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的眼睛》教案實錄及反思 永生的眼睛板書設計圖片模板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5-01 14:40:31
《永生的眼睛》教案實錄及反思 永生的眼睛板書設計圖片模板
時間:2023-05-01 14:40:31     小編:zdfb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既然教案這么重要,那到底該怎么寫一篇優(yōu)質(zhì)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永生的眼睛》教案實錄及反思 永生的眼睛板書設計圖片篇一

本文是由語文教案工作室上傳的:《永生的眼睛》教學實錄。

課前聊天:

師:說一說剛才從咱們薄校長的介紹當中知道我是什么人?

生:是個名師。

師:是個名師,(指墻上橫幅)怪不得這里寫著“名師公開課”。名師是什么老師?

生:是有名的老師。

師:有名字的老師吧?(學生笑)

生:是非常著名的老師。

師:錯了,我不這樣理解,我叫陳金銘,你看里面有個“銘”,再一個呢,有名字的老師不就是名師嗎?是不是這樣啊。

師:有沒有想問問老師什么問題的?愿意跟老師聊幾句的有沒有?(學生沉默片刻)心里很多話想要對老師講,想要對老師問,看來是想好再說。(發(fā)過言的一學生舉手)

生:你為什么不愿意有名呢?

師:我就是沒有名啊!當然名字中有一個。(學生笑)

生:老師,你為什么這樣熱愛學習呢?

師:熱愛學習是一種樂趣,你熱愛嗎?

生:熱愛。

師:你看我們倆一樣,是好朋友吧?你叫?

生:陳鵬。

師:還是我們當家呢!他也姓陳。很好,我為你敢發(fā)言感到高興。

師:像這樣介紹我們自己可以嗎?你是哪里人?在哪里上學?叫什么名字?讓我們都認識你,好不好?(指向一個舉手的男孩)哦,這個男孩。這個角落的男孩啊,他發(fā)出了最勇敢的聲音。

生:我叫李國瑞。是金翰學校四年級五班的學生。

師:太棒了,李國瑞,象征咱們國家瑞氣呈祥啊。這名字很棒,學習也很棒吧?(生點頭)也很棒,太好了——誰再介紹一下?你姓甚名誰啊?

生:我叫劉寒,也是金翰學校的學生。

師:哦,看來不是別的地方的學生。金翰學校的學生很聰明。

生:我叫黃金杰,我是金翰小學校四年級五班的一名學生。

師:講得很好,講得非常清楚,就像她這樣。來,再講一講,誰講?

生:我叫陳海盈,是陳莊鎮(zhèn)金翰學校四年級五班的一名學生。

師:你看,她和我也是當家,我們當家講得很完整。

師:其他同學呢?就不想讓老師認識認識?

生:我叫王海龍,是金翰小學的一名學生。老師你幾歲了?(學生哄堂大笑)

師:我心理年齡可能跟你差不多,我的生理年齡是30歲。(學生笑)(轉(zhuǎn)向一用筆計算的學生)你在算什么?在算是不是比你老爸還要小一點?(學生大笑)那你應該管我叫什么?(生:叔叔)來,叫一聲。生笑著叫“叔叔”。

師:其他同學,你們還可以管我叫什么?(生:老師)叫一聲。(生齊:老師)很親切,我們可以上課了嗎?(生:大聲回答“可以”)好,我們上課。

板塊一:

師: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課文,伸出手跟老師寫課題。(板書課題)來,我們一起讀一下。(學生有點唱讀)讀得干脆一點。預備——讀?。▽W生再讀課題)這次比剛才好了??墒牵衣犞悬c惡狠狠的感覺,能不能讀得輕柔一點兒。預備——齊?。ㄟ@次學生讀得比較好)(師伸出大拇指)你看我們同學多聰明,馬上學會了。

師:我了解了解,課前預習你做了什么?

生:我讀了五遍左右的書。

師:這個孩子會講話,沒有確定是五遍,講了一個左右——四遍可以,六遍也行。掌聲送給她——她會講話。能讀五遍書不簡單,說一說你讀了幾遍?

生:(一時語塞)

師:請講,沒有超過五遍也不要緊。

生:也是五遍左右。

師:也很好。你讀了幾遍?

生:我讀了七遍左右。

師:比他還厲害。有沒有讀兩遍的?舉手?。o人)讀三遍的?(無人)讀四遍的?(幾個學生)讀一遍的舉手?。o人,學生小聲笑)讀五遍的舉手?。ㄊ畮讉€人)讀六遍的呢?(十幾個人)哦,我知道了,看來大家多數(shù)是讀了五遍左右。讓我們來看一看這課當中的字詞認識了沒有,我來檢查檢查。(出示投影)認識這個詞的舉手——那個女生。

生:(小聲)角膜。

師:大點聲?(學生重讀)來一起讀。(學生還是有點唱讀)要干脆一點兒,預備讀。(學生重讀)很好。誰知道“角膜”是什么?

生:(指向眼睛)這里。

師:這個地方?這是眼袋啊。(學生大笑)

生:(小聲議論。)

師:指恐怕不好指,能不能用話來講一講哪里是角膜,有人能講嗎?(學生小聲說“眼球”?)眼球可不是角膜。(學生笑)角膜是什么呢?是在我們眼球上面的一層無色的透明的膜。(一生插:起保護作用)對,這層膜起著保護作用。就像我們照相機的快門,剛才老師給我們照相看見沒有,如果沒有這個快門能不能照?(生接:不能)對,如果我們?nèi)说难劬]有角膜,我們就會怎么樣?

生:看不見。

師:對,這就是角膜的作用。明白了?好,請坐!看下一個詞。

生:摯愛。

師:一起讀。(學生扯著嗓子大聲齊讀)讀得輕柔一點——齊讀啊,不見得聲音那么高,整齊就可以了。來,預備讀。(學生讀得聲音低沉)唉,別那么低啊,自然的聲音最好聽了,來,讀。(這次學生讀得較好)

師:非常好。我想問一問,你摯愛的人都有誰?

生:我的媽媽、爸爸、奶奶、爺爺。

師:看來媽媽跟你最親、最近,把她放在第一位了。是吧?你說(指向另一名學生)。

生:爸爸、媽媽、奶奶、爺爺、姥姥、姥爺、叔叔、阿姨。

師:唉呦,你還要往下說好多??磥矶际俏覀冏钣H、最近的人,是吧?請坐。那這個詞跟熱愛有什么區(qū)別?(學生思考)一般我們說熱愛,是熱愛什么?

生:熱愛學習。

生:熱愛祖國。

生:熱愛大自然。

生:熱愛勞動。

師:熱愛家鄉(xiāng)。

生:熱愛家庭。

師:那么這兩個詞有什么區(qū)別呢?

生:(思考后)熱愛是喜歡某個東西,可是摯愛總是和誰最親密。

師:我們一起讀一遍。(生齊讀)非常好,自然的聲音。看下面這個詞。

生:(紛紛舉手)。

師:最后邊那女同學。

生:給予(把“予”讀成第四聲,聽到有同學喊“錯了”,馬上又糾正了。)

師:她會學習——聽見下面同學有糾正的聲音馬上改了,你再讀一遍。

生:(這次讀成“機遇”)。

師:這次又改錯了。(學生笑)再讀一遍。

生:給予。(這次讀對了)

師:我們一起讀。(生齊讀)

師:“給予”這個“給”是個——(生接:多音字)還讀什么?(生齊讀:給)用“給”組詞組什么?(生接:給你)你心胸多么寬廣——給我什么?(生:小聲說:不知道)給我一個微笑就可以了。(學生微笑)看下面一個詞,看清楚了。(沒學生舉手)這個詞不好讀,來——同學(指向舉手的學生)。

生:振聾發(fā)聵。

師:讀得很好,再響亮地讀一遍。(生大聲讀)一起讀。(生有點唱讀)又不是自然的聲音了,一起讀。(生齊讀,有進步)很好,看這個。

生:溘然長逝。

師:一起讀。(生齊讀)下面這個——

生:天壤之別。

師:一起讀。(生齊讀)自然的聲音,不要喊,好吧?預備讀。(生齊讀)再來一遍。(生齊讀)有人知道“天壤之別”的意思嗎?你說。

生:相差很大。

師:相差很大是多大?(生一起接:天和地那么大)天和地那么大的差別啊!

【開篇不求先聲奪人,但求扎扎實實!這是我在讀這個課案的第一印象。公開課教學中,很多老師往往因為詞語教學難以出彩,或故意回避,或蜻蜓點水。但在金銘的課堂上,我們看到,他不怕別人說他的開頭實在“老土”,也不怕接下來的教學內(nèi)容有可能來不及完成,他花了比較多的時間,進行生字詞語的教學?;蛘?,或釋義,或熱情鼓勵學生,或隨機糾正錯誤,一絲不茍、有板有眼?!叭松斆髯R字始”,學習語文,也當從識字開始。識字學詞,是語文學習的一大要義.試問連生字詞語都沒有讀準確,還學什么課文?當然,金銘并沒有像低年級識字那樣去教,而是根據(jù)中年年級學生特點和閱讀課文的要求,精心設計過的。我為金銘的扎實、樸實教風叫好!】

師:生字詞學得不錯??磥恚瑢W課前讀了五遍左右,沒有白讀。不過我要告訴你,你知道陳老師讀了多少遍嗎?

生:10遍。

師:不對(搖頭)。

生:20遍。

師:差不多。

生:25遍。

生:20遍左右。

[這里的對話似可以更簡潔些,包括前面問及學生讀書的遍數(shù)!]

師:左右,你講的很不錯——陳老師讀了30遍不到,20遍多,為什么讀這么多遍?我越讀越覺得讀書很有意思。古人說:“讀書切戒太慌忙,涵詠功夫興味長?!弊x書不要匆匆地讀幾遍就放下了。現(xiàn)在我們打開書,把書再讀一遍,看一看這篇文章寫的一件什么事。開始讀吧。

(生自由讀課文:7分鐘左右)。

板塊二:

師:好,我發(fā)現(xiàn)咱們同學已經(jīng)讀第二遍了。來,說一說課文寫了什么事?。恳粌删湓挾伎梢?。我發(fā)現(xiàn)咱們同學很會思考——你說。

生:寫了捐贈眼睛的事。

師:誰捐贈眼睛?。?/p>

生:琳達?里弗斯先生。

師:琳達?里弗斯先生?。浚▽W生小聲說“不對”)同意嗎?

生:不同意。

生:琳達?里弗斯的女兒捐贈。

師:還有誰???

生:還有琳達

師:琳達捐了嗎?(生:沒有)你補充。

生:她的父親。

師:課文圍繞琳達一家人準備或已經(jīng)捐贈角膜,(插:不是眼睛。)角膜的事情,寫了這篇文章。我想問一問:文中人物有琳達、琳達的父親、母親,還有誰?(板書人物姓名)

生:還有琳達的女兒。

師:她的女兒叫什么?

生:(齊說)溫迪。

師:外國人的名字和我們中國人不一樣。(指剛才一位同學)王海龍,海中一條龍,名字多好記。外國人的名字是音譯的,不好記。我們一起讀一讀。

生:(齊讀)琳達、溫迪。

【這個板塊的作用是初讀課文,整體感知。金銘花了7分鐘時間讓孩子們讀課文,這是需要勇氣的!一節(jié)課40分鐘甚為寶貴,課堂伊始的7分鐘,教師本來可以做很多事情,很多教師會用這七分鐘時間做不少吸引聽課老師的眼球的事。而金銘只做了一件事——讓學生在一旁讀書7分鐘___讓臺下老師干等了7分鐘。金銘太“目中無人”了!果真“目中無人”乎?非也,這恰恰是金銘“目中有人”的表現(xiàn)。金銘深知,課堂是學生的課堂,一切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安排,當為學生的學服務,只要學生需要,哪怕冷落老師們再多的時間也是值得的。反觀當下的語文課,上課者大概太在乎臺下老師的感受,課堂始終處于一種滿負荷狀態(tài),一片喧騰,熱鬧無比,學生很難有整塊時間潛心會文。前不久的第六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大獎賽上,默讀的嚴重缺席,就是明證。金銘卻偏不怕“得罪”聽課老師,他不避諱冷場,讓孩子們讀足7分鐘的課文!我以為這絕不是隨意為之,實乃有意而為。我想,大概金銘是想讓學生通過與文本的密切接觸,從整體上去把握課文,進而獲得一個總體的印象吧。另外,金銘在整體感知的過程中,將外國人的名字音譯的特點進行”順手捎帶”,并指導學生讀正確,這是方法的指點!】

板塊三:

師:琳達跟琳達的父親、母親,還有琳達的女兒溫迪,他們對捐贈角膜這件事情態(tài)度一樣不一樣呢?

生:不一樣。

師:這種認識上的不一樣,或者截然相反的認識,用剛才學過的一個詞就叫——(生接:天壤之別)天壤之別,是吧?我們來看一看琳達和她的父親有什么天壤之別?我們看文章1——3節(jié),誰愿意讀給大家。(學生紛紛舉手)很多同學都愿意讀書。讀書真好,(指向一名男生)你來讀給大家。

【抓住“天壤之別”引導學生進入文本,這是本課由整體感知到細讀文本的一個關節(jié)點。金銘抓住了這個關鍵詞語,誠如他自己說的“提領而頓,百毛皆順”!“天壤之別”是解讀文本的一把鑰匙,有了這把鑰匙,這個文本就被打開了。老實說,這么長的一篇課文,如果老師還是一段一段往下教,非要教個三節(jié)課不可!因此,抓關鍵詞入課,還是實現(xiàn)長文短教的一個高招。而關鍵詞在哪里?關鍵詞就像珍珠一樣散落在草叢中,需要教師去發(fā)現(xiàn)。而發(fā)現(xiàn)的過程,就是鉆研文本的過程。發(fā)現(xiàn)這樣的關鍵詞,顯然需要智慧和耐心的?!?/p>

師:你叫什么名字?(生:李元豐)李元豐,我們看李元豐讀得能不能讓我們感覺到琳達的態(tài)度是怎么樣的?好嗎?能讓我們聽出來就成功了,有信心嗎?(生點頭)好,開始。

(生讀課文:我終生難忘1965那個炎熱的夏日,年僅36歲的母親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奪去了生命。下午……)(學生唱讀并有點斷斷續(xù)續(xù)的)

師:(打斷學生)等一等,我感覺他不像讀書,像什么呢?

生:像念經(jīng)。(學生大笑)

師:像念經(jīng)?當然比念經(jīng)要好,但是感覺讀書不能這樣讀,怎么讀呢?聽老師讀一讀好嗎?

(師有感情地范讀課文:我終生難忘1965那個炎熱的夏日,年僅36歲的母親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奪去了生命。)

師:你聽老師在讀的時候跟說話是不是一樣的?讀書要和說話一樣,好嗎?來,再讀。

(生重讀:我終生難忘1965那個炎熱的夏日,年僅36歲的母親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奪去了生命。)

(這次這名學生讀得很有進步,不再斷斷續(xù)續(xù)的)

師:好,就讀到這里。大家聽,是不是比剛才要——(生接:好)所以應該把掌聲送給他。(學生鼓掌)這就是進步啊!再往下讀。

(生接著讀:下午晚些時候,一位警官……)

師:糾正“而征求父親的意見”把調(diào)子往下降,不要往上走,那就像說話一樣了,平時我們說話的時候是不是往下走的?你能說“今天你吃飯了嗎?”(語調(diào)上揚)我們這樣說:“今天你吃飯了嗎?”(正確的讀法)——明白了?往下讀。

生:接著讀。

(師糾正:“居然、給予”。)

師:從他讀的第一小節(jié)當中你感覺琳達怎樣的表現(xiàn)?

生:生氣了。

師:她生氣了,我再請一位同學往下讀。(指向剛才讀課文的學生)你呢,可以向他學一學,好不好?(生點頭)你推薦吧。讓好朋友幫幫你。(生指一姓郭同學)誰是小郭老師?(學生在下面小聲說)郭玉成老師?好,你聽他讀,你看是不是他讀的時候是不是也是唱,像念經(jīng)呢?念經(jīng)很不好。

生: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學生讀得很流利)

師:他讀得和你一樣嗎?(生佩服得搖頭)你再來讀一讀第三自然段。讓小老師先坐下。

生: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師:我看他很會學習,待會再來讀,有信心讀好嗎?(生點頭)太棒了,我們從剛才兩位好朋友的讀中你感到琳達是怎樣的態(tài)度呢?

生:非常的生氣。

師:如果我們用文中的一個詞來形容琳達的表現(xiàn),可以選哪一個詞?

生:含著淚水。

師:這是她的理解,你呢?

生:哭喊。

師:哭喊,來你把這句話讀一讀。

生:讀:“你怎么能讓他們這樣對待媽媽?”我沖著爸爸哭喊,“媽媽完整地來到世上,也應該完整地離去。”

師:同學們,我沖著父親哭喊,為什么不是哭著說,不是哭叫,而是哭喊呢?為什么?

【“字字未忽宜,語語悟其神”!語文的味道,就是這樣品出來的。這品析,是對語義細微差別的辨析,是引領孩子走進人物心靈的抓手。對詞語的細細玩索,應該成為語文課的一道亮麗風景!】

生:因為用“哭喊”更能表現(xiàn)琳達當時的心情。

師:你在家里對自己的爸爸媽媽喊嗎?喊不喊?喊會被認為什么?(生:不禮貌)大人一聽,你看這個孩子“嗷嗷”直喊,會認為咱們沒有禮貌?,F(xiàn)在琳達竟然哭喊,你可以看出琳達怎么樣?(生:非常氣憤)來,你把這種氣憤讀一讀。

【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理解詞語,將之放在生活的大背景中理解,詞語便活了!】

生:讀“你怎么能這樣讓他們這樣對待媽媽?”我沖著爸爸哭喊,“媽媽完整地來到世上,也應該完整地離去?!?/p>

師:好,我們一起來讀。

生:齊讀:“你怎么能這樣讓他們這樣對待媽媽?”我沖著爸爸哭喊,“媽媽完整地來到世上,也應該完整地離去?!?/p>

師:誰再來讀一讀,把這種哭喊讀出來。

生:讀。

師:很好,“我沖著爸爸哭喊”預備齊。

生:齊讀:“你怎么能這樣讓他們這樣對待媽媽?”我沖著爸爸哭喊,“媽媽完整地來到世上,也應該完整地離去?!?/p>

師:琳達對待捐贈的反應是——哭喊(板書)。那么父親是怎樣的呢?請同學自由讀一讀第四小節(jié),看一看用文中的詞來形容父親的態(tài)度可以選哪一個?

(生:自由讀課文第四小節(jié)。)

師:來,女同學,你說。

生:讀“琳達,他平靜地說……”

師:停,用一個詞說一說父親的態(tài)度。

生:平靜。

師:平靜是什么意思呢?

生:非常地冷靜。

師:冷靜——你說。

生:不急躁。

師:不急不躁。父親平靜地說——他面對女兒的哭喊平靜地說——為什么父親能平靜地說?(學生一時沉默)還要從第四小節(jié)中找依據(jù),他為什么平靜地說?

(學生思考)

生:“很久以前,

你媽媽和我就認為,如果我們死后的身體能有助于他人恢復健康,那么我們的死也是有意義的?!?/p>

師:他為什么能平靜地說?

生:因為他覺得自己是做了一件好事。

師:從那些詞中你能看出?

生:從“很久以前”。

生:是,我從“很久以前”能看出他們早就打算自己死后捐獻角膜。

師:父親和母親早就商量好了,死后要捐贈器官,父親面對女兒的呼喊才能如此地平靜。請你把這段話——用平靜的語氣把這段話再讀一讀。

生:讀“你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禮物就是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

你媽媽和我就認為,如果我們死后,能有助于他人恢復健康,那么我們的死也是有意義的?!?/p>

師:非常好。同學們,捐贈器官這樣一件重要的事,父親卻認為是平平常常,理所應當,很平靜,這是一種——(生:很偉大)是啊,這是一種很偉大的表現(xiàn)??!來,我們用平靜的語氣來把這種偉大讀出來。預備齊。

生:齊讀:“你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禮物就是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

你媽媽和我就認為,如果我們死后,能有助于他人恢復健康,那么我們的死也是有意義的?!?/p>

師:很好,父親是平靜,琳達是哭喊。我想問一問:父親和琳達在“天壤之別”當中誰的表現(xiàn)是“天”?誰的表現(xiàn)是“壤”?

生:父親是“天”,琳達是“壤”。

【這是第一個回合的“天壤之別”,一個“哭喊”、一個“平靜”,多么鮮明的對比。教師引領孩子們反復誦讀,進而體察人物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為深入感悟文本打下了基礎?!?/p>

師:我再問一個問題,琳達她愛自己的父親嗎?

生:愛!

師:父親他愛自己的妻子嗎?

生:愛!

師:兩者都是愛,怎么會有天壤之別?這個問題需要好好想一想。(學生思考)(師用商量的語氣)兩個人商量商量,交換交換看法?

生:(小聲討論。)

師:好,同學們,琳達愛母親,父親也愛自己的妻子,兩者的愛為什么會有天壤之別?

生:因為他們的愛很不一樣。

師:怎么不一樣?

生:因為琳達是不舍得,她父親是讓自己的妻子……(語塞)

師:沒講清楚,心中有話沒講清楚,是不是?

生:琳達她是愛母親,所以她不讓爸爸捐母親的角膜;爸爸也是愛妻子的,他卻要捐。

師:也就是愛的方式不一樣,往下想——怎么不一樣呢?你說。

生:因為琳達不舍得讓醫(yī)生肢解自己的母親,但是琳達的父親認為如果他的妻子的眼角膜能幫助別人,這樣他的妻子死得有意義。

師:琳達想的是誰?。?/p>

生:自己的感受。

師:“媽媽完整地來,也應該完整地去?!薄亲约旱母惺?。父親想的是誰呢?(生接:別人)你說。

生:是兩個人。

師:是兩個人?——是什么?(生接:是盲人)是盲人,是他人。只想自己——這個愛是“壤”;父親想到了別人,幫助了別人——這種愛是“天”。只想自己——那種愛我們可以管它叫“小愛”,那么父親那種愛呢?不但愛自己的家人,還愛別人——那叫(生齊):“大愛”。來,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父親的大愛之言吧!預備齊。

生:齊讀:“你能給予他人的(師打斷:我發(fā)現(xiàn)有同學還讀“ɡěi”呢,重讀)你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禮物就是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

你媽媽和我就認為,如果我們死后能有助于他人恢復健康,那么我們的死也是有意義的?!?/p>

【我為這一環(huán)節(jié)喝彩!”天壤之別”的背后,藏著“愛”——深深的夫妻之愛和母女之愛——這是一種摯愛。不一樣的是“小愛”和“大愛”。這一點,很容易被學生所忽略。在這個片段的教學中,金銘從文本表層深入內(nèi)核,挖掘出了藏在字里行間的意義。金銘在看起來并不深奧的地方,設置了一個沖突:“琳達愛母親,父親也愛自己的妻子,兩者的愛為什么會有天壤之別?”孩子們帶著這個問題,再次走進了文本。于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理解了文字背后藏著的東西。文本的嶄新意義,從師生的心靈深處生長了出來!】

師:在文中,除了父親跟琳達的愛有天壤之別,還有誰跟琳達的愛也有天壤之別?

生:琳達的女兒。

師:琳達的女兒是吧,來,你把文中第八小節(jié)讀一讀。

生:讀第八自然段。

師:好,讀到這可以了,讀到這溫迪的表現(xiàn)已經(jīng)出來了,她——(生齊接:熱淚盈眶)走過去——(生接:緊緊地擁抱外公)可見溫迪怎么樣呢?

生:非常高尚。

生:可見溫迪被外公感動。

師:好,感動——她理解了。來,你和老師讀后面的話,你來讀溫迪的話,好不好?

師生分角色讀:

生:媽咪,我真為你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

師:這令你驕傲嗎?

生:當然,你想過什么也看不見會有多么痛苦嗎?我死后,也學外公將眼睛的角膜捐給失明的人,讓他們重見天日。

師:從溫迪母女倆的對話當中你感到溫迪怎么樣呢?你說。

生:溫迪有博大的胸懷。

師:是的,這胸懷很博大,如果也用文中的詞來形容溫迪的態(tài)度,你會用哪一個詞呢?

生:熱淚盈眶。

師:熱淚盈眶——可以,還有不同的理解嗎?最邊上那個女同學。

生:溫迪為外公所做的一切驕傲。

師:一個詞。

生:驕傲。

(師板書:驕傲)

【這是第二個回合的“天壤之別”.】

師:琳達的父親是平靜的,琳達是哭喊,女兒是驕傲,是熱淚盈眶。在這前面的表現(xiàn)當中琳達都是天壤之別的什么?。浚ㄉ樱喝溃┝者_有沒有什么表現(xiàn)也能成為天壤之別的“天”,也是那種無私的大愛?(生沉默)琳達做了什么也能讓她的行動成為天壤之別的“天”。

生:我死后也學外公將眼睛角膜捐給失明的人。

師:這是誰的表現(xiàn)?(生接:溫迪)我問的是琳達。

生:她捐獻了父親的角膜。還捐獻了女兒溫迪的角膜。

師:她同意把女兒的角膜送給別人??雌聊?,聽老師讀。

[這是第三個回合的“天壤之別”!如果說前兩個“天壤之別”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并理解,而此處,則容易別學生忽略,因此教師在此處輕輕一點,讓學生有恍然之感。這就是教師的.點化藝術!]

師:(配樂張維良《真》)有感情地朗讀:我的可愛的小女兒,才華橫溢的小溫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喪生。一輛卡車無情地碾過正在策馬揚鞭的她。(停頓許久,緩緩地)這樣一位才華橫溢的孩子,這樣一位善良可愛的孩子,十四歲,最美好的時候離開了我們,離開了這個世界。如果你是母親的話,這個時候,你一定會非常地——

生:傷心。

生:痛苦。

生:難過。

師:傷心、悲痛、痛苦。琳達作為母親她要比大家還痛苦,還傷心,還難過??墒沁@個時候她怎么做的???(繼續(xù)配樂有感情地朗讀:)“當我簽字時,她的話縈繞在耳際:你想過如果什么也看不見會有多么痛苦嗎?”

師:(指一神情專注地學生)你想說什么?

生:我想說小溫迪的母親琳達她是一位偉大的母親。

師:她是一個偉大的母親啊!所以這個時候這封信一定能夠撫慰這位偉大母親的心靈。你愿意輕聲地讀給琳達聽嗎?

生:讀信:親愛的里弗斯先生和太太,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現(xiàn)在兩位昔日的盲人已重見天日,他們成為令愛——一位極其熱愛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紀念,并有幸終生分享她的美麗。(學生將“有幸終生”處讀錯了斷句,老師糾正并示范)

師:這樣一封信,聽一遍怎么能夠???誰愿意再讀給琳達聽一聽?。?/p>

生:讀信。

師:同學們,從這封信當中你讀出了什么?你聽到了什么?(生沉默)你看“他們成為令愛——一位極其熱愛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紀念,并有幸終生分享她的美麗。”他們分享的僅僅是溫迪的美麗嗎?還分享了什么?

生:善良的心。

師:一顆善良的心,還分享了什么?

生:她的角膜。

師:是啊,此情此景讓我們?yōu)闇氐?、為琳達感到驕傲啊!讓我們感到感動啊!我們一起讀讀這段話。

生:配樂(張維良《真》)有感情地讀信。

【雖然我沒有親臨現(xiàn)場,但是看了這段實錄,我被深深打動了。被文中的善良的人們的質(zhì)樸而偉大的品質(zhì)所打動,被師生在課堂的真情流淌所打動,被孩子們深入到位的感悟所打動。語文課上,我們不刻意追求感動,但是當文字深深地打動著師生,當孩子們的表現(xiàn)深深地打動著我們的時候,這樣的情感,是美好而質(zhì)樸的。我愿意看到語文課堂上質(zhì)樸的感動!】

板塊四:

師:同學們,琳達、溫迪、父親、母親值得我們銘記,因為他們想到是他人。在我們周圍也有這樣的人。

(投影出示照片,配樂張維良《真》,聲音低緩地。)同學們,照片上這個小女孩叫小楊帆,就在69天前,小楊帆在青島人民醫(yī)院離開了我們,小楊帆的生命只有3歲半。這是她爸爸帶著她在海洋紀念館留的最后一張相。楊帆死后,她的父母替她把角膜捐給了兩位盲人。小楊帆留下了光明,也留下了愛心。

躺在病床上這個大姐姐叫王聰聰,是我們東營市一中高一的一名學生。去年,她患了白血病,她躺在病床上一邊跟病魔頑強地斗爭,一邊讓她的父親在角膜捐贈申請書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她說:“如果我死了,我要讓我的角膜使別人重見光明,讓他們能夠看到五彩絢麗的世界?!闭窃谒麄?、她們的感召下,更多的人加入到了這個行列——哈爾濱醫(yī)科大學600多名大哥哥、大姐姐,他們莊重地在器官捐獻申請書上也寫下自己的名字,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他們是讓我們最感動、最可敬的人。同學們,我相信: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這個世界將更加光明、美好!

下課!

【這個板塊的拓展,顯然是必要的,也是水到渠成的。這既是對課文內(nèi)容的適度拓展,又是對文本意義的再度升華。】

張祖慶老師評《永生的眼睛》

『總體感悟』

金銘說這節(jié)課是他的“處女課”,是有一定的語境的。在近10年的教學生涯中,我想他不可能連一節(jié)公開課都沒有上過。他特別看重此課,大約源于對語文有了自己的體認,對文本有了自己的解讀,對教案有了獨立的設計!因此,說此課是處女課,是頗為貼切的。一口氣讀下來,直覺告訴我,這節(jié)課確實值得細細地讀,慢慢地品。這些天,利用零星的時間,邊感悟,邊敲打,遂有了如下文字:

一、文本解讀:兒童視域與教師視域的融合

解讀文本,是教學設計的前提。沒有對文本的深入而比較準確的解讀,就不會有精彩的設計。語文教師如何去解讀文本?竊以為要在兒童視域與教師視域的融合上做文章。解釋學派哲學家加達默爾認為,理解不是一種主體對客體的認識活動,而是理解者與理解對象之間的一種視野融合。達加默爾對理解的解釋告訴我們,理解一個文本,決不能像自然科學那樣,去追求文本的客觀意義,而是以我們的自身情境和“前見”(也叫前理解)去參與文本意義的建構(gòu)。閱讀教學的過程,是教師和學生一起生發(fā)文本意義的過程。文本的意義,只有在學生、教師、編者(作者)、文本之間的對話與視野融通的過程中,才能得以生成。這種生成,是閱讀主體從各自的視野出發(fā)的,一起參與,逐漸達成融合的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在本課的教學中,金銘始終站在“視野融合”的高度來處理文本,通過巧妙的整合,最大限度地開掘了文本的意蘊,使得整個課堂充滿張力。

從對文本解讀的闡述以及教學過程的推進來看,金銘老師確實是一個有著很強的解讀能力的,這種解讀能力具體體現(xiàn)解讀視域的恰當和在言語感悟力的敏銳上。

我始終以為,一個優(yōu)秀的語文老師,必得有高品味的語感,并以自己的語感來喚醒學生沉睡的審美感覺和悟性。一個語文教師光有言語之愛還是不夠的,他還必須具備較強的言語感悟力和言語感染力。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應該是言語奧秘的探索者、解密者、創(chuàng)造者,是學生親近語言、熱愛語言的引領者。語文教師理應憑著自己對語言的獨特的感受,帶領學生走進語言的精微隱秘的深處,指點學生發(fā)現(xiàn)并欣賞琳瑯滿目的語言世界,進而將自己的言語睿智傳遞給他們,喚醒他們沉睡的言語感覺,點染他們的言語悟性和靈性,使他們逐漸獲得言語領悟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正如潘新和教授說的“語文教學是一種言語感覺和言語智慧的傳遞,是用教師的言語感悟和言語睿智,喚醒鴻蒙未啟的學生的言語靈性和悟性。一個缺乏言語感悟力和感染力的教師,是無法敲開學生的言語心智法門的。”

這種感悟力和感染力,首先來自于教師對文本的基于兒童立場的感悟。金銘先將自己作為兒童,將兒童閱讀這個文本有可能達到的解讀水平和困難做充分預設。有了這樣的預設,才會在教學的推進中設計富有層次性的問題,引領孩子們逐漸逼近文本的主旨。但是,教師若光光站在兒童的角度來看問題,則顯然是不夠的.我們看到,金銘又重視了以教師的視域來解讀文本。從整個教學過程來看,老師對于文本的解讀是深入的,這解讀,融入了自己對角膜捐獻的理解。因為多次閱讀,金銘在文本中披沙揀金,終于發(fā)現(xiàn)了解讀此文的密碼——“天壤之別”。這發(fā)現(xiàn),猶如哥倫布之于發(fā)現(xiàn)新大陸,整個教學設計因為有了這樣的發(fā)現(xiàn)而顯得生機蓬勃。因著這樣的發(fā)現(xiàn),金銘對文本中的一些細微的地方,才有了更為敏銳的洞見和發(fā)現(xiàn)?!半m然溫迪和父親對待父親的死的態(tài)度截然不同,但是相同的是他們深沉的愛”。也因為有了這樣的洞見和發(fā)現(xiàn),金銘才得以對話參與者的身份,引領孩子們?nèi)グl(fā)現(xiàn)和重新建構(gòu)文本的意義。

(此處省去最重要的,論壇不同意我發(fā)上來的312個字)

《永生》一課的教學,金銘老師以自己對言語的感悟力和感染力,實現(xiàn)了對言語生命的啟蒙,對言語感覺的啟悟。這一切都有賴于教師親身的讀、寫活動,有賴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讀寫經(jīng)驗的感性互動。教師用自己的讀寫活動中的體悟,喚醒、催動學生言語靈性和悟性的生發(fā),促進他們言語生命意識的自覺形成,實現(xiàn)了師生間言語生命的對接。這種對接,靠的正是言語感悟力和感染力的召喚和回應。

二、教學過程:人文精神與言語工具的統(tǒng)一語文教師不僅僅承擔教會學生知識,而且要幫助學生建構(gòu)精神家園的重任。因為一個人畢其一生,除了建構(gòu)物質(zhì)家園,還要建構(gòu)精神家園。人之所以成其為人,就在于他有精神上的追求,有向善的良知,向美的情懷,向真的思想,有超乎于現(xiàn)實功利之上的道德、理想、信念,有對人自身的精神撫慰、終極關懷以及自我實現(xiàn)的需求。人們?yōu)榇瞬槐苄羷?、殫精竭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目的就是要為自己建造一個精神生活的寓所,唯有精神的家,才是人類真正的歸宿。因此,作為孩子們語文學習的引領者,我們要重視兒童精神家園的建設。這種建設,不是架空地喊口號,而是要借助于言語活動進行。因為人類的一切精神財富,人類的思想與情感、智慧與問明、知識與能力,都要借助語言得以表達與承傳。海德格爾說:“語言是存在的家。在其家中住著人?!币虼耍Z文教學,要讓孩子們成為“家的主人”,要追求語言與精神的同構(gòu)共生。

在文本解讀中,金銘很是大膽地提出了對教材的獨特理解:“教材編者給這篇課文一個怎樣的任務呢?多個版本的教材均在四年級收錄了《永生的眼睛》這篇課文,這說明教材編者認為這篇課文很重要。確實,器官捐獻在發(fā)達國家已經(jīng)成了社會生活中很自然、普通的事情。而在我國還有漫長的道路要走,即使人們對于器官捐獻的認識已轉(zhuǎn)變,這篇文章仍有它不可替代的人性光輝方面的價值存在。那么編者究竟想通過這篇課文達到什么目的呢?我以為一是認識器官捐獻這種有意義的行為,感受琳達的驕傲。二是承擔作為課文的例子功能,訓練學生的語文能力。其中我以為一是最主要的任務。因為,要是單純借鑒表達方法,訓練語文能力的話,比這篇文章寫的好的多的是。也就是說,在本課中,人文性的東西應該更進一步得到張揚。”

這樣的認識,顯然是難能可貴的。金銘不忌諱被人說成大唱“高調(diào)人文”,他以為,張揚捐獻角膜中蘊含著的生命意義,是這篇課文的一個重要的任務。因此,我們看到的整個教學過程,金銘時時處處都在為著這個目標而努力著。

從“天壤之別”的三個層次的理解,到課外資料的適度拓展,讓孩子們對于捐獻角膜這一賦予生命以全新意義的行為,有了由淺入深的理解。金銘的本意,并不是讓今天的孩子也加入捐獻角膜的行列,而是通過課文的學習,領悟關愛他人,尊重生命的人文情懷。在這一點行,本課教學無疑是成功的。

更為可貴的是,在張揚人文精神的同時,金銘始終不忘記這是在學“語文”?!叭宋脑谡Z文中“,人文精神的傳遞,不是靠灌輸講解,而是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潤物無聲地進行的。我們來看以下幾個教學片段:

片段一:

生:摯愛。

師:一起讀。(學生扯著嗓子大聲齊讀)讀得輕柔一點——齊讀啊,不見得聲音那么高,整齊就可以了。來,預備讀。(學生讀得聲音低沉)唉,別那么低啊,自然的聲音最好聽了,來,讀。(這次學生讀得較好)

師:非常好。我想問一問,你摯愛的人都有誰?

生:我的媽媽、爸爸、奶奶、爺爺。

師:看來媽媽跟你最親、最近,把她放在第一位了。是吧?你說(指向另一名學生)。

生:爸爸、媽媽、奶奶、爺爺、姥姥、姥爺、叔叔、阿姨。

師:唉呦,你還要往下說好多。看來都是我們最親、最近的人,是吧?請坐。那這個詞跟熱愛有什么區(qū)別?(學生思考)一般我們說熱愛,是熱愛什么?

生:熱愛學習。

生:熱愛祖國。

生:熱愛大自然。

生:熱愛勞動。

師:熱愛家鄉(xiāng)。

生:熱愛家庭。

師:那么這兩個詞有什么區(qū)別呢?

生:(思考后)熱愛是喜歡某個東西,可是摯愛總是和誰最親密。

師:我們一起讀一遍。(生齊讀)非常好,自然的聲音??聪旅孢@個詞。片段二:

生: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師:我看他很會學習,待會再來讀,有信心讀好嗎?(生點頭)太棒了,我們從剛才兩位好朋友的讀中你感到琳達是怎樣的態(tài)度呢?

生:非常的生氣。

師:如果我們用文中的一個詞來形容琳達的表現(xiàn),可以選哪一個詞?

生:含著淚水。

師:這是她的理解,你呢?

生:哭喊。

師:哭喊,來你把這句話讀一讀。

生:讀:“你怎么能讓他們這樣對待媽媽?”我沖著爸爸哭喊,“媽媽完整地來到世上,也應該完整地離去。”

師:同學們,我沖著父親哭喊,為什么不是哭著說,不是哭叫,而是哭喊呢?為什么?

細細讀讀著這些片段,我們不難品到流淌著的濃濃語文味。語文的味道從哪里來?從學字學詞的扎扎實實中來,從重點語句的層層錘打中來,從文本意蘊的潛心涵永中來。倘若沒有了語文味,那么我們的課堂和品德課堂有什么差別呢?語文味,是語文老師和學生一起精心“烹”出來的,它需要文火慢燉、精心料理。

三、深度追問:閱讀自由與語用能力的欠缺

金銘的這節(jié)課還存在什么遺憾?我似乎一時講不清楚。我只是朦朧地想到:在漢語這一無垠的大海中,浪花點點,貝殼多多。語文老師,要領著孩子們暢游大海,感受游泳的樂趣;要帶著孩子們漫步海灘,拾起美麗的貝殼。教師發(fā)現(xiàn)琳瑯滿目的貝殼,然后撿起來交給孩子們細細欣賞,是一種策略;教師只將孩子們帶到海灘,讓孩子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欣賞美麗無比的貝殼,這又是另一種策略。我還想到:漢語是一個神奇的世界,就像干國祥老師所說的,“每一個漢字,其實都曾經(jīng)是一次偉大的創(chuàng)造,都算得上是人類的一個小小奇跡”。然而,在我們的語文課堂上,老師們往往熱衷于引導孩子走進故事,卻很少帶著孩子們走出來,透過紛繁的詞匯,去研究詞匯本身的魅力,進而感悟漢字的“偉大”。這如何讓孩子們感悟“偉大”?不是靠教師激情澎湃的演講,更不是靠一次次單調(diào)枯燥的練習。而是師生一起“要沉入詞語的感性世界”(李海林語),“在漢語中出生入死”(王堯語)!一個高明的語文教師,必定如一個優(yōu)秀的導游,將游客(學生)帶至風景點(文本),然后讓他們靜靜地欣賞,讓他們自己去領略風景(文字)的妙處,獲得默然心動的啟悟。我還想,我們的語文課,如何給孩子們更為廣闊的閱讀空間,還孩子們閱讀心靈的自由?(比如,在整體感悟的環(huán)節(jié),能否給孩子們更多談讀后感受的機會?)如何讓孩子們在靜靜的閱讀中,自己去感悟文字的魅力,發(fā)現(xiàn)文本中蘊含著的更多的內(nèi)涵?(比如,很多意味深長的文字,能否讓孩子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其妙處?)如何在引領學生理解文本內(nèi)容的過程中更多關注文本的表達形式?(比如,能否引導學生思索:課文首尾都提了到14歲,是偶然呢,還是必然?)……我還想,我們的語文課,如何將“語用”能力訓練擺在一個比較重要的位置上?李海林老師在<言語教學論>中說道:“語文課程的教學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用能力,這是語文課程教學目的的唯一表述,除此之外既不需要其他目的的補充,也沒有第二種表達。它需要的是全面地理解和深刻地理解?!蔽覀児们也蝗ピu論這個結(jié)論的科學性,但是培養(yǎng)語用能力的重要性,顯然已經(jīng)被很多專家(包括王榮生)所認同。在本課的教學中,如果從“語用”的角度去考察,顯然還存在著某些缺陷?!罢Z用能力”的核心是什么?就是“語文審美”能力,李挺揚說過“語文王國最根本的矛盾是言語形式和思想內(nèi)容的矛盾,能夠真正解決這一矛盾的根本規(guī)律是美的規(guī)律,所有話語,一切文體,以及語文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個詞,每一個標點符號,每一種格式安排,語氣停頓,甚至非語言因素的包裝點綴等等,在表達內(nèi)容/接受信息的交際過程中,都無一例外地要受到美的規(guī)律的制約和檢驗”。我的理解,所謂的“美的規(guī)律”就是言語表達的適切性,因此,語用能力培養(yǎng)的核心,就是欣賞發(fā)現(xiàn)文本表達的適切性,并從中學習表達,適度遷移。從這個角度去考量金銘的課,我以為是有所欠缺的。我在想,學生在學習了三個人對待角膜捐獻這件事的態(tài)度“天壤之別”后,能否引導學生站在不同的角色上來敘述這段歷史。站在父親的角度,談自己/女兒/外孫女對待角膜捐獻的態(tài)度之“天壤之別”;站在琳達的角度,談自己/父親/女兒對待角膜捐獻態(tài)度之“天壤之別”;站在溫迪的角度,談自己/外公/母親對待角膜捐獻態(tài)度之“天壤之別”,學生在敘述的過程中,文本中的一些重點詞句必然得以激活,學生勢必會揣摩并適當遷移文本的表達形式.同時,這敘述已經(jīng)帶有個性化創(chuàng)造色彩,是一種站在當下立場去追溯往事的敘事策略。這樣的訓練,不是很有意義嗎?如果有機會,我也愿意來嘗試這一課——當然,肯定會借鑒金銘的很多成功的設計。以上意見,僅供金銘和各位參考。語文的路還很長,需要我們一步一步朝前走——愿與金銘以及熱愛語文的朋友們共勉。

s("content_relate");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780556.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