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觀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這時候最關(guān)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淖x后感優(yōu)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烏塔讀后感篇一
是呀,在中國,十四歲的少年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爸爸媽媽爺奶奶都很愛他們,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什么事都不讓他做,生怕把他累著了、餓著了,就算是外出也要跟隨在一起,時時刻刻都要關(guān)注到他們的一言一行,保護(hù)著他們。
我經(jīng)常感覺自己像只貓,一只不會捉老鼠,只會晃著腦袋,在一大堆棉花糖里撒嬌的貓。而在國外,家長們都愿意在孩子身上下一個重大的“賭注”,放手一搏,讓孩子闖下他們自己的天地。那里的孩子14歲就能獨立了,這也就是諾貝爾獎中沒有一個中國人名字的原因所在。
有時愛就像一把枷鎖,束縛著我們,讓我們無法秀出自己的個性。難道愛,就只剩下溺愛這一種嗎?前方的路還很漫長,有時還需要我們獨自去走,讓我們從小做起,向國外的孩子學(xué)習(xí)獨立自主的個性。
烏塔讀后感篇二
家長的嬌慣是導(dǎo)致孩子不能獨立生活的主要原因?,F(xiàn)在的孩子一般都是獨生子女,中國家長就像保護(hù)金銀珠寶一樣護(hù)著,摔了要上去扶,渴了馬上就給水喝,餓了馬上就給孩子買零食,一出校門就立刻幫孩子背書包……就是這樣“無微不至”地照顧,使孩子心里產(chǎn)生一種依賴性,即使年齡再大也無法脫離父母獨自謀生。要知道,中國孩子的獨立生活年齡是25歲左右,而英國卻是20歲!
但是,班上能自理的同學(xué)也不少,自己在家也能照顧好自己,可以自己做飯、買菜、洗衣服等待,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條,像一個小大人一樣。
四年級:胡司昂
今天,我們學(xué)習(xí)了《烏塔》這篇課文,我感受到烏塔獨立生活能力強,不依賴父母。反觀中國,一系列的問題擺在面前,幾乎家長都嬌慣著孩子,不讓孩子們獨立自主。孩子們也成了一個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廢物”。你不必驚訝,你的周圍有很多人就是這樣,甚至就是你。
我們已經(jīng)小學(xué)四年級了,不獨立的表現(xiàn)也隨處可見。我們班的小一同學(xué)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他現(xiàn)在還和外婆一起睡,書包也要我們幫他提,作業(yè)經(jīng)常不帶來,就連擦個黑板都要花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弄好??伤麉s一點也不知道事情的嚴(yán)重性,依然一副理所當(dāng)然的樣子。
我希望中國的孩子們以后能夠早日獨立,不依賴父母,用自己的雙手撐起美好的明天!
烏塔讀后感篇三
今天,我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我被深深地震住了,同時我也深感慚愧。
14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已經(jīng)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最后還要去希臘,我真是太驚訝了!
烏塔是怎么做到的呢?她在家里設(shè)計好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個地方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的時候請求幫助。為了掙旅行的費用,她每個周末都去打工掙錢。
看看烏塔,再看看我們,看看我自己,現(xiàn)在我馬上十歲了,還不敢獨自一個出去,只是獨自參加過一個一日的夏令營,更別提獨自一人在外面過夜呢。就連現(xiàn)在,我都不敢一個人睡覺,也不敢自己一個人獨自上學(xué),連這點膽量我都沒有,想想自己真是丟人!再看看烏塔,才14歲,獨自游歷了那么多國家,如果說是一個小男孩我還可以理解,可她是一個女孩,還要游遍中國,哇噻!她真是太牛了!
我要向烏塔學(xué)習(xí),以后一定要變得膽大,像烏塔一樣,獨立勇敢!
烏塔讀后感篇四
朋友們,我相信,你們在讀完《烏塔》一課后一定會很驚訝:一個年僅十四歲的孩子,竟獨自一人游歷歐洲。這令人難以置信。
如果中國的孩子說:“我要自己走遍中國!”我們會認(rèn)為這是異想天開的事;如果中國的孩子說:“我要獨自游亞洲!”那么,我們可能懷疑他是不是瘋了。然而,在外國,這卻是事實。
外國孩子能自己旅游,而中國孩子卻不能,這是由于外國和中國的教育方式截然不同。
在外國,一兩歲大的孩子剛剛學(xué)會走路,父母就不再管他。孩子不慎跌倒,即使父母就在身邊,孩子得到的也只是一兩句鼓勵的話,最終還是要自己勇敢地站起來。
但是,如果在中國發(fā)生類似的事,父母不管有多忙,也會跑到孩子身邊,抱起孩子,至少會對孩子說幾句安慰的話。
外國的父母從小就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能力和自理能力,而中國的父母只讓孩子把學(xué)習(xí)搞好,其余的什么也不讓干。父母對孩子的溺愛,表面上是為孩子好,實際上恰恰耽誤了對孩子獨立和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
在實際生活中,獨立能力和自理能力是一個人必不可少的能力。
現(xiàn)在我們可以依賴爸爸媽媽,但我們終有一天要離開父母,只身一人到競爭激烈的社會上闖蕩。如果我們?nèi)狈Κ毩⒛芰妥岳砟芰?,我們將無法在社會上立足,更不用說為社會作貢獻(xiàn)了。
我認(rèn)為,我們應(yīng)該學(xué)習(xí)外國的育兒方式。父母從小就要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能力和自理能力,為孩子的前途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作為我們小學(xué)生,也要注意培養(yǎng)自己的獨立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再那么依賴父母。路,要自己走。
烏塔讀后感篇五
今天我們學(xué)習(xí)了《烏塔》一課,讓我受益匪淺。烏塔,一個十四歲的小女孩獨自一人游歷了歐洲。要是換成我的話,,那可是做夢都想不到的事,也是想也不敢想的事。
在這篇課文里有一句話讓我知道了西方國家教育孩子方法的不同。愛孩子為什么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雖是烏塔的反問句,卻讓我知道愛孩子就讓孩子去鍛煉,這樣才能促進(jìn)他們的成長。
課文講到烏塔自己一人用三年的時間來設(shè)計旅游計劃,并且用她的課余時間來為餐館、超級市場發(fā)小廣告來掙錢,沒有向家里要過一分錢??吹竭@里,我的臉紅了烏塔的這種勇敢、獨立是我怎么也辦不到的。因為我基本上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別說是旅游歐洲,我連一個人去姥姥家都不敢去,都要姐姐陪同。
從文中第七自然段知道,烏塔還是一個細(xì)心的孩子,做任何事情都很認(rèn)真,一絲不茍,考慮得很周全,不讓家人擔(dān)心,并且很有自信心。她的自信心來源于她的父母,父母經(jīng)常鼓勵她。這也是外國父母與中國父母的不同之處。
花盆里長不出蒼松,鳥籠里飛不出雄鷹。烏塔姐姐,我要向你學(xué)習(xí),不再做溫室里的花朵,而要做一個自主自強而真正飛翔天空的雄鷹。
烏塔讀后感篇六
“你一個人嗎?”
“當(dāng)然?!?/p>
上面這是前幾天學(xué)的課文《烏塔》中作者和烏塔的對話。
我真沒想到,一個14歲的小女孩,竟然敢自己一個人游歷歐洲,還去了那么多世界有名的城市,真是讓我無比羨慕?。∥乙埠孟肴グ?!但是老實說,我不敢。不僅是因為路途遙遠(yuǎn),而且我對那里有些地方連聽都沒聽過呢,尤其是還需要很多money(錢),再說爸媽也不會讓我一個人出去的。唉,也許這就是中國小孩子的煩惱吧。
當(dāng)然,對于自己,我覺得生活自理能力也不足,如果真讓我單獨出遠(yuǎn)門,我還真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在家里,有奶奶為我們做飯,有媽媽為我們洗衣服,有爸爸為我們掙錢,所以自己很少去做自己這個年齡該做的事。比起烏塔,覺得自己真是差得太遠(yuǎn)了。
看到烏塔為了掙自己的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fā)廣告單時,我想自己那時不是正在寫作業(yè)、和朋友玩,就是在超市買零食,逍遙自在。
這篇文章對我有很大的啟發(fā),以后我也要像烏塔那樣,如果確定了目標(biāo),就要向這方面努力。并且事前要做好計劃,預(yù)想好會出現(xiàn)哪些意想不到的狀況,這樣才能有備無患。
我聽媽媽說,國外的教育方法和我們很不一樣,現(xiàn)在看了這篇文章果然如此。我國注重的是學(xué)習(xí)、考試,而不會讓孩子自己出去稍遠(yuǎn)一點的地方,更別說自己旅游了。
所以,我希望爸爸媽媽也能多給我們一些機(jī)會讓我們自己出去鍛煉,相信我們一定也會做得很好。
烏塔讀后感篇七
在我的生活中,也有和烏塔相反的人。就說我學(xué)校的一個人吧,他是一個五六年級的.一個大哥哥,我在上學(xué)路上見過他奶奶送他上學(xué)的情景,可我并沒有看到書包在他背上,而是在他奶奶的背上,他在前面輕輕松松地走著但他的奶奶被落在后面。我想:我比他還小一些,都能自己背書包,而他卻把書包讓他奶奶背,真不應(yīng)該。
當(dāng)然,在我的生活中,也有和烏塔相同的,比如我的鐵哥們之一——陳沐陽,他每次做完作業(yè)后,就會收好本子。有一天,我去他家玩,他還在做作業(yè),他做完后,就收好作業(yè)本,玩完玩具后,他也把玩具收拾好。我想:我要向他學(xué)習(xí)。
我也有和烏塔一樣的事,每個星期二上作文課前,我都要去買晚餐,有手抓餅、燒烤、面包……我每次都安排的很好。
烏塔這個小女孩真厲害!烏塔獨立自主的精神值得我去學(xué)習(xí)!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415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