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散文字篇一
——題記
這個冬日,有一陣連綿的雨,一如昨夜那場滂沱,我在夢里,深深驚醒。張開眼睛望著窗外,即使那里只有漆黑一片,我也能感受得到這場雨的氣勢,甚至是它的風(fēng)向。一切都那么清晰,有風(fēng)吹起的呼喚,有雨落下的叮嚀,仿佛我就是站在雨中的那束蘭花。
但我不是,卻開始擔(dān)心,傍晚晾在外頭的水墨畫,這風(fēng)會不會把它卷跑?這雨會不會烏開那朵蘭花?我的作品會不會成為泡影?絲絲擔(dān)憂,絲絲心痛。終究熬不過牽掛,披衣起床,把畫挪到屋里。甚好,雨水只打濕了一個空白角,花還是妖艷的開著。我想,現(xiàn)在該是可以安心了把。
但思緒卻越發(fā)的清晰,像一個空洞,把萬世的聲音一點點的放大,風(fēng)的悲歌,雨的哀號。那個原本靜謐的夜開始變得嘈雜,變得不安。
我用筆尖詢問紙張,該如何找回安寧?紙張說:文字,是一個無聲的小孔,即使是波濤洶涌,穿過后也是緩流。于是,我用筆記下了這段文字,像一段小曲,輕輕吟唱。
我說:我愛文字,很愛很愛。我喜歡那些寂寞而凌空的文字,像空氣里飄落的零星,單薄沒有份量,卻又真實的存在著。我喜歡用藍色的鋼筆把我的所見所聞記在大筆記本里,看它們整齊的排列,宛如一潭清明的湖泊,倒映著歷史的源遠流長、生活的樸實涵養(yǎng),社會的現(xiàn)實眉眼,每一個字都賦予情感的思考和體驗。也因此,我愿意把我的情感都賦予它,它是個無聲的音符,散著墨香,一直飄到很遠。
我不記得我是什么時候開始這么愛文字的,只記得我的第一篇文章是在初三畢業(yè)那年,只因中學(xué)生天地上的一篇關(guān)于六月的文章,因為喜歡,我一點點的臨摹著,字字句句表達了畢業(yè)班離別的'惆悵,和對朋友的不舍。在六月這個本該離別的季節(jié),卻不舍得告別,告別不想告訴的人。
后來,在高一那年,因朋友推薦的那本《花田半畝》和那句相似。讓我真正下定決心開始寫作,也許是感動于田維的故事,可卻是我前進最大的動力。我說:花田不敗。
最開始,我寫那些普通而有些許傷感的散文,情感有些混亂,甚至自己都不知道寫了什么。后來又寫勵志的詩歌,喻自己為枯葉蝶,字詞里寫滿了堅強和執(zhí)著。這以后,又寫了很多不和諧的詩詞,句句諷刺,語言刻薄,直到后來,才漸漸懂得,文以和為美。
兩年來,寫下的文字記了好幾本筆記本。第一次發(fā)表,便是在好心情,看著積分一點點增加,心里有一種別樣的情感。我想,這便是我最后的追求了吧。但同時也有些失落,面對那么多作家,那么多精品,隱約有些自卑。但在另一方面,我很感謝好心情,讓我有幸認(rèn)認(rèn)識更多愛文字的朋友,對于我是很有幫助的。
我說,這樣寫文,我會一直寫下去,因為我愛文字。也許,有一天我會把它看作我生命在的全部,但這樣或許有些不公平,因此他是反對我寫文。他說,我把文字看的比他重要。我說,文字和愛情,我選文字。但我也在想:一個人,一樣事,人是活的,也許可以改變。事是死的,被動的,能怎樣呢?那如果反過來呢?無法設(shè)想。
我也無法設(shè)想我的未來會失去什么,為什么而活,而現(xiàn)在,正值年少輕狂,我只想我喜歡的人陪我做喜歡的事,因為人是活的,事是死的,人是主動的,事是被動的,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
那么,選愛情,選文字,你會如何決擇?
散文字篇二
從當(dāng)初遙望象牙塔的憧憬,到漸漸要走出大學(xué)的思索,情感的脫變,從膚淺到深入。我慶幸看到了自己走過的每一步,每一步都是成長的紀(jì)念。在大學(xué)最大的收獲,不是獲得一張張證書,而是我尋找到了一種屬于自己的生活方式。這樣的尋找,是張望,更是思考,所慶幸的是最終我找到了它。一種生活方式,將伴隨一生,是一種美好的邂逅。
每一天都在閱讀,從文字中成長,從文字中看百態(tài)人生。最大的樂趣就是去書店淘書,每一次遇到心儀的書,那樣的興奮與激動,猶如遇到了一份好姻緣。捧著一本書,靠著有陽光的落地窗,慢慢地讀著,仿佛世界都是安靜的。更多的時候,我習(xí)慣在零碎的時間去讀書,睡覺前讀上一篇美文,仿佛心靈都被浸染,安然入睡,與文字相依,與書本為伴。我喜歡淡淡的墨香,有些書我只認(rèn)定紙質(zhì)的讀本,電子書在我的生活中銷聲匿跡。輕撫書頁的感覺,是無法代替的,再夾上一張精心挑選的書簽,讀書也會成為一種情調(diào),一種生活習(xí)慣。在我的臥室,書成了最大的主角。當(dāng)然,其中也有很多是我從來沒有讀過的。遇到好書的時候,書很多,時間很少,決意買下的便要一本一本去讀。我讀書還有個很習(xí)慣,特別好的書是一定要買回來讀的,即使圖書館里有。喜歡一邊讀,一邊做筆記,厚厚的.筆記本差不多有四五本了吧。其實,我讀的書并不是很多,但是讀過的很多字句是可以深刻記憶的。于是,寫文字的時候,它們便從腦海中一個又一個地跳出來。讀得多了,看得久了,有些東西與生命相合,悄然融合。
每一天的記錄,有意或是無意,碼起的文字,漸漸碼起了屬于我的青春。當(dāng)我寫出了第一首打油詩,一位文學(xué)恩師告訴我,他希望能夠看到我百變的文字。我理解的“百變”,能夠?qū)懯裁聪袷裁?。于是,我拓展了我的寫作視野,從第一首打油詩到現(xiàn)代詩,從詩歌到青春小說,再從青春小說到散文的轉(zhuǎn)型。漸漸地我愛上了散文這樣的一種形式,隨心而至,不做作,情感所至之處都是文字?,F(xiàn)在偶爾也會作詞,想想自己小時候的夢想還真是五彩斑斕呢,我曾經(jīng)渴望有自己的第一支單曲,自己作詞自己演唱。隨意地哼唱,隨意地寫著,也許隨意才會隨心吧。那一天,偶然翻到自己初中時期寫的青春小說,情節(jié)很簡單,語言卻很跳躍,依稀記得那時候自己也算是有自己的小小粉絲團,經(jīng)常會有同學(xué)問我最近有沒有新作,小說寫到哪里了。當(dāng)時由于學(xué)業(yè)的繁忙,青春小說的創(chuàng)作就這樣被擱淺。后來,經(jīng)歷了人生中的特殊的一年。那一年,仿佛一夜間的長大,對于生活,對于人生,有了更為真切的感觸。而這時候的青春小說已經(jīng)無法滿足這樣一種抒發(fā)的欲求,散文就成了我的寫作主流,巧合的是現(xiàn)在散文也是我的主打作品。
企業(yè)宣傳文案,是我開始嘗試的,正在不斷地努力。參加了大大小小的征文比賽,其實是否獲獎已經(jīng)不是最終目的。我是希望從中掙錢,用來支持我后來的寫作夢想??梢哉f,平時購買的書的錢很多是靠自己掙來的。我很享受自己能夠朝著一個目標(biāo)不斷前行的感覺,這樣的一種永遠在路上的狀態(tài),只有真正去經(jīng)歷,才能夠體會其中的快樂和幸福。
關(guān)于文字,有了很多的嘗試。從自己寫作到輔導(dǎo)學(xué)生寫作,從自我抒懷的散文到官方文字的撰寫,曾經(jīng)一直在給學(xué)校寫新聞稿、通訊稿、甚至是人物專訪稿,這樣的不斷嘗試讓我的生活從來都是新鮮的,不是一味的重復(fù)。提到輔導(dǎo)學(xué)生寫作,我感覺很欣慰,學(xué)生在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很客氣地給我買了禮物,這份禮物很珍貴,讓我體會到作為老師的成就感,讓我更加堅定了走向三尺講臺的決心。我常常想我第一志愿肯定去做老師,我相信這個職業(yè)需要我,我也有信心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老師。第二志愿就是去報社做編輯或是記者,為此我已經(jīng)做了不少工作了,從每天看稿子改稿子到去報社體驗記者生活,結(jié)識各大媒體的記者編輯朋友,我希望有一天我可以找到屬于自己的平臺。
當(dāng)然,一定會有人問我那你的主持夢想怎么辦呢?其實,生命不息,夢想不止。無論是當(dāng)老師,還是編輯記者,再或是做一名主持人,好的口才和文采都是很重要的。如果緊緊地握著這根線,不斷地行走,總會到達終點的。
人生未必只做一種職業(yè),但是一生只會追求一種事業(yè)。我可能是一名普通的老師,也可能是一名默默無聞的編輯,也可能是一名出鏡記者,也可能是一名主持人。但是,無論是哪一種,都是在尋找一種真我,一種自我。去尋找一個適合自己的位置,去尋找一種你所喜歡的生活方式。
day-list是我尋找到的一種生活方式。即使是上網(wǎng),我也喜歡列出清單,需要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會安排。聊天的時候,聽著音樂,這樣時間就可以同時利用而不彼此干涉。寫稿子的時候,趁著空隙的時間,發(fā)發(fā)飛信,跟好友們溝通下感情。在公交車上用手機寫東西,是我發(fā)現(xiàn)的最節(jié)約時間的方式。直到下車,基本上一篇稿子就基本完成了,然后進行加個,就可以出成品了。
我的生活節(jié)奏很快,但是每一步都會踏響我生活的主旋律。一直在路上的心態(tài)將陪伴我走完屬于我的文字人生。一直行走,雖然未來很渺茫,但是因為堅信,它終會到達。夢想依舊,腳步蔓延,走出屬于自己的天空。
散文字篇三
時光清清淺淺,歲月朦朦朧朧,那月光下的光影鐫刻下歲月的篇章,依然還侵染著墨的芳香,你我再重新捧起時,會覺得那些篇章在時光的渲染下變得更加意味深長,記憶會淡,人心會長,只有文字隨著歲月的變遷而源遠流長,文字的力量隨著讀者領(lǐng)悟不斷斷生長,那些文字背后的思想也許就在不經(jīng)意間就為迷途的浪子糾正了方向。
------題記
在文海里暢游已有數(shù)載了,在文海里,我像一條小魚一樣,到處游走,不停地穿梭著,吸取著營養(yǎng),豐富著
心靈
,漸漸的我的心由枯竭變得溫潤,生活
由枯燥變得豐富多彩,這不僅是受姐姐們的文采的影響更是受姐姐們對待人生態(tài)度的影響,她們的文字無不體現(xiàn)著她們對生活的熱愛
,對人生的感悟,對她們來說文字不僅是她們的愛人更是她們的靈魂伴侶,通過文字將生活中的感動一點一滴灑落出來,唯美而馨香,深刻而又悠長,這不僅是灑在空間里,更是灑在我的心里,雖隔著屏幕但是文字的余溫還是可以溫暖我的心,文字的張力還是可以穿透到我的心里。在這一路上 文字的馨香旖旎在我前進的路,漸漸的我看山不再只是山,看水不再只是水,那一些帶有哲理意味的文章,讓我學(xué)會了領(lǐng)悟現(xiàn)實,但是又不拘泥于現(xiàn)實,客觀的分析生活中的一切,立體的看待身邊遇到的問題,讓我學(xué)會了用理性的角度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她們像一個智者一樣領(lǐng)著我走向前方,我特別喜歡白落梅姐姐的文章,婉約中帶有禪意,哲學(xué)的最高層次是佛學(xué),喜歡她的落梅的風(fēng)骨,秋水文章,喜歡她的禪意生活,就如她寫的這首詩,“浮云吹作雪,世味煮茶,天高人去遠,回首落梅花”,這是一種淡薄雅致的生活態(tài)度,隨心,隨緣的人生理念。
有些姐姐比較喜歡直抒胸臆,她們將文字旖旎成一道道芬芳,馨香著你我,她們,時而有丁香般郁郁憂愁,時而有花謝無語般哀傷,時而有春暖花開般明媚,時而有云卷云舒般淡然,時而有
雨
打芭蕉般的凄涼,時而有深秋落葉的靜美,時而有抽到斷水的決然,讓你我感覺不止自己一個人在路上,你我不再感到孤寂,雖隔著屏障,但是通過文字的橋梁,達到心與心的共鳴。你會感悟,哦,原來生活也可以過的五彩繽紛,原來平淡的日子也可以過的像詩一樣浪漫唯美,日子都是一樣平淡如洗,但是每個人過的方式不一樣,要看你去
怎樣
的卻演繹,怎樣的去為自己的`生活調(diào)劑,懂得去把握現(xiàn)實與夢的距離,拿捏單調(diào)與豐富的尺度。受到她們的影響,我漸漸學(xué)會了從平凡的地方現(xiàn)不平煩的事,并且學(xué)會依著歲月刻下娟娟痕跡,在這薄涼的歲月中,找尋那個溫暖如初的自己。雖然我的文字刻下的余暉并不能感染身邊的每一位讀者,但是卻證明了我自己,有了很大的進步,不再是躲在文字背后,自怨自艾,悲傷歲月,淡薄人情,自憐自哀的自己,而是敢走出封閉的世界,走出封閉的心靈,用一顆溫暖的心,書寫溫暖的人生,感動著別人的感動。
文字像那綠色的琥珀石一樣,散發(fā)著淺淺的光芒,吸引著你我,通過文字,我結(jié)實了許多好友,雖然你我都不太認(rèn)識,但是因為文字,我們疊加生命的記憶,溫習(xí)歲月給我們留下的最深刻的課題,拓寬生命寬度,在探索中前行,希望未來的某個時光我們還可以在那些文字的背后
尋找
到那個自己走過的足跡,文字帶領(lǐng)舞動過的芳華。散文字篇四
喜歡文字,少說二十余年,用在散文寫作上,也有七八年了。七八年的文字寫到如此模樣,實在看不出有什么天分。沒有天分的寫作,與有天分的寫作究竟有著什么樣的差異,似乎沒有見到這方面的比較。但大部分的作者總是有著這個問題的疑惑和焦慮,總是懷疑自己的努力最終能出什么結(jié)果:成為大家!成為作家!成為網(wǎng)絡(luò)上一個小有名氣的寫家!成為一些粉絲崇拜的偶像,等等…… 要么便是失卻自信而一事無成。這種無謂的顧慮就像一個有趣的魔鬼,隨時隨地又無緣無故的就跳了出來,打擾你并在啃咬你心靈里那個寧靜的美夢。你會心煩意亂,亂了思緒,亂了文字,亂了小說,亂了散文,最終亂了你的思想,失去寫作的信念。
駕馭文字,確實需要才能,而才能的產(chǎn)生卻與喜歡相關(guān)。能喜歡文字的人,就必然有著傾向文字的天性,就像歌唱家傾向于音樂,美術(shù)家傾向于色彩和線條,天文學(xué)家喜歡看夜空里的星星。天性是老天賦予的一種人生追求事物的內(nèi)在動力,這種賦予有稱天賦,也有叫天分的。它們的差異不在于有或沒有,而在于天賦的高低,在于自己能否知道,能否發(fā)現(xiàn)自己!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人,便是一種幸運。就像一位文壇大家所言,每人都有一口井,就看你能不能發(fā)現(xiàn),能不能努力的去挖掘它。
也常常為寫不出文字而苦惱,總是想著這里面一定有著某種技巧。有關(guān)文字技巧的書籍確實不少,就文字寫作本身而言,確實有著十分豐富的東西。常常聽作家講學(xué),從語言運用到敘事描寫,從題材到選材到典型塑造,甚至到作家的道德、情懷、品質(zhì)、個性,無不與文字技巧有關(guān)。可是當(dāng)你占有了一定的技巧后,你也常常有寫不出的苦惱,該寫不出的時候照樣寫不出。你不知道這神秘的東西到底在哪!
偶爾讀得張愛玲的短文《寫什么》,一段話讓人沉思良久:“走馬看花固然無用,既使去住兩三個月,放眼搜集地方色彩,也無用,因為生活空氣的浸潤感染,往往是在有意無意中的,不能先有個存心。文人只需老老實實生活著,然后,如果他是個文人,他自然會把他想到的一切寫出來。他寫所能夠?qū)懙?,無所謂應(yīng)當(dāng)?!比绱丝磥?,文字的根本技巧并不在文字上,而在生活中,在生活空氣的浸潤和感染中,在有意無意間,在你必須是個文人的基礎(chǔ)上。不能先有存心,把自己禁錮起來,必須老老實實生活,認(rèn)認(rèn)真真思考,把想到的一切變成文字。這便是文字的技巧所在,正像大家所云:藝術(shù)的最高境界便是無技巧。
文字是有情感的,這種情感來自于充滿情感的思想。思想是有高低之分,觸動靈魂的思想才會有真情實感。想讓文字富有情感,就必須動用靈魂,不能讓它在你的思想中睡大覺。周國平曾經(jīng)說:愛因斯坦與乞丐的差異就在于:愛因斯坦的靈魂清醒著,而乞丐的靈魂在睡大覺。所以用思想和靈魂鑄造出的文字永遠能夠震撼人。雖然不能成為思想家,起碼得有思想注入文字,你的文字才能富有情感,令人感動。
文字的思想源于你的生活,這生活就在你的周圍,在你的親人、朋友、同事和你的一切社會關(guān)系之中,在你對這個社會所有發(fā)生的任何事件,任何社會關(guān)系的矛盾沖突的認(rèn)識與理解之中。你必須守住這塊天地,生根發(fā)芽然后才能結(jié)出碩果。你的思想是根植于這塊土地的,任何的異想天開,漂浮在水面上的東西都不可能提煉成金。思想需要埋藏,埋在社會的深層里,擠壓成礦石,再做提煉。這種擠壓出來的東西才具有較高質(zhì)量的思想。
文字感人,還不是藝術(shù),藝術(shù)要做到的是應(yīng)該創(chuàng)造出別樣的生活??吹揭晃划嫾业奈恼?,就講:“人們尊崇你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是因為你提供了精神的食糧給他。只有當(dāng)你將他帶進非自然的、非正常的境界里,他們才能體味到獲得物質(zhì)以外的一種愉悅?!?所以文字從感人到藝術(shù),必須有一個發(fā)現(xiàn)生活元素的過程,這個元素便是生活的細節(jié)、場景、故事甚至一個人、一句話或是一種關(guān)系。它是礦石里的金子,是飄逸的魂靈。只有將它們鑲嵌到你所創(chuàng)造的非自然的生活中去,給魂靈找到一個歸宿,生活的元素才會被你的思想提升到更高境界,這樣的文字才會具有藝術(shù)的魅力,稱為藝術(shù)作品。
文字是有生命的,有生命的文字能走的久遠,遠到給他生命的人已經(jīng)離世,而它依然活在人間,活過幾個世紀(jì)。
文字的生命是作家給的,作家用生命去寫書,寫出的文字必然生命力極強,就像他仍然活在世上,用他的思想去感召人、影響人,讓人們懂得自己生存的價值和意義,就像路遙。聽過路遙講他寫《平凡的世界》,讓人于心不忍。他已經(jīng)在桌上爬了四十多天,大夏天的,沒有時間擦汗,雙肘貼在桌面上被汗水浸得紅腫,他便鋪塊毛巾。沒有時間扇扇子,怕影響思緒,全力以赴地讓書中主人翁走完最后一段路程。妻子給他扇扇子倒茶數(shù)次,他竟全然不曉。他在用生命寫著,自感會要倒下去,他咬著牙堅持寫下最后一個字。他累倒了,大病一場如活過一世。不要說讀他的文字,聽他的講述,人也會感動落淚。用生命鑄造的文字就會經(jīng)久不衰。
文字是有色彩的,因為生命本身就是一個多彩的世界,文字描述的都與生命有關(guān)。春色滿園,鮮花遍野,花的世界五彩繽紛。文字寫花,也得五彩繽紛。赤橙黃綠青藍紫是一道彩虹,用它來形容世間生命的色彩卻遠遠不夠。豐富的色彩你得學(xué)會辨識,找到恰如其分的文字來描寫。你喜歡綠,就得搞清綠的分類:深綠、暗綠、青綠、碧綠、藍綠、黃綠、灰綠、褐綠、中綠、淺綠、淡綠等等。你掌握越多的類別,分辨的越細,文字的色彩感就越強。
問題在于,這種色彩的文字并不為所有的人感知,要想叫人感覺到色彩,就得運用你的感官。你走進了一座森林,便被這里的綠感動,你所見到的一切,都有著綠在跳躍。天是看不見的,全覆蓋著綠的葉,那綠是暗暗的,像陰著臉的'云朵兒,云縫里露下一束陽光來,映在了樹上,照亮了樹身上的苔蘚,一片翠翠的綠閃著瑩光,極像林子里點燃的一盞燈火,那火綠的耀眼,讓人很是喜愛。其實林子里到處都有這種燈火,黃亮亮的,翠瑩瑩的,那種光常常在彌散綠氣,林子里便綠霧蒙蒙,連人的眼睛都有著一種淡淡的綠,人心兒早被這綠給醉倒了。
文字的色彩是感覺出來的,所以你的文字必須有感覺的語境,就像小橋流水人家能讓人想象出一幅畫面,那畫面中有綠色的水,青石板的橋和灰色的房屋,再有便是那搖搖擺擺的烏篷船,船后綠波蕩漾中閃閃爍爍的柳影,還有那一個一個紅燈和門下閑適的老人。這些想象都來自于文字中強烈的語境和語境中色彩的感覺。否則堆積出一連串優(yōu)美的詞語,甚至連自己都沒弄懂詞的含意,這又如何讓人感受到文字色彩的魅力。
文字是有音樂的,因為這個世界到處都充滿著音樂,有音樂的文字讀起來才會朗朗上口。文字的音樂來自語言的聲調(diào),漢字講音韻,有聲母、韻母、聲調(diào)之分,聲調(diào)又有陰、陽、上、去之別,你得將要用的文字嚼透了,爛熟于心又朗朗倒出,隨著你的心境創(chuàng)造出你的語境,或長或短,或揚或抑,或急或緩,應(yīng)有抑揚頓挫之感,如行云流水一般自如。這樣的文字才會有韻致,有意境,有空靈之美。像吟唱一首美麗的歌,令人陶醉而向往。
散文字篇五
月亮告訴星星自己很孤獨。星星說,你不孤獨,因為有我們陪伴你,你要快樂!月亮說,我為何如此冷清?星星說,那是你冷落了自己。
月亮無語,沉思著。
秋風(fēng),帶來清涼卻帶走了綠葉。它告訴我時光在流逝,每時每刻。而每個秋天或者每個春天的到來似乎也在意味著時光流轉(zhuǎn),它也留戀曾經(jīng)屬于自己的季節(jié),也時常回首望著自己留下的腳印然后微笑。
每一次想念都伴著房頂塵埃的微落,也許這樣更能夠證明過去已走遠,不再回來。湖水倒映著我的影子,被枝頭顫落的一片樹葉打碎,又愈合。望著藍的有些驚人的這一片天空真想插上翅膀飛向云端看看這個世界到底有多美麗,或者有多荒涼。不敢奢望,更不敢想象。一只沒有家的`流浪狗多么希望自己有一個問溫暖的家,而家不一定是最溫暖的,一顆真愛的心比任何東西都溫暖。山頂突然出現(xiàn)一些模糊的東西,縹緲著,是霧?是煙?小時候我會把它想象成玉皇大帝所在的凌霄寶殿四處飄散的仙氣,而現(xiàn)在多么希望它是一縷炊煙,還伴有飯香,乘著它回到從前,回到已不再屬于自己的年代。
風(fēng)雨依舊,依然繁華的都市,匆忙的行人,駐立街頭我是如此渺小。一個本不屬于這個城市的窮光蛋偏偏硬著頭皮要在這塊土地上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工作,讓我疲憊,也讓我堅強。我永遠忘不掉每一次含著淚水打好行囊,然后依依不舍得一步步邁出家門,向著親人揮手道別,哽咽著。我承認(rèn)我是一個感情豐富的人,很容易被感情控制著自己的行為,包括淚水。什么男兒有淚不輕彈,全于我無用。筆尖在紙上摩擦著,每一個線條,每一個文字流淌著我心底的溪水。感謝生活讓我享受陽光,給我溫暖;也感謝生活讓我歷經(jīng)風(fēng)雨冰雪,讓我堅強。失敗的偉大是因為它讓我有了不斷向前沖刺的動力。
紙,很薄,卻能留下字跡,珍藏記憶或者傳情達意。青春播撒的歡樂躍然紙上時,它卻在笑,笑這個世界,笑世間的每一個人。原本的潔白無暇會因為字跡的增多而傷痕累累,會因為歲月的流逝而面黃憔悴。
我是一個喜歡寫東西的人,寫了兩頁突然控制不住自己偏偏跑了題一口氣又寫了兩頁與前兩頁不著邊際的文字,如果不急剎車恐怕就要改寫一部中篇小說了。
寫作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有時也很痛苦。痛苦的是不知道該寫些什么。所以就索性扔了筆什么都不寫。走出房間來到野外,遠處的樓房和工廠里的煙囪再加上枝頭跳躍的麻雀構(gòu)成了一副圖畫。望著摩的和小汽車飛速掠過感受著速度生活和科技的迅速發(fā)展。世界在改變,一切都在變,只是速度問題。
靈感來了,我忘卻了饑餓,拿起筆不離地得直到寫到手腳麻木。還有,我喜歡伴著音樂寫東西,一直安靜會使我產(chǎn)生空洞惡心的情緒,而結(jié)果卻是什么都寫不出了。
花開花落,花非花,霧非霧,撲朔迷離。世界一片模糊有時卻是如此清晰,只有逐漸刨開來探究,讓文字記錄生命,見證一切。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3065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