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寫景課文篇一
泥頭山下有條幾米寬的小河,叫理公河。河的對岸有個小鎮(zhèn),叫理公港。沿河向上,有座石拱橋,那是上山的必經之路。順著小橋上山,來到半山腰,透過樹林向下望,就可以看見幾條綠色的水流像幾條綠色的絲帶一樣纏繞在一起,被一個小型的發(fā)電站的水壩攔住,形成了一個湖泊,湖中的水藻同山上的綠樹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巨畫。
春天,山雨過后,枝椏間便冒出了幾個瘦小的花骨朵兒,當陽光灑下時,那些花骨朵便陸陸續(xù)續(xù)地開放了。這時,小鳥都敞開了它們的喉嚨放聲歌唱,那悅耳的音符仿佛在向你傳遞著大山的秘密。湖面上也會時而不時地竄出一些魚兒來,它們那優(yōu)雅的舞姿,引來了不少垂釣者的青睞。
炎熱的夏天并不會改變大山的氣質,山中的空氣依然那樣清新宜人;山下水壩的不遠處,便是我和小伙伴們的樂園。我們笑啊鬧啊,有的你追我趕打水仗,有的捏著鼻子潛水看誰憋氣時間長,還有的掀開石頭捉螃蟹……玩累了,就去山上的大樹下乘涼。有時,天邊會飄來幾朵烏云,隨后,大雨便傾盆而下。雨后的樹枝上掛滿了晶瑩剔透的水珠。太陽出來了,還能在松樹下面找到幾個秀色可餐的蘑菇。那些膽大的家伙,也會不顧針尖般的松葉刺人,鉆入樹林中帶回幾大捧蘑菇。那時的情形,現(xiàn)在依舊的記憶猶新。
秋天的泥頭山,更是別有一番風味。滿山的紅或黃昭示著豐收的喜悅。油茶是這里的特產,這時,山民們就會成群結隊地進山,他們忙碌的身影,在那山間小道上時隱時現(xiàn),將一擔擔油茶果挑下山來,曬干,烹榨,香噴噴的茶籽油賣價還真不低呢。
冬天,偶爾會下場大雪。泥頭山仿佛批上了一件銀裝,太陽一照,分外妖嬈。寂靜的山林里便會時不時地傳來一兩聲槍響,那是人們在獵殺出來覓食的獵物。大雪消融后,也能發(fā)現(xiàn)那些零星的陷阱。由于常年的捕獵,現(xiàn)在的泥頭山,連只兔子也難得看見了。
如今,一條水泥路直通山頂,來往的車輛也隨之多了起來,山民們也無需再肩挑背扛了,大山也不再寂靜,并且還樹起了一座座樓房,給這樸實的泥頭山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但兒時的記憶,卻還是那般美好,深深的烙在了我的心底,直到永遠。
高中寫景課文篇二
“咯咯、咯”,一聲雞鳴打破了山村的寧靜;幾聲犬叫伴隨著說話和匆匆的腳步聲從遠處傳來,近了、又遠去(這是村里到山外小鎮(zhèn)去買生活必須品而早起的人);村莊內外是樹上,許多不知名的小鳥跳來蹦去、嘰嘰喳喳的鬧著,不知道在談什么高興的事情。
隨著幾縷炊煙在村莊中燎燎升起,傳來了媽媽們叫自家孩子起床和吩咐孩子今天應該做什么事的聲音。你看,那年邁的老驅,坐在灶前,拿著吹火筒用力的吹著,希望能早點燒出今天的早飯,火越燒越旺,
雄雄火光照亮了她那張黑中帶黃且布滿皺紋的臉龐;門邊,一個十來歲的小孩拿著彎刀用力的劈著柴火,時不時的和吹火的老驅說點什么,好像是在向那老驅請教要如何劈下去才會更省力;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女孩,
背著一個嬰孩,手里拿著書在自家的堂屋,也就是她讀書的教室中來回地走動著,輕輕地讀著書,只怕吵醒了背上熟睡中的妹妹;一群七、八歲以下的孩子在村莊中追逐打跳,爭吵著誰可以爬上村邊大樹去掏鳥蛋。你看,那挑水的小媳婦,踏著輕快的步子走在田埂上,如履平地;那些拿著農具的男人們,正在田間地頭辛勤地勞作;
那牛兒,摔著尾巴,悠然自得的在山邊吃著嫩草,時不時的抬起頭來看看不遠的主人,“氓氓”的叫兩聲,好像在對主人說“我就在這里吃草,我會很乖喲!”
太陽出來了,陽光驅趕著霧氣,那霧氣糾纏著竹葉,依附著雄奇挺拔的山峰,時而散開、時而聚攏,像即將分離的戀人,魂牽夢繞、難舍難分。陽光照在田間,照著那綠油油的禾苗上的露珠,閃閃發(fā)光,像掛著無數(shù)的珍珠;小溪兩旁雄奇挺拔的山與兩山夾縫中的藍天一起,映射于溪水之中,
繪制出了山水兩重天的美麗山水畫;清晨的陽光斜射入流淌的溪水中,仿佛在水面撒滿金子,閃閃發(fā)光,格外漂亮;還有那鵝卵石,靜靜的躺在河床上任由溪水沖刷,默默的用身體記載著千百年來溪水的痕跡。
陽光終于驅散了山間的霧,冷家壩的真面目終于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看那山,雄奇挺拔;那竹,滿山皆是,滿眼皆綠;那水,或涓涓細流,或叮咚垂滴,或奔騰咆哮,皆異常澄潔;還有那云、霧、風,風吹霧散,云隨風走,波譎云詭;看那村莊,靜靜地躺在青山綠水之間,與那山、那水渾然一體,自然天成。置身此境,儼然畫中行,恍若仙境游。
高中寫景課文篇三
我不敢說我們學校是全世界最美麗的校園,但我敢說我們學校是全市最美麗的校園。因為那一片白樺林,因為那一片桂花樹,更因為那一片朗朗的讀書聲,我們學校一定是全市最美麗的校園。
學校的白樺林是學校最久遠的故事。聽我那身為我們學校老師的媽媽說,這片白樺林是學校建校前就有的一片樹林。那會兒媽媽還沒有出世,
是常來給學校小賣部送副食品的外公在媽媽在這個學校開始讀書時告訴媽媽的。后來媽媽從這里畢業(yè),又去外面讀完大學回到這里當老師,和爸爸組成家庭,生了我,等我再在這里上學,媽媽告訴我,這片白樺林比我們誰都要年長,也比我們誰都要更正直。
學校的桂花樹則是媽媽在學校當老師后的事情了。媽媽說種這些桂花樹是她一位已經退休的前輩老師提議的,說是在學校里種上一片桂花樹可以讓大家在桂花來的季節(jié)不出學校就能感受到桂花的氣息,讓學生們和老師們在花香中有一個好心情。的確,有了這一片桂花樹的學校,比任何別的學校都有森林的氣息,而森林的氣息是可以給每一個向往大自然的人感到心曠神怡的,后來的我們都能夠體會到這位老師的明智和前瞻遠矚。
學校那朗朗的讀書聲則不一定是別的學校沒有的,可我們學校的讀書聲或許可以算是最最特別的。我們會在早自習未開始前,大概早晨天未亮的時候,學校里便遍布著讀書聲了,是我們自發(fā)進行的早讀,也是我們自發(fā)組成的漢語學習團隊。沒有限制,沒有規(guī)矩,早上早起了的同學或者老師,都可以加入這個早讀的隊伍,不為給別人聽我們的朗朗讀書聲,只為練習那自己喜愛的漢語言,像古時的私塾那般傳承我們的漢語。
這些還只是我們學校比較特別的地方,學校之所以可以讓我自豪的認為是全市最美麗校園,還有很多很多我們習以為常卻其實別具一格的地方,一定可以讓初到我們學校的人都感受到全市最美麗校園的風采。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3027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