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論文格式的字體大小 淺談論文格式要求及字體大小(通用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9-25 22:05:04
2023年論文格式的字體大小 淺談論文格式要求及字體大小(通用9篇)
時間:2023-09-25 22:05:04     小編:薇兒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論文格式的字體大小篇一

論文以a4頁面(頁邊距:上下各2.54厘米,左右各3.17厘米,頁眉1.5厘米,頁腳1.75厘米)排版,雙面打印。

除封面和題名頁外,所有版面都要有頁眉和頁腳,頁眉:左面“浙江大學mba學位論文”,右面“論文題目”,用宋體小5號(頁眉要有下劃線),頁腳:字體用宋體小5號居中。

除封面、題名頁和頁眉外,其他部分不要出現(xiàn)論文題目。

論文需有題名頁、獨創(chuàng)性聲明、致謝、中文摘要(包括中文關鍵詞)、英文摘要(包括英文關鍵詞)、目錄、正文、參考文獻。

論文各部分的裝訂順序:封面;題名頁;獨創(chuàng)性聲明;致謝;中文摘要(包括中文關鍵詞);英文摘要(包括英文關鍵詞);目錄;正文;參考文獻;附錄(可根據需要)。

具體要求如下:

一、論文封面:

請用學校最新規(guī)定的統(tǒng)一格式,字體大小,間距等不得改變;論文封面紙張一律使用白色銅版紙。

1、論文題目字體用粗黑體3號居中;

2、作者姓名、指導教師、學科專業(yè)和所在學院字體用宋體4號居中;

3、提交日期為第一次交評閱時的日期,字體用宋體小3號居中,日期用阿拉伯數(shù)字。

詳見附件(范例)或進入中心網站下載中心/學位管理中下載。

二、題名頁:

此頁在送評閱論文和答辯論文階段無需出現(xiàn),最后送學科的論文需要此頁。

2、不用頁碼,單面打印。

三、獨創(chuàng)性聲明:

此頁在送評閱論文和答辯論文階段無需出現(xiàn),最后送學科的論文需要此頁。

2、頁碼用羅馬數(shù)字,為“i”;

3、單面打印。

四、致謝:

此頁在送評閱論文和答辯論文階段無需出現(xiàn),最后送學科的論文需要此頁。

1、標題“致謝”字體用粗黑體3號居中;

2、內容部分用宋體小4號,行距1.25倍;

3、頁碼續(xù)獨創(chuàng)性聲明,為“ii”;

4、單面打印。

論文格式的字體大小篇二

文稿中的物理量和計量單位應符合國家標準或國際標準。對外文字母、單位、符號的大小寫、正斜體、上下角標及易混淆的字母應書寫清楚。 詳細內容請看下文

畢業(yè)論文

格式:。

文稿章節(jié)編號采用三級標題.一級標題(小4號黑體)形如1,2,3......;二級標題(5號黑體)形如: 1,1.2,1.3......; 2.1,2.2,2.3,......; 三級標題(5號宋體)形如: 1.1.1,1.1.2,1.1.3,......2.1.1, 2.1.2,2.1.3,......引言或前言不排序。若論文為基金項目,請在文章首頁下角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文中的圖題、表題應有中英文對照(小5號黑體),并隨文出現(xiàn),圖要精選,一般不超過6幅,請看具體要求。若圖中有坐標,要求用符號注明坐標所表示的量(斜體),單位(正體)。若有圖注,靠近放在圖下部。照片應選用反差較大、層次分明、無折痕、無污跡的黑白照片,或提供*.tif格式的電子文檔(分辨率不低于600線)。作者應自留底圖。文中表格一律使用三線表(祥見示例)(不劃豎線)。表中參數(shù)應標明量和單位(用符號),若單位相同可統(tǒng)一寫在表頭或表頂線上右側。若有表注,寫在表底線下左側。表中重復出現(xiàn)的文字,不可用"同前"、"同左"等表示,必須全部重復寫出。

論文格式的字體大小篇三

畢業(yè)論文要求全部打印、裝訂。選用a4紙,全文一律采用宋體字,正文字號為小四號。行距為單倍行距。頁邊距:上下左右均為2.5厘米,裝訂線1厘米(局左)。

頁面設置:

(1)紙型:a4復印紙,方向:縱向。

(2)頁邊距:上:2.5厘米,下:2.5厘米,左2.5厘米,右2.5厘米。

裝訂線位置:左端,距頁邊距:1.0厘米。

頁眉:1.5厘米,頁腳:1.75厘米。

全部段落:

縮進:左:2字符,右:0字符,特殊格式:(無)。

間距:段前:0行,段后:0行,行距:單倍行距。

字體與字號:

大標題:宋體小二號

一級標題:宋體小三號

二級標題:宋體四號

三級標題:宋體小四號

四級、五級標題:宋體小四號

正文:宋體小四號

參考文獻:宋體五號

論文格式的字體大小篇四

(二號宋體)

(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題名不得使用非公知公用、同行不熟悉的外來語、縮寫詞、符號、代號和商品名稱。

為便于數(shù)據庫收錄,盡可能不出現(xiàn)數(shù)學式和化學式。)

作者姓名

(小四號仿宋體)

作者單位(包括英文摘要中)

(小五號宋體)

(如果作者為兩位以上,之間用","隔開;如果多個作者為不同單位時,應在作者姓名上打上角標以區(qū)別,作者通訊地址應為詳細的工作單位、所在城市及郵編和e-mail地址,必須用全稱標注,不得簡稱。

在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姓名用漢語拼音,姓前名后,姓全大寫,名首字母大寫;作者單位,城市,郵政編碼。

如作者為兩位以上,應指定聯(lián)系人。)

中圖分類號

(圖書分類法是按照一定的思想觀點,以科學分類為基礎,結合圖書資料的內容和特點,分門別類組成的分類表。

采用《中國圖書館分類法》對論文進行中圖分類的。)

中、英文摘要

(五號楷體)

(摘要的目的是向讀者介紹論文的主要內容,傳達重要的可檢索信息,其主要內容包括被報導的研究項目的目的,研究方法、結果和結論。

篇幅以300字左右為宜。

英文摘要要用英語清楚、簡明地寫作,內容限制在150~180個英文單詞以內)

關鍵詞(5號楷體)

(關鍵詞是便于讀者從浩如煙海的書刊、論文中尋找文獻,特別適應計算機自動檢索的需要。

論文應提供關鍵詞3~8個,關鍵詞之間用分號隔開。

在審讀文獻題名、前言、結論、圖表,特別是在審讀文摘的基礎上,選定能反映文獻特征內容,通用性比較強的關鍵詞。

首先要選項取列入《漢語主題詞表》、《mesh》等詞表中的規(guī)范性詞(稱敘詞或主題詞)。

對于那些反映新技術、新學科而尚未被主題詞表錄入的新名詞術語,可用非規(guī)范的自由詞標出,但不能把關鍵詞寫成是一句內容"全面"的短語。)

正文(5號宋體)

對外文字母、單位、符號的大小寫、正斜體、上下角標及易混淆的字母應書寫清楚。

文稿章節(jié)編號采用三級標題.一級標題(小4號黑體)形如1,2,3......;二級標題(5號黑體)形如:1,1.2,1.3......;2.1,2.2,2.3,......;三級標題(5號宋體)形如:1.1.1,1.1.2,1.1.3,......2.1.1,2.1.2,2.1.3,......引言或前言不排序。

若論文為基金項目,請在文章首頁下角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圖表要求

文中的圖題、表題應有中英文對照(小5號黑體),并隨文出現(xiàn),圖要精選,一般不超過6幅,請看具體要求。

若圖中有坐標,要求用符號注明坐標所表示的量(斜體),單位(正體)。

若有圖注,靠近放在圖下部。

照片應選用反差較大、層次分明、無折痕、無污跡的黑白照片,或提供*.tif格式的電子文檔(分辨率不低于600線)。

作者應自留底圖。

文中表格一律使用三線表(祥見示例)(不劃豎線)。

表中參數(shù)應標明量和單位(用符號),若單位相同可統(tǒng)一寫在表頭或表頂線上右側。

若有表注,寫在表底線下左側。

表中重復出現(xiàn)的文字,不可用"同前"、"同左"等表示,必須全部重復寫出。

論文格式的字體大小篇五

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題名不得使用非公知公用、同行不熟悉的外來語、縮寫詞、符號、代號和商品名稱。為便于數(shù)據庫收錄,盡可能不出現(xiàn)數(shù)學式和化學式。 詳細內容請看下文。

作者姓名

(小四號仿宋體)

作者單位(包括英文摘要中)

(小五號宋體)

(如果作者為兩位以上,之間用","隔開;如果多個作者為不同單位時,應在作者姓名上打上角標以區(qū)別,作者通訊地址應為詳細的工作單位、所在城市及郵編和e-mail地址,必須用全稱標注,不得簡稱。在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姓名用漢語拼音,姓前名后,姓全大寫,名首字母大寫;作者單位,城市,郵政編碼。如作者為兩位以上,應指定聯(lián)系人。)

中圖分類號

(圖書分類法是按照一定的思想觀點,以科學分類為基礎,結合圖書資料的內容和特點,分門別類組成的分類表。采用《中國圖書館分類法》對論文進行中圖分類的。)

中、英文摘要

(五號楷體)

(摘要的目的是向讀者介紹論文的主要內容,傳達重要的可檢索信息,其主要內容包括被報導的研究項目的目的,研究方法、結果和結論。篇幅以300字左右為宜。英文摘要要用英語清楚、簡明地寫作,內容限制在150~180個英文單詞以內。)

關鍵詞(5號楷體)

(關鍵詞是便于讀者從浩如煙海的書刊、論文中尋找文獻,特別適應計算機自動檢索的需要。論文應提供關鍵詞3~8個,關鍵詞之間用分號隔開。在審讀文獻題名、前言、結論、圖表,特別是在審讀文摘的基礎上,選定能反映文獻特征內容,通用性比較強的關鍵詞。首先要選項取列入《漢語主題詞表》、《mesh》等詞表中的規(guī)范性詞(稱敘詞或主題詞)。

論文格式的字體大小篇六

1、論文題目:要求準確、簡練、醒目、新穎。

2、目錄: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

(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3、提要: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

字數(shù)少可幾十字,多不超過三百字為宜。

4、關鍵詞或主題詞: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匯。

關鍵詞是用作機系統(tǒng)標引論文內容特征的詞語,便于信息系統(tǒng)匯集,以供讀者檢索。

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匯作為關鍵詞,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題詞是經過規(guī)范化的詞,在確定主題詞時,要對論文進行主題,依照標引和組配規(guī)則轉換成主題詞表中的規(guī)范詞語。

5、論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并指出論文寫作的范圍。

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論證過程和結論。

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

a.提出-論點;

b.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

c.解決問題-論證與步驟;

d.結論。

6、一篇論文的參考文獻是將論文在和寫作中可參考或引證的主要文獻資料,列于論文的末尾。

中文: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標題--出版物信息所列參考文獻的要求是:

(1)所列參考文獻應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讀者考證。

(2)所列舉的參考文獻要標明序號、著作或文章的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

小論文格式字體要求(碩士)【2】

摘要:摘要內容。

概括地陳述論文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結論,要求200~300字。

應排除本學科領域已成為常識的內容;不要把應在引言中出現(xiàn)的內容寫入摘要,不引用參考文獻;不要對論文內容作詮釋和評論。

不得簡單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

用第三人稱,不使用“本文”、“作者”等作為主語。

使用規(guī)范化的名詞術語,新術語或尚無合適的漢文術語的,可用原文或譯出后加括號注明。

除了無法變通之外,一般不用數(shù)學公式和化學結構式,不出現(xiàn)插圖、表格。

縮略語、略稱、代號,除了相鄰專業(yè)的讀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現(xiàn)時必須加括號說明。

結構嚴謹,表達簡明,語義確切。

關鍵詞:關鍵詞1;關鍵詞2;關鍵詞3;關鍵詞4

第一個詞首字母應大寫;4號timesnewroman,應與中文題名含義一致,不超過12個實詞。

多個作者署名用逗號隔開,姓氏字母大寫,名字的首字母大寫;小4正體。

title小5號timesnewroman。

namename

(department,city,cityzipcode,china;)

小5號timesnewroman,標題加粗。

abstract:英文摘要應是中文摘要的轉譯,所以只要簡潔、準確地逐段將文意譯出即可,要求250單詞左右。

時態(tài)用一般過去時,采用被動語態(tài)或原型動詞開頭。

避免用阿拉伯數(shù)字作首詞,不出現(xiàn)縮寫。

盡量使用短句。

引言內容:

引言作為論文的開場白,應以簡短的篇幅介紹論文的寫作背景和目的,以及相關領域內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概況,說明本研究與前人工作的關系,目前研究的熱點、存在的問題及作者工作的意義。

1、開門見山,不繞圈子。

避免大篇幅地講述歷史淵源和立題研究過程。

2、言簡意賅,突出重點。

不應過多敘述同行熟知的及教科書中的常識性內容,確有必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基本原理時,只需以引用參考文獻的形勢標出即可。

在引言中提示本文的工作和觀點時,意思應明確,語言應簡練。

3、引言的內容不要與摘要雷同,也不是摘要的注釋。

4、引言要簡短,最好不要分段論述,不要插圖、列表和數(shù)學公式。

正文5宋,首行縮進2字符。

一級分段標題,4號仿宋。

1量的書寫規(guī)則

正文內容。

正文、圖表中的變量都要用斜體字母,對于矢量和張量使用黑斜體,只有ph采用正體;使用新標準規(guī)定的符號;量的'符號為單個拉丁字母或希臘字母;不能把量符號作為純數(shù)使用;不能把化學符號作為量符號使用,代表物質的符號表示成右下標,具體物質的符號及其狀態(tài)等置于與主符號齊線的圓括號中。

二級分段標題,5黑,固定行距15磅,段前段后3磅

注意區(qū)分量的下標字母的正斜體:凡量符號和代表變動性數(shù)字及坐標軸的字母作下標,采用斜體字母。

二級分段標題,5號黑加粗。

正文中引用參考文獻的標注方法,在引用處對引用的文獻,按它們在論著中出現(xiàn)的先后用阿拉伯數(shù)字連續(xù)排序,將序號置于方括號內,并視具體情況把序號作為上角標或作為語句的組成部分。

1.1單位的書寫規(guī)則

正文內容。

單位符號無例外的采用正體字母。

注意區(qū)分單位符號的大小寫:一般單位符號為小寫體,來源于人名的單位符號首字母大寫。

體積單位升的符號為大寫l。

三級分段標題,5號宋。

1.1.1表格的規(guī)范化

正文內容。

表格的設計應該科學、明確、簡潔,具有自明性。

表格應采用三線表,項目欄不宜過繁,小表寬度小于7.5cm,大表寬度為12~15cm。

表必須有中英文表序、表題。

表中頂線與欄目線之間的部分叫項目欄,底線與欄目線之間的部分叫表身。

表身中數(shù)字一般不帶單位,百分數(shù)也不帶百分號,應把單位符號和百分號等歸并在欄目中。

如果表中欄目中單位均相同,則可把共同的單位提出來標示在表格頂線上方的右端(不加“單位”二字)。

表身中同一欄各行的數(shù)值應以個位(或小數(shù)點),且有效位數(shù)相同。

上下左右相鄰欄內的文字或數(shù)字相同時,應重復寫出。

表中,小5號宋,線條磅數(shù)應在0.5-0.75磅。

表序、表題,小5號黑。

表1表題

table1title

2圖的規(guī)范化

圖中文字均為小5號字;圖線條磅數(shù)應在0.5-0.75磅。

4號黑,單倍行距,參考文獻要求8個以上,正文中未引用的不列出。

正文內容。

插圖盡可能不用彩色圖。

小圖寬度小于7.5cm,大圖寬度為12~15cm。

圖必須有中英文圖序、圖題。

函數(shù)圖只在靠近坐標線處殘留一小段標值短線,其余部分省略。

加注坐標所代表的量及單位(如t/s)。

標值排印在坐標外側,緊靠標值短線的地方;標值的有效數(shù)字為3位。

圖中量的意義要在正文中加以解釋。

若有圖注,靠近放在圖下部,圖序、圖題的上方。

3數(shù)學符號和數(shù)學式的編排規(guī)范

正文內容。

變量、變動附標及函數(shù)用斜體字母表示。

點、線段及弧用斜體字母表示。

在特定場合中視為常數(shù)的參數(shù)也用斜體字母表示。

對具有特殊定義的函數(shù)和值不變的數(shù)學常數(shù)用正體字母表示。

具有特殊定義的算子也用正體字母表示。

矩陣符號用大寫的黑斜體字母表示,矩陣元素用白斜體字母表示。

公式及公式中的符號說明盡量接排以節(jié)省版面。

把帶有復雜上角標的指數(shù)函數(shù)寫成。

公式的主體應排在同一水平線上;繁分式的主輔線要分清。

長公式在運算符號后回行;長分式轉行時,先將分母寫成負冪指數(shù)的形式,然后轉行;矩陣和行列式不能轉行。

矩陣元素包含式子時,每一列應以中心線上下對齊,行要左右排齊;元素為單個字母或數(shù)字時,每列應使正負號對齊。

對角矩陣中對角元素所在的列應明顯區(qū)分,不能上下重疊。

簡單的和常識性的運算公式和推導過程不要列寫。

4結論

小5宋或timesnewroman,3個作者以上只列出前3個,后加用“等”代替,英文用“etal。”。

作者的姓在前,名在后

正文內容。

結論不應是正文中各段小結的簡單重復,它應以正文中的實驗或考察得到的現(xiàn)象、數(shù)據的闡述分析為依據,完整、準確、簡潔地指出以下內容:1)由對研究對象進行考察或實驗得到的結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2)研究中有無發(fā)現(xiàn)例外或本論文尚難以解釋和解決的問題;3)與先前發(fā)表過的研究工作的異同;4)本文在理論上和實用上的意義及價值;5)進一步深入研究本課題的建議。

參考文獻: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

期刊文章

[1]作者.文獻題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xxx-xxx(起止頁碼).

論文集

[2]作者.析出文獻題名[a].論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年.

[3]作者.書名[m].版本(第一版不寫).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學位論文

[4]作者.文獻題名[d].保存地點:保存單位,出版年.

[5]作者.文獻題名[r].報告題名及編號,出版年.

科技報告

[6]作者.文獻題名[eb/ol].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fā)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專利

[7]專利所有者.專利題名[p].專利國別:專利號,出版日期.

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報告

[8]作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報紙文章

[9]標準編號,標準名稱[s].

各種未定義類型的文獻

[10]作者.文獻題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論文格式的字體大小篇七

難點:團結協(xié)作的充分體現(xiàn)

1.數(shù)模論文是評定參與者的成績好壞、高低、獲獎級別的惟一依據。

2.數(shù)模論文是培訓(或競賽)活動的最終成績的書面形式。

3.寫好論文的訓練,是科技論文寫作的一種基本訓練。

1,評閱原則:

假設的合理性;

建模的創(chuàng)造性;

結果的合理性;

表述的清晰程度

2,數(shù)模論文的結構

摘要

1、問題的提出:綜述問題的內容及意義

2、模型的假設:寫出問題的合理假設,符號的說明

4、模型的求解:求解及算法的主要步驟,使用的數(shù)學軟件等

5、模型檢驗:結果表示、分析與檢驗,誤差分析等

6、模型評價:本模型的特點,優(yōu)缺點,改進方法

7、參考文獻:限公開發(fā)表文獻,指明出處

8、附錄:計算框圖、計算程序,詳細圖表

摘要

表述:準確、簡明、條理清晰、合乎語法。

簡單地說,摘要應體現(xiàn):用了什么方法,解決了什么問題,得到了那些主要結論2016年數(shù)學建模論文格式要求2016年數(shù)學建模論文格式要求。還可作那些推廣。

1、建模準備及問題重述:

了解問題實際背景,明確建模目的,搜集文獻、數(shù)據等,確定模型類型,作好問題重述。

在此過程中,要充分利用電子圖書資源及紙質圖書資源,查找相關背景知識,了解本問題的研究現(xiàn)狀,所用到的基本解決方法等。

2、模型假設、符號說明

基本假設的合理性很重要

(1)根據題目條件作假設;

(2)根據題目要求作假設;

(3)基本的、關鍵性假設不能缺;

(4)符號使用要簡潔、通用。

3、模型的建立

(1)基本模型

1)首先要有數(shù)學模型:數(shù)學公式、方案等

2)基本模型:要求完整、正確、簡明,粗糙一點沒有關系

(2)深化模型

1)要明確說明:深化的思想,依據,如彌補了基本模型的不足……

2)深化后的模型,盡可能完整給出

3)模型要實用,有效,以解決問題有效為原則。數(shù)學建模面臨的、是要解決實際問題,不追求數(shù)學上的高(級)、深(刻)、難(度)。

能用初等方法解決的、就不用高級方法;

能用簡單方法解決的,就不用復雜方法;

能用被更多人看懂、理解的方法,就不用只有少數(shù)人看懂、理解的方法。

4)鼓勵創(chuàng)新,但要切實,不要離題搞標新立異,數(shù)模創(chuàng)新可出現(xiàn)在

建模中:模型本身,簡化的好方法、好策略等;

模型求解中;

結果表示、分析,模型檢驗;

推廣部分。

5)在問題分析推導過程中,需要注意的:

分析要:中肯、確切;

術語要:專業(yè)、內行;

原理、依據要:正確、明確;

表述要:簡明,關鍵步驟要列出;

忌:外行話,專業(yè)術語不明確,表述混亂、繁瑣,冗長。

4、模型求解

(1)需要建立數(shù)學命題時:命題敘述要符合數(shù)學命題的表述規(guī)范,論證要盡可能嚴密;

(2)需要說明計算方法或算法的原理、思想、依據、步驟

若采用現(xiàn)有軟件,要說明采用此軟件的理由,軟件名稱;

(3)計算過程,中間結果可要可不要的,不要列出2016年數(shù)學建模論文格式要求論文。

(4)設法算出合理的數(shù)值結果。

5、模型檢驗、結果分析

(1)最終數(shù)值結果的正確性或合理性是第一位的;

(3)題目中要求回答的問題,數(shù)值結果,結論等,須一一列出;

(5)結果表示:要集中,一目了然,直觀,便于比較分析。(最好不要跨頁)

數(shù)值結果表示:精心設計表格;可能的話,用圖形圖表形式。

論文格式的字體大小篇八

1、 摘要用中、英文書寫,一般不超過 300字 ,打印在 a4規(guī)格的紙張上。

2、 摘要須獨立附帶一張單張,并包括下列內容:

論文的題目;論文的目錄(如論文的第一版);作者名稱;所屬單位;聯(lián)絡地址;電話及電郵地址。

4、 提交摘要之文件名應包含作者的姓名,姓與名之間可用底線分開。如是合作論文,摘要只列第一位作者姓名。

例:

作者姓氏為:

作者名字是:

文件名應為:

5、 電子郵件之主旨應與文件名相同。

6、 提交摘要的截止日期是2010年7月31日 。

論文格式的字體大小篇九

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其中部分組成(例如附錄)可有可無。

論文各組成的排序為: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英文題名、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附錄和致謝。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356169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