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讀書報告優(yōu)質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5-24 09:47:08
《復活》讀書報告優(yōu)質
時間:2023-05-24 09:47:08     小編:cyyllee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tài),報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點。優(yōu)秀的報告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報告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復活》讀書報告篇一

朱曉對外漢語*** 托爾斯泰的這部巨作,在中學時代就已經(jīng)有所接觸,作為世界一流的名著,課堂上老師的講評也很透徹,關于影視作品也是耳熟能詳,當自己靜靜的看了作品之后,感觸最深的是,《復活》所體現(xiàn)的是人類最美好情感的復活。

原本單純善良的馬斯洛娃,在經(jīng)歷了涅赫留朵夫的無情背叛后,屢遭挫折,顛沛流離,淪落風塵,酗酒享樂,甚至被誣陷犯罪,這已經(jīng)不是原先的她了。從痛斥涅赫留朵夫的求婚是馬斯洛娃內心蘇醒的開始,后來一張舊照片喚起了她幸福的回憶,她又愛他了。涅赫留朵夫為她和其他犯人奔走呼告也感動了她,使她戒掉煙酒,不再賣弄風情。流放途中同行的政治犯們的高尚情操深深地打動了她,西蒙松的愛也復活了她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她最終覺醒回到人民中間。

當然,從男主人公來說,涅赫留朵夫能洗心革面,變回他原來的自己實在是非常不易。早先他只是一個善良的貴族青年,過著屬于自己內心真實想法的生活,與馬斯洛娃也只是單純的喜愛。但是周遭的人不但不認可他,反而覺得他很好笑,使他開始逐漸不信任自己的善良。經(jīng)過軍旅生活,他更深刻的感受到了這一點,并決定做“跟大家一樣的人”。這使他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利益主義者”,迷戀酒色,享樂成癖。他在軍旅生活中已經(jīng)墮落,污染了,他把女人當作玩樂的工具,于是便在回來后誘奸了那個曾經(jīng)單純可愛的馬斯洛娃。但是后來在法庭上的相遇給他敲響了警鐘。他不敢直視馬斯洛娃那雙斜睨的眼睛。他感覺是自己曾經(jīng)的舉動,迫使自己心中的馬斯洛娃墮落成了現(xiàn)在的馬斯洛娃,一個妓女,一個謀財害命的罪犯。于是經(jīng)過多日的思想斗爭,他找回了自己的本色,他要去“救助”馬斯洛娃,并要徹底拯救她,與她結婚。這就是涅赫留朵夫的第一次復活,這讓他重新認識了這個世界,它有許多被污染的地方需要清理。當涅赫留朵夫決定陪馬斯洛娃一起去西伯利亞服役,他回家鄉(xiāng)處理田產時,看到了農村一副破敗景象,農民都在挨餓,他知道這是農民們的土地被像他這樣的貴族奪走的結果。于是,他決定放棄土地所有權,把土地交給農民,只收取租金,而且租金由農民自己支配,用于公共事業(yè),即使這在當時的封建貴族中是相當叛逆的,但是,涅赫留朵夫那顆因為善良的,從心底里發(fā)出感情還是讓他堅持了這個“叛逆”的決定。這說明,他的本質是善良的。這樣,他才有復活的可能。

涅赫留朵夫的這一次復活不僅“救助”了馬斯洛娃,讓她明白了這個世界上不止有黑暗,還有光明,有善良的人,同時也“救助”了其其他被迫受著不公平待遇的人。他幫助被誣陷的囚犯,去找典獄長、副省長,那些它并不想見的人。復活的聶赫留朵夫成為了黑暗社會中的一個亮點。

馬斯洛娃和涅赫留朵夫這兩個人性的閃光點,在當時污穢橫流的社會里,猶如兩道利劍,任意撕扯著社會的黑暗與邪惡。他們感情上的回歸,亦是人性上的回歸,復活。

至于他與馬斯洛娃一起流放到西伯利亞,不再顧及馬斯洛娃已不再需要他,只是仍舊希望馬斯洛娃能寬恕他,并想繼續(xù)幫助馬斯洛娃,這也就是涅赫留朵夫真正的復活了,他已經(jīng)徹底從一個貴族公爵便回一個善良的人了。

內心里從對涅赫留朵夫的憎惡,慢慢地變成寬恕,理解,直至敬仰。就是他復活的過程。作品為我們呈現(xiàn)的,是兩顆純潔的心靈在誘惑,黑暗中迷失,彷徨,繼而受傷,懺悔,贖罪,最后又回歸純潔的過程。人性的蛻變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而最后,在押赴西伯利亞的途中,馬斯洛娃認識了政治犯,西蒙松。這是個靦腆、謙虛而又意志力極強的人。擔任過鄉(xiāng)村教師,并公開抨擊他認為虛偽和不公正的事情。這時,瑪絲洛娃必須在西蒙松和聶赫留朵夫之間做出選擇。她認為涅赫留朵夫向她求婚是因為寬宏大量,還因為從前發(fā)生過那樣的事。然而西蒙松卻是在她處于被流放的境況下才愛上她的,他純粹因為喜歡她才愛她。此外,她還領會到西蒙松認為她是與眾不同的女人,并受西蒙松高尚的道德品質感染,因此選擇了西蒙松。然而,這樣的選擇,或許對于馬斯洛娃和涅赫留朵夫都是最好的,他們兩人之間的對于那段痛苦的記憶多少會有些影響,而現(xiàn)在她選擇了西蒙松,得到了愛情,涅赫留朵夫的靈魂也以已經(jīng)得到了升華,已經(jīng)得到了拯救,成為了一個有良知的善良的人,這才是最大的意義。

《復活》讀書報告篇二

篇一:《復活》讀書心得體會 《復活》讀書心得體會

《復活》是托爾斯泰三大代表作中最晚的一部,被認為是其創(chuàng)作的最高的一峰。它沒有《戰(zhàn)爭與和平》史詩般的恢宏氣魄和明亮的詩意,沒有《安娜·卡列尼娜》的波瀾與不安的騷動--它,完全是體現(xiàn)了一位偉人的暮年心靈的穩(wěn)健和悲天憫人的大氣!

當我從學校的圖書館看到這本書時,我不禁感受到有一種心靈的復活--人類最美好的感情的復活!即使是當代,許多人也許正在悄然地埋葬自己的這些美好的感情卻毫無所覺。在這種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正是《復活》這樣的作品來喚醒沉睡的心嗎? 正如花草需要春天的甘霖才能長出新綠,人類需要博愛與同情才能繼續(xù)不息、日進無疆。抑或這就是使《復活》不朽的原因。

讀罷這本《復活》,我的感覺就是聶赫留朵夫能洗心革面,變回他原來的自己實在是非常不容易。早先他只是一個善良的貴族青年,過著屬于自己內心真實想法的生活,與卡秋莎也只是單純的喜愛。但是周遭的人不但不認可他,反而覺得他很好笑,使他逐漸不信任自己的善良。經(jīng)過三年的軍旅生活,他更深刻的感受到了這一點,并決定做“跟大家一樣的人”。這使他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利益主義者”,迷戀酒色,享樂成癖。他把女人當作玩樂的工具,于是便在回來后誘奸了那個曾經(jīng)單純可愛的卡秋莎。但是在法庭上的相遇為他敲響了警鐘。他不敢直視馬斯洛娃那雙斜睨的眼睛。他感覺是自己曾經(jīng)的舉動迫使卡秋莎墮落成現(xiàn)在的馬斯洛娃,一個妓女,囚犯。于是經(jīng)過多日的思想斗爭,他找回了自己的本色,他要去“救助”馬斯洛娃,并要徹底拯救她,與她結婚。這就是聶赫留朵夫的第一次復活,這讓他重新認識了這個世界。它有許多被污染的地方需要清理。然而,我認為聶赫留朵夫能做到這一點的確是很不容易,這也是給我感觸最深的一點。在周遭可以說是十分惡劣的環(huán)境中,他墮落了??伤鼙慌c馬斯洛娃的重逢所震撼,并決定重新做人,這說明了他的心還是善良的。他重新開始記日記,“同自己談話”,“同人人身上都存在的真正的圣潔的自己談話”,這是他人生的轉變。試想,在一個人人都享樂的貴族環(huán)境中,一個公爵,只因一個妓女、囚犯的一個眼神就改變了自己,這是多么不可思議。然而聶赫留朵夫卻做到了,而且是在那個妓女、囚犯近乎于玩弄的態(tài)度下做到的。這不得不讓人好好思考一下自身?!爸e能改,善莫大焉”。聶赫留朵夫的第一次復活不僅“救助”了馬斯洛娃,讓她明白世上不知是黑暗,還有善良的人,也“救助”了其它受著不公平待遇的人。他幫助被誣陷的囚犯,去找典獄長、副省長,那些它并不想見的人。復活的聶赫留朵夫成為了黑暗社會中的一個亮點。至于他與馬斯洛娃一起流放到西伯利亞,并不顧馬斯洛娃已不再需要他,仍舊希望馬斯洛娃能寬恕他,并想繼續(xù)幫助馬斯洛娃,這也就是聶赫留朵夫真正的復活了,他已經(jīng)徹底從一個貴族公爵便回一個善良的人了。

想想聶赫留朵夫,再想想我們自己。他在一個不甚明朗的環(huán)境中復活,找回自己,而我們在一個十分光明的環(huán)境中就應該做得更好。但是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讓人無法接受的事實。在報紙上曾刊過有個見義勇為的人總是不遺余力對不正確的事做出糾正。有次他看見卡車司機亂吐檳榔汁,好心的勸他,卻因而被打了幾乎送了半條命!真是諷刺,報上這活生生的案例使的原本熱心的人不由得猶豫起來,最后大家看到不公平的事情不再勸阻,變成一幅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這是一個好人的“墮落”。而且如今有許多學生不好好學習,天天往游戲廳、網(wǎng)吧跑,家長、老師教育了半天,可惜學生不僅“堅決不改”,還“變本加厲”。學生不學習,也可以適當休息。但是根本不把學習當回事,只顧“休息”就是“自甘墮落”了。在一個很好的環(huán)境中不知道珍惜,倒顯得不如到差的環(huán)境中體會一下再回來的好??墒怯钟姓l會到差的環(huán)境中去體會呢?既然沒有人想去,那么就是人們不知珍惜了。

《復活》里告訴了我們人都有神性和獸性。當人放縱了自己,就可能墮落;而當人自覺,就可能復活。所以托爾斯泰主張以道德的自我完成來改變社會的不平等和罪惡。在社會革命激烈的時代,他提倡“勿以暴力抗惡”,是反對階級斗爭的。但是,作為人類尋求解放的一種文獻,在我們這個把道德的自我完善當成笑話的時代,讀這樣的書,也許會引起某種慚愧的感覺。可是起碼《復活》使我懂得了人的善良是多么重要。珍惜現(xiàn)在良好的環(huán)境,真正去付出自己,把握生命的每一刻,不讓一絲一毫的不良因素動搖自己,這才是生活的真諦。篇二:《復活》讀書心得 讀《復活》心得體會

小說《復活》與《戰(zhàn)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是十九世紀末俄國著名作家托爾斯泰的三部代表作。托爾斯泰出生于俄國一個大貴族家庭,本人是公爵。小說以為他本人的生活現(xiàn)實為背景,結合1887年6月他的朋友——彼得堡某地區(qū)法院的檢察官科尼向他敘述的一個真實的案例而展開的。他想通過小說表達的是男主人公涅赫柳多夫和女主人公馬斯洛娃的愛情復活。其實這是個很簡單也很唯美的愛情故事,并沒有很多人想象得那么復雜。

涅赫柳多夫出生于貴族家庭,他受到過良好的教育,他有理想也很善良,是一個追求真正愛情的青年,在沒有當兵之前在姑媽家遇到了善良、純潔的16歲少女馬斯洛娃,兩個人產生了愛情。但是后來他當兵后,貴族社會和沙俄軍界紙醉金迷、放蕩荒唐的生活風氣使他墮落,三年后,在動身去戰(zhàn)場的途中經(jīng)過姑媽家的莊園的時候,誘奸了馬斯洛娃,導致馬斯洛娃懷孕。關鍵是涅赫柳多夫后來拋棄了馬斯洛娃,這是很不道德的。也是后來他良心發(fā)現(xiàn),替馬斯洛娃上訴、替自己贖罪,也發(fā)現(xiàn)了很多社會的黑暗。馬斯洛娃被主人發(fā)現(xiàn)懷孕后,被趕出家門,后來孩子生下來就被送到育嬰堂,不久就死了。馬斯洛娃走上社會后,由于年輕貌美,處處受到性騷擾,被雇主強奸過,被小店員欺騙過,同時她也不愿意在姨媽的洗衣房吃苦受累。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淪為妓女,在接客的時候被旅館的茶房卡爾京金、博奇科娃陷害——成為謀殺西伯利亞商人斯梅利科夫的主謀而遭到不負責任、草菅人命的法庭不顧事實的審判,被判到西伯利亞做4年苦役。涅赫柳多夫在審判馬斯洛娃的法庭上是陪審員,所以認出了馬斯洛娃,喚醒了他迷失和沉睡的愛情,從而走上漫長的為馬斯洛娃翻案的上訴道路,既為救心愛的人,也為自己贖罪。涅赫柳多夫由于是公爵身份,家庭背景也很硬,他違心的求了很多人,也動用了很多社會關系,甚至施展了美男計。但是,由于整個社會的黑暗,最后馬斯洛娃的案子保持原判。涅赫柳多夫為了表示與過去的社會和生活決裂,放棄了自己的貴族生活和社會地位,把一萬多公頃的土地分給農民,陪馬斯洛娃一起去西伯利亞服刑。馬斯洛娃被涅赫柳多夫真誠的行為所感動,也知道涅赫柳多夫是真愛自己,但是,由于社會地位的巨大差距,為了愛涅赫柳多夫而跟政治犯西蒙松結婚。完成了自己的愛情復活。我認為這樣的愛情故事寫的很委婉動人,但是不具有代表性。篇三:《復活》讀書心得 《復活》讀書心得 【《復活》概要】:小說主人公卡秋莎·瑪絲洛娃本是一個貴族地主家的養(yǎng)女,她被主人的 侄子、貴族青年聶赫留朵夫公爵誘奸后遭到遺棄。由此她陷入了苦難的生活,她懷著身孕被主人趕走,四處漂泊,后來她被人誣陷謀財害命而被捕入獄。十年后,聶赫留朵夫以陪審員的身份出庭審理瑪絲洛娃的案件。他認出了被告就是十年前被他遺棄的瑪絲洛娃,他受到了良心的譴責。為了給自己的靈魂贖罪,他四處奔走為她減刑。當所有的努力都無效時,瑪絲洛娃被押送去西伯利亞,聶赫留朵夫與她同行。途中,傳來了皇帝恩準瑪絲洛娃減刑的通知,苦役改為流放。這時的瑪絲洛娃盡管還愛著聶赫留朵夫,但為了他的前途,拒絕了他的求婚,與政治犯西蒙松結合。這兩個主人公的經(jīng)歷,表現(xiàn)了他們在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復活。小說揭露了那些貪贓枉法的官吏,觸及了舊法律的本質

【心得體會】:

我所閱讀的書籍是世界文學名著《復活》,第一次讀這本書是在高中,當時還沒

能理解其中所包含的深意,最近因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這門課的機緣重讀了這部偉大的作品,時隔短短幾年,感觸已大不一樣。這次重讀,如果說高中時的感覺是感動,那么這一次感受到的則是震撼。被作者對人靈魂與現(xiàn)實的思考所深深打動。

托爾斯泰一生創(chuàng)作了很多作品,大都是對人性和社會發(fā)展的深刻思考。復活作為

他的晚期作品,這時作家世界觀已經(jīng)發(fā)生激變,拋棄了上層地主貴族階層的傳統(tǒng)觀點,通過男女主人公的遭遇淋漓盡致地描繪出一幅幅沙俄社會的真實圖景:草菅人命的法庭和監(jiān)禁無辜百姓的牢獄;金碧輝煌的教堂和襤褸憔悴的犯人;茫茫的西伯利亞和手銬腳鐐的政治犯。托爾斯泰以最清醒的態(tài)度對當時的社會制度進行了激烈的抨擊?!稄突睢肥峭袪査固┤蟠碜髦凶钔淼囊徊?,被認為是其創(chuàng)作的最高的一峰。它沒有《戰(zhàn)爭與和平》史詩般的恢宏氣魄和明亮的詩意,沒有《安娜·卡列尼娜》的波瀾,它,完全是體現(xiàn)了一位偉人的暮年心靈的穩(wěn)健和悲天憫人的大氣!

首先,作家以人民的名義審判了“審判者”,撕下了那些高坐在審判席上的沙皇官

僚、官方教士、貴旅代表們的假面具,剖析他們的骯臟靈魂。而更為深刻的審判則在聶 赫留道夫的心靈中進行。書中通篇貫穿對的心理描寫,他是造成卡秋莎不幸的第一個罪人。在法庭上認出卡秋莎后,“他靈魂的深處不得不感到那一次行為的殘酷、懦怯、卑鄙,還感到他那閑散的、墮落的、殘忍的、怠惰的全部生活也是那樣?!睆拇碎_始了他的思想和生活的轉折,他努力從“動物的人”向“精神的人”轉化,竭力用受害者、普通老百姓的眼光重新審視他周圍的一切事物。他逐步成為本階級的審判者。作者通過他的主人公周旋于統(tǒng)治階級最上層,發(fā)現(xiàn)原來掌握生殺大權、制定法律的人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他醒悟到“人吃人不是從森林里開始的,而是從各部、各委員會、各政府衙門里開始的”。聶赫留道夫奔

走在貧苦人民最低層,看到農民掙扎在饑餓線上,他認識到“農民貧困的主要原因是和 白晝一樣的明顯,也就是唯一能夠養(yǎng)活他們的土地,都被地主從他們手里奪去了”。聶赫留道夫是托爾斯泰式的主人公,他表達了作品的主要思想。然而,如果沒有卡秋莎這個形象,人民的生活就不能充分展示,《復活》也就不會有如此深沉的感人力量。

作家寫到卡秋莎時,流露出那么真摯的同情和愛。少女時代,她身為地主家的養(yǎng)女兼使女,但卻沒有絲毫奴顏婢膝。她天真無邪,但幼稚無知,憑著一顆單純的心靈,設想著美麗的世界,沉浸在歡樂的生活中。被奸污后的卡秋莎還曾有過幻想,直到風雨交加的秋夜,聶赫留道夫坐在舒適明亮的頭等車廂里玩牌、談笑,而卡秋莎在火車旁奔跑、呼喊,卻得不到回音。這時,她才開始意識到他們之間隔著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他們是屬于兩個世界的人。她真想縱身跳到車輪下,了此一生。胎兒的蠕動,激起了她母性的感情,但從此,她眼前失去了光明和希望,在黑暗中摸索、掙扎,“她不再相信上帝和善良”,認識到“所有關于上帝和關于善的那些話,全是欺人之談”。

卡秋莎·瑪絲洛娃形象豐滿、真實,其典型意義也是深刻的。如果說,在托爾斯泰的構思中,復活節(jié)之夜聶赫留道夫的情欲

是他墮落的開端,那么,凄風苦雨的車站一幕卡秋莎對善和上帝的懷疑與否定就是她淪 落的內因。他們生活的轉折都取決于對待永恒法則──上帝的真理的態(tài)度。因此,他們 后來的精神復活,首先是皈依上帝,恢復對善和愛的信念。聶赫留道夫通過懺悔和贖罪,卡秋莎通過寬恕對方,恢復愛的途徑。同時,現(xiàn)實主義大師托爾斯泰也寫出了男女主人公關系中的社會因素、階級對立,使社會的主題與倫理道德的主題緊密結合,融為一體。

聶赫留朵夫作為貴族,托爾斯泰在資本主義勢力的沖擊下,看到的只是國家機器──暴力的加強、社會道德的淪落和農村的破產。為了和資本主義世界抗衡,他自然求助于農民。托爾斯泰通過這樣的形象的塑造表達了自己的階級立場,對當時的社會現(xiàn)狀進行了有力的抨擊

法國著名評論家 羅曼·羅蘭 曾說道:“《復活》是歌頌人類同情的最美的詩--最真實的詩,書中體現(xiàn)了卑劣與德性,一切都以不寬不猛的態(tài)度、鎮(zhèn)靜的智慧與博愛的憐憫去觀察?!?這本書給我的心靈震撼,正是這樣的。09311006 建筑0901付芳宇(140號)2010年11月20日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999523.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