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崇德向善演講稿400字九篇(優(yōu)秀)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6-06 16:37:09
最新崇德向善演講稿400字九篇(優(yōu)秀)
時間:2023-06-06 16:37:09     小編:zdfb

演講稿是進行演講的依據(jù),是對演講內(nèi)容和形式的規(guī)范和提示,它體現(xiàn)著演講的目的和手段。演講稿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演講稿呢?以下是我?guī)痛蠹艺淼难葜v稿模板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崇德向善演講稿篇一

奮發(fā)向上,崇德向善是為人處事的根本標準,是千萬中華兒女所必須具備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部分,是世世代代共同奮斗存留下來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讓中華民族發(fā)展的寶貴的財富。

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比爺爺奶奶那時的生活,比爸爸媽媽兒時的生活都要好,我們要珍惜現(xiàn)在這和平安定,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因為這是在許多人犧牲、努力后換取而來的。是因為他們的犧牲才讓我們有了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家。讓我們的國家變得強盛,不再被外國人所凌辱;是他們用鮮血讓中國的土地不再被侵略者一塊又一塊的分割。

國家層面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調(diào)“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它體現(xiàn)了我們國家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宏偉目標和價值追求,一個國家的強盛,離不開精神的支撐;一個民族的進步,有賴于文明的發(fā)展。國家的目標就是要達到經(jīng)濟上越來越富強,政治上越來越民主,文化上越來越來越文明,社會上越來越和諧。這個目標要實現(xiàn),我想也是不難的。在這里,有很多光輝榜樣為我們的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甚至獻出了他們自己寶貴的生命,比如說“頭可斷而志不可奪的方志敏”,“正氣長存的民主斗士聞一多”“新中國石油戰(zhàn)線的‘鐵人’王進喜”等,還有“全心全意為百姓的‘最美村官’段愛平”,“不同民族19個孩子的母親阿尼帕”等的時代楷模,這個和睦的大家庭就像是56個民族和諧相處的生動縮影。

社會層面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調(diào)的“自由平等公正法制”,也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一貫的追求作風。新中國成立后,他成為了是人們努力發(fā)奮圖強建設社會主義的強大精神動力。讀本書可以了解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之間即具有相對獨立的內(nèi)涵,又具有不可分割的統(tǒng)一性。自由平等是社會活力的“源頭活水”,公正是社會活力的“陽光雨露”法制是社會活力的可靠保障,他們之間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形成了社會的共同價值追求。為了建設充滿生機活力的現(xiàn)代國家,為了實現(xiàn)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無數(shù)革命先輩,時代楷模做出了巨大貢獻,有“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夏明翰”,“公平的守護神宋魚水”……他們讓我相信世上有播撒正義的使者,傳遞友誼的橋梁的人,他們都是我們青少年學習的榜樣。

作為公民個人層面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調(diào)要“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這實際上也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和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要求。

愛國是什么?就是當國家繁榮的時候,自己會為有這樣的祖國感到自豪,當國家被侵略者襲擊時,會盡力為了祖國奉獻出自己的力量,只要祖國更加美好,這樣,才可謂是個愛國的人吧。

敬業(yè)的人才能干出一番大事業(yè),在工作時要有責任心,愛崗敬業(yè),國家才會強盛。作為初中生的我們,無法向大人一樣去工作,但我們可以認真學習,只有我們現(xiàn)在認真學習長大后才能憑實力找工作,做一個愛崗敬業(yè)的人。

在生活中,人不守信就沒有朋友,就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誠信是重要的,古人云“人無信不立”講誠信的人必定會受到人們的稱贊!

能做一個“友善”的人才會交到好朋友,才會受到別人的尊重。人與人之間沒有了矛盾,能夠友善的交流,社會才能變得安寧,才能推動社會進步,讓社會變得繁榮富強。

讓我們,心懷溫暖,從現(xiàn)在開始,“奮發(fā)向上,崇德向善”,為實現(xiàn)偉大中國夢而奮斗!

崇德向善演講稿篇二

大家好!

有一首歌最為動聽,那就是關愛;有一種人生最為平凡,那就是教師。教師,是平凡的,平凡得像洶涌澎湃的大海中的一滴水,平凡得像枝葉繁茂的大樹上的一片葉。然而,教師又是偉大的,教師是一把火,點亮求知者智慧的火花;教師是一盞燈,照亮后來者前行的路。

人們都說,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yè),就是選擇了“奉獻”;選擇了三尺講臺,就是選擇了付出。我選擇,我熱愛。在這里我不僅感受到為人師的艱辛和壓力,更感受到無私奉獻的含義。

班級中的小a小b由于父母離異缺少關愛,常常上課發(fā)呆,學習心不在焉,這時我必須送上母愛般的關懷。小c同學學習上遇到麻煩,我又要不厭其煩的輔導。小d同學生病了,我又要問寒問暖。小同學惹事了我又要調(diào)查又要家訪。同學之間鬧矛盾了又要安撫家長又要安撫教育學生。這些暫且不說,每天光是雜七雜八的瑣事一讓我們暈頭轉向了。我想這就是我們的責任,這就是我們對教育事業(yè)的愛,誰讓選擇,既然選擇就要為之付出。

我堅信:有愛的奉獻,就會有愛的收獲。

崇德向善演講稿篇三

大家下午好!

我們知道,20xx年11月,中國共產(chǎn)黨順利召開,報告明確提出"三個倡導",即"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其實,這就是新時期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核心內(nèi)容。20xx年12月,中國共產(chǎn)黨中央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在我看來,這好似一場"靈魂"的運動正向我們悄然襲來?!@便是要在中華大地上建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培育和弘揚核心價值觀,在全社會形成良好道德規(guī)范、樹立崇高道德理想,教育引導人們向往和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因此,我演講 的題目是《凝聚向上向善之正能量 做品德高尚的中國人》。

古人云:"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這就是說,無論是個人修身立業(yè)、百姓生活,還是經(jīng)濟發(fā)展、社會安定,道德都如土壤和空氣一樣不可或缺。改革開放三十多年,我國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目前,我國已躍居為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廣大人民衣食住行已得到了充分改善,但我們的社會也正遭受著快速成長所帶來的煩惱——道德建設正面臨著嚴峻挑戰(zhàn)。我們看到,只愿人人為我,卻不舍得我為人人的自私自利人群在增多;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正日漸滋長;見利忘義、誠信缺失等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就連公交車上讓座,都能成為點燃拳打腳踢暴力事件的導火索;道德缺失的現(xiàn)象不勝枚舉!在此我想請大家共同思考下列的問題:如果一個社會不能激發(fā)人們形成善良的道德情感,不能構建正確的道德標準,不能促使人們肩負起道德責任,何談社會文明與和諧呢?如果一個民族連道德底線都不能堅守,談何民族振興、長久不衰呢?其實,如此"高大上"的社會問題、民族難題,答案并不難尋。我想,只要全社會、全民族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大力 弘揚我中華民族之優(yōu)良傳統(tǒng),尤其是崇德向善的優(yōu)良品質;并不斷凝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社會風氣將日漸好轉,國民道德素質將逐步提高,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將指日可見。

在心里、成為行動,能在關鍵時刻、危難之時豪不猶豫的去給予、毫不吝惜去付出;要把小事做好,把平凡的工作崗位,當作自己不平凡的人生舞臺,干出不平凡的業(yè)績。中華歷史上具有偉大善舉、名垂青史的仁者義士不勝枚舉,而當代的焦裕祿、雷鋒、楊善洲、郭明義這些道德榜樣所踐行的社會責任、無私奉獻精神和堅守品格,恰恰代表了時代的進步和向上向善的道德主流。

凝聚向上向善之力量,就是要大力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華大地,自古崇尚以德化人。古代圣賢倡導"仁、義、禮、智、信",追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追求"忠厚良善、崇禮尚義、正直勇敢、勤勞智慧",這是代代相傳的優(yōu)良品質,正是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生生不息、不斷發(fā)展壯大的堅定基石, 其中所蘊涵的積極向上的道德追求,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價值。 古人云:"上善如水".在當今物欲橫流、心靈浮躁的時代,唯有崇尚優(yōu)良道德品質、虔誠向善才能根治人性的丑陋與邪惡、洗滌心靈的污垢與黑暗 .只要我們一代接著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 , 我們的中華民族就能永遠充滿希望和活力。

崇德向善演講稿篇四

大家上午好!很高興能夠參加這次演講,與大家共同探討這個話題,共同學習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明禮知恥,崇德向善,更希望能與我們大溪小學的師生,大溪的父老鄉(xiāng)親一起得到熏陶。

我今天宣講的題目是:中國夢,我的夢;明禮知恥,崇德向善。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夢,每個夢都不一樣,夢有大有小,夢千姿百態(tài),夢承載著人們的信念和希望,它看不見,摸不著,卻能在心中產(chǎn)生一股巨大的力量,它支撐著我們行走,帶著我們一起“飛翔”,微笑著面對人生,(你們說:夢是什么?)就是我們遠大的理想,就是我們執(zhí)著追求的目標。有了理想,有了目標,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就有了奮斗的方向,我們就會在朝著它孜孜不倦地追求中,不迷失,不迷茫。

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梁啟超曾經(jīng)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所以。我們少年心懷夢想,我們的家庭、我們的家鄉(xiāng)、我們的家國就充滿了希望。

我們大溪,不但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而且可以說,這里物華天寶,人杰地靈。遠的不說,當然我也不很清楚我們大溪歷史上出了哪些高人雅士,但我很清楚,你們更清楚,在你們的鄰居中,或者說是你們的家族中,最近幾十年來,有一個家庭確實出了高人雅士,他們不但在我們綏陽縣,就是在我們貴州省,甚至在我們國家,乃至在世界上都是有名望的,那就是在大溪土生土長,從大溪走向城市,走出貴州,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詩人——李發(fā)模、卓有成就的私營企業(yè)家——李發(fā)標、李發(fā)杰兄弟。(提問、簡介他們的事跡)

詩人李發(fā)模先生的敘事詩《呼聲》在1979年2期《詩刊》發(fā)表后,經(jīng)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放后,在全國引起巨大轟動,曾獲1979—1980年全國第一屆優(yōu)秀新詩獎,已載入《中國當代文學史》(上海版),被前蘇聯(lián)著名詩人葉甫圖伸科譽為“中國新詩的一塊里程碑”。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以《從泥土走向詩壇的李發(fā)模及他的詩》為題向30多個國家專題介紹。部分作品被譯成俄、日、英、法、意、朝等多國文字,國內(nèi)一些大中專院校及教育部編選的中等學校補充教材多次選用其作品??梢哉f,我們綏陽縣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詩鄉(xiāng)”,與他及和他同時代的眾多鄉(xiāng)土詩人分不開。

民營企業(yè)家李發(fā)標先生修造的博雅苑,早在十多年前《貴州日報》就有報道:《綏陽個人斥資建造文化公益陳列館》,1994年,李發(fā)標個人出資20xx余萬元修建一個文化陳列館,在常人看來,這是個近乎瘋狂的行為。今日中國,不要說千萬富翁,億萬富翁也難以計數(shù),但是有幾人為故里耗資數(shù)千萬元建此公益性的文化陳列館呢?遵義市綏陽縣城內(nèi)落成的5000平方米“中國博雅苑陳列館”,是展示海內(nèi)外炎黃子孫精神和作品的地方, “博選神州之雅,珍藏華夏之魂” (賀敬之為陳列館題聯(lián))為宗旨,陳列包括中國各民族的文化藝術文物。投資人綏陽縣大溪村農(nóng)民企業(yè)家李發(fā)標承諾: 母親要我把積累的資金“回報桑梓”,我征求大哥李發(fā)模(我國著名詩人,其作品《呼聲》被翻譯成多國文字,被前蘇聯(lián)著名詩人葉甫圖伸科譽為“中國新詩的一塊里程碑”)的意見,決定修一座陳列館在我們偏遠的綏陽縣城,目的僅在“回報桑梓”,該陳列館絕不作商業(yè)用途。為此,我還寫了一首七律,表達我本人對這位平凡而了不起的企業(yè)家及他的父母、大溪這塊熱土的敬重之情。

《參觀博雅苑寄懷》

發(fā)標善舉與時來,情付家鄉(xiāng)百丈懷。

藝展弘韜博雅苑,精藏薈萃美蘭臺。

巨資出手真金在,上品盈胸厚望栽。

李母德風桑梓善,誰人可計大溪財!

民營企業(yè)家李發(fā)杰先生事業(yè)有成40多年來,不忘回報國家,回饋社會,他為國家建設,繳納利稅近4000萬元;不忘帶領鄉(xiāng)親致富,常年解決社會勞動就業(yè),至今已達460人之多;不忘家鄉(xiāng)的建設,為家鄉(xiāng)鋪路架橋,建診所,建學校及捐資捐物設立獎學金等,共300余萬元;不忘家鄉(xiāng)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多年來,一直資助綏陽縣詩詞楹聯(lián)學會的發(fā)展,為我們綏陽縣創(chuàng)建中華詩詞之鄉(xiāng),獻計獻策獻資金,每一次活動,每一本《詩鄉(xiāng)詩詞》,都凝聚了他的功勞。更把自己的企業(yè)打造成極具傳統(tǒng)文化品位的優(yōu)雅場所。由于他的誠信經(jīng)營,多次獲得省市縣頒發(fā)的榮譽獎和“重合同、守信用私營企業(yè)”,他個人也獲得建設部廳級建筑企業(yè)優(yōu)秀獎。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李文朝聽了他的事跡,很受感動,欣然命筆為他題寫了對聯(lián):“博采眾長生萬象;雅俗共賞展千姿”。

已經(jīng)成功的他們,僅僅是大溪眾多優(yōu)秀人才的代表,他們之所以能獲得今天的成功,毫無疑問,與他們的夢分不開,他們有著宏大的夢想,他們?yōu)閷崿F(xiàn)夢想艱辛努力,他們?yōu)閷崿F(xiàn)夢想不斷充實完善自我,為實現(xiàn)夢想不放棄、不遺棄。最可貴的是,在他們的身后,有大溪特有的,厚實的文化傳統(tǒng)底蘊——“明禮知恥?崇德向善”。正如李發(fā)杰先生在《百善孝為先》一文中寫到的一樣,他們的成功,離不開父母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和培養(yǎng),父母常常以自身的行為、語言、習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知道人生在世,孝順、向善、明禮、厚德是一個人在世界上立身立業(yè)之根本。他們的成功,離不開長輩、鄉(xiāng)親們的支持和幫助,長輩、鄉(xiāng)親力所能及的幫助,使他們感動,知道受人之恩,當涌泉相報,仁義、仁愛、誠信、感恩也是一個人在世界上立身立業(yè)之根本。他們之所以能報效國家,回報桑梓,與大溪沃土清泉的滋潤,人文傳統(tǒng)的熏陶,有著不可分割的血肉聯(lián)系。

而他們的根,就在我們大溪,在我們大溪小學,他們的成功與我們大溪小學的培養(yǎng)分不開。他們從我們大溪小學走出去的,走進城市,走出貴州,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這就是他們的夢,夢里那一份信仰,一份懷念,一份奮斗,迷漫著中國夢的味道。就算在異國他鄉(xiāng),都還能輕哼著國歌的旋律,心懷著祖國,銘記著中國夢,力創(chuàng)美好未來。

潮起潮落,誠然,我們的祖國還不是那么富強,但她屹立在世界東方,已經(jīng)越來越富強,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莫欺少年窮;幾百年屈辱,幾千年輝煌,莫忘中國夢。

我們懷著一份堅強,一份榮耀,一份銘記,勉勵自己,準備好,在心中種下中國夢——把祖國建設成世界一流大國,創(chuàng)造美好的未來。

中國夢,我的夢

崇德向善演講稿篇五

大家下午好!

在中共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提出了“三個倡導”,即“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其實,這就是新時期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核心內(nèi)容。我們要在中華大地上建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培育和弘揚核心價值觀,在全社會形成良好道德規(guī)范、樹立崇高道德理想,教育引導人們向往和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因此,我今天演講的的主題就是:凝聚向上向善之正能量,做品德高尚的中國人。

古人云:“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這就是說,無論是個人修身立業(yè)、百姓生活,還是經(jīng)濟發(fā)展、社會安定,道德都如土壤和空氣一樣不可或缺。改革開放三十多年,我國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目前,我國已躍居為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廣大人民衣食住行已得到了充分改善,但我們的社會也正遭受著快速成長所帶來的煩惱——道德建設正面臨著嚴峻挑戰(zhàn)。我們看到,只愿人人為我,卻不舍得我為人人的自私自利人群在增多;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正日漸滋長;見利忘義、誠信缺失等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就連公交車上讓座,都能成為點燃拳打腳踢暴力事件的導火索;道德缺失的現(xiàn)象不勝枚舉!

在此我想請大家共同思考下列的問題:如果一個社會不能激發(fā)人們形成善良的道德情感,不能構建正確的道德標準,不能促使人們肩負起道德責任,何談社會文明與和諧呢?如果一個民族連道德底線都不能堅守,談何民族振興、長久不衰呢?其實,如此“高大上”的社會問題、民族難題,答案并不難尋。我想,只要全社會、全民族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大力弘揚我中華民族之優(yōu)良傳統(tǒng),尤其是崇德向善的優(yōu)良品質;并不斷凝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社會風氣將日漸好轉,國民道德素質將逐步提高,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將指日可見。

崇德向善應是一種文化信仰。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傳統(tǒng)美德源遠流長,但放眼當下,中華兒女正在丟失這些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文化,崇洋族、哈韓族正逐漸增多,而熱愛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國學禮儀的人并不多。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我們的鄰國日本、韓國卻將我中華民族的許多優(yōu)良傳統(tǒng)進行了學習和發(fā)揚,比如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節(jié)、端午節(jié)。大家千萬不要認為,他們只是喜歡熱鬧、喜歡過節(jié),才和我們一起湊熱鬧。其實,他們是在利用節(jié)日文化宣揚民族精神,凝聚民意。據(jù)媒體報道,我們的這兩家鄰居,已經(jīng)向世界教科文組織申請了多項有關漢文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一部分已經(jīng)獲得了批準,這其中就有我中華傳統(tǒng)醫(yī)術——中醫(yī)。這難道不能給我們中華兒女帶來心頭一顫嗎?我們不要總是嘴上批評人家剽竊我們的文化成果,而是應該盤點下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在文化、道德方面丟失了多少,應該警醒反思,應該重新掀起“國學熱”、“傳統(tǒng)文化熱”。

崇德向善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吧朴猩茍?、惡有惡報”、“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敬業(yè)成為習慣,奉獻成為生活,既平凡卻又不簡單。道德的力量和榜樣是每個人心中的一盞明燈,德行善舉是每個人心靈中最樸素的情感,也是一種平常的生活方式。崇德向善更是一種社會責任。對個人來說,要始終堅持把修徳律己、修身與修德并重,達到各安其分、各守其位;要把崇德向善、積德行善時刻裝在心里、成為行動,能在關鍵時刻、危難之時豪不猶豫的去給予、毫不吝惜去付出;要把小事做好,把平凡的工作崗位,當作自己不平凡的人生舞臺,干出不平凡的業(yè)績。中華歷史上具有偉大善舉、名垂青史的仁者義士不勝枚舉,而當代的焦裕祿、雷鋒、楊善洲、郭明義這些道德榜樣所踐行的社會責任、無私奉獻精神和堅守品格,恰恰代表了時代的進步和向上向善的道德主流。

凝聚向上向善之力量,就是要大力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華大地,自古崇尚以德化人。古代圣賢倡導“仁、義、禮、智、信”,追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追求“忠厚良善、崇禮尚義、正直勇敢、勤勞智慧”,這是代代相傳的優(yōu)良品質,正是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生生不息、不斷發(fā)展壯大的堅定基石,其中所蘊涵的積極向上的道德追求,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價值。古人云:“上善如水”。在當今物欲橫流、心靈浮躁的時代,唯有崇尚優(yōu)良道德品質、虔誠向善才能根治人性的丑陋與邪惡、洗滌心靈的污垢與黑暗。只要我們一代接著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們的中華民族就能永遠充滿希望和活力。

崇德向善演講稿篇六

大家好!我是來自x年級五班的x同學,今天我為大家演講的題目是《奮發(fā)向上,崇德向善》。

在這秋高氣爽、陽光明媚的季節(jié)里,我們聚集在一起,高唱一首民族的歌。

我們的祖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有著深厚的民族道德文化。奮發(fā)向上,是中華兒女幾千年來與大自然拼搏而儲蓄形成的核心精神;崇德向善,是中華文明發(fā)展歷史的光輝結晶。奮發(fā)向上的精神,促進了社會人文的發(fā)展;崇德向善的品德,增進了人類與自然、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發(fā)展。

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我們要秉承崇德向善的高貴品德,奮發(fā)前進,努力學習。

回顧歷史。我們的祖國不富強,經(jīng)常受到別國的欺辱。八國聯(lián)軍分割了我們的國土,燒毀了我們古代人民用智慧和血汗鑄成的圓明園,搶走了屬于我們的珍寶;日本侵略中國時,他們對中國人民進行燒、殺、搶、掠,尤其是南京大屠殺更是慘不忍睹。講到這里,我仿佛看到了大街上的人民手無寸鐵,孱弱的身影,仿佛看到了倒在血泊中的中國人,我仿佛聽見了小孩在無助地呼喊著“媽媽!媽媽!你在哪里?”那時,我們的國家到處彌漫著戰(zhàn)爭的硝煙,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哪里有什么幸福。

今天,我們的黨,就是憑著奮發(fā)向上的革命精神,從弱小走向了強大,帶領人民趕走了侵略者,建立了新中國,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我們的黨,就是秉承崇德向善的高貴品德,率領全國人民建設新家園,構建幸福生活,懲惡揚善,維護了世界和平。

是啊,沒有國,哪有家,沒有家,哪有我。成就偉大的事業(yè),需要萬眾一心的國家意志,需要同心戮力的民族精神,更需要昂揚向上、崇德向善的公民品德。涓流匯海、壘土成山,每個人都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能塑造出一個國家的時代氣質。在現(xiàn)實生活中,行善積德無處不在。盧梭曾經(jīng)說過“德行是靈魂的的力量”。今天我們所弘揚的精神是什么呢?是信仰、是忠誠、是助人、是感恩、是自強!

我們是國家將來的建設者,為了祖國的富強,為了祖國繁榮昌盛,我們應該奮發(fā)向上,努力學習,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是高年級的學生了,除了要掌握每天的新知識,還要回顧和復習以前學過的知識,“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嘛!

同時我們更應該秉承崇德向善的高貴品德,做一個道德高尚的少年,生活中規(guī)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心誠,情真,心正?!闭\心對待身邊的每一位伙伴,不說謊話,不欺騙他人,積極向上?!吧倌曛莿t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同學們,加油吧!只要我們奮發(fā)向上,秉承民族崇德向善的高貴品德,每時每刻都保持著一顆“奮發(fā)向上,崇德向善”的道德心。將來一定會成為祖國的棟梁,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

就讓我們揚起“奮發(fā)向上,崇德向善”的風帆,吹響號角,奏響樂章,向前進,去改寫自己的命運,去創(chuàng)造美好的明天!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結束。

崇德向善演講稿篇七

我們國家說,“每個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夢想?,F(xiàn)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

通過看史書我們可以了解到中華文明曾經(jīng)領先西方長達1420xx年之久。別的史實不說,當我在《明朝那些事兒》中看到名垂青史,千古流芳的鄭和率領大明帝國的艦隊七下西洋的壯舉時,心中激蕩著濃濃的民族自豪感。

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大明朝在擁有壓倒性軍事優(yōu)勢的情況下,能夠平等對待遠航中遇到的小國,并尊重他們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給予而不搶掠。鄭和率領的艦隊不是武力征服者,卻用自己友好的行動真正征服了航海沿途幾乎所有的國家。這種征服是心底的征服,它存在于每一個人的心中。當那浩浩蕩蕩的艦隊來到時,人們不會四處躲避,而是紛紛出來熱烈歡迎這些遠方而來的客人。

相反的,當西方的那些探險家們也來到這些地方時,在經(jīng)歷最初的驚奇后,很快發(fā)現(xiàn)這些國家有著巨大的財富,卻沒有強大的軍事實力,于是他們就用各種暴力手段、殺人放火,只是為了搶奪本就屬于當?shù)厝说呢敭a(chǎn)。

“強而不欺,威而不霸”,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氣度和底蘊。然而當我們中華民族落后時,那些列強又是如何對待我們的呢?火燒圓明園,馬關條約,南京大屠殺……,血淋淋的史實告訴我們落后就要挨打。

什么時候中華文明能夠再度領先于世界,實現(xiàn)我們的中國夢呢?當我最近通過媒體了解到中國出現(xiàn)南海問題時,出現(xiàn)釣魚島問題時,以及中國臺灣出現(xiàn)的漁民被菲律賓公務人員槍殺等問題時,在義憤填膺之余,我是多么渴望中華民族能夠早日實現(xiàn)中國夢啊!多么渴望強大的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成為維護世界和平的中流砥柱!

所以我的夢和中國夢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我要為成為維護和平的強者而讀書!不僅我如此,我還要團結周圍的小伙伴一起努力向上,為踐行中國夢奮發(fā)向上!

崇德向善演講稿篇八

寒假里,我和爸爸一起讀了《奮發(fā)向上,崇德向善》這本書,里面的小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前段時間,我曾把24個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熟讀成誦,但對其中的內(nèi)涵不太理解,而這本書把故事分成三篇,從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幫助我加深了理解。

爸爸指著《看看我家的大變化》說,他小時候家里連自行車也沒有,爺爺奶奶每天徒步送他上下學,那時候更別說用上電話、手機、網(wǎng)絡這些高科技產(chǎn)品了。至今我們家里還留著一樣老古董——一臺14寸鴿牌黑白電視機,爸爸說這是他小時候家里最值錢的家用電器,相比而言,現(xiàn)在的我比爸爸小時候可幸福多了!如果比起書里寫的《翻身農(nóng)奴把歌唱》的話,那我們更是幸福千萬倍了,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們每個人的幸福都離不開祖國的強大!

作為一名少年兒童,我們又應該如何去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呢?這本書也告訴了我們答案,每一個人要從自己做起,向社會釋放正能量。有一天我們路過步行街,爸爸指著一排印著“出眾教育”的廣告牌問:你還記得《奮發(fā)向上,崇德向善》里的故事嗎?啊,我想起來啦,那是關于安師大的一個大學生哥哥王雷的故事——《農(nóng)家子弟的創(chuàng)業(yè)路》。他的家庭很窮苦,在上大學時,王雷需要自力更生,養(yǎng)活自己,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開輔導班,畢業(yè)后開辦了自己的公司,還回報了社會。爸爸說只要我們有夢想,勤奮踏實,每個人都可以有屬于自己的成功,每個人都可以有精彩的人生。

爭做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公民,書里既有好干部孔繁森、科學家林俊德、好醫(yī)生胡佩蘭,也有很多普通的一員:售票員李素麗、村民李繼林、劉平貴;既有老人白方禮,也有殘疾人馬成良,他們的故事深深感動著我。

爸爸說光讀書光感動還不夠,我們還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爭做好公民!說做就做,我也加入了“志愿者”服務的隊伍。寒假期間,回家過年的人很多,我和爸爸來到長途汽車站,那里人山人海,人們排著長長的隊伍,像一條條正在游動的長龍。

通過這些活動,我更加明白了“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含義,幫助別人,快樂自己,作為幸福大家庭里的小成員,我們要奮發(fā)向上,崇德向善!

崇德向善演講稿篇九

大家好!今天很榮幸在這里參加演講,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初二十班的全體同學們,向我們尊敬的老師問好,祝老師們身體健康,事事順心!

我為能夠參加這次以“崇德向善,奮發(fā)向上”為主題的演講而感高興。我對于“崇德向善,奮發(fā)向上”有著個人的理解——“崇德向善”突出一個德,有德方能向善;“奮發(fā)向上”突出一個“上”字,我把它解釋為才能的“才”字,奮發(fā)努力方能成才,合起來說,即做一個德才兼?zhèn)涞娜恕?/p>

德是指品德,是指一個人對社會、對他人責任心的一種表現(xiàn)。才是指才能,是指一個人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能力和手段。對一個人而言,德是靈魂,是向導;才是能力,是工具。我之所以把德字放在前面,才字放在后面,是因為在我心中一個人的品德第一,才能居第二。為什么這么說呢?那我們就來分析一下。一個人的身上大體有四種德才關系,即有德有才、有德無才、有才無德、無德無才。

一、有德有才。這時,一個人既具有為社會和他人做貢獻的優(yōu)秀品德,又具有為社會和他人做貢獻的才華。這是一種最好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社會的和諧程度最高,社會效益也高。

二、有德無才。一個人有高尚的品德,但才能平庸。這時,雖然一個人有為社會辦好事的愿望,但因能力有限,所以對社會貢獻較小。這樣的社會和諧程度高,但是社會效益略低。

三、有才無德。這時雖然一個人想做壞事,但才能有限,做壞事手段不高明,對社會的破壞性就低。這樣的社會和諧程度低,效益低。

四、無才無德。這時,一個人既想干壞事又具有干壞事的能力。由于手段高明,其干了壞事也不容易被人發(fā)現(xiàn)。這種情況對社會的危害是最大的。這樣的社會和諧程度低,且社會效益極低。

在我國歷史上,用人標準一直是按照德與才兩個大的方面來考慮的,這就很自然地要牽涉到如何處理兩者的關系。

劉邦打天下時,是把才能放在第一位的,陳平"盜嫂受金"照舊得到重用。曹操明確提出"唯才是舉",選拔人才主要看才能。唐太宗曾就用人問題與魏征交談,魏征很明確地講了一番話:“大體意思是說,在亂世爭雄的時候,用人往往顧不了許多,只求其才能,有利于打天下就行;但在治理國家時,就必須是德才兼?zhèn)洳拍苡?。到了宋朝,《資治通鑒》的主編司馬光對德才關系有了更精確的論述,他說:“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意思是德行是才能的向導,有了好的德行,才能就會得到善用;才能是德行的輔助,有了好的才能才可以發(fā)揚大德。

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努力做一個德才兼?zhèn)?,德字為先的人?/p>

這就是我今天主題為“崇德向善,奮發(fā)向上”的演講,謝謝大家!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54898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