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幼兒園大班教案集合與交集(四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15 08:25:23
2023年幼兒園大班教案集合與交集(四篇)
時間:2023-04-15 08:25:23     小編:zxfb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教案集合與交集篇一

1、利用塑料瓶子,引導幼兒一物多玩,培養(yǎng)幼兒的活動興趣,發(fā)展曲線跑、跳躍、投擲等基本動作,提高幼兒的動作靈活性。

2、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3、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安靜傾聽同伴的講話,并感受大家一起談話的愉悅。

瓶子若干,水桶4只,紙球8個

1:準備活動,做《shake you body》韻律操,舒展身體

2:玩法一:單雙腳跳躍

道具擺放:跑道上豎向放置4個瓶子,間距為0.5m左右,中間放置兩個輪胎,后邊為兩個瓶子,間距為0.5m左右,最后為半圓形山洞。

規(guī)則:幼兒分為四組,先雙腳跳躍前4個瓶子,越過輪胎,再單腳跳躍后兩個瓶子,拍一下山洞按原路返回起點,看哪組跑的最快。

玩法二:s跑

道具擺放:把6個瓶子間距1m左右豎向擺成直線,終點為半圓形山洞。

規(guī)則:幼兒分為四組,采用s跑的.形式越過瓶子,鉆過山洞按原路返回起點,下一名幼兒繼續(xù),采用各組比賽形式,來鍛煉幼兒的合作意識。

玩法三:親子游戲——投瓶接力跑

道具擺放:起點瓶子若干,1.5m處水桶四只

規(guī)則:幼兒拿瓶站在起點投擲,家長站在1.5m線外用水桶接到瓶子后,立即放下水桶跑至終點再返回起點,先達到起點的家長獲勝。

玩法四:親子游戲——打保齡球

道具擺放:2.5m處按前三中二后一的形式擺放瓶子共6個,分四組擺放

規(guī)則:先幼兒用紙球投擲瓶子,距離可以隨機定,看打倒幾個,然后幼兒扶正瓶子,家長繼續(xù),看看有誰最棒可以把所有的瓶子都打倒,獲勝的得到小粘貼獎勵。

活動結(jié)束

謝謝家長的參與,讓幼兒和自己的家長說再見,整理好物品帶隊回教室。

在活動中,要加強幼兒的團隊合作意識,使幼兒理解其重要性,在以后的活動中,多開動腦筋,使幼兒真正的能做到在玩中學

幼兒園大班教案集合與交集篇二

1、能細致的觀察感知畫面內(nèi)容,并能用較完整的語言進行表達和理解。

2、大膽想象,感受角色的心理活動,提高想象能力。

3、讓幼兒懂得遇到困難時能積極動腦筋想辦法,同伴之間要互相幫助。

4、能分析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想象力。

5、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yǎng)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fā)閱讀興趣。

能用簡單語言進行講述

理解故事內(nèi)容和情節(jié),并學會關(guān)愛他人

課件《小刺猬的麻煩》

水果圖片

談話活動

——激發(fā)幼兒興趣,引導幼兒進入活動主題

——請幼兒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說一說“麻煩”。

引入活動

——有個小動物也遇到了麻煩,一起來看一看是什么樣的麻煩

——引導幼兒集體閱讀逐步了解故事內(nèi)容,體會閱讀的快樂心情

閱讀活動

????——引出故事名稱

——教師播放按順序ppt故事并進行有效提問,了解故事內(nèi)容

(1)播放故事第一部分

——播放課件第1—2幅圖,讓幼兒觀察畫面進行講述。

提問:你觀察到了什么?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引導幼兒想一想,說一說想出的辦法。

小結(jié):小刺猬背著大蘋果,怎么也進不去自己的窩,這可怎么辦呢?繼續(xù)課件。

(2)播放故事第二部分

——播放課件第3-7副圖,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小刺猬都碰到了誰?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小松鼠、小豬、小青蛙分別是怎樣幫助小刺猬的?小刺猬的心情有什么變化?

小結(jié):小動物們的幫助都沒有成功反而越幫越忙,哎!怎么辦呢?

(3)播放故事第三部分

——播放課件8--誰來了?他會出什么主意幫助小刺猬?

幼兒猜測表達自己的想法

(4)游戲幫助幼兒了解秋天更多的水果

秋天有很多水果都會成熟,小刺猬這樣下去,還會有什么水果讓小刺猬扎到身上來呢?請小朋友來當小刺猬,試一試看看能扎到什么水果上來!

玩法:小朋友模仿小刺猬的動作,教師將水果的圖片粘到小朋友背部,集體認知秋天的水果

教師小結(jié):原來xx也是秋天的水果!

(5)9--10副圖,讓幼兒觀察圖片。

提問:這時候小刺猬又遇到了誰呢?小刺猬身上的水果都去哪里去了呢?它的心情是怎樣的呢?

??小結(jié):小刺猬身上的東西終于沒有了,它非常的開心又可以回到自己的溫暖的小窩了!

(6)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幼兒說一說自己遇到麻煩的時候要怎么做。

1.體驗故事意境,學習關(guān)愛品德

2.請小朋友們說以說你是怎樣幫助同伴的?當小朋友們遇到困難時,我們應該怎樣去幫助他呢?

總結(jié):今天我們學習了故事《小刺猬的麻煩》,了解到了小動物們都熱心幫助小刺猬的事情,我們也要向小動物們學習熱心幫助別人,特別是當同伴有困難的時候。

在孩子們看完這個有趣的繪本故事之后,我發(fā)現(xiàn),孩子在日常生活學習中不僅要家長的幫助,更要有老師的精心設(shè)計活動,對幼兒的生活學習,興趣能力,給予適時的支持與幫助。在此活動中,教師對語言的表達,教育目標的把握定為開展活動的基礎(chǔ),而教師的提問也起到了關(guān)鍵的作用因此,教師事先的準備和設(shè)計顯得格外重要,它可以幫助教師思考活動可能發(fā)展的方向,并為孩子可能提到的問題作好準備。

幼兒園大班教案集合與交集篇三

1、初步了解花(花籽、花粉)的傳播道理。

2、體驗兒童文學作品中優(yōu)美的意境。

3、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fā)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4、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1、重點:了解故事內(nèi)容

2、難點:了解花(花籽、花粉)的`傳播道理。

故事錄音《送你一頂小黃帽》、幼兒用書b《送你一頂小黃帽》。實物投影儀。

1、聽賞故事

(1)教師播放故事錄音給幼兒欣賞

“有個故事名字叫《送你一頂小黃帽》,它是一位叫李想的叔叔寫的,我們一起來聽聽。”

(2)幼兒欣賞故事錄音

2、理解故事內(nèi)容

(1)觀看幼兒用書,理解故事內(nèi)容

“蒲公英看見小鳥飛過來,對小鳥說了什么?”

“小鳥為什么說它戴不了小黃帽?”

“蒲公英看見小小雞走過來,對小小雞說了些什么?”

“小小雞是怎樣回答蒲公英的?”

“最后,蒲公英將小黃帽給了誰?”

“為什么小螞蟻再也拿不起地上的小黃帽了?”

“為什么第二年小螞蟻放小黃帽的地方長出了一大片蒲公英?”

(2)幼兒閱讀幼兒用書

(3)教師小結(jié):原來蒲公英開出的花便是它的花籽,小黃花隨風飄揚,一旦落在哪兒,哪兒便是它扎根的地方。

3、幼兒完整欣賞故事

邊聽故事錄音,邊閱讀故事圖書。

“你最喜歡故事中的哪一部分內(nèi)容?”

請幼兒背誦故事《送你一頂小黃帽》第三段開始蒲公英喊累了——至結(jié)束,請家長記錄:

蒲公英喊累了,也沒人要它的小黃帽,“哈,癢!”蒲公英被撞醒了,低頭一看,原來是一群小螞蟻。

“我們要去旅游了,每人還少了一頂帽子……”螞蟻說?!疤昧?,我有許多小黃帽?!逼压⒚φf:“我給你們每人一頂?!?/p>

每只小螞蟻都戴上了一頂小黃帽,好神氣!“謝謝!”對蒲公英一鞠躬,然后去春游了。走了一會兒,一陣風吹來,小螞蟻們摘下了頭上的小黃帽,放在地上,它們覺得好舒服。接著,它們又要出發(fā)了,可是,它們卻再也拿不起地上的小黃帽。小黃帽已經(jīng)在泥土里扎根了。

“現(xiàn)在不熱了”。一只螞蟻說:“咱們不戴帽子了吧”。

第二年,小螞蟻在放小黃帽的地方,長出了一大片蒲公英。風兒一吹到處都是小黃帽,誰想戴,就可以戴上一頂,可方便了。

幼兒園大班教案集合與交集篇四

1.使幼兒知道月亮時圓時缺,引起幼兒觀察月亮的興趣。

2.學習詞:量、衣裳、可惜。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nèi)容。

月亮不同時期的圖片實物投影儀

1.提問引起幼兒興趣:在晴朗的晚上,天上回看見什么呢?(月亮、星星)月亮是什么形狀的?

2.教:月亮姑娘她很愛美,一直都想穿上美麗的衣裳,可是怎么也沒辦法,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呢?

3.教師講述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邊講邊出示圖片。

4.在講完以后,請小朋友想一想,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一直都穿不上呢?(因為月亮每天都在變化,所以穿不上)

5.復述故事,聽完以后討論:小朋友有什么方法可以讓月亮姑娘穿上美麗的衣裳呢?請小朋友開動腦筋想辦法。

可以給小朋友講一講月亮為什么會有陰晴圓缺,太陽地球和月亮的關(guān)系又是什么樣子的.。(月亮其實是地球的一顆衛(wèi)星,它圍繞地球旋轉(zhuǎn),白天看不見它,因為太陽太亮了,晚上看不到太陽的時候才會看見它,它反射的是太陽光,有的時候地球的影子遮住了太陽光,所以我們看到的月亮時圓時缺。)

第一環(huán)節(jié),我采用觀察法、對比法、猜測法、排列法開展。一開始我用開放式的提問來引導,如教師提問:“這里有三張月亮姑娘的照片,請你看看,比比。畫里什么地方一樣?什么地方不一樣?”引發(fā)了幼兒內(nèi)在的探究動機和興趣。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比較后,都發(fā)現(xiàn)了三張圖片的不同,然后通過自己的觀察運用自己的想象和已有經(jīng)驗來建構(gòu)故事,并用自己的語言將它表達出來。

我給幼兒創(chuàng)設(shè)了個能積極應答的環(huán)境,幼兒在活動中積極性很高,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第二環(huán)節(jié),我運用了比較法、視聽結(jié)合法、歸納法。教師先進行設(shè)問,為幼兒聽故事提供了指向性,能讓幼兒有目的的聽故事。然后教師運用多媒體豐富的色彩、生動的畫面、逼真的效果,充分調(diào)動了幼兒視聽結(jié)合的積極性,很快的吸引了幼兒注意力。

孩子們通過自己的想象與故事進行比較,從而更好的理解了整個故事。在為故事取名這個環(huán)節(jié),讓教師真實把握幼兒理解故事的程度,幼兒能根據(jù)故事的內(nèi)容進行較好的回答。

第三環(huán)節(jié)是本活動的重點部分,是為了幼兒更深刻理解和體會故事的內(nèi)涵,教師運用了圖片演示法、講述法、追問法、提升法,讓幼兒再次聽故事后,逐一對故事內(nèi)容進行提問,并進行深層次的追問。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630835.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