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二生物必修三必背知識點(優(yōu)質三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10 06:31:25
2023年高二生物必修三必背知識點(優(yōu)質三篇)
時間:2023-04-10 06:31:25     小編:zdfb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二生物必修三必背知識點篇一

二、細胞增殖

1.細胞增殖的意義:生物體生長、發(fā)育、繁殖和遺傳的基礎

2.真核細胞分裂的方式:有絲分裂、無絲分裂、減數(shù)分裂。有絲分裂是真核生物進行細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一)細胞周期

(1)概念:指連續(xù)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完成時開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時為止。

(2)兩個階段:

分裂間期:從細胞在一次分裂結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

分裂期:分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二)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各期的主要特點:

1.分裂間期

特點:分裂間期所占時間長。完成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

結果:每個染色體都形成兩個姐妹染色單體,呈染色質形態(tài)

2.前期

特點:①出現(xiàn)染色體、出現(xiàn)紡錘體②核膜、核仁消失

染色體特點:1、染色體散亂地分布在細胞中心附近。2、每個染色體都有兩條姐妹染色單體

3.中期

特點:①所有染色體的著絲點都排列在赤道板上②染色體的形態(tài)和數(shù)目最清晰

染色體特點:染色體的形態(tài)比較固定,數(shù)目比較清晰。故中期是進行染色體觀察及計數(shù)的時機。

4.后期特點:①著絲點一分為二,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兩條子染色體。并分別向兩極移動。②紡錘絲牽引著子染色體分別向細胞的兩極移動。這時細胞核內的全部染色體就平均分配到了細胞兩極

染色體特點:染色單體消失,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

5.末期

特點:①染色體變成染色質,紡錘體消失。②核膜、核仁重現(xiàn)。③在赤道板位置出現(xiàn)細胞板,并擴展成分隔兩個子細胞的細胞壁

參與的細胞器:

間期:核糖體,中心體

前期:中心體(復制形成紡錘體)

末期:高爾基體(細胞壁的合成)

線粒體全過程。

有單體出現(xiàn)時,dna與染色體數(shù)目相同,單體消失時,dna數(shù)目為染色體的2倍。

三、植物與動物細胞的有絲分裂的比較

不同點:

植物細胞前期紡錘體的來源由兩極發(fā)出的紡錘絲直接產(chǎn)生末期細胞質的分裂細胞中部出現(xiàn)細胞板形成新細胞壁將細胞隔開

動物細胞由中心體周圍產(chǎn)生的星射線形成。細胞中部的細胞膜向內凹陷使細胞縊裂

相同點:1、都有間期和分裂期。分裂期都有前、中、后、末四個階段。

2、分裂產(chǎn)生的兩個子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目和組成完全相同且與母細胞完全相同。染色體在各期的變化也完全相同。

3、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dna分子數(shù)目的變化規(guī)律。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完全相同。

五、有絲分裂的意義:

將親代細胞的染色體經(jīng)過復制以后,精確地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從而保持生物的親代和子代之間的遺傳性狀的穩(wěn)定性。

六、無絲分裂:

特點:在分裂過程中沒有出現(xiàn)紡錘絲和染色體的變化。但是有遺傳物質的復制和平均分配。例:蛙的紅細胞。

高二生物必修三必背知識點篇二

1、細胞內液與外液成分之間的關系為:

2、穩(wěn)態(tài)是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內分泌系統(tǒng)等的調控下,通過人體自身的調節(jié),對內環(huán)境的各種變化做出相應調整,使內環(huán)境溫度、滲透壓、酸堿度及各種化學成分保持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目前,普遍認為神經(jīng)—體液—免疫調節(jié)網(wǎng)絡是機體維持穩(wěn)態(tài)的主要調節(jié)機制。

3、正常人的血糖濃度在3.9—6.1mmol/l。參與人體血糖平衡調節(jié)的激素主要是胰島b細胞分泌的胰島素和胰島a細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當血糖濃度高于10.0mmol/l時,就會形成糖尿。糖尿病的典型癥狀是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減少。

4、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分子等組成。人體的免疫分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在特異性免疫中發(fā)揮主要作用的是淋巴細胞。

5、b淋巴細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為效應b細胞和記憶細胞,效應b細胞分泌抗體發(fā)揮體液免疫作用;t淋巴細胞受靶細胞(被抗原入侵的細胞)或吞噬了抗原的巨噬細胞刺激后增殖分化為效應t細胞和記憶細胞,效應t細胞直接裂解靶細胞發(fā)揮細胞免疫作用。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既獨自發(fā)揮作用,又相互配合。

6、hiv為一種逆轉錄病毒,它感染人體的途徑多樣,如經(jīng)性接觸、血液和血制品、母嬰感染等,在我國,共用注射器具注射毒品是感染hiv的最主要途徑。hiv進入人體后主要攻擊t淋巴細胞導致患者免疫功能嚴重缺陷。

高二生物必修三必背知識點篇三

名詞:

1、顯微結構: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中能夠觀察到的細胞結構。

2、亞顯微結構: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觀察不能分辨清楚的細胞內各種微細結構。

3、原核細胞:細胞較小,沒有成形的細胞核。組成核的物質集中在核區(qū),沒有染色體,dna不與蛋白質結合,無核膜、無核仁;細胞器只有核糖體;有細胞壁,成分與真核細胞不同。

4、真核細胞:細胞較大,有真正的細胞核,有一定數(shù)目的染色體,有核膜、有核仁,一般有多種細胞器。

5、原核生物:由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如:藍藻、細菌(如硝化細菌、乳酸菌、大腸桿菌、肺炎雙球菌)、放線菌、支原體等都屬于原核生物。

6、真核生物:由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如:酵母菌、霉菌、食用菌、衣藻、變形蟲、草里履蟲、瘧原蟲等。

7、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這種膜可以讓水分子自由通過,細胞要選擇吸收的離子和小分子(如:氨基酸、葡萄糖)也可以通過,而其它的離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如:信使rna、蛋白質、核酸、蔗糖)則不能通過。

8、膜蛋白:指細胞內各種膜結構中蛋白質成分。

9、載體蛋白:膜結構中與物質運輸有關的一種跨膜蛋白質,細胞膜中的載體蛋白在協(xié)助擴散和主動運輸中都有特異性。

10、細胞質:在細胞膜以內、細胞核以外的原生質,叫做細胞質。細胞質主要包括細胞質基質和細胞器。

11、細胞質基質:細胞質內呈液態(tài)的部分是基質,是細胞進行新陳代謝主要場所。

12、細胞器:細胞質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種亞細胞結構的總稱。

13、細胞壁:植物細胞的外面有細胞壁,主要化學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其作用是支持和保護。其性質是全透的。

語句:

1、地球上的生物,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的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生物分類也就有了細胞生物和非細胞生物之分)。

2、細胞膜由雙層磷脂分子鑲嵌了蛋白質。蛋白質可以以覆蓋、貫穿、鑲嵌三種方式與雙層磷脂分子相結合。磷脂雙分子層是細胞膜的基本支架,除保護作用外,還與細胞內外物質交換有關。

3、細胞膜的結構特點是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功能特性是選擇透過性。如:變形蟲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偽足,人體某些白細胞能吞噬病菌,這些生理的完成依賴細胞膜的流動性。

4、物質進出細胞膜的方式:a、自由擴散:從高濃度一側運輸?shù)降蜐舛纫粋?不消耗能量。例如:h2o、o2、co2、甘油、乙醇、苯等。b、主動運輸:從低濃度一側運輸?shù)礁邼舛纫粋?需要載體;需要消耗能量。例如:葡萄糖、氨基酸、無機鹽的離子(如k+)。c、協(xié)助擴散:有載體的協(xié)助,能夠從高濃度的一邊運輸?shù)降蜐舛鹊囊贿?,這種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叫做協(xié)助擴散。如:葡萄糖進入紅細胞。

5、線粒體:呈粒狀、棒狀,普遍存在于動、植物細胞中,內有少量dna和rna內膜突起形成嵴,內膜、基質和基粒中有許多種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線粒體是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大約95%來自線粒體。

6、葉綠體:呈扁平的橢球形或球形,主要存在植物葉肉細胞里,葉綠體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含有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還有少量dna和rna,葉綠素分布在基粒片層的膜上。在片層結構的膜上和葉綠體內的基質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7、內質網(wǎng):由膜結構連接而成的網(wǎng)狀物。功能:增大細胞內的膜面積,使膜上的各種酶為生命活動的各種化學反應的正常進行,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8、核糖體:橢球形粒狀小體,有些附著在內質網(wǎng)上,有些游離在細胞質基質中。是細胞內將氨基酸合成蛋白質的場所。

9、高爾基體:由扁平囊泡、小囊泡和大囊泡組成,為單層膜結構,一般位于細胞核附近的細胞質中。在植物細胞中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在動物細胞中與分泌物的形成有關,并有運輸作用。

10、中心體:每個中心體含兩個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動物細胞和低等植物細胞,位于細胞核附近的細胞質中,與細胞的有絲分裂有關。

11、液泡:是細胞質中的泡狀結構,表面有液泡膜,液泡內有細胞液?;瘜W成分:有機酸、生物堿、糖類、蛋白質、無機鹽、色素等。有維持細胞形態(tài)、儲存養(yǎng)料、調節(jié)細胞滲透吸水的作用。

12、與胰島素合成、運輸、分泌有關的細胞器是:核糖體、內質網(wǎng)、高爾基體、線粒體。在胰島素的合成過程中,合成的場所是核糖體,胰島素的運輸要通過內質網(wǎng)來進行,胰島素在分泌之前還要經(jīng)高爾基體的加工,在合成和分泌過程中線粒體提供能量。

13、在真核細胞中,具有雙層膜結構的細胞器是:葉綠體、線粒體;具有單層膜結構的細胞器是:內質網(wǎng)、高爾基體、液泡;不具膜結構的是:中心體、核糖體。另外,要知道細胞核的核膜是雙層膜,細胞膜是單層膜,但它們都不是細胞器。植物細胞有細胞壁和是葉綠體,而動物細胞沒有,成熟的植物細胞有明顯的液泡,而動物細胞中沒有液泡;在低等植物和動物細胞中有中心體,而高等植物細胞則沒有;此外,高爾基體在動植物細胞中的作用不同。

14、細胞核的簡介:(1)存在絕大多數(shù)真核生物細胞中;原核細胞中沒有真正的細胞核;有的真核細胞中也沒有細胞核,如人體內的成熟的紅細胞。(2)細胞核結構:a、核膜:控制物質的進出細胞核。說明:核膜是和內質網(wǎng)膜相連的,便于物質的運輸;在核膜上有許多酶的存在,有利于各種化學反應的進行。b、核孔:在核膜上的不連貫部分;作用:是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的通道。c、核仁:在細胞周期中呈現(xiàn)有規(guī)律的消失(分裂前期)和出現(xiàn)(分裂末期),經(jīng)常作為判斷細胞分裂時期的典型標志。d、染色質:細胞核中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提出者:德國生物學家瓦爾德爾提出來的。組成主要由dna和蛋白質構成。染色質和染色體是同一種物質在不同時期的細胞中的兩種不同形態(tài)!(3)細胞核的功能:是遺傳物質儲存和復制的場所;是細胞遺傳特性和代謝中心活動的控制中心。

15、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主要區(qū)別是有無成形的細胞核,也可以說是有無核膜,因為有核膜就有成形的細胞核,無核膜就沒有成形的細胞核。這里有幾個問題應引起注意:(1)病毒既不是原核生物也不是真核生物,因為病毒沒有細胞結構。(2)原生動物(如草履蟲、變形蟲等)是真核生物。(3)不是所有的菌類都是原核生物,細菌(如硝化細菌、乳酸菌等)是原核生物,而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等)是真核生物。16、在線粒體中,氧是在有氧呼吸第三個階段兩個階段產(chǎn)生的氫結合生成水,并放出大量的能量;光合作用的暗反應中,光反應產(chǎn)生的氫參與暗反應中二氧化碳的還原生成水和葡萄糖;蛋白質是由氨基酸在核糖體上經(jīng)過脫水縮合而成,有水的生成。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541780.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