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年級尋隱者不遇教學設(shè)計 尋隱者不遇的教學目標(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6-06 15:03:05
2023年一年級尋隱者不遇教學設(shè)計 尋隱者不遇的教學目標(8篇)
時間:2023-06-06 15:03:05     小編:zdfb

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年級尋隱者不遇教學設(shè)計尋隱者不遇的教學目標篇一

《尋隱者不遇》是九年義務(wù)教育長春版三年級上冊第七版塊第二課。這首詩寫的是賈島去訪問隱士沒有見到的情景。詩句雖然淺顯,但耐人尋味。

這首詩第一句交代“尋隱者”,第二句說明“不遇”,三四句直中有婉?!爸辉凇闭f明走得不遠,容易找到,讓人在找尋不到的失望中萌生一線希望,“不知”說明隱者在白云深處,難以尋蹤,又使人悵然若失,無可奈何。這首是語言精練,第一句以“問”開頭,后兩句省略了“問”只寫了“答”,可見作者用句十分巧妙。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認識并學會寫2個生字,正確背誦并默寫《尋隱者不遇》。

過程和方法:借助書中插圖,理解古詩的意思。

感情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詩人的感情變化,及對隱士生活的向往。

說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2個生字,能正確、流利、富有節(jié)奏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感受詩的意境,體會寓問于答的寫法。

三、說教法

在這堂課中,我們采用了創(chuàng)設(shè)情境法,情感朗讀理解法,直觀教學的方法,引導(dǎo)學生自學、討論、交流。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huán)境,形成學生質(zhì)疑問難,自主合作學習的局面。

四、說學法

新課標要求,語文課程一定要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會產(chǎn)生兩個飛躍:一是由“學會”變?yōu)椤皶W”,二是由“被動地學”變?yōu)椤爸鲃拥貙W”,達到“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的理想境界。這樣,學生的主體精神被大大激發(fā),其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學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本課時,指導(dǎo)學生自主總結(jié)學習方法,結(jié)合比較朗讀、想象情境、直觀理解、圖文結(jié)合等學習方法,真正達到“教是為了不教”這一教學的最高境界,在閱讀習慣方面,著重培養(yǎng)學生解疑閱讀,學會自學,學會積累的良好習慣。

五、說教學程序

(一)激趣導(dǎo)入

背誦自己喜歡的古詩

(二)板題

(三)檢查預(yù)習

1、出示生字卡片、生認字、組詞

2、指導(dǎo)書寫“禺”

3、練習給“禺”加偏旁組字再組詞。

(四)學習古詩

1、回顧學習方法:解詩題、知作者、明詩意、曉詩情

2、讀詩:要求讀的準確。

師范讀,指名讀

3、按學習方法來學習古詩

4、有感情的讀詩并背誦。

(五)想象詩境

1、想象一下,詩人是怎樣與童子對話的?

2、表演對話

(六)講故事

(七)師小結(jié):按這樣的方法學習,你覺得怎樣?談?wù)効捶ā?/p>

(八)作業(yè):學習《江雪》

一年級尋隱者不遇教學設(shè)計尋隱者不遇的教學目標篇二

正是有了及時的點撥,課堂上學生才會意趣橫生,煥發(fā)出了生命的活力。

我覺得,在課堂學習中,我們組織他們?nèi)プ灾鲗W習、合作探討,集體力量再強大,學生仍舊會遇到懵懂不開的困難。這時的老師不能見死不救,一味強調(diào)讓他們自己再想想,應(yīng)該組織他們整理思維,引導(dǎo)他們的思維走向正確,適當?shù)丶皶r參與,或提醒,或總結(jié),整合學生混雜的語言、思路,做一位及時的引導(dǎo)者,積極的參與者。

在如今的課程改革浪潮里,師生的話語是豐富多彩的,我們老師所追求的不僅是一種對話交流的方式,更重要的是這種平等、合諧的氛圍,能夠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能夠形成師生互動的學習環(huán)境,能夠使我們的課堂走向精彩。

一年級尋隱者不遇教學設(shè)計尋隱者不遇的教學目標篇三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讀中感知古詩所表達的意思,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背誦古詩的深厚興趣。

重點難點

1.識字,寫字。

2.背誦古詩。

課時劃分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

3.讀中感知古詩所表達的意思。

教具準備

掛圖,生字詞卡。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小朋友,咱們今天要來學習一首新的古詩。(板書課題)

2.指導(dǎo)讀題目,認讀生字“尋”、“隱”、“者”。

3.全班小朋友跟教師讀課題。

4.教師簡單地解釋題目的意思。

5.教師導(dǎo)入:詩人沒有遇到要訪的人,卻遇到了一個小男孩。

二、觀察圖,感知內(nèi)容

1.出示掛圖,引導(dǎo)學生觀察。

2.學生反饋,教師引導(dǎo):松樹下。

3.引導(dǎo)想像:想一想,詩人會部男孩什么呢?

4.教師導(dǎo)入:男孩是怎么回答的呢?請同學們把古詩讀一讀。

三、初讀感知,學習生字

1.學生自由讀古詩。

2.全班小朋友聽錄音范讀,然后跟錄音讀。

3.學生齊讀。

4.指名讀,檢查學生自讀的情況。

5.全班齊讀。

6.學習生字。

(1)用生字卡,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2)指名認讀并組詞。

(3)小朋友自由識記,可以和其它小朋友音商量怎么記住這些生字。

(4)反饋識記生字的辦法。

(5)小組開火車去拼音檢查認讀的情況。

四、讀懂詩意,理解內(nèi)容

1.指名反饋:童子是怎么回答的呢?

2.大家一起讀一讀。

3.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童子對詩人說了什么嗎?

4.角色表演當時的情境,在表演中理解古詩所表達的內(nèi)容。

五、朗讀古詩

1.自由讀,讀給同桌聽,互相督促。

2.教師指導(dǎo)學生讀。

3.全班齊讀。

六、布置作業(yè)

1.認讀生字詞語。

2.朗讀背誦古詩。

教后感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寫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總結(jié)全文,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背誦古詩的濃厚興趣。

教具準備

生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鞏固復(fù)習

1.指名讀古詩,其他評議。

2.集體讀古詩。

3.以小組為單位比賽讀,看哪個小組讀得最棒。

4.抽查生字的認讀。

5.開火車讀生字詞,鞏固生字。

二、背誦古詩,鼓勵積累

1.學生自由讀古詩。

2.指名計,集體評議。

3.學生跟老師有感情讀。

4.指導(dǎo)學生背誦古詩。

5.學生自由背誦,看看誰背誦得又快又好。

6.鼓勵學生這時候課余時間多收集、背誦古詩。

三、指導(dǎo)寫字

1.出示本課要學寫的生字。

2.學生再次認讀生字,并組詞。

3.觀察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學生說一說第個字書寫的注意點。

5.學生書寫,教師巡視指導(dǎo)。

6.互相交流、評價。

四、布置作業(yè)

1.背誦古詩。

2.書寫本課生字。

一年級尋隱者不遇教學設(shè)計尋隱者不遇的教學目標篇四

生:我看到詩人在跟一個小孩說話,詩人可能是在向小孩問路。

生:我覺得詩人在向小孩打聽一個人,問小孩是不是這個人。

師:同學們看得很認真,猜得也對。詩人要尋訪一位隱居山林的人,也就是隱者,他正向這個小孩打聽隱者。詩人還把自己尋訪隱者的經(jīng)過寫成一首詩——《尋隱者不遇》,我們今天就學習它。詩人尋訪隱者為什么沒有遇到呢?請同學們自己讀讀這首詩。

……

生:我仿佛看到一位白頭發(fā)、白眉毛、白胡須的老爺爺在很高的山上采藥。

生:我仿佛看到一位老爺爺身上背著藥簍,手里拿著藥鏟,攀在很陡的山崖上采藥。

師:正是隱者一心為別人想的高尚品質(zhì)打動了詩人,詩人才去尋訪隱者??蛇@次詩人沒有遇到隱者,但我想,詩人以后還會去尋訪,也一定會遇到隱者。

……

師:同學們根據(jù)詩中的內(nèi)容,結(jié)合插圖,大膽的想象一下,詩人與童子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先在小組內(nèi)分角色表演,然后選出優(yōu)秀小組到前面來為全班同學表演。

1、以圖為導(dǎo)入??,訓練學生的觀察力。

從圖入手,認識詩人,猜想詩人在做什么,調(diào)動了學生思維,訓練學生觀察與想象能力。

2、以圖入境,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

讓學生看圖想象仿佛看到了什么并向隱者表達心聲,放飛了學生思維,使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也使得學生的情感活動得以主動參與,有效地加深了對這首詩的內(nèi)在思想與情感的理解和體驗。

3、圖文結(jié)合,訓練學生語言素質(zhì)。

圖文結(jié)合,扮演角色,發(fā)展了學生語言和思維,使學生感到新鮮有趣。

一年級尋隱者不遇教學設(shè)計尋隱者不遇的教學目標篇五

1.學會6個生字。認識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生字。朗讀、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

本課生字卡片,朗讀課文錄音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提示課題

1.認生字。課題上有4個字,讀一讀:

尋隱者遇

2.釋題。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賈島。

這首詩說的是詩人去訪問隱者卻沒有遇見。

3.質(zhì)疑:讀了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引導(dǎo)學生圍繞"尋"思考。如,詩人為什么沒遇上?有沒有問問其他人?為什么不在那等一會兒?)

二、自學課文

1.借助漢語拼音讀課文。

2.畫出本課要求學會和認識的生字,讀一讀。

3.看插圖想想:圖上畫的是什么人,他們在干什么?

三、讀詩句,認生字

1.檢查課文朗讀情況。注意讀準平、翹舌音的字:松、采;師、深。"只"是多音字,文中讀zhi。

2.提問:(1)圖上畫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完整通順地回答問題,相機識字:松、童。)

(3)詩人找到了童子,怎么沒遇上他師父呢?

相機識字:言采藥深

(4)朗讀課文。

四、指導(dǎo)朗讀

引導(dǎo)學生椵想自己是詩人在松下遇上童子,體會向童子詢問時的心情,把這種心情讀出來。教師先放錄音,同學再練習朗讀。

松下/問/童子,(滿懷期望)

言師/采藥/去。(感到失望)

只在/此/山中,(又有了希望)

云深/不知/處。(無可奈何)

五、識字、寫字指導(dǎo)

松:用學過的木字旁和熟字"公"記字形。組詞:松樹、放松。

童:上下結(jié)構(gòu)。上面是"立",下面是"里"。這個字橫畫多,但長短不一。首橫最短,次橫最長,最后一橫又比它上面一橫長些。組詞訓練:童話、兒童、童年。

言:發(fā)言、說話的意思。首橫最長,中間兩短橫。

師:左邊是一短豎和一撇右邊是橫下一個"巾"。組詞:師父、老師。

采:上面是爪字頭,表示手,下面"木"表示樹,手伸到樹上表示采摘的動作。第一筆為平撇,下面的三筆間隔要勻。

深:左右結(jié)構(gòu)。右邊上面不要寫成穴寶蓋兒。組詞鞏固:深山、深海、深淺。

六、抄寫生字(完成課后練習2)

一年級尋隱者不遇教學設(shè)計尋隱者不遇的教學目標篇六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下冊《尋隱者不遇》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1.學會6個生字。認識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生字。朗讀、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

本課生字卡片,朗讀課文錄音帶

教學時間:2課時。

1.認生字。課題上有4個字,讀一讀:

尋隱者遇

2.釋題。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賈島。

這首詩說的是詩人去訪問隱者卻沒有遇見。

3.質(zhì)疑:讀了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引導(dǎo)學生圍繞"尋"思考。如,詩人為什么沒遇上?有沒有問問其他人?為什么不在那等一會兒?)

1.借助漢語拼音讀課文。

2.畫出本課要求學會和認識的生字,讀一讀。

3.看插圖想想:圖上畫的是什么人,他們在干什么?

1.檢查課文朗讀情況。注意讀準平、翹舌音的`字:松、采;師、深。"只"是多音字,文中讀zhi。

2.提問:(1)圖上畫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完整通順地回答問題,相機識字:松、童。)

(3)詩人找到了童子,怎么沒遇上他師父呢?

相機識字:言采藥深

(4)朗讀課文。

引導(dǎo)學生椵想自己是詩人在松下遇上童子,體會向童子詢問時的心情,把這種心情讀出來。教師先放錄音,同學再練習朗讀。

松下/問/童子,(滿懷期望)

言師/采藥/去。(感到失望)

只在/此/山中,(又有了希望)

云深/不知/處。(無可奈何)

松:用學過的木字旁和熟字"公"記字形。組詞:松樹、放松。

童:上下結(jié)構(gòu)。上面是"立",下面是"里"。這個字橫畫多,但長短不一。首橫最短,次橫最長,最后一橫又比它上面一橫長些。組詞訓練:童話、兒童、童年。

言:發(fā)言、說話的意思。首橫最長,中間兩短橫。

師:左邊是一短豎和一撇右邊是橫下一個"巾"。組詞:師父、老師。

采:上面是爪字頭,表示手,下面"木"表示樹,手伸到樹上表示采摘的動作。第一筆為平撇,下面的三筆間隔要勻。

深:左右結(jié)構(gòu)。右邊上面不要寫成穴寶蓋兒。組詞鞏固:深山、深海、深淺。

1.開火車讀卡片(包括認識的字并用要求會的字口頭組詞。

2.讀拼音填空(先獨立完成再當堂訂正)略

1.個別、集體等多形式朗讀。

2.練習背誦。指導(dǎo):詩從問了童子后,童子先后告訴他師父采藥,接著告訴詩人,師父就在這座山里,不過山高云深,我不知他在何處。

3.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1.口頭選詞填空。

師父童子詩人

()松下問童子,

()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處。

2.完成課后練習3。

3.填空,再讀一讀。

一年級尋隱者不遇教學設(shè)計尋隱者不遇的教學目標篇七

初讀古詩???交流資料

還未開課,悠揚婉轉(zhuǎn)的笛聲在課堂上空飄蕩,屏幕上,遠山、叢林、碧潭……那么悠遠、靜美。

孩子們微微閉著眼睛,完全進入了意境,臺下一千多名與會者期待的目光注視著講臺,整個大廳靜靜的、靜靜的……只見執(zhí)教的張筆春老師優(yōu)雅地來到孩子們中間,一會兒摸摸這個的頭,一會兒拍拍那個的肩,一會兒又親親這個的臉。孩子們一臉幸福地笑著,老師和孩子之間是那么融洽、和諧,情誼融融……臺下的聽課老師看到這一幕,無不為之感動,都贊許地直點頭。

“鈴……”上課鈴聲響了。課,在詩意般的氛圍中開始了——

孩子們驚喜的目光注視著屏幕,嘴巴微微蠕動。

師:能與老師一起輕聲朗讀嗎?

(續(xù))[民樂還是那么悠揚,畫面還是那么寧靜、悠遠。]

生1:我認為應(yīng)該用熱愛的心境來學習!

生2:我認為應(yīng)該用欣賞的心境來學習!

生3:我認為應(yīng)該用贊美的心境來學習!

生4:我認為應(yīng)該用輕松的心境來學習!

生5:我認為應(yīng)該用深沉的心境來學習!

生6:我認為應(yīng)該用平靜的心境來學習!

生7:我認為應(yīng)該用激動的心境來學習!

生8:我認為應(yīng)該用陶醉的心境來學習!

生9:我認為應(yīng)該用愉悅中又有憂愁的心境來學習!

孩子們紛紛爭搶著發(fā)言,課堂氣氛活躍極了。

師:好!讓我們帶著各自的心境,走進今天的學習中。張老師特意送給你們一個環(huán)節(jié),準備讓你們在這中間感受愉悅的心境是什么味道。

大約停了十秒鐘,老師故作神秘地:

課前我們一起商量過要做兩件事,沒忘吧?

孩子們驚喜地大聲叫:沒忘!

一個小男孩站起來大聲說:第一件事收集資料,第二件事擴大閱讀。(沒搶到機會的孩子失望地搖了搖頭)

師:現(xiàn)在要你們選擇,展示這兩樣成績,你們愿意先展示哪樣?請說明理由。

生1:我愿意先展示收集資料,因為收集資料比較有趣,我就喜歡有趣的事。

生2:我希望先展示擴大閱讀,因為讀書的過程中,我跟很多名人交上了朋友。

持兩種觀點的孩子們紛紛站起來發(fā)言,理由都很充分。就在這時候,張老師微笑著比比手勢。

師:都想先展示,那可得說服另一部分同學才行哦!

(孩子們又激動起來)

生2:同學們,我有個小秘密要告訴你們(故意停頓了一下,大家都著急地喊:快說嘛,快說嘛?。┫胫绬??請跟我們一起展示收集資料吧。

師:行,準備好,展示收集的資料。

收集了作者資料的,請到講臺的左邊;

收集了古詩解釋的,請到教室的中間;

收集或準備了其它資料的,請到教室的后邊。

師:這么大的三個組,沒組長可不行,每組盡快推選一位組長吧。(很快,小組內(nèi)通過自薦和推選,每組內(nèi)都有一位孩子高高舉起了小手。)幾位組長,請跟張老師見見面吧!

師:請組內(nèi)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選出書寫手及主講人,然后由組長組織大家交流資料,時間:三分鐘。

小組內(nèi),一會兒在舉手,一會兒在鼓掌,然后,各小組開始了激烈而又緊張的交流。只聽見這兒在叫:張老師過來一下;那兒又附在老師耳邊悄語……最后,有的小組的孩子一陣嘀咕,就跑回了座位。

1.匯報時,小組成員集體上臺,如果不愿意上臺,也可以不去。組長需介紹本組分工情況,推選一位聯(lián)絡(luò)員協(xié)調(diào)書寫手與主講人的速度。

2.需書寫的內(nèi)容及在黑板上的位置,既可以由書寫手自己確定,又可以小組成員商量,還可以請老師當參謀。我個人認為左邊寫古詩,右邊寫解釋比較好。

3.主講人需講出資料的出處、來源。組內(nèi)的其它同學可以作補充,其它組的同學,除了認真傾聽外,更要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第一個小組的同學上場了,他們展示的是:收集的詩人賈島的相關(guān)資料。書寫手在黑板正中最上方,工工整整地寫上了詩的題目及作者的姓名。站在前面匯報的同學一字形排列,首先是組長介紹本組的分工情況,接著,主講人上前一步介紹了賈島的生平、相關(guān)詩集、寫《尋隱者不遇》這首詩的情況。書寫手站上了小凳子,一邊聽主講人講解,一邊在黑板上進行記錄。主持人講完后,組長問:請問我們組的同學還有補充嗎?組內(nèi)的同學作了相應(yīng)的補充后,組長便宣布“匯報完畢”。

“咦!寫古詩、寫解釋,和過去有什么不同?”

“當然不同!這可是學生自己在學嘛……”

兩位老師小聲的議論著。

第三個小組的孩子走上了講臺。一位個子高挑的女孩子向大家介紹:為了收集這首古詩的中英文對譯,我們跑遍了成都的大小書城,可是,結(jié)果同樣是失望。很多古詩都有英文翻譯,為什么這首古詩沒有呢?我們中間好多同學都準備放棄,但是,我們不甘心。于是,我突然想起曾望同學全家不是移民到美國了嗎,他爸爸還是博士生呢,我們何不找他呢?經(jīng)過一番商量:我們撥通了美國長途,叔叔爽快地答應(yīng)了我們,曾望還在電話里激動得大叫,說他想回來上這堂課呢。叔叔通過e—mail把這首詩的翻譯發(fā)給了我們,現(xiàn)在,我就請咱們班的英語高手讀給大家聽聽。一位精干的小男孩站出來,接過一張單,讀了起來,座位上的一位小女孩忍不住了,跑上講臺跟小男孩一起讀,總算流暢了。下面的孩子紛紛要求他們教讀,于是,課堂一片瑯瑯。小書寫手飛快地在黑板上寫著英語,還忍不住大聲跟著讀,聽課的老師也受到了感染,一部分人情不自禁地跟著讀了起來。

師:到現(xiàn)在為止,我們已經(jīng)弄明白了這首古詩的內(nèi)容和含義。其實呀,好多同學在上課前就明白了古詩的意思。浪費了你們的時間,對不起了。(張老師面對孩子們,真誠地鞠了一個躬。老師們不由自主地鼓起掌來。)弄明白這首古詩,不是我們這節(jié)課學習的終點,而是這節(jié)課學習的起點。(這時候,不僅孩子們一臉茫然,聽課的老師一時也回不過神來。稍許停頓后。)那應(yīng)該做些什么呢?先看同學們的板書吧。

/pp

/pp

鑒賞古詩????體會意境

師:我請凡是認為自己讀詩讀得好的孩子讀讀詩。

(幾乎全班孩子都很自信地站起來,大聲朗讀。)

師:請凡是認為自己讀文章讀得好的孩子讀讀解釋。(一半以上的孩子站起來了,朗讀得很有情感。)

師:喜歡英語的孩子們,請你們大聲讀讀英文部分。

(幾乎全班孩子站起來大聲朗讀。)

師:請同學們評評,哪部分聽起來簡單易懂。

(孩子們大膽表述自己的觀點,最后,一致認為,解釋容易懂,英語比較羅嗦。)

生1:如果我是賈島,我要表現(xiàn)自己與眾不同,當然,我不會寫人人容易懂的解釋,而要寫成很美的詩句。

生2:我認為古詩讀起來非常順口,容易記,容易背。

生3:我認為古詩很神奇,我們習作時,要用很多文字才能表達一個意思,古詩幾句就表達清楚了。

……

[屏幕上閃現(xiàn)著不斷變化的山水畫面,配以舒緩的民樂……]

(同桌小聲商量后,孩子們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生1:帶著贊賞的心情讀。

生2:心中要有激情。

生3:把詩句想象成圖畫畫面。

生4:要有鮮明的節(jié)奏感。

生5:要被古詩陶醉。

……

[屏幕顯現(xiàn)出一幅幅山水國畫,配以輕柔的民樂……]

師:好,在音樂與圖景中讀起來。這次讀,不是一般的朗讀,而是玩味,一樣好東西,你愛它,就會反復(fù)地摸,反復(fù)地看。一首古詩——我們中國的優(yōu)美的古詩,我們也要玩味。同學們可以不拘形式,站著讀,坐著讀,走來走去地讀,一個人讀,幾個人讀,都可以,開始吧!

品味賞玩????延伸拓展

師:剛才有兩位同學對讀。這首古詩寫得很美,又寫得很好,確實寫的是對話。主要人物是誰呢?(孩子們不假思索地齊聲回答)我們來對讀一次,張老師讀詩中的“我”,你們就是──(生齊:“童子”?。?/p>

師:這當中有好多問答都省掉了,能展開想象補充出來嗎?(四位孩子進行了補充。有的補充了賈島說的話;有的補充了童子的回答;有的補充了當時的情景……)

師:我建議同桌的兩位孩子演一演,如果認為自己還行,可以就地站起來演。

孩子們開始表演起來,有幾個孩子還跑到講臺上表演,有的孩子硬把同桌從座位上拽起來演。聽課的老師開心地大笑起來,會場上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師:我準備請兩位同桌上來演,看看誰勇敢。

師:(面向全班孩子)請同學們分別給小徒弟及詩人提提建議。

孩子們提議:詩人和童子應(yīng)該交換一下,因為詩人個子要高一點,童子個子矮一點;還提議:詩人應(yīng)該拄著拐杖,摸著胡子,童子應(yīng)該天真爛漫一點。(兩位孩子進行了表演。)

師:你們認為兩位的表演中溶入了你們的建議嗎?用一句話評評演得怎樣?

(孩子們對表演進行了一番品評,都認為表演中融進了大家的意見。)

師:從演的當中,你對比古詩,想說些什么呢?

師:能干的孩子,能告訴老師您從哪兒來的這個詞語嗎?

生:(語出驚人)我從書上看到的。短短二十個字為我們勾勒出了郁郁蒼松,幽幽青山,活潑的書童,博學的詩人。我的感覺只能用凝練來表達。(掌聲,熱烈而持續(xù),這是為孩子出色的表達喝彩。)

生2:中國的古詩太美了,可惜我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

師:孩子們,讓我們把朗讀當作一種爽心的賞玩吧!

在這樣的氛圍中,孩子們有的大聲朗讀,有的大聲背誦,有的甚至站起來邊比劃邊背誦。整個課堂氣氛再次推向高潮。

師:現(xiàn)在想說點什么嗎?(孩子們臉上泛著紅光,激動得說不出話來。)這就是愉悅的心境,嘗到味道了吧?還不謝謝張老師送的這份禮物。(孩子們鼓起掌來,聽課的老師也鼓起掌來。)孩子們,隨著擴大閱讀的展示,我們還將體會到自己理想的盼望的心境。

耶!孩子們用手勢比著勝利者的姿勢,激動得大叫起來。

師:能不能給我一個機會,讓我先介紹!

(孩子們齊聲說“好”?。?/p>

師:我介紹的還是一首賈島的詩,能讀的,想讀的,跟我來吧!

師:關(guān)于這首詩,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傳說賈島吟唱這首詩時,為一個詞犯了難:“僧推月下門”還是“僧敲月下門”。他不斷做著“推”、“敲”的動作,正好來了一位大官,賈島沒來得及回避,被推到大官轎前。

這時,有位同學高高舉起手。沒等老師請他,“呼”地一下從座位上站起來,大聲說:“張老師,我在收集資料的時候讀到過這個故事?!逼渌⒆右灰姡绷?,又是對他擠眼睛,又是做手勢,這位同學好像沒看見似的。張老師走到這位孩子身邊,贊賞地說:“你真了不起,請你幫老師接著介紹好嗎?”孩子滿意地笑了,一陣掌聲響起,這是送給張老師的。

生:這大官正是唐代很著名的大文學家──(孩子一時語塞,張老師馬上接口:韓愈。)韓愈問明白了,說:“在清幽月光下,僧人輕輕敲著柴門,發(fā)出清脆的敲門聲,這不好嗎?”賈島大悟,于是決定用“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边@個故事就叫“推敲”。(嘩!大家又一次鼓起掌來。)

師:我們的古詩都是經(jīng)過反復(fù)推敲的,所以才那么美,我們在習作時,也要認真推敲,寫出思想美,文字美的好作品。

[屏幕顯現(xiàn)靜止的國畫背景,抒情的輕音樂也輕輕響起。]

師:現(xiàn)在,終于該你們展示了。(張老師故意拉長聲調(diào)。孩子們?nèi)滩蛔≡俅螝g呼起來。)方式由你們自己決定,可以是背誦,也可以像張老師那樣,通過計算機幫忙,與大家共同分享。

這一來,教室里簡直像匯集了無數(shù)文人墨客,孩子們用稚嫩的童音展示了他們豐富的積累:有背誦唐詩的,有背誦宋詞的,有背誦元曲的;有學著詩人的樣子,一邊背誦比畫,一邊從座位上緩緩走向講臺的,也有先占據(jù)講臺,然后背誦著、比劃著走向座位的;有一人獨自背誦的,也有幾人一起背誦的,還有帶領(lǐng)全組齊誦的。這邊“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剛畢,那邊“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又起;前面是“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后面是“天姥連天向天橫”。最有趣是,有一個學生背著手、踱著方步、昂首挺胸來到前臺,目不斜視地吟誦著《江南好》:“江南好,風景……”聽課教師中有人認出了他,悄悄地嘀咕開了:呀!這就是那個全區(qū)聞名的調(diào)皮大王?孩子的朗誦剛落音,全場爆發(fā)出雷鳴般的掌聲。我們看到了:有好幾位聽課老師在擦眼淚,孩子的眼睛中也是亮光閃閃……這時候,整個會場融為一體,全然沒有界線。只覺得時間過得特別快,看看表才發(fā)現(xiàn),整整過了十五分鐘。

師:孩子們,老師知道你們還想展示對嗎?可是,就快下課了,怎么辦?

師(激動地):孩子們,我們大家一起來,大聲朗誦自己最喜歡的詩詞吧!

孩子們紛紛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大聲誦讀起自己喜愛的詩詞,和著孩子們的稚嫩的童音,會場上爆發(fā)出熱烈的掌聲和喝彩聲。

生1:我覺得中華文化太燦爛輝煌了,長大后,我想做一名文化使者,將中華文化融入世界文化中。

生2:我出生在中國,我是了不起的中國人,我會多讀古詩,研究古詩,寫出很美的古體詩。

生3:這節(jié)課,我知道了學習古詩的方法。

生4(那個調(diào)皮王):我從來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想學習。

師:一個人得到一份收獲,與大家共同分享,就成了幾十份收獲,我們今天真稱得上是一個大豐收日。

[雄壯的交響樂奏起來,屏幕上世界各國的文化標志性建筑快速閃過……]

“有!”?“我有!”“我們有!”

課,在孩子們激動的叫喊聲中結(jié)束……

一年級尋隱者不遇教學設(shè)計尋隱者不遇的教學目標篇八

古詩的教學重在悟情,這也是古詩教學的難點。這首詩,我緊扣“隱”字引導(dǎo)學生來領(lǐng)悟詩情。首先,課始揭題,扣住“隱”字,質(zhì)疑深入。“者”一般是指“人”的意思,那“隱者”是什么意思呢?有學生說,隱者就是隱藏起來的人。接著學生的回答質(zhì)疑:那這些人為什么要隱藏起來,這隱藏起來的人一般又是些什么人?這時,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起來,有學生說是為躲避世事的紛擾,有學生說是喜歡過悠閑安靜的生活,有學生說是喜歡大自然,想融入自然,陶冶性情……當說到你所了解的“隱者”時,同學們不由得想起四年級《三顧茅廬》里的諸葛亮。到這兒,學生對隱者也大致上有了感觀認識。最后,通過理解詩人的三問與童子的三答以及感受詩人在問答中的情緒變化,配以插圖中深山的云霧飄渺,進一步地感悟隱者性情的高潔。

古詩歷來是比較難教的題材,按照老傳統(tǒng)就是讀詩句,講詩意,但是新課程標準更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能讓學生深刻地體會詩情。我在教學《尋隱者不遇》教學時從復(fù)習學過的古詩入手,讓學生回憶學習古詩的方法,并概括為:一、釋詩題;二、知詩人;三、明詩意;四、悟詩情。之后讓學生按這四個步驟去學習,最后是交流。上這首詩時,碰巧楊校長進班聽了。他的評價是:整體還不錯,但有兩個建議:(1)因為這首詩內(nèi)容比較簡單,而且是一個整體,所以沒必要讓學生兩句兩句說意思,可以放手讓學生把整首詩的意思都說出來,多讓幾個人說,其他的同學也就知道了。(2)感悟詩情應(yīng)該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為了突破這個難點,可以在理解詩句這一環(huán)節(jié)作滲透,而不是單單放在結(jié)尾費好大的勁去“攻”。(3)在語文課堂上,要把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應(yīng)試教育兩個方面都抓起來。

我會好好學習的!

備課,明確目標? 課堂,服務(wù)目標

——《古時兩首·尋隱者不遇》教學反思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辟Z島的這首《尋隱者不遇》語言平實,通俗易懂,學生自讀幾遍就能理解其大意。因此在備這一節(jié)課時,我把對古詩朗讀和詩意理解的環(huán)節(jié)進行了壓縮再壓縮,盡可能地精簡,以求不做無用功。那么剩下的時間干什么呢?就用來進行更深層次的教學——和學生一起賞析這首精致的小詩。

在本課的課后練習中有這樣一題,要求學生體會本詩所描繪的情景,并寫下來。這道看似簡單的練筆題,其實并不容易。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把理解古詩含義當成目標的話,那么不少學生會把這道練筆做成是翻譯古詩。這樣以來,古詩所描繪的意境就蕩然無存。我所設(shè)想的,就是能引導(dǎo)學生一起賞析這首古詩,和學生一起去挖掘隱藏在文字背后的情節(jié)和感情。通過這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才有可能寫好那道練筆題,而我也能從這樣的作業(yè)中得到學生課堂學習效果的最真實有效的反饋。因此,我把本詩的最主要的教學目標確定為:能體會古詩意境,展開自己豐富而合理的想象,將本詩改寫成文。

一、初讀古詩,理解詩意

上面提到過,這首古詩非常淺顯,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在朗讀之余就能讀懂。在教學過本課之后,也證實了我的預(yù)想,我只需在“只”,“云深”這兩處稍一點撥,學生就完全準確地讀懂了這首詩。

二、再讀古詩,觸摸心情

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分兩步走,首先是引導(dǎo)學生將詩句里的“一問一答”讀成“三問三答”?!澳銕煾的??”“采藥去了。”“哪里?”“此山中?!薄熬唧w去往何處?”“云深不知處”。

有了這樣將對話過程具體化的環(huán)節(jié),我就引領(lǐng)學生走向第二步:觸摸作者在這過程中的心情變化?!八上聠柾印保号d奮急切,滿懷期待;“言師采藥去”:頓感失望,心有不甘;“只在此山中”:萌生一絲希望;“云深不知處”:悵然若失,無可奈何。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我讓學生設(shè)身處地地去體會,結(jié)合朗讀的指導(dǎo),學生也很快把握了詩人這一系列復(fù)雜的心理變化過程。

三、深讀古詩,體會意境

通過前兩個環(huán)節(jié),學生把握了情節(jié),讀懂了情感,于是教學往更深一層遞進——體會意境。這首詩的意境體會,主要是通過“尋找隱者的影子”來實現(xiàn)的。賈島苦苦尋找的那位隱者究竟是個什么樣的人呢?我引導(dǎo)學生從詩中的每一處文字去試著尋找隱者的“影子”。最明顯的一處是學生自己找出來的:“采藥”。首先,古時候,懂醫(yī)術(shù)的人,除了專門的大夫外,往往是學識深厚的人,看來這位隱者是位賢士。其次,隱者隱居山林,往往是不問世事,這位采藥的隱者卻很可能是心系黎民百姓,為民采藥的,看來這又是一位扶貧濟困的仁者。另兩處則是需要通過老師的點撥的,即“松”和“云”。這兩處景物分別象征的隱者堅貞的的品質(zhì)和高潔的性情。最后,我還引導(dǎo)學生進行個性解讀:你覺得作者最后離開時的心情是如何的?有的同學堅持認為,他是一無所獲,失望而歸;卻也有同學認為,他雖未能一睹隱者的廬山真面目,但卻從“松”、“云”之物,及“采藥”之事上已領(lǐng)略到隱者的氣質(zhì)風范,所以是不枉此行的。其實,并沒有統(tǒng)一的答案,無論是哪種結(jié)論,都是建立在對古詩意境較為準確的把握基礎(chǔ)之上的,體會意境才是我的目的,又何必去追尋這最后的答案一致呢。

四,指導(dǎo)謀篇,改寫成文。

在布置學生改寫古詩時,我提了三方面的要求:1、必須是完整的故事,除了對話這一主要情節(jié)外,要有適當?shù)拈_頭和結(jié)尾。2、在整個故事的敘述中,必須寫出詩人的心情變化過程。3、要有兩處景物描寫。一是在開頭,對隱者所居住的山林的描寫,二是對作者所見“云深“之情景的描繪。

這樣的教學設(shè)計課容量還是比較大的,因此學生開始動筆的時候離下課僅有五分鐘左右了,大部分學生只能完成一個開頭。但當批閱學生的練筆本時,我發(fā)現(xiàn)學生中不乏佳作??梢?,本課的教學效果還是比較實在的。這堂課,讓我更真切的感受到:明確目標是備課(教學設(shè)計)的首要任務(wù),而服務(wù)目標則是課堂教學(教學過程)的基本宗旨。

附學生習作一篇:

尋隱者不遇

這時,一位童子從屋里走出來,拿著一根樹枝逗著一只可愛的小狗。賈島心想:這一定就是那位隱者的徒弟了吧。他快步走上前去,十分禮貌地問:“請問你的師父在嗎?”童子回答:“師父上山采藥去了,恐怕要很久才會回來。”賈島聽了頓時感到十分失望,但還是很不甘心,他心想:我千里迢迢趕到這兒來,難道要遺憾而歸?于是,他又問:“那你的師父在哪里采藥呢?”童子用手指著一座山回答道:“師父就在這座山林中采藥?!辟Z島緊皺的眉頭瞬間松了開來,滿懷希望地又問:“那你師父在這座山的哪個地方采藥呢?”童子慢吞吞地答道:“你看,現(xiàn)在正是云霧最濃的時候,一時之間我也不知道師父會在山的哪一處采藥。我看你還是放棄了吧,師父恐怕很晚才能采完藥。要不你又什么事告訴我,我替你轉(zhuǎn)達師父?!辟Z島朝著童子說的那座山望過去,可不是,遠遠望去,那座山上白茫茫的一片,潔白的云霧望過去就像是一群群的小綿羊把一個個山頭圍了個嚴嚴實實,根本連一棵樹都看不清,更別說什么人了。此時的賈島悵然若失,垂頭喪氣地走了。

松下問童子,

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處。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525752.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