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教案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質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二年級下冊數學北師大版教案及反思篇一
1、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直角,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2、通過折一折、比一比、畫一畫,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3、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進學生對數學的親近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認識直角,會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難點: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否是直角。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引入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認識了角,你還記得角的各部分名稱嗎?
生;頂點,邊,邊。
師:同學們學得真不錯。
二、 合作探索,學習新知
1、 認識直角
課件出示:國旗、椅子、單杠,找出以上實物中共同具有的角。
師:之前我們去了小精靈的操場認識了角,現在老師又從小精靈的操場上請來了一些朋友,你看看,這些圖形里有角嗎?
請同學上來指一指。
師:這些角有什么特點呢?
師:老師今天又要給大家介紹一個數學當中的新朋友了,我們叫這種兩條邊都是直直的角為直角,今天我們的學習任務就是來認識直角,判斷直角并且會畫一個直角。
出示正方形,長方形,三角板,不同方向的直角,都是直角。
師:請同學在三角板上指出一個“直角”。
學生試著指出“直角”,教師根據學生情況進行引導,使學生能完整地指。
2、 師:下面哪些角是直角呢?
生:不好判斷。
師:那我們先排除幾個肯定不是直角的角。
師:這兩個角很明顯不是直角可以直接判斷。
師:那剩下的兩個角我們如何判斷他是不是直角呢?給你一個小提示,我們可以借助什么工具呢?
生:三角板。
師:三角板可以幫助我們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那怎么幫助我們呢?
師:老師把第二個角帶到了黑板上,請同學想想如何用三角板進行判斷。
師:先將頂點對齊,再對齊其中一條邊,看另一條邊是否對齊。
師:那我們現在一起看看這兩個角到底是不是直角。
3、 現在用你手中的三角尺,判斷一下你的數學書封面上的角是不是直角。
4、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直角,我這里有一張紙,大家想一想,用這張紙能不能制作出一個直角?
成果展示。
小結:介紹用一張紙折出一個直角:先將這張紙上下對折,再沿著折痕對折就可以得到一個直角。
師:你有沒有驗證一下,你折的這個角是不是直角呢?
5、 師:跟你的同桌說一說,你還在哪里找到直角了?
出示幻燈片,欣賞直角。
6、畫直角
師:回憶一下上節(jié)課我們是如何畫角的。
生:先畫一個頂點,再畫兩條從頂點出發(fā)的邊。
板演畫直角并說說畫法。引導學生歸納總結直角的畫法。
學生用三角尺畫一個直角,教師巡視。
三、 鞏固練習
1、 第一關、下面哪幾個圖形是直角?
指名學生回顧判斷方法,學生獨立完成。
2、 第二關。數一數有幾個直角
學生獨立完成。
3、 第三關。在方格紙上畫直角(從給出的點畫起)。
學生獨立完成。
4、 把下圖中的長方形去掉一個角,還剩下幾個直角?
小組討論
四、 回顧小結
說一說,假如你是直角,你要交給大家什么知識,怎樣介紹你自己呢?
二年級下冊數學北師大版教案及反思篇二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65、66頁。
教材分析:
二年級的孩子,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對直角有了初步的模糊的認識。本節(jié)課教材首先呈現三個學生身邊的生活物品——數學書、黑板、三角板,用紅線在物品上描出直角,讓學生直觀認識直角;通過“比一比,認一認”、“折一折,畫一畫”等多種活動,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直角銳角鈍角的特點,加強對這三種角的認識。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例,經歷從實際物體中抽象出直角的過程,直觀認識直角,初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2、會借助三角板辨認直角、銳角、鈍角。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直角、銳角和鈍角,會借助三角板判斷三種角。
教學難點:
掌握直角、銳角和鈍角的畫法。
教學準備:
課件、三角板、卡紙、活動角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圖形王國中的一位新朋友,它是誰呀?
生:角。
師:你都知道哪些關于角的知識呢?
生1: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生2: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與角的張口的大小有關,張口越大角就越大,張口越小角就越小。
生3:畫角方法:先畫頂點,再從頂點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邊。
師:看來角真的是大家的老朋友了。
2、課件出示圖片。
師: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你能找出它們里面藏著的角嗎?(學生觀察并指認。)
課件演示從圖中抽離出直角。
(讓學生經歷從實際物品上描出直角的過程。)
教師告訴學生:這些都是直角。
二、探究新知
1、認識直角
(1)認識直角符號。
(2)肢體語言表示直角。
師:請大家閉上眼睛,你能想象出直角的樣子嗎?你能用身體做出直角嗎?請學生上臺展示。
2、判斷直角
方法一:直觀判斷直角。
方法二:借助三角板辨認。
(設計意圖:教師重點示范方法,通過用三角板中的直角比一比,這是對直接觀察的一種驗證,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嚴密性與準確性。)
3、找一找直角。
師:我們的教室哪里還有直角?說一說。
比一比你找到的直角的大小,你發(fā)現了什么?
(通過測量,得出結論:所有的直角一樣大。)
4、用活動角擺直角。
5、認識銳角和鈍角。
師:比直角小的角,叫銳角;比直角大的角,叫鈍角。
6、感受三種角的大小關系。
師:如果將這三種角按大小排隊,怎么排?
(學生獨立思考完成,可以從大到小排列,也可以從小到大排列,最后集體交流。)
三、游戲延伸
游戲要求:說出老師用活動角變出的角的名字。
(1)判斷銳角。
教師用活動角做出銳角,并逐漸變大,但仍然是銳角。
得出:銳角有大有小,但再大都比直角小。
(2)判斷直角。
變出直角,用三角板比一比。
得出:直角都是這么大。
(3)判斷鈍角。
教師操作,得出結論:鈍角有大有小,但再小都比直角大。
四、動手操作。
1、用紙折出三種角。
2、畫三種角。
(教師示范,學生獨立完成,巡視檢查,發(fā)現問題及時指導。)
五、總結思考。
師: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六、作業(yè):
課本第66頁第1、2題。
二年級下冊數學北師大版教案及反思篇三
【教學內容】:課本p40例3、例4及練習八中相應的練習。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初步認識直角,感知直角的特點——直角的大小是一定的,直角是一類特殊的角。
2、感受數學知識的現實性,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分析現實題。
3、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認識并會判斷直角。
難點:正確畫直角。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三角板、折紙、課本。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舊知
出示任意角,請學生說出角的各部分名稱。
出示書中例圖,請學生說出例圖中是否有角。
(2)揭示課題
讓學生觀察例圖,引導學生說出這些角有什么特點?并告知有此類特點的角為直角。
從例圖中抽象出直角的圖形,讓學生認識直角的標志。
畫三個邊長長短不等的直角板書,強調直角的大小不隨邊的長短變化,直角的大小是一定、固定不變的。
二、認識直角
(1)請學生拿出三角板,找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2)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說明判斷一個角是否是直角的方法(疊合法):先將三角板上直角的頂點和要判斷的角的頂點對齊,再將三角板上直角的一條邊和直角的另一條邊重合,若重合是直角,若不重合不是直角。
(3)讓學生用三角板量一量數學書封面上的角是不是直角。
(4)請學生拿出折紙,親自動手折直角,并驗證是否是直角。
三、畫直角
課件出示3幅連續(xù)的直觀圖,呈現了三角板上的直角畫直角的方法(重復判斷直角的方法)。
四、鞏固練習
引導學生數一數課本“做一做”第2題中的直角。
二年級下冊數學北師大版教案及反思篇四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68頁例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經歷1000以內數的數數過程,能正確數出1000以內的各數。
2、通過探索、討論、小組合作等多種方式使學生理解10、100、1000之間的關系。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猜測意識和估計能力。
[教學重難點]:正確地數數和理解10、100、1000之間的關系。
[教具學具準備]:每組1000根左右的小棒,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用一休的故事創(chuàng)設情境
師: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位小客人,大家想知道他是誰嗎?(播放一休的錄像片)你心目中的一休是個什么樣子的?
生1:聰明的。
生2:愛動腦筋的。
生3:是個小和尚。
師:今天,一休想出個數數的題來考考大家,大家有信心做出一休的題目嗎?
生:有。
師:請同學們把一休帶給大家的小棒倒出來,猜一猜大約有多少根?
生1:300多根。
生2:800多根。
生3:1000根。
生4:2000根。
師:現在我們就動手數一數,到底有多少根。在數以前,組長要合理分工,想一想,怎么數才能做到以下幾個要求:1、數的速度要快;2、數的數量要準確;3、數的結果能讓別人很快就看出來,而不用再去數。小組商量好了,就動手數一數。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小組合作數小棒,組長合理分工,記錄數的方法和數的最后結果,教師巡視指導。
2、小組匯報數的方法。
組1:我們小組是這樣數的,我們先把20根捆成1小捆,然后數出5小捆捆成1大捆,正好是100根,就這樣一捆一捆地擺好,最后數了數,一共有10大捆,正好是1000根。
組2:我們小組是50根50根地數的,50根1捆,然后把2小捆捆到一起,正好是100根,我們數了數一共是10捆,所以就是1000根。
組3:我們組和他們的不一樣,我們以前學過10根捆成一捆,所以我們是10根10根地分。然后把10小捆捆成1大捆,一共捆了10大捆,就是1000根。
3、找出典型。
師:10小捆捆成1大捆,從這組小棒中,你能發(fā)現什么問題?小組先商量,然后匯報。
組1:我發(fā)現1大捆是由10小捆組成的。
組2:我發(fā)現1大捆比1小捆多得多。
組3:我發(fā)現10個十是100。
師:這l大捆和這10大捆你又能發(fā)現什么問題?
4、小結。
跟同學們說的那樣,10個十是100,10個一百是1000,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000以內數的認識。(板書課題)
三、鞏固新知
今天一休還請來了他的三位好朋友,大師兄、二師兄和他的朋友小葉子,他們聽說大家今天學會了數一千以內的數,都想出個題考考大家,大家有信心接受挑戰(zhàn)嗎?你想先接受誰的挑戰(zhàn)?(學生自由選擇題目)
一休:你能估計出這些畫面上有多少個(本)嗎?
說說你是怎么估計的?
小葉子:小葉子給大家?guī)硪粋€小貓闖關的游戲,小貓每闖過一關得100分,(演示小貓闖關的游戲)看完了小貓闖關的游戲,你知道小貓一共闖了幾關?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一共闖了10關;因為小貓每闖1關得100分,它得了1000分,就是10個一百,所以就是闖了10關。
大師兄:大師兄給大家?guī)硪粋€小貓收蘋果的游戲,(出示課件)現在小貓已經得了986分,小貓每收一個蘋果加1分,請你仔細數一數,看小貓最后一共得了多少分?
游戲:以小組為單位,從(1)(2)題中任選一個題目。
(1)從592數到613;
(2)數出897后面的。8個數;
二師兄:_____、_____、800_____、_____
小組商量一下,你們小組準備怎么填?你們是怎么數的?
組1:600、700、800、900,我們是一百一百地數的。
組2:798、799、800、801、802,我們1是一個一個地數的。
組3:802、801、800、799、798,我們1也是一個一個地數的,但我們是倒著數的。
師:通過這個題我們看出,數數的順序不同、數數的規(guī)律不同,那么得到的結果也是不一樣的,只要同學們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相信你會有不同的收獲。
四、全課小結
誰來說說這節(jié)課你都學到了什么知識?你對這節(jié)課自己的表現有什么評價?
二年級下冊數學北師大版教案及反思篇五
一、導入新課探究新知。
1、多媒體出示"小熊開店"的動畫情景。
2、今天小熊的超市開張可熱鬧了,店里的商品真是樣樣齊全,還有小朋友門特別喜歡的物品,看看都有那些物品,價錢是多少?
3、來了幾位顧客看看他們買什么?
4、提出問題:小狗買4輛坦克需要幾元?
(1)你們能幫幫小熊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錢嗎?
(2)學生匯報,老師板書:5×4=20(元)
(3)你能說說你是怎么算出來的嗎?
(根據乘法口訣四五二十。)
5、小貓拿了20元錢也準備買坦克,請你們再幫它計算能買幾輛坦克好嗎?
(1)學生列式老師板書:20÷5=
(2)為什么這樣列式,你能說出理由嗎"?
(3)你是怎樣想商的,請你們各小組討論一下。
(1輛5元,2輛10元,3輛15元,4輛20元,
所以20÷5=4,商是4。)
(先想5×?=20再想口訣?五二十,四五二十,所以商是4。)
(4)同學們想的都很好,那你們覺得用那一種方法好呢?(用乘法口訣計算比較好。)為什么?
6、對了,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用乘法口訣求商。(老師板書課題)原來用口決求商這么好,我們來試一試好不好?
老師出示題,學生說出商并說出相應的口訣。
二、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1、天就要下雨了,小螞蟻正忙著般家呢,他們干什么?你能算出需要幾只螞蟻運完嗎?
學生獨立完成在集體交流27÷3=9(只)
2、數學游戲小鳥找家。
(1)游戲規(guī)則:有著四個鳥籠,每個鳥籠上都有一句乘法口訣,一些同學得手上有一道除法算式,應用那句口訣求商,就把算式卡片貼在相應的鳥籠上。
(2)一群小鳥出去捉蟲子,天黑了他們找不到家了,你們能幫他們找到家嗎?
(3)學生集體活動全班進行檢查。
3、數學游戲二接力賽。
(1)游戲規(guī)則;7個小組代表7種動物如:小鹿隊,小兔隊,等等,黑板上有7組除法計算題每小組同學依次上臺計算看那組同學做得最快就獎給那組同學一個獎杯。
(2)森林的動物們要舉行一次接力賽,你們想不想參加?那我們現在就開始吧,各小組準備。
(3)學生進行比賽后講評。
三、課堂小結
今天,你學會了什么?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541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