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學美術教案 適合中學的美術教案中學美術教師必備教案(匯總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0-23 17:32:15
2023年中學美術教案 適合中學的美術教案中學美術教師必備教案(匯總9篇)
時間:2023-10-23 17:32:15     小編:QJ墨客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學美術教案篇一

教學目的:

1、培養(yǎng)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和愛好,充分認識“生活中處處存在美、關鍵要靠我們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羅丹語)。

2、引導學生通過細致的觀察,感受校園環(huán)境及建筑的美感,指導學生運用繪畫知識表現(xiàn)校園環(huán)境。

3、鼓勵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用自己的繪畫語言去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

活動過程:

1、風景畫欣賞導入。(復習構圖、透視知識)

2、分組活動寫生、師生共同活動。

3、課堂小結,學生自我評價、教師適當點評總結。

一、引課:

[情景]

1、課堂內。

老師:同學們好,老師近日畫了一張風景畫,大家想不想看一看?

學生(齊聲):想。

(老師展示風景畫。)

(學生驚嘆,產生濃厚興趣。)

老師:請用你自己學過的美術知識對這幅畫進行評析。

(學生發(fā)言踴躍,通過發(fā)言復習了透視、構圖知識。)

(老師對學生的發(fā)言給予鼓勵、肯定。)

老師:自然界處處存在美,要靠我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和表現(xiàn)。

(老師繼續(xù)展示自己在校園內寫生的美術作品。)

學生(邊議論邊發(fā)言):原來我們經常生活的校園畫出來也這么美呀!我也要畫一畫我們的校園。(此時,學生探索美的興趣被激發(fā)了出來)

2、課堂外

學生分組開始校園寫生,師生共同活動。

3、課堂內

課堂小結——學生自我評析——老師點評總結。

課后簡析:

通過對校園環(huán)境、人物以及校園內各種活動的繪畫表現(xiàn),加深對校園豐富多彩的學習生活的體驗以及自己與同學、老師之間的和諧關系,培養(yǎng)學生熱愛校園生活的情感,并了解對相關環(huán)境、人物活動的最基本的造型語言和表現(xiàn)方法。校園寫生課符合新課程理念,導入課題生動自然,學生興趣高漲,分組寫生活動中師生關系融洽,繪畫積極性高,課堂小結中,學生發(fā)言積極、氣氛熱烈,使我感到初一新生思維活躍,語言表達能力強,對于學生的發(fā)言,我一個個給予肯定,使每一個學生具有自信心,促進學生潛能、個性、創(chuàng)造力等方面全面發(fā)展。

通過這節(jié)課我感到課堂教學,課課都會有不同的情況發(fā)生,這就要求老師具有應變能力,使課堂教學收放自如,以學生為本,充分尊重學生的成長需求,體驗需求和選擇的需求。

中學美術教案篇二

課型:欣賞課一、教學目標:

1、通過藝術作品的欣賞和分析,使學生進一步理解\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

2、通過藝術作品的欣賞和分析,使學生初步學會欣賞藝術作品。在思考和討論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互動地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學生的評述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二、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藝術創(chuàng)作的題材、內容與技法都源于生活,藝術家所創(chuàng)造的藝術作品及其藝術形象是高于生活的。

三、教學難點:以美術作品作為切入點,使學生理解\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四、教學準備:

教師:教材,教學課件,實物投影儀等。

學生:教材,查找和搜集相關資料,如各類藝術作品(實物、圖片資料、音像資料等),部分學生亦可準備語言表演或肢體表演的節(jié)目。五、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具,安定課堂。(二)導入。

1、影視欣賞:動畫片《奔尼兔》片段

2、思考比較:動畫片中的兔子形象與生活中的兔子的異同3、點出本課重點,并板書\藝術生活\(三)美術作品賞析。1、國畫作品《蝦》(齊白石)映示國畫作品《蝦》(教材p4)

齊白石是我國的藝術家,他在詩、書、畫、印幾個方面都達到很高成就。齊白石作畫反對拘泥于形似,主張作畫要形神兼?zhèn)洹KJ為\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都不可取。

就拿他畫的蝦來說吧:人們都覺得畫的像極了,蝦體透明,會游、會跳動。不過當我們拿畫中的蝦與生活中的真蝦相比,它們又有很多不同。

《蝦》的藝術處理:齊白石依據真蝦總結出極為簡練的畫法,使其所畫之蝦又不同于真蝦。真蝦的眼睛看上去是一個小點,他卻以濃墨橫筆將蝦眼畫的非常突出,顯得極為精神;真蝦的腿有很多,他刪繁就簡,僅畫五條,就顯得多而生動。所以他畫的蝦,既讓人感到是充滿生命力的在覓食游動的活蝦,又讓人體會到蒼勁有力的筆法和濃淡干濕變化的墨色的藝術美感?!段r》的藝術特色及其藝術魅力。

齊白石所畫之蝦的頭與尾是俯視效果,腰身是側視效果,是由兩處蝦的形象特點構成的。正是由于畫家集中和強化了蝦的典型特征,所以他畫的蝦比真蝦更具典型性,也更高于生活。畫家根據長期的觀察,按照美的要求,把生活中的蝦變成了藝術的形象,它離不開對象的特征,但由于畫?的夸張和取舍,使觀者對蝦的生動活潑的印象更強烈了,它\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給人以美的享受。

齊白石的作品之所以打動人,更在于寓于形象之中的情--充溢的詩意和對生活的熱愛之情,也誘導、激發(fā)著人們對生活的愛。2、油畫作品《開國大典》(董希文)播放《開國大典》影片片段。

映示關于《開國大典》的油畫作品和攝影作品各一張。(教材p4)

這是一幅深為群眾歡迎的革命歷史畫。畫寬4.05米,高2.3米,油畫。1952年至1953年作,現(xiàn)藏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

畫面主體為_席和其它中央領導人在_樓上。代表著億萬中國人民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這莊嚴的聲音,響徹_場,回響在祖國大地,震撼著全世界。它表現(xiàn)了新中國開國大典的宏偉壯闊的場面,再現(xiàn)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這一劃時代的一刻。學生看教材p6,分小組討論兩者的差別。學生發(fā)表討論結果。

教師分析總結油畫《開國大典》的藝術特色。油畫《開國大典》藝術處理方法:

--運用了油畫表現(xiàn)手法,強調了空間感;

--藍天、白云、紅燈、紅柱,色彩鮮艷明快;

主席臺上的菊花表現(xiàn)出\十一\正直金秋豐收季節(jié)。

畫面上,國家領導人雖只在左側占畫面三分之一的部分,但在暖調子的紅燈籠、紅柱子、紅地毯的襯托下,非常醒目。_席健朗魁偉的身姿處于畫面中心,也體現(xiàn)了領導全中國的核心之核心,并與遠方千千萬萬的群眾遙相呼應,共同為中國歷史掀開新的一頁而自豪。畫家在構圖、設色、人物等場面的處理上,體現(xiàn)出一個泱泱大國的氣魄和風度。如果你到過_樓上,會更加體會到作者構圖的大膽與巧妙。畫家在畫面上加寬了左右兩邊紅柱子的實際距離,并把右邊的一組紅柱子搬到畫面之外;將欄桿、地毯、_伍平行舒展開去使宏大的群眾場面得以充分表現(xiàn)。

和備份。如果說生活是藝術的原型,那么藝術則是生活的升華。藝術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

畫家在此畫中努力使西方的油畫技法與我們民族的審美觀相適應,特別在色彩處理上,強調色彩的單純,對比強烈。紅地毯、紅燈籠、紅柱子及遠處紅旗的海洋與藍天、綠樹形成對比基調,使畫面熱烈而明快的;金_菊花與藍天、白云的對比。既點明了秋高氣爽的季節(jié),又與_燈穗相呼應,增強了華貴燦爛、富麗堂皇的歡慶氣氛??傊?,畫中強調了物體的固有色,減弱了隨光線、環(huán)境而異的西方畫法用色法。柔進了中國畫法的工筆重彩繪畫技巧和敦煌壁畫用色的特點。畫家在描繪紅地毯時,還獨具匠心地在顏料中加入砂粒而收到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畫家深厚的藝術功底,使這幅畫成為具有強烈藝術感染力的優(yōu)秀作品。

3、美術作品的藝術魅力

齊白石的國畫作品《蝦》的傳神美凡高的油畫作品的色彩美

列賓的油畫作品《伏爾加河上的纖夫》的悲壯美4、美術作品創(chuàng)作的表現(xiàn)形式。

再現(xiàn)性:以真實地表現(xiàn)客觀世界為目的,作品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是逼真寫實的。圖例:油畫《父親》(羅中立)、油畫《泉》(俄)(普拉斯托夫)

表現(xiàn)性:以客觀對象為媒介,重在表達作者的精神和內心情感,畫面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或以夸張、變形處理,或以荒誕的組合,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藝術世界。圖例:油畫《開花的蘋果樹》《灰色的樹》《紅樹》(荷蘭)(蒙得里安)、中國畫《松魂》(吳冠中)

(四)其他藝術作品賞析。學生展示和分析生活中能反映出\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實例。

提示1:實例可以是美術作品,也可以是音樂、舞蹈、戲曲、影視作品,還可以是文學作品。

(五)課堂總結:藝術創(chuàng)作與生活的關系

1、結合課件講述名家對\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論述

、師生共同總結\藝術創(chuàng)作與生活的關系\,同時課件映示\藝術創(chuàng)作與生活的關系圖\

生活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源泉,生活給藝術家提供了豐富的創(chuàng)作題材和靈感,使藝術家發(fā)現(xiàn)了美。生活還給予藝術家以_使藝術家憑著感悟創(chuàng)造美。然后他們以各種藝術手段為媒介,再現(xiàn)或表現(xiàn)美。高于生活的藝術作品由此而來。3、映示課題《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六)結束語:

一、寫一篇相關主題的小評論二、出一期相關主題的墻報三、開一個相關主題的班會

中學美術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1、感受大自然豐富的色彩之美,初步了解自然色彩形成的原因與規(guī)律。

2、學習寫實繪畫中色彩運用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的色彩工具性能與調和技巧。

3、在臨摹色彩練習中體現(xiàn)出一定的色彩空間關系。

教學重點:

1、學習寫實繪畫中色彩運用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的色彩工具性能與調和技巧。

2、在臨摹色彩練習中體現(xiàn)出一定的色彩空間關系。

教學難點:

1、學習寫實繪畫中色彩運用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的色彩工具性能與調和技巧。

2、在臨摹色彩練習中體現(xiàn)出一定的色彩空間關系。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用具:

圖片、課件。

學生用具:

顏料、紙等。

學生預習:

課前自己收集的風景畫作品及風景照片作品。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工具的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演示導入:讓學生運用各種方式改變一個白紙盒的顏色。(光源色,環(huán)境色)

2、師生共同總結:白色物體的受光面受光源色的影響,背光面受環(huán)境色的影響。

3、提出問題:如果景物的固有色不是白色,而是其他顏色,它的色彩會發(fā)生變化嗎?

4、教師對風景畫中同一景物的受光面,背光面和中間面的色彩分析并總結規(guī)律。

受光面:固有色+光源色

中間面:固有色為主

背光面:固有色+環(huán)境色

5、請同學上講臺演示水粉色彩調和的方法。

6、學生練習調色,教師輔導。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工具的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欣賞油畫《迷人的夏日》(總結:不同的色彩對比和筆觸能體現(xiàn)作者的心境情緒,也能給觀者帶來不同的情感體驗。)

2、欣賞不同意境的畫面,總結繪畫步驟。

a、安排構圖。

b、畫出主要色塊。

c、適當補充和調整細節(jié)。

3、學生選擇圖片,選擇合適的構圖方式,運用水粉工具繪制一幅色彩風景畫。教師隨堂輔導。

4、學生互評,教師總結。

5、展示學生作業(yè)。

6、展示各個藝術流派的風景畫,初步比較一下不同的表現(xiàn)手法,為《絢麗的陽光》一課做鋪墊。

中學美術教案篇四

一、預習階段:(導學案)

復習上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

二、展示階段:

1、游戲介紹

(1)談話:上節(jié)課的水墨游戲大家玩得非常開心,今天還想玩嗎?今天我們繼續(xù)來玩更有意思、更富有變化的水墨游戲。

(2)揭題:《水墨游戲》(二)

2、游戲活動

(1)聽雨聲:小朋友,聽!是什么聲音?原來是小雨點在說話。

(2)示范:

a.教師示范用筆蘸墨在宣紙上畫點。

b.重點解決墨色的濃淡:再畫一個不一樣的小雨點。(師:“再加點水,這次點重一點,慢一點。比比看和剛才的小雨點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用墨用水多少及用筆輕重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教師小結:點可以變的:濃濃淡淡、干干濕濕、大大小小、疏疏密密……)

(4)作業(yè)形式:“這些各咱各樣的點組合在一起像什么?你能不能把它們變成一張畫呢?”

3、欣賞:

(1)大師作品:黃賓虹及張大千用點來表現(xiàn)的山水畫。比較兩幅畫的不同。

(2)學生作品:看看小朋友畫得多豐富啊!

(3)搞個小小展覽,看哪個小組的作品既好又多又有創(chuàng)意。

三、反饋階段:

教師巡回輔導。

要求:1、小組合完成。

2、教師提醒學生小心墨汁不要弄翻,注意不要把墨汗翻掉型臟教室。

3、展評:

各小組將作品集中展示,大家巡回欣賞,誰的點變化最多?誰的畫最美?

四、課堂小結:

課后可以讓學生嘗試畫各種各樣豐富的線條、色塊、形象,看能否像大師一樣畫出更加精美的水墨畫來。

搜集畫報上畫家們畫的水墨畫作品,并帶到學校來與同學們交流。

五、教學反思:

本課作為小學美術課中首次出現(xiàn)的國畫課,不強調要讓學生畫出某一具體形象作品,而要強調通過有趣的學習活動方式,激發(fā)學生自由表現(xiàn)、大膽探索、感知水墨性、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認識,從而在實踐活動中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探究問題的意識及口頭發(fā)表、與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中學美術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

1、學會捏小泥人的一般方法。

2、培養(yǎng)動手能力與合作精神。

3、體驗學習活動的快樂,陶冶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操。

教學重點:在活動中掌握捏小泥人的方法。

教學難點:想象一定的情境,并根據情境做出各種造型有趣的小泥人。

教學準備:課件陶泥

教學過程:

一、走進教室看一看

1、課件展示在教室里玩耍的小泥人的圖片,提醒學生仔細觀察。

教師提問:你看到了什么?

2、學生回答(引導學主回答出“什么人”、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教師小結并揭示課題。

二、做個泥人試一試

1、師生一起隨意捏個外形。

教師在視頻展示臺示范講解。(強調“隨意捏”,要大膽,可夸張一點)

2、指名展示,師主共同調整。

三、捏捏泥人動一動

1、課件展示小泥人的不同動作,配歡快的音樂。

2、師主同做“小泥人的體操”。

3、教師提問:你是怎樣讓你的小泥人做不同的動作呢?

教師小結捏泥人動態(tài)的要求。

四、美化泥人樂一樂

1、課件展示5張制作完整的小泥人圖片。

提問:你覺得他們美嗎?美在哪里?你能看出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師生共同總結美化小泥人的方法。并用課件展示。

2、師主共同美化自己的小泥人。

3、指名展示,師主共同點評、調整。

五、合做泥人玩一玩

1、課件展示一組小泥人的圖片。

教師引導學生從泥人的動態(tài)、細節(jié)的美化以及組合幾方面來欣賞。

2、分組討論:我們的小泥人在教室的哪個位置做游戲,做什么游戲。

3、小組合作表現(xiàn)。

六、展示泥人評一評

中學美術教案篇六

中學美術課程新標準教案

教材分析:1997年《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藝術欣賞課

教學

大綱(初審稿)》的頒布,使美術課程正式進入普通高中課程體系,從而形成了我國基礎教育美術課程相對完整的格局。但是也應該看到,我國的普通高中美術課程仍有一些方面尚需改革和完善,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

制訂新的《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應力求體現(xiàn)我國普通高中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鼓勵學生在感受、體驗、參與、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學習活動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基本的美術知識與技能,體驗美術學習的過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個人和社會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通過課程改革,要構建符合基礎教育要求的具有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的美術課程體系,為不同興趣和專長的學生提供進一步發(fā)展的平臺。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深入學習和理解造型語言,了解美術創(chuàng)作的過程與方法,選用相關材料、技法或現(xiàn)代媒體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表現(xiàn)、設計或制作,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及美化生活。

能力目標:學會通過多種渠道收集有關信息,認識美術活動與其他學科的關系,以及與自然、社會的聯(lián)系;發(fā)展想象力,促進思維方式的靈活性和多樣性,學會用美術的方式或結合其他方式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

中學美術教案篇七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通過列舉大量生活實例,幫助學生認識色彩的基本知識和規(guī)律,引導學生學會分析色彩現(xiàn)象中體現(xiàn)的各種色彩關系。

(二)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參與探究,分組合作學習,練習色彩搭配,啟發(fā)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色彩現(xiàn)象,感知色彩在生活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

教學重點:

幫助學生學會感知各種色彩現(xiàn)象,并能從中體驗不同的美感和文化藝術內涵。

教學難點:

欣賞生活中五彩繽紛、千變萬化的色彩現(xiàn)象,體驗文化藝術內涵,培養(yǎng)學生逐步形成感受和運用色彩的能力。

教具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用多媒體展示色彩搭配的圖片實例,引導學生欣賞感受色彩(出示課題)

1.欣賞圖片后的感受是什么?

2.學生討論,分析,談自己的感受。

3.教師歸納總結,由圖片實例引導出色彩知識。

二、新課展開

好的色彩搭配能滿足人的情緒和審美兩方面的需求。每個人都有色彩感覺,

但想要創(chuàng)造和諧的色彩效果,就要認識和運用色彩的三要素。

1.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純度

色相:指色彩本來的相貌。

明度:色彩的明亮程度叫明度。在有色彩系列中,最深的顏色是藍紫色,最淺的顏色是檸檬黃。有色彩是以無色彩的明度為基準來判斷的。

純度:指色彩中色素的飽和程度。色彩的相對純度取決于色彩中加入黑白的多少。

2.色彩搭配方法

色相對比:

不同相貌的色彩被運用到一起,會產生豐富的色彩效果,能夠引起人們的關注。(展示體現(xiàn)色相搭配的圖片)。

明度對比:

同一色相的色彩進行變化統(tǒng)一,形成不同明暗層次的色彩,是只有明度變化的配色,給人以親和感。(展示體現(xiàn)明度搭配的圖片)。

類似色的對比:

色環(huán)上相鄰色的對比,如紅,橙,黃給人以融合,平靜的感覺。

冷暖色的對比:

如紅,橙,黃的搭配給人溫暖的感覺,綠,蘭,紫的搭配給人清冷的感覺。

3.生活中色彩搭配實例的討論

師生共同討論生活中色彩搭配的成功實例,學生思考生活中實例都運用了哪些色彩知識。

三、實踐與作業(yè)

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用簡單的造型來根據色彩搭配知識來完成色彩的自由組合。

以生活中的雨傘為例,把傘的簡單造型畫在黑板上,讓學生完成造型后,根據學習的色彩知識自由創(chuàng)作色彩的搭配。

四、課堂總結:

生活中的色彩無處不在,好的色彩搭配體現(xiàn)著人們對色彩規(guī)律的認識和對美的追求,通過對色彩實例圖片的分析,有助于學生對色彩知識和色彩規(guī)律的掌握,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情趣,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增強了學生對生活和大自然的熱愛。

反思:

本課的教學組織中,采取啟發(fā)和引導的方法,多從生活中的色彩現(xiàn)象入手,提出問題,讓學生參與思索和討論,在這當中學習和認識色彩規(guī)律。在啟發(fā)和引導的過程中還運用比較的方法,通過不同的色彩搭配的實例來使學生真正感知和理解。通過富有吸引力的教學手段,充分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大膽發(fā)言,并引導學生把學習的重點從色彩寫生訓練,變成學會感知色彩現(xiàn)象,從中體驗不同的美感和文化藝術內涵,培養(yǎng)學生逐步形成感受和運用色彩的能力,體現(xiàn)了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淡化專業(yè)”的思想。

中學美術教案篇八

教學理念

新課程標準下的美術,以學生學習活動方式將美術學習分成四個領域,即“造型表現(xiàn)”、“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而本課屬于“造型表現(xiàn)”這一學習領域?!霸煨捅憩F(xiàn)”領域是指運用多種材料和手段,體驗造型樂趣,表達情感和思想的學習領域。

在本教學方案中,我主要采用四個有別于傳統(tǒng)的教學內容和方式進行,使得美術教育的實際和所倡導的主導方向相協(xié)調:

1、建立融洽的師生、同學關系。

2、以合作學習、自己學習為主

3、以描繪為主,其他表現(xiàn)方式為輔。

4、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

課型:造型表現(xiàn)

教學目標:

能說出身邊人物和藝術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對特征的社會屬性有一定的了解。

了解表現(xiàn)人物特征的方法,能夠大膽地運用某種造型方法表現(xiàn)同學的特征。

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發(fā)展具有個性的表現(xiàn)能力。

培養(yǎng)學生關愛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質。

教學重點:人物的臉型和表情

教學難點:人物肖像畫的表現(xiàn)

學具準備:繪畫工具等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教師事先把學生準備的自己的照片收集放在一個小箱子里)

同學們,今天我們做一個游戲,游戲的名稱是:猜猜“他”是誰

學生每人從箱子里拿一張照片,猜猜照片中的人物是誰?

同學們,在剛才的游戲中,老師發(fā)現(xiàn)有些同學沒有猜出照片中的人物是誰,這主要是什么原因呢?(我們剛進初中,有些同學不熟悉)那我們這節(jié)課就來互相認識一下。

(板書:你、我、他)

二、描述特征

說說“他”的特征

看自己手中照片的人物,說說“他”給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仔細觀察,“他”有哪些比較明顯的特征?(如臉型、五官、發(fā)式等)

說說“我”的特征

每個人對自己都應該有一定的了解,誰能用較簡潔的語言準確地說出自己的特征。(如臉型、五官、性格等)

三、說說藝術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

1、《蒙娜麗薩》

出示藝術作品

學生觀察、體驗、討論人物特征

教師簡單介紹達芬奇、《蒙娜麗薩》

學生說說感受、特征,教師總結。

看達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并作簡單的介紹。

2、《凡高自畫像》

出示藝術作品

學生觀察、體驗、討論、猜想人物特征

教師簡單介紹凡高,增加學生對凡高及其作品的認識。

學生說說特征,教師總結。

3、畢加索的人物肖像畫

4、現(xiàn)代版的《蒙娜麗薩》

5、探索

比較剛才所看的作品,想想: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這又與什么有關呢?

學生討論、猜想。

教師總結:這主要跟攝影術的發(fā)明有關。在攝影術發(fā)明以前,像國王、王后、富商這樣的重要人物都要通過雇傭畫家來為他們畫肖像。這些肖像充滿了他們生活的線索,人們能從華麗的.服裝或是嚴謹的制服上看出被畫者的身份。攝影術發(fā)明以后,畫家們開始認為逼真地再現(xiàn)人物肖像是沒有意義的,所以開始思考創(chuàng)作肖像畫的新方法。他們開始探索用不同的色彩和不尋常的方式來表達人類的情感和思緒。這就是肖像畫的起源和最初的作用。

四、分析人物特征的表現(xiàn)手段

同學們,剛才我們一起說了人物特征,那人物特征主要是通過人物的哪個方面表現(xiàn)出來呢?(人物頭部)

人物頭部是反映人物特征最主要的地方,包括相貌,精神狀態(tài),還有性格特征。人物頭部的特征主要是通過臉型、五官、和發(fā)式來表現(xiàn)出來的,而藝術作品又往往通過人物面部的刻畫來揭示人的內心世界,突出表現(xiàn)某一主題。

請幾名學生上臺來表演“哭、笑、怒、樂、驚”的表情。

每組同學選取一種表情用簡筆畫的形式將它畫下來,并派一名同學到黑板上畫。

請學生逐個分析剛才所畫的表情,畫得如何?有沒有將表情特征畫下來?沒有的,如何改?

教師總結:人物表情主要是通過人的眉毛、眼睛和嘴巴的變化來實現(xiàn)的。(出示各種表情圖片,說清每種表情的變化規(guī)律)

感知人體比例、結構

探索:頭部比例——三停五眼

出示人體肌肉和骨骼圖

過渡:剛才,我們重點學習了人物的臉型與表情,現(xiàn)在我們來嘗試一下為自己或同學畫一張肖像。在畫肖像之前,我們感受一下畫家們是如何捕捉和表現(xiàn)人物特征的。

五、臨摹練習

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或擅長的表現(xiàn)方法來選擇一幅肖像畫(可以是書上,也可以是學生自己準備的)進行臨摹。

仔細觀察你所選的肖像畫,把人物特征用簡潔的言語寫在作業(yè)上。

引導評價

你能根據自己的理解臨摹出畫中人物的神情嗎?

你所臨摹的畫是否得到老師或同學的認可?

(精選幾張有代表性的作品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

請?zhí)顚懞迷u價表,并存入學習檔案袋。

課后延伸

請大家課后去搜集與本課有關的資料(如圖片、文字等),存入學習檔案袋,并與同學交流感受。

中學美術教案篇九

教學理念:美術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它是人類文化的一個極為重要的載體?,F(xiàn)代社會需要充分發(fā)揮每個人的主體性和創(chuàng)造性,因此,美術課程應特別重視對學生個性與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采取多種方法,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探究與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

教材分析:《小鳥找家》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本課屬于繪畫課,內容新穎,有故事情節(jié),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給予學生充分的想象空間,要求學生有創(chuàng)造性的完成作業(yè)。

教學過程:

一、感知與體驗

1、音樂欣賞。隨著音樂聲,學生一個個都全神貫注的聽著。

2、提問:同學們,你們在剛才的音樂中聽到了什么?你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嗎?學生迫不急待,爭先恐后地各抒己見。

3、動畫欣賞結合剛才的音樂,欣賞音樂中的故事情節(jié)。學生都目不轉睛的盯著熒幕,故事情節(jié)溶入到他們的思維中了。

4、提問:小鳥怎么了?

生1:小鳥很貪玩,忘了回家的時間。

生2:天變暗了,四周真可怕,小鳥哭了。

生3:小鳥迷路了,找不著家,回不去了。

生4:小鳥真可憐呀。

學生回答,并體驗小鳥傷心難過的表情、動作。同時讓學生意識到,小鳥迷路的原因是因為貪玩。(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將學生引入課堂,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力,同時也能激勵學生對需要幫助的人要有愛心。)

二、想象與探索

1、情景劇表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配上音樂表現(xiàn)出自己認為的小鳥當時的心情。

2、引出:你想做什么?(生異口同聲):我想幫小鳥找家。

生1:天太暗了,我真希望熒火蟲和星星能出來幫它引路。

生2:我想告訴小鳥,找不著家的方向時,可以乘出租車,讓司機送它回家。

生3:小鳥是我們的朋友,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我想陪它一起找家,并告能再貪玩了。

3、討論學習:小鳥、樹、等有關事物的創(chuàng)作方法。(通過情景表演和討論學習,激發(fā)學生幫助小鳥找家的欲望和熱情,為更好地創(chuàng)作下了良基礎。)

三、創(chuàng)作與表現(xiàn)

1、分組創(chuàng)作:小鳥找家運用各種不同的繪畫材料以及各種不同的繪畫方式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

2、加入音樂背景。

3、教師隨時指導并給予鼓勵。(通過學生之間互相影響,相互感染,產生一種濃厚的藝術創(chuàng)作氛圍,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作信心。)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3819979.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