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冬日的作文800 冬日的作文600字(大全三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5-16 22:50:57
最新冬日的作文800 冬日的作文600字(大全三篇)
時間:2023-05-16 22:50:57     小編:文友

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冬日的作文800 冬日的作文600字篇一

我喜歡夏天,為的是它的活力,它的驕陽似火,暴風驟雨。

我喜歡秋天,為的是它的涼爽,它的金風送爽,和風細雨。

我更喜歡冬天,為的是它的蕭條,它的寒風凜冽,大雪紛飛。

清晨,我拉開窗簾,一層銀霜糊住了玻璃窗,使窗戶外面的一切都變得那么的朦朧卻迷人。

伸出手指,輕輕擦拭著窗戶,一顆顆小水珠隨即調皮的滾落下來,好可愛!

這下,窗外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了。

眼前,是冬日的一片蕭條。干枯的樹枝錯落有致地斜伸著,滿大街的'枯葉密密麻麻地簇擁著,穿著顏色亮麗的羽絨服的人們,騎著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在大街上行色匆匆地來來往往,不時的發(fā)出車輪壓過枯葉的沙沙聲。

我套上厚厚的羊毛衫,穿上大衣,出了家門去學鋼琴。

推開門,迎面吹來的不是溫暖的春風,不是柔和的夏風,不是瑟瑟的秋風,而是刺骨的冬風。

干燥而寒冷的北風呼呼地掠過我的臉龐,我不由自主地縮縮脖子。

路上,滿是冬日的蕭條。北風呼嘯,滿地金葉,多虧了那異彩紛呈的冬裝,在眼前跳躍著,奔跑著,裝點著這蕭條的冬天。

啊,蕭條的冬日啊,你雖沒有春天的溫暖,夏天的活力,秋天的涼爽,但你的蕭條使你更加別具一格,無與倫比!

冬日的作文800 冬日的作文600字篇二

下雨的日子,曾經是一些落淚的日子,因為我哭過,不愿再看到冬天,可這綿綿的冬雨,偏又如約似的來了,靜靜地校園,掩映在傍晚地雨霧中,顯得有些低沉,已沒有往日歡快的歡聲笑語,望著同學們那雨中的背影,我感受這冬雨的關懷,無盡的遐想逆著歲月的風塵而上。

追尋一些飛逝了的青春音符,那枯黃的日子,似乎又坐上了枝頭,街道兩旁的樹木上綻出的新綠,木浴在這迷蒙的雨霧中,輪闊起心中的夢想,綿綿而細長,韻味無色,似那凌波的仙子被輕輕地擁著,仿佛冬天里懸鈴木上吊著的一個個美的神話,在生命中對青春張揚著期盼。

曾聽說過,星的破碎,是跌落無聲;云的破碎,是消散無聲;花的破碎,是凋零無聲。

破碎,似乎總讓人感到凄然神傷,但一星的破碎,黯淡不了一片夜空的燦爛,一云的破碎,蒼白不了一片萬里青空,一云的破碎,茺蕪不了一片春意盎然。

還記得,曾經地夢想,從前地天色,還有那充滿希望,燦爛的歲月,你我為了共同的理想,一起奮斗,嘗試,努力,拼搏,一同歡笑,一同哭泣,我們的腳步從搖搖晃晃如風一樣的穿行,再到有力的落地,直到漫步的休閑,青春歲月里這些絲緒勾起著我們的夢,我們與同伴一起向著“高考”那片熟悉的天地,許下超越時空界限的誓言,直到永遠,永遠。

我感激青春給了我很多,讓我慢慢地完成自己的誓言,如花的四季,時間的淪落,面對自己的夢想不知有多高,有多厚,只想拼命地去嘗試,未曾想起過放棄,因為我堅信,我自己并沒有真正的失敗,沒有真正的輸,在年季花開的我,在洶涌澎湃中的我,在不可思議的我,就用短暫而殘缺的四季,繪畫出一幅自己的風景。所以,是火就要燃燒,是帆就要張開,是鳥就要奮飛。

智慧的心,映襯出風景總是秀麗的,從中可以欣賞到湛藍的天空,觸摸到悠閑的云,體味到巍峨的山峰,浩瀚的大海,縱然風云變動,也依然能夠臨危不懼,從容面對,親吻雪白的浪花,博擊風霜,雨雪,讓夢想一刻不停地去涌動吧!

冬日的作文800 冬日的作文600字篇三

隨著飛機的一陣轟鳴,我站在了煙臺的土地上。

剛下飛機,一陣北風呼嘯吹來,弄得我瑟瑟發(fā)抖。

過了一會,我拿著手提箱繼續(xù)走著。

接著,又一陣北風儼然吹來,我猝不及防,瞇著眼,仍舊硬著頭皮走著。

我終于走出了機場,深吸了一口氣,吐的氣呈乳白色,飄至空中,給人一種陰柔之美。

這里的樹梢,樹根,到處都是灰白色的積雪,散落在地上,雜亂無章,交雜著樹皮和泥土,讓人作嘔。

我拿著手提箱緩步走著,把柄被我的手捂著,暖暖的。

我時不時換換手,因為手提箱過沉,拿起來不太便捷,而且還會讓手酸痛麻木,

接著又是一陣強烈的北風,在地平面上兇悍的刮來刮去,連厚實的羽絨服也禁不住這樣的風。弄得我的身子冰涼涼的。

進入了迎賓區(qū),我看見了久違的親人,心中一陣暖和,早已忘卻了寒冷,我放眼看去,親人時不時向我招手示意,我的笑容終于如一朵含羞待放的花兒,一骨碌綻放出來。

有時候,心暖,身子就暖。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923335.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