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教案中班實用(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09 09:27:49
水教案中班實用(4篇)
時間:2023-04-09 09:27:49     小編:zdfb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教案嗎?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教案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水教案中班篇一

本課共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誰更容易吸水。這一部分內(nèi)容是讓學生通過在四種不同的材料上滴一滴水,從側面觀察它們的吸水現(xiàn)象,分別用合適的方法描述水滴的變化和材料的細微變化,并以此判斷四種材料吸水能力的強弱。第二部分:紙的觀察。教科書用四幅圖片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觀察一張白紙。第三部分:造一張紙。這部分教(科書是通過圖片的方式介紹古代造紙的過程的。第四部分:我們來造一張紙.這部分的主要活動有兩個:1,經(jīng)歷用廢報紙造一張紙的過程:廢紙浸泡——找漿——抄紙——壓平曬干。了解紙的構成方式:用紙纖維疊加而成;2,比較自己造的紙和平時所用的紙的區(qū)別,如厚薄不同,疏密程度不同.纖維長短不同(光滑程度不同)等。

1.吸水性是指材料對水的滲透能力,吸水性的強弱與材料的組成和結構有關。

2.吸水性是材料的一種物理性質,不同材料的吸水性是不同的。

3. 紙、木頭、塑料、金屬四種材料中紙的吸水性最強,紙是由纖維組成的,纖維之間有許多空隙。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不同材料的吸水性是不同的。

2.通過畫圖的形式展示、促進對材料吸水性與其組成結構之間關系的認識。

3.運用適當?shù)恼Z言定性描述材料的吸水性。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發(fā)展對不同材料物理性質的探究興趣。

2.初步意識到我們可以用觀察和測量的方法認識材料的物理性質。

3.增強材料循環(huán)使用,節(jié)約資源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

通過畫圖的形式展示、促進對材料吸水性與其組成結構之間關系的認識。

通過畫圖的形式展示、促進對材料吸水性與其組成結構之間關系的認識。

學生: ① 紙片、木片、塑料片、金屬片各一片 ② 杯子、水、滴管 ③ 放大鏡、濾紙 ④紅筆、紅的彩色筆 ⑤ 實驗單 ⑥大、小托盤 ⑦ 圓圈紙

老師:黑袋子(紙片、木片、塑料片、金屬片各一片)、噴壺、圓圈紙、課件、磁鐵、教鞭

教學課時:1課時

1、選擇合適的材料擦干黑板上的水,說明理由。

2、出示課題:它們吸水嗎?

1、想辦法了解紙片、木片、塑料片、金屬片是否吸水?

2、布置實驗要求:(投影)

(1)用什么滴水?滴多少水?滴在什么地方?

(2)怎么看材料是否吸水?

(3)記錄:用圖畫來描述觀察到的現(xiàn)象,人人能用語言描述看到的現(xiàn)象。

(4)做完實驗,上交所有實驗材料。

3、學生分組實驗,完成后到黑板上張貼記錄單。

4、學生交流。

5、討論:

(1)通過剛才觀察、交流,你們發(fā)現(xiàn)不同材料的吸水性一樣嗎?

(2)哪鐘材料吸水性最強?其次是什么?塑料和金屬呢?

(3)紙吸收的水到哪里去了?

1、猜測紙的組成和結構。

2、觀察紙的組成和結構,畫在記錄單上。

3、小組觀察后全班交流。

4、歸納:紙是由纖維組成的。

完成活動手冊

1、紙是由哪個國家發(fā)明的?

2、播放古代造紙的錄像。

3、介紹學生自己造紙的步驟。

1、小小設計師:設計制作一張有特色的紙。

2、小小收藏家:收集不同種類的紙,做成紙樣標本。

水教案中班篇二

計算活動流動的水

1,利用已有量具針筒,觀察針筒上的數(shù)字,并比較兩針筒里水的多少或一樣多。

2,體驗參與活動的樂趣。

針筒若干、水盆

一、出示針筒揭示數(shù)字

1,小朋友這是什么?幼:針筒

2,針筒是用來干什么的?幼:打針的

3,小朋友非常棒!可是針筒上面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東西,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現(xiàn)在老師把針筒給小朋友再看一下,看誰能發(fā)現(xiàn)針筒上面有什么?(幼依次看)幼:針筒上面有字

師:幼1小朋友觀察很仔細,他發(fā)現(xiàn)了針筒上的數(shù)字。棒棒棒幼1真棒!

4,小朋友,你們認識這上面的數(shù)字嗎?幼:認識

師:我們一起數(shù)一數(shù):1、2、3、4、5,小朋友都很棒!有了這些數(shù)字呀,醫(yī)生就可以準確的給病人用藥了,病情重的就多打一點藥水;病情輕的少用點藥水。

二、比較針筒里水的多少

1,現(xiàn)在老師拿出兩個針筒,請小朋友看一看,哪個針筒里水多哪個針筒里水少?(上下兩次)

2,請小朋友試試(師說抽多的少的,幼操作)

我看到很多小朋友都想比較水的多少,我們喝水、小便后再到操場上去比較。

比較水的多少

水教案中班篇三

會用自己的感官(眼、鼻、舌、手、耳朵)來觀察水是一種什么樣的東西。 過程與方法:

通過比較方法認識水是什么樣的。

體會人體感官在認識事物上的重要性,理解用感官觀察水要有順序

在觀察、研究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敢于提出不同的見解,樂于合作與交流,樂于探究發(fā)現(xiàn)周圍事物奧秘的學習習慣。

培養(yǎng)學生安全意識。

分組觀察:礦泉水,牛奶,池塘水、有色飲料等(粘的液體),透明玻璃、毛玻璃。分辨演示:醋、牛奶、醬油、雪碧、酒、礦泉水、油。

學生在與水打交道的過程中,已了解了水的許多性質和用途。本課選擇學生熟悉的水作為研究對象,就是要將學生腦海中的零星認識提升到水的內(nèi)涵屬性層次上,并且在概念提升的過程中,教給學生科學認識物體的方法,使學生在初次進入“物質世界”領域時,能夠準確利用自己的感官判斷物體的特征,形成科學的思維習慣。本課的教學可以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在歸納認識事物方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水的特點及其屬類——液體的特征,并采用競賽活動的形式鞏固學生對液體特征的認識。

出示礦泉水。這里面是什么?你知道哪些地方有水?如果沒有水會怎樣? 如果沒有水我們能活多久?關于水的事情,你知道多少?

水里面有很多秘密,想知道嗎?你想怎樣來研究水的秘密?

板書各種感官的名稱。

引入課題板書:觀察水。

有這么多的.方法,誰能安排一個合理的觀察順序?為什么這樣安排?

現(xiàn)在,請兩個同學一起來觀察這杯水,它是什么樣的?記在同一張紙上,比一比,哪一組發(fā)現(xiàn)的秘密最多?

學生實驗,師巡視。

匯報觀察結果。師選擇性板書沒有味道,沒有氣味,沒有顏色等相關的學生用語。

同學們運用鼻、舌、眼睛、耳朵、手發(fā)現(xiàn)了很多水的一些秘密,你想發(fā)現(xiàn)更多的水的秘密嗎?

出示牛奶,有色飲料等,它們與水一樣嗎?只要比一比就能發(fā)現(xiàn)水的更多秘密。想一想,說一說,你準備怎樣比?

請大家拿出牛奶、有色飲料等,比一比。水是怎樣的。學生進行比較,師巡視指導。

匯報交流。

出示玻璃、毛玻璃等,它們與水一樣嗎?想一想,說一說,你準備怎樣比?(透明)

請大家拿出玻璃、毛玻璃等,比一比。水是怎樣的。學生進行比較,師巡視指導。 匯報交流。

總結:誰能說說水是一種什么樣的物質?(水是沒有味道、沒有顏色、透明的、

沒有氣味的東西。)

通過比較,我們學到了更多的水知識。再比一次,同樣是水,礦泉水和池塘的水有什么不同?(認識周圍的水環(huán)境,了解水污染的一些情況。)

今天我們研究了水,現(xiàn)在能把水找出來嗎?大家試試看。

出示:醋、牛奶、醬油、雪碧、酒、礦泉水、油。學生上講臺找一找,說說理由。 是不是所有的液體都可以直接聞或嘗?

五、拓展

實驗探究水滴大小與流動快慢的關系。

分別將1滴、2滴、3滴、4滴、5滴水滴在塑料盤的同一“起跑線”上,慢慢傾斜塑料盤到一定角度,看看哪種水滴跑得快?

觀察實驗并思考:

為什么要等到滴完再掀動塑料盤?為什么要滴在同一“起跑線”上?

今天我們研究了什么?

我們用到了哪些自身上的器官?怎樣研究水的?

人身上的器官真奇妙,我們應愛護自己的身體。

有關水的事故的教育

水教案中班篇四

1.引導學生認識水的重要性,知道水是有限的資源。

2.引導學生關注家鄉(xiāng)水的現(xiàn)狀。

3.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1.教師制作風景對照課件。

2.學生課前搜集有關水的資料。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水的重要性

1.觀看反映九寨溝風光的錄像或照片以及戈壁的大漠風沙的錄像或照片。

2.學生暢談感受。

3.教師小結:是呀,水是生命之源。我們的世界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才有活力。水給我們營造了一個多么美麗的自然環(huán)境!

1.教師:同學們在課前查找了有關水的資料,現(xiàn)在把你了解到的資料與大家交流一下。

2.學生交流。

1.學生回憶日常生活中遇到過的停水后的情景,設想停水一天、一周、一月、一年,人們的生活會受到的影響。

2.教師小結:同學們親身體會到了,我們是離不開水的。據(jù)有關資料表明,如果人不喝水,最多一周就會失去寶貴的生命。

1.教師:在我們可愛的家鄉(xiāng),小河、湖泊、溪流、井,都在無私地為家鄉(xiāng)的人們提供著生命之水。水給我們的生活做出了哪些貢獻?

2.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感受各抒己見,說說水為人們做出的貢獻。(教師根據(jù)學生的陳述,出示相應的照片,可參照教科書第36頁的圖片)

3.教師小結:清清家鄉(xiāng)水,哺育了美麗的生命??墒墙裉?,她正在發(fā)生著驚人的變化。

1.呈現(xiàn)舞水河(此河是湖南省的一條河,教師可查找當?shù)睾恿鞯恼掌┑匿浵窕驁D片??梢愿鶕?jù)上游、中游、下游的順序,分別出示三張照片或三段錄像,讓學生感知舞水河流經(jīng)不同地區(qū)后發(fā)生的變化。

教師:同學們請看,這條河叫舞水河。它的源頭是清清的山泉。山溪匯成小河,流向遠方,它還能保持這份清澈嗎?讓我們隨著鏡頭看看河流中游和下游的模樣。

2.在此過程中將教科書第37頁的學生日記呈現(xiàn)出來,使學生的向往與現(xiàn)實形成

反差,引發(fā)學生對舞水河變化的感慨。教師提問:看到原本清清的舞水河正在痛苦地呻吟著,同學們,你們有什么感想?

3.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剛才觀看的資料,談談自己的感受。

4.教師小結:是呀!從同學們的感想中可以看出,同學們也在關注著家鄉(xiāng)的每一條溪流,每一條小河,在關注著家鄉(xiāng)人們賴以生存的水!讓我們帶著對家鄉(xiāng)水的關愛,去調(diào)查、研究,去了解家鄉(xiāng)的水環(huán)境吧!

調(diào)查家庭廁所、廚房、洗衣機等生活污水的去向。

教師:舞水河發(fā)生的觸目驚心的變化震撼了我們的心靈,使同學們產(chǎn)生了太多的疑問:我們家鄉(xiāng)的水環(huán)境又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去想辦法走近家鄉(xiāng)水,去調(diào)查、去研究。

1.教師:同學們最想了解關于家鄉(xiāng)水環(huán)境的哪些問題?可以將自己關注的有關問題記錄下來,在小組內(nèi)交流。

2.教師:同學們提出了這么多關于家鄉(xiāng)水的問題,怎么才能解決呢?

3.學生交流:

可以到河邊觀察,可以去找長輩了解家鄉(xiāng)河流的過去,可以查閱有關水污染的資料,等等。

1.指導學生根據(jù)共同感興趣的問題自由結組,小組討論考察的內(nèi)容和方法。

2.交流匯報各組的考察內(nèi)容和方法。

(1)有的小組去訪問環(huán)保局的專業(yè)人士,了解有關河水污染的數(shù)據(jù)。

(2)有的小組去實地考察,拍攝一些照片。

(3)有的小組去尋找污染源。

(4)有的小組去參觀污水處理廠,把有關照片帶回來。

3.指導制定考察計劃。

(1)教師:同學們的這些方法都非常好,但是要使我們的考察收到好的效果,我們還要在考察前制定好考察計劃。

(2)課件呈現(xiàn)考察計劃范例??纯粗贫ㄓ媱潙紤]哪幾方面。

①確定考察內(nèi)容。小組要先商量考察的內(nèi)容,這是制定考察計劃的關鍵。

②做好考察的準備工作:本小組考察的項目、地點,要準備的考察工具,考察的方法及考察的步驟,擬訂水環(huán)境調(diào)查表,等等。

4.選出小組長,小組商量制定考察計劃。

5.學生交流、討論、評價小組考察計劃。教師可從中選出幾份完整的計劃供學生討論。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思考考察計劃的合理性、科學性和可行性。

1.教師:為了讓我們的考察能順利進行,在考察中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2.學生討論。

(1)小組同學要有明確的分工,要做好記錄。

(2)考察時要注意安全,可以邀請家長一同去。

(3)在訪問時要注意禮貌用語的使用。

出一期主題為“水——生命之源”的黑板報。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500831.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