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哈利波特有感800字篇一
驚險在于哈利·波特與伏地魔地激烈戰(zhàn)斗。這個小小地驚險讓我們?yōu)樗喽鄵?dān)憂了一分,而當(dāng)他成功得贏得了伏地魔時,我們卻又為他松了一口氣。
剌激就是指,哈利·波特與他的好朋友們做的一些事,這些事往往都充滿了剌激與危險,并讓人覺得很驚訝。
神秘就是那些事情的點點滴滴,書里和每一個故事都充滿著神秘,這些神秘讓你非常好奇地想知道結(jié)果。
有趣是驚險,剌激,神秘的結(jié)合,這三種里都充滿著吸引力,讓你拿起書就不想放下,想一口氣把它讀完。
這本書可以讓你從哈利·波特體會到勇敢無畏,可以讓你從羅恩·韋斯萊體會到真摯的友情,可以讓你從赫敏·格蘭杰體會到聰明機智,可以從納威·隆巴頓體會天團結(jié)一致,可以從金妮·韋斯萊體會到真誠善良,可以從魯伯·海格體會到熱心膽大……
書是人們的好朋友,不光要讀書,而且還要邊讀書邊做筆記,體會其中的道理和意義,并學(xué)會在生活中去運用它。
讀哈利波特有感800字篇二
讀完jk羅琳的著名作品《哈利波特》后,對于波特的人物設(shè)定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悟。
哈利波特,是一個從小就失去父母的可憐的孩子,被寄養(yǎng)在佩妮姨媽家,他的童年是他的整個人生中最難熬和不幸的時光,每天都生活在挨打和無休止的批評之中。在他12歲生日時,他才得知自己是魔法師,需要去上魔法學(xué)校,在通往學(xué)校的火車上結(jié)識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朋友羅恩和對手馬爾福,從此開始了他傳奇的一生。在學(xué)校里哈利學(xué)會了很多東西,變得勇敢而有主見,相信正義一定會戰(zhàn)勝邪惡,最后在朋友們和學(xué)校的幫助下打敗了伏地魔,獲得了勝利。
很多人會問,哈利和伏地魔兩人都是沒有父母的人,為什么兩人的性格截然不同,兩個人所選擇的道路也不同呢?因為哈利知道,他的父母是為了保護他才會犧牲的,他不能辜負(fù)父母對他的期待,要做和父母一樣正直勇敢的人。而伏地魔則一直卻認(rèn)為父母的離開都是別人造成的,他的心中被仇恨填滿。于是,因為對親情的扭曲讓他成為了一個壞蛋。
羅琳女士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充滿神奇的國度”,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奇幻的享受,但其實現(xiàn)實世界的她,生活得也很可憐。當(dāng)時,寫《哈利波特》的時候,她十分貧困,還帶著兩個孩子,只能在一些飲料店里寫作,在創(chuàng)作的同時,又傳出一個痛苦的消息,她的母親去世了。面對這些打擊和挫折,她為什么沒有去輕生,沒有放棄希望?那是因為,她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她為了孩子能活下來,她也必須活下來。也正是因為她的堅持,才有了《哈利波特》的橫空出世,火遍大江南北,名揚世界各地。
說到這里,我還要說一下海倫女士。海倫凱勒,也是一個非??蓱z的人。小時候,因為一場大病失去了聲音和聽力。她變得愛生氣,對父母發(fā)火,摔東西,后來因為莎利文老師的加入,幫助她改掉了壞毛病,她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十分熱愛學(xué)習(xí)。在這之后她學(xué)會了說話,最后她成為了一位非常有名的作家,被無數(shù)人敬重。
不管是哈利、羅琳、還是海倫,他們都有過一段痛苦的經(jīng)歷,讓他們堅持下來的是親情和友情的支持,還有老師同學(xué)的幫助。在這些正面人物的鼓勵和支持下,他們勇敢地和命運做斗爭,并在最后戰(zhàn)勝了敵人,打敗了黑暗,走向了成功。
讀哈利波特有感800字篇三
《哈利波特》是英國女作家j.k.羅琳寫的系列小說,在圖書館老板的推薦下,我拿了一本《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一回到家,我便仔細(xì)的讀起來,沒想到,一讀,我就被里面的故事吸引了進去,越看越著迷,它如一扇美麗夢幻的門,讓你迫不及待的想打開它。
看完了一本,我又去圖書館借了《哈利波特》系列的其他書籍??赐辍豆ㄌ亍废盗械娜繒?,我開始幻想,如果我是哈利波特,我會干些什么呢?
我會騎著光輪20xx,來到灰姑娘的家里,將她變成一位美麗的公主,然后再讓她遇上王子,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在皇宮公主的房間里,公主誠懇的向我道謝,我對她頑皮一笑,騎上光輪20xx,飛出了窗戶,然后笑著向他擺擺手——再見了,美麗的公主!
我又騎著光輪20xx,來到了美麗的哥本哈根,在這個繁華美麗的城市里,有一間破破爛爛的小房子。我飛進這間破小屋,看見一個和我年齡相仿的小女孩正蜷縮在墻角,頭無力的低著,這不是賣火柴的小女孩嗎?眼看她快要凍僵了,我立即揮動魔杖,這時這間破小屋瞬間變成了一棟大別墅。
小女孩正坐在火爐旁邊,她似乎感到了一絲溫暖,抬起頭,茫然的看著我,說:“這是怎么回事?我到了天堂了嗎?你是誰?”我笑
著回答:“你沒有到天堂呢,這些都是我變的,你不用問我是誰,我會幫助你,你不是想念你奶奶嗎?看我的!”我揮動魔杖,將小女孩的奶奶變到她的身邊。
“奶奶?真的是你嗎?我好想你??!”小女孩看見自己的奶奶,興奮的抱住她,激動的說道?!皩O女,當(dāng)然是我了,奶奶在天堂也很想你??!”她的奶奶摸了摸小女孩的頭,微笑著說道,看著小女孩和奶奶相聚,我不禁熱淚盈眶。小女孩把頭轉(zhuǎn)向我,對她的奶奶說道:“這是幫助我的人?!毙∨⒌哪棠炭聪蛭?,感激的謝道:“謝謝你,你給予我們的幫助我們永生難忘?!蔽移铺槎?,說:“沒關(guān)系,你們不必感謝我,因為你們的快樂就是我的快樂?!?/p>
我騎上光輪20xx,對小女孩和她的奶奶說了聲再見,便離開了那里。
路上,我經(jīng)過一片大海,看見一艘船上有一位美麗的女子正要從船上跳下去,這不會是海的女兒吧!我立即飛上前去拉住她,然后用法力解除了巫婆的詛咒,還給了她一種既可以變成人魚又可以變成人的魔法,后來它變成了世界上最美麗的公主,因為我相信所有童話故事的結(jié)局都是美好的。
后來,我又在小河里看見了悲傷的丑小鴨,我立即揮動魔杖,將它變成了美麗的天鵝,讓心地善良的它外表變得更加美麗。
哦!一天的旅程結(jié)束了,我騎著我的光輪20xx,伴著夕陽的余暉回到了家,很快就帶著甜蜜的笑容進入了夢鄉(xiāng)——夢里,我又開始了新的旅程……
讀哈利波特有感800字篇四
是什么讓哈利小時候沒有被殺害?是親情;是什么讓斯內(nèi)普改過自新?是愛情;又是什么讓哈利戰(zhàn)勝伏地魔?是友情。
《哈利·波特》這套書主要講了霍格沃茲(哈利上的魔法學(xué)校)的故事,以及哈里多次戰(zhàn)勝伏地魔(黑魔王)的故事。
哈利又是怎樣戰(zhàn)勝最強大與黑暗的黑魔王的呢?
哈利,羅恩,赫敏,由于互相信任,形成了這份友誼,又是在這份友誼的基礎(chǔ)上團結(jié)一致,打敗了伏地魔。一想到這兒,使我回憶起一件事:那天,老師突然告訴我們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一一語文課不上了,去拔河!同學(xué)們摩拳擦掌,無不為此事感到激動。
比賽終于開始了,雙方都使出吃奶的力氣,拔呀拔,漸漸的,我們這方有人突然喊道:“加油!加油!”使我們組震撼了,一起喊道:“加油!加油!”這洪亮的聲音,回響在我們的耳畔。漸漸的,漸漸的紅旗進了,同學(xué)們一個個面紅耳赤,終于伴隨著“oh yeah!”一聲,我們組贏了!我們組的同學(xué),有的機場有的討論,有的擁抱,到班里,老師短短的說了一句話:“團結(jié)的力量都明白了嗎?”就走出了教室。是呀“,人心齊,泰山移”這句話也是有根據(jù)的,人無團結(jié)之心,又能做成什么事呢?
還有《哈利·波特》里塑造了兩種形象,狼人與小精靈,他們備受歧視,生活十分悲慘。因此也希望大家不要有性別歧視,種族歧視等等,相信如此,會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幸福。
從《哈利·波特》里,我學(xué)到,做人親情,愛情,友情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快樂的生活下去。
讀哈利波特有感800字篇五
我愛看書,每次遨游在書的海洋里,我都廢寢忘食。去年暑假看了《哈利波特》這套書,我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樣,深深地被書里的精彩內(nèi)容吸引了。
《哈利波特》的作者是英國女作家j·k·羅琳,她筆下的哈利波特是一個不同尋常的男孩,黑色的頭發(fā),綠眼睛,鼻梁上架著一副黑框眼鏡,手里拿著一根鳳凰羽毛杖心的魔杖,只需輕輕一揮,便可以把你帶進魔法世界,讓你時刻都為他的的神力所驚喜,書中,哈利和他的好朋友經(jīng)歷了很多驚險的事情,拿到了魔法石,闖入了密室,找到了教父小天狼星,贏得了火焰杯,一次次打敗了伏地魔。主人公哈利那堅強、勇敢的品質(zhì)牢牢地印在我的心中。
這學(xué)期剛剛開學(xué)時,我的學(xué)習(xí)成績并不令人滿意,幾次單元考試我節(jié)節(jié)敗退。媽媽的忍耐也到了極限,苦口婆心地教育我,我聽著媽媽的批評,想著自己的努力全付諸東流,不禁一陣心酸。
回到家,我難過地將一張張試卷放在桌上,看著那刺眼的分?jǐn)?shù),我的心像被冷水澆透了一樣冰冷。忽然,我的眼角掃到了書櫥里的《哈利波特》,書里的哈利面對困難時勇敢與堅強的品質(zhì)在我心中似乎又復(fù)活了。他那樂觀自信的笑容感染了我,似乎在給我他的“魔法”力量,我告訴自己,難道就輕易地被自己打敗了嗎?
于是,我?guī)еo予的力量在學(xué)習(xí)中努力,在困難中斗爭,終于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哈利教會我道理,讓我知道面對困難時要勇敢和堅強;面對困惑永遠(yuǎn)給自己一個微笑;在學(xué)習(xí)生活低谷時,永遠(yuǎn)都要給自己一個微笑。
讀哈利波特有感800字篇六
“你最恐懼的是其實是恐懼本身”這是著名魔幻小說《哈利波特》中我所喜愛的語錄。相信這本大名鼎鼎的書許多人曾為之迷戀過。神秘的咒語,華麗的魔法袍,驚奇的場景以及曲折波瀾的情節(jié)故事勾動著我內(nèi)心的好奇。但,在看過之后,我認(rèn)為小說中故事精彩,其主人公波特的堅強樂觀精神卻更值得我學(xué)習(xí)。
小說中,幾乎所有的巫師都恐懼的人便是那黑暗的伏地魔,而哈利的父母便是為之所殺,但奇跡的是,當(dāng)時只是一名嬰兒的哈利卻生存下來,要知道伏地魔是死亡的代表,怎么可能會輕易放過毫無還手之力的嬰兒?而長大后哈利與之有著難以道明的神秘聯(lián)系,哈利時常受此影響,陷入無盡的黑暗,按常理來說,如此的情況,并且童年是灰色的人,早已崩潰,但哈利卻恰恰相反。他,堅強,勇敢,樂觀,珍視友誼。與伏地魔的斗爭中,不斷成長,不斷變強!眾巫師的恐懼,是其前進的踏腳石。雖然,曾哭泣過,曾面對死亡,但哈利戰(zhàn)之而勝!
現(xiàn)實中,我們遇到的無疑也存在伏地魔這樣的困難,這是一堵墻,一堵隔絕美好與痛苦的墻。站在它的面前,背后的是痛苦,當(dāng)你因難而退后時,便是墜入其深淵。擁有必勝的信念,為之奮斗,不管結(jié)局如何,但在最后,我們不會因自己的放棄而遺憾,我們曾努力過!
讀一本書,著迷的是它的情節(jié),思考的是它所隱含的精華。我們每個人都夢想過掌握魔法,能夠騎著飛天掃帚翱翔于藍(lán)天中。但真正的是,這不可能!魔法,只存在與夢幻之中?,F(xiàn)實中存在的,是另類的魔法,它只存于人的心中,它擁有的力量是給予人們歡樂,使人堅強,勇敢!如海倫,如張海迪......面對起起落落,用我們的手——自己的魔杖,站之而勝!
當(dāng)然,哈利在奮斗的道路上,陪伴他的始終會有朋友的身影,一起戰(zhàn)斗,一起努力,相互鼓勵,相互扶持。生活中,我們也應(yīng)珍惜朋友,幫助朋友。畢竟,人生是一次漫長的旅行,只有不斷結(jié)識新的朋友,旅程才不會孤單。
讀此書,我明白,你最恐懼的是其實是恐懼本身!非常人,會有非常人之經(jīng)歷。想要成功,那就用屬于自己的魔法,與朋友一起前進!失敗,并不可怕!伏地魔,并不可怕!畢竟,成功,是內(nèi)心的造就!心靈的強大,黑暗會為之驅(qū)逐!
哈利,你是我的榜樣!
讀哈利波特有感800字篇七
我平時并不很喜歡讀小說,但對神話故事卻情有獨鐘。喜歡《西游記》展現(xiàn)的.中國的神仙世界和佛教的西天樂土;喜歡《希臘神話》描寫的宙斯統(tǒng)治的諸神世界;喜歡《一千零一夜》表現(xiàn)的真主引領(lǐng)的阿拉伯世界;喜歡《圣經(jīng)》展現(xiàn)的基督世界;如今又深深地愛上了羅琳構(gòu)建的魔法世界。其實這個魔法世界并不是羅琳創(chuàng)造出來的,眾多關(guān)于魔法、巫師的故事在西方社會流傳已久。
哈利是個真正勇敢的人,而他又是活生生的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有缺點有感情的人,卻又是當(dāng)之無愧的英雄。他恐怕是文學(xué)史上最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了吧……從第一部書開始,一點點看著這個男孩成長為一個男人,在那個夢中才會有的世界,上演著他的故事。哈利最終決定不去尋找丟在禁林的再生石,毀掉長老魔杖——而只是留下自己繼承的隱形衣,這是他的選擇,一個很令人感動的選擇,他戰(zhàn)勝了死亡,因為這真正的死亡之主從不會想要避免死亡。永生不是他所求的,如此,他明白生命真正的價值,任何死亡的威脅也不能再令他懼怕和后退,因為這些都無法傷害到他。愛,守護,朋友……這一切才是活著真正的意義,比起權(quán)利,金錢,長壽……要重要無數(shù)倍。從那樣緊湊的情節(jié),緊張的氛圍,最后一戰(zhàn)的宏大場面,最后一刻的輝煌勝利,我毫無來由地為他們笑著,不能自已。
毫無疑問鄧布利多是個偉大的人。無論他的過去是怎樣的,他理解了,明白了,接受了,努力了。他和哈利,和那些所有所有的人,他們所為之獻出生命的……死者已矣。如果真的要用一個詞匯來總結(jié)我所為之感動的那一部分,那就是——包容。他能夠認(rèn)識一切,他能夠接受,能夠理解,包括他的錯誤和弱點,他都能清楚地明白著,然后從容地走向死亡,他的心中溝壑萬千,他將一切都記在心里……是他,使得這一切成為可能,是他使身后的人都一直在奮斗。他的心是那樣寬廣,寬廣的可以包容下所有的人,包括他自己的錯誤。也是他,一直指引著哈利走向前方。
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小天狼星。他不是最強的,不是最聰明的,不是最勇敢的,不是最拉風(fēng)的,不是最溫暖的,不是最生動的,不是最可愛的,甚至不是最可憐的,不是最慘烈的,不是最悲情的……但是他們感動了我,就這么簡單。對于小天狼星,不可否認(rèn),我喜歡他帥,喜歡他聰明,喜歡他特別,喜歡他變成黑狗,喜歡他充滿了愛……他的死,甚至比鄧布利多的死更讓我難以接受。他的一生那樣匆匆,不甚光明的童年,學(xué)校,遇到愛之如同生命的朋友,然后失去彼此,在阿茲卡班地獄般的生活,逃走,遇到哈利,守護他……然后,甚至沒有留下一句話,他走了,走的那么悄無聲息,在激烈地戰(zhàn)斗中,那樣安靜??伤凸谝黄鸬臅r間甚至是那么短暫……
其實,直到這最后一部書,我才能感到我真正地走了進去,不是癡迷,而是領(lǐng)悟。我理解了他們所有的人,所有的感情,所有的眼淚和歡笑,悲傷,痛苦,努力,生活。我能夠用他們每一個人的眼睛看待這個故事。我為他們每一個人而感動。
在這故事的最后,我從這個世界中走了出來——卻真正地融入了它。
讀哈利波特有感800字篇八
讀完了《哈利波特》的最后一本:死亡圣器。有個想法浮現(xiàn)出來:“一切圣賢,皆因無為法而有差別?!睅c魔幻神奇色彩的事物一直都挺能吸引我。
為什么?因為能和其中的某種東西產(chǎn)生共鳴。這種東西就是:除了我們感知到的面貌之外,世界還另有面貌?;蛘哒f,我們所感知到的面貌,其實,并非世界的面貌?;蛘哒f,我們所感知到的世界,其實并非如此這般的世界。因為這點共鳴,所以,就把哈里波特系列一直讀下來了。
在這本“迎合世俗,并不深刻”的通俗魔幻小說里面,看到了什么呢?當(dāng)然,首先看到常識世界之外,另有無數(shù)“平行”的世界,而它們都是合而為一的,所以說,它們是“重疊的”,也沒有錯。很多“麻瓜(凡夫)”認(rèn)為不可能的事情,瘋狂的,怪誕的,其實,都是合理而符合邏輯的。
相對于我們從未認(rèn)識到的領(lǐng)域來說,我們所認(rèn)識到的,其實,滄海一粟,非常狹隘。我們其實不知道事情為何發(fā)生,以及究竟如何發(fā)生。但在我們內(nèi)心,始終潛伏著一個聲音:有種力量,能夠凌駕于這一切之上。那種力量,在小說中表現(xiàn)為魔法,在現(xiàn)實中表現(xiàn)為權(quán)力、科技,或者,神通,諸如此類。
因為我們內(nèi)心的深處,始終感覺到這個魔幻世界的存在,這種魔法力量的存在,所以,那么多人會喜歡魔幻小說。——那么多人,其實都知道,我們就是魔法本身。只是,并不知道,我們自己全都知道這一點。
然后,還看到了犧牲。為了他人的利益而徹底犧牲自己,放棄一切,進入死亡,這種行為具有非常不可思議的力量,乃至世界上最強悍的魔法,都對它無可奈何??梢哉f,這種行為具有“催伏一切惡魔”的力量。即使是觸及到這樣一種念頭,這樣一種潛質(zhì),也能令強悍的惡魔覺得非常虛弱,不能忍受。事實上,哈里波特就是靠這種力量生存下來,并且戰(zhàn)勝了強大的對手的。在最后決戰(zhàn)的生死關(guān)頭,他一次選擇了不加抵抗地死亡,一次選擇了“除你武器”的和平咒語。他選擇了不傷害。結(jié)果,他戰(zhàn)勝了每次都選擇索命惡咒的魔頭。而那個魔頭也并不死于哈里波特的魔法技術(shù),而死于自己的傷害之心發(fā)出的惡咒,害人就是害己。這里又一次重復(fù)了這個古老的故事。這故事被說過很多遍,但幾乎所有的人,特別是我,都并不真的相信,盡管也有所相信。 再然后,還看到了對死亡的恐懼,對永生的渴望。七個魂器的出現(xiàn)和毀滅,說明“追求永生”的行為會障礙本有的靈性,分割整體,并且,也將最終破滅,而三件死亡圣器:最強大的死亡魔杖、復(fù)活石、隱形衣,都有很深的象征意義,雖然作者未必是刻意讓它具有這些象征意義的。
但作品其實也都并非作者所寫的,它來自超越作者表面的更深處,最后,哈里波特成為三件圣器的主人。他的選擇是:只留下父親傳下來的隱形衣?!鞘钦嬲軕?zhàn)勝死亡的東西:讓別人進入死亡,或者走出死亡,這種權(quán)力非常強大,但并不能帶來如期的效果。最后,真正能夠戰(zhàn)勝死亡的,是放棄這種權(quán)力,并且“隱形”。
“隱形”這個魔法詞匯,其實底蘊深邃。它意味著從現(xiàn)象的世界隱沒,也意味著,隱藏在現(xiàn)象之中。能從現(xiàn)象的世界中出離,并因為出離而發(fā)現(xiàn)隱藏在現(xiàn)象之中的秘密,這才是戰(zhàn)勝死亡的最后那件圣器。
古往今來,有數(shù)不勝數(shù)的故事說到“隱形”。而且,在中國,很多知識淵博的人,有強烈的心愿希望“歸隱”。這都是一種意思的不同表述。從這個角度來說,哈里波特毀滅魂器(其中一個就是他自己的身心),選擇隱形衣的過程,就是修道覺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放棄一切的死亡,是必然經(jīng)歷的課程,——而且,需要反復(fù)經(jīng)歷。反復(fù)很多次,無數(shù)次。就像我們每一個人,都曾經(jīng)無數(shù)次地經(jīng)歷。——直到,畢業(yè)為止。
哈利波特和伏地魔之間那種“雙頭鳥”式的命運關(guān)聯(lián),也是很有意思的。它讓我想到“共命之鳥”這個詞。事實上,所有的生命都是“共命之鳥”,都有兩個頭。一個頭只喜歡吃有毒的東西,毒死自己,也毒死另外一個頭。而另外一個頭,只吃香美潔凈的東西,并且一心要拯救另外一個頭。兩者共有一個身體。這基本上也就是凡夫和阿彌陀佛,和諸佛菩薩之間的那種關(guān)系,或者說,也就是“三身”之間的那種關(guān)系。
作者在書寫故事的時候,很多東西并非刻意“構(gòu)思”出來的。其實在寫作之前,早已本能地“知道”這一切。所謂寫作,只是讓它流淌到表面上來,如此罷了。事實上,凡是看上去并不拙劣的東西,都不是“構(gòu)思”出來的,而是“本來就知道”的。作者“本來就知道”,讀者也“本來就知道”,所以,當(dāng)它表述出來的時候,雙方就能產(chǎn)生共鳴,“他寫出了我心里的某種東西!”而這就是寫作和閱讀之所以出現(xiàn)并存在的基礎(chǔ)原理 :本然。符號主義認(rèn)為,一切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基本功能都是“指向”。指向某種非常深邃的古老的模糊的記憶,指向我們本來就是的,那樣?xùn)|西。那個“一”。
事實上,畢加索的畫、達利的創(chuàng)作,諸如此類的很多東西,也和哈利波特這樣的作品一樣,都是在表述著我們古老的“本能知道”:世界并非是我們所感知到的那個樣子。諸相非相。
從這個角度上說,一切偉大的藝術(shù)家,也可以說,都是大禪師,是普度眾生的菩薩,而且,是并不覺得自己正在普度眾生的“無相”大菩薩。長久以來,一直并不知道,為何與生俱來就有那種強烈的寫作欲望,為何與生俱來總是感覺需要有所表達,一直不知道這種動力來自何處?,F(xiàn)在,應(yīng)該有了答案了。那是本覺的自覺,是本覺自覺的形式?;蛘哒f,那就是本覺。千言萬語,都不過是在寫著一句話:都是“我”,一切都是“我”。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萬紫千紅總是春。事實上,一切作品本來全都是“深刻的”。但有些作品的“深刻”是穿上了隱形衣的。甚至對于作者本身來說,它也同樣是隱形的。具有識別隱形能力的眼睛,才能看到。
讀哈利波特有感800字篇九
自從看了第一本《哈利波特》,就被這個大難不死的男孩給迷住了,不知怎的,這個男孩身上有一種無法抗拒的誘惑力和魅力,竟使我深深地喜歡上了它。
有時我連做夢都想著它和它的魔法世界:酷酷的飛行掃帚,威力神通廣大的魔杖,會動會說的照片和肖像,寄信的貓頭鷹,聰明的妖精和甘愿做仆人的家養(yǎng)小精靈,最精彩的莫過于魁地奇比賽了。說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好玩的東西實在太多了。
《哈利波特》講述的是:哈利進入了一所魔法學(xué)校,學(xué)會了許多魔法,還交了兩個朋友。不過,雖然在最偉大的巫師——鄧不利多的保護下,可危機還是四伏在哈利周圍。
這是一部非常優(yōu)秀的書,它教給我們課堂上學(xué)不到的東西:要珍惜友誼,遇到困難不能膽小,更不能退縮,愛憎分明,隨機應(yīng)變,哈利在姨父家飽受欺凌卻不卑不亢。
多少次,哈利以自己的意志力幸運的躲過死神。
在我的幻想世界中,這個小男孩一直在我心中,使我的幻想世界拓展了許多。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528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