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紫丁香》教學反思簡短精選(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07 15:29:26
《一株紫丁香》教學反思簡短精選(7篇)
時間:2023-04-07 15:29:26     小編:zdfb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一株紫丁香》教學反思簡短篇一

這次我執(zhí)教的是第二課時教學,整節(jié)課我是這樣設計的:首先,我復習詞語導入,采用獎勵的辦法,激勵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用一張賀卡為主線導入課文內(nèi)容,和學生一起寫課題,讀課題.提高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帶領他們再次走進課文。在學生解決了生字和正確朗讀的基礎上,提出兩個大問題:是誰在老師窗前栽下紫丁香的?孩子們要讓紫丁香的枝、綠葉、花、花香為老師做什么?把課文串起來進行朗讀指導,并在朗讀中抓住“踮起”“掛牽”等關鍵詞進行理解感悟,讀悟結合,重點指導朗讀課文第二小節(jié),課文3至5小節(jié)讓學生自主學習,學完每部分,再回歸全文,課堂上靈活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在充分讀的基礎上感悟學生對老師的一片深情。最后,我給出一幅課文插圖作為支架指導學生背誦,完成本課時的另一個教學目標。在拓展閱讀中,我安排了選讀篇目和必讀篇目,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需求。在拓展寫話環(huán)節(jié),我出示了一組老師一天忙碌工作的圖片作為支架,為學生寫話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可寫。我的板書內(nèi)容簡潔,中間一個愛心突出了文本的主旨。

上完課后,我覺得自己的教學流程比較清楚,朗讀、拓展等環(huán)節(jié)也都具備,學生上課也很積極投入,課堂氣氛較好。但經(jīng)過自己的一番反思,我覺得這堂課的最大失敗就是朗讀指導不夠自然不夠深入,有些浮躁。而《一株紫丁香》這篇課文,最大的特點是意境優(yōu)美感人,如果閱讀中只停留在表面、夸張的朗讀上,那教學真可謂蒼白無力。其實,如何讓學生進入學習,通過朗讀把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表現(xiàn)出來,形成個性化的朗讀,如何在朗讀中作到潤物細無聲的指導。一直是困擾著我的問題。下面就從以下幾方面作簡單分析:

1、在朗讀指導上,教師要反復研讀文本,力求找到一個切入點來指導學生朗讀。

2、其間,教師的范讀和細致引導顯得尤其重要,而我卻省去了,導致很多的學生未能真正走入文本。新課標理念下的課堂如沐春風,以讀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教學中我們教師應有意識地為學生打開一扇深入閱讀的窗口,從扇扇窗口窺視、捕捉到文字里蘊藏的真情實感,獲得閱讀的愉悅,從而使學生從內(nèi)心深處真正燃起深讀文本的欲望和沖動。這節(jié)課我對學生認知水平不夠理解,低估了或高估了他們的朗讀能力,所以朗讀才顯得流于形式。我想以后備課的時候我還得再多備備學生。

3、備好一節(jié)課需要短期與長期的準備,需要教師對文本、對學生要有深度的鉆研、創(chuàng)新的理念,還需要儲備更多的相關知識和語言準備,只有這樣我們才可能在課堂里游刃有余,揮灑自如,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課堂的精彩生成。

我今后一定會不斷地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這也是我一直努力的目標。

《一株紫丁香》教學反思簡短篇二

《一株紫丁香》(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是滕毓旭寫的一首歌頌師生情的兒童詩。詩中蘊涵著濃濃的師生情。本文選擇了“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師的窗前。”這個新的角度,運用想象和比擬,將對老師的愛化為看得見,摸得著,聞得到的紫丁香。這首詩共有五節(jié)。起句用一個“踮”字,把孩子那種怕打擾老師,做好事怕被發(fā)現(xiàn)的復雜的心情通過輕盈的動作準確地表達出來,第二節(jié)至第四節(jié)是詩的主體,分別以枝、葉、花自比,將孩子對老師的那種真情,淋漓盡致地抒發(fā)出來。詩的最后一節(jié)達到了感情的升華,我們仿佛聽到了孩子關心老師的聲音以及孩子殷殷的美好祝愿。

充分讓學生自主學習,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意或句意,在學習課文內(nèi)容時,先由教師扶著走一程,再讓學生自己學習,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通過小組合作進行學習,逐漸學習自學的方法。這篇課文篇幅雖短,卻情深意長,一般的讀讀很難讀出詩中蘊涵的情,還必須抓住幾個關鍵點作為切如口,細細地剖析與想象,才能真正體味出詩中的情味。我給每節(jié)課安排了教學的側重點。

第一課時的側重點在于激發(fā)學生讀的興趣,把課文讀通順。

我是這么導入課文的:有一天,一群學生送給他們的老師一株紫丁香。

請你們猜一猜,紫丁香會是怎樣的一種花?結果許多學生猜測是紫色的,很香。接著讓學生看圖,直觀認識紫丁香,感受到紫丁香的美。印證他們的猜測是否有根據(jù),另外文字介紹紫丁香花的特點。至此,學生已經(jīng)對紫丁香有了全面而感性的認識,而且激發(fā)了學習課文的興趣,然后馬上問:為什么要送“一株”而不是“一束”呢?在學生紛紛表達自己的想法時,不知不覺地牽涉到了詩中的有關內(nèi)容。這才進入對課文的初讀。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也隨之縮短了許多,學生自然讀得興趣盎然,為深入解讀文本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第二課時的教學,側重點在通過研讀詞句,體會學生對老師的愛,讀出真情。

抓住一個“踮”字,討論和朗讀,把孩子那種怕打擾老師,做好事怕被發(fā)現(xiàn)的復雜的心情體會出來。再用一個大問題“為什么小朋友要把這株紫丁香栽在老師窗前”把課文串起來,進行2、3、4自然段的教學。理解這三段的文字,并能用“小朋友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師窗前,是為了( )”練習說話,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這三段的朗讀指導。結果時間緊湊,效果也不錯,再朗讀時,學生的真情基本上出來了。

反思:在課文的教學中,我運用了圖片等直觀的手段幫助學生理解課文,還讓學生和課文中的小朋友互換身份,在現(xiàn)實生活中感受老師對小朋友的愛,把學生引入情境之中,這既符合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征,又能調(diào)動學生認知的積極性,觸發(fā)學生的情感,激發(fā)學生閱讀的內(nèi)在動力,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語言發(fā)展能力。另外我在練習說話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依照“小朋友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師窗前,是為了——”練習說話,這個方式我安排的用意是規(guī)范學生的語言,豐富學生說話、寫話的句式,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理解文章的能

但在最后小節(jié)教學時,由于一時疏忽,匆匆走過場,沒有讓學生發(fā)揮想:這位老師又香又甜的夢里有些什么內(nèi)容呢?讓學生再去體會老師工作的辛苦,激發(fā)學生尊師愛師的情感。這對學生朗讀情感的進一步激發(fā)自然有一點影響。留下一點遺憾。教學是一門有遺憾的藝術!

《一株紫丁香》教學反思簡短篇三

上課前,我就擔心,這篇小詩這么有詩意,恐怕學生很難理解,也很難融入詩的感情。但結果出乎意料,孩子們上課聽得很認真。

上課一開始,我出示了紫丁香的圖片,向孩子們介紹了丁香花的一些特征,學完字詞之后,我在黑板上畫了一棵盛開的紫丁香,幫助孩子們理解小詩。

上第三小節(jié)時,我提問:老師在什么時候會疲倦?孩子們都紛紛想到了老師的辛勞,最后,我小結,只要小朋友們上課專心,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遵守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老師就不覺得疲倦了。孩子們似乎聽懂了,上課都格外地專心。

學習第五小節(jié)時,我提問:老師做了一個什么樣的又香又甜的夢?孩子們都紛紛猜想,一位學生說:“老師一定夢到了我們長大以后的樣子?!蔽医釉挘骸皩ρ剑蠋焿舻侥銈冮L大后成了科學家、醫(yī)生等等對社會有用的人?!边€有一位學生說:“老師夢到了我們班成了文明班級。”……孩子們的想象是豐富的,又是純真的。如果我能建議孩子們讓老師做一個又香又甜的夢,讀第五小節(jié),我閉上眼睛,做一睡覺姿勢,我想孩子們也許能讀得更專注,更真誠。

但是,在指導學生朗讀的時候要注意:

我覺得以后可以采用這種方式:你喜歡哪一段,就站起來表演朗讀給大家看,其他同學欣賞,提醒學生讀的時候要有快慢、有輕重、有節(jié)奏,像音樂那種朗讀。

老師率先范讀時,好像聽音樂一樣,請學生欣賞。然后請學生當我的小老師,說說老師是怎么讀的?哪里讀得好?為什么要這樣讀?讓學生感到是一種享受,是一種樂趣,一種榮譽,在老師入情入境的朗讀中接受語知和語感。

根據(jù)新課程理念,在教學第四自然段時,我緊扣“開心”一詞,讓學生說說你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同學們玩得很開心,再通過想象訓練用“有的……有的……有的……”練習說話,來喚起孩子們的生活經(jīng)驗。當學生通過有關的語句感受到了同學們的歡快心情時,我引導學生轉變角色,以小主人公的身份走入課文,融入課文,鼓勵他們學著文中的孩子向著藍天亮開嗓子,有的孩子喊:“這真是一個美麗的豐收季節(jié)?!?有的孩子喊:“我們多么開心呀!我愛這美麗的秋天。”學生完全被感染了,“開心”在課堂上空飄蕩著。這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著課文,在讀體會、感悟,表達這種心情。

《一株紫丁香》教學反思簡短篇四

教完《一株紫丁香》一課,深有體會。

本節(jié)可采用以下方法教給學生識字方法:

1、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安排小組合作學習,探討、交流識字的方法,然后推薦幾個代表在全班交流經(jīng)驗。教師從課文中抽出含生字的詞詞語采取多種形式讓學生反復讀,在讀中鞏固識字,大部分同學對生字掌握得比較好。

2、教師鼓勵學生仔細觀察生字的字形特點,采取多種方法識記字形。如“牽”、困“用編順口溜、猜字謎的方法來識記:“牽”,牛兒躲在屋頂下,抬頭看天少一畫;“困”,四四方方一間,一根木頭放中央。學生很快地記住了生字。

3、“倦、困、踮”是讀音的難點,“困、倦”比較拗口,“踮”要防止學生讀成“diàn ”。用下面的順口溜幫助學生鞏固認讀的生字:

踮起腳尖,走進小院,

放下書包,給樹除草。

牽牽小手,唱唱兒歌,

笑聲甜甜,不覺疲倦。

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會了識字。

《一株紫丁香》教學反思簡短篇五

《一株紫丁香》這篇課文是一首活潑清新的小詩。一株紫丁香,是孩子們的一片心意,是對老師的問候與感激,這株紫丁香,不僅是孩子們送給老師的一份珍貴的禮物,更是一首師生情誼的頌歌。這首小詩恬靜、深情,讀起來瑯瑯上口,回味悠長。 回顧這一節(jié)課,我覺得我的教學設計流程比較清楚,生字教學、說話、朗讀、練習等環(huán)節(jié)也都具備,有些值得回味的地方。

預習,是低年級學生應該養(yǎng)成的一種學習習慣,預習的充分與否直接可以看出一個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為了促進學生更好地預習,我在教學中安排了檢查預習情況這一環(huán)節(jié)。從檢查的情況來看,學生預習得還挺不錯。就是“踮”和“腳尖兒”的兒化音學生沒有讀準,因為是新出現(xiàn)的。

以讀悟情。課文中的學生為什么要在老師的窗前栽一株紫丁香呢?我讓學生在課文中去找答案。首先初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接著帶著情感去品讀詩歌。然后我先找語感感情的學生讀,同學們體會。學生很快就體會到了作者要在老師窗前栽紫丁香的原因:是為了消除老師的疲倦,為了感謝老師,為了讓老師做個好夢。學生用精辟的語言告訴了老師,我感到欣慰。于是讓學生帶著這種情感品讀課文。從讀中感受學生是尊敬老師熱愛老師的就達到讀書的境界了。我在指導讀第一節(jié)時,讓孩子們先表演“踮起腳尖兒”,孩子們的“躡手躡腳”,透露出他們對詩句的理解,他們體會出了應該悄悄地小聲地讀,以免驚動了老師,來表達對老師深情的愛。表演之后的朗讀更是有聲有色。在指導朗讀第二節(jié)時,讓學生從心底親切地呼喚“老師,老師,”抓住“夜夜”這個詞表達學生對老師深深的愛,學生朗讀得那么深情,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

以說表情。當學生的情感到達高潮時我問你們想用什么方式表達自己對老師的熱愛。有的說:“我要畫一幅美麗的圖畫送給老師。”還有的說:“我寫句祝福語送給老師。” 課堂上學生讀說寫的訓練得到了落實,情感得到升華。

在生字教學中,我利用詞語出示,開展自讀,指名讀,然后剩下單獨識的字,展開小組讀,開火車讀,齊讀等方式,鞏固生字的準確認讀;同時讓學生自己想辦法識記,學生方法多多,識記得興致高漲;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生字也得到了再次的復現(xiàn)與鞏固,學生學得不亦樂乎。最后,讓學生將生字放回到課文中再次朗讀。整個生字教學過程,節(jié)奏緊湊,而且學生的熱情始終處于高漲狀態(tài)。在這節(jié)課上,我安排學生學習寫“伸、休、甜、歌”這四個字,指導時,不是老師把要求強加給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伸”和“休”的兩豎有什么不同;左邊一豎和右邊的一豎有什么特點;“甜”和“歌”寫的時候容易寫錯的地方是是什么;每個字的關鍵筆畫是什么。這樣細致的寫字指導,會使學生寫字時有了目標和標準,寫出的字會漂亮得多。

讀寫、動靜的和諧搭配是語文課堂應該重視的一個問題,我們往往講得太多,把學生的作業(yè)時間擠到了課外,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遺憾的是,雖然有了這樣的意識,但我上這節(jié)課還是犯了同樣的錯誤,在讀的環(huán)節(jié)中,安排了太多的時間,結果寫字指導結束,沒有留給學生太多的時間去寫好這四個字。

《一株紫丁香》教學反思簡短篇六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師生之間的深厚感情。

3、樹立起尊敬老師的心愿。

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師生間的深厚感情。

創(chuàng)設情境,模仿課文,嘗試兒歌創(chuàng)作。

課本第—頁

生字卡、課件、

(一)投影“紫丁香”的圖片,提問:有誰認識這株植物?(簡單介紹紫丁香)

(二)有一些同學悄悄地在他們老師的窗前種下一株紫丁香,這株紫丁香代表了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詩歌《一株紫丁香》。

(一)自由讀這首詩歌,注意讀準帶拼音的字。

(二)檢測生字認讀(課件出示:一株紫丁香 踮起腳尖 小院 消除 疲倦 掛牽 一株紫丁香),認讀詞語。

(三)再自由讀這首詩歌,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一)請小朋友再讀讀詩歌,想一想:你也像詩中的小朋友一樣愛自己的老師嗎?詩中的小朋友是怎樣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愛的。你又是怎樣表達對老師的愛的?

(二)同學們內(nèi)心都充滿了對老師的深厚感情。接下來,請同學們選擇你最想讀的一節(jié),好好讀讀,比一比,哪位小朋友對老師的感情最深厚?(練習準備——點名讀——師生評價——全班齊讀)

(在讀—評—讀的過程中理解感悟課文)

自由選擇小伙伴,分工合作,把兒歌背下來,最好加上動作。(學生自由選擇伙伴——合作排練——選擇小組背誦表演——師生評價——全班背誦表演)

一、樹立起尊敬老師的心愿。

二、能模仿課文,嘗試兒歌創(chuàng)作。

三、會寫10個字。

一、創(chuàng)設情境,模仿創(chuàng)作。

(一)這首詩中的小朋友在老師窗前栽了一株紫丁香,芳香四溢的淡紫色小花布滿全株,那是一張張學生的笑臉在向老師致意,微風吹來,甜甜的花香飄進老師的夢里,同學們對老師真誠的愛也送進老師的心田,讀著這首活潑清新的小詩,我們會覺得心里很甜很甜,你是否也想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老師的愛呢?

(二)我們向兒歌的小朋友學習——把自己對老師的愛用兒歌的形式寫下來,同學們想試試嗎?

(三)創(chuàng)設快境,學生模仿寫兒歌。

(四)學生根據(jù)老師提示獨立創(chuàng)作兒歌。

(五)全班交流。

二、鞏固識字。

三、指導書寫

(一)你覺得哪個字最難寫,需要老師幫助?(課件輔助,指導書寫)

(二)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回指導。

板書設計:

我這堂課的最大失敗處是沒有引導學生完全進入課文的意境當中,且個性化的朗讀還不夠關注。而《一株紫丁香》這篇課文最大的特點就是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感悟,課文語言雖淺顯易懂,然而意境卻是優(yōu)美感人,如果閱讀只能停留在表面的詞語理解上,那教學真可謂蒼白無力!

《一株紫丁香》教學反思簡短篇七

今天上午第三節(jié)我講了《窗前一株紫丁香》這一課。這是磨課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也算是初試牛刀了。

上課伊始,我以“孩子們你們都見過哪些花?”的問題導入,這一設計聯(lián)系生活實際,孩子們回答的積極性很高,然后我總結了他們回答的內(nèi)容并引入“丁香花”,接著在我對丁香花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后引出“紫丁香”,繼而板書課題《窗前一株紫丁香》,再請孩子們齊讀課題。在評課中聽課老師給出“如果出示紫丁香的掛圖或者圖片效果更佳”的評語。其實我原本想上午上班后打一張紫丁香圖片的,可是偏偏不湊巧學校竟然停電了,所以計劃泡湯。不過這也表明我事先準備不足,今后一定要吸取教訓,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fā)生。

接著我用小黑板出示生字詞,復習,用開火車的形式讓每個孩子都有表現(xiàn)的機會,評課老師對此也作出“讀的形式多且能夠照顧到全體學生?!钡目隙ㄔu語。當然,除了開火車讀,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還采用了學生自讀、同桌互讀并相互糾正、點名指讀、生自愿讀、小組齊讀、全班齊讀以及教師范讀等讀書形式,使孩子們充分認識并熟悉課文。

在文本研讀環(huán)節(jié),我用問題激發(fā)孩子們的思維碰撞,由易到難層層深入,讓他們在掌握學習方法的同時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遺憾的是這些都只是我原本的設計,然而實施起

來卻是相當?shù)睦щy。究其緣由,那就是孩子們還沒有適應我的這種教學模式。事實上我也是他們的新老師,我知道好多方面還得慢慢磨合。對此我做好了打持久戰(zhàn)的思想準備,畢竟習慣都是慢慢養(yǎng)成的。在這節(jié)課中我也嘗試了讓學生自己提問題,但是好多孩子提的問題偏離了文章的主題。當我充滿激情的講解時,看著臺下孩子們的反應平平,頓時我也失了勁頭。新學期,新班級,的確需要我下功夫好好整治啊。

在結課環(huán)節(jié),評課老師給出“如果問學生為什么愛自己的老師,讓孩子們自己感受因為老師也愛學生,能指出這種愛是相互的,升華一下會更好?!钡脑u語。我覺得這一點很值得我借鑒。

對于板書方面,評課老師認為我設計的板書比較形象,如果能用彩色粉筆修飾一下會更出彩。至于授課時間我把握的還是不錯的,不過我個人認為如果能預留學生練習的時間會更好些。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再接再厲,爭取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更上臺階。

那幾個朗讀基礎好的學生。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41183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