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被別人打了怎么辦圖片(通用11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5-26 20:57:04
自己被別人打了怎么辦圖片(通用11篇)
時間:2023-05-26 20:57:04     小編:文友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自己被別人打了怎么辦圖片篇一

1、教育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應怎樣與人相處。

2、發(fā)展幼兒的理解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學習初步簡單的分析問題,教育幼兒能選擇一種處理問題的較好的方式方法。

圖片—爭搶球的孩子

一、導入圖片—爭搶球的孩子兩個小朋友在玩球,玩著玩著,他們開始爭搶,為此吵了起來,來又動手相互打對方。

二、展開

1、引導幼兒分析解決問題。

(1)教師請幼兒舉手發(fā)言,知道這是一種不好的行為。

(2)幫助幼兒分析問題。

教師:結果他們誰玩到新球了?(誰都沒有玩到)誰都玩不到球,大家還都不高興,那么誰能幫他們想個好辦法?

請幼兒動腦筋、想辦法,說出自己的看法。

2、故事,引出新問題。

教師:戶外游戲時,一個幼兒往前跑時潮后面看,不小心撞了前面的小朋友,他趕緊說:"對不起。"被撞的小朋友不原諒他,動手又打了他一下。

(1)教師:誰做得對,誰做得不對?并請幼兒說出自己的理由。

(2)教師教幼兒學習分析:

如果別人打了你一下,你要看他是不是有意的,如果他是無意碰到你,又向你道歉,應該原諒他,說聲"沒關系"。

3、教師提出一個新問題,請幼兒思考:

你站在那兒玩,別人跑過來故意打你一下,你怎么辦?

教師幫助幼兒分析:

(1)他為什么打你?是不是妨礙了別人?是不是別人和你逗著玩?

(2)他打疼你了嗎?疼說明了什么?不疼說明了什么?

(3)他打疼了你,你怎么做?

(4)他總是那么做,你怎么辦?

教師啟發(fā)幼兒回答:

——告訴老師,請老師解決。

——學會躲閃。

——給他以有力的回擊,保護自己。

三、延伸在日常生活中,小朋友要團結友愛、相互幫助,不允許欺負別的小朋友。

當別人打了你,你要了解清楚是"為什么",然后再選擇好的解決辦法。

自己被別人打了怎么辦圖片篇二

1、讓幼兒知道愛護自己,不讓自己在玩耍中受傷。

2、兒童如果受傷要及時尋求大人的幫助。

《英蕊樂園》兒童英語故事88“仙島探險”的動畫片光盤。

1、導入:播放《英蕊樂園》兒童英語故事88“仙島探險”的動畫片。

2、老師講解:

解說《仙島探險》故事;胖胖和咪咪閑得無聊,總是做一些搗蛋調(diào)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他們在樹林里支起一張網(wǎng),一只小鳥撞到了網(wǎng)子上,摔了下來,把一個翅膀摔折了。樂樂他們乘船采到仙島采到仙草,小鳥的翅膀有救了!

3、討論:

小鳥為什么會受傷?

小鳥受傷的原因,首先是胖胖和咪咪的調(diào)皮的責任,其次,小鳥自身也是有責任的。它在玩耍的過程也要隨時注意自己的安全才是。

小鳥受傷后,是否需要幫助?

樂樂他們救助小鳥,就像我們的同伴出了危險也要去幫助一樣的。

我們在游戲活動中應該注意什么?

不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還要隨時注意自身的安全。

4、教師小結:

我們在活動中,不管是摔倒,還是磕碰,都會給自己的身體帶來傷害。所以任何活動、游戲的時候,首先保證自身的安全。

如果我們已經(jīng)受了傷,要及時告訴大人,得到應有的治療。

自己被別人打了怎么辦圖片篇三

⒈掌握一些安全玩的方法,學會保護自己。

⒉初步了解受傷后的簡單救助方法。

事先安排情景表演,幼兒頭飾。

一、怎樣安全地玩

(一)情景表演《跳跳蛙撞疼了頭》

⒈老師請你們看表演,呆會告訴大家你看到了什么?

(觀看情景表演前半段:跳跳蛙撞疼了頭)

⒉剛才你看到誰在干什么?只聽見“哎呀”一聲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跳跳娃為什么會受傷?應該怎樣做才不受傷?

(二)情景表演《火帽子扭傷了腳》

⒈誰也來了?(火帽子)火帽子來干什么呢?我們繼續(xù)往下看

(看情景表演前半部分:火帽子扭傷了腳)

⒉火帽子有沒有受傷?它為什么會受傷?應該怎樣做才不受傷?

(三)看圖片:安全地玩

⒈我們小朋友都知道要安全地玩,可是在幼兒園里還有許多小朋友還不知道,我們一起去看看小圖片中的小朋友在玩的時候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

⒉一組的幼兒共同看小圖片,重點來看看在玩的小朋友是怎樣受傷的,我們應該怎樣來玩才能做到保護自己不受傷。

二、不小心受傷了怎么辦

(觀看情景表演后半段:跳跳蛙撞疼了頭以后)

⒈跳跳蛙的頭撞到石頭上了,這時誰來了?(紅袋鼠)它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跳跳蛙,你怎么了?不要緊。我?guī)湍闳嗳?,以后走路、跑步的時候眼睛要看前面,這樣就不會撞疼頭了)

⒉那我們來告訴跳跳蛙走路、跑步的時候應該怎么樣才不會受傷?

(看情景表演后半部分:火帽子扭傷了腳)

⒊火帽子的腳扭傷了,他直叫喊:“好疼??!好疼?。 痹趺崔k呀?(幫它揉揉,請一個幼兒去揉一揉)“哎呀,哎呀,你怎么越揉我越疼?。俊薄靶∨笥?,不能揉,不能揉”紅袋鼠過來阻止?!凹t袋鼠,為什么不能揉?”“扭傷了腳可不能揉,先用冷水敷一敷,再把它送到醫(yī)院里?!?/p>

⒋如果你在生活中不小心受傷了,應該怎么做呢?

讓孩子知道,在幼兒園里如果有孩子受傷的時候,小朋友應該第一時間告訴老師,這樣就能得到及時的處理,能減少傷害的程度。

自己被別人打了怎么辦圖片篇四

1、通過活動使幼兒在外出游玩時具有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

2、知道幾種特殊的電話號碼及其作用。知道在外出游玩時應該注意的事情。

3、了解使用這些特殊的電話號碼的具體情況。具備初步的自救意識。

1、視頻片段

2、寫有"110"、"119"、"120"等電話號碼的圖片

一、開始部分

談話導入,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教師:秋天來了,幼兒園準備帶小朋友們外出秋游,高興嗎?但是小朋友出去秋游老師有些擔心呢,你們知道為什么嗎?

二、基本部分

1、觀看錄像,看完一片段就暫停,讓幼兒說說。

(1)第一片段:外出游玩怎樣乘車呢?外出游玩乘車時,不要把頭、手伸到窗外,不能打開車窗,坐在車座上身子做穩(wěn),背靠車座,上下車時不要擁擠,互相謙讓。

(2)外出游玩怎樣排隊?游玩時要排好隊,一個跟著一個走緊跟老師,不離開老師所指定的范圍,有什么需要或不舒服及時跟老師說,不做危險的事情。

(3)陌生人和你說話,請你吃東西你怎么辦?不與陌生人說話或跟陌生人走,一切聽指揮。

2、教師總結:出游時要緊跟隊伍,不能單獨行動,如果發(fā)生緊急情況要及時告訴老師。

3、教師指導幼兒認識幾種特殊的電話號碼,知道它們的用途及其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1)教師出示寫有"110"的圖片,引導幼兒認識。

(2)依次出示"120"、"119"等電話號碼的圖片,指導幼兒了解它們的作用以及相關的工作人員及其活動,并知道這些人員的活動與人們關系。

三、結束部分

幼兒進行角色扮演,進一步熟悉幾種特殊電話號碼,了解自我保護的具體方法。

在表演區(qū)投放材料,引導幼兒進行自由扮演,進一步熟悉自我保護的方法。

自己被別人打了怎么辦圖片篇五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見一些不安全因素存在。如:低處外露的插座、插頭;滑梯上松動的螺絲、尖銳的碎玻璃片、樹枝等都會被幼兒視為玩具來玩耍,稍不注意就會發(fā)生危險。隨著幼兒良好習慣的形成和自理能力的提高,他們更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自我保護的常識和方法。為此,我們有針對性地開展了教育活動《保護自己》。

1、知道并能說出生活中存在的危險因素。

2、認識幾種常見的標志,知道它們代表的意義,能積極做出反應。

3、培養(yǎng)幼兒的規(guī)則意識,學會保護自己。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能說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么樣的安全隱患。

幼兒生活中游戲時的原有經(jīng)驗,安全標志多種

(一)真實情景講述----生活中存在的危險因素

(1)問題:

1、奔跑時碰撞容易發(fā)生什么危險?

2、鞋帶開了,鞋子太大,衣服太長容易在游戲中出現(xiàn)什么危險?

3、滑滑梯時擁擠,頭朝下會怎樣?

4、倒著走路,從高處往下跳會發(fā)生什么危險?

5、上下樓梯打鬧會發(fā)生什么危險?

6、對著別人的耳朵突然大叫會出現(xiàn)什么危險?

7、坐在椅子上翹腿、亂伸腿會出現(xiàn)什么危險

8、嘴里含著東西哭、笑,會發(fā)生什么危險?

(幼兒結合自己的活動,談出自己的想法)

(2)小結:小朋友現(xiàn)在正處于長身體的時候,應該注意保護自己的骨骼:坐、立、行、走要保持正確的姿勢,要堅持體育鍛煉,多曬太陽,游戲時,同伴間不能打鬧,不能從高處往下跳。

(二)認識各種安全標志、符號,知道它們所代表的意義,并能做出積極反應。

教師出示安全標志,請幼兒認一認說一說,在哪里見過這些標志,這些標志什么意思,你見過這些標志會怎么做?

(1)禁止標志(在紅色邊框圓形內(nèi)有一斜杠,是禁止某事情發(fā)生的標志)引導幼兒說出除交通標志中有禁止標志,生活中還看到哪些(禁止吸煙、禁止煙火。)

(2)警告標志(在黃三角形內(nèi),用黑色圖形表示某些事件提醒人們注意,小心的標志)引導幼兒說出除交通標志中有禁止標志,生活中還看到哪些(防火、防電。)

(3)指示標志(在藍色圖形內(nèi),用白色表示某些事件,是指示人們應該怎樣行進的標志)引導幼兒說出除交通標志中有禁止標志,生活中還看到哪些(左拐、右拐。)

運用直觀法和鼓勵法,引導幼兒積極講述。

幼兒仍然保留著直覺行為性思維的特點,對自己行為的計劃性、預見性較差。因此,生活中的安全事故時有發(fā)生。據(jù)此對幼兒進行自我安全保護方面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從幼兒的實際情況看,他們對安全方面的知識并非一無所知。在前幾年的生活中,有意無意,或多或少地積累了安全方面的知識。在此基礎上,若能進一步運用他們的原有經(jīng)驗,并從情感激發(fā)入手,引起幼兒對安全的“警覺“,這樣,才能使教育的要求真正地轉化為幼兒自覺的安全行為。

首先,從設計多種情境,提供多方信息著手,引起幼兒對安全問題的關注,讓他們在看看、聽聽、講講、議議中初步懂得自我保護的重要性,為以后的教育作好鋪墊。

其次,結合日常生活、或創(chuàng)設特定的情景幫助幼兒了解什么情況下易發(fā)生安全事故,了解哪些是危險動作,怎樣做才是安全行為,通過一些實踐活動和操作,以學習一些簡單地自我保護身體的方法。

自己被別人打了怎么辦圖片篇六

1、認識并會撥打119.120.110等急救電話,知道在什么危險時撥打什么號碼。

2、知道危險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逃生。

3、培養(yǎng)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

幼兒認識并牢記119.120.110等急救電話。知道并學會在危險面前保護自己,學會逃生。

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119、120、110號碼片、玩具電話、小動物頭飾,小手絹人手一份。

2、警笛聲錄音、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圖片、逃生錄像及圖片。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聽警笛聲,激起幼兒興趣,引出主題。

1、出示警車警笛聲。

師:小朋友,老師今天早上來幼兒園的路上聽到一種奇怪的聲音,你們想不想聽聽。(出示警笛聲)

2、讓幼兒討論這是一種什么聲音,是什么發(fā)出的這種聲音。

3、依次出示消防車、救護車的聲音。提問:這三種聲音一樣嗎?引導幼兒仔細聽一聽每種聲音的不同并進行討論。

4、鼓勵幼兒大膽進行猜測,這三種不同的聲音代表了什么

5、出示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圖片,讓幼兒更進一步了解警笛聲代表了什么?讓幼兒了解每種車發(fā)出的警笛聲不同,代表的意思也不同。

自己被別人打了怎么辦圖片篇七

1、通過活動讓學生學會一些簡單的自救本領。

2、學會如何正確撥打110、120、119電話進行求助。

3、培養(yǎng)學生面對危險保持鎮(zhèn)定的勇氣及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

1、各種有關意外事件不同內(nèi)容的小圖卡若干,錄象機、電視機各一臺。

2、有關“保護自己”的主題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墻壁上畫有110、119、120的標志欄目。

3、記錄卡、鉛筆若干,毛巾、水等;玩具電話兩部;用紙箱做成的110、119、120車各一臺;報警器一部。

一、學生自由觀看圖卡,講述及分類活動。

1、老師和學生一起觀看四周小圖卡,提出問題:圖片中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2、學生與同伴、與老師討論相關內(nèi)容及解決方法。

3、請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判斷將圖卡貼在墻上“110、119、120”警示圈內(nèi)。

4、老師與學生共同交流、小結。

二、學習辨別判斷突發(fā)事件,知道發(fā)生時會迅速地求助相關部門。

1、游戲“快速反應”選號碼。

2、播放錄象,學生快速判斷、記錄。

3、老師與學生共同評議。

三、學習撥打求助電話的方法。

1、學生自由討論,明確撥打求助電話的正確方法并進行練習。

2、老師與學生共同進行情景表演,加深印象并提高相應技能。

設計家中火警、某公園老人暈倒、小偷行竊、街頭誘拐兒童等情景。學生扮演相應角色,并正確報警、出警。

四、消防演習

1、警報響起,學生選擇各種自救方法。(用濕毛巾捂住鼻子,彎腰低身走疏散通道等。)

2、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有序而快速地下樓梯、逃離“火區(qū)”。

自己被別人打了怎么辦圖片篇八

1、初步了解一些基本的自我保護常識和相應的策略。

2、通過觀察圖片,推測可能發(fā)生的事情,了解這樣玩的危險性。

3、積極參與戶外活動,感受自我保護過程中的愉快心情和活動過程中的快樂。

4、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5、初步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略)

一、觀察圖片,推測可能發(fā)生的事情。

(1)教師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問:請大家看圖說說,圖上的小朋友在玩什么?這樣玩好嗎?為什么?

(2)鼓勵幼兒觀察并結合自己的經(jīng)驗說出自己的想法。

教師:大家猜一猜,如果這些小朋友這樣玩,可能會怎樣呢?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想法推測,并說出后果的危害。

二、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說說其他比較危險的行為。

(1)教師:你們還知道哪些玩的方法比較危險的?這樣玩為什么有危險呢?

(2)通過討論幫助幼兒了解幾種不安全的玩法,認識到它們的危害。

三、組織幼兒討論:怎樣玩可以使自己比較安全?

(1)教師:剛才,我們說了許多玩的方法和玩的東西都比較危險,那么,我們應該怎樣玩,應該玩些什么呢?怎樣讓自己比較安全呢?

(2)鼓勵幼兒大膽發(fā)言并講述自己的看法。

四、學習自我保護策略。

教師帶領幼兒到教室外面玩大型玩具,讓幼兒在活動中不斷體驗如何進行自我保護,教師也在活動的過程中不斷示范、提醒幼兒加強自我保護,教育大家如何保護自己,并學習相應的策略。

1、因為生活中的不安全物品和不安全隱患太多,在這節(jié)課中不能面面俱到。

2、在活動中,師幼互動有一定的不協(xié)調(diào),教師應根據(jù)幼兒情況在調(diào)整教學。

3、這節(jié)課還是很成功的,教師還有待提高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自己被別人打了怎么辦圖片篇九

1.初步懂得要注意安全,保護自己,知道不做危險動作。

2.學習履行一些簡單的安全行為。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遵守社會行為規(guī)則,不做“禁止”的事。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重點:使幼兒初步懂得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護自己的身體安全。

說明:幼兒年幼無知,缺乏安全意識,只有“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才會引起幼兒積極主動地學習自我保護方法的愿望和動機,才會真正地“導之以行”。

難點:使幼兒分辯安全行為與危險動作,學習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的安全行為和保護自己的方法。

說明:由于幼兒生活經(jīng)驗貧乏,很難預見自己各種行為的后果,也不會分辯安全行為與危險動作,以致于在學習中感到困難。因此,應將分辯安全行為與危險動作,以及學習保護自己的方法視作難點。

中班幼兒仍然保留著直覺行為性思維的特點,對自己行為的計劃性、預見性較差。因此,生活中的安全事故時有發(fā)生。據(jù)此對幼兒進行自我安全保護方面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1.引導幼兒感知討論

建議教師利用區(qū)角活動、園內(nèi)觀察活動、視聽活動等環(huán)節(jié),引導幼兒感知討論,引起幼兒對安全問題的重視。

例一:在語言區(qū)角內(nèi),增設《橡皮膏朋朋》圖書若干冊和錄音帶,供幼兒閱讀、傾聽。并適時設問,引導幼兒討論。如:朋朋的鼻子怎么會又紅又腫呢?它的頭上為什么經(jīng)要貼橡皮膏了?朋朋應該怎樣做就不會變成橡皮膏朋朋了呢?(新故事在《生活》教第90頁)

例二:帶領幼兒觀察他班幼兒的體育鍛煉,讓幼兒找找哪些是安全行為,哪些是危險動作(老師作好記錄)。并及時組織幼兒討論:“做這些危險動作容易造成怎樣的傷害?”“如果是你在玩,該怎么做?”等

2.幼兒集體或分組操作實踐,教師因人而異地進行指導。

中班幼兒仍然保留著直覺行為性思維的特點,對自己行為的計劃性、預見性較差。因此,生活中的安全事故時有發(fā)生。據(jù)此對幼兒進行自我安全保護方面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從幼兒的實際情況看,他們對安全方面的知識并非一無所知。在前幾年的生活中,有意無意,或多或少地積累了安全方面的知識。在此基礎上,若能進一步運用他們的原有經(jīng)驗,并從情感激發(fā)入手,引起幼兒對安全的“警覺“,這樣,才能使教育的要求真正地轉化為幼兒自覺的安全行為。

我設計的活動非常適合大班的兒童,現(xiàn)在安全第一,我們要從小學會保護自己,有幾個兒童是有點不積極參與是因為他們的安全意識不比較淡,注意力不太集中。家庭教育不太好的緣故。

自己被別人打了怎么辦圖片篇十

(1)知道動物都會保護自己,而且它們保護自己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

(2)學會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

(3)積極參加活動,有進一步探索動物保護自己的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現(xiàn)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1)知識準備:幼兒事先通過看書.看錄象.問成人,對動物過冬的方式有所了解。

(2)錄象:“動物的自我保護”;幾種動物自我保護方法的簡單圖示。

(3)動物的圖片。

(1)導入課題:引導幼兒回憶已有經(jīng)驗,對動物保護自己產(chǎn)生興趣。從故事“老虎來了”中的動物是如何對付老虎的例子,引發(fā)幼兒思考各種動物是用什么方法保護自己的。

(2)了解動物保護自己的幾種常用方法,擴展幼兒已有的知識。

a.幼兒觀看錄象,初步了解錄象中小動物自我保護的方法。

b.再次看錄象,進行動物自我保護的方法的歸類,出示方法代表圖片和相應的動物的圖片。

討論:還有哪些動物也用同樣的方法保護自己的小結:小動物們很聰明,想了許多辦法來保護自己,有的-----有的-----等。它們真是能干的小動物。

(3)游戲:會保護自己的小動物。鞏固整理幼兒的知識經(jīng)驗。幼兒選擇各種動物頭飾扮作小動物,當教師出示保護方法的圖示后,幼兒看是否所選的動物相同,然后做出相應的動作。

活動延伸:在活動中,可以繼續(xù)了解動物保護自己的其他方法,以及人們是如何把動物的自衛(wèi)方法運用在自己的生活中的。

課件:反映青蛙.烏龜.刺猥.黃鼠狼.兔子.毛毛蟲六種動物是如何保護自己的錄象。

整個教學活動的氣氛很活躍,幼兒們的回答也很積極,本次活動在課前我收集各種有關動物保護自己的資料制作成課件。在活動開始開始部分運用動畫模式來吸引孩子們的興趣,通過故事引出課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課件內(nèi)容的制作形象、生動、直觀的展示動物的自我保護方法,有利于孩子的討論、交流和學習。使幼兒了解到各種動物保護自己的方法,知道動物保護自己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滿足了幼兒的求知欲。使幼兒進一步加深了對動物自我保護方法的理解。但在教學中還存在著不足,如能在幼兒操作動物圖片進行歸類時,在材料準備上更充分些,我想這樣效果會更好。

自己被別人打了怎么辦圖片篇十一

近年來關于兒童侵害的案件頻繁發(fā)生,很多人感嘆這個社會怎么了?怎么忍心對這些花朵下手,在我看來是我們的性教育缺失和幼兒沒有自我保護意識導致的。中國著名兒童性教育研究專家——胡萍老師曾在她的《善解童貞》一書中提到:幼兒在三歲左右時,可以通過自己的性器官與異性性器官的不同來確認并理解自己的性別。孩子的全面成長,這期間當然也包括了他們的性成長,希望通過我們的教育讓我們的孩子學會愛自己并且提高對自我的保護意識學會保護自己的隱私部位。

1、讓孩子了解自己的身體,知道男女有別并知道身體的隱私部位及如何保護自己的隱私部位。

2、讓孩子知道危險來臨如何保護自己。

3、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促進幼兒身心發(fā)展。

4、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ppt、音樂

通過活動讓孩子知道自己及如何保護隱私部位。

讓孩子知道在遭遇危險時敢于反抗,并積極想辦法讓自己人身得到安全。

一、出示ppt《遠離陌生人》。

通過講述ppt讓幼兒知道不能隨便接受陌生人的`零食玩具,并能夠勇敢的拒絕。

二、出示ppt《單獨在家不開門》。

通過講述ppt讓幼兒知道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堅決不能給陌生人開門,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三、出示ppt《特殊部位要保護》。

通過觀看ppt讓幼兒知道自己的隱私部位在哪里,并且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的隱私部位。

四、聽兒歌《提防怪叔叔》自然結束。

《教學綱要》指出,要培養(yǎng)孩子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識,知道關心和保護自己,幼兒不是被動的“保護者”,教師要尊重幼兒不斷增長的獨立需要,在保護幼兒的同時,鍛煉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為了讓小班幼兒掌握發(fā)生危險時的保護,逃離方法,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更好的健康成長,因此我設計和組織了《我會保護自己》這個活動。

在本次活動中,考慮到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他們的接受能力,所以在活動中采用了綜合性、趣味性、直觀性較強的圖片ppt,充分調(diào)動了孩子的各種感官,讓他們更直觀的了解危險及求救方法?;顒又杏變旱膮⑴c感十足,對活動的內(nèi)容很感興趣,但我覺得活動的形式還應該再豐富些,力求與各個領域相結合,可以適當?shù)呐渖犀槵樕峡诘膬焊琛⑿蜗笥腥さ闹i語等,來喚起幼兒對自我保護方面知識的了解欲望,效果會更好。

在幼兒進行思考過程中,我始終以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現(xiàn),在幼兒角度進行思考,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及感受,支持鼓勵他們,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讓幼兒得到滿足。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303338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