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學年高二班主任工作總結 高二班主任年度工作總結優(yōu)秀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17 10:12:11
最新學年高二班主任工作總結 高二班主任年度工作總結優(yōu)秀
時間:2023-04-17 10:12:11     小編:zdfb

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xiàn)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怎樣寫總結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總結應該怎么寫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總結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學年高二班主任工作總結 高二班主任年度工作總結篇一

初中班主任學年工作總結

推薦度:

高二班主任工作總結

推薦度:

高二上學期班主任工作總結

推薦度:

高二班主任工作總結

推薦度:

高中班主任工作學年總結

推薦度:

相關推薦

本學期已接近尾聲,這學期在學校領導的關心幫助下,以及其他同事的配合下,我已順利地完成了本學期的班主任工作。具體總結如下:

1.強化班級紀律。首先在廣泛征求班級同學意見的基礎上,帶領班干制定《班級紀律鐵四條》,分別從早讀、課堂、午休、晚自習四大方面完善班級紀律,并實現(xiàn)監(jiān)管責任到人,做到一周一通報,兩周一處罰。目前班級紀律整體情況良好。其次制定了《班級獎勵條例》,依據同學在班級的紀律、作業(yè)、值日衛(wèi)生、儀容儀表、課堂積極性、體育及集體活動、班級事務的參與度、心理健康等八項內容作為標準每月評選一次班級進步獎和優(yōu)秀獎,獎項由低到高實行晉級兌換制。本學期目前已經評獎4次,32人次同學獲獎,通過獎勵制度的實施學生的積極性被較好地調動起來,班級的班風得到了升華。

2.注重行為習慣教育。通過集體教育、個別談話等方式,指出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明確其危害性,并根據學生的個體情況,實施有效的教育及懲戒措施。目前班級原來行為習慣不良的同學,本學期得到了較大的改進。

3.加強衛(wèi)生意識教育。我班的衛(wèi)生環(huán)境一直保持良好。為了更好地搞好班級環(huán)境,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在本學期我又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衛(wèi)生意識。主要是進行了值日制度改革,以往是按自然組為單位進行值日,但學生總是積極性不高、乃至個別曠掃,缺乏團隊意識,本學期實現(xiàn)自由組合制,限定每組6—7名值日生,學生自己自由組合報名,并加以適當的統(tǒng)籌調配。新的值日制度建立以后,學生的.值日熱情明顯提高,班級的值日保潔效果明顯改善,學生基本上能做到班級的全天保潔。

4.做好集體活動統(tǒng)籌。本學期班級有兩大集體活動。首先是運動會,運動會期間,加強對學生的紀律教育,班級在運動會期間衛(wèi)生、宣傳、出勤等方面表現(xiàn)良好。同時更加側重團隊意識教育,增強班級的凝聚力。本次運動會班級榮獲校級精神文明班級稱號。其次是校園文化藝術科技節(jié),積極組織班級學生排練節(jié)目,班級上報的兩個節(jié)目中,《你是藝術家》小品節(jié)目成功入選校級文藝匯演,同時有序組織班級學生參加在安徽大劇院組織的學校元旦迎新會演。

5.學生家長會的順利召開。在學期初和學期中,根據學校的統(tǒng)一安排分別召開了兩次家長會。會前我進行了精心的準備,會上,我從近期班級學情、學生行為習慣、上學期期末和本學期期中考試情況、班級工作進展、給家長的建議等方面與家長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會后,進行了個別家長的單獨談話。兩次家長會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家長取得了共識。

6.加強對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抓住班級較典型的,如那些學習和行為習慣都較差的學生。對他們重點觀察,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進行教育。同時要求他們定期匯報思想狀況,必要時老師和家長共同商討對策。本學期在我的努力下,班級主要典型問題學生有著不同程度的好轉。

當然,本學期除了以上重點工作外,還有其他各種瑣碎的事務??傊?,本學期已經按時完成學校的各種管理任務。積極探索班級管理的方式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后我定會一如既往,再接再厲,努力做一名優(yōu)秀的班級管理者。

s("content_relate");

【學年高二班主任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高二學年班主任工作總結模板

12-28

學年度高二第二學期班主任的工作總結

11-03

高二學年學生評語

08-08

學年班主任工作總結

06-04

學年班主任工作總結

02-13

下學年期末高二班主任評語

06-13

班主任學年工作總結

05-25

班主任學年教學的工作總結

05-23

班主任的學年工作總結

01-01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633963.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