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漢江作文字(四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6-06 15:18:53
2023年漢江作文字(四篇)
時間:2023-06-06 15:18:53     小編:文友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漢江字篇一

《漢江》的作者是杜牧,被選入《全唐詩》的第523卷。

作者:唐·杜牧

溶溶漾漾白鷗飛,綠凈春深好染衣。

南去北來人自老,夕陽長送釣船歸。

①此詩《杜牧年譜》謂作于開成四年(839)春,由潯陽赴京途中。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代表作有《江南春》、《泊秦淮》、《過華清宮》等。杜牧擅長文賦,其《阿房宮賦》為后世傳誦。他寫下了不少軍事論文,還曾注釋《孫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傳世,為其外甥裴延翰所編,其中詩四卷。又有宋人補編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別集》各一卷?!度圃姟肥斩拍猎姲司怼M硖圃姸嗳崦?,牧之以峻峭矯之。其七絕尤有逸韻遠神,晚唐諸家讓渠獨步。 牧之有抱負,好言兵,以濟世之才自詡。工行、草書?!缎蜁V》云:“牧作行、草,氣格雄健,與其文章相表里?!倍洳度菖_集》稱:“余所見顏、柳以后,若溫飛卿與(杜)牧之亦名家也”,謂其書“大有六朝風韻”。傳世墨跡有《張好好詩》。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舊唐書》卷百四十七、《新唐書》卷百六十六皆有傳?!稄埡煤迷姟罚胁菽E,系太和八年(834)32歲時所書。帖為麻箋,縱28.2厘米,橫162厘米,46行,總322 字。從整幅詩卷中可以看出,其書法深得六朝人風韻。真跡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此篇書法作品氣勢連綿,墨筆酣暢,因是詩稿,所以更得樸實無華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題簽、題跋印章。曾經(jīng)宋直和分府、賈似道、明項子京張孝思、清梁清標、乾隆、嘉慶、宣統(tǒng)內(nèi)府及張伯駒收藏。曾著錄于《宣和書譜》、《容臺集》、《平生壯觀》、《大觀錄》等。杜牧由于以詩稱著,故其書名為詩名所掩蓋。此書刻入《秋碧堂法帖》。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

卷523_51漢江杜牧

溶溶漾漾白鷗飛,綠凈春深好染衣。

南去北來人自老,夕陽長送釣船歸。

漢江字篇二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經(jīng)常接觸到古詩吧,古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又稱古體詩或古風。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王維《漢江臨泛 / 漢江臨眺》鑒賞,歡迎大家分享。

朝代:唐代

作者:王維

原文: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譯文

漢江流經(jīng)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荊門往東與九江相通。

遠望江水好像流到天地外,近看山色縹緲若有若無中。

岸邊都城仿佛在水面浮動,水天相接波濤滾滾蕩云空。

襄陽的風光的確令人陶醉,我愿在此地酣飲陪伴山翁。

注釋

⑴漢江:即漢水,流經(jīng)陜西漢中、安康,湖北十堰、襄陽、荊門、潛江、仙桃、孝感,到漢口流入長江。詩題在元代方回的《瀛奎律髓》中題名為“漢江臨眺”,臨眺,登高遠望。漢江從襄陽城中流過,把襄陽與樊城一分為二(合稱“襄樊”),以及襄樊周圍大大小小的無數(shù)城郭(包括襄陽城門外的許多“甕城”),一個個都像在眼前的水道兩旁漂浮。臨泛江上,隨著小舟在波瀾中搖晃,感覺遠處的天空都在搖動,非常恰當?shù)乜垲},寫出“臨泛”的獨特觀感。假如是“漢江臨眺”,就不會有這樣的感覺。所以此詩還是應題為《漢江臨泛》為是。

⑵楚塞:楚國邊境地帶,這里指漢水流域,此地古為楚國轄區(qū)。三湘:湖南有湘潭、湘陰、湘鄉(xiāng),合稱三湘。一說是漓湘、蒸湘、瀟湘總稱三湘。

⑶荊門:山名,荊門山,在今湖北宜都縣西北的長江南岸,戰(zhàn)國時為楚之西塞。九派:九條支流,長江至潯陽分為九支。這里指江西九江。

⑷郡邑:指漢水兩岸的城鎮(zhèn)。浦:水邊。

⑸好風日:一作“風日好”,風景天氣好。

⑹山翁:一作“山公”,指山簡,晉代竹林七賢之一山濤的幼子,西晉將領,鎮(zhèn)守襄陽,有政績,好酒,每飲必醉。這里借指襄陽地方官。

此詩可謂王維融畫法入詩的力作。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語工形肖,一筆勾勒出漢江雄渾壯闊的景色,作為畫幅的背景。春秋戰(zhàn)國時期,湖北、湖南等地都屬于楚國,而襄陽位于楚之北境,所以這里稱“楚塞”。“三湘”,一說湘水合漓水為漓湘,合蒸水為蒸湘,合瀟水為瀟湘,合稱三湘;一說為湖南的湘潭、湘陰、湘鄉(xiāng)。古詩文中,三湘一般泛稱今洞庭湖南北、湘江一帶?!扒G門”,山名,在今湖北宜都縣西北?!熬排伞?,指長江的九條支流,相傳大禹治水,開鑿江流,使九派相通。詩人泛舟江上,縱目遠望,只見莽莽古楚之地和從湖南方面奔涌而來的“三湘”之水相連接,洶涌漢江入荊江而與長江九派匯聚合流。詩雖未點明漢江,但足已使人想象到漢江橫臥楚塞而接“三湘”、通“九派”的浩渺水勢。詩人將不可目擊之景,予以概寫總述,收漠漠平野于紙端,納浩浩江流于畫邊,為整個畫面渲染了氣氛。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以山光水色作為畫幅的遠景。漢江滔滔遠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兩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時隱時現(xiàn),若有若無。前句寫出江水的流長邈遠,后句又以蒼茫山色烘托出江勢的浩瀚空闊。詩人著墨極淡,卻給人以偉麗新奇之感,其效果遠勝于重彩濃抹的油畫和色調(diào)濃麗的水彩。而其“勝”,就在于畫面的氣韻生動。王世貞說:“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是詩家俊語,卻入畫三昧。”說得很中肯。而“天地外”、“有無中”,又為詩歌平添了一種迷茫、玄遠、無可窮盡的意境,所謂“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首聯(lián)寫眾水交流,密不間發(fā),此聯(lián)開闊空白,疏可走馬,畫面上疏密相間,錯綜有致。

接著,詩人的筆墨從“天地外”收攏,寫出眼前波瀾壯闊之景:“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闭斣娙藰O目遠望,突然間風起浪涌,所乘之舟上下波動,眼前的襄陽城郭也隨著波浪在江水中浮浮沉沉。風越來越大,波濤越來越?jīng)坝浚伺脑铺?,船身顛簸,仿佛天空也為之搖蕩起來。風浪之前,船兒是平緩地在江面行駛,城郭是靜止地立于岸邊,遠空是不動地懸于天際;風浪忽至,一切都動了起來。這里,詩人筆法飄逸流動。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動,卻說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動;明明是波濤洶涌,浪拍云天,卻說成天空也為之搖蕩起來。詩人故意用這種動與靜的錯覺,進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勢?!案 薄ⅰ皠印眱蓚€動詞用得極妙,使詩人筆下之景活起來了,詩也隨之飄逸起來了,同時,詩人的一種泛舟江上的怡然自得的心態(tài)也從中表現(xiàn)了出來,江水磅礴的氣也表現(xiàn)了出來。詩人描繪的景象是泛舟所見,舟中人產(chǎn)生了一種動蕩的錯覺,這種錯覺也正好符合詩句中的漢水的描寫,所以這兩個詞用得極其恰當。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鄙轿?,即山簡,晉人?!稌x書·山簡傳》說他曾任征南將軍,鎮(zhèn)守襄陽。當?shù)亓暿系膱@林,風景很好,山簡常到習家池上大醉而歸。詩人要與山簡共謀一醉,流露出對襄陽風物的熱愛之情。此情也融合在前面的景色描繪之中,充滿了積極樂觀的情緒。尾聯(lián)詩人直抒胸臆,表達了留戀山水的志趣。

表達了詩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作者:王維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1、楚塞:楚國的邊界。戰(zhàn)國時這一帶本為楚地。

2、三湘:漓湘、瀟湘、蒸湘的.總稱,在今湖南境內(nèi)。

3、山翁:指晉代山簡、竹林七賢山濤之子。曾任征南將軍,好飲,每飲必醉。

漢水流經(jīng)楚塞,又接連折入三湘;

荊門匯合九派支流,與長江相通。

漢水浩瀚,好象是流到天地之外;

山色朦朦朧朧,遠在虛無漂緲中。

沿江的郡邑,恰似浮在水面之上;

水天相接的邊際,波濤激蕩滾動。

襄陽的風景,確實叫人陶醉贊嘆;

我愿留在此地,陪伴常醉的山翁。

詩主要寫泛游漢水的見聞,詠嘆漢水之浩渺。首聯(lián)寫漢水雄渾壯闊的景色,由楚入湘,與長江九派匯合,為全詩渲染氣氛。頷聯(lián)寫漢水的流長邈遠,山色迷骱嬙辛江勢的浩瀚空闊。頸聯(lián)寫郡邑和遠空的“浮動”,渲染磅礴的水勢。末聯(lián)引出曾任征南將軍鎮(zhèn)守襄陽的晉人山簡的故事,表明對襄陽風物的熱愛之情。

全詩格調(diào)清新,意境優(yōu)美,在描繪景色中,充滿了樂觀情緒,給人以美的享受。“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歷來為人們所傳誦,不愧為千古佳句。

漢江字篇三

元稹

去年春,奉使東川,經(jīng)嶓冢山下。

嶓冢去年導漾水,襄陽今日渡江濆。

山遙遠樹才成點,浦靜沉碑欲辨文。

萬里朝宗誠可羨,百川流入渺難分。

鯢鯨歸穴東溟溢,又作波濤隨伍員。

①“嶓冢”句:漢水源出陜西寧強縣東北嶓冢山,初出山時為漾水,通過疏導,東北流經(jīng)陜西沔縣西南合沔水,又東經(jīng)褒城,以下才叫漢水?!渡袝び碡暋酚小皪筅а瑬|流為漢”語。

②“山遙”二句:遠看山上,樹木只有很小一點:近看江水,清澈見底,連沉入水中的碑上的文字,好像都能辨認清楚。沉碑:指杜預沉碑事。

③朝宗:朝拜宗祖,指漢水歸海。

④鯨鯢:即鯨,古時常以鯨鯢為兇惡的.人。“鯨鯢長百尺,雄曰鯨,雌曰鯢”。東溟:即東海。伍員:即伍子胥。兩句是說:漢水東流,就像鯨鯢歸穴,使東海溢漫,波濤洶涌;又像伍員帶領的隊伍、浩蕩不止。

此詩極寫漢江西來奔流到海的浩蕩氣勢。首聯(lián)寫漢江的源遠流長,開頭用《尚書·禹貢》“嶓冢導漾,東流為漢”意。同時作者說明自己一年來的行蹤正是順漢江而下。江濆,即江岸。

頷聯(lián)寫江上所見,遠樹成點,近碑辨文,由遠及近,富于層次感。頸聯(lián)寫漢江歸海的氣勢,一個“渺”字,形象地表現(xiàn)出漢江東流浩瀚遼闊的壯觀場面。

尾聯(lián)運用鯨鯢的比喻與伍子胥的典故進一步表現(xiàn)漢江波濤洶涌、浩蕩不止的氣勢。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漢族,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漢江字篇四

現(xiàn)在已是深秋了,天氣漸漸地變得清冷了,漢江也開始顯露出伊人的秋色:天空的藍,變得越來越淡,同那漂浮著的云一起,映在淳淳流動的江水上面,兩岸的植被也由青翠變枯黃,只有菊花在靜靜地成長,有時一群野鴨一起飛到江面上,在水中游來游去,好像是在欣賞自己在水中倒影,最后在理一理羽毛,展翅飛去。

在寧靜的清晨,江水碰擊石頭的聲音成為了歡快的節(jié)奏,伴隨著陣陣秋風吹落枯黃的樹葉,為在以后培育出嫩綠的芽兒。水邊的花草早早鋪上了一層霜似的露珠,太陽一點一點地冒出山頭,清亮的光輝撒在上面,折射出繽紛的色彩;白云投在江面上,仿佛與江水一齊向遠處緩緩流去。

中午,江里的魚兒時不時躍出水面,用尾巴拍擊著水面,濺起一朵朵水花。這時,太陽射出耀眼的光芒,向江面撒下一把金黃的陽光,好像是在起伏的江水上快樂地嬉戲。漢江頓時精神抖擻,水流好像湍急了一些,洶涌奔騰地向南呼嘯而去。

到了下午,殘陽還沒有落山,夕陽染紅了天空,染紅了白云和江面,一群不知名的飛鳥盤旋在江面,為這幅活生生的畫面又添加了幾分生動的氣息;漢江現(xiàn)在仿佛有些累了,慢慢流動到遠處的天邊。

夜色,終于悄無聲息的來了,兩岸鱗次櫛比的高樓開啟了璀璨的霓虹燈,這迷人的景象倒映在江面,漢江好似忙碌了一天,想休息了,于是它像小溪一樣涓涓流淌,流動的聲音變得輕緩了,樓房的倒影仿佛隨江水齊齊流到遠方。

雖然漢江沒有“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壯麗氣勢;也沒有“不盡長江滾滾來”的雄渾氣魄,但它的秋色是迷人的,生動的,它總是我深深陶醉在其中。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3092418.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