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有的人教案(四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2-12-09 12:15:27
2022年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有的人教案(四篇)
時間:2022-12-09 12:15:27     小編:zdfb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質(zhì)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有的人教案篇一

1、知識與技能

⑴理解詩歌中所表達的“活”與“死”的深刻含義。

⑵把握這首詩運用對比、反復抒發(fā)感受的寫法。

⑶品味詩歌形象、意味深遠的語言。

2、過程與方法

反復誦讀,加強學生個性化的情感體驗,從而帶動對詩歌的理解品析。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強烈的愛憎感情,樹立正確、高尚的人生觀、價值觀。

教學設想

㈠教學重難點

1、重點

⑴對比的手法。

⑵形象的語言,深刻的哲理。

2、難點

對兩種人生態(tài)度的認識,對人生意義的參悟。

㈡課時安排1課時

㈢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㈠鏈接生活,入其境。

1、播放視頻。

2、教師導語。

㈡誦讀揣摩,感其情。

1、播放朗讀錄音。

2、學生自由誦讀(要求把握節(jié)奏、重音等,讀出抑揚頓挫)。指名朗讀。

3、感受詩中激情。

你剛才是帶著怎樣的感情來朗讀的?

㈢捕捉品味,明其意。

1、詩歌副題為“紀念魯迅有感”,請在詩中找出暗指魯迅先生的詩句。

2、進而回憶魯迅先生一生中重大的轉(zhuǎn)折事件,感悟魯迅先生偉大的人格力量。

3、捕捉詩中的意象,品味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

詩歌是用具體的形象思維的,讀詩要抓住意象,閉上眼睛,有哪些感受最深的形象浮現(xiàn)在你的眼前?

㈣聯(lián)想延伸,悟其理。

1、詩的副標題為“紀念魯迅有感”,為什么以“有的人”為主題?

2、在歷史或現(xiàn)實中,有許多流芳百世、永垂千史的人物,這首詩喚起了你的哪些聯(lián)想?

㈤激情誦讀,抒其志。

學生設計中選方案:

[方案1]女生齊讀每節(jié)詩的前兩句,男生齊讀每節(jié)詩的后兩句。領會詩中的對比、反復手法。

[方案2]領讀第一節(jié),女生齊讀后六節(jié)的前兩句,男生齊讀后六節(jié)的后兩句。領會詩的總分結構。

[方案3]領讀第一節(jié),女生齊讀二、三、四節(jié),男生齊讀五、六、七節(jié),對應朗讀,明確詩中的對應。

老師設計

[方案4]教師誦讀題目、作者,一女生領讀第一、二、三、四節(jié)的前兩句,一男生領讀第一、二、三、四節(jié)的后兩句,然后女生齊讀五、六、七節(jié)的前兩句,男生齊讀五、六、七節(jié)的后兩句,最后全班齊讀第一節(jié)。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有的人教案篇二

知識與能力目標:

能正確、流利、感情地朗誦詩歌,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朗讀理解詩歌深刻的內(nèi)涵,了解詩歌中對比手法的運用,體會這種用法的好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yǎng)鮮明的愛憎情感,懂得為人民的人將獲得永生,與人民為敵的人必然死亡的道理。

教會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明白自己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誦讀詩歌,體會情感。

理解詩歌深刻的內(nèi)涵,了解詩歌中對比手法的運用。

1課時

多媒體課件

1、詞語鋪墊。

丑陋 渺小 鴻毛 卑微 唾棄 滅亡

美麗 偉大 泰山 崇高 愛戴 永生

2、本單元我們已學過關于魯迅的哪些文章?你了解到魯迅先生是怎樣一個人?生簡單匯報。

3、揭示課題,板書,齊讀。(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紀念魯迅的文章,著名詩人臧克家于1949年寫的經(jīng)典詩篇《有的人》)

1、指三名學生朗讀,檢查學生是否讀通順、正確。

2、根據(jù)朗讀表現(xiàn),簡單評價。及時指導字音,呵在詩中讀啊的音。呵平時讀———笑呵呵,還可以讀—————呵斥,呵在這應該讀第———四聲。試著讀好這一句。

1、聽讀錄音。(今天,我?guī)痛蠹艺垇砹艘晃焕蠋煛B牐麃砝玻。?/p>

2、教師教給方法,指導學生劃分節(jié)奏,讀好停頓和重音。(教師示范第一小節(jié),指名練習第二小節(jié),自由完成三到七小結。)

3、學生自由展示朗讀,把握節(jié)奏。

4、齊讀,慢慢讀出詩的味道。

讀出了詩的味道!我相信你們已經(jīng)感受到了詩歌的魅力。

1、可是詩歌的魅力不僅僅表現(xiàn)在它有明顯的節(jié)奏,更表現(xiàn)在它獨特的寫法上。請同學們默讀這首詩,看看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生默讀體會)

2、生匯報發(fā)現(xiàn):對比的寫法,讀出相應詩句。再讀讀,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引導學生說出每小節(jié)中還有對比,2、3、4小結對比的是有的人對人民的不同態(tài)度;5、6、7小結對比的是有的人的不同結果;其實這兩部分內(nèi)容之間又是一一對照的。)

3、根據(jù)學生匯報的適時出示插圖和文字,圖文對照,男女生對比朗讀。

4通過對比,我們發(fā)現(xiàn)這“有的人”指的就是哪兩類人?引讀第一小節(jié),這兩類人你能用兩個詞語概括一下嗎?(雖生猶死,雖死猶生)

3、對這兩類人,你認為作者的態(tài)度一樣嗎?生匯報出幾種態(tài)度:批判,贊揚,熱愛。你對這兩類人的態(tài)度呢?充分激發(fā)學生情感。

4、對待不同的人,勢必會有不同的態(tài)度,不同的表情和不同的語氣。請同學們兩兩對讀,一人一句,讓我從你們的表情中看看誰最能讀出臧克家的心聲。

5、師生對讀,烘托詩情。

小結:同學們讀得真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我們更——愛戴、敬仰、懷念……。損害人民利益的人我們更——痛恨,蔑視,憎惡。

1??凑n文題目,副標題是——紀念魯迅有感(齊讀),有一個奇特的現(xiàn)象,你發(fā)現(xiàn)了嗎?詩中卻沒有提到魯迅的名字。詩人該不會忘了吧?你一定能從文中找到魯迅的影子。學生讀詩找詩句。

2、匯報讀詩句。結合所學課文簡單談談你的理解。

3、感悟魯迅精神:這首詩只是在贊揚魯迅一個人嗎?在我們的記憶中,在我們的身邊,還有哪些人也和魯迅先生一樣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4、讓我們把深深的敬仰獻給那些值得我們永遠懷念的人。齊讀描寫魯迅的詩句。

1、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2、你打算做個怎一個什么樣的人?

3、總結:讀兩句詩,把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用到學習,工作生活中。做一個對人民,對社會有用的人。

1、看課件資料,了解人們紀念魯迅的活動及評價。

2、通過本單元的學習,我們對魯迅先生一定有了更深刻地認識。也更激起了我們對先生的深切懷念?!队械娜恕肥顷翱思以诩o念魯迅逝世十三周年的時寫的,今年是魯迅逝世75周年,也是魯迅誕辰130周年,讓我們深切緬懷偉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學家魯迅先生。請你為先生獻上真摯懷念詞吧?。ㄈ绻茉囍\用對比的寫法,用上課前積累的詞語寫幾句詩,會更精彩?。?/p>

3、交流展示

總結鼓勵:同學們寫的真好!你們的詩是所有我看到的詩中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我相信,很多人就從這節(jié)課開始叩響了詩歌的大門。期待你們愛上詩歌!期待你們當中能夠誕生杰出的詩人!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有的人教案篇三

這首詩歌是臧克家為魯迅逝世十三周年而作,不僅僅是單純懷念魯迅,而是通過與有的人的對比闡揚了一種人生哲理,融入了作者的愛憎感情。學習時,我指導學生通過反復的朗讀、揣摩、品味,把握詩人感情的脈絡,學習詩歌中運用的對比手法,并進行創(chuàng)作寫自己的《有的人》。

1、學生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詩歌。懂得為人民的人將獲得永生,與人民為敵的人必然滅亡的道理。

2、學生了解本文運用的對比的手法,體會這種手法運用的好處。

3、學生通過學習魯迅先生的偉大精神,從而樹立高尚的人生觀,做一個真正有價值的人。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品味出詩味。

深入文本,從細微處體會。

課件

一、走進詩歌

1、談話導入

“再會”魯迅:同學們,我國近代文學史上有一位著名的文學家,他以筆為武器,戰(zhàn)斗了一生,他是中國文化的一面旗幟,曾被堪稱為民族“英雄”。這位文學家就是——(魯迅)。

2、出示魯迅圖片

這就是魯迅,對于魯迅你還有什么了解的?(生暢談)

3、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4、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設計理念:激情的導入,直奔“主題”。)

二、品讀詩歌

1、請認認真真地讀這首短詩,要讀正確、讀通順。

2、正音。

課件出示詩歌第二節(jié),這里有一個字特別容易讀錯,瞧!它就在這一小節(jié)當中,猜猜是哪個字?(呵)告訴大家這個字同“啊”字是一樣的讀音,那么,它應該讀第幾聲呢?

自由讀——指名讀,并追問理由——齊讀

3、齊讀這首短詩

(設計理念:詩的語言是凝練、含蓄而又飽含感情的,以朗讀引領學生走進文本,嘗試將詩人的情感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

三、感悟詩歌

1、研讀品悟:詩中寫了幾類人?

2、生匯報、師適時引導。

師:真不錯,大家說的這么多,我們的詩人臧克家把這些歸納為兩類人——課件出示第一小節(jié)內(nèi)容,歸納兩類人:(1)雖生猶死,(2)雖死猶生

3、師質(zhì)疑:活著就是活著,死了就是死了,為什么還有“活著卻死了,死了卻活著”呢?

4、指導朗讀。

(設計理念:學生交流、并學會傾聽,適時指導朗讀,要求讀出語氣,感情等。初步體會詩人的愛與憎,頌揚與鞭斥等情感。)

四、拓展詩歌

1、這首詩是紀念魯迅的,可是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

(全詩沒有一個地方有魯迅的名字)

這首詩除了歌頌魯迅先生外,作者還歌頌了哪些人呢?請舉例說明。

2、尋找魯迅的影子。

雖然詩中沒有魯迅的名字,但我相信詩人肯定不是忘記了,詩中肯定有魯迅的影子,你從哪些詩句中看到了魯迅的影子?想起了他的哪件事?

(生匯報,師相機引導,適時聯(lián)系前面課文、課外資料,拓展對魯迅的認識。)

(設計理念:引導學生回歸文本,深入文本,在尋找魯迅影子中,進一步探究人生的價值,學生體會到作者對魯迅的熱愛、敬佩之情,從中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也感受到詩歌語言的含蓄與形象。)

3、激情拓展

同學們,魯迅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在他去世的時候,數(shù)以萬計的人來追悼他,為他送行。人們把他的靈柩扛在肩頭,把他的。照片舉過頭頂,沉痛地哀悼這位偉人,這個不屈的戰(zhàn)士!很多人都寫文章來追悼他,偉大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這樣說——(課件出示,生齊讀):他的精神是超乎慈祥的。他偉大,他堅強!著名文學家老舍先生說——(課件出示,生齊讀):他有顆純潔的心,能接近青年。偉大領袖毛主席這樣評價——(課件出示,生齊讀):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

4、配樂讀

同學們,讓我們捧起書,再讀這首詩,把我們深深地敬仰送給那些讓我們敬佩的人。

(設計理念:課外拓展,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對魯迅的熱愛與頌揚之情,通過配樂朗讀,進一步感受詩的魅力。)

五、學寫詩歌

1、讀得真好,我相信大家已經(jīng)感受詩歌的魅力,但詩歌的魅力不僅僅在于它的語言、節(jié)奏、情感,還表現(xiàn)在它的寫作特點上。請同學們默讀這首詩,看看這首詩歌的寫作特點是什么?體會對比手法運用的好處。

2、模仿本詩的格式寫作:

(1)導語激情,仿寫詩歌。

巴爾扎克說過:詩句是一些種子,應當在別人的心底開花。這首詩已經(jīng)扎根在同學們的心底,那么,我們讓它慢慢開出美麗的花吧,這朵花就是寫出我們自己的《有的人》。

(課件出示要求):

a、可以想想身邊的大人或同學們有什么優(yōu)點和缺點,而且這兩個優(yōu)缺點是一組反義詞,在一個人身上可以同時俱備。

b、想想是什么樣的行為讓他有這樣的優(yōu)點和缺點。

c、不同的行為會帶來什么不同的結果?

可以獨立思考;也可以找伙伴合作創(chuàng)作,看看哪一個小組更有智慧。想好了就開始寫。

(2)學生練寫

(3)指名展示

(設計理念:訓練學生在讀懂詩句的基礎上,總結詩歌寫作手法?!吧平陶呤谄浞ㄒ病?,六年級學生已積累了一定的模仿古詩的方法,在回憶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提出創(chuàng)新的方法,并進行創(chuàng)作。)

3、激情總結。

同學們寫的真好!你們的詩讓我感到震撼!這節(jié)課我們開始叩響了詩歌的大門。下一單元,我們班的老師會帶領大家去輕叩詩歌的大門,走進詩歌,會洗滌我們的心靈,陶冶我們的情操,希望大家會愛上詩歌!老師更期望在我們同學當中能夠誕生出杰出的詩人!謝謝大家。

(設計理念:銜接下一組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的大門”。)

六、作業(yè):

1、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繼續(xù)完成個人詩稿。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有的人教案篇四

1、領會作者對魯迅先生崇敬、懷念的思想感情。

2、學習對比寫法。

3、了解詩中的議論,認識詩歌哲理性的深刻內(nèi)涵。

對比寫法,詩中議論的作用。

一課時。

(一)預習指導:

1、摘錄臧克家《關于短詩〈右肘人〉》:

在舊社會里,我們看慣了這樣的事情:大至官僚,小到鄉(xiāng)紳,殘害壓迫人民,壞事做絕,罪孽深重,卻妄想“流芳百世”,到處豎起“澤被鄉(xiāng)梓”“德高望重”一類的“功德”碑,把自己升為萬古不朽的“偉人”。

《有的人》寫于……抒發(fā)自己由紀念魯迅所引起的無限感慨。

2、看“學習重點”“預習提示”,明確學習本課的重點及內(nèi)容。

3、讀課文(定條件的由男女生結合,兩人一組,每節(jié)詩由男讀1—2行,女讀3—4行,用磁帶錄上音待評)

(二)課堂教學(以讀帶講)

1、導入新課(可借鑒吳玉章同志1961年6月11日為《革命烈士詩抄》題詞“言炳丹青,德配天地,功昭日月,行作楷?!币耄?/p>

2、板書課題,配樂,范讀全文(放錄音磁帶或教師朗讀。要求學生標出詩中對比句)

3、抽讀課文并正音:臧(zāng)摔(shuāi)(老師對朗讀速度、節(jié)奏、語調(diào)的諷刺與贊頌,情感的愛與憎予以指導)

4、預習檢測

(1)放兩組錄音作業(yè),第一盤放1—4節(jié),第二盤放—一7節(jié),同學評。

(2)填空

a、《有的人》是作者在新中國成立后,為____,懷著的情感而寫的。(紀念魯迅逝世13周年,對魯迅先生崇敬)

b、題目不直接寫作“紀念魯迅”,而叫做《有的人》,其理由是____(課題更含蓄,便于對比突出主題,將魯迅精神加以提煉、引伸,讓讀者獲得深刻的教益。)

c、用詩句填空?!坝械娜恕痹谠娭幸恢竉___的人,一指的人。你喜____歡一種人。魯迅屬于____一種人。(最佳選擇是第二節(jié)中的2、4行。)

d、“紀念魯迅有感”中的“有”是意思,“感”是____的意思。詩中表達感慨用的表達方式是(引起、感受、感慨,議論)

e、通篇采用手法,褒貶鮮明,但重在____。作者從魯迅生前____,故后____這兩點來表現(xiàn)他的偉大。(對比,贊頌,為人民奮斗犧牲而從不想到個人,人民熱烈紀念他)

5、閱讀研討

(1)限時默讀。找出:哪些詩句寫出了詩人對魯迅的紀念?(讀每節(jié)詩的后兩行)

(2)同桌互相聽讀。(針對以上問題互議,互談)

(3)表情朗讀。一人領全班合,齊讀上面板書的有關內(nèi)容。(注意激發(fā)頌揚情感)問:

①為什么說有的人死了還活著?

②誰以“野草”自比?有何含義?“地火”又指什么?“等著地下的火燒”表現(xiàn)出一種什么精神?

③怎樣理解“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到處是青青的野草”?

④上面已經(jīng)寫出了對魯迅的紀念,如果就以此成篇行嗎?

(4)個別讀。(帶著下列問題)讀每一節(jié)詩的前兩行。問;

①詩中給我們刻畫了另一類鮮明的形象,與前一種人有強烈的反差,這叫什么寫法?其作用是什么?

②這首詩從哪幾方面把兩種人進行了對比?詩的2—4節(jié)同5—7節(jié)在內(nèi)容上是怎樣呼應的?(學生搶答,教師歸納)

(5)讓男生(或女生)帶著譏諷、詛咒的語調(diào)朗讀以上有關詩行。

(6)精讀2—4節(jié),再次體會對比的作用。問。

1、你怎樣理解活著的人已經(jīng)死了這一句中的“活”和“死”字?它指現(xiàn)實生活中的哪些人?

2、為什么說“把名字刻入石頭的,名字比尸首爛得更早”?

3、(展開聯(lián)想)請聯(lián)系中國近(現(xiàn))代史,舉一例說明“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的人”下場如何?再舉一例說明“他活著為了多數(shù)人更好的活著的人”得到人民怎樣的擁戴和回報?

(7)背誦全詩。參看板書。

6、揣摩運用

(1)處理課堂練習第五題。

(2)第七題在課前或課后閱讀體會。不作講解。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351168.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