兒童對大自然奧秘的初步探究。
1、用歡快的音樂情緒準確地演唱歌曲,繼續(xù)提高學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2、唱準歌曲節(jié)奏能按照頓音、重音、保持音等音樂記號演唱歌曲。
教學準備:
鋼琴、各種打擊樂器、電腦課件、頭飾。
1、師生問好
2、激情導入:老師以雪花仙子的身份做自我介紹,將學生帶人冬雪的氛圍。
師:同學們你們猜猜我是誰?
猜謎(叫花不是花,夏天不見它,寒風吹來時,飄落千萬家。)
設計意圖: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為學生創(chuàng)設和諧的音樂氛圍。
1、生說一說雪花的形成
師:那么,你們知道這些雪花是從哪里來的嗎?
教師先說:小雪花,一身白,請你告訴我,你從哪里來?學生接著答:我呀本是江河水,太陽一曬變云彩。冬天冷得受不了,又變雪花飄下來。師:原來呀,江、河、湖、海里的小水珠,受到太陽的照射,變成水蒸氣升到天空上去了,在天空中它們冷得受不了,就變成了小雪花,又飛回大地母親的懷抱。
2、生說一說雪花有幾顆瓣
師:(模仿小雪花的聲音)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我有幾顆小花瓣嗎?
師:還有不同意見嗎?
師:那么,它到底有幾顆小花瓣,還是讓小雪花自己來告訴我們吧!
3、初聽歌曲(播放課件)
4、出示小雪花的圖片
師:歌曲中唱的是有六顆花瓣的小雪花。其實,由于雪花形成的環(huán)境不同,還有(出示圖片1)三顆、四顆、六顆、十二顆……其中,六顆瓣的小雪花最為常見,它們的形狀也各式各樣。你們瞧!(出示圖片2)
師:小朋友們,這些小雪花漂亮嗎?
師:那你們想不想用歌聲來贊美一下這些小雪花???
5、揭示歌曲
師:今天,我們就學唱這首歌曲《雪花》(揭題)
6、復聽歌曲
師:下面,讓我們再來欣賞一遍這首歌曲,感受音樂的情緒是怎樣的?
(用動作表現(xiàn)四二拍的強弱規(guī)律)
7、生說一說歌曲的情緒
師:誰來說一說,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師:揭示歌曲情緒(歡快地),你真聰明!讓我們給他一點兒鼓勵!棒!棒!你真棒!
設計意圖:
1、了解雪花的形成,展示各式各樣的小雪花,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對雪花的喜愛之情。
2、初聽歌曲,為學生提供完整聆聽音樂的時間與空間。
3、以歌曲感受為主,體驗四二拍的強弱規(guī)律,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雪花的喜愛。
1、劃旋律線,學習歌曲的第一部分。
(教師隨譜畫旋律線,并唱譜,學生跟老師一塊畫)
2、仔細觀察,哪兩個樂句很相似。
師:第一、三樂句很相似,第二、四樂句很相似。(師用柯爾文手勢表示音高,區(qū)別不同)
3、隨琴用“l(fā)a”哼唱旋律
師:下面,讓我們用歡快的聲音隨琴聲一起輕聲地用“l(fā)a”哼唱歌曲的第一部分。
師:小朋友們唱得真不錯!
4、、隨師按節(jié)奏朗讀歌詞
師:下面,跟老師的琴聲有節(jié)奏地讀一下歌詞,好嗎?
師:比一比,哪個小朋友的聲音最好聽?
師:小朋友們讀的真棒!
5、引導學生聽琴,跟唱。(如果哪句唱的不好,再彈糾正)
6、講解頓音記號、生試唱
師:同學們在第一句“雪花,雪花”上方有一個黑色的小三角形,它在音樂里有個好聽的名字,叫“頓音記號”,讓我們聽一聽雪花仙子告訴我們的魔法口訣吧!“黑三角,小又小,唱得輕巧短又跳”,讓我們一起試試吧! (師唱,“雪花,雪花”——)
6、學習歌曲的第二部分
師:請跟著老師學習歌曲的第二部分,先聽老師范唱,看看神奇的小雪花為啥不見了?
7、跟老師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8、逐句跟唱,。
設計意圖:
1、通過畫旋律線進一步感受音的旋律走向,讓生更好的把握音的高低。
2、按節(jié)奏朗讀歌詞,突破本課中的教學難點,為學唱歌曲奠定基礎。
3、再唱歌曲,通過輕聲地隨唱,體驗音樂歡快的情緒。
師:那么,在唱得時候,你們發(fā)沒發(fā)現(xiàn),歌曲中有很多的音樂記號?
師:這些音樂記號都有自己的名字!
1、講解重音記號、生試唱
師:那這句話呢?“一,二,三,四,五,六”
師:聽聽,這樣有什么不同?
(輕聲唱“一,二,三,四,五,六”)
(重音唱 “一,二,三,四,五,六”)
師:對,是重音唱,但是上面的那個大于號在我們的音樂里叫“重音記號”, 讓我們聽一聽雪花仙子告訴我們的魔法口訣吧!“唱時聲音要有力,昂首闊步雄赳赳”,記住了嗎?(師帶學生唱“一,二,三,四,五,六”)
2、講解保持音記號、生試唱
師:這句是怎么唱的呢?(師唱“小水點)
師:歌曲里面唱的是第一種,長一點的,為什么要這樣唱呢?這個可愛的小家伙叫“保持音” ,雪花仙子告訴我們的魔法口訣是“保持音記號大寫一,唱得飽滿又有力”試試看?(師帶學生唱“小水點)
3、“師生接龍”學唱歌曲(鋼琴伴奏)
師:你們想不想再跟老師來做個“接龍游戲”?老師唱每一樂句的前半句,同學們唱后半句。
4、互換角色演唱。
設計意圖:
1、講解歌曲中的音樂記號,通過試唱,體驗頓音記號、重音記號、保持音記號在歌曲中的作用,以便更好地演唱歌曲。
2、采用分句學唱歌曲、分組接唱游戲等方式,以便學生準確地掌握歌曲,并用自己喜歡的動作表現(xiàn)音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表現(xiàn)欲望。
1、為歌曲加入打擊樂器
生隨伴奏完整演唱歌曲,教師在二分音符處加入打擊樂器。
師:誰想試試
師:老師還想讓我們的樂隊變得更豐富些,我還想加入碰鈴和響板,你們能幫幫我嗎?(課件出示器樂譜)
2、師生齊表演
師:最后讓我們把今天最精彩的表演,獻給喜歡雪的小朋友們和天下
所有愛雪的人,好嗎?
設計意圖:在分組創(chuàng)編中,體驗創(chuàng)編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能力及創(chuàng)造能力。
1、師小結本課
師:雪固然美,但是雪下得太大了,就會出現(xiàn)——
師生:危險!
師:所以,我們外出時,一定要注意——
師生:安全!
師:小朋友們,你們準備好了嗎?
生:準備好了!
師:讓我們一起向著銀色的雪世界出發(fā)吧!
2、生隨歌曲《雪花》律動走出教室。
設計意圖:利用簡單概括的小結語,將本課的教學內容推向高潮。最后,在律動表演中結束,給學生一種意猶未盡的感受。
建寧縣實驗小學廖永艷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心得體會篇九
感受不同風格的樂曲,讓學生在美妙的音樂聲中激發(fā)對音樂的興趣。
感受不同的.中、外“鐘聲”音樂。
(一)、學習維也納的音樂鐘。
1、導入:出示鐘,說說鐘的作用。接下來我們就來聽一首與鐘有關的音樂〈維也納的音樂鐘〉。
a、用你們的表情來告訴老師音樂的情緒?
b、聆聽。
c、回答。
2、介紹音樂之都----維也納
師:這是匈牙利作曲家柯達伊的管弦樂組曲的一部分。
(課件展示)這就是美麗的維也納,那里每年都要舉行許多的音樂會,來自世界各地喜歡音樂的人們都會不約而同的來到這里欣賞音樂。像著名的音樂家莫扎特、斯特老斯許多偉大的音樂家也曾在這里生活和創(chuàng)作過。這就是舉世聞名的維也納的金色大廳,如果誰能在這開演唱會或演奏會那將是件很了不起與自豪的事。如果想觀看演出必須提前數(shù)個月才能買到坐票,旅游者想看演出那就要提前幾天買站票,能買到站票也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所以我國青年歌唱家宋祖英和譚晶在維也納金色大廳開演唱會是令中國人驕傲的事。
a、觀看維也納的風光圖片。
b、觀看音樂家的圖片。
c、觀看金色大廳的圖片
d、觀看我國音樂家的演唱會圖片。
3、故事到入,聆聽主題。
師:次音樂描寫的是一個愛吹牛的老兵,他逢人就說大話,說他一個人曾單槍匹馬戰(zhàn)勝拿破侖,把七個頭的長龍打翻在地等等,但當他從這戰(zhàn)場上歸來,美麗的公主邀他到維也納皇宮做客時,他卻卻被皇宮里叮叮當當?shù)穆曧懳×恕?/p>
a、聆聽主題
b、學生模唱。
c、課件展示---主題音樂
d、學生跟唱主旋律。(一邊用手畫旋律線,一邊用dang輕聲跳躍地哼唱主題音樂兩邊)
3、復聽音樂
師:你能感受到皇宮里的情景嗎?仔細地聽音樂,當你聽到我們熟悉的音樂時,請你拍拍手,其他音樂可以搖頭、拍肩、晃晃腦袋等。并用你的小腦袋記一記這個熟悉的音樂出現(xiàn)了幾次,然后根據(jù)你對音樂的理解幫老師來帖一帖這幾張紙。
a、聽、記。
b、帖紙、(a+b+a+c+a+d+a)
師:這首音樂中藏著一個奇怪的規(guī)律,你們能找到嗎。相同的音樂主題多次間隔著重復出現(xiàn)的,我們稱之為回旋曲。
(二)學習《靈隱鐘聲》
1、導入;剛才同學們聽了維也納的鐘聲,現(xiàn)在我們來聽聽杭州靈隱寺的鐘聲。
a、學生初聽《靈隱鐘聲》
b、談感受。(害怕、恐怖~~~~)
c、介紹靈隱寺。
師:同學們聽的不錯,這正是作者要襯托出寺廟是神秘而寧靜的地方的意圖。寺廟同學們都去過吧?(學生談感受、人多、菩薩、燒香~~~)寺廟里很熱鬧,那你剛才聽到的為什么那么寧靜呢?生:早上、晚上。師:一般什么時候寺廟里的鐘聲會響起來呢?生:早上。師:對,這正是早上寺廟敲響的晨鐘在青山中回蕩。
d、看相關圖片,介紹靈隱寺。(靈隱寺位于杭州西湖旁,是杭州最早的古寺,也是中國佛教蟬宗十大古剎(廟)之一,距今已有1670多年了。)
2、復聽。聽聽這是真的寺廟里的鐘聲嗎?
a、討論,不是,是電子琴。
b、演奏。師:電子琴的音色非常豐富,它可以模仿許多許多的聲音,下面老師用兩種不同的聲音來彈奏這幾句音樂,會哼的同學和老師一起。哼唱。
c、在寺廟里出了能聽到鐘聲還有什么聲音。(樂器)生:~~木魚。
d、出示木魚,并師范演奏。(老師只有一個木魚,你能不能想個辦法讓每個同學都有一個能發(fā)出像木魚一樣聲音的樂器呢)討論。
教師可提示用自己身上的器官來模仿。彈舌。
4、老師彈琴學生隨音樂彈舌,模仿木魚為音樂伴奏。
三、總結,欣賞全曲。
今天我們欣賞兩國的鐘聲,他們各有自己的特點。你能說說嗎?我們中國寺廟的鐘聲很有特征,特別是除夕和新春第一天的鐘聲,有許多人都前往寺廟聆聽,因為它會給人帶來吉祥和好運。而生活中的鐘也給我們帶來許多的方便,如上課,下課,起床,吃飯等,都離不開他,所以同學們在學校也要抓緊課堂上的鐘,好好學習。下面我們在《靈隱鐘聲》中結束我們的課。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心得體會篇十
1.通過欣賞《紅旗頌》,感受音樂莊嚴深情的愛國情感。
2.了解音樂的基本表現(xiàn)要素(速度、節(jié)奏)在音樂中的表現(xiàn)作用,提高分辨樂曲速度、節(jié)奏和情緒的能力。
3.通過多種形式參與音樂,豐富情感體驗,培養(yǎng)音樂素養(yǎng)。
充分感受、體驗主題音樂的情緒情感。
聽辨主題的重復和變化。
1.師:同學們有沒有看過電影《江姐》?現(xiàn)在我們來看一個片段,看看電影中江姐和她的戰(zhàn)友們在做什么?(播放視頻《繡紅旗》)
2.師生討論:江姐為什么在獄中還要繡紅旗?紅旗代表了什么?
(中國國旗中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國共產黨,四顆小五角星代表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四個階級。旗面為紅色,象征革命,星呈黃色,表示中華民族為黃色人種。五顆五角星互相聯(lián)綴、疏密相間,象征中國人民大團結。每顆小星各有一個尖角正對大星中心點,表示全體四個階級對黨的向心之意,受黨的全面的領導。)
3. 導入課題《紅旗頌》。所以,才誕生了《紅旗頌》這一首莊嚴樂曲。
(設計意圖:由革命電影導入課題,既使學生懂得了“紅旗”的象征意義,為理解音樂作知識上的準備,又奠定了一節(jié)課的情緒基調)
1.釋義:“頌”是什么意思? (學生回答后教師提煉:歌頌、贊頌)
2. 聆聽引子部分。
(2)師生討論。
(3)復聽引子,配上吹號角的動作,感受音樂的莊嚴嘹亮。
(設計意圖:引子部分主要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的莊嚴輝煌,為接下來主題的出現(xiàn)作好鋪墊)
3.聆聽紅旗主題。
(1)師:這樣莊嚴的引子會引出怎樣一段音樂主題呢?
播放“紅旗主題”,結合(油畫《開國大典》)。
(2)學生交流對音樂的感受(贊頌、深情的)。
(3)介紹創(chuàng)作背景。
師:這樣一段深情的旋律怎么會出現(xiàn)在作曲家的腦海里呢?作曲家呂其明從小浴血戰(zhàn)火,父親在抗日戰(zhàn)爭中犧牲。當天安門廣場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呂其明不禁熱淚盈眶、心潮澎湃,夜不成寐地創(chuàng)作出了這首紅旗的頌歌。
(4)再聽一遍,老師隨主題曲調深情哼唱“啊”。
(5)請同學們也來感受一下對紅旗的深情。用“啊”哼唱“紅旗主題”。
(設計意圖:深情舒展寬廣的紅旗主題需要教師很好的引導,用情緒感染學生,借助具有歌頌性質的“啊“的發(fā)音哼唱主題,進一步感受、體驗主題。創(chuàng)作背景的介紹不是以理性的方式出現(xiàn),而是以感性的方式呈現(xiàn),作為激發(fā)學生情緒、幫助學生理解音樂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4.略聽第二主題。
(1)師:仰望五星紅旗,我們不禁心潮澎湃,怎能忘記那個艱難的戰(zhàn)爭年代?讓音樂帶著我們去重溫那段崢嶸歲月吧。
(2)聆聽雙簧管演奏的主題音樂,結合戰(zhàn)爭浮雕圖片,想象音樂表現(xiàn)的艱苦的戰(zhàn)爭年代。(設計意圖:由于一節(jié)課時間有限,所以在聆聽時進行詳略取舍,這第二主題就是處理成略聽的部分,不作展開,只是用來深化對音樂形象的理解)
5.聆聽行進主題。
(1)導語:革命是這樣的艱難,但英雄們有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讓音樂告訴我們。
(2)聽行進主題。
聽后交流:戰(zhàn)士們沒有退縮,一直在堅定、自信地前進。
(3)再聽行進主題。
設問:這段旋律前面出現(xiàn)過嗎?(聆聽后交流)
(4)師:同樣的旋律,給我們的感受一樣嗎?到底是什么發(fā)生了變化?
教師分別演唱紅旗主題和行進主題,引導學生比較發(fā)現(xiàn):速度變化了,節(jié)奏變化了,加入了附點節(jié)奏。
教師小結:同樣的旋律,速度變了,節(jié)奏變了,情緒也隨之變化了。
(5)復聽“行進主題”,學生做行進動作,感受音樂的堅定自信。
(設計意圖:行進主題更適合在律動中感受音樂特點,所以我采用動作感受法欣賞這一主題。先引導學生感受音樂情緒,想象音樂形象,用動作體驗音樂動律,再通過對比法深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音樂要素(速度、節(jié)奏)在音樂中的表現(xiàn)作用,提高欣賞能力)。
5.聆聽“紅旗主題”再現(xiàn)。
(1)師:經過了艱苦卓絕的戰(zhàn)爭,終于迎來了中國的解放,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共和國的藍天上。我們的人民意氣奮發(fā),我們的軍隊堅強如鋼。(圖片:天安門閱兵式)。
(2)聆聽“紅旗主題“的再現(xiàn)。
聽后提問:你覺得重復的是哪個主題?(紅旗主題,即第一主題)
再聽,有什么變化? 復聽生答:情緒更高漲了。
(2)聆聽《紅旗頌》,邊聽邊參與音樂表現(xiàn)。
(3)聽后交流。
(4)完成活動1:有表情地朗誦《中國龍》
(5)以升旗儀式結束本節(jié)課。(出示幻燈片,全體起立)
(設計意圖:由于作品篇幅較長,所以不可能在一節(jié)課里多遍完整聆聽。將幾個主題片段分析欣賞后,完整呈現(xiàn)音樂作品,讓學生對作品有一個完整的印象,并了解作品的結構。)
同學們,紅旗是祖國的象征,是革命烈士的鮮血染紅的。讓五星紅旗永遠飄揚在我們的心中,長大后我們?yōu)槲逍羌t旗增光添彩。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心得體會篇十一
1、初步了解人民音樂家冼星海及其不朽作品《黃河大合唱》,對作曲家表示敬仰之情。
2、更熟練、更富有表情地演唱《長江我的家》和《保衛(wèi)黃河》。
3、為下節(jié)課的音樂活動黃河與長江做好動員。
1、導人
我們上節(jié)課學唱的歌曲《保衛(wèi)黃河》是誰作的曲呢?(學生回答:冼星海。)
2、師生共同閱讀課本上的連環(huán)畫:了解一下冼星海與《黃河大合唱》。
為了使學生較為深刻地理解這一連環(huán)畫的內容,有必要簡述當時的時代背景。當時,抗日戰(zhàn)爭已進入第三個年頭,南京已經淪陷,中華半壁江山已被日軍占領,抗日戰(zhàn)爭處于艱苦時期。而在延安這一革命根據(jù)地,卻呈現(xiàn)出生機盎然的景象,成為全國人民抗日斗爭的中心,光未然的長詩《黃河吟》就是在這一歷史背景下誕生的。
3、復習歌曲《長江我的家》
(1)隨范唱錄音帶歌唱。
(2)隨歌曲伴奏帶歌唱。
(3)隨教師琴聲歌唱。
(4)隨琴聲學習前16小節(jié)歌譜,學會 的節(jié)奏。
(5)按課本上的規(guī)定,用領唱和齊唱的形式隨伴奏帶歌唱,領唱可先由教師擔任,后由學生擔任。
4、復習歌曲《保衛(wèi)黃河》
(1)再次欣賞輪唱曲《保衛(wèi)黃河》。
(2)隨伴奏帶齊唱幾遍。
(3)隨琴聲唱二部輪唱。
(4)如有條件,可加入大軍鼓和小軍鼓、鈸。
音樂活動黃河與長江。
1、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組織、協(xié)調、合作的能力。
2、通過對音樂姐妹藝術的收集、欣賞、交流,拓展學習視野。
這一活動是充分發(fā)揮師生創(chuàng)造性的極好時機,可用多種方式來進行,例如小組擂臺賽、游藝會、班級文藝節(jié)目展演等。
這一活動除可由教師主持外,也可由幾名學生來主持,師生要共同參與,盡量讓每位學生都有表現(xiàn)的機會,大多節(jié)目應采用小組共同表演的形式,但也可有幾個由個人表演的節(jié)目。
還更加提倡小組間的合作表演,例如一個小組舞蹈,另一小組伴唱,一個小組朗讀詩文,另一小組配音,男生唱歌,女生伴舞,一些學生表演書法、繪畫,一些學生為之操琴伴奏等。總之,要盡量組織得豐富多彩,在音樂活動進行過程中,還要將課本上的問題及時、巧妙地插入其中。還應該重視利用課本中的詩詞、插圖(照片)等教學資源,充分發(fā)揮其作用。
隨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組織、協(xié)調、合作能力的體現(xiàn)。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心得體會篇十二
教學目標:
1、創(chuàng)造歡快的氛圍,使學生能在歡樂的氛圍中學會歌曲;
2、在學習中領悟歌曲的意境,使學生感受春天的美,能帶著愉悅的心情唱歌;
3、體會“嘀答o滴答o”等類型樂句的節(jié)奏,并能通過唱歌和伴奏表現(xiàn)出來;
4、針對孩子的生長特點,培養(yǎng)學生輕聲唱歌的好習慣,保護孩子的嗓子;
5、在唱歌和伴奏創(chuàng)作中,培養(yǎng)孩子的協(xié)作及學生的表現(xiàn)能力,鼓勵孩子主動參與;
6、引導孩子在創(chuàng)作中挖掘身邊的素材。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1)學會歌曲,能帶著歡快的表情唱歌;
(2)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2、難點:
(1)領悟歌曲中休止符的時值,
__o__o
嘀答o滴答o
(2)能帶著歡快愉悅的心情唱歌。
教學準備:
1、了解春天大自然的聲音;
2、錄音帶、打擊樂器和自制打擊樂器(碗筷三角鐵、塑料瓶裝沙子或豆子沙錘)。
教學程序:
一、師生問好:
用《春天在哪里》的音樂旋律
內容:(師)孩子們好呀孩子們好?。ㄉ╆惱蠋熀醚疥惱蠋熀茫。◣煟┙裉煺娓吲d高興呀喲?。ㄉ┙裉煺娓吲d高興呀喲!
二、激趣導入:
孩子們今天高興嗎?陳老師今天也很高興,想知道陳老師今天為什么高興嗎?因為昨晚老師接到大自然的一個電話,邀請我今天去欣賞一場大自然的音樂會(板書:音樂會)。你們想去嗎?(想)那我們一起悄悄地去聽吧。
三、學習歌曲:
(一)完整聆聽音樂
(放錄音)要求學生靜靜的聽,初次感受歌曲旋律,聽完后提問:
剛才我們聽的音樂會是誰舉行的?(春天,補充完板書:春天舉行)
(二)學習歌曲第一部分
1、這場音樂會有誰參加了?讓我們再來欣賞春天的音樂會,相信你們一定會聽出來的。(聆聽音樂第一部分)
(板書):春雨唱歌:嘀答o滴答o
春風彈琴:沙沙o沙沙o
春雷打鼓:轟隆隆隆隆—
春水鼓掌:嘩啦啦啦啦—
引導學生在模擬大自然的聲音中感悟休止符的時值。
3、老師欣賞到這么美妙的音樂會啊,我也想參加了,你們想嗎?那老師唱歌,你們?yōu)槔蠋煱樽嗪脝幔浚ɡ蠋熝莩?,唱到模擬大自然聲音的樂句時,學生拍掌伴奏。)
4、有的孩子剛才在為老師伴奏的時候也忍不住在唱了,那下面我們一起來試試吧,如果唱好了,那就有機會參加音樂會的表演了。(采用問答式的方式演唱,如:師春雨唱歌呀生嘀嗒嘀嗒)
(三)學習歌曲第二部分。
1、音樂會的演員們悄悄地告訴我說他們已經單獨表演了,下面他們要合奏一曲。孩子們想聽聽他們合奏嗎?下面我們一起來聽吧,聽聽這場音樂會的指揮是誰?(聆聽歌曲第二部分)
誰是指揮?孩子們學學指揮。
2、我們再來聽聽音樂,看竹筍指揮演員們怎么表演的?(再次聆聽第二部分音樂)
剛才我們又聽了他們的合奏,老師呀想當當指揮,指揮你們唱唱剛才我們聽的這部分歌曲。不過老師是要用琴聲來指揮你們,我相信孩子們一定能聽著老師的琴聲來唱歌。(學生隨音樂唱歌曲第二部分)
3、這一次老師要指揮你們分角色模擬他們的聲音來唱,看誰學得更象。(學生分角色演唱)
(四)孩子們,聽到老師的掌聲心里高興嗎?春雨、春風、春雷表演后聽到春水的掌聲心里也會怎么樣?要表達高興的心情,唱歌的速度是稍快還是稍慢?好,那就讓我們帶著歡快的心情唱歌吧。(完整的演唱歌曲)
四、創(chuàng)作表演
1、孩子們,老師昨晚一接到大自然的電話呀,就把以前的打擊樂器找了出來,準備也上臺表演表演,誰愿意跟我一起來?不過得先考考你們,能回答我問題的孩子我就請他來。春雨用什么樂器?春風、春雷、春水分別用什么?(師生共同表演)
2、小組合作表演(用自制打擊樂器和身邊的素材)
3、請一小組上臺表演
4、全體分組合作表演
五、拓展延伸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心得體會篇十三
《洗手絹》是一首具有民間童謠風格的歌曲,曲調短小、流暢,并具有節(jié)奏性強,運用襯腔等勞動特點的歌曲。全曲使用素材節(jié)省,旋律易唱易記,輕松活潑,生動地表現(xiàn)了孩子們從小熱愛勞動,“自己的事情己做”的可愛形象。
教學目標:
一、通過聆聽《勞動最光榮》,感受音樂的歡樂情緒,使學生建立起從小熱愛勞動的樂觀態(tài)度。
二、指導學生用喜悅的心情、明亮的聲音演唱《洗手絹》。
三、能夠編創(chuàng)歌詞,編創(chuàng)動作表演,以及“勞動”的主題的編創(chuàng)嘗試,并表現(xiàn)“勞動”的主題,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勞動意識。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勞動最光榮〉
師:小朋友,讓我們想一想,還有哪些小動物也像小喜鵲、小蜜蜂那樣愛勞動?
請每個小朋友拿出你的畫筆,把你想到的愛勞動的小動物畫到書本上來。
學生解釋畫面,教師指導學生唱新創(chuàng)作的動物形象。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學歌曲的開始就欣賞有關勞動的歌曲,同時引導學生認識勞動的意義,鼓勵學生都愛勞動)
三、律動創(chuàng)新游戲
師:我來邀請小朋友來玩模仿秀,愿意的請一起來參加。
音樂響起,你可以跟著音樂模仿一個小動物勞動的動作,當音樂停下時,你馬上擺好造型,讓教師和小朋友來猜猜你演的是什么動物,在干什么。
(設計意圖:和學生一做游戲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讓孩子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學習)
學生參與。
四、學唱〈〈洗手絹〉〉,并表演
1、由小動物愛勞動是光榮的引導小朋友,如果你是一個愛勞動的好孩子,你肯定已經發(fā)現(xiàn),在我們教室里放了很多勞動工具,請每組的組長去找一件勞動工具。
生找到掃把、小桶、擦布。
2、請小朋友說說勞動工具的用途,并有節(jié)奏地用一用。
3、師問拿水盆、擦布的同學:你知道怎么洗擦布嗎?(搓)
4、一起用洗手絹的動作“搓”來和著音樂邊律動邊聽范唱。
5、小朋友看著自己把一塊臟手絹洗得干干凈凈的,心情怎么樣?(高興)
確實很高興,所以我們小朋友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看著勞動的成果,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讓我們帶著高興的心情一起來把這首歌唱一遍。
(設計意圖:在勞動中學習歌曲,形式新穎,學生有種邊玩邊學習的心理)
五、拓展、延伸
歌詞創(chuàng)編并表演。
小朋友除了能自己洗手絹,還有哪些勞動的本領?
我們班的小朋友真厲害,能做那么多家務活,現(xiàn)在小朋友分組講座一下,幫家長干什么家務活,然后編排一個節(jié)目,看哪組小朋友編行最好,演得最好。
學生創(chuàng)編,師指導。
學生表演,教師及時鼓勵。
(設計意圖:讓學生發(fā)散思維,想象創(chuàng)編,在編排過程中可以找自己的好伙伴也可以分組的形式,學生在編排中也認識到我們小學生要熱愛 勞動)
課堂小結:略
評語:
老師在熟悉音樂教材中,創(chuàng)造性地編排教材,面向全體學生,制定好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步驟,注重音樂與自然,音樂與人文的結合,為取得優(yōu)良的教學效果打下了基礎。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都在輕松的音樂活動情境中合作,共同完成本課的學習。學生學得較輕松,學得愉快。今天的教學效果是不錯的,教師動情的演唱,生動、有趣的講解,豐富多采的資料圖片,為啟發(fā)學生感受歌曲的情緒,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審美趣味,積極進行審美體驗,提高學生音樂鑒賞力發(fā)揮了主導作用。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心得體會篇十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學唱歌曲《牽?;ó斃取?,學生能夠產生熱愛大自然之情,并能夠樹立環(huán)保的態(tài)度。
【過程與方法】
學習過程中運用聆聽、表現(xiàn)、合作等方法,學生能夠完整對歌曲進行表演
【知識與技能】
學生能夠跟隨節(jié)奏運用合理的肢體動作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重點是能夠完整帶有表演性地演唱歌曲。
【難點】
能夠加入奧爾夫教學法中的聲勢律動。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上課前老師展示牽?;ǖ膱D片,提問學生這是什么花?它的形狀像哪一種樂器呢?
學生自由發(fā)言,牽?;?,喇叭花,像個小喇叭。
教師總結:哦!同學們都說它像個小喇叭,那它到底能不能吹出聲音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歌曲《牽?;ó斃取?,順勢導入新課。
(二)初步感知
1.初聽歌曲
并設問: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呢?
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總結:這是一首曲調活潑歡快的歌曲。
2.復聽歌曲
并設問:這首歌曲的速度是怎樣的?
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總結:這是一首中速的歌曲。
(三)學唱歌曲
1.進行簡單發(fā)聲練習,引導學生運用自然、圓潤的聲音進行發(fā)聲;
2.教師彈奏鋼琴,學生跟唱樂譜,并提示學生音準;
3.教師帶領學生有節(jié)奏地朗讀歌詞并注意曲譜中的一字多音;
4.將歌詞填入旋律中完整地演唱歌曲;
5.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的情況下,加入歌詞下方提示的肢體動作;
(四)鞏固提高
(1)教師帶領同學做幾個基本的舞蹈動作;
(2)學生們分小組自行創(chuàng)編動作;
(3)上臺展評,教師給與鼓勵性評價。
(五)小結作業(yè)
最后老師留一個小任務,回家后把這首歌曲表演給爸爸媽媽看,與他們一起分享音樂的快樂。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心得體會篇十五
:這是一首贊頌我國傳統(tǒng)戲曲的音樂,特點是又說、有唱,有對戲曲的模仿,富有動感和青春活力,但有吸取音樂韻味和通俗歌曲的風格。在結構上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歌曲模仿戲曲音樂與打擊樂器的前奏。第二部分,數(shù)板式的唱詞。第三部分,回到歌唱部分,曲調吸取了京劇音樂的素材,與通俗音樂相結合。
:五年級學生對戲曲音樂有初步了解,對戲曲充滿好奇,以熟悉的歌曲導入,輕松地帶學生進入戲曲音樂。
1.欣賞《前面情思大碗茶》片段,了解戲歌特點。
2.能用詼諧、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梨園英秀》。
3.能模仿鑼鼓經和數(shù)板部分。
:了解戲歌的特點。
:能念對數(shù)板部分的切分節(jié)奏。
聽一聽,這首歌曲和我們平時聽過的歌曲有什么不同?(播放《前面情思大碗茶》片段)
有京劇的味道,又有歌曲的特點
比較歌曲的不同,抓住京劇的韻味
這種在作品中滲透戲曲特點的歌曲我們稱它為戲歌。
像這樣既有戲曲韻味,又不失時代流行特色的戲歌受到了大家的喜愛,老師還給大家?guī)砹艘皇赘枨凶觥独鎴@英秀》(播放介紹)
說到梨園不得不說一說一段故事:在唐朝時,唐玄宗幼年就喜歡歌舞,他繼位后選定了宮廷的一片梨園作為排練場所,每逢戲班排練劇目,他就會親掌鼓板,歷史的戲曲藝人都把他尊為祖師,這就是梨園的來歷。
對歌曲名稱的了解
出示歌譜,看著歌譜聽聽這首歌曲分為幾部分?(播放《梨園英秀》)
完整聽
為學唱歌曲做鋪墊
學說:
1.出示歌曲的鑼鼓經和數(shù)板部分,在這首歌曲中(鑼鼓經部分)就像其他歌曲的前奏一樣,只是這里用鑼鼓經代替。再來聽一聽,哪部分是樂隊表演的,哪部分是你們演唱的?(播放數(shù)板部分)
2.老師讀括號中的,同學們讀后面的(念得不好再說:我們該用怎么的語氣來念這段數(shù)板?)
3.老師用琴聲代替鑼鼓經,同學們來接后面的詞
括號中是樂隊表演的,其余部分是我們演唱的
練習鑼鼓經部分
跟琴聲接唱
為念出數(shù)板的情緒做鋪墊
1.跟老師按節(jié)奏念數(shù)板,(強調切分節(jié)奏的練習,用雙響筒打拍子,生拍腿)
2.師用雙響筒打節(jié)奏,生自己按節(jié)奏念
3.對于這部分有幾種說法是平時沒有聽過的,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4.我們把鑼鼓經部分和數(shù)板連起來讀一讀(注意接口處)
難點解決:先用慢速模唱的方式練習切分節(jié)奏,如果生念起來有困難就用拍節(jié)奏的方式練習
跟讀數(shù)板部分
生念數(shù)板部分
南方的`昆曲,北方的弋陽腔,東部地區(qū)的柳子戲,西部地區(qū)的梆子腔
棒功:唱念做打,五法:口手眼身步
鑼鼓經與數(shù)板連起來讀
用跟讀的方式先解決難點
對一些詞作適當?shù)牧私?/p>
使生在兩部分的接口處能準確唱出來
學唱:
剛才同學們用說的方式贊美了中國戲曲,下面就讓我們來聽聽唱的部分采用了哪些演唱形式?(播放演唱部分)
獨唱、合唱
為后面的表現(xiàn)歌曲做鋪墊
1.模唱歌譜,一小節(jié)為一句
2.模唱歌詞(注意切分節(jié)奏)
3.接口唱,生唱“說一說、唱一唱、看一看、想一想”師接下面部分
4.我們把這兩行連起來唱一唱
5.最后兩行,老師彈一個樂句,同學們唱一個樂句
6.跟琴唱最后兩行
7.我們把歌唱部分連起來唱一唱
8.聽好老師前奏的速度演唱這一部分
9.我們完整地聽一聽歌曲,同學們在心里唱
10.同學們也來唱一唱吧,老師為你們伴奏
11.請同學們聽好老師前奏的速度來演唱歌曲(稍慢)
12.鑼鼓經部分男生讀,數(shù)板一起讀,先領唱,再齊唱(中速)
13.還是一樣的演唱形式(稍快)
模唱歌譜
模唱歌詞
接口唱
連起來唱這兩行
聽唱最后兩行歌詞
跟琴唱最后兩行
歌唱部分連起來唱
加快速度演唱歌唱部分
完整聽,默唱
跟琴聲完整演唱
用稍慢的速度完整演唱
用中速領唱齊唱
稍快的速度領唱齊唱
用模唱、接口唱的方法教唱使歌曲唱的更好
使學生對歌曲的完整性有所熟悉
用領唱齊唱的跟好的表現(xiàn)歌曲
請同學們把收集到的京劇中(唱念做打)的視頻或音樂跟大家一起分享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在課上你了解了哪些京劇文化?
分享知識
各抒己見
讓生更直觀的了解京劇的表現(xiàn)手段
生總結對京劇的了解
小結:戲曲中要學習的內容還有很多,例如眼神、身段、唱功等等,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能更喜歡我們中國的魁寶。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3976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