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fā)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狀態(tài)。心得體會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yīng)該怎么寫心得體會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三體讀后感及心得體會篇一
這是一本基石系列的科幻小說,在看這本書以前,科幻系列的作品給我的感覺一直很糟糕。我對它的印象即是激光槍,離子炮,星際飛船的堆積,某種意義上,就是一個過時想象力的垃圾箱。但是,這一本書改變了我的看法。
我看這本書本是因為“大眾輿論”,在大家的一致認可下,它是一本極其牛叉的書,我翻開了這本書,并立刻就為之著迷,看完之后,果然所言不虛。
不同于一般小說的主角鮮明,而主角的性格也是明確的。這本書的它雖然刻畫人物具體入微,但是這本書凸顯的卻并不是主角,更加令人驚詫的是,第一部中的主角更大意義上只是一個線索,用以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而相對的,這本書中許多人物卻又享受了主角的待遇,反應(yīng)了作者的思考以及對人性的推敲。葉文潔以及傾向三體文明的人代表對人的思考,羅輯代表了人的成長,另外三個面壁者代表著人的掙扎,會議參與者代表著人的矛盾,那些民眾則代表著人的愚蠢。這是一本小說,它不可能像哲學(xué)書一樣代替你去思考,但它卻能引領(lǐng)你去思考,思考人性的最深處。一如第二部中對一部偉大作品的說明,這本書的人物與其說是作者構(gòu)建的,不如說是作者養(yǎng)育的,最終他們在故事中活了出來,演繹了自己的精彩,這是它的魅力之一。
而另一大魅力則在于這本書的底蘊,就表面上,就能把它與一般的科幻小說分離開。它里面有著真實不虛的知識。例如,農(nóng)場主理論,粒子的多維度展開,分子間強作用力的利用,有的是人類已經(jīng)知曉的理論知識,有些是暫時停留于理論但有其根據(jù)的想法。從其中,我們可以了解到一些知識。而更為重要的是,這些知識填充了這本書,更增添了它的真實性,就像,作者從不遠的未來走來,為我們繪制了這一人類奮斗的史詩。
同樣的,這本書的結(jié)構(gòu)也可圈可點,它描繪的是兩個文明的斗爭,在這樣宏偉的藍圖下,它極大的筆墨卻都用于描繪那樣幾個人,在深入人性思考的同時,它又將這樣一個史詩展現(xiàn)在了人們的面前,令人不得不稱贊作者的能力。
而作為一個小說,最重要最吸引人的地方,無疑是它的故事了。三體文化,智子封鎖,黑暗森林,面壁計劃,一個個都在向我們展現(xiàn)作者豐富的想象力。作者在將作品基調(diào)放在科幻上,而又努力將這一個故事如此真實化的同時,竟能有如此的精妙絕倫的聯(lián)想,實在令嘆為觀止。
而這本書最終又回到了人類最大的母題上,即是愛。一如三體文明信號的接收員和羅輯在結(jié)尾處的對話。宇宙即使一個巨大的黑暗森林,暗暗的天幕,無窮無盡的夜,以及風(fēng)中血腥的氣息。這個森林中唯一的希望即是愛,它是刺破天穹的光,它是燎原的火心,它是上帝的福音。這本書直到最后,人性回歸,愛才突顯,但這并不影響對讀者的震撼效果。相較之《簡愛》《傲慢與偏見》中的男女之情,相較之歷史中岳飛,文天祥,于謙的國家大愛。這愛要更為宏大,也更加具有力量。它反應(yīng)的是生靈的大愛,體現(xiàn)的是拯救世界的力量。
如果有時間,請看一下這一本書,如果沒時間,請抽出時間看這一本書。作為中國的科幻巨制,這本書值得一讀。
三體讀后感及心得體會篇二
暑假里,媽媽送給我一些書籍,其中有一套書讓我愛不釋手,它就是劉慈欣的《三體》,分上中下,一共三本。
這本書是科幻類小說,主要講述了地球人和三體世界之間發(fā)生的一系列事情,地球和三體世界如何從敵到友,從友到敵的變化。之所以會產(chǎn)生這種變化是因為兩者的溝通存在問題,雙方都琢磨不清對方下一步會干什么,往往是神經(jīng)更為緊張的一方先發(fā)動攻勢,然后引起大面積的沖突,接著導(dǎo)致全面的戰(zhàn)爭,最后一方因此而滅亡。
剛開始看這本書時,我也看不太懂,主要因為書里包含了太多的物理知識。碰巧我的表舅從美國回來,他是物理學(xué)博士,他也看過這本書,幫我解釋了一些物理問題。再看這本書時,我就輕松了一些??粗粗?,我漸漸地入了迷,書中最令我著迷的就是光速飛船了,它竟然可以光的速度飛行于太空,光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快的速度,每秒鐘的飛行距離是三十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七圈半,或者一秒鐘可在上海與北京之間走一百五十個來回,這實在是太酷了,我希望我有機會親眼看到光速飛船。
劉慈欣的這部書是他個人的一個力作,作者想象力豐富,邏輯嚴密,推動了中國科幻小說的進步。我衷心向大家推薦這本書。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896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