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發(fā)展迅速的今天,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報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膱蟾鎯?yōu)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畢業(yè)設計報告摘要篇一
20128295所 在 院:
土木工程學院專 業(yè):
土木工程系設計方向:
教學樓設計指導教師:
馮克勤(副教授)
2016 年 5 月 25 日
四川農業(yè)大學 2016 屆本科畢業(yè)論文 摘 摘 要.............................................................................................................................................1 abstract...................................................................................................................................1 1 前言.............................................................................................................................................2 2 設計基本資料..............................................................................................................................3 3 建筑設計......................................................................................................................................4 3.1 建筑平面設計...........................................................................................................4 3.1.1平面圖設計............................................................................................................4 3.1.3 交通流線設計........................................................................................................5 3.1.4 建筑樓梯設計........................................................................................................5 3.1.5 衛(wèi)生間設計............................................................................................................5 3.2 建筑立面設計...................................................................................................................6 3.3 建筑剖面設計...................................................................................................................7 3.4 墻體與基礎設計.......................................................................................................7 3.5 樓地面設計.......................................................................................................................8 3.5.1 地坪層....................................................................................................................8 3.5.2 樓面板設計............................................................................................................8 3.6 屋頂設計...................................................................................................................8 4 建筑節(jié)能設計..............................................................................................................................8 4.1 節(jié)能設計概況...........................................................................................................8 5.結構設計......................................................................................................................................9 5.1 結構選型...........................................................................................................................9 5.1.1 結構型式對比........................................................................................................9 5.1.2 結構方案布置.......................................................................................................9 5.2 結構手算................................................................................................................10 5.2.1 總重力荷載代表值的計算.................................................................................10 5.2.2 總水平地震作用計算.........................................................................................10 5.2.3 框架的側移剛度計算.........................................................................................11 5.2.4 橫向水平荷載作用下的框架結構的內力和側移計算......................................11 5.2.5 豎向荷載作用下的框架結構內力和側移計算..................................................11 5.2.6 橫向框架內力組合..............................................................................................11
四川農業(yè)大學 2016 屆本科畢業(yè)論文 5.2.7 框架截面設計......................................................................................................12 5.2.8 基礎設計..............................................................................................................12 5.2.9 承載力計算..........................................................................................................13 5.3 結構機算.........................................................................................................................13 5.4 結構施工圖的繪制................................................................................................13
四川農業(yè)大學 2016 屆本科畢業(yè)論文 1 摘 要 本建筑是位于四川省廣漢市萬福中學校園內??紤]其所在地域及功能要求,合理進行功能分區(qū)及流線組織。建筑結構采用抗震、抗風性能較好的,具有建筑平面布置靈活、使用空間大、延性較好等特點的框架結構。在結構計算的過程中,依照建筑使用要求和場地地質條件等資料,確定結構布置方案。在這之后,對重力荷載和橫向框架側移剛度進行了統計計算,選取一榀框架進行設計計算。在明確計算簡圖的前提下,分別進行橫向水平荷載作用下框架結構的內力和側移計算、豎向荷載作用下框架結構的內力計算。采用底部剪力法和 d 值法計算地震荷載和風荷載作用下的框架內力,采用分層法計算豎向荷載作用下的內力,并繪制一榀框架內力簡圖。然后考慮四種內力組合方式,并取用最不利組合,對一榀框架進行截面設計,涵蓋梁、柱的配筋計算。并設計計算一榀框架樓板、基礎配筋以及樓梯的設計計算。在配筋計算中結合 pkpm 電算結果,將手算結果與電算結果進行比對。整個設計滿足各種規(guī)范要求,達到較好的設計訓練效果,完成了本次結構設計的所有要求。最后根據計算結果繪制了結構施工圖。
關鍵詞:結構設計,框架結構,內力計算,內力組合,截面設計 abstract the building is a teaching building located in the outskirts er in their region and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spaniding function parts and organizing the flown line ng structure using the frame structure which has a better seismic and wind performance,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a flexibly architec-tural layout, greater use of space, good ductility and other the process of structural calculation ,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site construction , etc., to determine the structure layout fter, count and calculate the gravity load and the lateral stiffness of the framework, select one specimens of the framework for design and the premise of the calculation of diagram, transverse the calculation of internal forces and drift of the frame structure under horizontal load , and internal force of the frame structure under vertical equivalent base shear method and d-values method calculated the framework internal force with seismic and wind loads stratification calculated the internal forces under vertical loads and draw a force diagram of a specimens of consider four kinds
四川農業(yè)大學 2016 屆本科畢業(yè)論文 2 of combinations of internal forces, and calculate the forces of the entire building of the four access the most unfavorable combination to design cross-sections of a specimens of framework , covering beams, columns calculate the reinforcement of the ramework?s slab and foundation and calculate the t1 the calculation of reinforcement with pkpm calculation results, will hand-calculated results and calculation results are whole design to meet various requirements in the code, to achieve better design training effect, completed all the equirements of the structure 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complete the structure construction words : structural design, frame structure, cross-sectional design 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 internal force composition, 1 前言 該設計“四川省廣漢市萬福鎮(zhèn)中學第二教學樓”,是根據四川農業(yè)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2016 屆畢業(yè)設計要求編寫的畢業(yè)設計。內容主要包括建筑設計、結構設計兩大部份。
建筑設計方面,此工程位于四川省廣漢市,結合校園其它建筑風格,此工程采用外墻涂白色涂料,顯得古樸、清新、自然。但作為教學樓,建筑必須要具有良好的延性、靈活的平面布置、大空間空間、良好的抗震性能才足以滿足使用的安全、舒適要求,所以此工程選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體系。
此結構計算選取一榀三跨框架為計算單元,通過簡化的手算方法,對結構進行受力分析時,選取不同的方法分別計算出各種荷載作用下的彎矩、剪力、軸力,然后進行內力組合,進一步挑選出組合的最不利內力組合進行截面設計計算,以保證結構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wěn)定性。在水平荷載作用下采用 d 值法,在豎向荷載作用下的內力采用彎距二次分配法。最后通過 pkpm 軟件完成整個建筑的結構設計并繪出結構施工圖,并采用 autocad 及天正建筑軟件對結構施工圖進行完善和修改,最終整理出圖。
此教學樓設計主要通過工程實例來強化大學四年期間所學的知識,并建立一個完整的設計知識體系,并且通過查閱大量的相關設計資料,來提高自己的綜合實際能力,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自我檢驗的機會!在我的導師和院系的其他各位老師的悉心指導下,我圓滿完成本次設計。感謝各位老師們孜孜不倦的教導!
四川農業(yè)大學 2016 屆本科畢業(yè)論文 3 2 2 設計基本資料 工程名稱:四川省廣漢市萬福鎮(zhèn)中學第二教學樓 建設地點:四川省廣漢市萬福中學校園內 工程概況:主體結構 5 層,室內外高差為 0.45m 基本風壓:2/ 3.0 m kn(50 年一遇)地震烈度:本工程抗震設防烈度為 7 度,0.10g 場地類型:ⅱ類。
場區(qū)內土層分布情況:(從自然地坪往下算)(1)填土層 層厚 0.5~1.0m γ=16kn/m 地基承載力標準值為 70kpa(2)粘土層 層厚 0.5~0.8m γ=19kn/m 地基承載力標準值為 130kpa es=6.0kpa(3)卵石層 層厚 4~5mγ=20kn/m 地基承載力標準值:230kpa(4)淤泥質粘土層 層厚 2.5~3.0 m地基承載力標準值:70kpa(5)砂夾卵石層 未鉆穿地基承載力標準值:180kpa 地下水位標高:–3.0m。
四川農業(yè)大學 2016 屆本科畢業(yè)論文 4 3 3 建筑設計 1 3.1 建筑平面設計 1 3.1.1平面圖設計 建筑平面是表示建筑物在水平方向房屋各部分的組合關系。建筑平面中各個使用房間和輔助房間,是建筑平面組合的基本單元。本設計在使用平面設計中充分考慮了以下幾點:注意了房間的面積、形狀和尺寸滿足室內使用活動和設備合理布置的要求;門窗的大小和位置考慮了房間的出入方便,疏散安全,采風通風良好;房間的構成注意使結構布置合理,施工方便,也要有利于房間之間的組合,所用材料應符合相應的建筑標準;室內空間,以及頂棚、地面、各個墻面和構件細部,應考慮人們的使用和審美要求。
對于輔助房間的平面設計,通常根據建筑物的使用特點和使用人數的多少,先確定所需設備的個數,根據計算所得的設備數量,考慮在整幢建筑中輔助房間的分布情況,最后在建筑平面組合中,根據整幢房屋的使用要求適當調整并確定這些輔助房間的面積、平面形式和尺寸。
作為全日制高中教學樓,為了方便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故將美術,音樂,體育教師辦公室也布置在活動中心內,同是為了方便放置體育和音樂器具,每層都設置有儲存室。同是為了各層在功能的使用上能互不影響,把音樂訓練和授課室安排在上
四川農業(yè)大學 2016 屆本科畢業(yè)論文 5 層,而相對需要安靜的閱覽室,美術室安排在下層。
3 3.1.3 交通流線設計 參照我國《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2010)的規(guī)定,本教學樓設計同時采用內廊式,并同時布置兩個樓梯,這樣不僅可以預防突發(fā)事故而引起的交通堵塞,又合理地解決了學生上學、放學大流量人流堵塞,還有利于學生們的課間活動和休息。
3.1.4 4 建筑樓梯設計 樓梯是多、高層建筑常用的垂直交通設施。因此按照要求樓梯的位置要突出、明顯,路線通暢且光線充足,能夠起到引導人流的作用。樓梯一般分為主要樓梯、專用樓梯、輔助樓梯和消防樓梯。主要樓梯一般是與主要出入口相連,位置比較明顯,在設計時避免了水平交通與垂直交通交接處的擁擠堵塞,在各層樓梯口處設計了一定的緩沖地帶區(qū)。學校建筑的主樓梯不宜采用全開敞的室外樓梯,以防治人流密集時發(fā)生的事故。
5 3.1.5 衛(wèi)生間設計 根據相關規(guī)范:男生應至少每 40 人設置 1 個大便器或 1.20m 長大便槽;至少每 20人設置 1 個小便斗或 0.60m 長小便槽;女生應至少每 13 人設置 1 個大便器或 1.20m長大便槽;至少每 40 人~45 人設 1 個洗手盆或 0.60m 長盥洗槽。中小學校衛(wèi)生間的內部,廁位蹲位距離后墻不應小于 0.30m。廁位間要設置隔板,隔板高度不得低于1.20m。中小學校的衛(wèi)生間應該設置前室。學生衛(wèi)生間應具有自然通風、天然采光的良好條件,并且應安置排氣管道。中小學校的衛(wèi)生間外窗距離室內樓地面 1.70m 以下部分應設置視線遮擋措施。所以按照相應規(guī)范的要求此設計每層分別設置了男女衛(wèi)生間,如圖 2 所示。
四川農業(yè)大學 2016 屆本科畢業(yè)論文 6 圖 2 廁所詳圖 2 3.2 建筑立面設計 建筑立面設計是根據建筑物的性質和內容,結合材料、結構、周圍環(huán)境特點以及藝術表現要求,綜合地考慮建筑物內部的空間形象、外部的體形組合、立面構圖以及材料質感、色彩的處理等等,使建筑物的形式與內容統一,創(chuàng)造良好的建筑藝術形象,以滿足人們的審美要求。如圖 3 所示。
四川農業(yè)大學 2016 屆本科畢業(yè)論文 7 圖 3 正立面圖 3 3.3 建筑剖面設計 在建筑剖面組合設計中,除了要處理好各部分的功能關系以外,還應注意各部分之間的高差關系和空間的合理利用。比如說采光、通風的要求:房間的高度要有利于自然通風和天然采光,用保證房間必要的學習、生活和衛(wèi)生條件。比如人體活動和家具設備的要求、人體活動尺度與房間的凈高的關系。室內使用人數的多少與房間的凈高、房間面積的大小、家具布置和人體活動尺度等因素的關系。還要考慮結構類型的要求、室內空間比例的要求、設備設置的要求等等。此設計剖面如圖 4 所示。
圖 4 1-1 剖面圖 4 3.4 墻體與基礎設計 此工程外墻填充墻統一為 300mm 厚加氣混凝土砌塊,內填充墻為 200mm 厚加氣混凝土砌塊。室內墻、壓頂、柱面等均做 1:2 水泥護角,并倒圓角半徑為 20,高度至頂。
四川農業(yè)大學 2016 屆本科畢業(yè)論文 8 5 3.5 樓地面設計 1 3.5.1 地坪層 地基填 200mm 厚素土和 80mm 厚碎石夯實(壓實系數不小于 0.9),100mm 厚 c25細石混凝土,20mm 厚 1:3 水泥砂漿找平層,5mm 厚 1:3 水泥砂漿結合層,地磚地面。
3.5.2 2 樓面板設計 根據現行國家規(guī)范要求,本工程采用全現澆鋼筋混凝土肋梁樓板,且保證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以滿足隔聲、防火、熱工等方面的要求。
6 3.6 屋頂設計 屋頂排水方式采用有組織排水,雨水經匯集后沿水落水管引導至地下管溝。屋面防水等級采用ⅱ級防水,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為 15 年。由于此工程位于四川省廣漢市萬福中學校園內,為與其他教學樓相呼應,因此屋頂采用平屋頂形式。
4 4 建筑節(jié)能設計 此建筑位于亞熱帶季風帶地區(qū),但為了貫徹執(zhí)行國家節(jié)約能源、保護環(huán)境的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改善公共建筑室內熱環(huán)境,進一步實現節(jié)能減排目標,此設計采用規(guī)定性指標控制能耗的方法進行建筑節(jié)能設計。
1 4.1 節(jié)能設計概況 建筑類型:教學,地上層數:5 層,體型系數:0.25。項目地處亞熱帶季風帶氣候分區(qū)的節(jié)能設計執(zhí)行標準:《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gb50198-2005)屋面的傳熱系數)] /([2k m w k ? :0.55 外墻采用 15 厚的擠熟聚苯乙烯泡沫熟料版保溫、隔熱措施 外墻的傳熱系數)] /([2k m w k ? :0.57 東向窗采用斷熱鋁合金 low-e6+12a+6 鋼化中空的玻璃窗,窗墻的面積比為 0.16,窗的傳熱系數)] /([2k m w k ? :3.0,遮陽系數:0.57
四川農業(yè)大學 2016 屆本科畢業(yè)論文 9 南向窗采用斷熱鋁合金 low-e6+12a+6 鋼化中空的玻璃窗,窗墻的面積比為 0.38,窗的傳熱系數)] /([2k m w k ? :3.0,遮陽系數:0.76 西向窗采用斷熱鋁合金 low-e6+12a+6 鋼化中空的玻璃窗,窗墻的面積比為 0.02,窗的傳熱系數)] /([2k m w k ? :3.0,遮陽系數:0.57 北向窗采用斷熱鋁合金 low-e6+12a+6 鋼化中空的玻璃窗,窗墻的面積比為 0.35,窗的傳熱系數)] /([2k m w k ? :3.0,遮陽系數:0.57 地面采用混凝土地面,熱阻 r(m.k/w):0.132 5.結構設計 1 5.1 結構選型 1 5.1.1 結構型式對比 剪力墻結構:剪力墻結構是由一系列的橫向、縱向剪力墻及樓蓋所組成的空間結構,承受豎向荷載和水平荷載,是高層建筑中常用的結構形式。由于縱、橫向剪力墻在其自身平面內的剛度都很大,在水平荷載作用下,側移都較小,所以這種結構抗震及抗風性能都較好,承載力要求也比較容易滿足,適宜于建造層數較多的高層建筑,但不適用于大跨度的建筑。
框架結構:自重輕、用料省、空間分隔靈活,具有較靈活的進行建筑平面布置,有利于學校、醫(yī)院等較大空間建筑布局的要求。但由于框架是由梁柱板構成的,相對于剪力墻來說他的抗側移剛度較小,受水平荷載后呈剪切型變形,不利于地震抗震。
通過以上對兩種結構體系的對比,此工程為多層建筑,受風荷載影響較小,需要大空間的建筑平面布置,且考慮到經濟等方面的因素,最終決定此工程采用整體現澆的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
5.1.2 結構方案布置 根據建筑施工圖和該地區(qū)的相關地質資料,在選擇了較為合理結構形式后,根據建筑設計的要求,確定了結構布置方案,包括柱距、柱子的大小、梁的截面尺寸和樓板的厚度等等。矩形截面柱的邊長,在抗震設計時,四級不宜小于 300mm,一、二、三級時
四川農業(yè)大學 2016 屆本科畢業(yè)論文 10 不宜小于 400mm;圓柱的直徑,非抗震和四級抗震設計時不宜小于 350mm,一、二、三級時不宜小于 450mm。柱的剪跨比宜大于 2,柱的截面高寬比不宜大于 3??蚣芰旱慕孛娉叽纾嚎蚣芙Y構的主梁截面高度可以按照計算跨度的 1/8~1/12 確定;次梁的高度可以按照跨度的 1/18~1/12 確定;梁的凈跨與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 4。梁的截面寬度一般取梁截面高度的 1/2~1/3,且不宜小于 200mm。
5.2 結構手算 5.2.1 總重力荷載代表值的計算 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l—2010)的相關要求,計算地震作用時,建筑結構的重力荷載代表值取結構和構配件自重標準值之和。根據混凝土、建筑填充材料和簡化計算的裝修等荷載,計算出橫向構件和各層豎向的重力值。然后計算層的重力荷載代表值取該層上下豎向構件自重的一半、該層樓面活荷載重力的一半和該層橫向構件自重三者總值。最后各層的重力荷載代表值的總和就是總重力荷載代表值 geq。
5.2.2 總水平地震作用計算 此次畢業(yè)設計手算采用底部剪力法; 1、結構總水平地震作用的標準值,應按下列公式確定:
eq ekg f1? ?(c.0.1-1)e eqg g 85.0 ?(c.0.1-2)式中:fek——結構的總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 α1——相應于結構基本自振周期 t1 的水平地震影響系數,按規(guī)程第 4.3.8 確定;結構基本自振周期 t1 按附錄 c.0.2 條近似計算,并應考慮非承重墻體的影響予 以折減; geq——計算地震作用時,結構等效總重力荷載代表值; ge——計算地震作用時,結構總重力荷載代表值,取各質點重力荷載代表值之和。
2、質點的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可按下式計算:
四川農業(yè)大學 2016 屆本科畢業(yè)論文 11)1(1n eknjj ji iifh gh gf ? ? ???(i=1,2,…,n)(c.0.1-3)式中:fi——質點 i 的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 hi、hj——分別為質點 i、j 的計算高度; gi、gj——分別為集中于質點 i、j 的重力荷載代表值,按規(guī)程第 4.3.6 條的規(guī)定確定; δn——頂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數,查表取值。
5.2.3 框架的側移剛度計算 根據各柱、梁的線剛度,計算出各個柱的側移剛度值。
4 5.2.4 橫向水平荷載作用下的框架結構的內力和側移計 算 利用修正反彎點法(即:d 值法)計算出水平風荷載作用下、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框架內力值,包括梁端彎矩和剪力、柱端和柱的軸力值,繪出框架內力圖。
5 5.2.5 豎向荷載作用下的框架結構內力和側移計算 橫向框架的內力計算 選取一榀具有代表性的橫向框架,分析出用在該榀框架上的荷載單元,再把板的荷載按梯形或三角形荷載傳遞給梁,最后傳遞給柱子。
根據梯形和三角形荷載計算出梁端的內力,然后再利用彎矩二次分配法計算出豎向荷載作用下的橫向框架的內力,繪制出內力圖。
6 5.2.6 橫向框架內力組合 據《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鋼筋混凝土房屋應根據結構類型、設防類別、房屋高度、烈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級,并符合相應的計算和構造措施要求,確定此工程為二級抗震等級。
根據可變荷載和永久荷載各自起主要作用時取不同的分項系數,再進行內力組合,在此過程中,還需要考慮承載力抗震調整系數,最后將計算結果統計于表格內。
四川農業(yè)大學 2016 屆本科畢業(yè)論文 12 7 5.2.7 框架截面設計 框架梁截面的設計 取前面內力組合最不利組合進行梁的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
框架柱截面的設計 柱截面包括:柱子的軸壓比、跨比驗算、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和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
框架梁、柱節(jié)點核心區(qū)的抗震驗算 一、二、三級框架梁柱節(jié)點核芯區(qū)組合的剪力設計值,按下列公式確定:)1("0"0 b cs bs bb jbjh ha ha hmv???????(d.1.4)節(jié)點核心區(qū)截面抗壓承載能力,采用下列公式驗算:)05.0 1.0(1"sa ha fbbn h b f vs bosvj yvcjj j j t jrej?? ? ? ? ??(d.1.4-1)9 度的一級框架梁柱節(jié)點:)9.0(1"sa ha f h b f vs bosvj yv j j t jrej?? ? ??(d.1.4-2)式中:n——對應于組合剪力設計值的上柱組合軸向壓力較小值,其取值不應大于 柱的截面面積和混泥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的乘積的 50%,當 n 為拉力時,取 n=0 fyv——箍 筋 抗 壓 強 度 設 計 值 :
tf——混 泥 土 的 軸 心 抗 拉 強 度 設 計 值 ; s v ja——核芯區(qū)有效驗算寬度范圍內同一截面驗算方向箍筋總截面面積;s——箍筋間距。
8 5.2.8 基礎設計 1.建筑物的用途,有無地下室、設備基礎、地下設施,基礎的形式和構造; 2.作 用 于 地 基 上 的 荷 載 大 小 及 性 質 ;
四川農業(yè)大學 2016 屆本科畢業(yè)論文 13 3.工程地質條件和水文地質條件; 4.地基土的凍脹和融陷影響。
5.相鄰建筑物的基礎埋深; 9 5.2.9 承載力計算 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的規(guī)定進行基礎底面積的設計,并進行配筋計算、變形驗算以及地基的穩(wěn)定性驗算。
3 5.3 結構機算 首先進行 pkpm 軟件的 pm 建模;再利用 pkpm 軟件的 satwe 模塊進行結構分析計算; 再對 satwe 的計算結果進行分析,對不符合規(guī)范要求和經濟合理要求的地方進行改進,反復計算。最后得出合理的 satwe 計算結果。
5.4 結構施工圖的繪制 根據 satwe 的計算結果,利用 pkpm、天正建筑和 aotu cad 等軟件工具繪制出結構施工圖,包括結構設計總說明、基礎施工圖、梁板柱平法施工圖、樓梯平法施工圖和 大 樣 圖 等 結 構 施 工 圖。
四川農業(yè)大學 2016 屆本科畢業(yè)論文 14 總 結 經過四年基礎與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培養(yǎng)了我獨立做建筑結構設計的基本能力。在老師的指導和同學的幫助下,我成功地完成了這次的設計課題——四川省廣漢市萬福中學第二教學樓設計。
此課題設計歷時約三個月,在這三個月中,我能根據設計進度的安排,緊密地和本組同學合作,按時按量的完成自己的設計任務。在畢設前期,我溫習了《結構力學》、《鋼筋混凝土》、《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等知識,并借閱了《抗震規(guī)范》、《混凝土規(guī)范》、《荷載規(guī)范》等規(guī)范。在畢設中期,我們通過所學的基本理論、專業(yè)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建筑、結構設計。
畢業(yè)設計是對四年專業(yè)知識的一次綜合應用、擴充和深化,也是對我們理論運用于實際設計的一次鍛煉。通過畢業(yè)設計,我不僅溫習了以前在課堂上學習的專業(yè)知識,同時我也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幫助,學習和體會到了建筑結構設計的基本技能和思想。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深深的認識到作為一個結構工程師,應該具備一種嚴謹的設計態(tài)度,本著建筑以人為本的思想,力求做到實用、經濟、美觀;在設計一幢建筑物的過程中,應該嚴格按照建筑規(guī)范的要求,同時也要考慮各個工種的協調和合作,特別是結構和建筑的交流,結構設計和施工的協調。這就要求一個結構工程師應該具備靈活的一面,不僅要抓住建筑結構設計的主要矛盾,同時也要全面地考慮一些細節(jié)和局部的設計。在畢業(yè)設計的過程中,我深深地認識到各種建筑規(guī)范和規(guī)定是建筑設計的靈魂,一定要好好把握。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要不斷加強對建筑規(guī)范的學習和體會,有了這個根本,我們就不會犯工程上的低級錯誤,同時我們在處理工程問題時就有了更大的靈活性。
土木工程是一門古老而又現代的學科,在進行工程實踐的過程中,我們應該立足經典的理論知識,在不斷的工程實踐積累中,勇于創(chuàng)新,擴大交流,不斷形成我們的工程技術優(yōu)勢?,F在我國正處于基礎建設的高峰時期,作為一名新世紀的土木工程人員,我們應該立足本國的具體情況,充分利用我國的人力和物力優(yōu)勢,不斷的加強對外工程技術交流與合作,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中占據我們的一席之地。
在本次畢業(yè)設計中,我為能用上四年的學習成果而欣喜萬分,同時我深深的感覺到了基礎知識的重要性。在以前學習結構力學、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結構抗震等專業(yè)課
四川農業(yè)大學 2016 屆本科畢業(yè)論文 15 時,老是覺得所學的東西跟實踐相差的太遠,甚至覺得沒什么用,這可能跟當時特別想學什么就馬上能用有關。這種急功近利的思想使自己對一些專業(yè)課的學習有所放松,在畢業(yè)設計的過程中,我感覺到那些基礎知識是相當重要的。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切不可急于求成而忽略了基礎的夯實,對一門系統的科學,應該扎實的學習它的每一部分知識,充分利用各種實踐環(huán)節(jié),切實做到理論聯系實踐,學以致用。同樣,通過這次畢業(yè)設計,我也感覺到我的一些不足。希望以后能夠設置得更加合理。畢業(yè)設計這段時間是我四年的大學生活最充實得一段時間,我也初步掌握了建筑結構設計的基礎知識。通過本次畢業(yè)設計,培養(yǎng)了我們綜合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和專業(yè)知識,提高了分析和研究解決結構設計等空間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了我們建立理論聯系實際,踏實,勤奮,認真,嚴格的科學作風;電子版本的輸出讓我學會了辦公自動化和 pkpm 結構設計軟件的操作和應用,cad 出圖讓我學會了天正 cad 并鞏固了 aoto cad 的操作和應用。經過和同學的討論,讓我增長了很多知識。這一些都將為我畢業(yè)后盡快適應各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主要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10).[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12).[5] 葉燕華,劉立新主編,混凝土結構原理(第 2 版),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6] 東南大學,同濟大學,天津大學合編,混凝土結構(中冊),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7] 包世華,辛克貴主編,結構力學(上、下冊)(第 4 版).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8] 李必瑜,王雪松主編,房屋建筑學(第 4 版).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9] 饒戎主編,綠色建筑[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10] 學校建筑--新一代校園[m],天津大學出版社.[11] 李延齡主編,建筑課程設計指導任務書[j],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2] 沈福煦主編,建筑美學[j],時代建筑.[13] 中國建筑史(第五版)[m],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4] 王吉野,朝洋主編,淺談建筑設計中的幾個問題[j].四川農業(yè)大學 2016 屆本科畢業(yè)論文 16 [15] 中小學校設計規(guī)范(gb50099-2011).[16] 陳富生,朱炳寅主編,建筑結構設計新規(guī)范綜合應用手冊(第二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7] 劉建榮主編,建筑構造(下冊)。北京:中國建筑出版社.[18] 楊永生主編,建筑百家言[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 鄒祖銀主編,《土木工程專業(yè)畢業(yè)設計指導》(房屋建筑工程分冊).中國建材工業(yè)出版社.[20] nmentalscience,u.s.a:international thomson publishing,1995 [21] takashi reclamation and reuse lancaster:technomic publishing company,inc,1998
畢業(yè)設計開題報告222
最新-畢業(yè)設計開題報告范文
畢業(yè)設計開題報告格式模版
畢業(yè)設計開題報告模版
畢業(yè)設計任務報告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677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