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民俗活動 民俗學概論(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5-26 16:38:05
最新民俗活動 民俗學概論(6篇)
時間:2023-05-26 16:38:05     小編:文友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民俗活動 民俗學概論篇一

說起春節(jié)的來歷還挺有趣味呢!小時候就聽爺爺給我講說,古時候有個名叫年的怪獸,頭上有一對觸角,十分兇猛,每當?shù)搅舜汗?jié)的除夕夜,這個怪獸便出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們。大家都拿它沒有辦法,十分畏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除夕夜,于是有一位老人在除夕這天晚上敲鑼打鼓,貼春聯(lián)。年獸十分害怕,荒忙逃跑。原來,這怪獸怕紅色和響聲。從那以后,每年除夕夜晚人們都會在自家門口放煙花爆竹、貼春聯(lián)。

春節(jié)的風俗有很多,其中一項也是最重的項,就是吃團圓飯了。每當這時,無論常年奔波在外的游子,還是移居他鄉(xiāng)的工人,都會趕回家,與家人團聚,吃一頓熱熱鬧鬧的團圓飯。人們舉杯大笑,忘掉一年里的煩惱。

放爆竹煙花是孩子們的最愛的活動了。那"噼里啪啦"的幾聲,天空中便出現(xiàn)幾朵"花",雖然沒有真正的鮮花那么艷麗,但是也有絢麗與爛漫。天空中的煙花盛開了,一陣歡呼聲,孩子們又蹦又跳。

家家戶戶門窗上這些紅色的春聯(lián),為過年又增添了幾分年味。

家鄉(xiāng)的風俗,是一份溫暖又持久的回憶。

民俗活動 民俗學概論篇二

1. 情節(jié)波折性較強,于平常之中生意外,能引起讀者的注意。

2. 情節(jié)變化不落于俗套,偶有懸念驟生,波瀾迭起,出人意外,事件的發(fā)展過程體現(xiàn)了作者的創(chuàng)新構(gòu)思。

3. 情節(jié)發(fā)展較平緩,缺乏一定的起落性。

4. 情節(jié)變化平淡無奇,缺乏新意。

5. 情節(jié)平直,毫無懸念,平鋪直敘似記流水賬。

6. 過程詳細,結(jié)尾卻簡略不全。結(jié)構(gòu)不合理,給人以虎頭蛇尾之感。

7. 構(gòu)思不合常理,內(nèi)容漏洞百出,不能反映生活的真實。

8. 情節(jié)大起大落,轉(zhuǎn)換太快,不夠連貫自然。

9. 比喻生動形象貼切,本體與喻體形神相似,文章的趣味性與說服力都大大增強了。

10. 適當?shù)剡\用對比比較等手法,通過事物相互間的懸殊與差異,有力地佐證文章的中心。

11. 不失時機地運用排比的手法,從多方面說明事物的特征,既增強語勢,又給讀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12. 巧妙地運用擬人手法,使文中的物像具備了人的行為特征人的思想情感,使之從側(cè)面體現(xiàn)文中主人公的心靈歷程。

13. 能夠選擇生活中具有典型意義的題材,事件的代表性較強。

14. 選材新穎獨特,不附平庸,一掃迂俗之氣,令人耳目一新。

15. 雖述平常事,但分析透徹合理,理性挖掘較深,凸現(xiàn)了事件的本質(zhì)。

16. 事件雖小,但反映出較深刻的道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17. 從多方面多角度選材,充分體現(xiàn)了人物的個性特征,人物形象豐滿。

18. 選材過于通俗,不具一定的代表性,老題材老思想,平淡無奇。

19. 雖然選擇了生活中具有一定敘寫價值的事件,但由于分析不透徹,挖掘不深,事件潛含的道理未能深刻地體現(xiàn)。

民俗活動 民俗學概論篇三

中國的節(jié)日有很多,而且,每一個節(jié)日都有著自己的動人傳說。從各種節(jié)日的由來與風俗中,我們不難看出,貫穿這些節(jié)日的正是:樹正氣,揚美德,顯智慧,懲邪惡的民族精神。這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是需要我們傳承和弘揚的內(nèi)容。而其中最熱鬧、隆重的怕要數(shù)春節(jié)和元宵了。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边@是蘇軾的《守歲》中的詩句。談起這首詩,人們腦海中浮現(xiàn)的必定是春節(jié)那喜氣洋洋的幸福場景。春節(jié),是我國最隆重,也是最熱鬧的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要貼春聯(lián)、貼年畫和窗花,放爆竹煙花,拜年祝賀,拿壓歲錢,還有吃餃子、吃年糕等,這些時刻都很有趣。在春節(jié)的前一天晚上,也就是除夕,家家戶戶闔家歡聚,一起吃年夜飯,其間談笑風生,其樂融融。有時還會進行各種游戲,然后一起看春晚、一起守歲,敘舊話新,互相祝賀鼓勵。當零點的鐘聲敲響時,煙花爆竹便將節(jié)日的喜慶氣氛推向高潮。聲聲炮鳴久久蕩漾于空中,不絕于耳,無數(shù)煙花競相綻放于空中。

在春節(jié),家家戶戶都會置辦年貨,準備一大堆好吃的。在擺放節(jié)日的供品中,必須準備一大盤蘋果,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平平安安”。還有些地方準備的糕點食品富有討吉利的諧音:吃棗子表示春來的早,吃柿餅表事事如意,吃杏仁表示幸福人生,吃長生果表示長生不老,吃年糕表示一年比一年高等等。所有的這一切是多么有趣而又富有意義。這些習俗展示了中國人的智慧,代表著我們淵遠流長的民族文化,我也為這些習俗的誕生而自豪,我特喜愛我們中國的春節(jié)。

而元宵節(jié),是我國另一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正月十五鬧元宵,把從除夕開始的慶?;顒友永m(xù)一個又一個高潮。元宵節(jié)要吃元宵,意在祝福全家團圓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康樂幸福。因此到了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買元宵,有的人家則是自己做的。今年的元宵,我就過了一把做元宵的癮。元宵看起來蠻好做的,似乎只要把陷放進去,然后搓圓即可,但事情并非如此簡單。先要將元宵皮搓圓并“挖洞”那“小洞”是放餡用的,然后放餡,最后搓圓,雖是簡簡單單三步驟,但要往那小小的“洞”里放餡,還得搓圓可真不是易事。元宵節(jié)除了吃元宵外,大街小巷,張燈結(jié)彩,人們賞燈會、猜燈謎,好不熱鬧!

作為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豐富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是中國文化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每一個節(jié)日都有它的悠久歷史、美妙傳說,獨特情趣和深廣的群眾基礎。他們反映了民族的傳統(tǒng)習慣、道德風尚和宗教觀念,寄托著整個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來一代代歲月長途中歡樂的盛會。

一個節(jié)日就像一故事,情節(jié)美妙動人;一個節(jié)日就像一種文化,內(nèi)容絢麗多彩。在當今很多洋化了的節(jié)日文化當中,愿我們更多的傳承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歡度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節(jié)日。

民俗活動 民俗學概論篇四

快樂的事情就像一顆顆珍珠,今天我就要挑最美麗、最有光澤的一顆展示給大家。

那天是我們學校一年一度的民俗節(jié)。我早早的起床穿上媽媽給我準備的漢服,興高采烈地來到學校。

我剛走進教室就發(fā)現(xiàn)平常安靜的教室今天卻像炸開了鍋一樣,大家嘻笑著、談論著。所有人都對今天的民俗節(jié)充滿了期待。

活動開始了,同學們被分成五組,由老師和志愿者阿姨們帶領著去各個班級闖關蓋雛鷹章。不一會兒大家都分散開來。我們小組先去了三(10)班。在那里我們進行了托乒乓球大闖關,所有同學用乒乓球板托著乒乓球保持平衡,大家都卯足了勁不讓球從板上滾下來。很快大家都挑戰(zhàn)成功了。接下來我們又進行了口訣背誦大闖關和繪畫、猜歌名等十幾種大闖關。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立硬幣大闖關,進教室之前,我從窗戶把頭伸進去左看看右瞧瞧,想從前面挑戰(zhàn)的同學手中學習一些立硬幣的技巧。只見大家都慢慢地、輕輕地把硬幣書在桌子上,可是硬幣一點也不聽話。一下子往左歪一下子向右倒。很快就輪到我了,我坐下來仔細觀察了桌面和硬幣,然后調(diào)整了硬幣的方向,手一松,哇!我竟然第一次就成功了,我激動得從座位上跳了起來!

半天的時間一轉(zhuǎn)眼就過去了,我們都順利敲得了19個雛鷹章,每個人拿到了19個民俗幣。

午飯過后我們開始了中午的動活動。我們先是看了電影、畫了年畫,接下來就是猜燈謎活動。現(xiàn)場的燈謎實在是太多了,我和幾個同學相約到不同的地方去猜不同的燈謎,然后在一起分享自己的答案。很快我們就輕松猜出56條燈謎,高高興興地回到教室。

下午就是期待已久的換小吃環(huán)節(jié)了。現(xiàn)場一排排的小吃攤,擺放著各式各樣的美食。我們帶著闖關得來的民俗幣,來到各自喜歡的攤位前。我一下子就被一個川劇變臉的玩具吸引了,立刻換了一個。隨后我又換了兩個零食和一小桶雞米花??墒窃趺丛匠栽金I了呢?肯定是還沒有吃主食。于是我又換了一份泡面,上面還有大大的丸子!總算有點飽了,這時我的好朋友告訴我前面還有更好吃的火腿腸裹蛋。我毫不猶豫一下子換了兩根。吃完火腿腸,猛然發(fā)現(xiàn)我只剩下兩個民俗幣了。沒辦法我只能再換一杯可樂了。換好可樂,我學著李白飲酒的樣子一邊喝著我的可樂一邊走回了教室。

愉快的民俗節(jié)就這樣接近尾聲了,我們不僅玩到了非常有趣的闖關活動,還吃到了美味可口的各式美食。我已經(jīng)開始期待明年的民俗節(jié)了。

民俗活動 民俗學概論篇五

民俗是文化的原生態(tài),是生活中最真的底片;民風是未飄散的詩歌,是人心中最甜的方糖;民族文化是越放越香醇的美酒,是全世界不可多得的瑰寶。什么時候,底片消失了?什么時候,方糖融化了?什么時候,瑰寶也漸漸被人們淡忘了?民族的民俗、民風成了全世界遺失的瑰寶,卻不去尋找?不!底片依舊在,方糖仍舊甜,瑰寶也會失而復得。隨我們?nèi)?,找尋民俗,找尋生活,也去找尋離我們漸行漸遠的文化!

中國古代是一個輝煌的時代。它有五彩的瓷瓶,有傳統(tǒng)的美食,更有愛國詩人屈原投江自盡的端午節(jié)、中秋吃月餅、賞月的美說,還有特有的新年。

不妨談談端午。它因愛國詩人屈原而產(chǎn)生的。人們在汩羅江瘋狂地尋找他,駕著船向河里投灑米飯,因為害怕米飯散而包成三角狀,用艾葉及繩索綁起來,從而才形成了劃龍舟、吃粽子的傳統(tǒng),傳承了屈原投河的故事。

說起中秋節(jié),許多地方還保留著賞月、吃月餅的習俗。中秋是因為嫦娥而產(chǎn)生的。嫦娥因為吃了仙丹而飛上寒冰宮,終日守著寒冷的宮殿,思念著地下的親人。而丈夫也思念著妻子,終日望著天空,望著月亮。因為嫦娥與丈夫未能相聚,為了象征團團圓圓,所以制出月餅,它是圓形的,剛好象征了團團圓圓的寓意,聽說就連那天的月亮也是格外的圓。所以吃月餅、賞月就成了團圓的象征。

中國民俗的精粹我想必定屬于新年了。據(jù)說以前有個年的怪物,在大年三十常常進入村莊傷害村民,村民年年上山逃難,回來后一切總是要從頭再來。突然有一年來了一位老人,他告訴人們不必害怕。人們見他穿紅大褂,手上拿一串鞭炮,半信半疑地留下來了。“年”來時,老人點燃鞭炮,開亮家家戶戶的燈,人人穿紅衣,果真“年”再也沒有來過了。后來一年接一年放鞭炮,穿紅衣也成了大年三十的習俗,寓意為紅紅火火。后來又有了發(fā)壓歲錢的習俗,意為壓“年”之意。

或許這些民俗漸漸被人們淡忘,讓我們重拾歷史,融入生活,挑起保護中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重擔吧!民俗是中國人的驕傲,是中國人的瑰寶,讓我們擁有最淳樸的民風,找回那些珍貴的民族文化吧!中國的歷史文化永遠不能忘記,它必須深深印入我們的心里,記住這些燦爛的文化是每個中國人的應盡的義務。

請牢記:雅語雅思雅行,俗語俗思俗習!

民俗活動 民俗學概論篇六

一彎新月升起了,淡淡的月光,繁星滿天,忽明忽暗,夜風吹在臉上涼涼的。傳來一股清香,那香,誘人,往東邊一瞧,是柚子樹傳來的香味,那香,在空氣中醞釀著,帶些青草味,聞后使人頭腦醒目。

每逢年三十,便是這香味最濃之時,而這,也是因為那民俗。

每每年三十晚,我們家總要用柚子葉水沖涼,而它,也是有講究的。

1、必用自家種的柚子葉八片;

2、必須自己在外擺鍋架鐵燒水;

3、燒火必用荔枝柴;

4、荔枝柴必須自己上山拾回來。

想到這,忽然記起來,荔枝柴還沒有上山拾,可現(xiàn)在已到傍晚,天色已晚,但憑爸爸的一句話:這柴,必須去拾,就算再黑也不可以壞了民俗。于是我就跟爸爸上山拾柴了。

剛?cè)肷剑呛谄崞岬囊黄?,讓我提心吊膽,再加上山上還有許多蟲子,爸爸讓我在這等,可我擔心爸爸,便隨爸爸一起上山了,雖然我知道爸爸可以保護我,但心還是亂如麻,背冒一身冷汗。吱咔呀!嚇死我了,不過還算有驚無險,是一個樹枝。

很快,我們便走到了山里頭,這里面的樹葉密密麻麻的,連月光都射不進來,這時,我才感覺到了原來眼前還有一束光,那是手電筒發(fā)出來的,這一束光,照亮了黑暗,猶如照亮了整片樹林,溫暖著我的心。很快,我們便拾夠了荔枝柴,便馬上趕回了家。

而那一身冷汗,也隨著火焰的燃燒而消失。

在家里,媽媽摘下八片柚子葉,而柚子葉:長為愛心形,一片葉子有兩個愛心。而八片葉子,寓意為:大吉大利,心心相印。

由于晚上的荔枝柴有點濕,所以要用火熱一下后,便可以使用了,那荔枝柴燒出的縷縷炊煙,緩升上空,而那炊煙,承載的是祖祖代代們的愛。

很快,柚子葉,已從青而泛黃,水也開了。月光,繁星,為祖先們尋找回家的路。

打了水,回到洗手間里,滿是油子葉的清香,沐浴著,迎來新的一年,獲得成長,不再為過去而煩惱,只為現(xiàn)在的幸福而驕傲。

一輪新月是一艘小船,承載著我們大大小小的愛,還有傳承(無論什么困難,都不得已阻撓。)

淡淡的月光,在繁星的襯托下,更加耀眼,夜風是暖的,而這樣的習俗,定會得到傳承,永不遺失。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3030469.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