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西安美食攻略篇一
羊肉泡饃無論做法還是吃法都很講究的。制作時先將優(yōu)質(zhì)羊肉洗好切成片,再加以各種佐料大火煮爛。這時,店家會給你一個大碗和兩個饃。
吃羊肉泡饃最主要的就是掰饃,越細越好,泡起來才更入味。接著將滾燙的羊肉湯倒入碗中,同時配以蔥末、香菜、粉絲、鹽、味精和地道的山西油潑辣子,一碗羊肉泡饃就完成了。
看著這碗羊肉泡饃,就像一件完美的藝術(shù)品。紅紅的辣子油漂浮在湯上、灰蒙蒙的羊肉、翠綠的香菜和蔥末、晶瑩剔透的粉絲、雪白的饃,真令人賞心悅目。
羊肉泡饃的香味也十分誘人。那濃郁的香味早就已經(jīng)隨著熱氣四處彌漫,它就像一只無形的手勾住了我的鼻子,令人垂涎三尺。
這時我也顧不上什么紳士風(fēng)度,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真是鮮、香、辣。羊肉的醇香,香菜和蔥末的清香,泡饃的柔軟筋道,油潑辣子的香辣,這就是羊肉泡饃的特色。一股腦吃完,全身發(fā)熱,頭上也冒汗了,總之就一個字:“爽!”
羊肉泡饃不僅色香味形俱全,歷史也很悠久,羊肉泡饃早在周朝就有了,那時叫做羊羹。
羊肉泡饃如今已享有盛名,它深受北方各族人民喜愛,許多國際友人也爭先品嘗,一飽口福。羊肉泡饃已經(jīng)成為陜西小吃的“代表”。
西安美食攻略篇二
參觀完西安的名勝古跡,炎熱的天氣擋不住我們一家去西安吃小吃的熱情
西安的小吃,可以說成吃貨的天堂,各種各樣的小吃琳瑯滿目,吃都吃不完,所以我們今天就要去回民街品嘗,導(dǎo)游說,到一家店鋪,只點一份,幾個人吃,從頭吃到尾,再從尾吃到頭。
回民街是在鐘樓與古樓之間的一條街,里面都是西安的特色小吃,剛一進去,我一眼就看見標牌最大的肉夾饃,我毫不猶豫地買下了,剛一進口,發(fā)覺味道有點不對勁,里面包的怎么是牛肉呀,最好吃的應(yīng)該是豬肉陷的呀,剛一想問,又有一個念頭從我腦海里閃過,,昨天,媽媽好像說過,回民街的人是不能吃豬肉的,他們把豬當(dāng)成神,幸好我剛剛沒問,要不然就得被罵了。
絲絲姐姐也看中了了一個土豆———土豆龍卷風(fēng),就是把土豆做成龍卷風(fēng)的形狀,沾上番茄醬,真是美味。
真可惜,因為人太多,又太熱,我們沒有走到頭,去了一家餐館吃餃子宴了。
餃子宴,顧名思義,全是餃子,里面包的什么餡,什么顏色,皮就什么形狀,什么顏色,我吃了幾個芹菜餃子,皮是綠的,真好吃,還吃了幾個小熊形狀的餃子,兩只耳朵肥肥的,好可愛,真不知道怎么包的。
西安的小吃就吃到這里,我們也就會賓館了,明天寄中午就走了,再見,美麗的西安。拜拜!
西安美食攻略篇三
參觀完西安的名勝古跡,可別忘了嘗嘗西安的小吃。
西安的小吃也是非常有名的,現(xiàn)在我給大家講講西安的臊子面。臊子面是西安獨具風(fēng)味的小吃之一,臊子面口感酸而辣,也不油膩。從面上看,浮著一層紅紅的辣油,非常誘人。一聞感覺有點酸酸的,而且非常開胃。
面條長而扁,呈乳黃色,湯里加上蔥蒜,香味撲鼻。臊子面吃起來口感又精又滑,再加上又酸又辣的湯,一吃起來就想一口氣把它吃完。不過在吃臊子面時,有個特別的規(guī)矩:臊子面只能吃面,不能喝湯。
接著講講西安的肉夾饃吧。肉夾饃是將面團煎至金黃,之后做成面膜,切開兩半,里面加以上好的羊肉。饃香而脆,加以羊肉的淳厚,味道特別香脆,非常好吃。一咬“嘎吱”一下,口里含著羊肉的濃香,再加上饃饃的脆爽,變成一道好吃的美食。
最后與大家一起分享的美食是西安的涼皮。涼皮雖然是涼的,但是吃起來肚子里一點也不覺得里涼。
因為里面放了些辣椒和蔥,剛一入口,覺得冰涼冰涼,過了一會,咽下肚,感覺肚子里像火燒了一樣,特別是冬天吃起來也不覺得冷。涼皮非常爽、嫩、滑,口感十分好,而且有點彈。涼皮加上面筋、黃瓜絲、蔥蒜、芝麻、香油拌在一起,讓你胃口大開。很可惜沒吃上西安的羊肉泡饃,下次有時間一定再去嘗嘗。
朋友們,去了西安,一定要多嘗嘗西安的美食哦
西安美食攻略篇五
我的家鄉(xiāng)陜西有一道風(fēng)味小吃——肉夾饃。走在寧波大街小巷,不論你走入哪家陜西小吃店,上面的招牌菜一欄總會有“肉夾饃”三個字的出現(xiàn)。
在陜西,肉夾饃是家家戶戶必備的餐食之一,家鄉(xiāng)人對它的熱愛之情難以言表。每家每戶的主婦都會制作肉夾饃。一道小吃,可以風(fēng)靡一時,還能讓各家各戶都學(xué)會如何制作,可見其魅力之大。
每次回老家,我都不忘吃上幾個美味可口的肉夾饃,奶奶做肉夾饃的手藝也是我家的一絕。當(dāng)我想吃肉夾饃的時候,我總是纏著在客廳縫補衣服的奶奶,讓奶奶給我做。而奶奶每次也都是拗不過我的哀求,放下正在縫補的衣服,為我做我心心念念的肉夾饃。
奶奶先把面粉拿出來,按一定的比例用水稀釋,揉成面團后搓成圓筒形進行發(fā)酵。接著她從冰箱里拿出一塊新鮮的五花肉放在桌上,切成塊備用。調(diào)汁可是影響肉夾饃最重要的一道程序,為了保計湯汁的質(zhì)量,奶奶總是很細心地把少量的冰糖和水放入加熱了的水中攪拌均勻,一邊攪拌一邊觀察顏色,待顏色呈暗紅即可。一切準備就緒,奶奶把切好的五花肉放入鍋中煮沸,然后轉(zhuǎn)調(diào)微火。煮肉的過程中,奶奶也沒閑著,她把吉布饃拿出來,和面團揉為一體,做成一個個圓餅的形狀放入籠屜內(nèi)蒸上。大約過了半個小時,鍋內(nèi)的五花肉已軟成糊狀,奶奶把調(diào)好的汁倒入五花肉中,并不斷翻動,以防粘鍋。待秘汁入味到肉中后,將肉盛起切與小丁丁碎,再放入胡蘿卜、青椒等調(diào)勻成醬汁。這時,籠屜內(nèi)的饃餅也差不多熟了,奶奶拿出一個饃餅,用刀將饃餅從中間切開一個口子,最關(guān)鍵的是不能切斷,然后把已調(diào)勻的五花肉醬汁倒入饃餅內(nèi),再用筷子將醬汁鋪平就好。
我接過還冒著熱氣的肉夾饃,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不一會兒原本是兩個手掌大小的肉夾饃,現(xiàn)在只有手心那么大了。那味道豈是一個“爽”字了得,咸中帶辣,辣中帶甜,真是回味無窮。
肉夾饃的絕配就是面湯了,選擇面湯來作為肉夾饃的“湯”也是陜西美食的一大特色。肉夾饃對于家鄉(xiāng)人來說簡直就是上天賜予的一道美食,但是也有人對此卻有著不同的見解。我的媽媽是寧波人,她就不喜歡吃肉夾饃。每次我和爸爸想吃肉夾饃時,她總是不屑一顧,也從不參與。后來我才知道原來我們覺得肉夾饃美味不僅局限于它的味道,更多是的對于家鄉(xiāng)的熱愛。
那小小的肉丁,那干癟的饃餅是我們家鄉(xiāng)人永遠無法忘懷的味道。美食不僅僅是美食,看到它,吃著它總會讓我想起家鄉(xiāng)的土窯,想起窯前的那棵棗樹,想起黃土高坡上那一排排的蘋果樹。我愛吃肉夾饃,更愛我的家鄉(xiāng)——陜西。
西安美食攻略篇六
西安是一座歷史悠久,聞名海內(nèi)外的一座古城,自古至今有十三個朝代建都于此,使得西安的文化歷史十分悠久,其中,西安小吃更為一絕,西安小吃。
西安的小吃多種多樣,各有特色,有的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大都發(fā)源于唐代,因而有悠久的歷史。如水晶餅、柿子餅、油酥餅、臘汁肉等,其中最有名的,當(dāng)推牛羊肉泡饃及柿子餅。
羊肉泡饃悠久,早在崇帆年間,西安就有了專營羊肉泡饃的“天錫樓”。傳統(tǒng)作法有三種“干泡、口湯、水圍城,羊肉泡饃風(fēng)味獨特,不僅為國人所喜愛,連外國人嘗過后也贊不絕口。它的特點在于肉料湯濃,香醇味美,粘綿韌滑,其以此而揚名海內(nèi)外,當(dāng)之無愧為西安名小吃。這里有一個關(guān)于羊肉泡的傳說故事: 牛羊肉泡饃,是獨具西安方邦特色的著名小吃,西安老孫家飯莊從一八九八年開始經(jīng)營,迄今已有百年歷史。傳說,牛羊肉泡是在公元前11世紀古代“牛羊羹”的基礎(chǔ)上演化而來的。西周時 曾將“牛羊羹”列為國王、諸侯的“禮饌”。據(jù)《宋書》記載, 南北朝時,毛修之因向宋武帝獻上牛羊羹這一絕味,武帝競封為太官史,后又升為尚書光祿大夫。還有一段風(fēng)趣的傳說,大宋皇帝趙匡胤稱帝前受困于長安,終日過著忍饑挨餓的生活,一日來到一家正在煮制牛羊肉的店鋪前,掌柜見其可憐,遂讓其把自帶的干饃掰碎,然后給他澆了一勺滾熱肉湯放在火上煮透。趙匡胤狼吞虎咽地吞食,感到其味是天下最好吃的美食。后來,趙匡胤黃袍加身,做了皇帝,一日,路過長安,仍不忘當(dāng)年在這里吃過的牛羊肉煮饃,同文武大臣專門找到這家飯鋪吃了牛羊肉泡饃,仍感鮮美無比,勝過山珍海味,并重賞了這家店鋪的掌柜?;噬铣耘蒺x的故事一經(jīng)傳開,牛羊肉泡成了長安街上的著名小吃。北宋大文學(xué)家蘇東坡曾有“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的贊美詩句。
現(xiàn)在有外鄉(xiāng)客人來陜,西安人總要招待一回引以為自豪的牛羊肉泡饃。若就休閑旅游而言,這實在合適不過了。
因為泡饃從煮湯到掰饃都是一個慢活,尤其是掰饃,更是別有一層深意藏焉:
舊時食家講究掰出的饃要像蜜蜂頭,太大了五味不入;太小了又易煮糊,于是很多人早上是在家一邊聽戲,甚至一邊會客一邊細細地掰饃,時候到了端到泡饃館就行。這泡饃的吃法也有講究,一是"單走",饃與湯分端上桌,這饃(餅)最好是發(fā)面的,
掰到湯中吃;二是"干泡",煮好碗中不見湯;三是"水圍城"和"口湯",前者湯多一些將饃圍在中間;后者食后碗底余一口湯。本地的吃家多愛要"干泡",食后單喝一碗鮮湯,曰“各是各的味?!?/p>
羊肉泡饃在面食之中有著極高地位,柿子餅則是糕點中的精品,其中以黃桂柿子餅最為著名,
相傳來李自成在西安建議大順政權(quán),繼續(xù)北上,當(dāng)時正值荒年,臨潼縣的老百姓便把當(dāng)?shù)厥a(chǎn)的火晶柿子與面粉拌在一起烙成餅,犒勞義軍,義軍迭克從城,直下北京,推翻了明朝政權(quán)。為紀念這一壯舉,臨潼縣民間每年秋天都要做大批柿子餅,后來此俗傳入西安。
西安最為著名者當(dāng)推黃桂柿子餅。其原料主要是臨潼火晶柿子,配料有白面粉、
黃桂、玫瑰、青紅絲、豬板油丁,桃仁、白糖、菜籽油等。做法是先將柿子剝皮去蒂,與適量面粉攪和均勻,搓揉成稠糊后,再加面粉揉軟,揪成一兩重面團,包以糖餡,做成圓球形,入鍋烘烤,待底面色黃時,壓成扁圓形,隨即翻轉(zhuǎn),烤熟即成。
西安小吃品種繁多,在此便不一一介紹了。
西安美食攻略篇七
12月31日下午,經(jīng)過兩個多小時的飛行,我們終于來到了13朝古都——西安。
我們先坐機場巴士,來到了西安君樂城堡大酒店,一進酒店,一個大噴泉展示在我們的眼前,再進去,只見整個賓館里面呈環(huán)形,十分氣派漂亮。辦好了房卡,已是黃昏,我們便坐地鐵去回民街上吃美食嘍!
一到回民街,我們就發(fā)現(xiàn),大部分店鋪的招牌上都有“清真”二字,店主們的頭頂上,女的圍著頭巾,男的戴著白帽子,原來他們大都是回族人,這里的小吃所以,這條街就叫回民街了。
回民街其實不長,但美食數(shù)不勝數(shù)。一走進去,一陣陣香味撲鼻而來,街上更是熱鬧非凡。吆喝聲、討價還價聲……街上買的美食也可多了,有羊肉串、柿餅、羊肉包子、肉夾饃、石榴汁……看得我垂涎三尺。媽媽買了2個羊肉包子,一向不愛吃羊肉的我,還是抵擋不住誘惑,我咬了一口,羊肉一點也不腥,熱熱的湯汁流到嘴中,真好吃!
我們再往前走,看見一個賣酸奶的小鋪,我立馬跑過去,買了一瓶,比我們這邊超市里的更稠些,更香醇些。
西安的招牌美食——肉夾饃是必須要嘗的。所以我們來到頗有名氣的“老孫家肉夾饃”,一邊喝著石榴汁,一邊品嘗肉夾饃,味道跟我們這里的肉夾饅頭相似,只不過他們夾得是牛肉。唯一想不通的就是:明明是饃夾著肉,為什要叫肉夾饃呢?應(yīng)該是饃夾肉吧!哈哈……
瞧,前面有個賣棉花糖的,我三步并作兩步,走上前一看,這種棉花糖跟我們這里的不同,它顏色多種,可以做成各種花形的,有向日葵、玫瑰、康乃馨……特別漂亮。我挑了一個曼陀羅形的,只見做棉花糖的叔叔嫻熟地一邊加糖,一邊卷起來,看似很隨意,但不一會兒功夫,一個超級大的彩色曼陀羅出爐了。我接過棉花糖,真不忍心吃。輕輕舔了一下,真甜!再咬下一小口,恩,真不錯,含在嘴里,一下子就化了。
年代久遠的鐘樓在眾多霓虹燈的照耀下,顯得格外壯觀、迷人。此時,我一邊吃著手中的美食,一邊欣賞西安美麗的夜景。感覺好幸福!
西安美食攻略篇八
我是一個“美食家 吃貨”,對食物要先嘗一嘗好不好吃,如果正喝了我的口味,一定會敞開肚皮狂吃一頓。這次西安行,自然也改不了這個習(xí)慣。
主食
大家先看看我們在西安的主食:biāng biāng面、臊子面、羊肉泡饃、肉夾饃……如果喜歡面食類的朋友就有口福了。因為當(dāng)?shù)厝说目谖遁^重,所以這些面食都是又咸又辣,沒什么湯。
先從我最喜歡的臊子面說起吧。臊子面的臊念“sao”,不念“zao”。我這個“辣妹子”,無辣不歡,臊子面會得到我的喜愛,肯定先得辣。它不僅辣,還加上香菜、牛肉、胡蘿卜、青菜等,紅紅綠綠的'面一上桌,看著就可口。這面不僅味道調(diào)得鮮美,面條也棒,每根面都很長很長,站在樓梯上才能完整地夾起一根面條。面條qq滑滑的,還特別有嚼頭。
現(xiàn)在來看biangbiang面吧!biangbiang面就像面片一樣,方形的一片一片,滑溜溜的,又特別筋道。下面就是西安人口味重的show time,也是我不太喜歡biangbiang面的一點原因。biangbiang面的湯咸而且油膩但不辣,原本無辜的面被“污染”了,所以整碗面我是硬著頭皮吃下去的。
一定要出場的還有聞名天下的羊肉泡饃。吃羊肉泡饃要先把一塊硬硬馕掰成一粒粒的碎屑,據(jù)說是越細越有味道。掰好后送到廚房,將熱騰騰的湯汁沖進去,面上是香噴噴的羊肉或牛肉。如果你的馕掰得很細的話,那吃的時候千萬不能攪,否則都糊了,夾不起來了。吃羊肉泡饃似乎要特別有耐心,好像不太適合我。
飲料
小朋友出門一定少不了飲料,接下來要介紹西安的特色飲料了。
冰峰,飲料中的王者啊!它顏色橙黃,既有汽水的味道,又有果汁的味道,二者完美地結(jié)合在一起,好喝極了,還不貴哦!
老酸奶也算得上是當(dāng)?shù)氐奶厣嬃习?。這是當(dāng)?shù)厝擞米约旱姆椒ㄗ灾频乃崮?,乳白色的瓷瓶,牛皮紙包扎的封口,一看就別有一番風(fēng)味。平常和的酸奶口感細膩,而西安老酸奶卻時粗時細,味道不錯!
水果
去華山的路上,時不時會看見車窗外一樹樹“迷你版的小燈籠”,我們原本以為是棗子呢,后來才知道那是西安的特產(chǎn)——一口柿。一口柿像一個晶瑩剔透的水晶球,小小的,一口就能吸完,因此而得名。它是下過霜以后才采摘的,所以格外甜。
石榴在福州不常見,可這多得是。大個的、中等個的、小個的,甜的、酸的,吃著玩的、泡酒用的……各種各樣,應(yīng)有盡有。顏色鮮艷,掰開一個,甜絲絲的,特別好吃。所以,到西安一定要買石榴哦!
當(dāng)然,西安還有許多好吃的小吃,我就不說了,你自己慢慢品嘗去吧!
西安美食攻略篇九
有人說,去西安一定要嘗嘗當(dāng)?shù)氐奶厣柩蛉?。聽到這個名字,我心里嘀咕:水盆羊肉?用水盆裝的羊肉?而且,用水盆裝的羊肉會好吃嗎?我想著那個畫面,實在是很難提起興趣。
可是,那一天為了吃到水盆羊肉,我們果真穿街走巷尋寶一般,可以說歷盡千辛萬苦——終于找到了路邊一家小館子。
還沒進店,一股子羊肉的香味瘋狂地席卷而來。我開始回憶我吃過的羊肉的味道:遵義羊肉粉、水城羊肉、羊肉火鍋……好像都不像。門面小得可憐,可以說一點兒也不起眼。這么點地方能容得下我們這棒子人?
可是,當(dāng)我們一走進了店門,我的顧慮全部打消了。哇!大家都不禁感嘆這里別有洞天!
店內(nèi)如同進入了仙境瑤池一般,燈火輝煌。和門面相對比,就顯得更加高大上了。單是大廳就有很多張桌子,還有彎彎繞繞的小道,卻又是一眼望不到盡頭,通向其他的房間。定睛一看,裝修風(fēng)格古色古香,好像一桌一凳都在給我們講述著水盆羊肉的昨天。
我們找了張桌子坐下來,老板娘熱情地幫忙推薦菜品。而我仿佛劉姥姥走進大觀園一般,左右來回張望,想看個究竟:只見左邊一些食客將頭埋進那大盆里,嘩啦嘩啦地吸入一些透明的細絲到嘴中,那樣子極其享受,任憑汗珠子一直往下流淌也不擦一擦。右邊一家人好像剛剛吃完,爸爸先拍拍肚子,又抬起盆把湯喝得一滴不剩。媽媽猶豫了一下,也在盆子里撈了撈,最后喝掉了所有湯汁。孩子在一旁舔舔嘴,眼巴巴地看著,好像在說:“我還想吃呢!”……看著他們那狼吞虎咽的樣子,我心中對水盆羊肉的期待不知不覺多了幾分。我不斷幻想著水盆羊肉的模樣,不禁咽了咽口水。
先上桌的正是傳說中的“水盆羊肉”:用青花瓷盆盛著的羊肉是多么誘人。幾片青綠的蔥花輕輕地浮在湯汁的面上,點綴著淡黃色的湯水。用筷子輕輕攪拌,粉絲根根分明,細長如雨絲般半透明狀也被輕輕帶出水面。一陣熱氣隨之騰升上來,紅色、綠色、黃色若隱若現(xiàn)。夾上一片羊肉,那羊肉好像用手輕輕一碰,就會融得稀爛。一陣鮮香卷著熱氣,靈感突如其來地閃入腦海。我將鮮肉用粉絲包上,像一個白絲繭,再放入口中,慢慢咬下去……肉質(zhì)的軟爛和粉絲的絲滑在舌尖連綿,然后在口中旋轉(zhuǎn)盛開著,在花椒的作用下蹦跳著。一縷縷粉絲又像初春的池水,帶著一陣鮮嫩的“春風(fēng)”吹過……
一口接著一口,像無數(shù)朵花開了,無數(shù)陣春風(fēng)吹過、無數(shù)汪池水流過……不一會,碗就見底了。似乎剛才太投入,讓我忘記了我不吃蔥花。
吃完了,唇齒間還留著香,讓人久久不能回過神來。
水盆羊肉果然值得期待……
西安美食攻略篇十
品嘗西安美食,不僅可以去一些餐館品嘗菜肴,還可以去一個美食街兼景點——回民街品嘗小吃與特色菜品。其中,數(shù)灌湯包令人叫絕,讓人唇齒留香,回味無窮。
西安那條回民街,里面有各種美食。你進去后,先不為里面的令人垂涎欲滴、琳瑯滿目的美食所震撼,先不為那四處飄散、沁人心脾的香氣所饞,光是那絡(luò)繹不絕的人群就令你驚嘆:這地方慕名而來的人很多,人聲鼎沸,擁擠熱鬧??磥?,西安美食定有其獨特誘人之處!
想起回民街,最令我難忘的便是吃灌湯包的經(jīng)歷。
“凡人都擋不住美食的誘惑,我看到一家挺大的門店,便停下來腳步。咦,這小攤中怎么夾著這么大一家店鋪??!看到灌湯包三個字,我便拉著爸爸往里走:‘我最愛吃包子了!’”。
“咬一口,哇,好燙!‘這包子怎么還帶水兒?。 ?,我抱怨道。經(jīng)過爸爸仔細講解,我知道了原來這湯水正是灌湯包的奧妙所在。湯最重要,餡兒次之,皮再次之。喝完幾口鮮美的湯汁,又吃了幾口餡兒,我細細品味過后,發(fā)現(xiàn)還真是湯汁更為鮮美啊!”
噢,懂了,這鮮美可口的湯汁,便是其獨特誘人之處。薄薄的皮、香鮮的肉餡、香濃的湯汁,一口咬下去,真是妙不可言!
相傳朱元璋攻打天下時,由于一座城的守城官兵早有防備,他們加高了城墻,加了萬金閘,所以九天九夜也攻不破城。一天夜里,常遇春將軍見萬金閘緩緩升起,原來是敵方官兵押運民夫,便沖上去頂住萬斤閘。常將軍吃力地頂著閘門,這時營中送來點心,胡大海便抽身喂他包子和菜湯。由于常將軍肚子餓得慌,不停地叫“包子,湯、湯、包”,弄得胡將軍手忙腳亂。他急中生智,將湯灌入包子,待滲入后,再喂與常遇春。他吃了便頓生力量。事后,常將軍問胡大海給他吃了什么東西,讓他頓生力量。胡大海笑:“就是你所言的湯包??!”
灌湯包的雛形便源自于此。
西安之行,令我難忘!獨具特色的西安美食,融入了當(dāng)?shù)孛袼孜幕c當(dāng)?shù)厝说男难_@是西安人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向往、一種追求與享受。
西安美食攻略篇十一
西安是一塊風(fēng)水寶地,中國歷史上,包括讓我們中國人最引以為豪的漢、唐等十三個王朝都定都在這里。人們常說:“中國歷史二十年看深圳,兩百年歷史看上海,五百年歷史看北京,一千年歷史看洛陽,五千年歷史看西安?!边@么一個歷史古都,景點自然也不會少,大唐芙蓉園、大雁塔、兵馬俑……數(shù)不勝數(shù)。但是,作為“資深吃貨”的我認為相比于古樸的景點,吃美食是更重要的一件事,于是我和爸爸決定前往西安著名美食街——回民街一飽口福。
我們從鐘樓的地下通道出去,置星巴克、麥當(dāng)勞這樣的國際大店不管,直沖回民街。走了大概幾百米,一條古樸的小巷出現(xiàn)了。
走到巷口,人山人海,叫賣聲此起彼伏,寒冷的天氣也沒能阻擋商販和食客們的激情。每家每戶門口都熱火朝天。空氣中彌漫著各種香味。在這條街上的商販大都是回民,他們世世代代生活在這里。雖然他們都是回民,但都制作的是西安的當(dāng)?shù)靥厣?。肉夾饃、羊肉泡饃、胡辣湯,各家都做的很是地道。徜徉于回民街,你的味蕾可以說來了次大爆炸,各種味道在你的舌尖一次次更新。時而鮮嫩,時而安靜順滑,時而把你辣的掉眼淚。各種味道流到你的胃,好像來到了一個五彩繽紛樂園。
西安的羊肉泡饃可是遠近聞名,我也要了一碗想嘗嘗。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泡饃出現(xiàn)在桌子上,我放了一小勺辣子。用勺子攪一攪那羊肉湯,上面漂起了一層鮮紅的辣椒油,格外吊人胃口,再放上一把香菜,堪稱完美。放一顆糖蒜在嘴里,酸甜可口。再吃一勺珍珠般的饃丁,甜而不咸,咸而不酸。再夾上一片鮮紅的羊肉,肥而不膩,再喝上一口羊肉湯,感覺一生都完美了。用一句陜西話來說就是:“美滴很!”老爸還問我好吃不?我都沒時間回答,“咕嚕咕?!背酝曛?,才說了一句:“太香了,真想再來一碗!”
再往里走,還有各種各樣的美食。商販站在桌子上,揮舞著手中的紅柳烤肉。賣肉夾饃的小店里排起了長龍。好喝的胡辣湯都供不應(yīng)求,做一鍋幾分鐘就賣光了。冰峰汽水也是許多人的記憶。我多想把這些美食全部吃一遍,可惜的是胃沒帶夠,一口都吃不下去,回到家肯定得胖幾斤。
回民街就像西安美食的濃縮,它包含的不僅僅是美食,還帶著這片黃土地積淀下來的幾十年,甚至幾百年,幾千年的文化。更飽含著這片黃土地上的人的智慧與汗水。
西安美食攻略篇十二
似乎在所有人的記憶里,西安是一個歷史極為悠久的古都。但在我這樣一個血統(tǒng)純正的資深吃貨眼里,西安卻是那個有無限美味的美食城。
走在大路上,那境界,仿佛忙碌于皇帝的御膳房中。推門進入著名的德發(fā)長,來幾籠花狀、星狀、月牙狀的,牛肉的、大蔥的、豆芽的、雞蛋的等等形形色色的餃子。那賣相可真耐看:小巧玲瓏的,像奶奶裹的小腳;彎彎曲曲的,像月初和月末那點點鉤月;緊密依偎的,像百花爭艷的花園里那一朵艷壓群芳的玫瑰……當(dāng)然,最重要的味道自也不差的,稍微有點兒腥但又嫩滑爽口的牛肉大蔥餡;滿口清香味道卻不單一的蔬菜餡;柔軟酥脆并香溢滿口的豆芽雞蛋餡;每口都有不同滋味的什錦餡……。西安的餃子啊,怎一個美字了得!
走在小巷里,那感覺,仿佛穿梭于田間人家的溫馨的廚房,時不時被哪個香氣勾人的小攤引了去。頭一次見到用樹枝穿的羊肉串,必須來兩串。輕輕咬一口,羊油的香味就被擠出來了,混著孜然和胡椒面的脆、辣,亦又帶點咸,那種滋味能在我的舌尖縈繞三日。剛烤出來的串串略有些燙口,但作為一名吃貨,有著不怕燙的決心,一旦忍燙咬下第一口,就再也無法釋手。那么,就放開吃吧!羊肉的暖,瞬間傳遍全身。我想,冬天的西安,冰凍、寒冷,但有了羊肉的溫曖,世界就不再天寒地凍了吧!西安的羊肉啊,怎一個香字了得!
說到西安最著名的特色,應(yīng)該就數(shù)biang-biang面了吧。長長的寬面,加上回民獨一無二的秘方,那味道,真是只有天上才有的美味。因此,西安,就是天堂。只需一根筋道的寬面,便可填滿吃貨的大嘴巴。那美味順著喉嚨滑進肚子,便是無限的滿足!
當(dāng)然,西安還有許多許多美食,如肉夾饃、羊肉泡饃、蕓糕、葫蘆雞等等,讓人想到就要流口水。
西安的美食,真真的勾人魂呢!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3021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