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二建市政公用工程實務案例考點模板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5-14 07:11:44
最新二建市政公用工程實務案例考點模板
時間:2023-05-14 07:11:44     小編:cyyllee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二建市政公用工程實務案例考點篇一

②運輸:拌合物從出料到運輸完畢的允許最長時間,根據(jù)水泥初凝時間、施工氣溫、攤鋪工藝確定。

③澆筑模板:宜用鋼模板,如采用木模版應有一定得剛度,質(zhì)地堅實,撓度小,無腐朽,扭曲,裂紋,裝、拆方便,使用前須浸泡。直線部分厚度不宜小于5cm。模板底與基層間局部出現(xiàn)的間隙可采用水泥砂漿填塞。模板應穩(wěn)固,搭接準確,緊密平順,接頭處不得漏漿。模板內(nèi)側(cè)應涂隔離劑。

④攤鋪:板厚小于22cm時可一次攤鋪,大于22cm時分兩次攤鋪,下層厚度宜為總厚度的3/5。

⑤振搗:混凝土板厚度≤22cm,邊角先用插入式振動器振搗,再用平板振動器縱橫交錯全面振搗,應重疊10-20cm,然后用振動梁拖平。在同一位振動時間,應以拌合物停止下沉、不再冒氣泡并泛出水泥漿為準,不宜過振。插入式振動器移動間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徑的1.5倍,至模板的距離不應大于其作用半徑的0.5 倍,并避免碰撞模板和鋼筋。最后用振動梁和鐵滾筒整平,鐵抹子壓光,拉毛、壓槽深度為1-2mm。

⑥鋼筋設置:不得踩踏鋼筋網(wǎng)片。安放單層鋼筋網(wǎng)片時,應在底部先攤鋪一層混凝土拌合物,攤鋪高度應按鋼筋網(wǎng)片設計位置預加一定的鋼筋沉落度。安放雙層鋼筋網(wǎng)片時,對厚度不大于250mm的板,上下兩層鋼筋網(wǎng)片用架立筋先扎成骨架后一次性安放就位。厚度大于250mm的板,上下兩層鋼筋網(wǎng)片應分兩次安放。安放角隅、邊緣鋼筋時,均需先攤鋪一層混凝土,穩(wěn)往鋼筋后再用混凝土壓住。

⑦接縫:伸縫(脹縫、真縫):應與路面中心線垂直;縫壁必須垂直;縫寬必須一致,宜為20mm;縫中心不得連漿,縫上部應設分隔條,下部設置脹縫板并安裝傳力桿;縮縫(假縫):采用切縫法施工,當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25%-30%時用切縫機切割,寬度宜為4-6mm。切縫深度:設傳力桿時,不宜小于板厚的1/3,且不得小于70mm;不設時不應小于板厚的1/4,且不應小于60mm??v縫形式有平縫、企口縫,一般采用平縫加拉桿形式;拉桿應采用螺紋鋼筋,位置設在板厚中央。施工縫是由于下雨、混凝土供應延遲,不能正常澆筑設置的,處理方法是在接縫中設置若干長400-500mm、直徑16-20mm的光圓鋼筋以防止該處出現(xiàn)裂縫;混凝土板養(yǎng)護期滿后,脹縫、縮縫、縱縫的縫槽應及時填縫,灌填縫料時縫內(nèi)應干凈,縫壁必須干燥、粗糙,填填縫料應與混凝土壁粘附緊密,不滲水。常溫施工時填縫料宜與板面平,冬期宜低于于板面;

⑧混凝土養(yǎng)護的方法:濕法養(yǎng)護和薄膜養(yǎng)護;時間14-21d,設計強度40%以后允許行人通過。拆膜當晝夜平均氣溫20℃時,允許拆模時間為30h(普通水泥)。拆模時間根據(jù)水泥品種、氣溫、混凝土強度增長情況確定。

(二)城市橋涵工程

》》查看匯總:2016年二級建造師《市政公用工程實務》知識點匯總

二建市政公用工程實務案例考點篇二

(一)錘擊沉樁法:以樁錘錘擊預制樁沉入地下土層中的施工方法。

(二)錘擊沉樁設備選擇的一般思路為選擇錘型---選擇錘重(選擇錘重的依據(jù)錘類別、土狀態(tài)、樁類別)---選擇樁架。

(三)樁架分為:自行移動式樁架、非自行移動式樁架。前者可分為覆帶式、導軌式、輪胎式。多用自行移動式樁架。

(四)沉入樁的施工技術(shù)要求:

(1)水泥混凝土樁要達到100%設計強度并具有28d d齡期

(2)重錘低擊:及時更換失去彈性的墊層材料,混凝土管樁樁帽上宜開逸氣孔

(3)打樁順序:一般由一端向另一端打;密級群樁由中心向四邊打;先打深樁,后打淺樁;先打坡頂,后打坡腳;先打靠近建筑物的樁,然后往外打。沉入土中的樁,將樁周圍附近3-5倍樁徑范圍內(nèi)的土收到很大的重塑作用,因此在黏土層中沉樁,當樁距較小時更應注意順序問題。

(4)在樁的打入過程中,應始終保持錘、樁帽和樁身在同一軸線上。

(5)樁尖標高等于設計標高而貫入度較大時,應繼續(xù)錘擊,使貫入度接近控制貫入度;當貫入度已達到控制貫入度,而樁尖標高未達到設計標高時,應繼續(xù)錘擊1m左右。如無異常變化即可停錘。

①假極限:在飽和的細、中、粗砂中連續(xù)沉樁時,易使流動的砂緊密擠實于樁的周圍,妨礙砂中水分沿樁上升,在樁尖下形成壓力很大的“水墊”,使樁產(chǎn)生暫時的極大貫入阻力,休息一定時間后,貫入阻力就降低。

②吸入:在黏性土中連續(xù)沉樁時,由于土的滲透系數(shù)小,樁周圍水不能滲透擴散而沿著樁身向上擠出,形成樁周圍水的潤滑套,使樁周圍的摩阻力大為減小。但休息一段時間,樁周圍水消失,樁周摩阻力恢復、增大,這種現(xiàn)象稱吸入。任何情況樁都應進行復打。

(6)無論樁多長,打樁和接樁均須連續(xù)作業(yè)。

(7)在一個墩、臺樁基中,同一水平面內(nèi)的樁接頭數(shù)不得超過樁基總數(shù)的1/4,采用法蘭盤按等強度設計接頭不受限。

(五)靜力壓樁法施工技術(shù)要求:

(1)選用壓樁設備的設計承載力易大于壓樁阻力的40%%。

(2)暫停施壓的情況:①初壓時樁尖有較大走位和傾斜②樁身傾斜或下沉速度加快③壓樁阻力突然增加或壓樁機傾斜

(1)路基不能用的填料:高液限黏土、高液限粉土、含有機質(zhì)細粒土。巖石或填石路床頂面應鋪設整平層。

路基厚度:100-150mm。

(2)墊層在基層下設置墊層的條件:①季節(jié)性冰凍地區(qū),路面總厚度小于最小防凍厚度要求時,根據(jù)路基干濕類型、土質(zhì)的不同,其差值是墊層的厚度。②水文地質(zhì)條件不良的土質(zhì)路塹,路床土濕度較大時,宜設置排水墊層。③路基可能產(chǎn)生不均與沉降或不均勻變形時,宜加設半剛性墊層。墊層的寬度應與路基寬度相同,最小厚度為150mm;防凍層和排水層宜采用砂、砂礫等顆粒材料。

(3)基層應具有的性能:足夠的抗沖刷能力和較大的剛度,抗變形能力強,堅實、平整、整體性好。

基層的選用原則:特重交通宜選用貧混凝土、碾壓混凝土、瀝青混凝土基層。

基層寬度比混凝土面層每側(cè)至少寬出300mm(小型機具)、500mm(軌模式)、650mm(滑模式)。

(4)面層應具有的特性:①足夠的強度②耐久性(抗凍性)③表面抗滑④耐磨⑤平整;

面層混凝土板分類:①普通(素)混凝土板②碾壓混凝土板③連續(xù)配筋混凝土板④預應力混凝土⑤鋼筋混凝土板;

面層接縫:為防止脹縮作用導致板體裂縫或翹曲,混凝土板設有垂直相交的縱縫和橫向縫??v向接縫是根據(jù)路面寬度和施工鋪筑寬度設置。一次鋪筑寬度小于路面寬度時,應設置帶拉桿的平縫形式的縱向施工縫。橫向接縫盡可能選在縮縫或脹縫處。脹縫設置按施工季節(jié)分:除夏季施工的板且板厚大于或小于200mm是可不設脹縫外,其他季節(jié)施工的板均設脹縫,脹縫間距一般為100-200m。橫向縮縫為假縫,可等間距或變間距布置,一般不傳力桿。對于特重及重大交通等級的混凝土路面,橫向脹縫、縮縫設置傳力桿。

面層抗滑性:混凝土路面應具有較大的粗糙度,可采用刻槽、壓槽、拉槽、拉毛等方法,形成面層的構(gòu)造深度。

2016年二級建造師《市政公用工程實務》重點:掌握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要求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901880.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