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真題(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05 12:24:01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真題(14篇)
時間:2023-04-05 12:24:01     小編:zxfb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真題篇一

出示圖片,看到幾個兒子?揭題:三個兒子

1、引導學生自由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劃出生字新詞,并想辦法認識它,想想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②再讀故事,邊讀邊想,老爺爺為什么說只看見了一個兒子?

2、檢查識字狀況

3、生字會認了,這些句子會讀嗎?

(出示下列句子,其中生字加紅,這些句子也是課堂上要多次用的)

如: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但是他。

4、讀下面的句子,練說“一個(只)——。一個(只)——。另一個(只)——?!本涫?。

5、引導學生再讀課文

反饋:你都找到了哪幾句話?

交流:(出示第一個媽媽的.話:“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但是他?!保?/p>

(指名生讀)

采訪剛才讀的同學。

1、請學生說說哪個字書寫時要注意。

2、示范寫“胳膊,晃蕩,停”幾個字。

3、指生上來板書,指出優(yōu)缺點。

4、學生書寫。

聽課評析

本課教學中,不必給二年級的孩子們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細摳文章的思想內含,教師在引導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抓住“明明有三個兒子同時在眼前,為什么老爺爺說只看到一個兒子”這一問題引導孩子讀書討論,這一點十分不錯。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真題篇二

1、認知目標:學生通過學習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掌握生字“焚”,能理解詩句中重點詞語的意思,并說說詩句的意思。了解作者生平事跡。

2、能力目標:學生能憑借詩歌語言文字,感受石灰堅強不屈、潔身自好的精神。結合作者生平及當時時代背景體會作者不同流合污、堅決同惡勢力斗爭到底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標: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古詩的意境美,并使學生受到情感教育。

1、能說說詩句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詩美的意境,使學生受到情感教育。

【教學時間】1課時

一、談話激趣,走近古詩。

1、同學們,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在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的文化長河中,詩歌朝氣蓬勃,彌久不衰。我們從小一直學古詩,請同學們回想一下,你還記得哪些詩?(指名吟誦兩至三首古詩)

2、賀知章寫了一首《詠柳》,大家會背嗎?(齊背),詩中的“剪刀”可以換成“菜刀”嗎?(學生說說理由,教師用“推敲”和“春風又綠江南岸”的典故引導學生體味詩歌語言的精煉及韻味)

二、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有名的詩——《石灰吟》(板書課題),齊讀詩題。

2、了解詩人:《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詩人于謙。

于謙(1398-1457),浙江杭州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公元1421年,考中進士,歷任監(jiān)察御史,山西、河南巡撫,兵部尚書等職。為官清正,不畏強暴,深受人民愛戴。公元1457年,被奸官誣陷殺害,1465年,明朝政府為于謙平反昭雪,并賜謚號為“忠肅”

3、釋題:吟:吟誦,古代詩歌體裁的一種名稱,如孟郊的《游子吟》、白居易的《暮江吟》、李白的《白頭吟》等。

4、質疑:作者為什么要吟誦石灰呢?大家了解石灰嗎?

課件出示《石灰的自述》,引導學生了解石灰的相關知識。

三、初讀古詩,抓字眼,明詩意。

1、出示古詩,學生自由讀詩,要求讀正確。

2、指名讀,正音。學習生字“焚”,描紅。

3、范讀,明確節(jié)奏。

石灰吟

千錘/萬擊//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4、指名讀,要讀出韻律美。

5、默讀,想一想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集體交流:(預設)

(1)“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板書:千錘萬擊、烈火焚燒)

千錘萬擊:形容開采石灰原料非常艱難。錘,錘打。擊,擊打、開鑿。若等閑: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這兩句詩的意思是:經受千錘萬擊才出深山,烈火燒煉也很平常淡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首句寫開采石灰?guī)r的艱難困苦,表明石灰從出世時就經受考驗。第二句寫了石灰在燒制過程中要經過烈火的煅燒。面對嚴峻的考驗,卻能夠從容自若,處之泰然?!傲一鸱贌迸c“若等閑”,形成鮮明的對照,更加襯托出石灰的頑強。

(2)“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保ò鍟悍酃撬樯怼⑶灏琢羰溃?/p>

清白:指石灰潔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節(jié)操。這兩句詩的意思是縱然粉身碎骨全不懼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間。這兩句借石灰之口,一語雙關。表示出作者不怕犧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間的追求。

四、再讀古詩,想意境,悟詩情。

1、討論交流:讀1、2兩句你想到了什么樣的情景?“千、萬”說明次數多,這個詞說明了什么?(抓住“千錘萬擊”引導學生想象山石承受千錘萬擊以及烈火焚燒的情景)。見到此情此景,你體會到了石灰的哪些品質?(不怕磨難、不畏艱險)齊讀1、2兩句。

2、過渡:石灰還受到了什么磨難?讀3、4兩句,這時你看到了什么畫面?這兩句寫出了石灰的什么特點?(勇于獻身、清白留世、潔身自好)齊讀3、4兩句。

3、小結石灰的高貴品質并指導學生練讀全詩,讀出對石灰的尊敬。

4、由這樣的石灰你會想到什么樣的人?(剛強勇敢、勇敢奉獻、勇于犧牲的英雄)于謙是不是這樣的人呢?

五、三讀古詩,融情感,練誦讀。

1、于謙僅僅是寫石灰嗎?他為什么要寫這首詩呢?(他要做個像石灰一樣清清白白的人,不畏艱險、不怕犧牲)齊讀全詩,讀出贊揚之情。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真題篇三

一、通讀全文,讀中引出課文的重點詞語憧憬、千鈞一發(fā)、點燃、性命、沒來得及等詞語,引導學生認識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二、以多好?。∽寣W生懂得為理想而獻身的美好;讀寫結合,提升學生對燈光的認識。

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感受燈光的含義

(一)請同學們跟著老師一起寫課題。當寫到燈光二字,你會想到哪些?

(二)生1:我會想到光明、溫暖

生2:幸福、安寧。

生3:家的溫馨,因為我一回家看到家里亮著燈,我知道感到特別溫馨。

(三)師:這些燈光都跟幸福、美好、安寧的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今天我們學習一篇題為燈光的課文,相信你讀后一定會對燈光有新的認識。

二、整體把握、提綱契領

(一)開火車讀課文,其他學生邊聽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讀中教師插話點評。

(設計意圖:引導通讀全文,把學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調。)

(二)學生概括主要內容。由學生回答中的不同處引出本文的敘述順序倒敘。

(三)讀文后交流:讀完課文,你有哪些發(fā)現(xiàn)?或者有哪些疑惑?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悟文章寫作方面的特色。(倒敘、前后照應)

生1:為什么以燈光為課題,它在寫燈光的什么?

師(在燈光后打上一個?):你能圍繞課題為幾個為什么,這就是高年級學生所學到的文題閱讀法。再讀課文,相信讀完后,這個問號一定可以擦去。

生2:發(fā)現(xiàn)本文中有好幾處寫到好多??!

生3:我也發(fā)現(xiàn)了這一點。

師:看來這個多好??!值得我們好好研讀。它在文中反復出現(xiàn),它就像是樂曲中的主旋律一樣,它也是文章的什么?

生:文眼。老師以前說過的。

三、精讀往事部分內容

(一)抓住了文眼閱讀,也就抓住了文章的靈魂。就讓我們一起循著多好?。∽哌M那戰(zhàn)火紛飛的歲月。快速默讀課文,找出描寫多好啊的句子,用筆勾畫下來。(板書:多好?。?/p>

(二)生匯報,圍線多好??!品讀句子。

第一處:清明節(jié)前的一個晚上,我又漫步在廣場上,忽然背后傳來一聲贊嘆:多好啊!

師點撥:什么多好啊?(板書:多好?。。?/p>

生:天安門廣場的燈多好啊!

師:他贊美的是天安門廣場的燈多么好??!,其實他也在贊美什么多好?。?/p>

生:今天的幸福生活多好?。。ò鍟嘿潎@)

第二處:多好??!他在自言自語。

師;郝副營長是說什么多好?。?/p>

生:能在電燈下看書多好?。?/p>

師:請觀察郝副營長看插圖時的神情,可以用什么詞來形容?(專注、聚精會神、羨慕)

師:同學們,那是郝副營長對那個孩子的羨慕呀。

第三處: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的燈光底下看書,該多好?。?/p>

師:此時,郝副營長又是說什么多好啊!

生:能讓孩子們在那樣亮的燈光底下學習該多好??!

師:是呀,從這話中我們聽出了他對美好生活的

生接:憧憬。(板書:憧憬)

(三)品讀描寫燈光的句子,悟表達方面

師:這么多的多好啊!都跟一個詞有關,那是什么?

生:燈光。

師:請找出描寫燈光的句子。

1.廣場上千萬盞燈靜靜地照耀著天安門廣場周圍的宏偉建筑,使人心頭感到光明,感到溫暖。

2.書上有一幅插圖,畫的是一盞吊著的電燈,一個孩子正在燈下聚精會神地讀書。

3.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的燈光底下學習,該多好??!

4.這位年輕的戰(zhàn)友不惜自己的性命,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底下學習,他自己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電燈。

5.在天安門前璀璨的華燈下面,我又想起這位親愛的戰(zhàn)友來。

師:第五個句子讓老師覺得特別耳熟。

生:因為它和第1個句子一樣,都是講天安門前的燈光,這是前后照應的寫法。

師:前后照應,讓讀者聽出了天安門廣場的燈光給作者王愿堅帶來的那種無法忘卻的記憶。

生1:還有一句,那就是黑暗里出現(xiàn)一星火光,一閃,又一閃。

生2:那是寫火光,不是燈光。

師:也許它不是燈光,但它跟燈光卻有著不可緊密的聯(lián)系,那是什么聯(lián)系?

生3:沒有火光,就不可能有燈光。

師:是啊,正是那一閃又一閃的火光,那微弱的火光構成了今天我們所能見到的一切璀璨的燈光,構成了我們今天的幸福、安寧的生活。

四、拓展話題,讀寫結合

(一)在這星火光中,在華燈照耀的今天,我們似乎還能看到郝副營長那張年輕的臉,還能見到李大釗那張什么的臉?(平靜而慈祥的臉)還能見到誰的臉?

(設計理念:從火光引伸開發(fā),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所知道的革命先烈的事跡來談)

(二)革命先烈用生命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讓我們能在電燈下學習。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些什么?以燈光為話題寫一寫,把你內心涌動的情感化為文字表現(xiàn)出來,可以是一首小詩,也可以是一段話

(三)師對照板書總結全文:今天,當我們再一次回到燈光,說到多好?。?,不會忘記今天的燈光中有著那么多美好的期盼,除了感動,還有著無限的懷念。相信現(xiàn)在可以擦去燈光后的問號了,那么就把這點點火光與燈光一起融入我們的朗讀中吧,再次讀課題。

板書設計

11.燈光

贊嘆

羨慕

憧憬

懷念

小學語文《燈光》的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文章主要內容,理清課文的表達順序。

3、理解先烈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從郝副營長在戰(zhàn)斗中舍身為后續(xù)部隊引路的壯舉,理解先烈的無私奉獻精神。

教學重、難點:

1、從郝副營長在激戰(zhàn)前的神情和談話,理解先烈的廣闊胸懷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2、從郝副營長在戰(zhàn)斗中舍身為后續(xù)部隊引路的壯舉,理解先烈的無私奉獻精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設計:

一、導入揭題

1、談話:燈光,對于我們來說,是最熟悉不過的事物了,生活中隨處可見??勺骷彝踉笀怨P下的燈光卻有著一段感人的經歷。今天我們走進王愿堅筆下的《燈光》。

2、王愿堅在解放戰(zhàn)爭期間,當過戰(zhàn)地記者,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黨費》《七根火柴》《普通勞動者》以及電影文學劇本《閃閃的紅星》。

過渡:預習是考驗自學能力最好的途徑。昨天,己經布置同學們進行了預習,相信你們都有認真的去完成,現(xiàn)在老師檢查一下誰的自學能力最優(yōu)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件出示以下詞語:郝副營長、挺進、、突擊、戰(zhàn)地、陷入、憧憬、阻擊、點燃、性命、千鈞一發(fā)、焦急、璀璨。(個別讀全班讀)

2、這篇文章,作者以什么事物的描寫為線索?(燈光)

過渡:剛才我們已經知道,這篇文章,作者以“燈光”的描寫為線索,那他又是從哪里的“燈光”入手呢?

三、品讀感悟

1、(出示天安門廣場燈光圖片)請看,這就是天安門廣場上的燈光。

師:天安門廣場是我們偉大祖國的象征,1949年10月1日,那永生難忘、舉國歡慶的日子,那激動人心、舉世矚目的時刻,會在每一個中國人心中定格。

請你用一句話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多好啊?。?/p>

2、課件出示學習要求:

“多好?。 边@句話在文中反復出現(xiàn),分別是誰在什么情況下說的?他們在說這句話的時候,看到了什么,會想到些什么?

3、同桌討論。

4、匯報、交流。

(1)、第一次出現(xiàn)是:

清明節(jié)前的一個晚上,我又漫步在廣場上,忽然背后傳來一聲贊嘆:“多好??!”

這是誰說的?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

(引出“廣場上千萬盞燈靜靜地照耀著天安門廣場周圍的宏偉建筑,使人心頭感到光明,感到溫暖?!保?/p>

相機板書:千萬盞燈(溫暖)

(2)、“書上有一幅插圖,畫的是一盞吊著的電燈,一個孩子正在燈下聚精會神地讀書。他注視著那幅圖,默默地沉思著?!?/p>

“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語。

①一句“多好??!”說出了心中的什么感受?(指名讀,談感悟)

相機板書:吊著的電燈(羨慕)

②齊讀。

(3)“他又劃著一根火柴,點燃了煙,又望了一眼圖畫,深情地說:‘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和燈光底下學習,該多好?。 杨^靠胸墻上,望著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對未來的憧憬里。”

師范讀,生讀

采用個性演讀的方式:

郝副營長瞇著眼睛,望著遠方說——

郝副營長深深地吸了一口煙,興奮地說——

郝副營長一邊撫摸著圖畫,一邊深情地說——

郝副營長頭靠在胸墻上,望著漆黑的夜空,深情地說——

師引讀:他又劃著一根火柴,點燃了煙,又望了一眼圖畫,深情地說:

生齊讀:“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的燈光底下學習,該多好??!”

師:他把頭靠在胸墻上,望著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對未來的憧憬里?!般裤健笔鞘裁匆馑迹浚ㄏM竿麎粝耄?/p>

師:此時此刻,郝副營長會憧憬些什么呢?(師板書:憧憬)

過渡:郝副營長美好的愿望實現(xiàn)了嗎?他見到電燈了嗎?

5、“這位年輕的戰(zhàn)友不顧自己的性命,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底下學習,他自己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電燈?!?/p>

(1)他為什么沒有來得及見一見電燈?(犧牲了。)

(2)找出文中語句,再讀一讀。(相機板書:火光指路)

過渡:無論歲月怎樣流逝,無論過去多少時間,革命先烈永遠在我們心中。

6、“在天安門前璀璨的華燈下面,我又想起這位親愛的戰(zhàn)友來。”

(相機版書:華燈璀璨)

(1)讀、悟首尾呼應的寫作方法,引導習作中運用。(副板書:首尾呼應)

(2)體會倒敘的手法。(副板書:倒敘)

小結過渡:同學們,像郝副營長這樣,為了新中國的成立,壯烈犧牲的英雄還有很多。正是這千千萬萬的革命者用生命和熱血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你們說,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得容易嗎?

板書: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珍惜)

四、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1、你還知道哪些英雄人物?請用簡潔的語言說一說。

2、拓展:此時此刻,你最想對你心目中的英雄人物說些什么?把你內心涌動的情感化為文字表現(xiàn)出來。

如:郝副營長,我想對您說:___________

(郝副營長,您雖然沒有見過電燈,但您的一顆心卻照耀著千千萬萬的人,您用自己年輕的生命換來了戰(zhàn)斗的勝利,您真勇敢,我敬佩您?。?/p>

過渡:同學們寫得多好?。】磥硎斋@不小。

五、暢談收獲,總結全文

1、引導從思想內容和表達方法上暢談收獲。

2、師對照板書總結全文,說說你對“燈光”有什么新的認識。

(燈光象征了幸福生活。)

六、布置作業(yè)

1、閱讀王愿堅的革命題材小說《小游擊隊員》,或觀看王愿堅的電影文學劇本《閃閃的紅星》。

2、寫讀后感。

板書設計:

燈光

千萬盞燈(溫暖)

吊著的電燈(羨慕)幸福生活

燈光(憧憬)來之不易(珍惜)

(多好啊?。┮恍腔鸸猓ㄖ嘎罚?/p>

華燈光(璀璨)

教學反思:

教學時我緊緊抓住課文中三次出現(xiàn)的“多好啊”這一線索。讓學生細讀課文,想想“多好啊”這句話在課文中,分別在怎樣的情況下說的,把相關語句畫出來,深入思考,他們在說話時,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多好僅僅是指在燈光下看書嗎?讓學生從中體會思考,說出自己的理解和見解,與同學交流。

細讀三處“多好啊”,學生明白,這里“多好啊”不僅僅指孩子能在燈光下學習,而是郝副營長憧憬戰(zhàn)爭取得勝利后,孩子們有更優(yōu)越的學習環(huán)境,老百姓能過上更好的日子,祖國能繁榮富強。正是對未來的這種美好憧憬,郝副營長才會在后續(xù)部隊找不到突破口的危機關頭,冒著生命危險,點燃書本,為后續(xù)部隊找到前進的方向才取得戰(zhàn)斗勝利的勇氣。此時,郝副營長的英雄形象已在學生心中樹立。

不足的是講解過多,學習詞語花太多的時間。在往后的略讀課文中,會放手給學生自學、自悟。

小學語文《燈光》的教學設計3

教學要求:

1、能按課后練習中的問題和文中的重點語句,有目的地邊讀邊思考,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與語言表達方式。

2、結合語言環(huán)境,運用比較的方法,理解課文中部分詞句在表達意思及反映人物思想感情方面的意義。

3、積累課后習題中指定掌握的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第6節(jié)——9節(jié)。

教學重點:

通過對人物言行、神態(tài)等描寫的分析,幫助學生體會郝副營長為了幸福的明天,寧愿犧牲自己生命的崇高品質。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理解郝副營長所“憧憬”的內容與他的英雄壯舉及課文中心之間的聯(lián)系。

教具準備:

小黑板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預習課文:

讀通課文,自學生字詞,自學課后習題,抄寫詞語,家默。

第二課時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師述:每當晚霞漸漸隱褪,帶走最后一抹陽光時,意味著夜幕已悄然降臨了。每逢此時,人們有的在燈光下歡聚一堂,敘說親情;有的在燈光下愉快地作一次書中散步;還有的則徜徉于五彩繽紛的霓虹燈下的人流中,盡情地享受著休閑時光……燈光是人們夜色中的明珠,更是人們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徜徉——閑游;安閑自在地步行。)

2.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第十三課《燈光》中講述了一個在解放戰(zhàn)爭時期,郝副營長憧憬燈光并為之獻身的感人故事。

3.出示課題,齊讀

二、檢查預習朗讀

三、觀察插圖,理解課文2-5節(jié)

1.請同學看插圖,默讀課文,找到文中描寫插圖的.相應內容。

2.指名讀文:

生:大約一切準備……憧憬里去了。

3.自由朗讀,圖文對照,請你談談你看懂了讀懂了什么?

師抓要點,有機點撥。

(郝副營長正深情地憧憬著)

“憧憬”是什么意思?他憧憬什么?為什么郝副營長對燈光的憧憬是深情的?

(“憧憬”是向往的意思。他向往著未來美好的生活,希望革命勝利后,大家都能用上電燈,孩子們能在明亮的電燈下學習。)

4.文中哪些地方要讀出深情的語氣?自讀,指名讀。

5.引讀,第二節(jié)中的第1、2句向我們交代了郝副營長是——(著名……經驗),他今晚的戰(zhàn)斗任務是——(由他……道路)

6.齊讀第2-5節(jié),注意讀出深情的語氣。

四、默讀訓練,理解課文6-10節(jié)

1.過渡:郝副營長美好的憧憬實現(xiàn)了嗎?快速默讀第6-10節(jié),哪一節(jié)中直接告訴了我們?

2.齊讀第10節(jié)。

3.師述,這位年輕的戰(zhàn)斗英雄,為了革命的勝利,為了祖國下一代能擁有良好的學習條件,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自己卻沒來得及看到憧憬已久的電燈,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4.默讀回答問題:

郝副營長從深情美好的憧憬到獻出22歲的年輕生命而未見成電燈,這期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了呢?分小組自學課文

出示:默讀回答問題。

(1)突擊連的任務是什么?

(2)戰(zhàn)斗打響后,后續(xù)部隊為什么和突擊隊失去了聯(lián)系?

(3)郝副營長是怎樣犧牲的?

出示:答題的方法與步驟。

(1)理解題意

(2)找出內容

(3)摘取要點

(4)組句答題

5.交流自學情況:

第一題:突擊連的任務就是突破守軍的圍墻,為大部隊打開前進的道路。

第二題:戰(zhàn)斗打響后,因為突破口沉寂了,后續(xù)部隊在黑暗中找不到突破口而與突擊連失去了聯(lián)系。

第三題:在這千鈞一發(fā)的時刻,郝副營長高舉起用火柴點燃了的書,為后續(xù)部隊照亮了前進的道路,敵人被殲滅,他卻因暴露而犧牲。

6.師述:是啊,我們年輕的戰(zhàn)斗英雄的壯舉令人欽佩不已。他用壯烈地犧牲換來了圍殲戰(zhàn)的勝利,自始至終沒有考慮個人的安危。他認為自己為革命的勝利而犧牲是毫無遺憾的。

7.選擇文章的中心

出示小黑板,選擇文章中心,并說明理由:

①歌頌了他熱愛生活的好品質。(舍主取次)

②刻畫了他在危急時刻,急中生智為大部隊燃書照明自己犧牲的感人事跡。(主要內容)

③歌頌了他為了戰(zhàn)斗的勝利,為了孩子們能有一個幸福的明天而不惜獻身的崇高品質。(√)

8.指導朗讀第6-8節(jié)

英雄可歌可泣的事跡令人敬仰,現(xiàn)在老師和同學們-起配合有感情地朗讀第六至八節(jié)。

(1)以記者的視角出發(fā)。

第6節(jié):

半小時以后,記者剛回到——(團指揮部……打響了),他看到了——(三發(fā)……天空),又聽到了——(震天……爆炸聲),知道——(圍墻……突破口)。正在這時,記者突然發(fā)現(xiàn)——(突破口沉寂了),原來是(后續(xù)……聯(lián)系)。

第7節(jié):

在這危急的時刻,記者和整個團指揮所有的人都——(焦急……望著),突然,記者看到——(黑暗……過去)。他又聽到(突破口……喊殺聲)。

第8節(jié):后來記者才知道——(在這……打中了)。

(2)從郝副營長的視角出發(fā)。

第6節(jié):

半個小時以后,戰(zhàn)斗打響了,郝副營長帶領部隊沖出了交通溝。隨著——(三發(fā)……突破口)。正在這時,郝副營長突然發(fā)現(xiàn)——(后續(xù)……聯(lián)系)。

第7節(jié):

在這危急的時刻,郝副營長所處的那片黑暗里——(騰起……喊殺聲)。

第8節(jié):

原來是他突然想起了口袋里的書,便——(劃著……的路)。也因為這光亮,他——(暴露……打中了)。

五、總結

郝副營長為了心目中美好而神圣的憧憬,不惜獻出了年輕而又寶貫的生命,卻沒來得及看到一眼他一直深情憧憬的燈光,這是多么令人遺憾啊??伤麨楦锩鼊倮?,不惜壯烈犧牲而又感到毫無遺憾,表現(xiàn)他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

每當夜幕降臨,我們都能在燈下學習生活,又怎能忘記那些諸如本文主人公那樣的英雄們,我們應該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并為之發(fā)憤圖強!

六、完成課后題3,背誦6-9節(jié)

板書設計:

燈光

深情地

憧憬

壯烈地

犧牲

舍生忘死

毫無遺憾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真題篇四

1、學習6個生字及部分新詞,理解課文的內容。

2、理解課文第1自然段按時間順序寫的寫和方法。

3、初步體會北國風光的雄偉,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重點: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按時間順序寫的寫作方法。

難點:理解部分新詞。

小黑板、幻燈片、找表示時間的詞。

(一)揭題

1、(出示課題)齊讀,注意“瑞”的翹舌音。

通過課前預習,我們知道“瑞”的意思是。那么瑞雪呢?

2、過渡:課文是怎樣描寫下雪的?

(二)初讀課文

1、聽錄音,課文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2、那么寫雪景的是哪幾段?寫人物的又是哪幾段?

請你帶著這個問題自由讀文,讀完后完成作業(yè)本第7題。(請一生做在投影片上,校對、改正)看作業(yè)本連說課的主要內容。

3、檢查生字新詞讀音。

(三)回憶本單元學習提示,說說默讀的要求是什么?(出示投影片)

(四)學習第1段

1、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順的話。(出示活動投影片)

同桌討論怎么整理,是按什么順序整理出來的?(指名整理回答)

2、默讀第1段,用“ ”劃出表示時間先后的詞。

(“霎時間”表示時間很短,它是表示時間的詞,但它跟其他四個詞又有別。齊讀“昨天中午、下午、傍晚、整整一夜”,我們都能說出它們具體指的是什么時候,并有先后順序,而“霎時間”只表示“一會兒、一瞬間”,你能說出它指的是什么時候吧?它沒有先后順序,因此不能劃上)

3、引讀:昨天中午,天氣有什么變化?傍晚,天氣又發(fā)生了變化,開始,,大雪下了。完成作業(yè)本第5題的1—3格(出示小黑板)指名寫,校對改正。

4、結合小黑板上的表格看看書,說說這一段先寫什么,再寫什么?男、女生分讀刮風、下雪的句子,理清刮風和下雪的關系。

5、學習第1句。

(1)自由讀,用“ ”劃出描寫風大的詞句。

(2)理解“凜冽”,“呼呼地刮了一個下午”說明風不停地刮,刮的時間。

(3)指導朗讀:語速稍慢,“凜冽”讀重音。

(4)小結學習第1句的方法:讀、劃→理解→朗讀

6、自學2、3、4句(分組)

7、檢查、反饋。

(1)看板面理解“大片大片”、“紛紛揚揚”、“白蒙蒙”、“籠罩”(什么把什么罩住了)。

(2)朗讀指導

在極短的時間內,山上白了,樹上白了,屋子頂上白了,田野上也白了,一切都被白蒙蒙的大雪覆蓋住了,這真是一場大雪?。。ㄗx)這場雪不公大,而且下得時間也很長,從哪看出?應該怎樣讀?

8、齊讀第1段,小結

這段話先寫昨天中午刮風,刮了一個下午,再寫傍晚下雪,下了整整一夜,是按時間順序寫的。

9、看板書說話

請你按時間順序說說從刮風到下雪的過程。

……

扳書:

本文的重點是學習按時間順序寫的寫作方法。我通過整理句子、了解時間順序,找出理解、辨析時間的詞,填表格上的表示時間的詞等一系列過程來落實,較好地達到了談中學寫的預期目的。同時,還充分利用板畫來理解“凜冽”、“籠罩”等難詞。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真題篇五

1、了解王二小的英雄事跡,領悟小英雄愛憎分明、機智勇敢的精神,激發(fā)學生對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2、認識“軍、根、敵”等14個生字,會寫“滅、面、聽、就、員、聲、邊”8個生字,理解“根據地"“掃蕩”等新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多媒體課件

《歌唱二小放牛郎》歌曲錄音

兩節(jié)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烘托氣氛

1、播放課件:在《歌唱二小放牛郎》為背景音樂的襯托下,顯示課文內容的動態(tài)畫面教師配樂解說,并適時簡介時代背景——抗日戰(zhàn)爭時期,把學生帶入教學情境之中。

師:同學們:想深入了解這個動人的故事嗎?那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13課《小英雄王二小》。(板書課題)

2、請讀課題,讀出你現(xiàn)在的感受。

(指讀、齊讀、點拔重讀“英雄”)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借圖解詞。

1、初讀課文,明確要求。

師:請大家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把音讀準。多讀幾次,邊讀邊畫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詞語。

2、學生質疑,提出生字、新詞。

(預沒:學生提出的不理解的詞可能有“根據地、八路軍、兒童團員、掃蕩、敵人、放哨、迷了路、帶路、氣急敗壞、埋伏圈、四面八方”等)(板書)

3、自主識字,合作交流。

(1)學生自學字、詞。

四人小組互認互教互查生字認讀情況,并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以及對詞語的理解。

(預設:學生交流解決的問題,可能是生字,及“迷了路、帶路、敵人、四面八方”幾個詞語)

(2)檢查識字情況

做摘果子游戲:課件出示智慧樹,上面掛滿果子(未加音的生字),師點擊生字,生認讀,讀對了生字變成紅蘋果。并抽查識字的方法,組詞,用“幫助”造句等。

(3)說說解決了哪些剛才不懂的詞。(劃掉板書上相應的詞)

4、借圖解詞,降低難度。

(集中解決一、二自然段的生詞,其余隨文解決)

(1)課件出示抗日根據地畫面,隨之飛入生詞“根據地”,學生讀生詞,教師通俗地講解:

抗日根據地:就是抗日基地,是為打擊日本鬼子提供各種支持的地方。

(2)在課件“根據地"的畫面上,依次出現(xiàn)八路軍戰(zhàn)士,正在山坡上放哨的兒童團員,同時隨之出現(xiàn)生詞“八路軍、兒童團員、山坡、放哨”。學生讀詞后,教師講解。

八路軍:抗戰(zhàn)時期,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

兒童團:抗戰(zhàn)時期的兒童組織,兒童團員相當于我們現(xiàn)在的少先隊員。

放哨:觀察敵人的情況,及時向八路軍報告。

掃蕩:敵人進村里殺人、放火、搶東西。

5、看圖說詞,理解鞏固。

師:讓我們連起來說說畫面的意思。

(師)這個村莊是一塊抗日——(生)。根據地,(師)這里有鄉(xiāng)親們,還有——(生)八路軍、兒童團員,(師)為了預防敵人來一(生)掃蕩,這位兒童團員正在——(生)山坡上放哨。

6、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7、指導寫字

具體指導內容可參見《教參》寫字部分。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一位小英雄王二小,這節(jié)課我們要深入研讀課文,弄清楚為什么說王二小是小英雄。(板書課題)

要研讀課文,必須闖過三關——生字關、插圖關、朗讀關,有勇氣闖關嗎?

(二)復習生字、詞。

1、課件演示從課文中飛出的生字,學生輪讀、搶讀。(先加音讀,再去掉音讀)

2、再演示從詞語花籃飛出的`生詞,學生認讀。

(三)看圖讀文,理解大意。

1、同桌一起合用一本書,看課文插圖,找到相應的段落,讀一讀。

2、用“誰在干什么?”這樣的句式說說每幅圖的意思。

(1)王二小幫助八路軍放哨。

(2)敵人迷了路讓王二小帶路。

(3)王二小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

(4)敵人殺害了王二小。

(5)八路軍消滅了敵人。

(四)研讀感悟

1、找到你認為最能說明王二小是小英雄的段落,大聲讀一讀,然后說說你從哪里可以看出王二小的確是個小英雄。

(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調整教學順序)

(1)生:敵人經常來掃蕩,王二小還常常一邊放牛,一邊幫助八路軍放哨,所以說,他是個小英雄。

課件出示句子:王二小常常一邊放牛,一邊幫助八路軍放哨。

師:指讀句子,“常?!笔鞘裁匆馑??換個詞再讀一讀。

師:你會用“常常"說句話嗎?

課件出示常常。

學生口頭造句。

師:(課件出示第一幅插圖)看,王二小常常干什么?想想他為什么這么做?(引導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圖上人物的神態(tài),理解王二小是以放牛做掩護,為八路軍放哨。)

指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指導突出“常?!薄耙贿叀贿叀?/p>

(2)繼續(xù)研讀。我們還可以從哪里看出王二小是個小英雄?

(討論后回答)

生:敵人叫王二小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

生:王二小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自己卻被敵人殺害了,所以他是英雄。

生:王二小幫助八路軍消滅了敵人,所以是英雄。

2、借助畫面,啟發(fā)想像,感悟英雄內心。

(1)課件出示第二幅插圖。看圖,想像敵人怎樣叫王二小帶路的?王二小是怎樣想的,怎樣做的?

(2)先說一說,再演一演,然后為集體評議。

(3)課件出示第三幅畫面以及遠處山腰上隱約可見呈包圍之態(tài)的八路軍戰(zhàn)士。

(4)理解:埋伏圈

(5)課件出示句子: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

師:為什么要“裝著聽話”的樣子?說明什么?

(6)課件出示第四幅圖。看圖,敵人知道上了當,會怎么樣?說說他們的表情,想想他們的樣子。

生:敵人肯定又急又氣。

生:敵人是又氣又怕。

生:敵人氣得大喊大叫,舉刀要殺王二小。

生:敵人氣得瞪著眼睛,跺著腳。

師:這就是氣急敗壞的樣子。

(7)第5自然段

(8)引導學生進一步感悟英雄的內心世界。

師:面對氣急敗壞的敵人,面對敵人舉起的戰(zhàn)刀,我們的小英雄王二小是怎樣想的呢?(引導看圖,根據畫面上王二小的神態(tài)、動作,想像出王二小的語言、行動和內心世界)

(9)說說王二小在敵人面前的表現(xiàn),創(chuàng)造性地復述故事。

3、小結。

師:現(xiàn)在,你覺得王二小是個什么樣的孩子?

課件出示,填空:的王二小。

4、激發(fā)情感。

師:(根據學生填空總結)對,就這樣聰明可愛、勇敢機智、不怕犧牲、熱愛家鄉(xiāng)的王二小被敵人殺害了,年僅13歲。他永遠離開了親愛的爸爸媽媽,離開了熱愛的村莊、學校、小伙伴和八路軍,他的鮮血染紅了家鄉(xiāng)的土地,他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了山溝里的鄉(xiāng)親們。正是千千萬萬個王二小這樣的英雄,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課件出示,王二小犧牲后,鄉(xiāng)親們悲憤的場面)面對此情此景,你想對王二小說些什么?

師:你能通過朗讀把這種感情表達出來嗎?

(五)指導朗讀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3、4、5自然段,同桌互讀互評。

2、誰覺得自己讀好了,就站起來讀給大家聽。

(先自評“我比我”,說說自己比初讀有哪些進步,然后師生對“自評”進行評價。)

3、教師范讀

4、學生配樂朗讀。

5、師:王二小英勇犧牲了,但他的血不會白流。看(課件出示八路軍沖鋒的錄相畫面),齊讀最后一段。

(六)總結全文

師:同學們,這篇課文在我們幼小的心田里又種下了一個英雄的名字他就是——(生)王二小。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呼喚(示意齊讀課題):小英雄王二小,讓我們一起把一首頌歌獻給他。(出示王二小畫像)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歌曲。

(七)實踐活動:

1、把這個故事講給周圍的小朋友聽。

2、學唱《歌唱二小放牛郎》歌曲。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真題篇六

小學語文教師在新課程教學設計時,存在著沒有以學生為主體、不夠具體明確、無法監(jiān)測評估、內容不全面等表述不規(guī)范的問題,應予以規(guī)范。教學目標應具有準確性、全面性、主體性和可測性。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給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諸多變化,其中包括教師的備課。確定并表述教學目標是教師備課不可或缺的工作,它是教師備課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之一,反映了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把握程度和對學生學習結果的預想情況等。由于廣大教師受思維定勢的影響,難以改變已經習慣了的、掌握得很熟練的 “教學目的”“教學要求”的表述思路和方法,在新課程的課時教學目標的表述上存在不少問題。因此,有必要規(guī)范教學目標的表述。

1、沒有以學生為主體,目標表述語的主語混亂。如,“使學生明白作文素材來自生活”、“使學生喜愛春天這個季節(jié)”、“培養(yǎng)學生保護大自然的意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等表述,反映了教師沒有把學生作為主體。有的教學目標的表述,既用“學生”做主語,同時又用“教師”做主語。如:

1學生走出學校,開展研究性學習:觀察周邊的環(huán)境,作適當的調查訪問,并查閱一定的資料,進行思考,為寫作準備素材。

2指導學生根據所獲得的素材,結合自己的感受寫不同形式的作文,拓展作文的題材和形式。

3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明白作文素材來自生活,并使學生學會合作,學會交往。

2、“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兩方面目標的表述多數比較準確,但不夠具體明確,表現(xiàn)在行為動詞的運用不夠準確和沒有具體的`表現(xiàn)程度上。如,“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想象能力”這一句中的“理解”“培養(yǎng)”籠統(tǒng)、模糊,缺少表現(xiàn)程度的規(guī)定。又如一位教師是這樣表述《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的:

1了解小艇的特點,了解作者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

2認識小艇在威尼斯水域中的作用。

3了解小艇同威尼斯水域的關系。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方面目標的表述不少是“正確的廢話”,似有實無,無法監(jiān)測評估。如,“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調動學生觀察思考和練筆的積極性,真正讓習作練筆成為學生的生活需要”;對小學生學習《爬山虎的腳》提出“學會欣賞生活中的各種事物的內在美”的目標。有的目標表述簡直成了“教學法”類的話語,如“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4、教學目標的表述內容不全面,存在重“知識和能力”,輕“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現(xiàn)象。又因為“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形同虛設,有的課時目標在實質上與課改前沒有兩樣,回到了老路上——只有知識要求、技能要求。如:

1觀察圖畫,展開想象,有創(chuàng)意的理解圖畫的意思。

2根據圖意,自擬題目,奇妙構想,寫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

這個目標表述中就沒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方面的目標,且存在上述第二點所講的問題。再如一位教師對《月亮灣》的目標表述如下: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會8個生字,重點學寫“繞”、“朝”。

2理解課文,感受月亮灣的美。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這個目標表述中,沒有“過程和方法”方面的目標,且“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方面的目標無法檢測。

教學目標指學生通過教學后應該達到的行為狀態(tài)。教學目標包括兩類,一是結果性目標——學生的學習結果是什么,如:“學會8個生字,重點學寫‘繞’、‘朝’”;“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二是學生自己的心理感受、體驗和表現(xiàn)等,如:“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摘抄優(yōu)美的詞語、句子”“用不同的句式表達對春天的喜愛之情,體會不同句式的表達作用”。

教學目標的表述,一般包括行為主體、行為動詞、行為條件和表現(xiàn)程度。如:

學 生 能 在5分鐘內, 朗 讀 完課文,做到 正確、流利。

主 體 條 件 動 詞 程 度

規(guī)范的教學目標的表述,必須具有準確性、全面性、主體性和可測性。

準確性是指行為動詞的使用,行為條件的交待和表現(xiàn)程度的定位,要符合《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某一學段的目標,符合教材實際和學生實際,不拔高,不降低要求。這個要求是規(guī)范教學目標的前提。

《課標》把教學目標分為三個緯度:“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因此,語文教學目標應該包括這幾個方面,缺一不可。

因為教學目標指的是學生的學習結果,不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做什么、怎么做,行為主體應該是學生,而不是教師。由于表述目標的句子的主語是學生,“學生”二字可以不出現(xiàn)。

可測性是指目標表述明確、具體,不籠統(tǒng)、模糊,具有質和量的具體規(guī)定性,教師自己或他人能夠依據目標去觀察和檢測學生的行為狀態(tài),對教與學兩個方面做出合理的評價。

下面對一個存在問題的教學目標按以上所講的四點要求來進行分析,并提出表述目標時應注意的一些問題。

《淺水洼里的小魚》(國標教材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28課)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喚醒并堅定學生關心、幫助弱者的信念;在學習中讓學生體驗合作的快樂。

2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并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對照上述四點表述教學目標的要求,可以看出這個教學目標的表述存在以下幾個主要問題:

1、“理解課文內容”“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表述不準確。1要求對課文內容達到“理解”,對于二年級學生是不妥當的。因為《課標》中第一學段的階段目標沒有提到這樣的程度。2課文中的生字一二年級應“多認少寫”,不是全部生字都要求“學會”“掌握”。3《課標》中第一學段的階段目標明確指出“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語的意思”,要求“理解”顯然拔高了。

2、目標的內容只包括“知識和能力”“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兩個方面,沒有對“過程和方法”方面提出目標。

3、行為主體的表述混亂?!澳苷_、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并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的主語是“學生”?!皢拘巡远▽W生關心、幫助弱者的信念;在學習中讓學生體驗合作的快樂”的主語是“教師”。

4、目標不可測量、不可評價、不具體明確。1“喚醒并堅定學生關心、幫助弱者的信念”,不僅行為主體不正確,而且無法評價“喚醒和堅定”。2“在學習中讓學生體驗合作的快樂”是錯誤的表述,“體驗”“快樂”根本無法去觀察;“在學習中”是一種行為“進行態(tài)”,不是目標表述的要素,純屬廢話。3“本課的生字新詞”“生字組成的詞語”沒有明確指出是那些,對象模糊、表現(xiàn)程度沒有規(guī)定。4“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是一句“正確的廢話”,因為單靠一堂課的學習是不可能“養(yǎng)成”習慣的。

另外,這個目標的表述還存在條理混亂不清,有語病等問題。

除了上面講到的外,在表述教學目標時,教師們還要注意以下幾個具體問題:

1、必要時,要寫出達成目標的行為條件(不是每個教學目標都要有它)。如,“允許查字典”,“在課文中用線劃出……”,“在5分鐘內能默讀完……”“在交流討論時,敢于發(fā)表自己對……的見解”等。

2、一定要有具體的表現(xiàn)程度——一堂課后學生應達到的最低表現(xiàn)水準或學習水平??梢詮男袨閯釉~上體現(xiàn)程度,該“學會”的就不能寫成“運用”。也可以把表現(xiàn)程度描述出來,如,“至少會用……造三個句子”,“80%學生能當堂背誦全文”等。

3、表述的條理要清晰,可以按“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次序逐條表述,也可以表現(xiàn)程度的高低依次表述。

4、作為語文教師,不要在表述目標的句子中出現(xiàn)錯別字和病句等。

規(guī)范地表述教學目標,是教師的一項教學基本功,它反映了教師的教學觀念和對《課標》的理解情況,容不得忽視,必須引起廣大語文教師的高度重視。衷心希望在新課程不斷推進的過程中,教學目標的表述日臻規(guī)范。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真題篇七

1、認識生字:宋、濤、陳、丹、趙、藝、顯。

2、讓學生領會課文的主要內容。

3、知道風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

4、讀課文時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chuàng)意。

小組合作學習法

1、生字詞卡片

2、圖畫

3、多媒體課件

要求學生必須掌握課文生字,和課文主旨。

如何讓學生理解風這種抽象物質。

1、通過猜謎語引入課題:老師給大家猜一個謎語,看哪個小朋友先猜出來。

看不見,摸不著。

花兒見它點頭,

小草見它彎腰。

云兒見它忙讓路,

柳樹見它把手招。

誰猜出來了,把謎底寫在黑板上。

2、讓學生用風寫詞語,如:臺風、春風、寒風、狂風、龍卷風、暴風雨等。

3、寫下板書畫風。

4、教會本課生字:宋、濤、陳、丹、趙、藝、顯。

5、找學生分段讀課文

6、畫出課文中三個小朋友怎么畫風的。

7、出示文中三個小朋友的頭像,鼓勵學生也要學習他們畫風的創(chuàng)意。

8、揭示主旨:本文通過寫風贊揚了三個畫風孩子善于思考,善于創(chuàng)新的品質,也教育我們要培養(yǎng)善于思考,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布置作業(yè):要求學生回去畫一幅有關風的畫,找一些有關風的詞語。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真題篇八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老師引導下,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聯(lián)系上下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小學老師的深深的感激之情,從而加深對“師恩難忘”的認識。

教學過程:

1、談話:“記得詩歌《爸爸的老師》嗎?”(出示這一課文,齊聲朗誦)是啊,無論多么偉大的任務,都從學習識字、學習簡單的加法開始,都有啟蒙老師。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是一位作家寫的,回憶了他的啟蒙老師。

2、板書課題:老師領進門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老師是誰?老師領誰進什么門?)

1、交流課題提出的問題

2、“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介紹作者(課件)

3、引入:同學們,田老師真厲害!真有本事!培養(yǎng)了一名大作家,田老師到底是一位怎樣的老師,當年上課時到底用了什么“絕招”使幼小的“我”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講故事)

1、找到田老師把一首小詩編講的故事部分(第5—10自然段),快速的輕輕讀一讀,想想,課文從哪些地方看出田老師是一位講故事高手?

2、交流:你覺得田老師講故事的本事怎樣?田老師編故事、講故事真可以說是“天下一絕”!你能用課文中的三個成語來形容一下嗎?(娓娓動聽、身臨其境、引人入勝)。

3、還可以從哪些地方看出來?交流出示句子。

①我聽得入迷,恍如身臨其境。田老師戛然而止,我卻仍在發(fā)呆;直到三年級大學兄捅了我一下,我才驚醒。

組織討論:

a、問:這句話是圍繞句子中哪個詞語來寫的?(入迷)“入迷”是什么意思?句中的哪些詞語生動的表現(xiàn)了“我”入迷的樣子?

b、聯(lián)系上下文想想“我”為什么會入迷?

c、這句話作者想要表達什么意思?(田老師講故事娓娓動聽、引人入深、身臨其境;我喜歡聽田老師講的故事,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我被田老師的文學藝術吸引了,感染了,從此我愛上了文學,形成了從事文學的愿望。)

②小結過渡

一首小詩就有了一個動人的故事,一個故事就是一粒文學的種子,播入我幼小的心田。

出示句子:

我在田老師門下受業(yè)四年,聽到上千個故事,有如春雨點點入地。

a、“門下受業(yè)”是什么意思?(跟老師學習)這是個什么句子?從那里看出的?(比喻)

(明確這是個比喻句,重點詞語是“春雨點點入地”)

b、都是些什么故事?從動人的故事中讀懂了什么?(田老師口才好,文筆好,想象力豐富。還教給我做人的道理。)

c、小組討論:田老師講故事和“春雨點點入地”有什么聯(lián)系?

(田老師那上千個故事不僅把作者引入令人神往的境地,而且大大激發(fā)了他的想象力,激發(fā)了他編故事的欲望,這樣也就把他領入了一扇文學創(chuàng)作之門。田老師的教學方法真高明?。?/p>

作者為什么要用“春雨”來比喻呢?閉上眼睛想象:當種子受到春雨的滋潤會是怎樣的情景?它會有怎樣的感受?

(引導學生發(fā)散性思維,感受作者內心的舒暢、欣喜以及對田老師的感激之情。)

個別朗讀句子將作者的舒暢、欣喜、感激之情表達出來。

d、田老師像“春雨入地”般的教育悄然無聲地進入到了孩子的心田,這不禁讓我們想到了一首古詩(出示)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真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碧锢蠋熅褪沁@樣漸漸地把“我”領進文學創(chuàng)作之門的。

1、正因為這些,當我功名成就,衣錦還鄉(xiāng)的時候,看到我闊別四十年老師,我還像小學生一樣向老師鞠躬。來讀一讀(出示句子)

2、師:回到現(xiàn)在,作者再次看到田老師的時候,又是怎樣的心情?

生:感激之情

3、(師白):大作家深深感謝“老師領進門”,(指著課題)

同學們,這個“門”指的是什么門?(文學的大門、文學殿堂的大門。田老師把“我”領進了文學殿堂的大門!田老師使幼小的“我”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文學的種子在“我”幼小的心田生根發(fā)芽了。)

4、面對學生的深深感謝,田老師是怎樣做的.?

老人家搖搖頭,說:“這不過是無心插柳柳成陰啊!”(出示)

(1)理解“無心插柳柳成陰”的意思。

(學生交流后出示):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陰

(2)田老師說的“這不過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罷了”反映了什么?

①田老師謙虛。

②當年只不過是講講故事而已,不必感謝。

③田老師當年并沒有刻意要去培養(yǎng)一名未來的作家。

④“你的成功并不是我的功勞,而是你自己努力的結果”。

這四種理解都正確,如果要選擇一種最恰當、最符合老人家心意的理解,應該是哪一個?(第四個,在課題后板書:修行靠自身)

齊讀課題:老師領進門,修行靠自身。

5、出示,指名讀: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插柳之恩,終身難忘。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如何理解?

(①比喻人才的培養(yǎng)是百年大計;②形容培養(yǎng)人才不容易)

“插柳之恩,終身難忘?!比绾卫斫??

(①老師對“我”的教育、培養(yǎng),我不能忘記;②即使是小的恩情“我”也不能忘記)

齊讀: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插柳之恩,終身難忘。

這句話大家來讀讀,你讀出了作者對田老師的什么感情?

(培養(yǎng)一個人才要花費很多的心血,即使田老師謙虛地認為自己并沒有特別為作者做過什么,但作者仍舊對老師當年的栽培深懷感激。)

6、感情朗讀

——當作者回憶起自己的老師講述著那娓娓動聽的故事時,他不禁感慨萬千,情感流淌于筆端,寫下這樣一句話——(齊讀最后一段)

——當作者回到家鄉(xiāng)路遇恩師,感激之情涌上心頭時,他深情地寫下了這樣的話語——(齊讀最后一段)

——當作者功成名就,在文學上取得偉大的成就時,他還時時想起這句話——(齊讀最后一段)

真是“師恩難忘,難忘恩師”啊!(板書:插柳之恩,終身難忘)

7、劉紹棠認為,田老師對自己的影響很大,所以一直以來在他的作品里有很贊美老師的話,讓我們來輕輕吟誦吧——(大屏幕出示)(配樂《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

幾十年過去了,作者對他的恩師念念不忘。六年的小學生活,你肯定也有難忘的老師,請你寫幾句話向老師表示祝?;蛸澝馈?/p>

真是師恩難忘??!有一天,當你長大成人,面臨選擇自己職業(yè)的時候,你也許會發(fā)現(xiàn)正是由于當年的一位老師激發(fā)了你對于某一專業(yè)的興趣才決定了你今天的選擇。當然,有句話說得好,老師領進門,修行靠自身。走進門后,想開拓出一片更廣闊的天地,還要靠自己不懈的努力!

感謝您,老師!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真題篇九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正確讀寫“戈壁、清晰、渾黃一體、高大挺秀、大傘、撫摸、介紹、邊疆、陷入”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爸爸介紹白楊樹的那段話。

3、抓住重點語句,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白楊的特點和爸爸的心愿。

4、體會借物喻人的寫作特點。

【教學重點】

通過白楊樹的外在特點感悟其內在品質。

【教學難點】

1、體會文章的寫法,感悟白楊樹的某些特點與人的某些品質之間的相同相似之處。

2、體會父親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情懷

【教學過程】

1、“白楊”是一種樹的名字,又叫大葉樹,哪位同學來介紹一下白楊樹的相關知識。

2、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小結:白楊樹在我國北方平原地區(qū)、沙漠地區(qū)種植非常廣泛,因為它樹木筆直,生命力強,而且還可以防風固沙。因此,人們都很喜歡它。

3、概括主要內容及寫作順序。(從整體入手)

[講讀第一段](從整體到部分)

1、看圖、聽讀、思考:大戈壁什么樣?白楊樹什么樣?

2、默讀思考:課文中怎樣描寫大戈壁?怎樣描寫鐵路沿線的白楊樹?(劃出主要詞句)

3、讀后討論。(通過解詞析句理解、體會)

(1)課文中怎樣寫大戈壁?請你結合畫面用恰當的詞語概括大戈壁什么樣?作者要寫白楊,為什么開篇寫這荒涼的大戈壁?

(2)課文怎樣描寫鐵路沿線的白楊樹?“高大挺秀”的“秀”字怎么講?表達作者怎樣的情感?

[講讀第二段]

1、學生自由讀,思考:父親和孩子們是怎樣議論白楊樹的?

2、讀后討論交流。

(1)這里的“一位旅客”指誰?這里的“衛(wèi)士”指什么?為什么不用“一位旅客正望著戈壁灘上的白楊出神”呢?

(2)請三名同學分角色朗讀對話。思考:誰說的話是主要的?兄妹對白楊有什么看法?爸爸是怎樣介紹白楊樹的?

(3)教師讀父親的話后提問:“表白”怎么講?為什么說他在表白自己的心愿?

3、劃出句中的關聯(lián)詞語,并按要求造句。

4、教師小結。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真題篇十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段,體會貓的古怪和可愛。

2、學習可是的寫法,仿寫一段話。

3、用摘錄法概括第一段段落大意。

(一)整體感悟課文

1導入:

很多同學都覺得貓實在很可愛,老舍爺爺這篇《貓》就寫得特別好,那他到底怎么寫的呢?大家讀讀第一大段,多讀幾遍,選一個最喜歡的自然段,待會兒準備讀給大家聽。我們還要比一比,看誰讀得好。

2反饋:

第一自然段:通過說為什么喜歡這個自然段的理由,體會到貓的可愛,產生對貓的喜愛。

第二自然段:你為什么喜歡第2自然段?(學生邊說理由,教師邊指導朗讀)

第三自然段:喜歡這一自然段的人站起來讀一遍

(二)感悟寫作規(guī)律

摘錄詞語

1學生把描寫貓性格的詞語找出來,寫在紙上。

2學生寫,教師巡回指導

3(實物投影)反饋

4齊讀一遍詞語

規(guī)律感悟

咱們來看看這些詞語,它們之間好象有什么聯(lián)系,把它們放到課文中再去讀一讀,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讀完后,小組討論)

(出示課件:第三自然段內容)

1、學生回答,得出結論:描寫性格的詞語是一對對寫的,前后表現(xiàn)的性格完全不同。

2、指名讀(要求讀出前后完全不同的感覺)

3、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兩種性格之間是用可是連接的)[課件中可是兩字變紅]

4、找出相同寫法的自然段,也讀出前后不同的感覺。(學生讀一對性格,教師隨機出現(xiàn)相應的.板書)

老實貪玩

貪玩盡職

高興不高興

什么都怕勇猛(可是)

總結規(guī)律:

是呀,老舍爺爺就是把一對對完全不同的性格,用上可是連接起來了??磥恚埖男愿駥嵲谟行▽W生接說:古怪)

老實貪玩

貪玩盡職

古怪

高興不高興

什么都怕勇猛(可是)

摘錄段落大意:

用摘錄法來摘錄這一段的段落大意(找到的學生站起來齊讀一遍: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三)仿寫一段話

(展示課件:出示三組圖片,每組圖片表現(xiàn)貓的兩種完全不同的性格)

1看圖,明圖意

2要求:我們學習老舍爺爺的寫法,也來寫寫貓,愿意試試嗎?寫的時候要注意寫出貓的兩種完全不同的性格,用上可是連接。

3學生寫,教師巡回指導。

4(實物投影)評價

(評價時注意:①有沒有寫出兩種完全不同的性格②句子是否通順,有沒有錯別字)

(四)總結

今天,我們通過反復朗讀,既找到了段落大意,又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了寫作中去。同學們的收獲都很大。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真題篇十一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飛、馬、鳥”三個字,認識兩種筆畫“豎折折鉤”和“橫斜鉤”,認識兩個偏旁“反犬旁、寶蓋頭”。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學會識別“前、后、左、右”四個方位。

4、認識有關影子的一些現(xiàn)象,激發(fā)觀察自然的興趣。

1、學習生字詞,了解方位。

2、理解“影子就像一條小黑狗?!边@句話。

1、找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讓學生在操場上做“踩影子”的游戲,觀察自己和同學影子的變化。

2、太陽光和影子關系的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讀11個生字,學習2個新偏旁“反犬旁”和“寶蓋頭”。2、能流利、有表情地朗讀、背誦課文,理解太陽光和影子的關系。3、通過對“影子”現(xiàn)象的研究,培養(yǎng)學生探究問題的意識。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1、回憶課前“踩影子”的游戲,說說玩后的感受:(如:你是怎么做的或看到了什么。)

2、出示課題,讀課題,注意輕聲的讀法。

3、學習生字“影”。有一個小朋友叫京京,他和我們一樣做過踩影子

的游戲看著這個字,說說怎么記住“影”字。(京京在太陽底下玩,那三撇就像他的影子。)

二、學習課文

1、師范讀課文。

京京不但仔細觀察了自己的影子,他還寫了一首小詩,想不想聽聽?2、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⑴借助拼音,自己小聲地讀一讀課文,把要求會認的字圈出來。

⑵借助拼音,把要求會認的字讀一讀,特別注意讀準前、后鼻音和翹舌音的字:影、前、常、跟、著、朋。)

⑶同桌對讀,互相正音。

⑷開火車讀,檢查讀音,共同正音。

⑸自己讀一讀課文,把課文讀流利。

3、細讀課文,學習字詞句,理解課文。

⑴讀課文,想一想,課文這兩小節(jié)分別寫哪一幅圖?

(2)小組合作學習:看圖讀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⑶集體交流,隨機看課件,理解太陽光和影子的關系。

看課件演示、觀察,讓學生各抒己見,最后得出結論:影子的位置跟太陽的位置正好反。

看圖說一說: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在左,影子在右。(理解“前、后、左、右”。)

4、質疑、釋疑。

⑴學生質疑。

再讀課文,想想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如:為什么說影子就像一條小黑狗?影子是我的好朋友?它指誰?)發(fā)動大家動腦筋解決問題。

⑵自由探究。

挑選自己喜歡的一個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研究。

⑶交流匯報。

在交流之中學習“黑狗、常常、跟著、它、朋友”這幾個詞,懂得影子

和黑狗有相似的地方:顏色黑,常常跟著主人轉,非常親熱;“它”指影子,影子陪我上學、放學,就像我的好朋友。

⑷在理解的基礎上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動動腦筋,學習認字

1、學習新偏旁“反犬旁”和“寶蓋頭”。跟老師說一說偏旁名稱。2、找一找?guī)в羞@兩個偏旁的字:狗、它。說一說怎么記住這兩個字。3、學生根據畫面說說怎么記住“黑”字。

4、讀詞說句認字:用“跟著、朋友”分別說一句話。

5、辨字、認字:貼上三個頭飾(男孩、女孩、動物的頭)老師一個個指過去說:“他、她、它都是我們的好朋友,到底是哪個tā呢?誰能從這兒找字貼上去?”

四、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1、自己讀讀課文,想辦法記下來。

2、邊讀邊做動作,加深對課文的記憶。

3、看課件,老師引讀課文,指導背誦。

4、學生自己背誦課文后,背給同桌聽,會背的獎給自己一顆星。

五、課外作業(yè)

把生字讀給家長聽,把課文背給你的好朋友聽。

繼續(xù)觀察:在哪兒能看到影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一步理解方位。

2、學寫三個生字,認識兩種筆畫“豎折折鉤”和“橫斜鉤”3、激發(fā)學生課外繼續(xù)探究的熱情。

教學重難點

1、學習生字詞,了解方位。

2、學會識別“前、后、左、右”四個方位。

3、認識有關影子的一些現(xiàn)象,激發(fā)觀察自然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自由讀一讀課文,再現(xiàn)課文中的生字。

2、開火車認字、詞:影、前、后、它、跟著、黑狗、朋友。3、會背課文的同學站起來,背背課文。

二、觀察說話

1、說給同桌聽:我的前面是(),我的后面是(),我的左邊是(),我的右邊是()。

2、全班交流。

3、小組認字比賽。

以五人為一單位,拿出各自準備的生字卡片,圍成一圈,讓圈中間的同學介紹手中的字。

如:我的前面是馬字,一匹馬的馬;我的后面是友字,朋友的友;我的左面是飛字,飛機的飛;我的右面是鳥字,啄木鳥的鳥?

如果有說錯的小組成員可及時糾正,比比誰說得又快又對。

三、指導寫字

1、學習新筆畫“豎折折鉤”,學寫“鳥、飛”。

教師利用一截電線,由“豎”彎成“豎折折鉤”,在動態(tài)演示中幫助學生了解筆畫形狀,知道是一筆寫成的。

2、讓學生找一找三個生字中帶有這個筆畫的字,書空。

引導學生分辨“鳥”和“馬”的區(qū)別。

描紅“鳥、飛”仿寫。

3、學習新筆畫“橫斜鉤”,學寫“飛”。

復習“橫折彎鉤”,想一想,哪個字有這個筆畫?

比較“飛”和“九”,引出新筆畫“橫斜鉤”。

看教師范寫“飛”,跟教師書空,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4、交流在田字格中寫著兩個字要注意哪些筆畫。

書寫練習,個別輔導。

四、繼續(xù)激趣,引導探究

1、激趣:學了課文之后,你還有什么有關影子的問題想研究(或教師提問)?

2、預設:什么時候影子最長,什么時候影子最短?

什么時候影子很清楚,什么時候影子很模糊?

什么時候人們喜歡影子,什么時候的人們不喜歡影子???

3、引導探究:希望同學們課后再去研究研究,能干的同學也可學著課本上小朋友的樣子,寫一段小詩。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真題篇十二

知識與能力:會讀會寫課文中涉及到的生字詞,如“圖、擺、葉”等。

過程與方法:通過反復朗讀課文及小組討論等形式,能夠理解文章大意并用自己的話復述全文。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明白要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不要妄下結論的道理。

重點:通過反復朗讀課文及小組討論等形式,能夠理解文章大意并用自己的話復述全文。

難點:明白要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不要妄下結論的道理。

朗讀法、小組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楊桃圖片,并向同學們展示楊桃實物。

引導語:同學們認識楊桃嗎?它不像蘋果、橘子這樣常見,今天啊老師給大家準備了楊桃的圖片,看屏幕上這個黃綠色的、形狀奇特的水果就是楊桃!相信很多同學希望能親眼看一看這個水果吧,老師還給大家?guī)砹藢嵨?,同學們可以拿起手中的鉛筆,畫一畫你所看到的這個老師放在講桌上的楊桃是什么樣子的。(生畫,老師巡視)

我看到同學們畫的楊桃都不太一樣,那這是為什么呢?今天咱們這篇課文的小主人公也在上一堂畫楊桃的繪畫課,那他畫的楊桃又是什么樣子的呢?大家一定也很想知道,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課文《畫楊桃》。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弄清楚全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引導:從人物、地點、事件幾個方面進行概括)

(明確:主人公“我”在一節(jié)繪畫課上,將楊桃畫成了五角星,同學們嘲笑了“我”畫的楊桃,而老師通過請同學們坐到我的座位上觀察楊桃使大家理解了我為什么會這么畫,并給大家講了要從多角度看待事物的道理。)

(三)深入研讀,重點感悟

1.大聲朗讀全文,并通過小組討論劃分段落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1)“我”為什么要將楊桃畫成五角星?

明確:(第1段)因為我所坐的位置所觀察到的楊桃就是五角星的形狀,而且我是認認真真、老老實實畫出了我所看到的楊桃。

(2)同學們對待我畫的楊桃是什么態(tài)度?

明確:(第2-11段)同學們哈哈大笑,覺得我畫的不是楊桃。(態(tài)度:嘲笑)

(3)老師是怎么做的呢?

明確:(第12-17段)老師讓大家來到我的座位上觀察楊桃并說出自己看到的到底是什么樣子的

2.(“這幅畫畫的像不像?”“不像!”“它像什么?”“像五角星!”)

(“不……像”“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保?/p>

這是出自原文的兩段師生之間的對話,體會語氣的不同,對這兩段話分別進行朗讀,讀完請大家說說你感受到的語氣變化,并說說為什么會變化。

明確:(雖然這兩段話用詞基本一致,但是大家可以根據情境及他們所使用的標點符號的不同來明確,他們的語氣是不同的。)

語氣:前一段語氣是肯定的,后面一段語氣是猶豫的。

原因:前一段大家都相信楊桃并不是五角星的形狀,并且大家都在嘲笑“我”。后一段則是因為大家親眼看到了“五角星”形狀的楊桃,此時有些打破自己的常規(guī)認知,又有些不敢承認自己剛剛的錯誤。所以語氣是猶豫的。

3.小組討論:課文的倒數第二段老師給我們講了什么道理,你又從中得到了什么感悟呢?

明確:(引導學生從具體到抽象)

感悟出生活中不僅是楊桃,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的,你看待他的角度不同,那么你看到的事情可能就不同。大家應該理解這種不同,對于與自己有不同意見的人嘗試去理解,并學會換位思考,多角度考慮問題才最全面。

(四)拓展延伸

1.練習復述課文,小組展開競賽。

2.除了多角度看待問題,從這篇文章中你還學到了什么道理?

明確:(學生可補充)如應該實事求是、應該堅持自己的觀點

(五)小結作業(yè)

請大家給自己的家長復述一下這個故事,并掌握本課學到的生字詞。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真題篇十三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小朋友,你們都是聰明伶俐的好孩子,請開動腦筋和我一起去發(fā)現(xiàn)文字王國中的奧秘吧!

——我的發(fā)現(xiàn)

1、自讀詞語(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讀準字音)。

2、正音(指名讀,糾正錯音)。

3、同桌互讀(說一說每組字有什么特點)。

4、歸納小結(歸納每組兩個詞語的字相同,只是交換位置,組成新的詞語,詞義不同。)

5、鼓勵學生說出類似詞語(教師板書)。

如:算盤盤算到達達到喜報報喜喜歡歡喜

6、齊讀詞語,師生小結(讓我們牢記規(guī)律,去發(fā)現(xiàn)更多這樣的詞語。)

二、讀讀認認

1、課件演示(出示課件:膚問:誰認識這個字?并指名讀,再出示拼音。)

2、你怎么記住這個字?(出示課件:月夫膚(皮膚)說說記憶的方法)。

3、引導學生歸納識字方法。

4、鼓勵學生用這種方法識記其它漢字。

5、師檢查識字情況(先指名讀,再“開火車”讀。)

6、鞏固生字,鼓勵學生進行擴詞練習(出示生字卡片。)

第二課時

激趣導入

小朋友們,詞寶寶迷路了,讓我們把它們送回家,好嗎?

一、我會讀

1、讀一讀詞語,發(fā)現(xiàn)每組詞語在意思上聯(lián)系。

2、讀句子,選詞填空(填完后讀一讀,并說說為什么這樣填)。

3、指導朗讀(教師范讀,指名讀、糾正練習、再指名讀)。

4、拓展練習:用其中的詞語說一句話。

二、我會讀

1、默讀短文(畫出生字,可借助字典或和同學交流學會)。

2、指名讀(說說你想告訴我們什么)。

3、指導朗讀(抓住重點詞、句,了解課文內容,同時采用多種方式、方法朗讀,特別是師范讀)。

4、說說從魯班身上學到什么?

5、把故事講給同學聽。

第三課時

口語交際:我們的小制作

一、觀察小制作引入話題

(教師出示用易拉罐做成的燈籠,引導學生觀察,你認為做得怎么樣。)

二、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小制作(把小制作放在自己課桌上)。

三、板書課題《我們的小制作》。

四、師生口語交際。

(1)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把制作過程說清楚,其他同學要認真聽,補充糾正。

(2)分小組交流。

①每小組同學輪流介紹,其他同學進行評價,還可以提出問題,講的同學要及時解答。

②比一比小組中哪名同學說得好,推舉進行全班交流。

③教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3)匯報展示(各小組代表分別介紹,評出優(yōu)秀講解員和最佳作品)。

五、辦作品展覽會,展示優(yōu)秀作品。

展示臺

一是學生比一比誰收集的`多,選出最有特色的郵票,向同學介紹它的內容。

二是同學讀自己的名言,可以說一說作者和自己為什么會收集?并開展互贈名言活動(小組成員之間)。

三是學生自愿展示自己近期的優(yōu)秀作品(如書法或美術作品,小制作或作文等)。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真題篇十四

1、熟練、流利的背誦課文。

2、能結合教師的講解和課文的注注釋理解文意。能通過舉例子的方式把“義”的說清楚。

3、積累名言警句,了解文化常識如“萬鐘”“心之四端”

名家誦讀音頻嗟來之食、辭祿萬鐘的視頻

一、背誦引入導入新課

1.背誦------《大學修身為本》。

2.板書:舍生取義

齊讀課題。

義是什么意思?它在字典中有以下義項。

具有這個意思的詞語還有很多:義不容辭、大義凜然、義無反顧、義正詞嚴、義憤填膺、義薄云天、俠肝義膽。請同學們認真的讀一讀。

讓我們再齊讀課題。

二、范讀課文、認真聽讀

認真聽讀,注意字音,語氣節(jié)奏、句子停頓。

三、自讀課文讀通讀順

1.大聲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讀好句子的節(jié)奏和停頓,要讀的流暢,朗朗上口。

3.檢查反饋:課文有幾句話,指名學生讀,糾正字音。注意斷句,不讀破句子。

4.齊讀課文。

四、熟讀讀文理解文意

1.認真閱讀譯文,句句對照理解。

2.出示譯文,說原句。

3.思考:為什么要舍魚而取熊掌呢?為什么要舍生而取義呢?

指名回答。

出示句子: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齊讀1、2句。

4.同學們,舍生取義舍生就意味著犧牲生命啊。我們都知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寶貴的。難道孟子真的不重視生命么,很看輕生命么?

出示句子: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

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講解“兼”字,出示圖片。拓展詞語:德才兼?zhèn)?、兼容并包、兼容并蓄、兼聽則明?!?/p>

再讀句子。

5. 小結拓展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泵献右谎?,警醒了幾千年來多少仁人志士追隨著取義之路,把舍生取義奉為行為準則。

五、探析義理明辨是非

同學們,孟子是主張性善的。他認為人的本心是美好的,是善良的。他包括四種本心: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仁義禮智的道德規(guī)范由此產生。為了說明這一點出示視頻:嗟來之食

1.對于一個有骨氣、有正氣的人,面對嗟來之食該怎么做?

出示句子: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嘑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指名讀句子。

2.然而生活中還有這樣的人?

讀句子:萬鐘則不辨禮儀而受之。

這樣的人是怎樣的人?

3.面對萬鐘,孟子又是什么態(tài)度呢?

出示視頻:辭祿萬鐘

讀句子: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

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六、總結、背誦

這節(jié)課,我們走進了孟子,聆聽了他意味深長的教誨,從而感受了孟子人格的偉岸,思想的深邃。讓我們再一次誦讀《舍生取義》。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310541.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