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四年級語文教師教案(實用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9-15 11:01:10
最新人教版四年級語文教師教案(實用6篇)
時間:2023-09-15 11:01:10     小編:紫薇兒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寫教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guī)痛蠹艺覍げ⒄砹艘恍﹥?yōu)秀的教案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教師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學會8個生字,會認6個生字新詞。

2、正確朗讀課文,流利、有感情到朗讀1、2自然段。

3、了解1、2自然段中所描寫的景物與老漁翁垂釣的經過。

4、理解古詩內容。對古詩能熟讀成誦。

(二)過程與方法:通過充分朗讀1、2自然段,感受江景的詩意,再來學習古詩,以讀促講,做到水到渠成 。詩文對照,感受詩歌的精煉與絕妙。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詩文對照,想象秋江獨釣圖的美景,體會紀曉嵐的機智。

教學重點:學習1、2自然段,詩文對照,想象“秋江獨釣圖” 的情景。

教學難點:讀文品境,體會1、2自然段描寫的意境:體會古詩語言凝練的特點。

教學準備:課件(生詞、課文1、2自然段、古詩、音樂《春江花月夜》)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從題入手,解題質疑:

1、師板書“紀曉嵐”:知道紀曉嵐嗎?

師介紹人物資料。(清四大才子,乾隆的寵臣,才華橫溢……)

2、師:有關他的故事民間流傳了許多,今天學習的內容就是其中之一。

師補充課題:“吟詩”。

3、指生讀題。從課題中你知道了什么?(紀曉嵐做詩,不是念詩、誦詩)

4、讀出題意。指讀、齊讀。

5、讀了課題,還想知道什么?

6、師相機歸納板書: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

7、小結:這就是一件事情的六要素。了解清楚了六要素,可以幫我們很好的了解課文內容。翻書,讓我們從書本中去尋求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答疑解惑:

1、讀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思。

生讀書。

2、讀詞。(課件1)

紀曉嵐 光芒 乾隆皇帝 江畔

老漁翁 垂釣 重復 一遍

悠然 一篙一櫓 嵌入 沉靜

(注意讀音:畔、翁、沉、嵌,反復讀)

3、開火車讀課文段落。

師評:聲音洪亮、字音準確、句子通順……

4、解疑:這六要素你解決了哪幾個?生說,互相補充。

5、師教方法:把他們連起來說就是主要內容。指生說。

6、師教歸納主要內容的方法:弄清事情的六要素,把它們連起來說一說,就是事情的主要內容。

三、以讀促講,感受詩意:

(一)第一自然段:

1、乾隆皇帝看到了怎樣的情景覺得有詩意呢?(師板:詩意)

2、練讀第一自然段,看看秋日的江畔有哪些景物?想象這些景物構成的畫面。哪些景物給你印象深刻?把喜歡的句子多讀一讀。

3、生說江畔的景物。

(師板:落日、波浪、蘆花、水鴨、鐘聲)

4、把你喜歡的句子會說的說一說,想讀的讀一讀。

5、指生讀。

師引導:

問:“紅紅的落日,灑下金色的光芒?!睘槭裁粗刈x“紅紅”、“金色”?

評:抓重點詞語想象畫面,再把感受讀出來。真是好方法。

6、師小結:亮麗的色彩,活潑的動態(tài),在古廟的鐘聲里構成了一幅江畔落日圖。難怪乾隆皇帝會覺得有詩意。指讀,齊讀。(課件2:第一自然段)

(二)第2自然段。

1、一位老漁翁正獨覽這一江美景,靜靜地垂釣呢!(師板:老漁翁垂釣)

把描寫老漁翁的句子勾畫下來,再讀一讀, 邊讀邊想象畫面。

2、生練讀,指讀??凑l腦海中想象的畫面更生動更豐富。

3、指兩生分讀老漁翁釣到魚前的部分和釣到魚時的部分。

要求:要讀出老漁翁的變化。(課件3:第二自然段)

聽出了什么變化?(老漁翁動作的變化,老漁翁心情的變化)

4、師評:通過輕重、快慢、高低的不同,把老漁翁由靜到動,由平靜到愉悅的變化讀了出來。

5、指生富于變化的讀一讀。男女生分讀。

6、可這江景中的主人翁不是老漁翁嗎?為什么最后要寫水鳥呢?

7、小結:老漁翁置身于夕陽的金色光芒之中,心情愉快地釣魚,這情景真是富有詩意呀!讓我們一起在美妙的音樂聲中感受這優(yōu)美的意境吧!配樂朗讀1、2自然段。

四、詩文對照,體會精妙:

1、過渡:看了這樣的情景,難怪乾隆皇帝想聽紀曉嵐吟詩,也難怪紀曉嵐會吟出這么美妙的詩句。(課件4:古詩《秋江獨釣》)

2、指生讀古詩。

3、這首詩有什么特點?(七言絕句,嵌入十個一)

5、將景色與詩句聯(lián)系起來想一想,1、2自然段哪些景象正是詩中所寫的呀?與同座交流。

6、生交流。

7、反饋:文中哪些景象被聰明的紀曉嵐寫入詩中的呢?生說。(分別讀句子,或是說出第二自然段都可以。)

8、“一人獨占一江秋”理解。

“一人”指誰?(老漁翁)

“占”呢?(占領、占據……)再點撥:聯(lián)系1、2自然段,他獨覽一江美景心情愉快地釣魚,這可真是一種——“享受”啊!

9、 理解第四行詩。對應了哪部分內容?(1、2兩個自然段)

10、小結:紀曉嵐僅僅用了28個字,可謂字字精妙,字字都是他淵博學識的沉淀與迸發(fā)。讓我們在音樂聲中,用優(yōu)美的朗讀把詩中的意境表現出來吧!

11、配樂齊讀。(課件5:音樂《春江花月夜》)

五、小結所學,鋪墊下文:

紀曉嵐不愧為一代文學泰斗,真是才華橫溢,機智過人啊!乾隆皇帝對他和他的詩作出了怎樣的評價呢?下節(jié)課接著學習。

六、自設練習,鞏固拓展:

又到了“我的練習我設計”的時間:

你打算針對這首古詩和1、2兩個自然段設計哪些精彩的作業(yè)呢?

預設:

1、想象古詩所描寫的意境,寫下來或畫下來。

2、背誦古詩并默寫。

3、針對第一自然段填空。

4、問答題:明明有鐘聲,為何還顯得沉靜?

5、問答題:明明寫老漁翁,為何還要寫水鳥?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教師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嬰、毅、筐、怖、腫、憋、誘”這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品析重點詞句,感悟父親的勤勞和執(zhí)著。

4、積累本課具體描寫父親言行的語句。

【教學重難點】

在引導學生自主閱讀的基礎上品析詞句,感受父親的菜園來之不易,感悟父親的勤勞和執(zhí)著。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2、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立足文本,給學生設置懸念,引起學生的閱讀期待和探究文本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引讀:同學們都想知道文中這位父親的子女還收獲了什么更為寶貴的東西,下面請大家自由讀讀課文,看看你自己能否找到答案。

多媒體出示自學提示:

(1)自由讀課文,要讀準生字字音,讀通句子,難認難讀的詞句要多讀幾遍。

(2)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同桌交流讀書要求和對課文的初步感受。

3、指名匯報: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設計意圖: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帶著問題初讀課文,使學生養(yǎng)成讀有所思,讀有所求,讀有所獲的讀書習慣,以達到快速感知文本的目的,為探究文本,走進文本做好鋪墊。)

三、指導自主探究

2、學生帶著問題再讀課文,自主探究。多媒出示讀書方法:

(1)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具體描寫父親言行的語句,在感受深的地方寫下自己的體會。

(2)遇到不懂問題,可以提出疑問,然后在小組內討論交流。

3、小組合作,討論交流讀書體會,解決疑難。

(閱讀課文的教學重在讀書方法的引導。從課題入手,設置疑問,激發(fā)學生走進文本的欲望,使學生在自主探究、深入體會、提出疑問的基礎上合作交流,對文本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思考,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目的。)

四、引導點撥,體會情感。

2、匯報讀書心得

學生可能從這幾個方面來匯報交流;

(1)新開的菜園是父親辛勤勞動的結果,它浸透著父親的勤勞,所以課題叫“父親的菜園”。

師:你是從哪里讀出來的?

生:每天天還沒亮,父親就扛著鋤頭,挑起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著一擔柴草回家來。

師:你把這句話再讀一讀,看看哪些詞最能體現父親的勤勞。

生:(朗讀)天還沒亮,直到傍晚……

師:是啊,正因為父親的勤勞,才使我家又重新?lián)碛幸粔K菜地,這是——父親的菜園。(指導朗讀這句話,學生齊讀)

(2)父親在新開的菜園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沒有氣餒,正因為他那種堅持不懈的品格,使他克服困難,終于開出了一塊新的菜園。

師:父親在開辟菜園時遇到了什么呢?他又是怎樣做的?

生讀課文第四、五自然段

(3)父親不但開辟了菜園,而且懂得怎樣去呵護菜園,使它能更好地,長久地為我家提供一年四季翠綠的蔬菜。

(引導學生讀第九自然段中父親所說的話,抓住“難為,拼了命”等重點詞,理解父親不光顧眼前的遠見和對菜園的愛,這是名符其實的——父親的菜園)。

(1)出示課件圖片(荒涼的山坡上的一片翠綠的菜園)

(3)師:讀了這句話,你有什么想說的嗎?(引導學生在看圖,朗讀的基礎上,通過對比,體會父親菜園的來之不易。

4、讓我們同作者一起來享受父親的菜園里一年四季誘人的翠綠吧!(生齊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品析課文重點詞句,在指導學生感情朗讀中品悟語言的魅力,感悟父親的勤勞和執(zhí)著。既交流了讀書的體會,感悟了語言文字的美,又使學生的情感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

五、再讀課文,感情升華

生自由讀感受深的語句。

生:(匯報)……

3、學了課文,老師也有自己的收獲,你們想聽一聽嗎?

師配樂朗誦改編散文《父親的菜園》

4、聽了老師的朗誦,請你也來夸夸這位父親,并寫下來。

(1)學生練筆

(2)、課堂展示,評議。

(設計意圖:在有感情朗誦課文重點語句的基礎上解決課前設置的疑難,進一步提升對課文的理解。教師對課文內容的提煉與拓展,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讓學生讀有所悟,以達到訓練語言、提高表達水平的目的。)

六、作業(yè)設計

積累本課具體描寫父親言行的語句。

(設計意圖:學習語言重在積累,豐富的語言積累是提高學生閱讀和表達能力的基礎。)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教師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

1、感受竺可楨把全部心血都用在科學研究上的精神。

2、學會本課6個生字,能理解“支撐”等9個詞語的意思;初步學會用“只有……才……”等寫句子。

3、能根據提供的情節(jié)復述課文第一、二段。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簡介竺可楨生平

二、初讀課文

1、學生通讀課文,遇到帶拼音的生字,多拼讀幾遍

2、指名朗讀全文

3、竺可楨是一位怎樣的科學家?(用自己的話簡單地說說,不要求說得很完整)

三、學習詞語、生字

1、比較形近字:篇——騙——偏——扁。注意“融”的左下部分

2、理解“與世長辭、山桃始花”等詞語的意思。

四、指導分段

1、課文介紹了竺可楨哪些事例?分別是哪幾個自然段?

2、自由討論分段,說說分段的理由。

五、學習課文第一、二段

1、朗讀第一段,思考:竺可楨在去世的前一天還在干什么?劃出寫竺可楨動作、神態(tài)的詞語。

2、討論交流,指導感情朗讀。

4、交流討論,理解重點詞語:平時,重病

5、指導朗讀“竺可楨就像一位在大自然……每一個變化?!?/p>

6、指導理解第四自然段。

六、布置作業(yè)

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請學生讀課文

2、說說課文怎樣分段

3、每一段各講了什么?

二、學習第三、四段

1、學習第三段

(1)默讀課文,概括這一段內容。

(2)指導朗讀第六自然段。

研究句群:“他從街道旁……看到第一只南來的燕子……”

自由讀讀句子,發(fā)現這一組句子有什么特點?

為什么要寫“第一片、第一聲、第一只”呢?

作者寫了樹上的綠葉,水中的蛙鳴,空中的燕子,竺可楨還可能觀察到什么?(請學生仿說句子)

學生讀句子,試背句群。

2、學習第四段

(1)讀課文第四段,說說這一段寫了什么。

(2)理解“幾十年如一日、精心、凝聚”等詞語的意思

(3)學生自由朗讀這一段的內容

三、總結全文

1、文中哪些地方看出竺可楨把全部心血都用在氣象科學的研究上?

2、你讀了課文,有什么感受?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指導背誦

1、學生自由朗讀

2、點名讀,你覺得讀得的一部分來讀

3、其他學生評議

4、教師提供一些情節(jié),指導學生復述課文第一、二段

5、指導背誦竺可楨步行上班觀察大自然變化的句子。

五、布置作業(yè)

課堂作業(yè) 本中的作業(yè) ,有困難的可以舉手提問。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教師教案篇四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學習認識10個生字,1個多音字。學寫8個字。

2.理解課文內容,明白孔子在學術上取得巨大的成就是與他的刻苦、虛心好學分不開的,教育學生要養(yǎng)成熱愛學習的習慣。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查閱資料,收集與課文內容有關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教學難點:孔子是怎樣勤奮、刻苦學習的。

教學準備:生字卡、課前收集孔子的有關資料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名言揭題。

1.出示孔子的名言,讀一讀。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交流自己搜集的孔子的資料。

簡介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東南)人。他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相傳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帶領弟子周游列國14年??鬃舆€是一位古文獻整理者,曾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鬃拥乃枷爰皩W說對后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3.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

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2.交流:讀了課文,你對孔子增加了哪些了解?

三、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畫記你感受最深的詞句。

2.討論交流:

(1)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有哪些?從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什么?

(2)相機理解以下詞語。

字:根據人名中的字義,另取的別名叫字。

舉目無親:抬頭看不到一個親人。形容人地生疏。舉目:抬起眼睛,指抬頭。

孤苦伶仃:孤單困苦,無依無靠。孤苦:沒有依靠,生活困苦。伶仃:孤獨。

羞慚:羞愧。

(3)這個自然段與后面的內容有什么聯(lián)系?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3.小結。

4.齊讀。

四、學習生字詞。

1.自由識記生字詞。

2.檢查交流識記方法。

3.指導書寫?!皯M”為左中右結構,書寫時要注意把各部件寫緊湊?!捌D”字的右邊部分不要寫成“良”?!岸弊质亲笥医Y構,不要寫成上下結構?!白稹钡纳厦娌灰獙懗伞啊薄?/p>

五、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朗讀課文。

2.提問:課文介紹了孔子的哪些故事?

二、理解第二至五自然段。

1.自由讀。

思考:講了孔子的哪些故事?

2.討論:

(1)孔子的境況非常凄涼,他是怎樣對待學習的?

相機理解以下詞語。

祭祀:舊俗備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禮,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師法:在學術或文藝上效法(某人或某個流派)。

風涼話:不負責任的冷言冷語。

禮法:社會上通行的法紀和禮儀。

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同意。然:對,正確。

經典:泛指各宗教宣揚教義的根本性著作。

傳誦:輾轉傳布誦讀。

(2)如果平時聽到別人說你的風涼話,心情會怎樣?

3.講故事。

(1)課文中講述的關于孔子的故事,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個?

(2)小組內講故事。

(3)指名上臺講。

三、拓展延伸。

1.孔子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從這些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2.你還知道孔子的哪些故事?交流孔子其他方面的故事。

3.如果我們面對孔子,你有什么話想對他說?模擬采訪孔子。

四、作業(yè)。

1.選擇自己喜歡的孔子名言做成書簽勉勵自己。

2.有興趣的話可以在家長的幫助下閱讀《論語》。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教師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

1.通過查字典詞典獨立識字,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義,領會句子含義。

2.以較快的速度閱讀,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3.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重點:把握文章的的主要內容,理清詩歌的敘述順序,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分角色有感情朗讀課文。

難點:從人物的對話和動作中去體會人物的內心和性格,從大海的變化中去體會金魚的變化。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提示課題

1.有一個老漁夫的妻子,在一條金魚的幫助下,從一個老太太變成了貴婦人,變成了女皇,但她還不滿足。她到底想當什么?最后得到了什么?這就是俄國詩人普希金寫的一首童話敘事詩給我們敘述的故事。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歌,(適時板書課題:漁夫和金魚的故事)看漁夫和金魚之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故事。

二、初讀課文,解決字詞

1.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快速把課文瀏覽一遍,把不懂的字詞畫出來。

2.讓學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詞,先讓會理解的同學解釋,不能解釋的查字典詞典解決。

三、快速默讀,把握內容

1.讓學生快速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敘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2.引導學生討論:

(1)詩歌中的主要人物都有誰?除了寫人之外還主要寫了什么?

(主要人物是老漁夫——老頭兒,老漁夫的妻子——老太太,除了這兩個主要人物之外,還主要寫了金魚。)

(2)詩歌敘述了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故事?讓學生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詩歌敘述了一位老漁夫的妻子貪得無厭,對金魚的要求越來越高,最后仍然一無所獲的故事。)

四、抓住句子,理清順序

1.讓學生在詩歌中找出描寫老太婆提要求的句子。

2.學生討論老太婆的具體要求,教師根據老太婆的要求依次板書。

4.引導學生概括詩歌的敘述順序:課文開頭簡要介紹了人物及他們的身份,事情發(fā)生的地點,老漁夫打到一條金魚的情況。然后按照老太婆對金魚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為順序,記敘了事情的經過。

五、體會感情,朗讀課文

1.引導學生討論:

(1)老太婆是個什么樣的人物?(貪得無厭、貪圖享受)

(2)老漁夫是個什么樣的人物?(軟弱無能,對丑惡行為姑息、忍讓)

(3)大海的變化體現了誰的變化?(金魚的變化,由開始時的報恩逐步到強烈不滿,最后恢復了老太婆貧窮的原狀。)

(4)詩歌中表達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譴責了老太婆,也批評了老漁夫,告訴人們,貪得無厭終歸是沒有好下場的。)

2.以小組為單位,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教師教案篇六

1、學會本課8個會寫字,會認讀5個生字,并能正確書寫由會寫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老奶奶契而不舍的精神。

4、了解課文敘述的順序。

5、抓住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

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老奶奶契而不舍的精神。

2、了解課文敘述的順序。

準備:生字詞卡片、課件。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看到過金盞花嗎?金盞花是一種一年或兩年生的植物,開乳黃色或橘紅色的花。它不僅花朵美,而且也是一種中藥。這種既有觀賞價值又具有藥理功能的植物,大家想不想在家里栽種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法國一位老奶奶栽種金盞花的課文。(板書課題。)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詞并進行交流。

1、學生自由讀文,注意生字讀音。

2、匯報交流。

a、借助卡片讀準字音。

b、教師范讀。

c、指導容易讀錯音的生字。

d、指名學生認讀。

3、交流識記生字。

a、加偏旁記憶的生字:鎮(zhèn)、試、撒、燦、爛。

b、熟字組合記憶的字:燦、爛。

c、形近字對比記憶:栽——裁

4、鞏固生字。

5、詞語釋義,積累詞語。

三、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1、聽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輕聲跟讀。

3、男女生分讀。

四、感知課文內容,了解課文結構。

1、學生火車接龍分自然段朗讀,其他同學思考。

課文講了件什么事?

課文可以歸并成幾大部分?每一部分各講了什么?

2、教師相機指導。

課文記述了一位老奶奶滿懷希望,堅持不懈,培育純白色金盞花的故事,贊揚了她契而不舍的精神。

課文分為三個部分: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講老奶奶看到報上的消息,不顧兒女的反對,年復一年,精心培育,終于培育出白色金盞花。

第三部分(第6——8自然段):講老奶奶把培育出的白色金盞花寄給園藝所,并表示還能種出黑色的金盞花來。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2、指名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細讀課文,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

1、會議課文結構,自由討論。

2、交流課文敘述順序。

三、精讀課文,探究釋疑。

探究學習第一部分:

1、學生齊讀課文。

2、提出疑問: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話各講了什么?

3、學生交流:共兩句話。第一句寫老奶奶住在一個開滿鮮花的小鎮(zhèn)上。第二句寫人們稱老奶奶為“綠手指”。

4、指導學習。

a、“因為她種花技術特別好,所以人們稱她‘綠手指’?!?/p>

“綠手指”為什么加上引號?(比喻用辛勤勞動美化環(huán)境的園丁。)

b、在生活中哪些人也可被成為“綠手指”?

c、指導練習說句:“因為……所以……”

探究學習第二部分:

1、指名學生朗讀。

3、指導釋疑:

a、老奶奶為什么想到種純白色金盞花?(老奶奶在報上看到一條消息:誰能種出純白色金盞花,就能得到園藝所的高額獎金。)

b、她的想法為什么會遭到兒女的反對?(老奶奶不懂遺傳學,年紀又大,而且要種白色金盞花是專家都不可能完成的事。)

c、老奶奶是怎樣種出純白金盞花的?找出相關句子讀一讀。

d、鼓勵學生用自己一的話說說老奶奶種花的經過。

e、老奶奶培育出白金盞花用了多長時間?齊讀相關句子。

4、再讀課文,感悟老奶奶的精神。

自學第三部分:

1、自由朗讀課文。

2、讀后思考:20年后,老奶奶為什么把花種寄給園藝所?

3、合作討論、交流。

老奶奶把種子寄給園藝所,是想表明自己不僅能種出純白金盞花,還能種出黑色金盞花,并不是想要那高額獎金。從中可以感受到老人矢志不移,孜孜以求的良好品質。

四、朗讀比賽,加深感悟。

五、課后實踐:種一盆花或一種蔬菜,觀察、記錄它的生長過程,體會勞動的辛苦和收獲的喜悅。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3466421.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