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散步讀后感(優(yōu)秀12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0-16 11:40:19
美學散步讀后感(優(yōu)秀12篇)
時間:2023-10-16 11:40:19     小編:夢幻泡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讀后感。那么該如何才能夠寫好一篇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讀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美學散步讀后感篇一

閑閑的碎語,但字字珠璣,品味雕琢的文字,暢游美學的境界,仿佛美玉一般,絢爛之極歸于平淡。

體會一份清閑的淡泊,感悟一遭情景交融,寧靜的心中,獨戀一份美的意韻。

宗白華先生美的態(tài)度即是超俗的,又是入世的。

他在書中為我們展示了一個美的人生和宇宙,這里充滿了親切感與家園感。

宇宙之大,無非虛實相生,美無處不在。

宗先生從一丘一壑一花一鳥中發(fā)現(xiàn)了“宇宙是無盡的生命,豐富的動力學”,也發(fā)現(xiàn)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圓滿的和諧”。

英國詩人勃萊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國”就是這種描述的最景致的詩句。

沒有一種以天地為廬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懷,沒有一種能澄情以觀道的空明澄澈。

新鮮活潑的心境,是不可能發(fā)現(xiàn)這種生動與清和的美的統(tǒng)一。

而宗白華先生似乎輕而易舉的領悟到了美的神韻,如在拈花微笑間頓悟了一切聲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動和氣韻。

這種境界是“一內在自足的境界,無待于外而自成意義豐富的小宇宙,啟示著宇宙人生的更深的一層真實。”它不是從無邊的空間指向無限,而是從無邊回到萬物,返回自身,回歸“小宇宙”。

它屬于有限之中,又讓人從有限中發(fā)現(xiàn)永恒。

可以說,宗先生中的美學思想已然把中國傳統(tǒng)的哲學、美學——儒佛道三合而一了。

在閱讀中思考,我感到書中的每一篇文章皆是一顆珍奇的寶石,它們折射著理性與感性的光芒。

或論詩畫與書法,或論音樂與舞蹈,或論建筑與雕塑,自然與藝術的乃至整個人生宇宙之美的事物。

凡宗先生所論及的,他總在直觀的把握后,欣賞它,贊美它,評判它。

他以散文的抒情方式,以詩人靈感閃現(xiàn)時的思維方式,表達自己精辟的美學見解。

清代王船山在論詩時說:“以追光躡影之筆,寫通天盡人之懷,是詩家正法眼藏?!焙靡粋€“以追光躡影之筆,寫通天盡人之懷”!這正是可用來總結《美學散步》中所體現(xiàn)的宗先生的美學追求。

其篇幅短小,其筆墨簡淡,而微言大義昭著。

“他是真理的探尋者,他是美學的醉夢者,他是精神和肉體的勞動者?!弊谙壬鷮α_丹的評語又可恰如其分的用來評價他自己。

藝術的欣賞就是對美的發(fā)現(xiàn)和感情,那么美在哪里呢?美就在你的心中。

畫家詩人創(chuàng)造的美,就是他們心靈創(chuàng)造的意象,獨辟的靈魂,那么什么是意境呢?因人于世界接觸關系層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現(xiàn)。

或是為滿足生理的物質的需要而有功利的境界;或是因人群公共互愛的關系而有倫理的境界;或是因人群組合互制的關系而有政治的境界;或是因研究物理追求智慧而有的學術境界;或是因欲近本人歸真,冥合天人而有的宗教境界。

功利境界主于利,倫理境界主于愛,政治境界主于權,學術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

化實景而為虛境,創(chuàng)形象而為象征,使人類最高的心靈具體化,肉身化。

對藝術的投入,就有美感的誕生;對藝術的展示就有美麗的縮放!或許一切美的光都來自心靈的源泉。

一個意韻,我想就應該是一個情與景的結晶,深入了才可得鏡中花,水中月。

散步于美學中,亙古不變的——芳香泗溢!

美學散步讀后感篇二

在生活中,我們會問:“什么是美?”目前對于我而言,美是一種抽象性的概念,更多的是一種感受,思想。而觸動我最深刻的是,美該從何處尋?書中作者說到“如果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么,你就沒有地方可以發(fā)現(xiàn)美的蹤跡?!蔽覀儠高@樣的一種錯覺,會為著尋美本身而去尋美,卻往往忽視近在身邊的美。其實,美就在于你的心,你對美的理解那便是在于你的自身感覺、情緒與思維。而很多時候,美不僅僅是人的主觀意識,還是一種客觀的對象和存在。

美是隨處可尋的。比如人的一句話,就是你的心要具體地表現(xiàn)在形象里,可以反映一個人的真實想法甚者人可以發(fā)現(xiàn)你的心靈之美;語言就是美的形象化,因為美具有靈性與人性。

那么在尋美的過程中,只在自己的心里尋美的蹤跡同樣是有問題的。尋美需要擺脫自己心的狹隘及目之所見的范圍,而是要由大及小地審美,尋美。美的形象化不是形式,而是形式與內容的統(tǒng)一。美是動態(tài)的過程,對美的線條,點、色、形、音、韻都表現(xiàn)著內容的價值,意義與情感。簡言之,即對美的直觀感受便是要在結合人自身的生活體悟與價值觀進行動態(tài)契合。因而尋美的準備便是心的陶冶,心的修養(yǎng)和鍛煉。

有人曾在生活中得出這樣的結論:美是不存在的。他們認為現(xiàn)實生活中可以直接接觸到的東西,只不過是簡單的線,點或者一堆東西的堆砌而成的。美是唯心主義的東西,無需探討。而這種對美的白色的,機械的死的評論,這樣價值觀下的外部生活便是無趣的,索然無味的。所以,我更加愿意相信這個世界存在著美。它是與真,善一種值得人類社會努力追求的事物,是哲學探討和建立的對象。

哲學求真,道德或宗教求善,介乎二者之間表達我們情緒中的深境和實現(xiàn)人格的協(xié)和是“美”。宗教有著熱情的澆灌,哲學有人生智慧與宇宙觀念,美的實現(xiàn)載體(即“文學藝術”)則在汲取與融合這兩者的基礎上,表現(xiàn)著人生,流露出人的情感個性與人格。

而空靈與充實則是藝術的精神二元。

常言道:“距離產(chǎn)生美”。即是在說明美感的形成在于對物象造成距離,在于能空。美是在距離化、間隔化條件下誕生的。但是,最重要的是,美的“靜照”起點在于空諸一切,心無掛礙,和世務的絕緣也就是所謂的萬物靜觀皆自得。美在于心靈內部的“空”,精神的淡泊。所以,在時下世事紛擾的世界,美更需要我們本著純摯之心去創(chuàng)作,去品味。

尼采說藝術世界的構成由于兩種精神組成:一是“夢”,夢的境界是無數(shù)的形象(如雕刻);一是“醉”,醉的境界是無比的豪情(如音樂)。這豪情讓我們體驗到生命里最深的矛盾,廣大的復雜的糾紛,這便是“實”。

藝術的最高境界由能空,能舍,而后能深,能實,然后宇宙生命中的一切理一切事不無把它的最深意義燦然呈露于前?!罢媪洕M”,則“萬象在旁”。美就是如此美麗!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美學散步讀后感篇三

>《美學散步》讀后感

(一)

《美學散步》是宗白華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生前惟一一部結集出版的美學著作。作者沒有建構什么美學理論體系,而是用他行云流水般的抒情筆觸、愛美的心靈引領讀者去體味來自生活中無所不在的藝術美,待得我散步歸來,我發(fā)覺自己的心靈得到了升華與凈化。對于體味中國藝術至境,宗白華原則的是從“錯彩鏤金”走向“芙蓉出水”,以他特有的方式將中國美學的各方特色熔鑄出來并標舉到了極致。

宗白華先生認為,美學的內容,不一定在于哲學的分析、輯的考察,也可以在于個人的行動所啟示的美的體會和體驗。他的美學研究不重哲學的分析、邏輯的考察,而重趣談、風度、藝術和審美的體驗;不是從邏輯定義和概念辨析出發(fā),而是從美的體會或體驗出發(fā);不是糾纏于本質、對象、特征等美學理論的空泛討論,而是憑借自己深沉的心胸去充分領略、感受大自然、藝術人中的生命美、境界美。

宗白華美的態(tài)度是超俗的,又是入世的。他在書中展示了一個美的人生和宇宙,充滿了親切感與家園感。宗先生從一丘一壑一花一鳥中發(fā)現(xiàn)了“宇宙是無盡的生命”,也發(fā)現(xiàn)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圓滿的和-諧”。英國詩人勃萊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國”就是這種描述的最景致的詩句。沒有一種以天地為廬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懷,沒有一種能澄情以觀道的空明澄澈,是不可能發(fā)現(xiàn)這種生動與清和的美的統(tǒng)一。而他似乎輕而易舉地領悟到了美的神韻,如在拈花微笑間頓悟了一切聲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動和氣韻。

任何一個愛美的中國人,任何一個熱愛中國藝術的人,都應該讀這部書——《美學散步》。

美學散步讀后感篇四

閑閑的碎語,但字字珠璣,品味雕琢的文字,暢游美學的境界,仿佛美玉一般,絢爛之極歸于平淡。體會一份清閑的淡泊,感悟一遭情景交融,寧靜的心中,獨戀一份美的意韻。

宗白華先生美的態(tài)度即是超俗的,又是入世的。他在書中為我們展示了一個美的人生和宇宙,這里充滿了親切感與家園感。宇宙之大,無非虛實相生,美無處不在。宗先生從一丘一壑一花一鳥中發(fā)現(xiàn)了“宇宙是無盡的生命,豐富的動力學”,也發(fā)現(xiàn)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圓滿的和諧”。英國詩人勃萊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國”就是這種描述的最景致的詩句。沒有一種以天地為廬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懷,沒有一種能澄情以觀道的空明澄澈。新鮮活潑的心境,是不可能發(fā)現(xiàn)這種生動與清和的美的統(tǒng)一。而宗白華先生似乎輕而易舉的領悟到了美的神韻,如在拈花微笑間頓悟了一切聲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動和氣韻。這種境界是“一內在自足的境界,無待于外而自成意義豐富的小宇宙,啟示著宇宙人生的更深的一層真實?!彼皇菑臒o邊的空間指向無限,而是從無邊回到萬物,返回自身,回歸“小宇宙”。它屬于有限之中,又讓人從有限中發(fā)現(xiàn)永恒。可以說,宗先生中的美學思想已然把中國傳統(tǒng)的哲學、美學——儒佛道三合而一了。

清代王船山在論詩時說:“以追光躡影之筆,寫通天盡人之懷,是詩家正法眼藏。”好一個“以追光躡影之筆,寫通天盡人之懷”!這正是可用來總結《美學散步》中所體現(xiàn)的宗先生的美學追求。其篇幅短小,其筆墨簡淡,而微言大義昭著。“他是真理的探尋者,他是美學的醉夢者,他是精神和肉體的勞動者?!弊谙壬鷮α_丹的評語又可恰如其分的用來評價他自己。

藝術的欣賞就是對美的發(fā)現(xiàn)和感情,那么美在哪里呢?美就在你的心中。畫家詩人創(chuàng)造的美,就是他們心靈創(chuàng)造的意象,獨辟的靈魂,那么什么是意境呢?因人于世界接觸關系層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現(xiàn)?;蚴菫闈M足生理的物質的需要而有功利的境界;或是因人群公共互愛的關系而有倫理的境界;或是因人群組合互制的關系而有政治的境界;或是因研究物理追求智慧而有的學術境界;或是因欲近本人歸真,冥合天人而有的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于利,倫理境界主于愛,政治境界主于權,學術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瘜嵕岸鵀樘摼常瑒?chuàng)形象而為象征,使人類最高的心靈具體化,肉身化。

對藝術的投入,就有美感的誕生;對藝術的展示就有美麗的縮放!或許一切美的光都來自心靈的源泉。一個意韻,我想就應該是一個情與景的結晶,深入了才可得鏡中花,水中月。散步于美學中,亙古不變的——芳香泗溢!

[]

美學散步讀后感篇五

我很少讀美學的書,感覺上這類書偏哲學,理論多且枯燥。這次買《美學散步》全因在一所高中閑逛時看到這是他們的必讀書目。當時我極為汗顏,因為他們的十本必讀書目中我一半以上沒讀過。我可是博士啊!我心中暗暗記下有兩本關于美學的,趕緊買來。又因為這本書小巧精悍易于攜帶,所以它從我未讀的幾百本書中脫穎而出,及時被我閱覽了!

關于讀書、關于美學、關于文化,我有自己的認知。我深知從小經(jīng)過的文化訓練不多,天賦又不足,因此在求學過程中對知識的渴求還算迫切。父親是小學語文教師,我自小也讀過幾本姑且稱作那時代的名著的書,比如《少年英雄賴寧》、《紅巖》、《雷鋒》,年紀尚小,不但感受不到榜樣的力量,且完全不能理解這些故事發(fā)生的背景。哦,對了,我還讀過《邋遢大王奇遇記》!我隱約記得小學有個閱覽室(兼做乒乓球室),內有那么幾十本書,父親幫我借來看。恕我才學淺,這些書在我的成長經(jīng)歷中并未發(fā)揮任何作用,我現(xiàn)在也完全忘光光了它們的內容。我為什么愛讀書呢,可能是天生的、也可能受環(huán)境影響。我哥特別愛看閑書。他曾因看武俠小說在初中復讀了兩年。我對打打殺殺沒興趣,但我哥涉獵很廣他總往家里拿書對我有著不可回避的、劈頭蓋臉的影響。我記得在上初中和高中時,曾制定讀書計劃,每年假期要讀三五本名著的,那時候讀過《平凡的世界》、《牛虻》、《三國演義》《浮士德》等,貌似很多,但也沒給我留下什么印象。我很羨慕那些年少飽讀詩書又記性很好的人,他們信手拈來的那些詩句讓我垂涎。我呢,不會引經(jīng)據(jù)典,因為我常常想不起來名言名語名詩名句。我形容自己就是吃書,還是一個吃書的通道,吃下去拉出來,沒有營養(yǎng)留在身體里。好在我不是功利的人,大學、碩士、博士,這么多年了,我一直秉承著好讀書不求甚解的理念,無論是專業(yè)書還是文學書,我讀起來津津有味,不為牟利,僅為娛樂自己。因為自己僅能當個通道,再加上我確實也沒讀幾本書,我自覺文學修養(yǎng)有限、所知有限,誠惶誠恐,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也就更強了。前段時間跟同事聊天,她說起來央視最近有個不錯的節(jié)目《國家寶藏》,她說看過以后才察覺自己的無知,身為中國人居然不知道我們的藝術國寶,我們進了博物館就是看熱鬧,完全看不出門道。我對此深有同感,仰天長嘆:我們是有知識沒文化啊!(當然,“有知識”也是要質疑的。)我不認為讀幾本美學書、文學書或小說就是有知識或有文化了,但是我們需要底蘊,需要豐富自己的靈魂,需要知曉我們的藝術瑰寶,需要中外古今的大視野,而《美學散步》就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

《美學散步》為有著深厚底蘊的美學大師之作,打開我等菜鳥的眼界。

宗白華,照片上看起來是個小老頭、老學究。實際上人家是“融貫中西藝術理論的一代美學大師”。的確,你讀他的書,有一種咕咚咕咚喝水的暢快感和豐沛感。從他對藝術作品的賞鑒中能夠感受到人間的詩意和美好。嗯,比余秋雨的書更能讓你感覺到大氣磅礴和血肉充沛。

《美學散步》里給我印象較深的是以下內容:詩、畫的美及兩者的關系、書法、音樂和建筑、國外的雕塑,以及藝術意境和從藝術中反映出來的哲學理念。作者的文字流利、內容豐富優(yōu)美、見解獨到。

關于詩和畫的分界,作者認為:詩傳畫外意。詩留給人更深長的想象空間,他列舉了達芬奇用了四年時間畫出的蒙娜麗莎的眼睛。有時候詩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就像一些攝影作品的題目一樣,能夠拔高藝術作品境界。另外,詩還能詠時間,而畫只能捕捉瞬間。

很多詩像印象派,比如王昌齡的《初日》:初日凈金閨,先照床前暖;斜光入羅幕,稍稍親絲管;云發(fā)不能梳,楊花更吹滿。多么美妙的一副香閨畫啊。“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薄敖袢蘸鰪慕贤?,始知家在圖畫中?!薄疤柕墓猓粗缙鸬撵`魂。天邊的月,猶似她昨夜的殘夢?!弊匀粺o往而不美。何以故?以其處處表現(xiàn)這種不可思議的活力故。照相片無往而美。何以故?以其只攝取了自然的表面,而不能表現(xiàn)自然底面的精神故。要有發(fā)現(xiàn)自然中美的眼睛,心中要有詩的意境。“意境是情與景的結晶?!蓖醢彩姡簵盍Q蜩綠暗,荷花落日紅酣,三十六陂春水,白頭相見江南?!鞍虢瓪堅掠麩o影,一岸冷云何處香?!?/p>

悠悠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美學散步讀后感篇六

《美學散步》讓我們體悟到中國畫的“氣韻生動,遷得妙想”之精髓。下面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美學散步讀后感,希望您喜歡!

閑閑的碎語,但字字珠璣,品味雕琢的文字,暢游美學的境界,仿佛美玉一般,絢爛之極歸于平淡。體會一份清閑的淡泊,感悟一遭情景交融,寧靜的心中,獨戀一份美的意韻。

宗白華先生美的態(tài)度即是超俗的,又是入世的。他在書中為我們展示了一個美的人生和宇宙,這里充滿了親切感與家園感。宇宙之大,無非虛實相生,美無處不在。宗先生從一丘一壑一花一鳥中發(fā)現(xiàn)了“宇宙是無盡的生命,豐富的動力學”,也發(fā)現(xiàn)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圓滿的和諧”。英國詩人勃萊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國”就是這種描述的最景致的詩句。沒有一種以天地為廬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懷,沒有一種能澄情以觀道的空明澄澈。新鮮活潑的心境,是不可能發(fā)現(xiàn)這種生動與清和的美的統(tǒng)一。而宗白華先生似乎輕而易舉的領悟到了美的神韻,如在拈花微笑間頓悟了一切聲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動和氣韻。這種境界是“一內在自足的境界,無待于外而自成意義豐富的小宇宙,啟示著宇宙人生的更深的一層真實?!彼皇菑臒o邊的空間指向無限,而是從無邊回到萬物,返回自身,回歸“小宇宙”。它屬于有限之中,又讓人從有限中發(fā)現(xiàn)永恒??梢哉f,宗先生中的美學思想已然把中國傳統(tǒng)的哲學、美學——儒佛道三合而一了。

清代王船山在論詩時說:“以追光躡影之筆,寫通天盡人之懷,是詩家正法眼藏?!焙靡粋€“以追光躡影之筆,寫通天盡人之懷”!這正是可用來總結《美學散步》中所體現(xiàn)的宗先生的美學追求。其篇幅短小,其筆墨簡淡,而微言大義昭著。“他是真理的探尋者,他是美學的醉夢者,他是精神和肉體的勞動者。”宗先生對羅丹的

評語

又可恰如其分的用來評價他自己。

藝術的欣賞就是對美的發(fā)現(xiàn)和感情,那么美在哪里呢?美就在你的心中。畫家詩人創(chuàng)造的美,就是他們心靈創(chuàng)造的意象,獨辟的靈魂,那么什么是意境呢?因人于世界接觸關系層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現(xiàn)?;蚴菫闈M足生理的物質的需要而有功利的境界;或是因人群公共互愛的關系而有倫理的境界;或是因人群組合互制的關系而有政治的境界;或是因研究物理追求智慧而有的學術境界;或是因欲近本人歸真,冥合天人而有的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于利,倫理境界主于愛,政治境界主于權,學術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瘜嵕岸鵀樘摼?,創(chuàng)形象而為象征,使人類最高的心靈具體化,肉身化。

對藝術的投入,就有美感的誕生;對藝術的展示就有美麗的縮放!或許一切美的光都來自心靈的源泉。一個意韻,我想就應該是一個情與景的結晶,深入了才可得鏡中花,水中月。散步于美學中,亙古不變的——芳香泗溢!

慢慢合上《美學散步》一書,閉上眼,書的余香猶存,而我腦海里浮現(xiàn)的,是一個“皎皎明月,仙仙白云,鴻雁高翔,綴葉如雨”的沖淡清幽境界。

這部書是宗白華美學論文的第一次結集出版。宗白華是五四新文化大潮沖出的新一代學人,早年曾留學歐洲,足跡踏及藝術之都巴黎。20xx年代他出版過詩集,他本來是個詩人。青年時期對生命活力的傾慕贊美,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沉思,一直伴他前行,也構成了他美學篇章的特色。這個集子里的文章,最早寫于1920xx年,最晚作于1979年,實在是宗白華一生關于藝術論述的較為詳備的文集。他沒有構建什么美學體系,只是教我們如何欣賞藝術作品,教我們如何建立一種審美的態(tài)度,直至形成藝術的人格。而這正是中國藝術美的精神所在。宗白華曾在集子里這些文章相當準確地把握住了那屬于藝術本質的東西,特別是有關中國藝術的特征。因此,閱讀這部書本身,就是一種藝術的享受,作者用抒情化的語言引領我們進行藝術的欣賞。

在他之前,也有很多藝術家也曾發(fā)掘過這樣的美,但是都無法像他那樣灌入一種極其深沉摯厚的人格生命的自覺,這樣一位源生于傳統(tǒng)文化、洋溢著藝術靈性和詩情、深得中國美學精髓的大師以及他散步時低低的腳步聲,在現(xiàn)今也許難以再現(xiàn)了。然而如何在日益緊張的異化世界里,保持住人間的詩意和生命的憧憬,不正是現(xiàn)代人所要關注的一個問題嗎?而《美學散步》正好能給我以這方面的啟迪。

宗白華美的態(tài)度是超然的,又是世俗的。他在書中展示了一個美的人生和宇宙,充滿了親切感和家園感。他從一丘一壑一花一鳥中發(fā)現(xiàn)了“宇宙是無盡的生命”,也發(fā)現(xiàn)了它是“平整的世界,圓滿的和諧”。英國詩人勃萊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國”就是這種描述的最景致的詩句。沒有一種以天地為廬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懷,沒有一種能澄情以觀道的空明澄澈,是不可能發(fā)現(xiàn)這種生動與清和的美的統(tǒng)一。而他似乎輕而易舉地領悟到了美的神韻,如在拈花微笑間頓悟了一切聲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動和氣韻。

中國人講“虛實相生,天人合一”的思想,“于空寂處見流行,于流行處見空寂”,從而獲得對于“道”的體悟,“唯道集虛”。這在傳統(tǒng)的藝術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因此中國古代的繪畫,提倡“留白”、“布白”,用空白來表現(xiàn)豐富多彩的想象空間和廣博深廣的人生意味,體現(xiàn)了包納萬物、吞吐一切的胸襟和情懷。宗白華用翔實豐富的例子,提出了中國詩畫、書法所表現(xiàn)的虛空要素以及從此形成的宇宙意識,他認為“以追光躡影之筆,寫通天盡人之懷”是中國藝術最后的理想和最高的成就。他在我們面前舒展開了一幅幅美麗的畫卷,帶我們去玩味古代名畫的內蘊,畫家所寫的自然生命,集中在一片虛空之上??罩袆t蕩漾著“視而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的“道”,在這片虛空上的一草一木,一鳥一蟲,一山一水,都負載著無盡的深意。同時,他還提出,中國繪畫中往往可以感到線條的力量,流動的線條是最富美感的,所以古代人常常把形體轉化為飛動的線條,這就是我國古代繪畫帶有舞蹈意味的原因,敦煌壁畫《飛天》很好說明了這一點。正是因為重視線條,我們看到了“筆墨”對于作畫的重要。筆墨技法表現(xiàn)在“骨力、骨法、骨氣”上,“骨”就是筆墨落紙有力,突出從內部發(fā)出的一種力量。這是和中華民族的民族氣節(jié)、骨節(jié)相同的因此我們見得每一幅國畫都有一種堅固的形象組織和堅定的內在生命力量。我們應該透過“骨”去領略“風”,這才能得到享不盡的愉悅之感?!睹缹W散步》讓我們體悟到中國畫的“氣韻生動,遷得妙想”之精髓。前者是說一幅畫要涌動著宇宙萬物的“氣”的節(jié)奏、和諧,給人一種音樂感;而“遷得妙想”則是通往“氣韻生動”的途徑。所謂遷得妙想,就是發(fā)揮自己的藝術想象,用本心去體味外物的內在精神,把自己的想象遷入內部,經(jīng)過一番曲折,才可把握對象的真正特質和精神。

說到建筑和園林,我想前立刻會浮現(xiàn)出氣勢宏偉磅礴的紫金城、頤和園;含蓄溫婉的蘇州園林和風細雨下的小橋流水、亭臺樓閣。欣賞中國古代的建筑,如果不懂得中華民族的飛動之美和空間藝術,是不會深刻的。飛動之美不僅體現(xiàn)在繪畫、雕刻上,還表現(xiàn)于建筑園林之上。只要看看北京幾大宮殿中的裝飾:飛騰的龍、憤怒的猛獸、展翅的鳥雀、撲翼的鳳凰、轉來轉去的蛇、伸著脖子的白鷺、顧影自憐的仙鶴、互相嬉戲的猴子、還有神仙、玉女飛天的場景和妖魔鬼怪猙獰鬼臉……就能充分感受到我們民族人們內心涌動的生命活力,那典型的“飛檐”,不就是最好的說明嗎?宗白華還深刻地分析了中國建筑的空間意識,他說中國人注重“可游,可行,可望,可居”,而“可望”是最重要的,因為無論“游”、“行”、“居”都是為“望”服務的,所以我開始明白了中國的窗、亭、臺、樓、閣、廊在園林建筑中的重要角色,它們構成了“望”的途徑。窗子使其內外發(fā)生了交流。一扇窗就如一幅畫框,窗外的景色構成了框內的圖畫,并且它總是變動不居的。在窗內任何一個角度看窗外,都會得到不同的景致,這同樣也體現(xiàn)在亭臺樓閣廊上。中國人喜歡設亭臺樓閣,喜歡設窗,是和許久以來的民族審美傳統(tǒng)分不開的,獨坐窗前、獨倚亭邊、獨行廊中,都會讓自己的視覺得到一次很好的旅行和放松,讓我們從各個角度在大自然里品味變化萬千的韻致和美麗。

中國從六朝以來,藝術理想的境界就是“澄懷歡道”,在拈花的微笑里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禪境?!俺斡^一心而騰踔萬象,是意境創(chuàng)造的始基,鳥鳴珠箔,群花百落,是意境表現(xiàn)的圓成。”這就是他追求的“禪”的心靈狀態(tài),就是“出水芙蓉”的至高意境之美。在清幽、自然秀麗中生發(fā),產(chǎn)生“生氣遠出”、“妙造自然”、“清真可愛”的情感體驗,正如溫婉的玉,絢爛至極歸于平淡?!俺鏊饺亍笔亲诎兹A的一種在深度上追求人的生命本真和自然本真的意境創(chuàng)造,為了達到他藝術和人生的至高清純境界,表現(xiàn)了他對于生命的思考和探索,對人“真性”的挖掘體悟。

這種對“絢爛之后歸于平淡的清新淡雅之美”的追求,體現(xiàn)了宗白華內心深沉孤寂之感。在現(xiàn)代文明高度高度發(fā)達下,人們的傳統(tǒng)文化和生命精神日益失落,徘徊于這種矛盾的憂郁和苦痛的邊緣,宗百華悲愴地喊出“中國文化的美麗精神往哪里去?”他反復提醒國人要意識到現(xiàn)代精神的頹廢問題,這正是他作為一個孤獨的靈魂對生命發(fā)出的吶喊與召喚,他把他的這種孤獨的探索和冷靜的思考引入了美學范疇,個體生命的孤獨和落寞,在理想的自由藝術之境中完全可以轉化為對生命的歌頌和追求。通過藝術對人性本真的追尋,他的孤獨落寞得到了徹底地發(fā)泄,只有在這樣的境界中,人才能真正找到精神的家園,返回精神的故鄉(xiāng),撫平內心的傷痛,慰藉平日孤寂的靈魂。

《美學散步》讓我得到了一種生活情趣和審美方式,伴著筆墨的清香,細細體味,宗白華那自由孤寂的靈魂,高尚清真的人格魅力,在尋求美的道路上指引著我,讓我拋棄浮躁的世俗,向美學叢林的深處邁進。

《美學散步》是宗白華美學論文的第一次結集出版。他在書中展示了一個美的人生和宇宙,充滿了親切感和家園感。他從一丘一壑一花一鳥中發(fā)現(xiàn)了“宇宙是無盡的生命”,也發(fā)現(xiàn)了它是“平整的世界,圓滿的和諧”。英國詩人勃萊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國”就是這種描述的最景致的詩句。沒有一種以天地為廬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懷,沒有一種能澄情以觀道的空明澄澈,是不可能發(fā)現(xiàn)這種生動與清和的美的統(tǒng)一。而他似乎輕而易舉地領悟到了美的神韻,如在拈花微笑間頓悟了一切聲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動和氣韻。

中國人講“虛實相生,天人合一”的思想,“于空寂處見流行,于流行處見空寂”,從而獲得對于“道”的體悟,“唯道集虛”。這在傳統(tǒng)的藝術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因此中國古代的繪畫,提倡“留白”、“布白”,用空白來表現(xiàn)豐富多彩的想象空間和廣博深廣的人生意味,體現(xiàn)了包納萬物、吞吐一切的胸襟和情懷。宗白華用翔實豐富的例子,提出了中國詩畫、書法所表現(xiàn)的虛空要素以及從此形成的宇宙意識,他認為“以追光躡影之筆,寫通天盡人之懷”是中國藝術最后的理想和最高的成就。他在我們面前舒展開了一幅幅美麗的畫卷,帶我們去玩味古代名畫的內蘊,畫家所寫的自然生命,集中在一片虛空之上??罩袆t蕩漾著“視而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的“道”,在這片虛空上的一草一木,一鳥一蟲,一山一水,都負載著無盡的深意?!睹缹W散步》讓我們體悟到中國畫的“氣韻生動,遷得妙想”之精髓。前者是說一幅畫要涌動著宇宙萬物的“氣”的節(jié)奏、和諧,給人一種音樂感;而“遷得妙想”則是通往“氣韻生動”的途徑。所謂遷得妙想,就是發(fā)揮自己的藝術想象,用本心去體味外物的內在精神,把自己的想象遷入內部,經(jīng)過一番曲折,才可把握對象的真正特質和精神。

這種對“絢爛之后歸于平淡的清新淡雅之美”的追求,體現(xiàn)了宗白華內心深沉孤寂之感。在現(xiàn)代文明高度高度發(fā)達下,人們的傳統(tǒng)文化和生命精神日益失落,徘徊于這種矛盾的憂郁和苦痛的邊緣,宗百華悲愴地喊出“中國文化的美麗精神往哪里去?”他反復提醒國人要意識到現(xiàn)代精神的頹廢問題,這正是他作為一個孤獨的靈魂對生命發(fā)出的吶喊與召喚,他把他的這種孤獨的探索和冷靜的思考引入了美學范疇,個體生命的孤獨和落寞,在理想的自由藝術之境中完全可以轉化為對生命的歌頌和追求。通過藝術對人性本真的追尋,他的孤獨落寞得到了徹底地發(fā)泄,只有在這樣的境界中,人才能真正找到精神的家園,返回精神的故鄉(xiāng),撫平內心的傷痛,慰藉平日孤寂的靈魂。

《美學散步》讓我得到了一種生活情趣和審美方式,伴著筆墨的清香,細細體味,宗白華那自由孤寂的靈魂,高尚清真的人格魅力,在尋求美的道路上指引著我,讓我拋棄浮躁的世俗,向美學叢林的深處邁進。合上書,閉上眼,書的余香猶存,而我腦海里浮現(xiàn)的,是一個“皎皎明月,仙仙白云,鴻雁高翔,綴葉如雨”的沖淡清幽境界。

美學散步讀后感篇七

《美學散步》是一本不厚、很小的書籍,可是里面的思想?yún)s熠熠發(fā)光。作者是宗白華先生,因為作者是個詩人,所以整本書的主要風格是詩意濃厚,閑適舒緩,令人讀起來非常有趣味,不會失于泛泛而談,但又不至于過于深奧難懂。

當你翻開這書時,便會想全心全意一氣呵成地看完,不希望中間會有任何間斷,因為在看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遇見令人拍案叫絕的美言好句。完整地研讀有助于對這本書里的所有思想有一個整體的感受,對其中東西方文化碰撞有更為深入的把握。當我真的如饑似渴地將這本書狼吞虎咽般讀完之后,還是手不釋卷。于是我又想重新仔仔細細地將其中所有的思想品味一番,咀嚼一番。所以我采用了通讀和精讀兩種方法。通讀只讓我對這本書有了一個大致的印象,全書風格上講,文筆優(yōu)美,行文如云卷云舒,自然而閑適。從其內容來說,交融中西,有很深沉的哲學蘊于其中,不會艱澀難通,但是你也不能馬上獲得其中真意,要如散步般,逢到一處好景致時,便要駐足細賞。《美學散步》這部書就是這樣的,行到思想靈光閃現(xiàn)處,要靜下心來思考,比照自身,有何感悟。這一功夫是后來在細讀的過程中才慢慢體會出來的。

今還記得里面有引用李麗對宗白華《美學散步》的評論,她是這樣說的:“‘散步’當中有古老周易演繹我們祖先‘天人合一’觀念的直觀、感知和體驗;有禪宗以凈的心去體悟觀照萬物的境界;有老莊、玄學追求的靈氣飛揚的思辨智慧;有亞里士多德的明晰合邏輯的理性色彩;有休姆經(jīng)驗主義哲學中對感官體驗的重視;有康德把時空作為人類感知方式,把心靈作為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的真知灼見;有黑格爾否定的思考的辯證思維;還有在20世紀中西文化碰撞中為人們普遍運用的比較中見同異,同異中辨特征的方法,以及文化溯源的方法。”我非常同意李麗精警的評價,而且她表達的是那樣的緊湊。

美學散步讀后感篇八

《美學散步》是宗白華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生前惟一一部結集出版的美學著作。作者沒有建構什么美學理論體系,而是用他行云流水般的抒情筆觸、愛美的心靈引領讀者去體味來自生活中無所不在的藝術美,待得我散步歸來,我發(fā)覺自己的心靈得到了升華與凈化。對于體味中國藝術至境,宗白華原則的是從“錯彩鏤金”走向“芙蓉出水”,以他特有的方式將中國美學的各方特色熔鑄出來并標舉到了極致。

宗白華先生認為,美學的內容,不一定在于哲學的分析的考察,也可以在于個人的行動所啟示的美的體會和體驗。他的美學研究不重哲學的分析、邏輯的考察,而重趣談、風度、藝術和審美的體驗;不是從邏輯定義和概念辨析出發(fā),而是從美的體會或體驗出發(fā);不是糾纏于本質、對象、特征等美學理論的空泛討論,而是憑借自己深沉的心胸去充分領略、感受大自然、藝術人中的生命美、境界美。

宗白華美的態(tài)度是超俗的,又是入世的。他在書中展示了一個美的人生和宇宙,充滿了親切感與家園感。宗先生從一丘一壑一花一鳥中發(fā)現(xiàn)了“宇宙是無盡的生命”,也發(fā)現(xiàn)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圓滿的和諧”。英國詩人勃萊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國”就是這種描述的最景致的詩句。沒有一種以天地為廬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懷,沒有一種能澄情以觀道的空明澄澈,是不可能發(fā)現(xiàn)這種生動與清和的美的統(tǒng)一。而他似乎輕而易舉地領悟到了美的神韻,如在拈花微笑間頓悟了一切聲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動和氣韻。

任何一個愛美的中國人,任何一個熱愛中國藝術的人,都應該讀這部書——《美學散步》。

在現(xiàn)代中國美學史上,有兩位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朱光潛與宗白華。兩人年歲相仿,是同時代人,都是學貫中西、造詣極高的,但朱光潛著述甚多,宗白華卻極少寫作;朱光潛的文章和思維方式是推理的,宗白華卻是抒情的;朱光潛偏于文學,宗白華偏于藝術;朱光潛更是近代的,西方的,科學的;宗白華更是古典的,中國的,藝術的;朱光潛是學者,宗白華是詩人。這部書是宗白華美學論文的第一次結集出版。宗白華是五四新文化大潮沖出的新一代學人,早年曾留學歐洲,足跡踏及藝術之都巴黎。

他沒有構建什么美學體系,只是教我們如何欣賞藝術作品,教我們如何建立一種審美的態(tài)度,直至形成藝術的人格。而這正是中國藝術美的精神所在。宗白華曾在《蒙娜麗莎》原作前默坐領略了一小時,他常常興致勃勃地參觀國內的各種藝術品展覽會,即使高齡仍不辭勞苦。他更是一位欣賞家。集子里這些文章相當準確地把握住了那屬于藝術本質的東西,特別是有關中國藝術的特征。

因此,閱讀這部書本身,就是一種藝術的享受,作者用抒情化的語言引領我們進行藝術的欣賞,書名叫《美學散步》,我們且到這個大花園里走走,看作者給我們營造了怎樣的亭臺樓榭、花樹池石。

美學散步讀后感篇九

楊帆,女,1990年出生于遼寧,在錦州渤海大學就讀中文系。喜歡一個人安靜的思考和閱讀。

書法與詩歌等其他藝術形式一樣,其中蘊含著深刻的美學思想。這是從字的結構之美、筆的使用、筆法章法、執(zhí)筆人心之美四方面來體現(xiàn)的。

據(jù)說倉頡最初造書,都是依照物象來點畫的,之后形聲相益,才產(chǎn)生字,由字生文,使字升華到藝術境界,具有藝術價值而所以成為美學的對象。中國文字成熟期分為三期:純畫時期、圖畫佐文字時期、純文字期。中國的書法和畫是分不開的,通過抽象的點、線、甚至是符號等直觀物象來表述自己的情感。用線條的長短、粗細、曲折、應接、疏密、穿插等規(guī)律和結構來表示交織在一個物象里或物象與物象之間的相互關系。

書法自從殷代以來風格的變化很顯著,所以借它來窺探各個時代藝術風格的特征。尤其是純文字時期,文字就像是一個有生命的軀體,各個部件像血肉筋骨一樣組合在一起,立刻使文字有動感有活力起來,使這個生命能夠站立和行走,成為反映生命的藝術形式。

而中國人所用的筆也是書法中蘊含美不可或缺的要素。自從殷代起就有了筆這種特殊的工具。中國人的筆是把獸毛(主要是兔毛)捆縛起來做成的,我們現(xiàn)在稱之為“毛筆“。這種筆是歐洲人用的鋼筆、鉛筆等所不能代替的。它鋪毫抽鋒,極其柔軟又富有彈性,再配上一張好紙、一盤好墨、一方好硯,揮放自如、變幻無窮。正因為這種筆的發(fā)明和運用,才創(chuàng)造了美妙的書法藝術,才使歷代不斷有偉大的發(fā)展,所以在中國藝術最高峰的唐朝時期,唐太宗李世民獨愛晉人王羲之的《蘭亭序》,臨死時還懇求其子讓他把它帶進棺材,可見它是一種怎樣獨特的藝術,帶給人怎樣一種美的享受。

書藝中的用筆更表現(xiàn)出獨道的美學思想。這與執(zhí)筆人用筆的技術性問題或者說是筆法有密切的關系。商周的篆文、秦人的小篆、漢人的隸書八分、魏晉的行草、唐人的真書、宋明的行草……各有各的姿態(tài)和風格。

古人曾說: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態(tài)。后漢大書家蔡邕在論字時也說需“縱橫有托、運用合度、方可謂書”。

歷朝歷代的中國,可以稱之為書法家的有晉人王羲之、王獻之,唐朝的柳公權、顏真卿,還有為人熟知的宋人歐陽詢等等。無一例外,他們對文字都會心會意,能夠熟練、巧妙的通過結構的疏密、點畫的輕重和行筆的急緩來表現(xiàn)作者對物象的情感。歐陽詢曾留下真書字體結構三十六條,這也流露出他對書法美學范疇的思想。只有明結構之法,方得字體之美。

而一篇文字全幅的章法也是貫穿情感的血液。如何起、如何領、如何應、如何接、如何轉、如何承、如何回、如何旋。同時運用得當,才能善于表現(xiàn)作者的基本樂思,從而使文章互相照應、相互聯(lián)系。一如王羲之的《蘭亭序》,全篇從第一字“永”到末一字“文”,一氣貫注、風神瀟灑、起收有力、連接得當、主題貫穿,可謂“絕世好書”,具有美的典型意義。

最后要說的是人心之美。一手好字,必包含著主筆人的內心獨白。主筆人將其獨特的個性與風格靈活的融入到書法中,這才是真正的書法。世間美景皆由情起,只有“美人”才能用“美字”去抒寫“美心”。中國人用筆抒寫世間萬象,盡筆之勢、詮世之美,用的是一種膽量和氣度,來豐富色彩、視覺、形象和心靈世界。如以草書見長、人稱“草圣”的書法家張旭,他見山水鳥獸、花草蟲魚和天地事物之變,有觸動心靈的,不論喜怒哀樂,必將賦一草書。他的書法是可喜可愕的,在表現(xiàn)世間生靈的同時也暗含自己的情感,或理性、或感性,構成一幅意境,美不勝收。

書法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發(fā)展、前進,同時扮演著表達民族美感的工具,值得好好品味和斟酌!

美學散步讀后感篇十

今天吃過晚飯后,我和媽媽去散步。媽媽給我出了幾道數(shù)學題,其中有一道是這樣的:明天我們要去小姨的新家做客,她告訴了我們小區(qū)的地址,卻沒有告訴我們門牌號,只告訴我們:她家的門牌號是一個三位數(shù),個位和百位上的數(shù)字之和是9,百位上的數(shù)字比個位上的數(shù)字大3,十位上的數(shù)字是0。{數(shù)學小論文400字}.

我馬上就思考起來:個位與百位上的數(shù)字都不知道,因為百位上的數(shù)字最大不能超過9,我就先確定百位上的數(shù)字,假如是9,個位上的數(shù)字就是9-3=6,但這樣個位和百位上的數(shù)字之和就不是9了,所以百位上的數(shù)字肯定不是9。于是我繼續(xù)試了8、7、6,發(fā)現(xiàn)6正好符合要求。這下我就知道小姨家的門牌號是603。

媽媽聽了我的解題思路后說:“很正確!有沒有更簡便的方法?”我靈機一動,說:“有了!個位和百位上的數(shù)字之和是9,那么符合要求的有8和1、7和2、6和3、5和4這四組,又符合百位上的數(shù)字比個位上的數(shù)字大3的就是6和3了,所以,很快就能得知這個門牌號是603。

媽媽開心地說:“嗯。很棒!我們繼續(xù)哦!”我們就這樣一邊散步一邊做數(shù)學題,既鍛煉了身體,又拓展了我的思維。

美學散步讀后感篇十一

一縷輕柔的月光透過窗子,灑在了窗臺上,窗臺宛如鍍了銀,啊,今夜的月光異常美。

于是,我下樓去賞月,這是多么圓的月?。∵h處還有幾顆閃爍的星星,更給這月夜增添了幾分詩意。

沿著通往公園的路走著,我眼前的世界仿佛沉浸在銀色的光海中,我也置身于這月光之海中了。月光灑滿了我的衣服,溫暖著我的心我覺得太陽的溫暖過于熱烈奔放,星光又太孤寂冷清了些,僅有這溫暖恬靜的月光,才能這般的恰到好處。月光浸染著整個大地,我的周圍被月光照著雪亮,世界完全籠罩在圣潔的氣氛里,我的感官模糊了,心靈在這圣潔中升華。

不知不覺已來到公園的門口,順著園中的小路,我走到噴水池前。池里平時活潑的金魚,此刻卻靜靜地呆在池的一角,可能是溫柔的月光撫摸并哄著金魚讓他們進入夢鄉(xiāng)吧,池塘中間有幾塊鬼斧神工的山石。在月光的洗滌下,更加情意瑩然,如詩如畫。月兒倒映在墨綠色的池底,經(jīng)水一洗,更加奪目美麗。一陣風走過,在平靜的池水上劃出一道道淺淡的波痕,池水微微漾起,親吻著山石。

池塘的小道上,大朵大朵的菊花沐浴在月光了,被風兒吹得在睡夢中也露出了歡欣的笑容。

告別池塘,我來到蘑菇亭坐下。抬頭仰望著那美麗的明月,突然看到月亮上在砍樹的吳剛,在搗藥的玉兔和在思念后羿的嫦娥在今夜,我最終體會到月色的完美。

我已陶醉在溫柔的月夜里,意識逐漸模糊了,整個身心在不斷彌散,仿佛已經(jīng)融化在浩瀚的宇宙中不知過了多久,一縷清涼的風送來,我驀然驚醒,這才記起改回家了。

美學散步讀后感篇十二

當你翻開這書時,便會想全心全意一氣呵成地看完,不希望中間會有任何間斷,因為在看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遇見令人拍案叫絕的美言好句。完整地研讀有助于對這本書里的所有思想有一個整體的感受,對其中東西方文化碰撞有更為深入的把握。當我真的如饑似渴地將這本書狼吞虎咽般讀完之后,還是手不釋卷。于是我又想重新仔仔細細地將其中所有的思想品味一番,咀嚼一番。所以我采用了通讀和精讀兩種方法。通讀只讓我對這本書有了一個大致的印象,全書風格上講,文筆優(yōu)美,行文如云卷云舒,自然而閑適。從其內容來說,交融中西,有很深沉的哲學蘊于其中,不會艱澀難通,但是你也不能馬上獲得其中真意,要如散步般,逢到一處好景致時,便要駐足細賞?!睹缹W散步》這部書就是這樣的,行到思想靈光閃現(xiàn)處,要靜下心來思考,比照自身,有何感悟。這一功夫是后來在細讀的過程中才慢慢體會出來的。

今還記得里面有引用李麗對宗白華《美學散步》的評論,她是這樣說的:“‘散步’當中有古老周易演繹我們祖先‘天人合一’觀念的`直觀、感知和體驗;有禪宗以凈的心去體悟觀照萬物的境界;有老莊、玄學追求的靈氣飛揚的思辨智慧;有亞里士多德的明晰合邏輯的理性色彩;有休姆經(jīng)驗主義哲學中對感官體驗的重視;有康德把時空作為人類感知方式,把心靈作為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的真知灼見;有黑格爾否定的思考的辯證思維;還有在20世紀中西文化碰撞中為人們普遍運用的比較中見同異,同異中辨特征的方法,以及文化溯源的方法?!蔽曳浅M饫铥惥脑u價,而且她表達的是那樣的緊湊。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3747073.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