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jié)古詩(通用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6-06 15:33:08
中秋節(jié)古詩(通用7篇)
時間:2023-06-06 15:33:08     小編:zdfb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中秋節(jié)古詩篇一

宋·辛棄疾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

誰做冰壺浮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jié)。

問嫦娥、孤冷有愁無,應華發(fā)。

玉液滿,瓊杯滑。

長袖起,清歌咽。

嘆十常八九,欲磨還缺。

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

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

宋·文天祥

待月舉杯,呼芳樽于綠凈。

拜華星之墜幾,約明月之浮槎。

明·徐渭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長橋見月圓。

漸上遠煙浮草際,忽依高閣墮檐前。

明·張煌言

淡蕩秋光客路長,蘭橈桂棹泛天香。

月明圓嶠人千里,風急輕帆燕一行。

宋·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唐·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唐·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fā)晶英。

能變?nèi)碎g世,攸然是玉京。

宋·辛棄疾

一輪秋影轉(zhuǎn)金波,飛鏡又重磨。

把酒問姮娥:被白發(fā)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唐·杜甫

星稀月冷逸銀河,萬籟無聲自嘯歌。

何處關(guān)山家萬里,夜來棖觸客愁多。

金·元好問

強飯日逾瘦,狹衣秋已寒。

兒童漫相憶,行路豈知難。

露氣入茅屋,溪聲喧石灘。

山中夜來月,到曉不曾看。

中秋節(jié)古詩篇二

1、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2、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古詩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3、何人為校清涼力,欲減初圓及午時。(陸龜蒙《中秋待月》)

4、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5、可憐關(guān)夜嬋娟影,正對五候殘酒卮。(齊已《中秋月》)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guān)山月》)

7、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王昌齡《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

8、山中夜來月,到曉不曾看。(元好問《倪莊中秋》)

9、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李賀《馬詩·大漠沙如雪》)

10、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李商隱《霜月》)

11、明月幾時有?把酒問清天。(蘇軾《水調(diào)歌頭》)

12、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13、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隱《嫦娥》)

14、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5、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

1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

17、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辛棄疾《滿江紅·中秋寄遠》)

18、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19、絕景良時難再并,他年此日應惆悵。(李商隱《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20、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中秋月》)

21、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李白《靜夜思》)

22、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李白《月下獨酌》)

23、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24、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米芾《中秋登樓望月》)

25、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26、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劉方平《月夜》)

27、十輪霜影轉(zhuǎn)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晏殊《中秋月》)

中秋節(jié)古詩篇三

1、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2、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椗恰?杜牧:《秋夕》)

3、秋叢饒舍似陶家,遍饒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

4、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蘇軾:《贈劉景文》)

5、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劉禹錫:《望洞庭》)

6、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中秋節(jié)古詩篇四

1、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2、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椗恰?杜牧:《秋夕》)

3、秋叢饒舍似陶家,遍饒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

4、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蘇軾:《贈劉景文》)

5、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劉禹錫:《望洞庭》)

6、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中秋節(jié)古詩篇五

唐·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xiāng)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宋·晏殊

十輪霜影轉(zhuǎn)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宋·蘇軾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鳴露草。

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

宋·辛棄疾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

誰做冰壺浮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jié)。

問嫦娥、孤冷有愁無,應華發(fā)。

玉液滿,瓊杯滑。

長袖起,清歌咽。

嘆十常八九,欲磨還缺。

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

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

宋·文天祥

待月舉杯,呼芳樽于綠凈。

拜華星之墜幾,約明月之浮槎。

明·徐渭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長橋見月圓。

漸上遠煙浮草際,忽依高閣墮檐前。

明·張煌言

淡蕩秋光客路長,蘭橈桂棹泛天香。

月明圓嶠人千里,風急輕帆燕一行。

宋·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唐·李樸

皓魄當空寶鏡升,云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唐·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fā)晶英。

能變?nèi)碎g世,攸然是玉京。

宋·辛棄疾

一輪秋影轉(zhuǎn)金波,飛鏡又重磨。

把酒問姮娥:被白發(fā)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中秋節(jié)古詩篇六

詞牌名:錦堂春|朝代:宋朝|作者:王沂孫

露掌秋深,花簽漏永,那堪此夕新晴。正纖塵飛盡,萬籟無聲。金鏡開奩弄影,玉壺盛水侵棱??v簾斜樹隔,燭暗花殘,不礙虛明。

美人凝恨歌黛,念經(jīng)年間阻,只恐云生。早是宮鞋鴛小,翠鬢蟬輕。蟾潤妝梅夜發(fā),桂熏仙骨香清??磰鸫穗H,多情又似無情。

朝代:宋朝|作者:晁補之

秋風吹空雁旁午,長天無云月呈露。

為須通曉照清樽,莫遣中宵生薄霧。

中秋桐城觀舉子

朝代:宋朝|作者:陳宓

風前散袂能忘扇,月下題詩不用燈。

萬士清宵鏖棘廡,一年秋色滿桐城。

朝代:宋朝|作者:黃庭堅

灝氣才中兔魄圓,眾躔韜彩獨娟娟。

魏宮烏繞空枝上,漢苑桐凋露井前。

金液萬重涵渤海,玉沙千里對江邊。

遙知此夕多情思,三級蕭臺枕碧漣。

中秋大風雨五絕·詔歲銀袍盛

朝代:宋朝|作者:劉克莊

詔歲銀袍盛,頭場玉鑒明。

妃靈如有助,娥老尚多情。

和卞仲祥·我愛中秋月

朝代:元朝|作者:仇遠

我愛中秋月,行歌荒野中。

亂云催薄暮,喬木易高風。

鏡里花難折,樽中酒不空。

南飛有烏鵲,未見北來鴻。

朝代:唐朝|作者:貫休

噀雪噴霜滿碧虛,王孫公子玩相呼。從來天匠為輪足,

自是人心此夜馀。靜入萬家危露滴,清埋眾象叫鴻孤。

坐來惟覺情無極,何況三湘與五湖。

朝代:唐朝|作者:李嶠

盈缺青冥外,東風萬古吹。何人種丹桂,不長出輪枝。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

朝代:唐朝|作者:張祜

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一年逢好夜,萬里見明時。

絕域行應久,高城下更遲。人間系情事,何處不相思。

朝代:唐朝|作者:張祜

萬古太陰精,中秋海上生。鬼愁緣辟照,人愛為高明。

歷歷華星遠,霏霏薄暈縈。影流江不盡,輪曳谷無聲。

似鏡當樓曉,如珠出浦盈。岸沙全借白,山木半含清。

小檻循環(huán)看,長堤蹋陣行。殷勤未歸客,煙水夜來情

中秋節(jié)古詩篇七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一輪秋影轉(zhuǎn)金波,飛鏡又重磨。

把酒問姮娥:被白發(fā)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解析:此時見皎潔的月亮如同一面磨亮而閃閃發(fā)光的'鏡子,感到耀眼。因月明而思及嫦娥,心中遂有一問,即嫦娥啊!青春已背我而去,如今白發(fā)被身,仍壯志難酬。我是否理應抓住時機,重振江河,為國為民赴湯蹈火。就象吳剛那樣一心要砍去月宮中的桂花樹,為的是讓潔白、清純的月光,更多地灑向大地、人間。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入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zhuǎn)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shù)秋毫。

高臥南齋時,開帷月初吐。

清輝澹水木,演漾在窗戶。

荏苒幾盈虛,澄澄變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風吹蘭杜。

解析:此詩寫玩月思友,由月憶人。感慨清光依舊、人生聚散無常。詩的開頭點出“南齋”;二句點“明月”;三、四句觸發(fā)主題,寫玩月;五、六句由玩月而生發(fā),寫流光如逝,世事多變;七、八句轉(zhuǎn)寫憶故友;最后寫故人的文章道德,恰如蘭杜,芳香四溢,聞名遐邇。

全詩筆不離月,景不離情,情景交融,景情相濟,有極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解析:這首詞記述的是作者與其胞弟蘇轍久別重逢,共賞中秋月的賞心樂事,同時也抒發(fā)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傷與感慨。這首詞從月色的美好寫到“人月圓”的愉快,又從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歸結(jié)到別情。形象集中,境界高遠,語言清麗,意味深長。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327612.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