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xué)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安妮日記讀書心得字篇一
那是一段并不美好的日子,剛過完13歲生日的女孩安妮跟隨家人躲藏在父親公司的頂樓上。為了不驚動別人,安妮做什么事都是小心翼翼的,連上廁所和用水的時間都被控制,還常常擔驚受怕。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安妮拿起筆記錄頂樓內(nèi)每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長,她思考戰(zhàn)爭、反猶太人主義,思考與父母的關(guān)系、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她逐漸由一個任性的女孩變?yōu)槌墒斓纳倥?/p>
“我常常沮喪,但從不絕望,我把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險,它僅僅是趣味生活的美麗開端。當我抬頭凝望天空,我總會感到事情會越變越好,殘酷終將結(jié)束,和平與寧靜會重新來臨,我更加堅定自己的理想,也許有朝一日我能夠?qū)崿F(xiàn)所有的夢想: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記者并最終成為享譽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堅信,人們的內(nèi)心是善良而美好的?!卑材菰谌沼浝飳懙?。
安妮想當一名記者,但這個簡單的愿望被當時的黑暗籠罩和淹沒,像海面上的泡沫一般,只能遠望而無法觸碰。但她依然懷著希望,用樂觀的眼神觀望現(xiàn)在,暢想未來。
日記本該是少年少女記錄日常,平凡而快樂的“流水賬”,而隨時受著死亡威脅的安妮卻留下了一本不一樣的日記!因為元首發(fā)動的戰(zhàn)爭,她的美好花季被埋葬在納粹集中營里,冰冷黑暗的集中營成了她人生的句點。戰(zhàn)爭不是我能想象的,我也不期望有戰(zhàn)爭來臨,我只能敬佩和緬懷這位女孩,同時珍惜現(xiàn)在的時光。
“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繼續(xù)活著?!?/p>
她做到了!1947年,幸免遇難的安妮的父親,將安妮的日記整理后出版。迄今為止,日記已被譯成55種文字在全球發(fā)行三千萬冊,成為一筆人類共同的精神遺產(chǎn)。也許,在法西斯的瘋狂怒吼中,還有許多孩子在微笑著說:“我相信善良?!?/p>
我不敢去想象當時的情景,也無法可想,但日記里自始至終滲透出的一份溫暖卻讓我無法忘記。戰(zhàn)爭能摧毀一切,但它無法摧毀人的心靈,正因為如此,才有了《安妮日記》,它寄托了一個少女的美好愿望,記錄她對自己和社會的思考,感動和啟迪著我和更多人。
安妮日記讀書心得字篇二
很久以前就看過《安妮日記》的簡介,以為是一部批判法西斯主義,反應(yīng)二戰(zhàn)時德軍占領(lǐng)區(qū)人民的艱苦生活。
這次認真地看了一遍,只是覺得真實,不像是以往電影的浮夸,就像一個小妹妹。翻過一頁頁書,一個女孩子就在眼前長大,心思越來越細膩,就是一個散發(fā)光彩的姑娘,但在黝黑的背景下,卻漸漸暗淡下去了。
“總有一天,可怕的戰(zhàn)爭會結(jié)束,到那時,我們又會變成人,而不只是猶太人?!钡珣?zhàn)爭里不會有人能夠逃避,猶太人是不幸的,但就算是那些善良的荷蘭人,他們的生活也是異常艱辛。戰(zhàn)爭之下,不會有勝利者,無論是最終取得勝利的盟軍,還是挑起戰(zhàn)爭的法西斯,所有人都失去了太多太多。
由于看的是b版的《安妮日記》,是最全的一版,不單單是反應(yīng)當時法西斯的殘暴,還有安妮很多內(nèi)心的獨白,一個女孩的成長。整個人物就更加豐滿,更加真實。安妮給自己的日記取名“吉蒂”,她把這個日記當作她真正的傾聽者,而非以前交往的朋友。她把內(nèi)心的秘密都告訴了吉蒂,而把自己隱藏在幼稚的外表下。
在成長中,她想把內(nèi)心的好安妮展現(xiàn)給大家,但是安妮固化在大家心中的淘氣的壞安妮形象不易改變。在日記里,可以看出安妮思想的改變,人只有在面對自己和記錄自己時才可能反省,日記中安妮在長大,而記日記的過程也是她成長的過程。
在日記里,有許多對人生的思考,考慮時局,思索未來?!拔蚁M篮?,仍能繼續(xù)活著。”“說起這戰(zhàn)爭的苦難,幾個鐘頭也寫不完,但我越寫,自己只會越痛苦。我們只有等,盡量平靜地等,等這一切結(jié)束。猶太人和---一樣在等,整個世界都在等,而且很多人是在等死?!比裟茉谕砩峡纯创巴獾木跋笠矔箖?nèi)心寧靜,“大自然使我覺得謙卑”。每日生活在恐懼中,但是“把密室變成一個’憂室’又有什么意義呢?”,安妮帶著勇氣面對任何打擊,她寫下《密室簡介與指南》,這是密室里的快樂,也是對未來的希望。
在現(xiàn)在看來,安妮與迪塞爾的爭執(zhí):一個桌子兩個下午的使用權(quán)也許十分好笑,但是當每個人的空間都十分有限時,卻也是事實,被人說成“壞小孩”,無奈的淚娃娃。人和人之間關(guān)系的惡化,大家都已經(jīng)似乎忘記了微笑。
高尚?禮讓?這些品質(zhì)也許只有在增量社會才會有出路吧。
一個“我”站在身邊看著“我”做事,不斷地評價,沒完沒了的反思。就像在監(jiān)獄中,無聊,找事做,就像是《肖申克的救贖》中一樣找事做。許多的函授課程,外文書籍,家務(wù),當然還有帶來希望的收音機。作為戰(zhàn)爭中躲藏起來的幸運兒,他們是不幸中的萬幸。當廣播里傳來“d日“的消息,我也為安妮感到高興,雖然在看完《艾森豪威爾:一個士兵的一生》后得知“d日”僅僅是一個新的開始,而非結(jié)束。
在吉蒂看來,這個朋友的一點點變化還是很有趣的。從一個生活富裕的小女孩到困窘的心思復(fù)雜的女生。每一份煩惱,成長的煩吶,種.種妥協(xié),與父母關(guān)系的惡化,和姐姐關(guān)系的緊張,對彼得的簡單的愛,對生活的獨特見解。安妮就是一個叛逆的女生,吉蒂見證了這個青春期女生的心理變化,成長著,更加獨立。
走過童年,走向青春的感傷,回憶往昔,成熟的心智。獨處使人反思,思考內(nèi)心的成長,然后便是成長。安妮在死亡和恐懼面前尋找內(nèi)心的慰藉,她只是一個普通的女孩,只是在她的眼中我們看到了不同的世界,這個本該有著絢麗未來的姑娘在炮火硝煙中失去了光澤……
“現(xiàn)在我知道,人最需要的是勇氣與幸福,以及對未來充滿希望?!?/p>
安妮日記讀書心得字篇三
記得小時候某個午后坐在家門口,坐在板凳上靠著家里的木門,一個奇怪的念頭冒出來:會不會,就在我的腳底下的地球的另一端,有一個小姑娘也在跟我冒著同樣的想法,也在好奇通過地心直達地球另一端,是不是也有一個小姑娘存在并且正跟她有一樣的疑問。這樣,我仿佛陷在在自己的思維里出不來了:我,另外一個小姑娘互為依存。
最多十歲吧,應(yīng)該還不知道地球是圓的。那時,如果能有人聽聽我的疑問就好了。因為當我明白我不可能知道答案時,有一種痛苦冒出來那種痛苦和經(jīng)歷無關(guān),和眼前生活無關(guān),和學(xué)校無關(guān),和爸媽應(yīng)該也無關(guān)。
盡管這樣,我相信,她有可能存在,世界那么大。
不可能知道世界有多大,學(xué)校就是我去過最遠的地方。但是仍然相信一種可能性,一種眼前生活之外的可能性。
前段時間,讀《安妮日記》,我認識了這樣一個小姑娘。
安妮是一個猶太小姑娘,出生在德國,因為德國的反猶情緒,全家搬往荷蘭。二次世界大戰(zhàn)德國攻下荷蘭,也因此殃及在荷蘭居住的猶太人,包括安妮一家。為躲避殘害,安妮家和另外一家猶太人躲身于父親工作的工廠的閣樓上。日常生活供給全靠別人運送。在藏身兩年一個月之后,因為別人告密被發(fā)現(xiàn),而帶往集中營。
雖然是避難,并且有著生命的危險,兩家人在這里也要面對日常生活的一切。13歲的安妮,家里最小的孩子,在藏身期間,開始和父親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做朋友--一個日記本。她把在后屋生活的點滴記錄下來,都是些生活瑣事??此涗浀拿恳惶斓纳?,仿佛和正常生活并無不同,只需想象一下也可以知道兩家人在一個封閉環(huán)境下的吃喝拉撒,以及各種物資的匱乏,行動上的不自由以及時刻擔心會被發(fā)現(xiàn),會是怎樣的窘迫和艱難。
因為知道故事的結(jié)局,從開始看就知道面臨什么樣的結(jié)果,只是在看書的過程中時常被安妮的文字帶到她當天的生活里而片刻忘記結(jié)束。安妮所記錄的母親對她的不理解,父親對她的關(guān)愛,她對peter的喜愛和擔心等等,對生活的理解她超出了那個封閉的閣樓。
于我,每翻一頁,都像是在翻去安妮的生命,急性子的我也想要慢下來。1943年,1944年,日子越往后進行,心情越沉重,日記停止的'時候我快要窒息。忍不住想象一個鮮活的生命被納粹發(fā)現(xiàn)時的慌張,以及被押往集中營的恐怖和后來所收到的虐待至生命的消失。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550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