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李白將進酒分析篇一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huán)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cén)夫子,丹丘生,
將(qiāng)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zhuàn)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lè),斗酒十千恣(zì)歡謔(xuè)。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jìng)須沽(gū)取對君酌(zhuó)。
五花馬,千金裘(qiú),呼兒將(jiāng)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⑴將進酒:屬漢樂府舊題。將(qiāng):請。將進酒選自《李太白全集》。這首詩大約作于天寶十一年(752)。距詩人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已達八年之久。當時,他跟岑勛曾多次應邀到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市境內(nèi))元丹丘家里做客。
⑵君不見:樂府中常用的一種夸語。天上來:黃河發(fā)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勢極高,故稱。
⑶高堂:指的是父母。青絲:黑發(fā)。此句意為年邁的父母明鏡中看到了自己的白發(fā)而悲傷。
⑷得意:適意高興的時候。
⑸會須:應當。會,須,皆有應當?shù)囊馑肌?/p>
⑹岑夫子:指岑(cén)勛。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為李白的好友。
⑺杯莫停:一作“君莫?!?。
⑻與君:給你們,為你們。君,指岑、元二人。
⑼傾耳聽:一作“側(cè)耳聽”。
⑽鐘鼓:富貴人家宴會中奏樂使用的樂器。饌(zhuàn)玉:美好的食物。形容食物如玉一樣精美。饌,吃喝。玉,像玉一般美好。
⑾不復醒:也有版本為“不用醒”或“不愿醒”。(現(xiàn)高中教材之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國古代詩歌詩歌散文欣賞中是——但愿長醉不愿醒)
⑿陳王:指陳思王曹植。平樂:觀名。在洛陽西門外,為漢代富豪顯貴的娛樂場所。恣(zì):放縱,無拘無束。謔(xuè):玩笑。
⒀言少錢:一作“言錢少”。
⒁徑須:干脆,只管。沽(gū):通“酤”,買或賣,這里指買。
⒂五花馬:指名貴的馬。一說毛色作五花紋,一說頸上長毛修剪成五瓣。
⒃爾:你。銷:同“消”。
⒄圣賢:一般指圣人賢士,又另指古時的酒名。
杜甫盛贊李白的詩說“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李白自己也十分自負地說“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嘯傲凌滄洲”,他的詩極富浪漫主義色彩,想象豐富,極盡夸張之能事,一旦詩興大發(fā)之時,豪情便噴薄而出,一瀉千里,但又收放自如,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將進酒》即為明證。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笔拙渚蛻{空起勢,不事鋪陳,寫得大氣磅礴,狀黃河之水于天際滾滾而來,如海雨天風,勢不可擋,既是夸張亦為寫實。詩人遠眺黃河,思接天際,才迸發(fā)出“天上來”的妙想;接著詩人又順流東顧,目送黃河,想到黃河入海不回,由此而生出孔子般“逝者如斯”的感慨,但是比之孔子的感慨更強烈,更直接,更形象;“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將人的一生濃縮在朝暮之間,從而表現(xiàn)人生苦短、壯志難酬的主題。詩人連續(xù)使用呼告〔“君不見”〕的修辭手法,更添說理氣勢,感情色彩十分濃郁。同時寫黃河之水用了擴大夸張,寫人生旅程用了縮小夸張,使人更覺光陰之寶貴,歲月易流逝,功業(yè)更難就,自然引出下句。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闭驗槿松喽蹋瑝阎倦y酬,所以很多人因此陷入悲苦而不能自拔的境地,但李白的性情卻不屬于悲觀一類,這時的李白雖已被賜金放還,為朝庭所棄,但其并未因此而沉淪頹廢,與友人岑勛和元丹丘登高宴飲,酒酣賦詩,在他看來,只要“人生得意”就“須盡歡”,因為“天生我材必有用”,這種肯定自我,樂觀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已跳出了一般讀書人或士大夫的顧影自憐、懷才不遇的情結(jié),大有“君子坦蕩蕩”之風;“千金散盡還復來”,更進一步拓寬了中國古代讀書人視金錢如糞土的境界,在他眼里,千金何足貴,散盡還復來,何必斤斤計較一餐貴賤,更不是假惺惺地裝出“金錢乃身外物”的嘴臉來,讓人生厭。他在詩中表現(xiàn)出來的豪邁之氣令人嘆服,只“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這一句,就足令天下才子精神為之一振。
酒宴至此,漸入高潮,詩人已有八九分醉意,竟變客為主,殷勤致意,頻頻勸飲,“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并手持酒杯,高歌助興,“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詩中有歌,真是神來之筆,怪不得大詩人杜甫連連驚嘆“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了!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薄扮姽酿傆瘛敝傅氖歉毁F人家的生活,古時大貴之家宴飲時,鳴鐘列鼎,美食如玉,歌舞助興,以示富貴,而在詩人眼里卻“不足貴”,他所渴望的是“但愿長醉不復醒”,這簡直就是醉話,是無奈之語,是激憤之語,決非真言。李白年青之時就有“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qū)大定,??h清一”〔《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之志,所以在天寶元年〔公元742年〕,也就是在他四十二歲時,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詔書,李白竟欣喜若狂,寫下了“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豪言壯語。而此時的李白,因受到朝中權貴的排擠,不得不放棄官宦生涯,在他的詩作《行路難》中寫道“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長久積郁在胸的不平之氣,一下子噴發(fā)出來,這才是李白的真性情。如果把這一句和“但愿長醉不復醒”兩相對照,不難看出李白此時的心情是何等的沮喪,而在沮喪之余,又無可奈何地為之找來一些依據(jù)和借口,聊以自慰:“古來圣賢皆寂寞”,只有善飲的陳王〔曹植〕才留下了千載美名。言外之意,自己善飲,也必將傳名于后世。就是在這種極度的痛苦之時,他的那種自信,那種狂傲,依然故我,真是千古一人。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宴飲至此,又出現(xiàn)了一個高潮。此時的李白恐怕已有十分酒意了,竟然一邊埋怨主人錢少,飲酒不能盡興,一邊又提出了建議,讓主人把“五花馬、千金裘”典當買酒,大家一醉解萬古之愁,真是醉人快語,語驚四座,憑這一句就足可名傳后世,令古往今來的酒徒們瞠目。李白一向有一擲千金的飲酒習慣,在他的《上安州裴長史書》中就曾豪邁地寫到:“曩者游維揚,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萬?!比绱撕狼椋_實少見,更何況是以客人的身份勸主人典當千金以買一醉,真是匪夷所思,聞所未聞,恐怕千百年來也只有李白能偶一為之。
全詩氣勢雄偉,有如大河奔流,一瀉千里;詩情豪邁,言語狂放,卻又沉著抑郁,決不悖謬。詩句長短變化,節(jié)奏徐疾有度,用典清楚明白,首尾呼應自然,堪稱名篇。
李白將進酒分析篇二
師:詩歌是文學之母、語言的珍珠,而我國是詩的國度,有“詩國”之稱,請問什么朝代詩歌達到了頂峰?
生:唐朝。
師:沒錯。在唐朝的“詩峰”上有兩棵挺立的青松,一棵是現(xiàn)實主義,其代表是有“詩圣”之稱的杜甫,另一棵是——?
生:浪漫主義。
師:其代表是——?
生:李白。
師:李白被譽為“詩仙”(板書),他還有另一個雅稱,請看大屏幕(多媒體展示杜甫的詩: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請齊讀——(生讀)。李白又被稱為是“酒仙”(板書)?,F(xiàn)在我們來共同品嘗李白的一壇美酒——《將進酒》(板書課題,“酒”字呈酒壇狀)。“酒是陳的香”,這壇窖藏了一千二百多年的美酒,我們讀后,肯定會滿口生香,陶醉于中,下面我們先來“朗讀”(板書)這首詩,要求讀準、讀順、讀懂。下面請借助課末注釋自由讀一遍。(學生自由讀)
師:請一位同學朗讀這首詩。
生: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師:大家認為他讀得怎么樣?
生:讀音不準。
生:太差了……
師:我個人倒認為他讀得還是不錯的,因為他是第一位第一次讀這首詩,以前沒有學過這首詩,現(xiàn)在第一次讀能讀到這樣的水平,應該說還是差強人意的。(生笑)
師:不過剛才有同學提出意見了,(問學生)你認為讀音不準的地方是哪些?
生:“將進酒”的“將”字……
(師生共同糾正剛才那位同學的錯誤讀音)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3011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