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花兒教學反思篇一
《爸爸的花兒落了》出自新課程標準七年級下第二單元最后一篇文章。這個單元是關于兩代人心靈溝通的主題,從多個角度展現(xiàn)了不同時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生活狀態(tài)和情感經(jīng)歷,表明兩代人之間溝通和理解的重要意義。課文節(jié)選自林海音的《城南舊事》最后一部分。重點寫的是爸爸對英子的深沉父愛和英子成長的艱難,寫得深沉、含而不露。文章以畢業(yè)典禮為主要線索,隨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記敘,時而記眼前之事,時而憶從前往事,內(nèi)容豐富而不拖沓,事件交錯而不零亂。時隔多年,作者仍能對往事記憶猶新,必是在其成長道路上,留下深刻印記,同時感恩父親在成長過程中給予了鼓勵、希望和愛。在感受深沉的父愛中,“我”真的長大了:處處嚴格要求自己,敢闖敢練,勇于面對挫折,承擔家庭重任。感悟成長的不易便更具現(xiàn)實意義了。同時文中語言、動作精彩描寫之處,更好地表現(xiàn)了人物。文中人是最平凡的人,文中事是最平凡的事,但作者就是用這些質(zhì)樸、淡雅、含蓄而深邃的語言撥動讀者的心弦,讓讀者感受到人性的美和人情的美。品味語言,學習語言、動作等描寫便成了文章的重點。體會文中深沉的父愛,感悟成長的艱難,當然這更是理解、感悟的升華!
有了這樣的文本解讀,眼前似乎明亮了許多,可是,我不知不覺以走進一條彎路,事先看了教參,注定了教案的初稿是畸形的,不理想的。教參很清楚:文章的細節(jié)描寫很精彩……然后再借鑒別人的、精華的東西,前前后后刪改了六次,這樣,真正的初稿誕生了!
教師的成長=經(jīng)驗+反思。靜心沉淀的過程,也是成長的過程。從頭再來!
文章篇幅如此之長,隨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記敘,時而記眼前之事,時而憶從前往事,內(nèi)容豐富而不拖沓,事件交錯而不零亂,都要歸功于插敘的運用。目標“感悟成長的艱難”,實現(xiàn)程度不夠,“艱難”沒有深品,流于淺表,不能水到渠成,效果不佳。嚴父的“果”不僅是英子上學不再遲到,還是小學畢業(yè)典禮上光榮地代表全體同學領畢業(yè)證書并致謝詞,更是日后成為一位知名作家……文本的解讀無止境。
角色錄音音量小,該重敲的沒重敲。問題設計指向很大,不夠明確?!坝⒆訉W做的事中,給她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呢?”接下來,“為什么你印象最深?”如此問法,部分學生不知道從何下手,去思考,去解決問題。那么學生回答的問題就會脫離預設,令老師招架不住,防不勝防。
蜻蜓點水,便戛然而止?!鞍职质菄绤柕模隳芾斫鈫?”在學生談的時候還可以追問“你的爸爸有過類似的做法嗎?”這樣讓學生能夠聯(lián)系實際來理解、感受,大膽的邁一步,效果會更好。按部就班地進行活動,語文課堂便失去該有的活力。學生牽著老師的鼻子走,失去了教師的主導作用。許多關鍵詞、關鍵句的理解還只停留在表面,如對爸爸的嚴厲的動作描寫和語言描寫,“起!”“掄”等的品讀,學生與老師答記者問式的就過去了,老師不能有效及時予以追問評價,當然,深層次的東西更無法挖掘。
。作業(yè)應順應目標,強化目標,才能使其不流于形式,作業(yè)設計還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它的層次性趣味性乃至有效性。對于下節(jié)課的內(nèi)容也可以在作業(yè)中有所交代和布置,留下懸念,能為下次課打下基礎,更能有效地把兩次課的內(nèi)容聯(lián)系起來。
“不要人云亦云,沒了個性?!钡谝淮谓虒W實踐結束后,我還寫下了這樣一句話。其實每一篇課文都有它獨特的個性,每個人的解讀也大不相同,“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的教學設計是否符合我的學生的實際情況?是否有利于自己的操作?……一大堆問題擺在我的面前。
1.教師的激情依舊不夠,聲音太輕,前后的節(jié)奏把握不一致。
2.雖說從寫作手法上提到了插敘,但是缺乏必要的鋪墊,沒有合乎情理的過渡,顯得很突然。
3.仿寫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文筆不錯,然而是否為文本服務,本意是要贊美父愛,但學生的寫很空洞,語言華麗但意義不大。
4.再次出現(xiàn)課堂時間剩余,情急之下提到文章以花兒為線索,但沒有講透,只是為了拖延時間而設計問題,沒有必要,有傷大雅。
5.角色配音突然出現(xiàn),不自然很突兀,到底如何用好它?
2.在凄婉憂傷的音樂中,學生再默讀文章,思考英子回憶了哪些事?再次強調(diào)英子是參加畢業(yè)典禮而想到的往事,單刀直入“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繼續(xù)的?這樣什么寫作手法就脫水而出了,通過邊思考邊講授完成“插敘”這個目標。
3.結合板書,讓大家思考英子印象最深的事是哪件事?這件事中父親給你的印象?學生定能回答到“嚴厲”,那么老師順水推舟問“文章中是如何描寫父親嚴厲的?”圈劃思考交流。“爸爸為什么對英子如此嚴厲?”“爸爸的嚴厲有作用嗎?”……這樣一個大問題被肢解成幾個小問題,不僅明確,可操作性也強。
4.仿寫固然很好,如不能恰到好處的去用,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叭绱丝删纯蓯鄣母赣H,在英子捧著畢業(yè)證回家的時候,他卻悄然離去了,英子一定有很多話要和爸爸說,如果你是英子,你能寫出她的心里話嗎?”這樣設計取代仿寫,更能貼近學生實際,使學生受到感染。
5.作業(yè)設計著眼為下次課服務,“文中幾次提到花,‘花’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呢?”很巧妙地一個連接第一課時和第二課時的深思熟慮的問題,也為下次課的學習埋下伏筆。
第三次教學實踐結束了,牽動著諸多老師的神經(jīng),是期盼,是……
1.本次教學考慮文章的本身特點,能夠不拘泥于形式,確立目標;情感態(tài)度個性化,根據(jù)個性確定目標;符合學生情況,學生的活動,作業(yè)設計是非常合理的,體現(xiàn)了課內(nèi),課外的結合。
2.教學內(nèi)容由單薄走向厚實;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由形式走向品質(zhì);教師由關注自己走向關注學生;老師牽著學生走。
3.在過程之中有了改進,在改進中把自己完善,給別人借鑒;活動的設計有文本的氛圍,“雞毛撣子”道具的出示演示,使學生切身心的體會到了父親的嚴厲,進而更能理解這種嚴厲下的父親的關愛與期望。
4.課堂的掌控缺半步,要敢于向前探一步;結課、作業(yè)太匆忙。如果在細節(jié)上關注會更有效。及時抓住學生的回答,順勢引導,及時評價,智慧的火花應不失時機地現(xiàn)于課堂。
1.最大的收獲:俗語云“好鋼用在刀刃上”,我要說,更多的“精力與時間用在備課上”,而不是上完課花費大量的時間去補救。解讀文本要深,每一次解讀,都有不同的收獲。問題設計要環(huán)環(huán)相扣,符合學生實際,要讓更多的學生有吃的,還要吃的飽,這真的太重要了。不失時機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要讓他們跳一跳,然后摘到蘋果。做到這些,每一次的課前準備你要花費多少時間,是不言而喻的,但效果是非常明顯的。
2.課堂上師生互動摩擦出的火花是最漂亮的。學生在課堂上不僅要“吃”飽,還要“吃”的好,更要下一次還想“吃”。課堂上,我渴望的東西,學生一次心有靈犀的回答都讓我心滿意足,更何況智慧的火花碰撞呢!再填一把柴,可以激發(fā)更有價值的東西,久而久之,學生的能力和視野都會得到質(zhì)的提高。
3.沒有這樣經(jīng)歷的的教師永遠是新教師。所以,有機會多多鍛煉,多一份勇氣,是多么的重要。
1.要提高自我監(jiān)控能力:提高自我的觀察、判斷、評價和設計的能力。要有教學效能感,時刻對自身教學效果的清醒認識,以便更好的評價處理。
2.要提高教學監(jiān)控能力。明確教學課程內(nèi)容、學生興趣和需要,學生發(fā)展水平、教學目標、教學任務以及教學方法與多種手段。多面預測教學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與可能的教學效果。
3.要提高課堂的組織與管理能力。在課堂上密切關注所有學生的反應,努力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隨時準備應付課堂上的偶發(fā)事件。教學中,師生言語互相溝通,教師要努力以自己積極的態(tài)度感染學生,以多種形式鼓勵學生努力學習。
4.教師對學生的提問、回答、作業(yè)、交流、操作等學習行為進行及時評價,或指導學習主體或同伴對學習行為進行評價。還應規(guī)范教師言語,一節(jié)課教師的話就應是一篇文章。
“失敗向前邁一小步,就可能會變成成功。”勇氣、自信、細節(jié),是多么的重要。只有不斷地深入學習,冷靜地思考,不斷的反思,才能讓我的語文課堂真正的在陽光照耀下茁壯成長。
花兒教學反思篇二
1、學習用活潑、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
2、嘗試模唱歌譜
3、欣賞《快樂的啰嗦》,能用身體反應主題的重復變化,聽辨出現(xiàn)次數(shù)與速度變化的感受。
一、復習探究
1、學生聽音樂,按節(jié)拍或走或跳到座位上。
2、師:這首歌曲你熟悉嗎?對,這是上節(jié)課學唱的彝族民歌《花兒朵朵》。你能跟著老師的琴來唱一唱嗎?讓老師聽到你們明亮甜美的歌聲好嗎?(跟琴唱)
3、師:一x班小朋友的歌聲真甜美,接下來老師要出個難點的題來考考你們,看看你能做到嗎?先聽老師來一遍。(模唱歌譜,柯爾文手勢輔助)
4、跟老師兩小節(jié)跟唱一次,糾正音準及咬字發(fā)音。
5、師:如果把兩小節(jié)當做一句,這首歌正好有幾句?(四句)老師就把我們四個小組當成這四句旋律,當老師彈到哪一句時,哪一組的小朋友就站起來跟著節(jié)拍揮揮手,比比哪組小朋友的耳朵最靈。(聽辨旋律)
6、師:我們班的小朋友都有一雙音樂的小耳朵,現(xiàn)在繼續(xù)聽,老師彈奏的旋律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慢一遍)
師:對,音樂放慢了,情緒變得很柔和舒展,跟著琴來唱一唱感受這種情緒吧。(跟琴演唱)
7、師:那再聽聽原來的速度呢?又給你帶來了怎樣的感受?跟琴演唱(稍快,活潑)
師小結:我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不同的速度會讓音樂的情緒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呢?
8、師:小朋友演唱的真帶勁,老師在想如果能再加上一些伴奏肯定會更熱烈的,你們想加入什么呢?老師這雙響筒不夠怎么辦呢?(拍凳等聲勢動作)串鈴不夠可用沙球代替。
9、雙聲部演奏(師輕唱旋律引導,在不斷開的基礎上,第二遍時串鈴加入進來,有問題再糾正,第二次跟音樂合作)
10、師:小朋友們節(jié)奏感越來越好了,唱的也很熱烈,老師真想?yún)群皫茁晛肀磉_我高興興奮的心情,你會用什么詞來吶喊呢?(嘿、喂、哈……)
11、師:現(xiàn)在讓我們完整演唱,老師請中間兩組同學演唱,一組演奏雙響筒,一組演奏串鈴,最后結尾時記得加上你們喜悅的呼喊聲哦?。ㄍ暾硌荩?/p>
二、欣賞《快樂的啰嗦》
1、師:小朋友們甜美的歌聲和熱烈的打擊樂伴奏仿佛把老師帶到了彝族山寨里,你知道嗎?我們演唱的這首歌的旋律就是一首彝族的民歌,每當遇到彝族的重大節(jié)日,男女老少就經(jīng)常會演唱或演奏呢,想聽嗎?注意有你會唱的旋律出現(xiàn)嗎?(出示課題,播放音樂)
2、師:是這個主題旋律嗎?(播放主題)彝族可是個能歌善舞的少數(shù)民族,你能跟著老師學著簡單的舞步來跳一跳嗎?(如踢腿太難可改成點地)(復聽主題)
3、師:接下來讓我們再來欣賞一遍,聽聽剛剛我們跳的主題旋律出現(xiàn)在樂曲的什么位置?(再聽主題)
4、師:那中間的旋律與前后的旋律相同嗎?老師這有一些彩色紙,你會選擇什么樣的顏色來表示開頭中間和結尾這三部分呢?為什么,說說你的理由吧。
5、師:如果請你用線條和顏色來畫一畫,你會選擇什么線條呢?(生上臺演示)
6、師:老師也畫了一組,你們覺得合適嗎?讓我們再次完整的欣賞,這次要請你邊聽邊數(shù),熟悉的旋律一共反復出現(xiàn)了幾次?每一次有變化嗎?(師領生用體態(tài)感受,復聽,前三遍移調(diào)等后面速度變化)
7、師:連續(xù)重復兩遍,但演奏樂器沒有發(fā)生變化,所以只能算一次。一共前后反復了五次,這首《快》歡快熱烈,小朋友知道嗎,這是一首由彈撥樂器合奏的舞曲,你知道哪些彈撥樂器?(了解樂器)
8、師:月琴是彝族人民最喜愛的樂器……(聽演奏說音色)
9、師:最后讓我們完整欣賞這首彝族舞曲,可以用你喜歡的動作或方式來表現(xiàn)音樂。(完整欣賞)
10、師:老師又給大家?guī)硌葑嗉揖恃堇[的《快》,讓我們一起去感受演奏家的表演吧。
11、師:今天我們又唱又跳了彝族的歌曲和音樂,以后的音樂課中我們還會欣賞更多好聽的少數(shù)民族音樂。
本課設計內(nèi)容量較大,與其走馬觀花不如深入欣賞,讓活動扎根在音樂之中,通過有趣味有意義的音樂活動讓學生學會聽音樂、玩音樂、“做”音樂。因此在重建教學設計時,我會將拓展的了解彈撥樂器這一部分內(nèi)容挪到下一課時,使得教學內(nèi)容橫向擴充,而非流于形式。
花兒教學反思篇三
1.會用手指點畫,來表現(xiàn)不同的花朵。
2.養(yǎng)成認真繪畫并保持畫面整潔、干凈的良好習慣
學會用手指點畫
用手指點畫表現(xiàn)不同的花朵。
1.自制ppt
2.《幼兒畫冊》
3.紅、黃、綠三種顏料
一、引起興趣。
1.春天來啦,上次我們和姚老師一起去尋找春天,我們尋找到了什么?一起觀看ppt。
2.小朋友回答得真棒,老師呀也找到了一些關于春天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
3.師總結:春天來啦,柳樹發(fā)芽啦!小草從地里冒出來啦!草地上還開著各種各樣的花,它們有的是黃色的,有的是紅色的,有的是白色的,五顏六色的真漂亮。
二、介紹手指點畫的方法。
這時來了一片光禿禿的土地,一點也不好看,我們應該怎么幫助它。(給它穿上漂亮的衣服)
教師引導怎么給土地穿上漂亮的衣服呢?
1.示范:在紙上用手指蘸上綠色顏料畫出小草,(從下往上)
2.用手指蘸上一點紅的或黃的.顏料在草地上畫上鮮花。
引導幼兒表現(xiàn)花的不同大小。提問:花有紅有黃,有大有小,那怎么畫大花,又怎么畫小花呢?引導幼兒討論。(有些花是花蕊,有些花全開了)。
三、幼兒作畫,老師指導。
幼兒作畫,老師巡回指導,幫助個別能力弱的幼兒掌握畫小草和點花的方法,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大膽用色,豐富畫面。
四、鼓勵交流、體驗情感
張貼幼兒作品。幼兒共同欣賞花的顏色、大小、形狀等。讓幼兒自評、互評。
能結合課程引導幼兒進行手指點畫。
先畫小草,再畫小花,教師示范,重點引導幼兒用手指來表現(xiàn)花的五彩以及花的大小。
在本次教研活動中,以春天為主題,同題異構,首先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季節(jié)的特征,從幼兒周圍的事物入手,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活動中我采用幼兒活動前我們小一班一起去幼兒園尋找春天以及賞花的照片做成ppt,在幼兒回憶已有經(jīng)驗的基礎上學習新知識,使幼兒在整個活動過程中都顯得輕松愉快活動氛圍較輕松、和諧,幼兒參與性高,這節(jié)手指點畫的重點和難點掌握的不錯!
而課后,園長及教研組長和各位老教師的指導,讓我對這節(jié)美術課的把握有了新的認識。特別是小班美術活動如果評價有了自己的理解。這節(jié)手指點畫課既培養(yǎng)了幼兒的思維力、想象力,同時又提高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自始自終都能輕松愉快的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
花兒教學反思篇四
《校園里的花》屬于一節(jié)造型表現(xiàn)課,是學生以前沒有接觸過的寫生課,本應該將學生們帶到戶外去感受大自然的美感,讓他們在美麗的自然環(huán)境下進行寫生創(chuàng)作。但考慮到幾個因素,沒有實現(xiàn)戶外寫生。第一:學生以前沒有上過這種類型的課,缺乏應有的知識技巧,會無謂的浪費時間。第二:一節(jié)課時間過短,時間安排上不充裕。第三、自己對這一類型的課還不太自信,需要進一步完善教學設計,積累經(jīng)驗。
在小學美術課堂上老師需要引導學生探究新知,如何引
導呢?通過問題的設置,引導學生思考、觀察,主動找到答案是我們通常都會采取的做法,但什么樣的問題才能精煉準確的引導學生找到探究新知的正確方向呢?需要我們不斷的預設課堂,盡可能的把學生在課堂上可能做出的回應提前想到,這就需要我們在備課的時候下一番功夫。問題的設置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來設置,經(jīng)過反復推敲,找到最有啟發(fā)性的幾個問題,問題精練了,學生很容易在引導下獲得新知,時間自然就會縮短。
學生們在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是老師們都希望看到的事情,但在我身上就經(jīng)常會發(fā)生這種現(xiàn)象。學生舉手我就盡可能的讓他們有機會說一說,本是想保護他們的積極性,給他們一種鼓勵。但其實就整堂課而言既浪費時間也沒有太大的意義,找回答問題的學生時老師也要有選擇性的找,比如在《校園里的花》這堂課上,出示問題引導學生分別觀察自己小組中盆花葉子、莖的特點,是怎樣穿插的、如何生長的等等,讓學生觀察后說一說。我就沒有必要在回答同一個問題時讓很多學生都說,每個問題找一到兩人匯報即可,第一堂課后我又進行了反思,將原來教案的這一環(huán)節(jié)該為將幾個不同的問題提前發(fā)放給小組長,探究環(huán)節(jié)讓小組長按照紙條上的題目帶領組員進行討論,最后通過匯報情況進行獎勵。這樣每個組找一個同學進行匯報即可,既縮短了時間,每個組也更有目標和干勁了。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481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