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的讀后感 本草綱目讀后感500字模板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5-13 19:52:24
《本草綱目》的讀后感 本草綱目讀后感500字模板
時間:2023-05-13 19:52:24     小編:文友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知道讀后感怎么寫才比較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讀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本草綱目》的讀后感 本草綱目讀后感500字篇一

翻開書,我第一眼就看到《本草綱目》這本書條理清晰。全書共436頁,1000000多字,分草部,菜部,果部,谷部,木部,禽部,蟲部等好多種啊!

他沒有采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的分類方法,而是另辟蹊徑,正名為綱,綱下列木,綱目清晰。書內(nèi)對所記錄的藥材的形態(tài),功能,方劑都有記載,而且每一味藥都附有插圖。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還不知道連平常炒菜用的蔥,都可以用來治感冒

這本書里有大白菜,紅色的蘿卜,好吃的萵苣,大大的冬瓜等等等等,有我認識的、有我不知道的,有平常飯桌上就能看到的、有藏在山中不易被發(fā)現(xiàn)。這些東西原來都是可以治病救人啊!

我很好奇,李時珍是怎樣在那個交通不發(fā)達的年代采集到那么多的藥材并畫出它們的呢?

看了這本書,我仿佛看到了李時珍身背藥簍、腳穿草鞋;披著蓑衣、拄著拐杖,穿梭在名山大川之間孤獨而堅毅的身影;看到了李時珍頂著烈日的炙烤和蚊蟲的叮咬,仍然不停的腳步。

那時,太和山五龍宮產(chǎn)的“榔梅”,被道士們說成是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的仙果。他們每年采摘回來,進貢皇帝。官府嚴禁他人采摘。李時珍不信道士們的鬼話,要親自來試試看,有什么功效。于是,他不顧道士們的反對,竟冒險摘了一顆。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它的功效跟普通的桃子杏子一樣,能生津止渴而已,是一種變了形飛榆樹的果實,并沒有什么特殊功效。

在當時人們稱鯪鯉,其實就是今天的穿山甲,是過去比較常用的中藥,當時,有一位名醫(yī)陶弘景說它能水陸兩棲。白天爬上巖來,張開鱗甲,裝出死了的樣子,引螞蟻進入甲內(nèi),然后閉上鱗甲,潛入水中,打開鱗甲,讓螞蟻浮出,再吞食。為了了解陶弘景的說法是否對頭,李時珍親自上山去觀察,并在樵夫,獵人的幫助下,捉到了一只穿山甲,從它的胃里剖出來一升左右的螞蟻,證實穿山甲食蟻這點。不過,從觀察中,他發(fā)現(xiàn)穿山甲食蟻時,是扒開蟻穴,進行舔食,而不是裝死抓螞蟻。他肯定了陶弘景對的一面,糾正了他錯誤的地方。

從這幾件事上,不難發(fā)現(xiàn)李時珍堅定的信念,對醫(yī)學熱愛和不怕犧牲的精神。讀了這本書,我得到了許多的醫(yī)學知識,了解了許多生活中的醫(yī)學小常識。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讀到這本書,也希望這本書里的知識能流傳的世界各地,給人們帶來幸福。

我還要學習李時珍對醫(yī)學的熱愛和不怕吃苦的精神,把它用在學習上!

《本草綱目》的讀后感 本草綱目讀后感500字篇二

中華有很多經(jīng)典名著,這些名著都很受人們的喜愛。每一本名著都有著自己的優(yōu)點,使讀者對作者的敬佩油然而生。而我最喜歡的是《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是一本醫(yī)學的著作,作者李時珍用26年的時間寫成了這本本草著作。《本草綱目》共有52卷,卷1介紹了明朝以前主要本草41種,這本書列舉了:草藥的別名、解釋命名的意義、闡述藥性理論、提示用藥要點、附列了相關(guān)的方劑。

起初我看《本草綱目》源于好奇,可是我看了不久,我便喜歡上了這本書。這本書對草藥的講解很細致,氣味、主治、附方都可以一一列舉出來。我有時也會按照書上講的內(nèi)容,對某些草藥進行驗證,驗證出來的結(jié)果也是符合的。我對這本書的作者有一種說不出的敬佩,他用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和求證,把這些草藥寫得那么淋漓盡致,這本書可謂是“上自墳典,下自傳奇,凡有相關(guān),莫不收采,雖命醫(yī)書,實該物理?!薄侗静菥V目》中提及的附方也很有效,有次弟弟頭痛,我想起了《本草綱目》中所提到“薄荷”可除風熱、清頭目,就去花盆里摘了幾片給弟弟聞,弟弟聞了之后感覺舒緩了許多。我真正體會到《本草綱目》很神奇,就決定沒事的時候就多看幾遍,要是以后再碰到這些事也不會驚慌失措了,不過有時候還是得去看醫(yī)生。

《本草綱目》是經(jīng)典著作、中醫(yī)典籍,古代名醫(yī)所編著的,國內(nèi)現(xiàn)存有約72種。《本草綱目》讓我明白了讀書的好處,又讓我知道了草藥的好處,《本草綱目》的確是一本受人喜愛的著作。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898767.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