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禮記學記的讀后感 禮記讀后感500字通用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5-01 19:40:49
最新禮記學記的讀后感 禮記讀后感500字通用
時間:2023-05-01 19:40:49     小編:zdfb

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xù)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墒亲x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禮記學記的讀后感 禮記讀后感500字篇一

《禮記·表記》載: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先祿而后威,先賞而后罰,親而不尊。其民之敝,蠢而愚,喬而野,樸而不文?!?/p>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禮,先罰而后賞,尊而不親。其民之敝,蕩而不靜,勝而無恥。”

“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其賞罰用爵列,親而不尊。其民之敝,利而巧,文而不慚,賊而蔽?!?/p>

子曰:“夏道未瀆辭,不求備,不大望于民,民未厭其親。殷人未瀆禮,而求備于民。周人強民,未瀆神,而賞、爵、刑罰窮矣?!?/p>

為清楚計,本文將原文分成四段。以此作為前文的補充,可使讀者朋友更多地了解孔子如何看待夏、商、周三代歷史,特別是“禮”的演化。

現(xiàn)將上引文字意譯如下:孔子說:“夏代治國尊崇君主之命,敬奉鬼神卻不當作國策,講究人情而待人忠厚,先給俸祿而后施威嚴,重獎賞而輕刑罰;這樣的統(tǒng)治使人感覺親切,但缺少威嚴。夏代民眾有其弊病,就是愚蠢少知,驕狂粗野,質(zhì)樸而無文化修養(yǎng)?!?/p>

“商代的人尊崇神明,帶領(lǐng)民眾一起侍奉神明,首先是祭鬼(祖先之魂靈及萬物之精怪)而后才講禮儀,重刑罰而輕獎賞;這樣的統(tǒng)治有威嚴,但使人不易親近。商代民眾有其弊病,就是放蕩而不安分,爭勝免罰而無羞恥之心?!?/p>

“周代的人尊崇禮制又好施恩惠,祭鬼敬神但不作為政教內(nèi)容,講究人情而待人忠厚,用爵位等級的升降進行賞罰;這樣的'統(tǒng)治使人感到親切,但缺少威嚴。周代的民眾有其弊病,就是貪利而取巧,重文飾而不知慚愧,傷害他人而不明事理?!?/p>

孔子說:“夏代政令文辭簡單,征稅較輕,對民眾要求不多,民眾還有尊君親上之心。商代的人禮制、禮儀不充分,并且對民眾征收賦稅力求窮盡。周代推行對民眾的教化,不繁亂敬神,同時獎賞、爵祿、刑罰等手段十分完備。”

孔子對三代的區(qū)分,應(yīng)該說首先是文化的區(qū)分?!白鹈薄白鹕瘛薄白鸲Y”的發(fā)展,學者們看作是巫覡文化(覡音習,男曰覡,女曰巫)、祭祀文化、禮樂文化的演進(陳耒《古代宗教與倫理》)。三種文化密切相連,但人文自覺在逐步提升,也就是人的理性一代比一代更高。夏與周同為“事鬼敬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親而不尊”,“并不是不同民族文化特性在同一發(fā)展水平上的偶然相同,夏道的遠神近人是神靈觀念尚未發(fā)達之故,周人的遠神近人則是經(jīng)過對殷人的理性否定而呈現(xiàn)的對夏的更高一級的肯定”(同上)。這大概就是否定之否定。

其次,是政治的區(qū)分,孔子主要通過“不求備”“求備”以及賞罰不同說明施政的寬嚴。夏道貴賞,“不求備,不大望于民”,說明刑罰在統(tǒng)治中所占比重較輕,進而可以說明夏代施政甚寬。還未完全脫離原始社會。殷人貴罰,“求備于民”,表明商代施政甚嚴,可以證實商代奴隸制的嚴酷。周人“尊禮尚施”“強民”“賞、爵、刑罰窮矣”,說明施政寬嚴有度,進而說明宗法等級制的建立,以及分封制的完備。

再次,可以說是社會學意義上的區(qū)分,主要是三代民風的差異。夏民愚野質(zhì)樸,反映了民智未開的蒙昧時代狀況。殷民放蕩,不守本分,求勝而無恥,表示殷商仍未徹底脫離野蠻時代。周人貪利取巧,虛偽而不知羞慚,甚至算計、傷害他人,基礎(chǔ)是生產(chǎn)水平大幅提高,尤其是商業(yè)開始發(fā)達,以及文化提上日程,周代民風顯示出文明時代的一些負面特點。

孔子的話自然只是一家之言,今人認識夏、商、周三代不可能僅限于此,但孔子所論足以成為非常重要的憑據(jù)和啟示。

s("content_relate");

【禮記·表記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1.

禮記的讀后感

2.

禮記讀后感

3.

我是人大小代表記事作文

4.

丟失的電話手表記事作文

5.

《禮記》名言警句

6.

《禮記》中的智慧

7.

《禮記》教案設(shè)計

8.

禮記國學書苑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784109.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