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正比例和反比例單元教學反思(1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08 20:43:04
2023年正比例和反比例單元教學反思(13篇)
時間:2023-04-08 20:43:04     小編:zxfb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正比例和反比例單元教學反思篇一

生活是數學知識的源泉,正反比例是來源于生活的,我認為教學中既要重視這一點,又要注重知識體系的形成中邏輯性,嚴密性與連貫性的統(tǒng)一。因此,在處理教材時,沒用教材的例子,而是舉的學生熟悉的生活例子找規(guī)律,再由規(guī)律回歸生活。這樣一節(jié)課的40分鐘質量很高。 教學中,我從創(chuàng)設生活數學問題入手,進入新課學習,在學生掌握新知的基礎上,提供一個具有綜合性、開放性的題目:“你能舉出一個正比例或反比例的例子嗎?為什么?”在學生能準確由

a x b = c(一定)表示三量之間的比例關系后,我又設計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請同學自己舉一些生活中較熟悉的三量關系,說說它們之間存怎樣的關系,再次回歸生活,讓學生體驗教學的價值,這也是新課程教學理念――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教學中,我尊重學生的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的學習成果。如:在學生知道了正、反比例的意義、關系式后,我提出:“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示正、反比例的聯系和區(qū)別?!奔茸⒅亓丝茖W學習方法的滲透,又尊重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學習成果。

在教學了正比例了知識后,大部分學生都明白了如何判斷兩個量是不是正比例,在做相關的題目時,學生出錯的可能性不大,主要在于語言表達的完整性和科學性上。可是一旦教授了反比例的知識之后,學生開始混淆兩者了!不知道是把兩個量相“乘”還是相“除”!這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由于學生對于“正”和“反”的理解不夠到位。

所謂的“正”,我們可以理解為:一個量變大,另一個量也隨著變大;一個量變小,另一個量也隨著變小??偠灾?,兩個量發(fā)生了相同的變化。那么反比例的“反”怎么理解呢?有的同學已經可以自己概括了:兩個量發(fā)生了不同的變化,即一個變大另一個就隨著變?。灰粋€變小另一個就隨著變大。這樣的講解可以使學生掌握可靠的、初步判斷兩個量可能成什么比例的方法,有助于有序思維的展開!

另外我們還可以結合圖像,我們也可以很清楚的將兩者區(qū)分開來!正比例的圖像是一條直線(直線過原點,并且方向向上),反比例的圖像則是一條彎彎的曲線(在教師的輔助下,學生用描點的方法畫出圖像)。

課上學生基本能夠正確判斷,說理也較清楚。但是在課后作業(yè)中,發(fā)現了不少問題,對一些不是很熟悉的關系如:車輪的直徑一定,所行使的路程和車輪的轉數成何比例?出粉率一定,面粉重量和小麥的總重量成何比例?學生在判斷時較為困難,說理也不是很清楚。可能這是學生先前概念理解不夠深的緣故吧!以后在教學這些概念時,應該有前瞻性,引導學生對以前所學的知識進行相關的復習,然后在進行相關形式的練習,我想對學生的后繼學習必然有所幫助。

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我認為只要切合學生實際的,讓師生花最短的時間獲得最大的學習效益的方法都是成功的,都是有價值的,我以后會大膽嘗試,努力創(chuàng)造民主和諧、輕松愉悅、積極上進,共同發(fā)展的新課堂吧!

正比例和反比例單元教學反思篇二

申晉良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理解解比例的意義。

2. 使學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會解比例。

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學會解比例。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將比例改寫成兩個內項積等于兩個外項積的形式,即已學過的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一、復習準備

教師:我們已經學習了比例的一些知識,誰能說說掌比例的基本性質是什么?

教師:請同學們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來判斷下面哪一組中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投影)

教師:根據比例的知識,你會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數嗎。(先完成練習紙上的題目,再逐題說說是怎樣想的。)

教師:括號里該填什么數呢?填好后在小組內互相說說你的理由。(學生完成,教師巡視,再匯報)

二、導入新課

1、觀察比較。

你發(fā)現這四題有什么共同點嗎?請與小組內的 同學討論討論。(學生匯報) 象這樣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項,就可以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求出比例中的另外一個未知項。求這個未知項的過程就叫做解比例。(板書課題)就選用剛剛做過的兩題吧。(課件演示)如果這個未知項用字母x表示,這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先來看第一題。(演示)

三、教學新課

1.教學例2.54∶x=9∶4

教師:⑴已知哪三項,求哪一項?

⑵你認為第一步應怎樣?

⑶依據是什么?下面你會解答嗎嗎?(學生在課堂作業(yè)本上完成,并指名板演)

核對:你知道9 x表示什么?54 x4表示什么?

引導:課本第32頁上還有一種解法,比較一下你的解法與書上解法有什么不同?(學生匯報,課件演示)

你的解法與書上解法有什么相同之處?(第一步相同)依據是什么?(學生匯報)你覺得哪種方法好就用哪種方法。

2.教學例3。

教師:再來看第2題。

出示例3: 1.275 =0.4x

教師:這道題和例2相比,有哪些地方不同?

學生:這個比例是分數形式。

教師:⑴哪兩個是比例外項,哪兩個是比例內項?

⑵像這樣的分數形式的比例,同學們會用比例的基本性質來解嗎?想一想,怎樣解?

學生解答。反饋。

3、比較、小結。

教師:比較一下例2、例3的解答過程有什么相同之處?

第一步的依據都是什么?(應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比例改寫成含有未知數的乘法等式。)格式上要注意什么?(先寫解,同時把含有未知項的積寫在等號的左邊。)

4、鞏固練習。

⑴出示:14 ∶18 =x∶110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⑵完成練一練(3道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匯報,全對的舉手。

5、小結:誰來說說怎樣解比例?(2、3人說)

四、課堂練習。

第6題。出示,學生完成。并匯報。

教師:解下面的比例,如果遇到困難可以與同桌商量,共同解決。(學生匯報結果,教師:你們覺得哪題較困難?)引導說出:左邊是比號形式右邊是分數形式出現的比例,哪兩個是比例外項,哪兩個是比例內項?可以先寫成比號形式的比例再求出比例的解。(結合學生作業(yè)展示進行)

五、小結。說說今天學習了什么?

課后反思:學生基本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學會解比例,能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將比例改寫成兩個內項積等于兩個外項積的形式,即已學過的含有未知數的等式。解比例的過程學生也有自己的方法。

第十課時

4.13

教學目標:理解正比例的意義。

教學重點:理解正比例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請同學口述三量關系:

(1)路程、速度、時間;(2)單價、總價、數量;(3)工作效率、時間、工作總量。

(二)學習新課

今天我們進一步研究這些數量關系中的一些特征,請同學們回答老師的問題。

出示例1:一列火車1小時行60千米,2小時行多少千米?3小時、4小時、5小時……各行多少千米?

生:60千米、120干米、180千米……

師:根據剛才口答的問題,整理一個表格。

表中有幾種量?是什么?

路程是怎樣隨著時間變化的?

師:像這樣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這兩種量就叫做兩種相關聯的量。

(板書:兩種相關聯的量)

師:表中誰和誰是兩種相關聯的量?

生:時間和路程是兩種相關聯的量。

我們看一看他們之間是怎樣變化的?

現在我們從后往前看,時間由8小時變?yōu)?小時、6小時、4小時……路程又是如何變化的?

從上面變化的情況,你發(fā)現了什么樣的規(guī)律?(小組進行討論。)

生:時間從小到大,路程也隨著從小到大變化;時間從大到小,路程也隨著從大到小變化。

師:我們對比一下老師提出的兩個問題,互相討論一下,這兩種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分組討論)

師:請同學發(fā)表意見。

生:第一題時間擴大了,行的路程也隨著擴大;第二題時間縮小了,所行的路程也隨著縮短了。

師:我們對這種變化規(guī)律簡稱為“同擴同縮”。(板書)讓我們再看一看,它們擴大縮小的變化規(guī)律是什么?

師:根據時間和路程可以求出什么?

生:可以求出速度。

師:這個速度是誰與誰的比?它們的結果又叫什么?

生:這個速度是路程和時間的比,它們的結果是比值。

師:這個50實際是什么?變化了嗎?

生:這個50是火車的速度,是路程和時間的比值,也是路程和時間的商,速度不變。

駛多少千米,速度都是60千米,這個速度是一定的,是固定不變的量,我們簡稱為定量。

師:誰是定量時,兩種相關聯的量同擴同縮?

生:速度一定時,時間和路程同擴同縮。

師:對。這兩種相關聯的量的商,也就是比值一定時,它們同擴同縮。我們看著表再算一算表中路程與時間相對應的商是不是一定。

(學生口算驗證。)

生:都是60千米,速度不變,符合變化的規(guī)律,同擴同縮。

師:同學們總結得很好。時間和路程是兩種相關聯的量,路程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時間擴大,路程也隨著擴大;時間縮小,路程也隨著縮小。擴大和縮小的規(guī)律是:路程和時間的比的比值總是一樣的。

師:誰能像老師這樣敘述一遍?

(看黑板引導學生口述。)

師:我們再看一題,研究一下它的變化規(guī)律。

出示例2。

學習例2

按題目要求回答下列問題。(幻燈)

(1)表中有哪兩種量?

(2)誰和誰是相關聯的量?關系式是什么?

(3)總價是怎樣隨著米數變化的?

(4)相對應的總價和米數的比各是多少?

(5)誰是定量?

(6)它們的變化規(guī)律是什么?

生:(答略)

師:比較一下兩個例題,它們有什么共同點?

生:都有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

師:對。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正比例關系。這就是今天我們學習的新內容。(板書課題:正比例的意義)

師:你能按照老師說的敘述一下例1中兩個相關聯的量之間的關系嗎?

生:路程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它們的比值(也就是速度)一定,所以路程和時間是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是正比例關系。

師:想一想例2,你能敘述它們是不是成正比例的量?為什么?(兩人互相試說。)

師:很好。請打開書,看書上是怎樣總結的?

(生看書,并畫出重點,讀一遍意義。)

師:如果表中第一種量用x表示,第二種量用y表示,定量用k表示,誰能用字母表示成正比例的兩種相關聯的量與定量的關系?

師:你能舉出日常生活中成正比例關系的兩種相關聯的量的例子嗎?

生:(答略)

師: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有很多相關聯的量,有的成正比例關系,有的是相關聯,但不成比例關系。所以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是否成正比例關系,要抓住相對應的兩個量是否商(比值)一定,只有商(比值)一定時,才能成正比例關系。

(三)鞏固反饋

1.課本上的“做一做”。

2.幻燈出示題,并說明理由。

(1)蘋果的單價一定,買蘋果的數量和總價( )。

(2)每小時織布米數一定,織布總米數和時間( )。

(3)小明的年齡和體重( )。

(四)課堂總結

師:今天主要講的是什么內容?你是如何理解的?

(生自己總結,舉手發(fā)言。)

師:打開書,并說出正比例的意義。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

(五)布置作業(yè)

課后反思:今天學習了正比例的意義,大部分學生都理解會分析,但是王顏還不明白,在周五要重點指導。

第十一課時

4.14

教學目標:根據成正比例的意義,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

教學重點:掌握判斷成正比例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請你說一說正比例的意義。

2、根據剛才所說的,想一想成正比例需要幾個要素?

二、探究新知

京東啤酒廠有一條自動生產線,每分鐘生產啤酒60瓶,5分鐘,10分鐘,15分鐘……..生產啤酒多少瓶?

討論學習:生產啤酒的數量與生產的事件是不是成正比例?

1、分組學習,可以利用列表的方法。

2、檢查學習效果。

3、練一練:正方形的邊長與周長成正比例嗎?為什么?

三、鞏固練習

1、同桌出題并判斷

2、判斷練習

(1)每個小朋友年年都要長高,那末小明的身高和年齡。

(2)平行四邊形的底一定,平行四邊形得高與面積

(3)每公頃播種量一定,播種土地的公頃數與所需種子數。

四、作業(yè):79頁2題

五、板書 京東啤酒廠有一條自動生產線,每分鐘生產啤酒60瓶,5分鐘,10分鐘,15分鐘……..生產啤酒多少瓶?

總量:時間=效率(一定)

所以成正比例

課后反思:根據成正比例的意義,學生會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都很熟練,王顏比周四強多了,會判斷。

第十二課時

4.17

教學目標:學習理解反比例的意義。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反比例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上周我們學習了正比例,今天我們將學習什么?

二、新授

學習例4

1、以小組為單位,學習反比例的意義,每小組準備一張方格圖

根據題意填表

每本頁數

本數

紙的總頁數

2、聽取匯報

提問:問題中那兩種量是變化的?這兩種量有什么變化?

3、得出結論:我們把長方形的長和寬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

4、進一步理解反比例的意義:學習例5

(1)那兩種量是相關聯的?

(2)這兩種量是怎樣變化的?

(3)你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

三、總結反比例的意義

指名回答

用字母表示

針對例6進行分析

四、鞏固練習

1、自己舉一個反比例的例子。

2、練一練

五、作業(yè):4

六、板書

課后反思:通過學習正比例意義的分析、判斷,學習反比例的意義,學生學習的很快。

第十一課時

4.18

教學目標:根據反比例的意義判斷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學重點:能夠掌握判斷反比例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反比例的意義

1、指名同學說一說回憶反比例的意義。

2、提出:你還記得如何判斷兩種量成正比例嗎?

二、新授

(一)學習新知

總人數一定,每組的人數和組數是不是成反比例的?

1、學生讀題

2、學生獨立完成

3、回報交流:說一說你是怎么判斷的?

(二)比較正比例與反比例的區(qū)別

小組內比較區(qū)別

在班內交流。

三、鞏固練習

判斷:1、圓錐的地面積已定,圓錐的高和體積成不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2、自行車有兩個泳聯條連接起來的齒輪,他們的齒數和轉數城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3、路程一定,車輪的半徑和車輪的轉數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四、作業(yè)

五、板書: 總人數一定,每組的人數和組數成比例

每組的人數×組數=總人數(一定)

課后反思:這一小節(jié)學完了,回想起上周在洞小值班和黃永起老師探討怎樣講正比例、反比例的意義。黃老師說一節(jié)課全講完了,而我用4課時,我覺得我很扎實,學生掌握很透,也為正比例、反比例應用題打下基礎。

正比例和反比例應用題

第十三課時

4.19

教學目標:理解并掌握正比例的意義解答最基本的正比例應用題。滲透事物之間存在普遍聯系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點:掌握正比例應用題的解體思路和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歸納、概括及邏輯分析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判斷下面各題中的兩種量成什么比例?為什么?

(1) 火車的速度一定,行使的路程和時間。

(2) 圓的直徑和圓的面積。

(3) 出油率一定,出油的重量和大豆的重量。

(4) 畝產量一定,總產量和畝數。

2、根據下列已知條件,先判斷已知條件的兩種量是不是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把已知條件用等式表示出來。

(1) 一列火車3小時行150千米,照這樣速度5小時行250千米。

(2) 生產8個零件用2小時,生產48個零件用8小時。

(3) 100千克黃豆可榨出13千克豆油,照這樣計算,300千克大豆可以榨出ⅹ千克豆油。

(4) 一個榨油廠,第一天用2臺榨油機共榨油16噸,第二天用8臺同樣的榨油機共榨油ⅹ噸。

二、新授

1、出示例題 例1

2、你們會做嗎?自己做一做。

3、匯報:

(1)17.5÷(7.5÷3)

4、用比例的方法解答。要強調驗算。

學生認真審題讀題

用算術方法計算

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誰和誰構成相關聯的量,構成什么比例?

分析像“照這樣計算”的意義

列方程解答(注意在;設的要全面,不要有半句話)

三、練習

1、一臺織布機4小時織布24米,照這樣計算,9小時織布多少米?

2、某隊安裝一條水管,4天安裝120米,照這樣計算,安裝480米水管需要多少天?

四、說說用比例的方法解答應用題的步驟?

五、作業(yè):2、7、8、10

課后反思:今天中心校鮑老師、楊老師、李老師聽了我的課,我覺得他們評的很好,尤其在講正比例應用題中要讓學生透徹的分析像“照這樣計算”的意義等。還要讓學生探求一題多解。

第十四課時

4.20

教學目標:學會解答反比例應用題,養(yǎng)成良好的驗算習慣。

教學重點:掌握解題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先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成什么比例,再寫出關系式。

1、一批紙,每本30頁,可裝訂40本,每本25頁,可裝訂48本。

2、一批化肥,每車裝4噸,可裝15車,每車裝5噸,可裝12車。

3、一艘輪船,從甲地到乙地,每小時行15千米,6小時到達,如果每小時行18千米,5小時到達。

4、運一批貨物,每天運10噸,需30天運完,每天運50噸,需ⅹ天運完。

提問:你能把它改成一道應用題嗎?學生自主探究

二、新授

1、出示例題 83頁例二

學生認真審題讀題

用算術方法計算

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誰和誰構成相關聯的量,構成什么比例?

列方程解答

學生解決問題并匯報。(強調驗算過程)

探求反比例的解題思路

1、課堂練習

(1) 一批水果,每筐裝45克,需40筐,如果每筐裝50克,需要多少筐?

(2) 一堆煤,原計劃每天燒40克,可以燒15天,如果每天燒50克,可以燒多少天?

(3) 一臺拖拉機3天耕地150畝,照這樣計算,一星期可以耕地多少畝?

一、課堂小結:說說正反比例應用題解答方法及關鍵。

二、板書

反比例應用題

例2 題目: 方法:

解答方法: 關鍵:判斷

第十五課時

4.21

教學目標:對正反比例應用題進行比較,學會用兩種方法解答應用題。

教學重點:掌握兩種不同的解答方法。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

用比例方法解答應用題的步驟是什么?

二、探求一題多解的方法

85頁8題有幾種解答方法?

分析題意,找相關聯的量

分別是什么?

為什么單位可以不轉化?

你能有多少種方法解答

師生共同探討。

學生在展臺演示交流

二、練習

52.2千克面粉可以烤制面包72千克??恐仆瑯拥拿姘?50克,需要面粉多少克?(用兩種方法解答)

三、選擇 86頁13題。

四、思考題:用邊長15厘米的方轉給一個房間鋪地,需要1200塊。如果改用邊長是25厘米的方磚鋪地,需要多少塊磚?

作業(yè):練習十一10-----12題

單元檢測:2課時

4.24

六年級期末總復習整理

教學要求

1、使學生比較系統(tǒng)地牢固地掌握有關整數和小數、分數和百分數、簡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礎知識;具有進行整數、小數、分數四則運算的能力,會使用學過的簡便算法,合理、靈活地進行計算,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會解簡易方程;養(yǎng)成檢查和驗算的習慣。

2、使學生鞏固已獲得的一些計量單位大小的表象,進一步明確各種計量單位的應用范圍,牢固地掌握所學的單位間的進率,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名數的簡單換算。

3、使學生牢固地掌握所學的幾何形體的特征,進一步掌握一些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和相互之間的聯系,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些幾何形體的周長、面積和體積,鞏固所學的簡單畫圖、測量等技能,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使學生掌握所學的統(tǒng)計初步知識,能夠看懂和繪制簡單的統(tǒng)計圖表,能對統(tǒng)計數據作簡單的分析,并且能夠計算求平均數問題。

5、使學生牢固地掌握所學的一些常見的數量關系和應用題的解答方法,能夠比較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地解答所學的應用題和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一)整數、小數的意義和讀寫

教學內容:教材第57-59頁整數、小數的意義、數位順序和讀寫方法、“練一練”,練習十一第1~5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整數、小數的意義,掌握整數、自然數、小數之間的區(qū)別與聯系,加深對整數、小數概念的理解與認識。

2、使學生鞏固整數、小數的讀寫方法,會正確比較整數、小數的大小。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同學們經過六年的學習,已經學完了小學數學的全部內容。在以后近兩個月的數學課里,我們將進行數學總復習。通過總復習,使我們進一步牢固掌握小學數學的知識,為到初中學習打下更好的基礎。小學數學總復習分七節(jié)內容安排,第一節(jié)是整數和小數。今天這節(jié)課,首先復習整數、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方法。(板書課題)通過這節(jié)課的復習,要求大家進一步明確整數、小數的相關概念,提高整數、小數的讀寫能力。

二、復習整數、小數的意義

1、整理整數的概念。

提問:我們已經學過的整數里包括哪些數?(板書)誰來說一說,怎樣的數是自然數?(板書:0,1,2,3……)你能舉幾個自然數的例子嗎?(板書學生舉例的數)數物體時什么情況下要用。表示?提問:你還看出按順序排列的自然數里有哪些特點?(讓學生自己自由地說一說)小結自然數在數物體時表示的意義,說明自然數是整數,并說明以后還要學習比0小的整數。

2、學生練習。

做“練-練”第1、2題。

第1題讓學生在課本上畫出整數,圈出自然數,然后指名學生口答。

正比例和反比例單元教學反思篇三

優(yōu)點:

1、課堂導入新穎、有趣、有效,結尾有所創(chuàng)新,改變了以前“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有什么收獲呢?”等傳統(tǒng)方式,從而使得大家大家想學、樂學;

2、老師講的詳細,特別是講授兩種相關聯的量,用通俗、簡單的語言讓大家一聽就明白了,并且很快就可以判斷出是否是兩種相關聯的量;

3、題目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密,讓大家感覺學習數學很有用;

4、課堂上學生討論的時間充足,參與度較高,且時效性較強;

5、課堂調控能力較強,有自己的教學風格;

6、板書明確、清晰,一目了然;

7、設計合理,處理偶發(fā)事件的能力較強。

缺點:

1、課堂氣氛沒有以前活躍;

2、知識量太大,難度較大,很少有不經過思考或稍作思考就能回答出來的問題;

3、小組合作時,沒有分好工,導致在計算相對應的每組數的和、差、積、商時,每個同學都在計算,因而用的時間較多,如果四人小組分好工,沒人計算一種運算,時間就會節(jié)約一半。

4、對學生的鼓勵性語言欠缺;

5、板書中的字體不太規(guī)范,要加強基本功的訓練;

針對聽課老師和學生的評價,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發(fā)揚優(yōu)點、克服不足,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正比例和反比例單元教學反思篇四

在教學《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復習》這一課時,我就開門見山的向學生提問那誰來說說正比例和反比例之間的有什么區(qū)別和聯系?完成這張表格。出示小黑板。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較:

讓學生通過觀察表格,總結出兩種比例關系下兩種量不同的變化規(guī)律,即另一方面的不同點。

在原來的教學設計中,我只是簡單的安排了復習,讓學生口述正反比例的意義,然后再讓學生做幾個判斷正反比例的題目,在實際上的過程中,我讓學生自己復習完成上面的表格。

目的有兩個:

1、使一部分不能完整說出意義的后進生有個清楚的再認識,達到鞏固舊知的教學目的。

2、為讓學生準確說出兩者的不同點和相同點鋪設道路。學生常無法用準確的語言總結兩者的聯系表達出來,所以這一小小的臨時改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因此,個人認為在以后的教學設計中,復習的設計也要多樣化,要把復習當作新課一樣來加以修改、創(chuàng)新,讓復習課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正比例和反比例單元教學反思篇五

上完課后,雖然看了聽課老師給我的評價,但我一直在思考,學生是怎么評價的呢?在學生眼里,到底哪個地方出問題了呢?突然,靈機一動,干脆和學生一起交流一下吧,也許效果還更好呢?通過與學生交談,讓大家一起再次回顧本節(jié)課,找一找優(yōu)點和不足,學生的回答很是讓我驚奇,現摘錄如下:

優(yōu)點:

1、課堂導入新穎、有趣、有效,結尾有所創(chuàng)新,改變了以前“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有什么收獲呢?”等傳統(tǒng)方式,從而使得大家大家想學、樂學;

2、老師講的詳細,特別是講授兩種相關聯的量,用通俗、簡單的語言讓大家一聽就明白了,并且很快就可以判斷出是否是兩種相關聯的量;

3、題目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密,讓大家感覺學習數學很有用;

4、課堂上學生討論的時間充足,參與度較高,且時效性較強;

5、課堂調控能力較強,有自己的教學風格;

6、板書明確、清晰,一目了然;

7、設計合理,處理偶發(fā)事件的能力較強。

缺點:

1、課堂氣氛沒有以前活躍;

2、知識量太大,難度較大,很少有不經過思考或稍作思考就能回答出來的問題;

3、小組合作時,沒有分好工,導致在計算相對應的每組數的和、差、積、商時,每個同學都在計算,因而用的時間較多,如果四人小組分好工,沒人計算一種運算,時間就會節(jié)約一半。

4、對學生的鼓勵性語言欠缺。

正比例和反比例單元教學反思篇六

《正比例反比例》教案

教學內容:

p47~48,例7、正、反比例的比較。

教學目的:

進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弄清它們的聯系和區(qū)別,掌握它們的變化規(guī)律,能正確運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判斷下面兩種理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為什么?

(1)單價一定,數量和總價。

(2)路程一定,速度和時間。

(3)正方形的邊長和它的面積。

(4)工作時間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總量。

二、新授。

1、揭示課題

2、學習例7

(1)認識:“千米/時”的讀法意義。

(2)出示書中的問題要求學生逐一回答。

(3)提問:誰能說一說路程、速度和時間這三個量可以寫成什么樣的.關系式?

(4)填空:用下面的形式分別表示兩個表的內容。

當一定時,()和()成()比例關系。

還有什么樣的依存關系?

(5)教師作評講并小結。

(6)用圖表示例7中的兩種量的關系。

指導學生描點、連線

觀察:在表里路程和時間成什么比例?表示正比例關系的是一條什么線?a點表示什么?b點呢?

在這條直線上,當時間的值擴大時,路程的對應值是怎樣變化的?時間的值縮小呢?

用同樣的方法觀察右表。

3、總結正、反比例的特點(異同點)

由學生比、說

三、鞏固練習

1、練一練第1、2題

2、p49第1題。

四、課堂小結:

正、反比例關系各有什么特點?怎樣判斷正比例或反比例關系?關鍵是什么?

五、作業(yè)

p49第2題(1)(4)(5)(6)(9)

六、課后作業(yè)

1、p49第2題(2)(3)(7)(8)(10)

2、收集生活中正、反比例關系的量并分析。

正比例和反比例單元教學反思篇七

六年級數學《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教學反思

我們發(fā)現教材把比的認識放到了六年級的上學期,學完了百分數之后就認識了比,而刪除了比例的意義和性質、解比例以及應用正反比應用題。而只研究正反比例(圖片),加入了變化的量(圖片),、畫一畫(圖片)、探究與發(fā)現(圖片),等內容。

為什么加變化的量、畫一畫、探究與發(fā)現等內容?

由困惑引發(fā)了我們的思考。通過學習和實踐我們有了下面的答案。

其一在《課標》中,更強調了通過繪圖、估計值、找實例交流等不同于以往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體會、理解兩個變量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豐富了關于變量的經歷,為以后念打下基礎。學生繪圖的過程可以說是他親身體驗的過程,是他“經歷運用數學符號和圖形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只有親身的經歷和體驗,才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真正體會、理解兩個變量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豐富了關于變量的經歷,加深了對函數的認識。多種研究也表明,為了有助于學生對函數思想的理解,應使他們對函數的多種表示———數值表示(表格)、圖像表示、解析表示(關系式),有豐富的經歷。在正比例、反比例的學習中,應十分重視三種方式的結合。函數圖像更有利于學生直觀的理解變量的變化關系,并且利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更好的進行函數思想的滲透。這一點可以從課堂和課后的作業(yè)中找到答案。

其二為今后對函數進一步的學習做準備我們再來看一看函數課程的發(fā)展鏈。

小學:數的認識,圖形數量找規(guī)律,數的計算,圖形周長和面積,字母表示數—變量,統(tǒng)計—變量,商不變的性質—常函數,正反比例—函數。

初中:一次函數,二次函數,正反比例函數,函數概念的初步認識。

高中:函數概念的映射定義。一些具體函數模型—簡單冪函數及其拓展,實際函數的模型——分段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三角函數,數列,函數思想的廣泛應用。

到了大學還在繼續(xù)著對函數的學習,可以看出小學階段的只是對函數的最初級的最淺顯的認識,但卻影響著孩子今后對函數的學習。從多方面理解變化的量,打破了思維的局限,利于今后函數概念正確的建立。

正比例和反比例單元教學反思篇八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較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⒈知識技能目標:

⑴通過比較,進一步加深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和特點,體會它們的聯系與區(qū)別;

⑵掌握正比例和反比例的變化規(guī)律;

⑶在練習中進一步提高分析、比較、抽象、概括等能力。

⒉過程性目標:

⑴在交流討論中完善自己判斷正、反比例關系的經驗認識,掌握判斷正、反比例關系的方法,形成接近自動化技能的判斷策略;

⑵通過數“形”結合,進一步感受和領會正、反比例關系的變化規(guī)律及特點,進一步滲透函數思想,為今后中學的學習打下基礎。

⒊情感態(tài)度目標:

⑴體會借助圖像對事物發(fā)展方向推斷的作用,逐步養(yǎng)成用數學的眼光來分析問題的習慣;

⑵逐步增強數學學習的自信心,體驗當獨立思考解決不了問題時,與他人合作的成就感,逐步增強團隊精神。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⒈揭示課題

師:老師知道同學們前兩天已經學習了正比例和反比例意義。

誰來說一說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板書:正比例和反比例)

⒉出示練習九第1題

師:我們來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判斷幾道題?說說你的理由。

二、教學新課

⒈教學例7

⑴出示例7兩個表,學生自學,并回答相關問題。

師:為什么左表相關聯的兩種量成正比例關系?為什么右表相關聯的兩種量成反比例關系?

⑵小結。

⑶師:我們已經知道,路程、速度和時間這三個量存在相依關系,根據這兩個表我們可以用什么樣的關系式來表示它們之間的相依關系呢?(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⑷師:在這里,當速度一定時,路程和時間成什么比例關系?為什么?

當路程一定時,速度和時間成什么比例關系?為什么?

請你推想一下,如果當時間一定時,路程和速度成什么比例關系呢?為什么?

你能用關系式來表示嗎?(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⑸小結。

⑹練習

①做“練一練”第1題

師:你能用關系式來表示這題里三個量之間的相依關系嗎?

(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關系式)

②做“練一練”第2題

師:你能分別用數量關系式來表示嗎?(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關系式)

⑺小結。

⑻總結判斷策略

①師:同學們,學到這兒相信大家已經有了不少判斷兩種量是不是成比例的經驗了,接下來請你們在小組里交流一下自己的經驗,再聽聽別人的經驗好嗎?

②小組活動討論交流

③各小組匯報交流結果

④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⑤師:誰能再來說一說判斷兩種量是不是成比例時怎么辦?

⑥小結:當我們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是成正比例還是成反比例的時候關鍵是看?

⑼練習

①做練習九第2題

師:你是怎樣判斷的?

②出示練習九第7題

⒉用圖表示例7中兩種量的關系

⑴出示例7的兩個表

師:兩種量成正比例關系和反比例關系的變化規(guī)律,也可以用圖來表示。我們先來研究怎樣將正比例關系用圖來表示。

⑵出示空圖,引領學生識圖

⑶根據表里的數據描點

⑷出示空圖,引領學生識圖

師:我們再來研究怎樣將反比例關系用圖來表示。

⑸根據表里的數據描點

⑹正、反比例圖比較

師:用圖來表示正、反比例,你看了有什么感覺?

⑺練習:做練習九第8題

⒊總結正、反比例的特點

師:通過我們這堂課的研究和學習,你們說說成正比例關系和成反比例關系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嗎?

⑴小組討論交流

⑵匯報交流結果,完成表格。

三、課堂小結

師:今天我們不僅進一步認識了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還對它們進行了比較,(補充完整課題:的比較)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你覺得怎樣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比例?判斷相關聯的兩種量成正比例還是反比例的關鍵是什么?

板書設計:

正比例和反比例單元教學反思篇九

正比例

反比例

相同點

1.都有兩種相關聯的量.

2.一種量隨著另一種量變化.

不同點

1.變化方向相同,一種量擴大或縮小,另一種量也擴大或縮小.

2.相對應的`每兩個數的比值(商)是一定的.

1.變化方向相反,一種量擴大(縮?。?,另一種量反而縮?。〝U大).

2.相對應的每兩個數的積是一定的.

探究活動

靈活判斷

活動目的

1.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

2.能根據正反比例的意義,正確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思考題目:

(1)正方形的邊長和面積是否成比例?

(2)圓的面積和半徑是否成比例?

2.學生分小組討論.

3.學生分小組匯報討論結果.

4.師生共同小結并總結規(guī)律.

正比例和反比例單元教學反思篇十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數學復習反思

正比例和反比例復習反思復習階段,似乎少了往日的輕松,時而還夾雜著匆忙的氣息,感覺孩子們的表情略顯凝重了,或許,要整理與復習整個小學階段的所有知識點,確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而我,這個階段不僅是孩子們知識復習中的領路人,更應該是緩解他們內心不安的強大后盾。于是,我盡量會讓復習課堂變得輕松一些,變得和諧一些,減少一切不必要的壓力。

今天,與孩子們一起圍繞課本上的復習進度,整理與復習《正比例與反比例》。

這個知識點大部分是六下的知識,并不是很早的學習內容,所以孩子們應該不會陌生。我想,如何讓將舊知與其融合,才是本節(jié)課我最需要關注的。

這部分知識,主要復習比的意義和性質,以及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課前,我讓孩子們自主進行了整理,讓孩子們對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識有一個全面地認識,使所學知識結構化、系統(tǒng)化。課上,按照課本上的設計意圖,我結合了具體的例子,引導孩子們回憶并整理比的意義、基本性質以及比的應用,再利用填空的形式幫助孩子們進一步明確比與分數、除法的關系,順利成章地過渡到比的基本性質、分數的基本性質和商不變規(guī)律的內在一致性。

對于復習正比例和反比例,重點是理解兩者的意義。我先讓孩子們回憶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方法。孩子們還是很熟練的,都能按照定義來判斷,比值一定成正比例,乘積一定就成反比例,兩個量和或差一定時,兩個量不成比例。而判斷的關鍵還是在于找到數量之間的關系,當兩個量成正比例關系的時候圖像呈一條直線,而反比例的兩個量的圖像呈一條曲線。雖然曲線在課本中未出現過,但當時新知時,我還是讓孩子們初步了解了,有了比較,我相信孩子們腦海中的印象是深刻的。此刻復習,孩子們果然記憶猶新,在孩子們判斷的過程中,我發(fā)現孩子們基本已能熟練判斷,對數量關系的理解,也比之前有所進步。

復習課上,專項練習是必備的。除了課本上安排的練習,我還為孩子們補充了一些解決實際問題的練習,讓孩子們在實際問題中進一步認識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感受正比例和反比例是描述數量關系及其變化規(guī)律,以及深刻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

正比例和反比例單元教學反思篇十一

更多資源

其二為今后對函數進一步的學習做準備我們再來看一看函數課程的發(fā)展鏈。

小學:數的認識,圖形數量找規(guī)律,數的`計算,圖形周長和面積,字母表示數—變量,統(tǒng)計—變量,商不變的性質—常函數,正反比例—函數。

初中:一次函數,二次函數,正反比例函數,函數概念的初步認識。

高中:函數概念的映射定義。一些具體函數模型—簡單冪函數及其拓展,實際函數的模型——分段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三角函數,數列,函數思想的廣泛應用。

到了大學還在繼續(xù)著對函數的學習,可以看出小學階段的只是對函數的最初級的最淺顯的認識,但卻影響著孩子今后對函數的學習。從多方面理解變化的量,打破了思維的局限,利于今后函數概念正確的建立。

正比例和反比例單元教學反思篇十二

一、復習

1、什么是正比例?用字母怎樣表示?也就是怎樣才成正比例?

2、什么是反比例,用字母怎樣表示?也就是怎樣才成反比例?

二、練習

1.判斷下面每題中的三個量成什么比例?

(1)速度、路程和時間 (2)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時間

(3)單價、總價和數量 (4)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和高

(5)出示“練一練”第5題

2.下列各題中的兩種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并說明理由。

(1)買相同的電腦,購買的電腦臺數與總價 =單價(一定),正比例

(2)每捆練習本的本數相同,練習本的總本數與捆數=每捆練習本的本數(一定),正比例

(3)總路程一定,已行的路程與未行的路程(是和關系,不是積或比值關系)

(4)分數值一定,分數的分子與分母=比值(一定),正比例

(5)長方形的長一定,它的面積和寬不成比例

(6)長方體的體積一定,底面積和高 底面積×高=體積(一定),反比例

(7)一本書的總頁數一定,看的天數與平均每天看的頁數

看的天數×平均每天看的頁數=一本書的總頁數(一定) 反比例

(8)圓的周長和直徑=∏(一定)正比例

(9)訂閱《揚子晚報》,訂的份數與總價=單價(一定)正比例

(10)圖上距離一定,實際距離與比例尺 實際距離×比例尺=圖上距離(一定),反比例

(11)小麥的出粉率一定,小麥的質量與面粉的質量 不成比例

(12)六(1)班同學做操,每排站的人數與排數 每排人數×排數=總人數(一定)(六(1)班人數一定)

正比例和反比例單元教學反思篇十三

“正比例的意義”教學,是在孩子們掌握了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著重使孩子們理解正比例的意義。正、反比例知識,內容抽象,孩子們難以接受。學好正比例知識是學習反比例知識的基礎。因此,使孩子們正確的理解正比例的意義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在實際教學中,我注意了以下幾點:

1、聯系生活,從生活中引入。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關注孩子們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興趣,首先讓學生從已有知識中尋找相關聯的兩個量,然后通過呈現現實生活中的三個素材路程、速度,總價、數量,工作總量、工作時間這兩個相關聯的量引入新課,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具有豐富的現實背景,為孩子們的數學學習提供了生動活潑、主動的材料與環(huán)境。

2、在觀察中思考。

小學生學習數學是一個思考的過程,“思考”是孩子們學習數學認知過程的本質特點,是數學的本質特征,可以說,沒有思考就沒有真正的數學學習。本課教學中,我注意把思考貫穿教學的全過程,讓孩子們通過觀察兩個相關聯的量,思考他們之間的特征,初步滲透正比例的概念。這樣的教學,讓所有孩子們在觀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獲得新知,大大地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3、在思考中感悟。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提倡:引導孩子們以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數學,解決問題。在本課的設計中,我本著“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在引導孩子們初步認識了兩個相關聯的量后,敢于放手讓孩子們獨立思考從而歸納出正比例的意義。

4、在練習中鞏固提升

為了及時鞏固新知識,完成了練一練習題后,又設計了兩道加深題,讓學生自己研究圓的半徑和圓有什么關系,正方形的邊長和它的面積有什么關系,讓孩子們在鞏固本節(jié)課知識的同時,學會通過研究會判斷,同時孩子們的思維也得到了提高;最后引導孩子們自己對知識進行梳理,培養(yǎng)孩子們的歸納能力,使孩子們進一步掌握了正比例的意義??赡茏约涸谄綍r的教學中沒有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討論自己總結發(fā)言,所以在發(fā)言的時候學生還不能完全放開,顯得有點拘謹,但通過后面的練習,使我意識認識到學生對于正比例的意義印象非常深刻,而原因正是上課方式的改變,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應多給學生自學研究的機會,在鍛煉學生的同時也給自己減壓。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487856.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